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合集下载

环境规制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环境规制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原毅军;苗颖;谢荣辉【摘要】By employing panel data of China's 30 provinces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9 to 2011 , this paper applies DEA model ,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 Further we use the panel data model to empirically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2000 to 2011 , the efficiency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manifests a gradually increasing trend with some fluctuations . Especially after 2006 , this increasing trend tends to be steady . When it comes to the regional level and provincial level , there shows a large difference . The results of panel data regressive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many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 Specifically ,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FDI are both posi-tive factors , whi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tensity and education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efficiency .%本文选取1999~2011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面板数据 ,首先运用DEA模型对中国环境规制的绩效进行了测算 ,继而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规制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表明 :2000~2011年间 ,全国样本的环境规制绩效虽有波动 ,但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 ,特别是2006年以后 ,增长趋势趋于稳定 ;就区域和省际层面而言 ,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面板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 ,影响环境规制绩效的因素较多 ,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促进环境规制绩效提高的积极因素 ,而环保力度和受教育水平则不利于规制绩效的提高.【期刊名称】《工业技术经济》【年(卷),期】2016(035)001【总页数】6页(P92-97)【关键词】环境规制绩效;DEA模型;Malmquist指数;人均GDP;FDI;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受教育水平【作者】原毅军;苗颖;谢荣辉【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116024;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116024;大连理工大学,大连 116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4.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环境规制与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_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视角的实证

环境规制与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_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视角的实证
[5 ]
。 在这种新型国际
分工模式下, 跨国公司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考虑将专注于生 产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 并逐渐将加工组装等不具备竞 争力的生产环节剥离外包。 由于在技术研发能力以及环 境规制强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中国 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促进本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同 时, 也承接了发达国家部分高能耗、 高污染生产环节的转 移。如邱兆逸
收稿日期: : 2012 - 08 - 06 作者简介: 殷宝庆, 博士生,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 编号: 10ZD&003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 Y6110226 ) 。
· 60·
殷宝庆: 环境规制与我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 ]
提出国际垂直专业化过程中形成倒“U ”
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并分别采用省级和行业面板数据, 验证了垂直专业化中存在污染工序对我国转移。 牛海霞、 罗希晨
[3 ]
和刘婧
[4 ]
的研究也表明: 加工贸易是导致中国环
构建了环境规制强度影响企业生产技
在中国环境形势总体依然严峻 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 的背景下, 立足垂直专业化视角探讨加强环境规制与绿色 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问题, 对于实现 “十二五 ” 节能减排 目标以及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染密集型产业考虑 4 种非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并考察了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他们选择的样本期间相对较短、 且未能区分环境规制影响 率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异质性。 本文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并尝试着在以下 方面有所拓展: ①利用 SBM 方向距离函数测度了 2002 - 2010 年 27 个制造行业考虑 SO2 、 烟尘、 粉尘和废水 4 种非 期望产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垂直专 业化背景下环境规制强度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 机制; ②引入环境规制强度的二次项检验了环境规制强度 在清洁型部门与污染密集型部门中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 率的差异性。

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争 力 的 动 态 理 解 基 础 上 ,波 特 认 为 应 把 环 境 规 制 作
环 境规 制 与 公司 效率 之 间的 关 系进 行 了 回归分 析 ,
分 析 的结 果 显 示 , 1 83年 至 l 9 9 0年 之 间 ,瑞 典 环 9
为 激 发 企 业 创 新 ,从 而 提 高 企 业 竞 争 力 的 来 源 ,而
没 有 得 出 相 反 的 结 论 , 即规 制 使 得 这 些 工 厂 资 源 效
率 更 加 低 下 。La i ( 0 7 no e 2 0 )通 过 对 欧 盟 大 约 4 0 20 家 工 厂 统 计 数 据 的 分 析 研 究 表 明 ,环 境 规 制 不 仅 可 以 促 进 一 定 种 类 的 环 境 创 新 ,而 且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能 够 引发 降低 成 本 的创新 。
量 ,另一 种情 况 假设 这 一投 资随 规 制政 策而 变 动 。
当 他 们 分 析 以 最 小 成 本 达 到 任 一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目标
业 的 成 本 ,削 弱 其 竞 争 力 。 但 最 近 20~3 0年 ,对 竞 争 力 的 界 定 已逐 渐 脱 离 了 静 态 模 型 ,转 向 基 于 创
2 0 . ,’・玛于 0 8No1 l j
黪 。
弱 国 内企 业 的 竞 争 力 、 创 新 能 力 和 效 率 。 1 9 9 1年 迈
克 尔 ・ 特 提 出 著 名 的 “ 特 假 说 ” 认 为 遵 守 环 波 波 。 Pi kma ( 9 c n 1 8)通 过 对 美 国制 造 业 环 境 专 利 活 动 9 与 污 染 治 理 和 控 制 支 出 的 回 归 分 析 ,发 现 环 境 规 制 与 企 业 创 新 显 著 正 相 关 。 同 时 指 出 ,不 同 行 业 的 环 境 规 制 与 创 新 之 间 的 关 系 不 同 , 因 此 应 分 行 业 考 虑

环境规制与区域创新的研究现状和政策建议——基于中国30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环境规制与区域创新的研究现状和政策建议——基于中国30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取 得 经 济 成 就 的 同 时 也 付 出 了 巨 大 的 资 源 和 环 境 成 本 。如 发 展 的 影 响 。
果将这些成本计人我国经济发展中 我们取得的成绩将大
打折扣 。近 年来 ,我国为 了真正 实现可持 续发 展 ,开 始进
一、环境规制的两种截 然相反观 点
通常 观点 认为 ,环境 规制 一方 面 会增加
支持 第 一 种 观 点 的 学 者 如 J f e P ] e 造 成的成本 增加 ,这暗合 了 “ a f 和 an r 波特 假说 ”一一环境规 制能
(97 1 9 )全面 考察 了企 业的 整体研 发活动 情 使受规 带 的企业 受益 ,并通过海 尔集 团的 技术创 新案例 印 0
的 产 生 , 国 内 外 学 者 为 此 进 行 了 很 多 相 关 研 系 。 黄德春和刘 志彪 (0 6 2 0 )在R b r 模型中 引入技术 0 et
究。
系数 ,模型 表明环 境规制在 给一些企 业带 来额 外费 用的 同 ( )国外倾 向实证分析 的研 究 一 时 ,也 会激 发一些 创新 ,可 以部分 或全部地 抵消这些 费用
Pr en Res r es t ea c St uS ReS i SUgges i h at and OI t n t ns of O U O
E vi m e t e u a i n a d R g on nn v to n r on n al g l to n e i al R I o a in
改 革开 放 至 今 ,我 国 已 经取 得 了巨 大 的经 济 成 就 ,
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并且加大环境保护的力
度 。中央和 各地国G P 00 D 接近4 万亿元 ,可能将超过 日本成 为世 界 度 ,约束企 业在 生产 过程 中对 环境造 成的 影 0 第 二大经 济总量 大国 。但是 ,在取得 这些成 就的 同时 ,我 响 ,并且加 大 了对污 染进 行处理 的投 资 , 以 们 也都开 始反思这 些经 济成就 背后的环 境成 本 。在 过去 的 维持 生态资 本存 量的 非减 性 。有效的 环境 政 3 多年 ,我们 的经济方 式是 资源掠夺 式的粗 放型 经济 ,在 策 能 在保护 环境 的 同时 ,还 有效 减少 对经 济 0

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国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影响

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国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影响

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国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影响作者:叶琴曾刚戴劭勍王丰龙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02期摘要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已有大量基于波特假说的实证研究。

然而对于弱波特假说、狭义波特假说成立与否,学术界还存在争议。

基于2008—2014年中国285个地级市节能减排技术专利申请、综合能源价格、污染物排放等面板数据,采用混合回归模型和系统GMM方法,研究命令型和市场型两类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国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影响。

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即期技术创新起阻碍作用,滞后一期起促进作用,弱波特假说成立有时间约束条件。

滞后一期的命令型规制工具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市场型,狭义波特假说不成立,这与国有企业和公共研究机构是中国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主要参与主体有关。

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命令型规制工具对即期技术创新影响不显著,市场型规制工具起负向作用,中部地区市场型规制工具的负向作用最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这与区域的能耗水平和市场经济活力相关。

研究发现,对于中国城市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弱波特假说成立,狭义波特假说不成立,丰富了波特假说的实证研究,并为分区域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规制;命令型工具;市场型工具;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F4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8)02-0115-08DOI:10.12062/cpre.20170915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然而,作为节能减排行动参与主体的企业往往无法在注重发展自身的同时自觉肩负起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环境规制就不可或缺。

环境规制是指政府对于环境污染行为的直接和间接干预,以控制污染程度和改善生态环境,规制方式包括命令型的行政法规手段和市场型的经济手段[1]。

中国自“十一五”以来,加强对化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约束力度,并逐步形成了2030年的节能减排路线图。

高强度的环境规制真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高强度的环境规制真能促进技术创新吗?——基于“波特假说”的再检验
mo e o su d lt tdy “tr s l fe t b t e e io me t lr g a in a d tc oo ia nn v t n. Th e ul i d c t s h e hod ef c” ewe n nvr n n a e ulto n e hn lgc li o ai o e r s t n i ae
Ab t a t T i p p r s sp n l aa o h n u i g 1 9 sr c : h s a e e a e d t fC i ad rn 9 2—2 0 o a ay e t er lt n hp b t e n e vr n na e — u 0 9 t n lz ea i s i ew e n i me tl g h o o r u ain a d tc n lgc li n v t n f r n t n n e in llv l rs e t ey n s s n ni e r tr s od p n l lt n h oo ia n o ai om a i a a d r go a e e e p ci l ,a d u e o l a h e h l a e o e o ol v n
科技 与经济 高强度 的环境 规 制真 能促进技 术创 新吗 ?
高 强 度 的环 境 规 制 真 能促 进技 术 创 新吗 ? 基 “ 特 假说 ” 再检 验 干 J 波 的
沈 能 刘凤 朝

辽 10 4 ( .苏州大学 商学院 , 1 江苏 苏州 2 5 2 ;.大连理 工大学 管理 学院, 宁 大连 16 2 ) 10 12
Po t r Hy o he i e a i e r e p t ssRe x m n d
S HEN n L U n Ne g . I Fe g—c a ho

研发投入、环境规制与企业绩效——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

研发投入、环境规制与企业绩效——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

研发投入、环境规制与企业绩效——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研发投入、环境规制与企业绩效——基于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引言在当今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研发投入作为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企业绩效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环境规制作为一项宏观政策工具,旨在保护环境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研发投入、环境规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环境规制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研发投入被广泛认为是促进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提高市场份额和企业绩效。

研发投入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差异化竞争的优势。

一些研究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然而,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非线性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

低于一定水平的研发投入往往难以产生对企业绩效的显著影响,反之,只有超过一定门槛水平的研发投入才能带来较大的绩效提升。

在门槛水平以下,研发投入可能因为规模太小而无法发挥有效作用;而在门槛水平以上,研发投入的增加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创新收益,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环境规制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环境规制作为一种政府宏观政策工具,旨在保护环境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然而,环境规制对企业的影响并非单一,同时具有促进和阻碍企业研发投入及绩效的双重作用。

首先,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适应环境法规的要求。

环境法规对企业的排放限制和固定污染控制设施的安装等要求,使得企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环境规制的要求。

这种压力可以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以开发出环保技术和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然而,环境规制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绩效也具有负面的影响。

环境规制的严格程度和成本,往往会增加企业的经营负担,限制了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空间,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和绩效。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
控制变量的影响效果 存在差异。进 一步将 3 O个省 区划分 为东 、中、西部 时 ,环境规 制对 不同类型技术 创新
的影响表现 出较 明显的 区域异质性。政 策建 议是进 一步促进 环境规 制对 “ 创 新补偿” 诱 导作用 的发挥,实
现保护生态环境 和提高生产率的 “ 双赢 ” 。
[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市场激励 ;技术创新类型 ;区域 异质性 ;创新补偿 [ 中 图分类号 ]F 4 0 6 .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8 2 9 8( 2 0 1 5 )0 2 - 0 0 3 6. 1 3
认 为恰 当的环境 规制 政策 和强 度会 激 励企业 开 展技 术创 新 ;“ 强 ” 波 特假 说解 释 技术 创新 与企 业竞 争
[ 收稿 E t 期 ]2 0 1 4—1 1 —0 8 [ 基金项 目]黑龙江省哲学社 会科学规划项 目 “ 环境规制下技术创新导 向的黑龙江省生态 补偿机制研究 ” ( 项 目编号 :1 3 E 0 6 3,主持
2 0 03[ ]: Ga n g a d h a r a n
结果 并不 支 持弱 “ 波特假说” ( J a f f e和 P a l me r ,1 9 9 7 ¨ ;B l a c k ma n a和 G e o f f r e y ,1 9 9 8 ;N a k a n o , 2 0 0 6 _ 2 叫) 。K e s i d o u和 D e m i r e l( 2 0 1 2 ) 认 为环 境 规制对 不 同企业 的效 应有 所

不 同。J o h n s t o n e 等 ( 2 0 0 6 ) 心 ] 、F r o n d e l 等 ( 2 0 0 7 ) 列认 为 环 境 政 策严 厉 程 度 对 不 同绿 色 技术 创 新 的 作 用 存在 差异 。P a r k( 2 0 0 5 ) 和S a n y a l( 2 0 0 7 ) 认 为 环境 规制 政策 对技 术创 新具 有双 刃剑 的作 用 。 很 多 学者 认 为不 同环 境规 制 政 策对 不 同技术 创 新 类 型 的影 响存 在 差 异 ( Mi l l i ma n和 P r i n c e ,1 9 8 9 ; C l e t等 ,1 f 9 9 9 [ ;R e n n i n g s 等 ,2 0 0 6 ; Wa g n e r ,2 0 0 8 [ 2 9 3 ;D e m i r e l等 ,2 0 1 1 E 3 O ] ;H o r b a e h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制技术创新 ,而且还会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负担 。 以波特等人为代表 的一部分学者持有第一种观点。他们 认为 ,政府 恰当设计 的环境规 制可以激发被规制企业创新、 产生效率收益 ,相对于不受规制 的企业 ,这可能会导致绝对
竞 争优 势的产生 。相对于规 制标 准较低的国外竞争者而言 ,
产业规 模 的衡量指标 。一般 来说 ,工业总 产值越 大 ,企业 模 的衡量 指标 ,并 将每个 产业的 工业总产 值除以 当年所有
就 可 能 有 更 多 的 经 费和 能 力从 事 技 术 创 新 活 动 。 产 业 的 工 业 总 产 值 ,反 映 各 个 产 业 占所 有 产 业 工 业 总 产 值
研 发支 出 ,最 终 影 响 结 果 取 决 于 两 种 影 响 之 和 。 专 利 申请 数 量 ( ae t): 利 申请 数 量 也 是 技 术 创新 p tn s 专
业工业总产值的百分比。
( )专 利 申请数量 (ae t) 2 p tns 。该 数据 来 自于 ( 国 ( 中
( )环境 规制 强度 (l) 3 pc 。根据 《 中国环境 年鉴 中
能不对技 术 创新 成果 申请专利 。 由于 专利 申请与授 权之 间 公 布 的 样 本 产 业 废 水 和 废 气 污 染 治 理 设 施 当 年 运 行 费 用 之
存 在 一 个 滞 后 时 间 ,所 以 本 文 没 有 采 用 专 利 授 权 数 量 ,而 和 ,作 为 产 业 污 染 治 理 成 本 。 同 样 ,为 了剔 除 价 格 的 影 响 , 是 采 用 专利 申请 数 量 。
20 新 活 动 的 基 础 ,技 术 创 新 水 平 要 获 得 迅 速 提 高 ,就 必 须 有 年 - 0 7年大 中型工业 企业科技 经费 内部 支 出作 为研 发支 强大的 资金投入 作保障 ,因此 ,研 发 支出是衡 量技术 创新 出的替代指 标 。在处 理数据 时 ,为 了剔除价 格 因素,我们 水 平的一 个重要 指标 。环境 规制 为企 业进行技 术 创新 提供 将每 个产业 的研发 费用 ( 元 )除 以当年对 应产业 的工业 亿 亿元 )再乘 以 10 0 ,这个就反映 了研发费用 占该产 了动力 ,但 也有 可能导致 污染 治理成 本的增 加 ,进而 挤 占 总产值 (
5 2l 第 8 第 7 4 0】 o 年 期总 9 期
E v o me tl S s ia l D vl me t环 n i n na & u t n b e e p n 境与 r a e o 可持续发 - 展 图圈
协 : 特 勒(国 投 有 公 l衄 R I A " 办 卡彼 中 )资 限 司 PL R L
我 们将每 个产业 的污染 治理成本 ( 亿元 )除以对应 产业的
亿 0 ,达 也 就 反 映 了污 染 治 理 成 环 境 规 制 强 度 ( l): 文 选 取 污 染 治 理 设 备 运行 成 本 工业 总 产值 ( 元 ) 再 乘 以 10 pc 本 作 为 环 境 规 制 强 度 的衡 量 指 标 。 当企 业 面 临 较 严 格 的 环 境 本 占该 产 业 工 业 总 产 值 的 百 分 比 。
产 业 集 中度 (o c 市 场 结 构 也 会 影 响 企 业 的 技 术 创 的 比例 , 同时 也 剔 除 了价 格 的 影 响 。 c n ): 新 活 动 。 但 是 这 种 影 响 是 正 是 负 ,学 界 有 不 同 的 观 点 。 熊
( )产业集 中度 (o c 。本部 分主要参考赵红 (0 7 5 cn ) 20 )
府 引导和支持共去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创新 ,而环境规制 用 我 国 工 业 面 板 数 据 ,验 证 国 内 日益 严 格 £
正好发捧了这种导向作用。随后, a ea dPl r(97 业技术创新 的影响 。 Jf n a me 1 ) 9
和 B u n r ir a d o e (0 3 rn emee n C h n 2 0 )对 美 国的 制 造业 分 析
份 的不 可 观 测 因素 。 具 体而 言 , 上述 计 量 模 型 中各 变 量 的含 义 如 下 :
( )研 究与开发 经 费支出 ( &D) 1 R 。在 《 国科 技年 中
鉴 》 中 ,2 0 0 3年 之 前 没 有 分 行 业 的 研 发 支 出数 据 , 只 有 科
研 究与开发经费支 出 ( R&D): 金 投 入 是 进 行 技 术 创 技 经 费 内 部 支 出 ,其 中 包 含 研 发 支 出 。 因 此 我 们 使 用 19 资 96
9 6年 至 2 0 0 4年产 业集 中度 数据 。其 根据 三位数 彼 得 (9 2 认 为 市 场 力 量 与 技 术 创 新 之 间 存 在 正 相 关 关 计 算 的 1 9 14 )
系 ,大 企 业 比 小 企 业 更 具 创 新 性 ,也 就 是 高 集 中 度 有 利 于 产 业 的 市 场 集 中 度 数 据 , 合 并 整 理 出两 位 数 样 本 产 业 的 市 技 术 创 新 。而 反 对 者 认 为 高 度 集 中 的 市 场 不 利 于 竞 争 , 企 场 集 中 度 业 没 有 压 力 进 行 创 新 活 动 , 而 那 些 有 许 多企 业 竞 争 的 市场 更 愿 意 在 技 术 研 发 上 投 资 , 如 Wiimsn (9 5 发 现 集 la o 16 ) l 中 度 越 高 越 不 利 于 创 新 。 所 以 市 场 结 构 对 创 新 的 影 响 是 不
代 表 不 可 观 测 的 行 业 异 质性 , Y 表 时 间 因 素 , e. 扰 个 小 类 。为 了保 持 数 据 的 连 续 性 , 本部 分 将 4 代 是 3个 小 类 与 1 8
动 项。其 中 d 和 Y 以分 别控 制影 响 R 可 &D的 行业 和年 个大类对应 。数据来源具体如 下 :
规制时 ,污染治理设备运行成本也会增加 。
产 业 规 模 (au d e ): 们 采 用 工 业 产 业 规 模 (au d e ) 4 v le a d d 。本 部 分 采 用 中 经 网
19 9 6年 - 0 7 大 中 型 工 业 企 业 的 工 业 总 产 值 作 为 产 业 规 20 年
9 6年 一 2 0 专 利 申请 数 , 0 7年 产 出的一 个衡量 指标 ,可以从一 定程 度上反映 出技 术创新 科 技 年 鉴 》 大 中 型 工 业 企 业 19 的 能 力 和 水 平 。 但 是 ,采 用 专 利 数 量 反 映 技 术 创 新 水 平 也 为 了与 R&D 回 归 的 系数 保 持 一 致 ,我 们 采 用 对 数 形式 。 存 在 一 定 的 局 限 性 。 这 是 因 为 一 些 企 业 为 了 保 密 的需 要 可
费 用 ,p tn s 表 专 利 申 请 数 ,pc 表 污 染 控 制 强 度 , ae t 代 l代 v le a d d代 表 工 业 总 产 值 ,c n au d e o c代 表 产 业 集 中 度 。 o 【
环境统计数 据是采用 中国标 准产业分类 中 1 8个两位数产业 作为产业分类的基础和标 准,而 20 年起产业分类改为 4 01 3
其 中 i 表 行 业 ,t 表 年 份 。 R 代 代 &D 代 表 行 业 的 研 发
( )数 据 来 源 及 处 理 二
由于我 国环境 数据 的统计和 发布工作较 晚 ,19 9 6年才
开 始 公 布 分 行 业 污 染 治 理 设 施 运 行 费 用 等相 关 数 据 , 所 以 我 们 选 取 19 年 作 为 研 究 起 始 年 份 。 另外 ,20 年 前 我 国 96 01
环境规制通过刺激创新可对本 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正面 际市场份额 的可能 ,同时也 会面对严格 环
影 响 (otr 9 1lP re n a e Ln e 9 5 , 逐 渐增加 的运 行和投资 成本 ,因此他们 会f P r 。19 otr a d V n d id ,19 ) e
流 向减少污 染的项 目,从而 降低 了企 业的技术 创新能力 。
和专 利 申请数 量。由于影响技 术创新 的因;
Kn te (9 5 usn 19 )和 L o ad (9 8 认 为 ,与 受 环 境 规 制 也 加 入 了部 分 控 制 变 量 ,包 括 产 业 规 模 和 en r 1 9 ) 影 响 小 的 企 业 相 比 ,受 规 制 影 响 大 的 企 业 有 失 去 国 内 和 国 本 计 量 方 程为 :
文 l 郭红燕 晾琳 曩涪岚
、 , 于环境规制与技术 创新 的关 系,理论界存在 两种
l ・截然不同的 观点。 一种观点 认为, 适当的 环境规
/ 、. 制有可能促使企业追求 清洁 的技 术,从而鼓励其 -.
创新并获得竞争力,这种观点认为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会
产生正面 的促进作用 。另一种观 点则认为环境规 制不仅会
(& l p pp ) BV Pd d + c + Y £ D 。 l, 口 d ) o a+, = + (c+ (胁 a e i n +
( p t i = 。 p( + a ede) f( + Y £ L a ) p+ - n es p p vl d u  ̄ c ( “a d + a+, +
这就是著名的 “ 波特假说” S sna dB afr 19) 的地 区重新布 置生产和投资 ,降低创新投入 。 i o n rdod(96 mp
通过研究认为,由于资金和竞争的原因 ,在短期内 ,企业往
国内对于环境 规制与技 术创新关 系的 往会忽视生产力提高所导致 的环境创新机会 ,因此 ,需要政 在 理论讨论 的层面 ,实证检 验的文献 较少 ,
圆 ● Ti1经jwn 赵oi与3oe 联(环62心i 《U80 . 钧a保 —中u 系T) 济ng wt: 2uo 合(t 6究tt 人c 政z e 主t: 8. d O1部 0h 电: 境 经U8 研@ 办-环 策a (、5 话e Cs 济+ n 导6 e 刊0 ) d 》 )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