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生产工艺规程(1)

合集下载

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生产工艺规程(1)

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生产工艺规程(1)

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生产工艺规程(1)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 目的:建立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5.1.2规格:统或段5.1.3 性状:巴戟天: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

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

气微,味甘而微涩。

巴戟肉: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

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

气微,味甘而微涩。

盐巴戟天: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

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

气微,味甘、咸而微涩。

制巴戟天: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紋和横裂纹。

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

气微,味甘而微涩。

5.1.4企业内部代码:巴戟天C252 巴戟天C677 盐巴戟天C678 制巴戟天C6795.1.9 3g/袋;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 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 辅料:食盐,每100kg巴戟天,用食盐2kg。

甘草,每100kg巴戟天,用甘草6kg。

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 巴戟天生产工艺流程图:注:※为质量控制要点6.5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6.5.1 领料6.5.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巴戟天原料。

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

炮制步骤1.炒稻芽取净稻芽,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深黄色。

05药典2.取净稻芽,照炒黄法(附录Ⅰ),炒至表面深黄色,微有焦斑炮制3.瓜蒌皮洗净,稍晾,切丝,晒干。

05药典4.取原药材,除去果柄及杂质,抢水洗净,润透,切丝,干燥,筛去碎屑。

炮制5.海藻除去杂质,洗净,稍晾,切段,晒干。

05药典6.7.盐巴戟天盐巴戟天取净巴戟天,照盐蒸法(附录Ⅱ D)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05药典8.巴戟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筛炮制去碎屑。

盐巴戟天(1)取净巴戟肉,照盐炙法①(附录Ⅰ),炒干。

(2)取净原药材用盐水拌匀,待吸尽后蒸透,趁热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每100kg巴戟天,用食盐2kg。

9.取净料喷淋盐水拌匀,置笼屉中,蒸透,抽去木心。

老工艺10.11.炒苍术麸炒苍术取苍术片,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深黄色。

05药典本品呈类圆形或条形厚片,灰屑不得过3%(附录Ⅸ B)。

12.苍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

炮制麸炒苍术取净苍术片,照麸炒法(附录Ⅰ),炒至表面呈深黄色。

每100kg苍术,用麦麸10kg。

13.14.天冬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薄片,干燥。

05药典15.16.卷柏除去残留须根及杂质,洗净,切段,晒干05药典17.荔枝核荔枝核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用时捣碎。

05药典18.取净荔枝核,捣碎,照盐炙法①(附录Ⅰ),炒干。

炮制每100kg荔子核,用食盐2kg。

19.百合05药典20.百合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黑色瓣片。

炮制21.怀牛膝牛膝除去杂质,洗净,润透。

除去残留芦头,切段,晒干。

05药典22.批把叶枇杷叶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

05药典23.韭菜子韭子取原药材,除去残留枝梗,筛去碎屑。

炮制24.石菖蒲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05药典25.五加皮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05药典26.丝瓜络除去残留种子及外皮,切段。

制巴戟天工艺规程

制巴戟天工艺规程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39801 制巴戟天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5.1 巴戟天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制巴戟天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制巴戟天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制巴戟天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干燥处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九蒸九晒巴戟天制作方法标准

九蒸九晒巴戟天制作方法标准

九蒸九晒巴戟天制作方法标准九蒸九晒巴戟天的制作方法及其优化研究巴戟天,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医学中。

其独特的药性和疗效使其在补肾壮阳、祛风除湿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九蒸九晒是巴戟天传统制作工艺的一种,这种制作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取巴戟天的药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九蒸九晒巴戟天的制作方法和每道工序的要点,同时探讨不同制作方式对巴戟天功效和质量的影响,并阐述符合传统工艺要求下如何提高巴戟天质量和疗效。

一、巴戟天的性能和用途巴戟天,别名巴戟、黑藤钻、兔仔肠等,属茜草科植物,多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

其根部可入药,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虚衰、阳痿不举、腰膝酸软、风湿痹痛等病症。

二、九蒸九晒巴戟天的传统制作方法九蒸九晒是巴戟天传统制作工艺的核心,通过反复的蒸煮和晾晒,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取巴戟天的药效。

具体制作步骤如下:1. 采摘和清洗:选择秋季晴朗天气,采摘健康无病的巴戟天植株,清洗干净。

2. 蒸煮:将清洗干净的巴戟天放入甑中,加水蒸煮。

第一次蒸煮时间为两个小时,之后每次蒸煮时间逐渐缩短。

最后一次蒸煮时,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

3. 日晒夜露:将蒸煮后的巴戟天取出,平铺在阳光充足的空地上晾晒。

每天早晚各翻动一次,避免巴戟天发霉。

晾晒至夜间时,将巴戟天收起,放置在通风处自然阴干。

4. 反复蒸煮与晾晒:根据上述方法反复进行蒸煮和晾晒,直至达到九次。

每次蒸煮后的巴戟天色泽会发生变化,由最初的黄色逐渐变为深褐色。

5. 储存:完成九蒸九晒过程的巴戟天可进行包装储存。

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三、不同制作方式对巴戟天功效和质量的影响不同地区和不同制作方式都会对巴戟天的功效和质量产生影响。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采摘时间:秋季是巴戟天的最佳采摘期,此时植株根部营养积累丰富,药效较好。

2. 清洗处理:采摘后应立即对巴戟天进行清洗,避免根部泥沙影响品质。

3. 蒸煮火候:蒸煮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过生或过熟都会影响巴戟天的药效。

巴戟天

巴戟天

第八部分
生产管理
巴戟天工艺规程
安徽益健堂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管理规程
4、巴戟天产品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6.物料平衡的计算及其平衡限度。

(巴戟天)
7、成品收率
成品收率= ×100%≥79%
8.产品质量监控点,项目及频次。

9.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9.1原辅料消耗定额(按600kg计算)
9.2包装材料消耗定额(按600kg计算、20kg规格包装)
10.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型号、操作、维护保养、清洁规程。

11.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13.工艺卫生
执行的管理规程及清洁规程编号如下表(具体内容参见各项目下规程)
14.动力消耗定额、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14.1动力消耗定额
标准管理规程
15.附表:巴戟天工艺规程变更登记表。

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1.2 汉语拼音:Bajitian Bajirou Yanbajitian Zhibajitian2 代码: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乙醇、甲苯、乙酸乙酯、甲酸、巴戟天对照药材、耐斯糖对照品、甲基红乙醇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硅胶GF254薄层板、三用紫外分析仪、烘箱、马弗炉、高效液相色谱仪、超声波清洗器、中药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巴戟天7.4.1.1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1.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长梗冬青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7:1 :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4.2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7.4.2.1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长梗冬青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7:1 :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盐巴戟天工艺规程

盐巴戟天工艺规程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36301 盐巴戟天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5.1 巴戟天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盐巴戟天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盐巴戟天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盐巴戟天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干燥处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巴戟天的炮制方法

巴戟天的炮制方法

巴戟天的炮制方法巴戟天是一种中药材,也被称为巴戟肉或巴戟,是一种来源于巴西的植物。

它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

本文将介绍巴戟天的炮制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一、巴戟天的基本认识巴戟天,学名为Croton megalocarpus Hutch,属于大戟科植物。

它是一种常绿乔木,高达20米,直径可达60厘米。

巴戟天的果实为球形或卵形,直径4-7厘米,表面有许多小刺。

果实内含有种子,种子外壳硬,种子内部为白色。

巴戟天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三萜类、萜烯类等。

它具有补肾壮阳、温肾助阳、滋阴润燥、活血化瘀等功效。

巴戟天被广泛用于中医药中,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早泄、腰腿酸软、遗精等症状。

二、巴戟天的炮制方法巴戟天的炮制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炒、炙、蒸、熬等方法。

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方法。

1.炒法将巴戟天用慢火炒至微黄色,去除果皮和种子。

然后再用中火炒至巴戟天表面呈深褐色,内部呈浅黄色,味道有香气。

炒制后的巴戟天质地硬,不易碎裂,味道醇厚。

2.炙法将巴戟天用慢火炙至表面微黄色,去除果皮和种子,然后再用中火炙至表面呈深褐色,内部呈浅黄色,味道有香气。

炙制后的巴戟天质地较硬,味道较苦。

3.蒸法将巴戟天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30分钟至1小时,待表面呈暗黄色时取出。

蒸制后的巴戟天质地较软,味道较香。

4.熬法将巴戟天放入煮锅中,加水煮沸后用小火熬制2-3小时,直至巴戟天变软,味道有香气。

熬制后的巴戟天质地较软,味道较苦。

三、巴戟天的注意事项1.巴戟天不宜多食。

巴戟天具有一定的毒性,过量食用会导致中毒。

2.巴戟天不宜长期服用。

长期服用巴戟天会导致肝、肾等器官受损。

3.巴戟天不宜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

巴戟天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4.巴戟天不宜在孕期和哺乳期使用。

巴戟天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对胎儿和婴儿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巴戟天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中药材,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在炮制巴戟天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掌握好炮制的时间和温度,以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 目的:建立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生产车间、质保部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巴戟天、巴戟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5.1.2规格:统或段5.1.3 性状:巴戟天: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

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

气微,味甘而微涩。

巴戟肉: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

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

气微,味甘而微涩。

盐巴戟天: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纹和横裂纹。

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

气微,味甘、咸而微涩。

制巴戟天: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

表面灰黄色或暗灰色,具纵紋和横裂纹。

切面皮部厚,紫色或淡紫色,中空。

气微,味甘而微涩。

5.1.4企业内部代码:巴戟天C252 巴戟天C677 盐巴戟天C678 制巴戟天C6795.1.9 3g/袋;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5.1.10 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kg:5.3 辅料:食盐,每100kg巴戟天,用食盐2kg。

甘草,每100kg巴戟天,用甘草6kg。

5.4 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 巴戟天生产工艺流程图:注:※为质量控制要点6.5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6.5.1 领料6.5.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按照“生产过程物料管理程序”,凭填写品名、编码、领料量、数量的指令单到原料库领取巴戟天原料。

6.5.1.2领料过程中必须核对原料品名、编码、件数、数量、合格标志等内容。

6.5.2 净制:除去杂质。

将净巴戟天置净料袋或周转箱。

6.5.2.2净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净制后的巴戟天转至车间中转间,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5.2.3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5.2.3 质量要求6.5.2.3.1 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5.2.3.2 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5.2.4净制标准(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500g ,检查杂质数量。

(2)合格标准:照《杂质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2)测定,杂质不得过7%。

6.5.2.5净药材物料平衡限度(1)指标:95-100%。

(2)计算公式如下:++=100%净药材量杂物量取样量净制物料平衡指标(%)投料量6.5.2.6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5.3蒸制:6.5.3.1巴戟肉:取净巴戟天,按照《饮片蒸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700L 可倾式蒸煮锅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照蒸法,置700L 可倾式蒸煮锅内,设定温度115±5℃加热,蒸制时间45min ,蒸透,趁热除去木心。

6.5.3.2盐巴戟天:取净巴戟天,按照《饮片蒸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700L 可倾式蒸煮锅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照盐蒸法(将食盐,应先加适量水溶解后,滤过,备用),取净巴戟天加盐水拌匀,闷透,置700L可倾式蒸煮锅内,设定温度115±5℃加热,蒸制时间1小时,蒸透,趁热除去木心。

6.5.3.3蒸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蒸制后的巴戟天转至下道工序,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5.3.4质量要求6.5.3.4.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5.3.4.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5.3.4.3蒸制标准(1)取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150g,检查蒸制程度。

(2)合格标准:蒸透,趁热除去木心。

6.5.3.5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5.4煮制:6.5.4.1制巴戟天:按照《饮片煮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700L可倾式蒸煮锅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照煮法(取甘草,捣碎,加水煎汤,去渣,备用)取净巴戟天加甘草水拌匀,闷透,置700L可倾式蒸煮锅内,设定温度105±5℃加热,煮制时间30min,煮透,趁热除去木心。

6.5.4.2煮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煮制后的巴戟天转至下道工序,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5.4.3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5.4.4质量要求6.3.5.4.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5.5.4.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5.4.4.3煮制标准(2)合格标准:煮透,趁热除去木心。

6.5.4.5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5.5 切制:按照《切片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切药机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调整好切药机后,启动切药机,然后不断将药材加入料槽内,每30分钟检查出料情况,不符合规格的异形片不得超过10%。

6.5.5.1切制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切制后饮片转至下道工序,及时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6.5.5.2质量要求6.5.5.2.1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5.5.2.2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5.5.2.3切制标准(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3次,每次150g 。

用目测法检查,应符合标准。

(2)合格标准:异形片不得过10%。

6.5.5.3物料平衡(1)物料平衡指标:90~99%。

(2)物料平衡公式:%100%⨯+=润药后数量杂物量切制后数量)切制物料平衡(6.5.5.4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5.6干燥:按照《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和《热风循环烘箱标准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将饮片分别均匀装在烘盘中,架在烘车上,推入热风循环烘箱内,设定温度60-80℃,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持续60-90分钟,或置阳光棚晾晒。

6.5.6.1干燥结束后,称量,标明品名、批号、总件数、总数量。

将干燥后的饮片运6.5.6.2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检验人员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流入下道工序 6.2.6.3 质量要求6.2.6.3.1 生产操作过程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6.2.6.3.2 生产操作过程中,物料必须每件有正确的标识,设备必须有运行标志。

6.5.6.3.3干燥标准:(1)取样方法:随机在不同物料筐中取样5处,每次150g 。

用“四分法”取样约150g 。

(2)合格标准:用《水分测定法》(检验操作规程附录15),应不得过13.0%。

6.5.6.4物料平衡:(1)物料平衡指标:≥60%。

(2)物料平衡公式:%100%⨯+=净药材投料量取样量干燥后数量)干燥物料平衡(投料量按净制后药材数量计算。

6.5.6.5偏差处理:如有偏差,应按《偏差处理管理规程》(GLSC08-023)的要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5.7包装: 6.5.7.1 内包装6.5.7.1.1包装工序按照《饮片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根据批包装指令,填写领料单,填写品名、批号、领料量,注意核对合格标志。

6.5.7.1.2根据指令要求的规格,产量,计算所需包材的数量,标签的量,凭 批包装指令单领取包材及标签。

6.5.7.1.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 QA 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5.7.1.4分装过程中,要求称量准确,封口严密,标签注明品名、批号、产地、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及合格标志。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6.5.7.1.6装量误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内包装装量偏差允许值表6.5.7.1.7填写请验单,通知质量部取样,待检验合格后换绿色标识。

6.5.7.1.8内包装标准:(1)抽样方法:随机取样5袋。

复核重量、检查标签和封口质量。

(2)合格标准:标签位置端正一致,内容准确;装量误差符合要求,封口严密。

6.5.7.1.9物料平衡限度: 6.5.7.1.9.1内包装物料平衡(1) 标准:98-100% (2) 计算公式如下:++%=100%⨯合格品数量废弃物量取样量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投料量(半成品)6.5.7.1.9.2合格证和包装袋物料平衡 (1)标准:100% (2)计算公式如下:++%=100%⨯使用量损坏量剩余量包装(标签、包装材料)物料平衡()领用量求,启动生产过程的偏差,直到得出无潜在风险为至。

如有质量风险,则进行纠正和预防,按质量事故处理。

6.5.7.2外包装:6.5.7.2.1按《批包装指令》单中规定的包装规格,进行领取外包材;6.5.7.2.2检查核对:对指定批号的巴戟天饮片,逐件核对《物料状态卡》和数量应正确一致。

6.5.7.2.3标签(合格证)领取:持《批包装指令》、《物料状态卡》向车间QA申请标签(合格证),并进行复核,无误的签字领用。

6.5.7.2.4装箱或装袋:按指定数量,整齐码放在纸箱或编织袋内,保证内包装袋(PE罐)之间松紧适宜。

6.5.7.2.5封口:纸箱:胶带在纸箱开口处粘贴,要求平整牢固;编织袋用手提高速缝包机封口。

6.5.7.2.6挂签:在编织袋的右上角位置缝上或在纸箱的右上角空白位置贴上标签。

6.5.7.2.7交料:经QA检查合格,将外包合格的饮片交仓库待验。

6.5.7.2.8清场:包装结束,及时清场并填写批生产记录。

6.5.7.2.9包装完毕之后,及时填写饮片包装生产记录, 入成品库待验,贴黄色待验标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