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服务器系统改造方案

合集下载

服务器升级方案

服务器升级方案

服务器升级方案服务器是现代信息技术中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服务器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业务的顺利运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业务量的增加,服务器升级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针对服务器升级进行探讨,包括升级的原因、升级的方式、升级的注意事项等。

一、升级的原因1. 业务需求增加:随着企业或组织的业务规模扩大,服务器原有的性能可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此时,升级服务器成为解决业务瓶颈的有效手段。

2. 技术更新:服务器领域的技术更新非常迅速,新一代的服务器通常拥有更高的处理能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采用新技术升级服务器可以提升整体性能和效率。

3. 系统漏洞修复:随着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服务器系统中的漏洞修复变得非常重要。

升级服务器系统可以获取到最新的漏洞修复补丁,保障系统安全。

二、升级的方式1. 提升硬件配置:最直接的方法是提升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包括CPU、内存、硬盘等。

提升硬件配置可以增加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响应速度和存储容量,对业务的处理效率和用户体验有着显著的提升。

2. 替换服务器设备:将旧的服务器设备替换为新的设备是升级服务器的常用方式。

新设备通常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更高效的架构,可以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服务。

3. 搭建云服务器: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服务器迁移到云平台上。

云服务器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同时节约成本和维护的工作量。

三、升级的注意事项1. 了解业务需求:在制定服务器升级方案之前,必须充分了解自身企业或组织的业务需求,包括预估的用户量、访问量、数据处理量等。

只有了解业务需求,才能针对性地进行服务器升级。

2. 考虑未来发展:服务器升级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选择具有良好扩展性的服务器设备,以及能够灵活调整配置的云服务器,可以为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3. 数据迁移和备份:在进行服务器升级之前,必须进行数据迁移和备份工作。

服务器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服务器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服务器建设实施计划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现有的服务器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为了提高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业务的持续发展,我们计划进行服务器的建设工作。

二、项目目标1、构建高性能、高可靠、可扩展的服务器架构,满足公司未来 3-5 年的业务发展需求。

2、提高服务器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

3、加强服务器的安全防护能力,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需求分析1、业务需求对不同业务系统的性能要求进行评估,包括数据库、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等。

确定业务系统的并发访问量、数据存储量和增长趋势。

2、技术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器硬件配置,如CPU、内存、硬盘、网络接口等。

确定服务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版本和配置要求。

3、安全需求制定服务器的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设置等。

考虑备份和恢复方案,以应对可能的灾难情况。

4、管理需求建立服务器的监控和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制定服务器的维护计划和操作流程,规范运维工作。

四、服务器选型1、服务器类型根据业务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或刀片服务器。

考虑服务器的可扩展性,以便在未来能够方便地进行硬件升级。

2、硬件配置CPU:选择性能强劲、核心数较多的处理器,以满足多任务处理的需求。

内存:根据业务系统的内存使用情况,配置足够的内存容量,建议采用 DDR4 或更高规格的内存。

硬盘:采用高速的 SSD 硬盘作为系统盘,提高系统的启动和运行速度;使用大容量的 SATA 或 SAS 硬盘作为数据盘,满足数据存储的需求。

网络接口:配备高速的以太网接口,保证网络通信的流畅。

3、操作系统选择主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如 Windows Server、Linux(如CentOS、Ubuntu Server 等)。

根据业务系统的兼容性和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确定操作系统的版本。

五、网络规划1、 IP 地址规划为服务器分配独立的 IP 地址段,确保与其他网络设备的地址不冲突。

服务器机房设备及线路改造方案

服务器机房设备及线路改造方案

服务器机房设备及线路改造方案
现中控室内服务器机房内现有广播系统设备两套,网络设备若干,服务器7台,由于设备较多布置密集,导致布线结构混乱,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急需对机房设备及布线实施改造,以符合上级业务部门对各县级机房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改造方案如下:
1、把广播系统设备移动到中控室工作间这壁墙前面,移动距离为5米,与服务器独立供电隔离,确保两套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

2、安装中控室机房防盗栏。

3、增设一道防盗滑动玻璃窗,便于对广播系统进行适时控制。

经过改造以后,服务器机房长期在全封闭状态,让服务器等设备长期在一个无尘、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有利于各种设备的长期使用,也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两套设备安全与稳定。

中控室
2014年7月21日。

服务器解决方案

服务器解决方案
3.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确保数据安全。
三、解决方案
1.服务器选型
根据企业业务需求,选择具有以下特点的服务器:
-品牌:国内外知名品牌,保证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
-性能:具备较高的处理器、内存、存储等配置,满足业务高峰期需求。
-可扩展性:预留充足的扩展槽位,便于未来升级。
-安全性: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具备物理安全及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2.服务器部署
采用以下部署方式:
-物理部署:在专用机房内进行服务器物理部署,确保环境稳定、安全。
-虚拟化部署:利用虚拟化技术,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
3.网络架构
设计以下网络架构:
-核心交换机:采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核心交换机,确保网络稳定。
-接入层交换机:根据服务器数量及业务需求,配置足够的接入层交换机。
第2篇
服务器解决方案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服务器作为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承担着支撑业务运行、保障数据安全的重任。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合法合规、高效稳定的服务器解决方案,以应对企业当前及未来的业务挑战。
二、需求分析
1.业务连续性:保障企业业务系统的高可用性,减少计划外停机时间。
2.性能需求:满足业务高峰期的数据处理需求,保证用户体验。
-路由器:配置高性能路由器,实现内外网络的隔离及互通。
4.数据存储与备份
采用以下数据存储与备份方案:
-存储:使用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确保数据安全。
-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采用本地备份与远程备份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可恢复。
5.安全防护
实施以下安全防护措施:
-防火墙:部署防火墙,防止外部恶意攻击。
-存储:选用高可靠性的硬盘阵列,提供高速数据读写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及服务器升级方案 2012年8月 1 第1章 背景 当前,随着信息化建设在力度、广度、深度和频度方面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成果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中来。本次 网络及服务器升级改造,就是在这一大环境下,将负载均衡、服务器虚拟化等技术应用到 信息化改造中,提高整体信息化效率。

1.1 负载均衡 由于目前现有网络的各个核心部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地增大,使得单一的服务器设备根本无法承担。在此情况下,如果扔掉现有设备去做大量的硬件升级,这样将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而且如果再面临下一次业务量的提升时,这又将导致再一次硬件升级的高额成本投入,甚至性能再卓越的设备也不能满足当前业务量增长的需求。 为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负载均衡被引进了现代化企业、政府的信息化建设。负载均衡技术通过软件或硬件的设置,将负载(工作任务)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例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企业关键应用服务器和其它关键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提高服务器工作效率,降低投入成本。 2

1.2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是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让一台服务器变成几台甚至上百台相互隔离的虚拟服务器,业务应用不再受限于物理上的界限,而是让CPU、内存、磁盘、I/O等硬件变成可以动态管理的“资源池”,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实现服务器整合,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

第2章 需求分析 本次网络及服务器系统改造升级,主要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外网链路负载均衡升级 在原有网络接口处,建设链路负载均衡,将政务外网(4M带宽)和电信网络(50M带宽)做成链路级的负载均衡; 2、服务器负载均衡升级 为 原有的20多台前端应用服务器添加负载均衡设备,形成服务器负载均衡; 3、服务器虚拟化 新购置6台服务器,同时为保障后续服务器虚拟化设计,服务器CPU必须支持虚拟化技术; 4、购置相应的网络设备 包括1台三层交换机,3台二层交换机。 3

第3章 建设方案 3.1 建设目标 本次 网络及服务器系统改造建设项目,将主要涉及网络出口升级、服务器系统升级等建设内容,主要建设目标如下: 1、通过对网络出口部分的升级改造,在基于网络安全、保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局域网络外网接入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 2、通过对服务器端的升级,提升服务器资源的应用支撑能力,同时为后续 服务器系统的虚拟化建设打好基础。

3.2 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 本次系统改造,应以民政系统整体信息化建设为着眼点,统筹规划,总体设计,保障 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完善、标准统一。 2.整合资源 鉴于本次系统建设是对 内部网络及服务器的升级改造,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依托 现有的各类设备及业务系统,合理有效整合资源,防止重复建设,降低建设费用。 3.技术可靠 本次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符合当前发展趋势的先进技术,并充分考虑技术的成熟性。 4

3.3 总体设计 3.3.1 链路负载均衡 网络出口改造部分,目前 网络有4M的电子政务外网和50M的电信互联网接口,本次改造通过新增负载均衡设备,优化网络出口,提高 网络性能。 根据 实际应用,我们考虑本次链路负载均衡部分,采用双机单线串联的模式设计负载均衡,一方面双机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网络冗余能力,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单线串联模式,网络拓扑较为简洁,易于故障定位、排查和运维管理。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5 在以上面的拓扑结构进行组网,负载均衡设备处于两组交换机中间,使用单条链路进行链接,形成整体的串行结构。数据的访问流向均先经过上层交换机,通过上层交换机进入负载均衡设备,根据负载均衡实施的负载均衡策略对流量进行负载均衡,经过下层交换机到达相应的服务器,返回的数据流亦然。 从拓扑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链路负载均衡的这种连接方式无论在网络结构以及数据流走向方面都比较清晰有序。在可靠性方面两台负载均衡互为主备模式,同时可以探测上下两层交换机状态,一旦检测到对应的交换机出现故障,负载均衡可以及时进行主备切换,保证应用业务的持续性。 6

3.3.2 服务器负载均衡 服务器资源端负载均衡设备,目前 服务器群约有20台服务器,通过新购置负载均衡设备,可以有效提高服务器应用承载量,保障服务器稳定性。 根据 实际应用,我们考虑本次服务器负载均衡部分,采用双链路并联的模式设计负载均衡,一方面并联模式能够快速、有效的接入已有网络,另一方面并联接入模式对于服务器资源,可清晰判断进出数据流或者不同的业务类型数据流。 部署网络拓扑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面的拓扑图,不同的业务类型的数据流在不同的链路上进行传输,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业务分类更加清晰,便于日常的流量观察及维护,甚至进行流量捕获分析,在相关业务出现问题后,可以有较 7

清晰的思路加以研究,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应用业务的可用性。 在可靠性上由于是双链路实现了不同业务或者不同数据流走向的区分,一旦某条链路出现故障,将会导致其中某一业务或者某一流向的业务中断,在负载均衡的冗余模式下,我们可以配置对每条链路的探测,当其中一条链路出现故障后,负载均衡设备可立即进行切换,保证应用业务的持续性。

3.3.3 服务器选型 本次 网络及服务器系统升级改造建设,需要采购6台服务器,为后续虚拟化的服务器应用做准备。 由于本次服务器将主要作为后续虚拟化应用的基础,而虚拟化软件的收费方式往往是按照服务器数量、CPU数量收取,因此CPU选择上应考虑采用多核心、支持主流虚拟化技术的CPU,从而节省投资,提高效率;在内存的分配上,一般根据CPU核心数按1:2或者1:4的比例选择内存;硬盘方面至少采用双硬盘的模式,通过RAID模式提高服务器稳定性;另外服务器配置应采用双电源冗余模式,并至少提供3年原厂保修服务。 本方案推荐的IBM 3850X5,选用2颗E7-4820 8C CPU,主频频率2Ghz,并配备8*4Gb内存,利用虚拟化软件可提供48台2C 4Gb的虚拟化服务器服务能力,能够充分满足 当下应用需求。 8

第4章 投资预算 本次项目改造总体预算约195万元,详细预算见下表: 项目 型号 配置 数量 报价 总价

服务器 IBM 3850X5 配置2颗Intel Xeon E7-4820 2GHz 18MB Cache;8*4GB DDR3 内存;ServerRAID M5015阵列卡,支持RAID5(512MB缓存,不带电池);6*300GB SAS硬盘;集成双千兆以太网,DVD光驱,冗余电源,三年7*24保修 6 108000 648000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8 Server 6 10000 60000

链路负载均衡 F5 BIG-LTM-1600 ≥6个千兆端口(含2个千兆光口和4个千兆电口);双核CPU,主频≥1.8GHz;内存≥4GB, 支持RamCache;存储介质≥160GB ;最大并发会话数≥8,000,000;流量吞吐量单向≥750Mbps;VLAN个数≥4096;4层性能≥60,000 connection/second;7层性能≥40,000 connection/second;支持的虚拟服务器数量 VIP≥40,000 2 228000 456000

服务器负载均衡 F5 BIG-LTM-1600 ≥6个千兆端口(含2个千兆光口和4个千兆电口);双核CPU,主频≥1.8GHz;内存≥4GB, 支持RamCache;存储介质≥160GB ;最大并发会话数≥8,000,000;流量吞吐量单向≥750Mbps;VLAN个数≥4096;4层性能≥60,000 connection/second;7层性能≥40,000 connection/second;支持的虚拟服务器数量 2 228000 456000 9

VIP≥40,000 核心交换机 华为S9303 三层以太网交换机;背板带宽 1228Gbps;包转发率:540MPPS;交换容量: 720G;支持RIP、OSPF、ISIS、BGP 等IPv4 动态路由协议;支持RIPng、OSPFv3、ISISv6、BGPv4 等IPv6 动态路由协议;本次配备4个万兆以太网光接口,48个百兆/千兆以太网光接口 1 108000 108000 接入交换机 华为S5728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10/100/1000Mbps,交换方式:存储-转发 背板带宽:256Gbps包转发率:96Mpps,端口数量24个10/100/1000Base-T以太网端口,4个复用的1000Base-X千兆SFP端口 3 12600 37800 合计 1765800 系统集成费(按照10%收取) 180000 总计 1945800 10

第5章 附件(推荐设备介绍) 5.1 负载均衡F5 BIG LTM160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5.2 服务器IBMX3850X5 20 21 5.3 S9300交换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