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与南非的经济合作

合集下载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中国和南非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关系近年来发展迅速,受益于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对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而南非作为非洲大陆农业重要的发展国家,有着丰富多样的农产品资源。

中南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是南非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

中国对南非的农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矿泉水、鲜花、水果、坚果、种子、饲料等方面。

而南非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包括豆类、谷物、蔬菜、水果等。

据统计,中国每年进口的南非农产品金额超过数亿美元,且呈稳定增长。

这为南非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中南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市场对南非农产品的质量和食品安全要求较高,南非需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产品达到中国市场的标准。

南非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知名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宣传,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竞争力。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1.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

中南两国可以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技术和经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2.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南非可以加大对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

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拓中国市场。

3.加强质量控制与监管。

南非需要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产品符合中国市场的标准。

建立起责任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追溯。

4.促进贸易便利化和合作拓展。

中南两国可以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推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减税和贸易便利化措施,增加贸易规模和频次。

中南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机遇。

通过加强技术合作、品牌建设、质量管控和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努力,中南两国可以进一步拓展农产品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与南非关系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思考

中国与南非关系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思考

中国与南非关系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思考作者:冯丹来源:《学理论·中》2013年第11期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

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关系必然能给世界政治关系带来深远的影响。

中国政府已经为推动中南关系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未来还会出台更多的鼓励政策,不断增强中南双方的交流,扩大与非市场规模,拓宽合作领域,继续深化同南非的友好关系,使中南关系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关键词:中南关系;种族主;发展现状;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33-02在17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南非之前,桑人、科伊人、班图人一直是这块土地的主人,他们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

随着好望角的发现及开普殖民地的建立,资本主义迅速扩张,南非先后经历了荷兰及英国的殖民统治时期。

英国人通过布尔战争后来居上,获得了南非的统治权,建立了南非联邦,随后开始在南非进行了长达80年的种族主义统治阶段。

从此,南非进入了最黑暗的历史时期。

南非土著人民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反抗运动,最终于1994年5月10日将种族主义制度彻底扫入了历史的垃圾桶,建立了由曼德拉领导的民主新南非。

因此,对中南关系的梳理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南关系的现状及历史发展趋势,并对当今中南关系中出现的问题给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中国与南非关系历史回顾以史为鉴,借古喻今。

中国和南非,一个是发展中的大国,一个是非洲的强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佼佼者,双方建立积极友好的外交关系,必将大力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中国和南非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相互联系的历史却源远流长。

根据南非的历史发展时期,把中南关系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南非联邦成立之前的中南关系最早能够证明中国与南非有联系的是考古学家在南非的圣约翰斯港和姆西卡巴发现的约15-16世纪初中国的青花瓷片。

中国直接与南非发生联系是在17世纪中叶南非成为荷兰殖民地时期。

中国与南非货物贸易互补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与南非货物贸易互补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与南非货物贸易互补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中国和南非是两个重要的经济体,其货物贸易规模逐年增长。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2018年,中国和南非之间的货物贸易额达到了262.3亿美元,仅次于尼日利亚,在非洲内排名第二。

中国和南非有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以及资源禀赋,产业互补性较强。

南非以矿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中国则以制造业和出口为主导,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和技术优势。

这种互补性为两国的贸易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此同时,中南双方在政治、文化、交通和科技等领域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为两国的贸易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深入研究中南两国货物贸易互补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潜在优势,并为进一步促进中南贸易关系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着重探讨中国和南非在货物贸易上的互补性。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1.中南两国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的比较分析。

2.中南两国在贸易上的合作现状和潜在的合作领域。

3.中南两国在贸易上的互补性分析,即两国贸易中产品的补充性和竞争性,贸易结构调整的潜在空间等。

4.政策推荐,即面对当前中南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南两国贸易的合作与发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中南两国经济结构、产业和贸易情况进行比较和剖析,探讨两国在货物贸易上的互补性,并提出政策建议。

三、研究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南两国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掌握两国在贸易上的合作现状和潜在的合作领域,提高中南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优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方面,本研究可以为政府和企业制定贸易政策和商业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另一方面,本研究也可以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和南非是两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也是两个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中国拥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广阔的农田,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而南非则拥有着优质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是非洲大陆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

由于双方在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因此中南双方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巨大,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南非两国之间关系的不断加深和发展,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也得到了进一步促进。

中国对南非的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而南非也看中了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加强了对华农产品出口的力度。

双方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日益密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双方农业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中南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为双方农产品贸易合作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背景介绍】部分就是要对中南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介绍和概述,为接下来的分析和讨论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1.2 问题提出南非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重要市场之一,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逐年增长。

在贸易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南非对中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要求较高,这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受气候、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这给市场预期带来了不确定性。

由于双方农产品贸易结构的不匹配,导致了一些农产品贸易不均衡的现象。

需要深入分析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贸易规模分析贸易规模是评价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与南非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双方的贸易额逐年递增,成交额持续扩大。

中国与南非的贸易规模主要以农产品为主,包括水果、蔬菜、畜禽产品等。

中国企业对南非投资合作简析

中国企业对南非投资合作简析
阔的空 间 。
电 力 供 应
南非具有广大服装市场需求 , 丰富服装加工原料
和充足 劳动力 , 目前 已成 为 了全 球 新兴 的纺 织服 装投 资 热点 。长期 以来 , 非一 直是 中 国服 装 出 口重 要 目 南
的地 。由于 中国服 装产 品具有 明显 的竞 争力 , 南非 对
口; 时也可 以缓解 中南两 国在 服装 贸易 中 的摩擦 。 同
汽 车制 造 ’
南非 汽车 工业 具有 完善 的基 础设 施 、 先进 的生 产
检测 技术 、 富 的原 材料 供 给 、 活 的生产 能力 , 丰 灵 以及
新兴 市场 享有 的成本 优 势 , 非政 府对 汽 车工 业发 展 南 车公 司平 均 每年 约 有 1亿 兰 特 投入 到 南 非 汽车 工 业 2
国内服装 企业 产生 了一 定 的冲击 。 为保 护本 国 的服装
工业 ,今 年 南非 政 府 对 中 国服 装 产 品征 用 了配额 限
南非是 世界 第5 大煤炭 生产 国 ,发 展 电力 产 业优 势 明显 。 目前 , 非拥 有南 部非洲 地 区最 发 达 的 电力 南 供应 工业 , 相对 较 为便 宜 的电价 , 南部 非 洲 重 要 的 是
镍 、 族矿 石 、 棉 、 、 、 锆 石 铁 磷 锑铅 等 。 中南两 国早 在 1 0
年前就 开始 了在 矿产 开发领 域 的合作 。 掌握 铬矿 资源
括肠 、 肉、 熟 面包 、 小食 品、 儿童食品 、 果汁罐装 、 果脯) 等。
服 装 加 工
储量约4 0 万吨 的 中钢南非 铬业有 限公 司 , 50 当前是 中
加 强与南 非在矿 产 开发 、 电力供 应 、 轻工 及食 品 加工 、 服装 加工 、 汽车制 造 、 旅游 等产业 的合 作 开发 。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中国与南非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在农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对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双方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的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如大豆、玉米、小麦、棉花等。

南非则以水果、葡萄、鲜花等优质农产品闻名于世。

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中南农产品贸易的主要特点是:首先是品种多样。

中南两国农产品贸易以水果、蔬菜、畜产品等为主,涵盖范围广泛,品种多样;其次是贸易方式灵活。

目前,中南农产品贸易除了传统的出口贸易外,还有专业合作、加工贸易、投资等多种合作方式,灵活多样;再次是市场需求旺盛。

中国市场对南非农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对水果、蔬菜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较大。

南非也是中国重要的进口国家之一。

中南两国还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值得进一步加强合作。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贸易壁垒。

目前,中南农产品贸易面临一些贸易壁垒和技术障碍,如检验检疫、标准认证等问题,制约了中南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其次是质量安全问题。

由于南非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技术和加工工艺与中国存在差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中南贸易合作的障碍。

再次是价格波动。

由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大,中南两国农产品贸易也面临一定的价格不确定性,给中南两国的农产品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推动中南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

首先是加强政府层面的合作。

中南两国政府可以通过双边贸易谈判,减少贸易壁垒,推动农产品贸易的便利化。

还可以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认证体系的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其次是加强企业合作。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的日益密切,中南合作愈加紧密,而农产品贸易合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和南非的农产品贸易总体上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趋势,但两国之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自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农产品贸易更加平稳、健康地发展。

一、中南农产品贸易现状1. 中国对南非的农产品出口情况在中国对非洲农业国家的贸易中,南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据统计,2019年中国对南非的农产品出口量达到3.99亿美元,相比2018年增长了7.9%。

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水果、坚果、蜂蜜、水产品等。

其中,南非的葡萄、橙子等水果品种在中国市场上备受欢迎。

南非目前还存在一些农产品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如夏季出口的一些水果腐烂率较高,这对于中国市场上爱好高品质的消费者而言是一大问题。

此外,南非水果的价格在当地并不高,但到了中国市场上却较为昂贵,其中涉及到交通运输成本、关税等多方面的原因。

2. 中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但仍然存在一些市场准入问题。

具体来看,中国目前还存在一些进口商品的质量问题,如非洲虫眼问题等,这些问题一旦被曝光,就会对消费者信心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对进口农产品的未来发展带来阻碍。

三、对策建议1. 深化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为解决中南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问题,首先需要进一步深化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中南两国可以加强合作,推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贸易合作,以共同开发农产品国际市场。

同时,中南两国的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应该加强沟通,深入探讨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2.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为解决南非农产品质量问题,南非政府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促进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出口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此外,中国政府也应加强对进口农产品的监督力度,加快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检验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消费者对于进口农产品的信心,同时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国对南非经济外交的成果与挑战

中国对南非经济外交的成果与挑战

年来 , 中南双边经贸合作稳定发展 , 特别是 2 0 0 9年以 来, 双边 经 贸合作 迅猛 发展 。 首先 , 中南 双 边 贸 易增 长 迅 速 。 由 于 中 国 与 南 非 有较 强 的 经 济 互 补 性 , 双 方 在对 方 的进 出 口 中均 有 重要 的地 位 。南非 是 中国在 非 洲 的第二 大 贸 易 伙 伴, 中国是南非第一大 贸易伙伴 国也是南非 商品 的 最大出口市场。2 0 0 9年 , 中南 贸易额达 1 6 0亿美元, 是 1 9 9 8年建 交时 的 1 0倍 , 占中非 贸 易额 近 2 0 %。 J 2 0 1 0年 1 —7月 , 中南 双边 货 物 进 出 口额 1 0 3 . 9亿 美 元, 增长 2 7 . 3 % 。其 中 , 南非对 中国出 口4 3 . 1亿 美 元, 增长 1 8 . 3 %, 占南 非 出 口总额 的 9 . 8 %; 南 非 自中 国进 口 6 0 . 9亿 美 元 , 增长 3 4 . 5 %, 占南 非进 口总 额 的1 3 . 7 %o L 6 3 中 国也 积极 推动 与南 非 的贸易 , 2 0 1 1年 1 1 月2 4— 2 6日, 中国商务部和南非工贸部共 同举办 了“ 南非 商 品展 ” , 这 是迄 今 为 止 南 非 在 中 国举 办 的 规模最大、 展商人数最多的一次展览会。 中南双边 的贸易额 迅速 增长 , 中南未来 经济 合作 的潜 力 巨大 。 其次 , 中南 双方直接投资 总量不断扩大。近 年 来, 南非企业对在华投资表现出 日益浓厚的兴趣 , 南
第1 9卷第 2期
2 0 1 4年 4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J OURNA L OF XI NYU U NI VE RS I T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与南非的经济合作 [摘要]: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拥有极为丰富的能量和资源。。而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是非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并且极具有发展潜力。南非经济较为开放,对外贸易一直是南非经济活动的主要部分,在南非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对南非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纲要》,鼓励扩大双边贸易,以实现平衡、互利的贸易关系,两国将鼓励各自企业寻求发掘贸易潜力的机会,并相互积极支持对方国家企业前来投资。本文主要分析了南非经济和中南经贸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最后提出了自己建议。 [关键词]:中国 南非 建议 经济贸易

一、南非经济和中南经贸关系现状 (一)南非经济现状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部,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较先进的技术,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他各国生产总值之和,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金融、法律体系比较完善,通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良好。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经济四大支柱,深井采矿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黑白二元经济特征明显。2010年南非货物贸易延续增长势头,据南非国税局统计,2010年南非货物贸易进出口1615.2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26.9%。其中,出口813.1亿美元,增长30.3%;进口802.1亿美元,增长23.7%。贸易顺差11.0亿美元,而上年为逆差。2010年国内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表1 南非国内的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 汇率(2011年2月平均值) 通货膨胀率(2010年平均值) 官方失业率(2010年第四季度) 3694美元 7402美元 2.8% 1美元=6.96兰特 4.3% 24%

(二)中南经贸关系现状 中南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很大。从1993年起,南非就一直是中国与非洲国家中最大的贸易伙伴,当年的贸易额虽然仅为6.6亿美元,却占中国与非洲大陆贸易额的四分之一强。1998年1月1日中国与南非建交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更为迅速,据南非官方统计,2006年,中南两国贸易额为88.6亿美元,同比增长40.4%,高于南非外贸增速27.6个百分点,这成为南非对外贸易中的一个亮点。 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78.24亿美元,同比增长26.9%,占中国与非洲国家贸易总额的16.7%。其中,中国向南非出口85.93亿美元,同比增长15.7%,自南非进口92.31亿美元,同比增长39.6%。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上半年,南非与传统贸易伙伴国的贸易额大幅下跌,仅中南贸易保持稳定,微跌3,99%,中国从南非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一跃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南贸易在南非对外贸易结构中的比例从去年的8.45%大幅提高到11.94%。上半年南非对中国出口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48%,南非自中国进口38.31亿美元,同比下跌20.25%。 据南非国税局统计,2010年中南双边贸易额为196.7亿美元,增长37.6%。其中,南非对中国出口81.4亿美元,增长40.3%;自中国进口115.4亿美元,增长35.8%;南方逆差34.0亿美元,增长26.1%,中国为南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矿产品一直是南非对中国出口最主要产品,2010年出口额为57.9亿美元,增长56.9%,占南对中国出口总额的71.2%。矿产品以金属矿砂为主,矿物燃料出口相对较少,但出口增长超过一倍。贱金属及制品是南对中国出口的第二大类商品,出口额13.7亿美元,增长3.3%,占南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6.9%。贵金属及产品对中国出口小幅增长3.6%,为南对中国出口的第三大类产品。化工产品和机电产品对中国出口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72.4%和176.1%。 南非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和贱金属及制品,2010年合计进口72.7亿美元,占南非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3.0%。除上述产品外,家具玩具制品、化工产品、鞋靴等也为南非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HS类),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均在5%以上。全年来看,中南双边贸易稳定快速增长,双边贸易增幅高出南非总体贸易增幅10个百分地左右,且进出口增速趋于均衡,扭转了此前出口增长较快、进口增长较慢的局面。 表2 南非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2010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商品类别 2010年1-12月 上年同期 同比% 占比% 总值 11,535 8,494 35.8 100.0 机电产品 5,059 3,736 35.4 43.9 纺织品及原料 1,373 1,019 34.8 11.9 贱金属及制品 834 668 24.9 7.2 家具、玩具、杂项制品 722 528 36.9 6.3 化工产品 666 507 31.5 5.8 鞋靴、伞等轻工产品 629 478 31.5 5.5 塑料、橡胶 511 326 56.6 4.4 运输设备 370 189 95.9 3.2 陶瓷;玻璃 291 206 41.4 2.5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213 157 35.9 1.9 矿产品 154 103 49.5 1.3 皮革制品;箱包 153 126 20.8 1.3 纤维素浆;纸张 120 95 26.1 1.0 食品、饮料、烟草 115 95 21.0 1.0 植物产品 110 105 5.4 1.0 其他 213 156 36.8 1.8

表3 南非自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2010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商品类别 2010年1-12月 上年同期 同比% 占比% 总值 8,136 5,798 40.3 100.0 矿产品 5,793 3,692 56.9 71.2 贱金属及制品 1,372 1,328 3.3 16.9 贵金属及制品 251 243 3.6 3.1 化工产品 194 113 72.4 2.4 纤维素浆;纸张 104 84 24.1 1.3 机电产品 95 34 176.1 1.2 纺织品及原料 91 135 -32.9 1.1 塑料、橡胶 87 97 -10.5 1.1 食品、饮料、烟草 59 22 162.7 0.7 皮革制品;箱包 31 18 73.9 0.4 活动物;动物产品 19 9 108.3 0.2 运输设备 17 10 80.3 0.2 植物产品 10 5 80.1 0.1 动植物油脂 5 1 253.9 0.1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4 2 136.9 0.1 其他 4 4 6.3 0.1

(三)对南贸易的有利因素 展望未来,中国与南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两国未来经贸合作发展具备许多有利因素。 1、良好的政治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南非共和国于1998年1月1日建交。建交以来,双边关系全面、迅速发展。2000年,两国成立高级别国家双边委员会,迄今已举行四次全体会议,并多次召开外交、经贸、科技、国防、教育、能源分委会会议。2004年曾庆红副主席访南期间,双方确立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2006年温家宝总理访南期间,两国签署《中南关于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纲要》,对今后几年双方各领域合作做出规划。2007年胡锦涛主席对南进行国事访问,将中南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新的高度。2008年1月,两国建立战略对话机制,并于2008年4月、2009年9月、2010年11月和2011年9月举行4次战略对话。2010年8月,祖马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北京宣言》,将双边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南非基础设施良好 南非具有先进完备的基础设施,其能源供应、交通运输以及通讯方面的能力,在非洲国家居首位,其中许多方面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南非拥有丰富的煤炭和核能源,是非洲的电力大国,其发电量占非洲发电总量的一半以上,不仅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还出口到莫桑比克等六个周边国家。南非的输变电网络四通八达,对投资者来说,用电极其方便,而且电价也很便宜,平均商业电价为2.5-3美分,但对于不同的工业项目、不同的用电时间等情况,电价略有差异。交通四通八达。空运、海运十分便捷,拥有非洲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德班和最大的散货港口理查湾,是整个非洲大市场的主要货物集散地,运输成本极为低廉。陆运方面,南非的铁路网与公路网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构成了完整的陆路交通体系。高速公路网密度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南非的管道运输也很发达,主要运送石化产品。因而投资南非,其辐射的销售市场是整个非洲乃至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邮电通讯业发达。邮政网络覆盖全国,且服务内容全面。此外,南非的通讯十分便捷,在南非可以直拨全球226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话,移动通讯和数据传输业务也很发达。 3、投资优惠政策 对于新投资或追加投资的中小型制造业、商业与观光投资业企业(资金在1亿兰特以下),南非政府提供投资补贴。投资补贴(现金补贴)以南非政府核定之投资总资产为基准,投资者可享受为期三年的现金补贴,按季给付。核准的企业可享有每年免税的现金补助,按季支付,为期三年;还有外商投资补贴(迁厂补贴)。但南非的优惠政策需南非贸工委批准,须提供可行性分析报告,此项工作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完成为宜。在南非办企业不需政府批准,只需会计师办一个营业执照即可。盈利方须纳税,且每年只交所得税。 二、中南贸易与投资面临的问题 (一)中南贸易面临的问题 中国与南非贸易结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但是,双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解决得不好,将会影响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双边贸易不平衡 近年来,随着中南双边贸易额以每年40%的增幅高速增长,南非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越来越大。2003年以前,南非对外贸易尚处于顺差状态,但当年南非对华逆差已达到13.4亿美元。其后两年,南非对华贸易逆差均超过其总体贸易逆差。2006年,南非对华贸易逆差达到创纪录的47.8亿美元,与双边贸易额之比达到53.7%,中国也取代德国,首次成为南非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2007年以来,根据中方统计,中国自南非进口增长率均远远大于对南非出口增长率,贸易不平衡出现了改善迹象,2008年,中国对南非贸易逆差创纪录地缩小至6.38亿美元。 2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售后服务欠佳 中国出口南非的部分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很多中国公司对南非缺乏了解,认为南非是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属于“三等市场”。特别是前几年少数企业和个体户把假冒伪劣商品销往南非,只图一时利益,却损害了中国产品在南非的形象。降低了南非商人与中国做生意的信心,造成恶劣影响。 同时,由于中国机电产品售后服务明显不如发达国家,加上这些国家机电产品质量有保证的观念在南非的多数客户中根深蒂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还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拓展市场比较艰难。 3贸易摩擦时有发生 在非洲地区,南非是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最多的一个国家。南非先后对我国丙纶毯、平板玻璃、不锈钢制品等产品提起37项反倾销调查,其中许多产品被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迫使中国多种产品退出南非市场。然而在大多数案件中,我国企业并不积极应诉,使得南非对我商品反倾销调查立案率几乎百分之百,严重阻碍了我商品对南非的出口,成为中南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中的不和谐之音。 (二)对南非投资面临的问题 1南非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艾滋病问题突出,投资贸易须注意安全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