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铝合金Ce-Mo基转化膜
铝合金在铈盐溶液中成膜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铝合金在铈盐溶液中成膜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顾宝珊;刘建华【期刊名称】《中国稀土学报》【年(卷),期】2007(25)2【摘要】应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B95铝合金在0.01 mol.L-1CeCl3溶液中铈盐转化膜的形成过程和机制。
结果表明:EIS变化可以清楚地显示B95铝合金在铈盐溶液中成膜的动态过程,稀土转化膜的成膜过程可以分成形成、成长和稳定平衡3个阶段;形成阶段以Al合金的溶解为主;在成长阶段随着时间的增加,转化膜不断增厚,铝合金基体的溶解已经被抑制;稳定平衡阶段,膜的成长与溶解已经达到平衡,通过EIS解析表明自然条件下生成的转化膜不致密,该阶段阻抗谱图等效电路与成长阶段相同,但阻抗谱包含两个时间常数;在成膜三阶段基础上提出了稀土转化膜的成膜模型;同时给出各阶段阻抗谱图等效电路及其阻抗表达式。
【总页数】7页(P210-216)【关键词】铝合金;交流阻抗谱;Ce转化膜模型;成膜过程;稀土【作者】顾宝珊;刘建华【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6.6;TG133.2【相关文献】1.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Ce(Ⅲ)转化膜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J], 顾宝珊;杨培燕;宫丽2.LY12铝合金三价铈盐溶液中成膜工艺 [J], 王成;江峰;林海潮3.铝合金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陶瓷涂层在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研究 [J], 关永军;夏原4.2A12铝合金表面铈盐掺杂硅烷杂化膜在3.5%NaCl溶液中耐蚀性能的电化学研究 [J], 张金涛;杨春勇;潘亮;李春东5.电化学阻抗谱研究铈盐转化膜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J], 顾宝珊;刘建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铝合金表面锡盐转化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

铝合金表面锡盐转化膜的制备及其耐蚀性吴艳波;曾丝丝;邹恩义;孙鹏【摘要】以硫酸亚锡为主盐,通过化学转化法在铝合金表面形成耐蚀性良好的无铬化学转化膜.考察了锡盐浓度、成膜氧化剂浓度、成膜促进剂的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膜层耐蚀性的影响,并对转化膜的耐蚀性能进行了电化学测试.在pH值为2~3时,确定了无铬化学转化液膜的最佳制备条件:SnSO4 0.15 g/L、KMnO4 1.5 g/L、NaF 2 g/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5 min;该转化膜制备工艺简便、成膜速度快,膜的耐蚀性能好.【期刊名称】《腐蚀与防护》【年(卷),期】2010(031)009【总页数】3页(P685-687)【关键词】铝合金;硫酸亚锡;无铬;化学转化【作者】吴艳波;曾丝丝;邹恩义;孙鹏【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连,116028;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连,116028;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连,116028;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连,116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74.451.1 试验材料试验中采用的 L Y12铝合金成分(质量分数,%)如下:Cu 3.8~4.9,Mg 1.2~1.8,Mn0.3~0.9,Fe 0.5,Si 0.5,Zn 0.3,Ni 0.1,Ti 0.05,其它0.1,Al余量。
1.2 预处理试片经水砂纸打磨后首先进行碱性除油, NaOH 20 g/L、Na3PO420 g/L、Na2SiO44 g/L的混合溶液,在45~55℃条件下,除油3~5 min。
再用NaOH 30 g/L、NaF 6 g/L、EDTA 1 g/L的混合溶液,在50~60℃下,进行碱蚀处理6~8 min。
最后在30~40℃条件下,采用 HNO3(65%~68%) 100 ml/L进行酸性出光处理1 min。
预处理过程中,试片每一步处理后都经去离子水漂洗。
镁-锂-铝合金稀土-植酸转化膜的研究

胡波年 , 谢治辉 , 余刚 , 等.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 存在的问题与
发 展 趋 势 F] 材 料 保 护 ,0 04 ( ) 1—5 J. 2 1 , 3 4 :92 .
] ] 徐 二 领 , 云 会 . 种镍 盐 体 系 中镁 合 金 表 面 化学 镀 Ni 董 两 — P层 的
结 构 性 能 [] 材 料 保 护 ,0 8 4 () 2 —5 j. 2 0 , 17 :32 .
B lrj aa auJ N,S s a r S K e h d i .P e aa in a d c a a tr a in r p rt n h rce i t o z o
梁平. 学沉 积 Ni _ 化 — Re合金 u 艺 的 研究 [ ] 电镀 与 环保 , P _ = l = = J.
2 O, 0( ): - 0 01 3 8 1 .
毛泽 旭 , 鹏 飞 , 锋 .A 1 李 郭 Z9 D镁 合 金 直接 化 学 镀 镍 艺 [] J.
材料 保 护 ,0 0 4 ( ) 5-8 2 1 ,3 5 ;65 .
黄 晓梅 , 张 栓 , 朱 俊生 ( 尔滨 工程 大学 材 料科 学 与化 学工程 学院 超轻 材料 与表 面技术教 育部重 点 实验 室, 哈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 0 ) 5 0 1
HU ANG a - i Z Xio me , HANG h a ZHU u -h n S u n, J nse g
3 结论
( )所 选 三 元 化 学 镀 液 最 佳 配 方 : 酸 镍 2 1 硫 4 g L, / 柠檬 酸 1 / 次磷 酸钠 2 / 氟化氢 钠 1 2g L, 0g L, O
g L, e NO3 30 1 g L, u O40 2 g L, H 值 / C ( ) . / C S . / p
铝件氧化膜新型常温封闭工艺研究

问题研 究 ・
・
长安科技 20 年第 1 卷第 2 06 2 期
铝 件氧化膜新型常温封 闭工艺研 究
二工厂技术处 肖秀松
[ 摘要 ] 文介 绍了一种铝件 氧化膜新型常温封 闭工艺 的设计 背景 和设 计方案 , 实验结果 、 本 从 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出发 , 详细论证 了该新型常温封闭工艺相对于传统重铬 酸钾封 闭的优越性 。
() 1常温封闭机理 常温封 闭基 于吸附阻化原理 , 主要是金
工艺 , 在不降低产 品质量 的前提 下 , 消除重 属 的水解沉积作用 , 另外还有水化作用和生 铬 酸钾封闭上述 的缺点 , 这样将带来较大 的 成化学转化膜等协同效应 , 是三个作 用的综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国 合结果。 内国夕衷I. } 面剑 酒臼=: , 芝动态 这・司 掳
1 4
的。
维普资讯
肖秀松
铝件氧化膜新型常温封闭工艺研究
・
问题 研 究 ・
() a金属盐的水解作用
这是主反应, 我
铝合金材料成分不 同, 所生成的氧化膜
表 1氯化温度与封 闭率的关 系 ( ) ( ) 9 5 2 8 9 5 2 8 9 5
们采用的是 N- o F iC — 体系 。其中 F 离子特 一
性 吸附在膜壁上 , 中和了阳极氧化膜的正 电 工艺 氧化温度 封闭温度 封闭时间 荷使之带负 电位 , 有利于金属离子 向膜孔中
( 分) 4 0 2 . 5 0 4 2 . 5 0 4
膜孔 封闭率
扩散 。 另外 , 一 F 与膜反应又生成 O 。与扩散 老工艺 2 H, 0 进入膜孔的 N 离子结合 , 生成氢氧化物而 新工艺 2 0
化学转化膜

受转化金属
锆、钽、锗
钛合金
◆
镁合金
◆◆
铝和铝合金 ◆ ◆
铜和铜合金 ◆ ◆
◆ ◆ ◆ ◆◆ ◆◆
处理方法
A.电化学法 (阳极化)
B. 化学法 1. 化学氧化
转化膜类 型
氧化物膜
草酸盐膜
钢 锌和锌合金 镉 铬 锡 银
◆ ◆◆◆ ◆ ◆◆ ◆ ◆ ◆ ◆
2. 草酸盐处理 3. 磷酸盐处理 4. 铬酸盐处理
g/L ℃ A/dm2 V min
直流法
1 150~200
15~25 0.8~1.5 18~25 20~40
2 160~170
0~3 0.4~6 16~20
60
交流法
100~150 15~25 2~4 18~30 20~40
直流法1号工艺和交流法适用于一般铝及铝合金的防护-装饰性氧化, 直流法的2号工艺适用于纯铝和铝镁合金制品的装饰性氧化。
Al2O3 + 3H2O
氧化膜溶解 铝的溶解 铝酸钠的水解,
生成硬铝石,非常有害, 应避免。
出
碱蚀之后铝表面上仍残留有不溶于碱的铜、锰、硅、铁等合金元 素,俗称“硅灰”,必须除去;同时中和铝表面的碱性。
光
• 对于一般工业纯铝及铝合金,采用30~50%(vol)
的硝酸溶液。
• 高硅铝合金和铸铝合金,采用HNO3 HF = 1 3的 混合酸。
特 • 硫酸阳极化工艺可以得到厚度5~20m、无色透明
的氧化膜,膜的硬度较高,吸附能力强,易于染色;
靠近金属铝的内层为密膜层(阻
挡层),厚度0.01~0.05m,电阻
率高达109m,显微硬度可达
15000MPa。
孔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铝合金Ce-M o基转化膜A N ew T ype of Ce-M o Based Conv ersion Coatings for Al-alloys李国强1,李 荻2,李久青1,郭宝兰2,彭明霞2(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腐蚀系,北京100083;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3)LI Guo-qiang1,LI Di2,LI Jiu-qing1,GUO Bao-lan2,PENG M ing-x ia2(1Institute of M aterials,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2Depar tm ent o f Materials,Beijing University ofAer 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Beijing100083;China)摘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铝合金Ce-M o基转化膜工艺——A M工艺。
此种工艺的成膜溶液组成为:(NH4)2Ce (N O3)62.5g/L,N aKC4H4O6・4H2O2.5g/L,N a2CO37.5g/L,Na2M oO45.0g/L。
铝合金浸在沸腾的此种成膜溶液中20min,可形成约3.6 m厚的铝合金Ce-M o基转化膜。
于5%NaCl溶液中进行的极化曲线测试和浸泡试验表明,对L F6铝合金,经AM工艺处理形成的转化膜其抗局部腐蚀能力超过了传统的铝合金铬酸盐转化膜。
但对L C4铝合金,此种转化膜的耐蚀性能不理想。
EDA X和SEM分析表明,L F6和L C4两种铝合金上形成的AM转化膜主要由A l, Ce,M o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组成,但它们的表面形貌差异很大。
关键词:铝合金;转化膜;局部腐蚀;Ce-M o基中图分类号:T Q1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81(2001)04-0006-04Abstract:A new type of pro cess fo r forming Ce-M o based conver sion co atings on Al-alloy s w as de-veloped.Conv er sion coatings about3.6 m thickness w ere obtained by imm er sing Al-alloys in boil-ing film form ation so lution co ntaining(NH4)2Ce(NO3)62.5g/L,NaKC4H4O6・4H2O 2.5g/L, Na2CO37.5g/L and Na2Mo O45.0g/L for20minutes.In the case of LF6alloy,polarization curv es and immersio n tests in5%NaCl indicated that the conversion coating s ex hibited mo re excellent re-sistance to lo calized corro sion than the conventional chrom ate co nv ersion coating s.How ev er,its re-sistance to localized cor rosion w as no t satisfacto ry on LC4Al allo y.Energ y dispersio n analyzer of X-ray(EDAX)analy sis revealed that the conversio n co atings formed on LF6and LC4A l-alloys consists m ainly of ox ides and hydrox ides of Al,Ce and M o.How ever,their surface microstructure w as quite different,w hich might be contr ibution to explain their differ ence in corr osion inhibitio n. Key words:Al-alloys;conversion coating s;localized co rrosion;Ce-M o-based 长期以来,铝合金铬酸盐处理工艺以其转化膜耐蚀性能优良和工艺操作简便被广泛应用于铝合金的腐蚀防护。
但是由于六价铬的剧毒性和致癌作用,铬酸盐在工业上的使用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严格限制。
为此,各国的科研工作者为寻求代铬转化膜工艺进行了很多尝试和工作。
在众多的研究工作中,铝合金稀土转化膜工艺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一种代铬转化膜工艺[1],尽管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基本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其中,Mansfeld等人研究的铝合金Ce-M o基转化膜工艺能成功地应用于6061,2024,7075等铝合金上,形成的转化膜暴露于5%NaCl溶液中40天没有测试到任何局部腐蚀发生,并可通过AST M B117盐雾试验。
其工艺步骤主要包括以下三步:浸在沸腾的Ce(NO)3溶液中2h;浸在沸腾的CeCl3溶液中2h;在Na2M oO4溶液中阳极极化2h[2~4]。
可见,此种工艺方法复杂、处理时间较长,很难应用于实际生产。
本工作研制了一种工艺相对简单的新型铝合金Ce-M o基转化膜工艺,称为AM工艺,对此种工艺得到的Ce-M o基转化膜(AM转化膜)的耐蚀性能和形貌组成进行了研究。
1 实验方法1.1 铝合金材料 选用LF6,LC4两种铝合金板材为研究材料。
两种铝合金的表面化学组成见表1。
合金被切成尺寸为50mm×30m m×2mm的试样用于成膜和腐蚀测试。
表1 LF6和LC4两种铝合金材料的化学组成(wt%)T able1 Chemical composit ions of L F6and L C4aluminum alloy s(wt%)铝合金M g Zn Cu M n Fe S i Cr T i AlLF6 5.8~6.8——0.5~0.8<0.4<0.4—<0.1余量LC4 1.8~2.8 5.0~7.0 1.4~2.00.2~0.6<0.5<0.50.1~0.25—余量1.2 成膜方法 铝合金试样按以下工艺流程处理:打磨→清洗→脱脂→清洗→中和出光→清洗→去离子水洗→成膜处理→清洗→去离子水洗→干燥。
试样用砂纸磨至600#;采用商品金属清洗剂脱脂;用30%的HNO3中和出光;成膜处理除用AM工艺外,还采用阿洛丁1200S工艺进行对比,各自的配方和参数见表2。
表2 AM和阿洛丁1200S铝合金转化膜成膜工艺配方及参数T able2 A M and alodine pr ocesses for co atingfor mation of A l allo ys成膜工艺成膜溶液组成浓度/(g・L-1)温度/℃成膜时间/minpHAM NaKC4H4O6.4H2ONa2CO3(NH4)2Ce(NO3)6Na2M oO42.57.52.55.095~100(沸腾)209~10阿洛丁1200S Comm ercialpowd er7.5252 1.5~1.71.3 转化膜性能测试 用环氧树脂封试样至工作面积为1cm2,动电位法测定铝合金成膜前后在5%的NaCl溶液中的阴阳极极化曲线,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铂片为辅助电极。
浸泡测试在5%的NaCl溶液中于室温下进行。
试样暴露面积为20mm×30m m;试样平放于溶液中,研究面朝上,面容比约50mL;以点蚀萌生时间评定耐蚀性。
用配置了Link ISIS EDAX分析系统的S530扫描电镜对AM工艺形成的转化膜的形貌和元素组成、分布等进行了测试。
膜厚用涡流测厚仪和SEM测试。
2 结果与讨论2.1 转化膜耐蚀性能A M工艺于LF6铝合金上形成的转化膜膜层光滑均匀、呈灰白色,于LC4铝合金上形成的转化膜呈暗红色,均匀性较差。
膜厚测试结果表明,AM工艺于这两种铝合金上形成的转化膜膜厚均约为3.6 m。
图1为成膜和未经成膜处理的这两种铝合金在5%NaCl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
对于LC4铝合金,由图1a可以看出,与裸基材料相比经阿洛丁1200S和A M 两种工艺处理过的铝合金在NaCl溶液中都呈现出一定的钝化特征。
但经AM工艺处理的铝合金其自腐蚀电位正移约70mV,且钝化电位范围(点蚀电位E pit-腐蚀电位E corr)比阿洛丁1200S工艺处理的宽。
对于LF6铝合金,由图1b可以看出,AM工艺处理得到的转化膜点蚀电位和钝化电位范围要远高于阿洛丁1200S工艺处理的,但滞后环面积却远大于阿洛丁1200S工艺处理的,表明AM工艺处理得到的转化膜自修复能力不如阿洛丁1200S工艺处理的。
图1 铝合金裸基及其经AM工艺和阿洛丁1200S工艺成膜处理后在5%NaCl溶液中测得的阳极极化曲线(a)LC4铝合金;(b)LF6铝合金图中阳极电流密度达到0.1mA/cm2时开始反向扫描扫描速率为18mV/minFig.1 Anodic polarization curves in5%NaC l for as-received andpas sivated Al alloys(a)LC4Al alloys;(b)LF6Al alloys.Scan rate w as18mV/min an d revers e scan current dens ity of(b)w as0.1mA/cm2r esp ectively 图2为LF6铝合金裸基及其经阿洛丁1200S和AM工艺处理后在5%NaCl溶液中的阴极极化曲线。
各条曲线都显示了阴极反应为氧去极化的动力学特征[5],氧还原反应的速率在AM 转化膜上最低,这表明此种转化膜比阿洛丁转化膜更能有效地抑制阴极反应。
图2 LF6铝合金裸基及其经阿洛丁1200S 工艺和AM工艺处理后在5%NaC l 溶液中测得的阴极极化曲线,扫描速率为18mV/minFig.2 Cathodic polarization curves in 5%NaC l for as -receivedand p as sivated L F6Al alloys.Scan rate w as 18mv/m in 表3为铝合金裸基和经两种工艺处理的铝合金转化膜在5%NaCl 溶液中的点蚀萌生时间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