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间剪纸图案表现技法探究

合集下载

剪纸的常用剪法及纹样

剪纸的常用剪法及纹样

动物纹样
动物纹样以其生动的形象和象征意义在剪纸中占据着重要的 地位。
动物纹样包括龙、凤、虎、鱼等各种动物形象。这些纹样可 以通过剪纸技法表现出动物的特征和动态,如龙凤呈祥、年 年有余等。动物纹样在剪纸中常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寄托着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物纹样
人物纹样在剪纸中具有较高的艺术 价值和人文内涵,通常表现民间故事 或历史人物。
总结词
阴剪法是一种以留白为主的剪纸技法,通过在纸张上保留背景部分,剪去图案 的线条,呈现出图案的反向轮廓和形态。
详细描述
阴剪法注重背景的完整性和图案的反向效果,常用于表现风景、建筑、植物等 形象。在剪制过程中,需要准确掌握刀具的角度、力度和速度,以确保背景部 分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综合剪法
总结词
综合剪法是一种结合阳剪法和阴剪法的剪纸技法,通过同时运用线条镂空和留白 手法,呈现出更为丰富和立体的图案效果。
剪纸的常用剪法及 纹样
目 录
• 剪纸的基本介绍 • 常用剪纸技法 • 剪纸纹样分类 • 剪纸的应用与欣赏 • 剪纸的创新与发展
01
剪纸的基本介绍
剪纸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起源与演变
剪纸起源于中国汉代,随着时间的推 移逐渐发展并传播至世界各地。它承 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中华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品吸引力。
在教育中的推广与应用
开设剪纸课程
在中小学和高校开设剪纸课程,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开展剪纸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剪纸比赛、展览等活 动,提高学生对剪纸艺术的认知和 兴趣。
推广剪纸文化
通过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公众普 及剪纸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国际交流与影响
参加国际艺术展览

剪纸上的艺术研究报告总结

剪纸上的艺术研究报告总结

剪纸上的艺术研究报告总结
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研究报告通过对剪纸的历史、技术、风格和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以下总结:
1. 剪纸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剪纸最初起源于民间,后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和寺庙等场合。

剪纸的技术和传承形式主要有南北两大流派,代表性的有豫剪和齐剪。

2. 剪纸的技术主要包括剪、折、贴等步骤,需要富有耐心和技巧。

剪纸刀的选材、尺寸和刃口处理等对剪纸的最终效果有重要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剪纸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机械剪纸等新技术。

3. 剪纸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各具特色的风格。

北方剪纸注重线条简洁、几何图形和对称性,而南方剪纸则注重色彩和装饰效果。

不同民族的剪纸也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点,如蒙古族的“刻画剪纸”和藏族的“揁线剪纸”等。

4. 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它以其鲜明的视觉效果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同时,它还具有独立的艺术性,被视为一种优秀的艺术表达形式。

总之,剪纸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展示了创作者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通过对剪纸
艺术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为当代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剪纸的基本技法

剪纸的基本技法

剪纸的基本技法剪纸,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源于宋朝。

剪纸的材料是纸张,它的工具只有一把剪刀。

通过剪切,在纸中留下一些杂处,来形成具有装饰性和吉祥寓意的图案。

剪纸不仅是艺术,也是民间的生活文化。

在练习剪纸时,最难的一步就是学习基本技法。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一定的专注,但它不难,只要你掌握了基本技法就可以做出漂亮的剪纸作品。

下面就是关于剪纸的基本技法:1. 善于利用折纸技巧剪纸之前,必须先将纸张折叠成所需的形状,折纸技巧需要细致的边和角处理绝对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步骤。

通过折纸的方式,可以快速的制作出大量的准确的线条和准确大小的对称图案。

2. 熟练掌握纸张的位置在剪纸时,我们要正确地掌握纸张的位置,特别是需要将图案分割开成两份的时候。

需要在所需要的精细位置轻微折叠纸张,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剪刀的力度和剪刀移动的方向。

3. 精细的剪纸技巧一般而言,可以用单刀的方式切割。

剪刀的尖端用来进行细节的修剪。

在剪纸的过程中,剪刀需要调节力度和角度,轻轻剪下去的同时保证线条和角度的完美,也不需要过度摩擦,以免开裂和变形,同时需要注意安全。

4. 分层的技法操作剪纸中的另一个技巧是通过分层的方式来制作复杂的图案。

可以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类型的纸张进行叠放,在一张纸积累中再添加新的图案,必须在切割之前清楚各层之间的需要保留的互动关系。

5. 双面剪纸同样,双面剪纸也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技巧,这需要我们能够熟练掌握纸张的厚度和剪刀移动的方向,并在分层的同时,保持双面线条的相互叠加和互动良好。

如果你做的没有互动效果和双面加工的艺术方面交互设计,就很难强调剪纸的魅力。

6. 加强细节处理剪纸是需要加强细节处理的,精细的线条和丰富的图案是它最迷人的地方,在制作的时候需要着重控制力度和完美的对称。

仅有原始的对称或分离样式的剪纸效果通常是不够美观的,需要增加细节加工,比如添加树叶、花朵、小鸟等生动的元素来增加趣味性。

基本的剪纸技法不只是简单的工具使用和纸张的处理。

剪纸的表现技法与风格特色探析

剪纸的表现技法与风格特色探析

剪纸的表现技法与风格特色探析作者:耿琰杰张雯雯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22期【摘要】剪纸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的民间工艺,历史悠久,在我国的安徽、山西等地流传较广。

其表现手法主要分为阳刻、阴刻、套色、点色和分色五种。

剪纸的特色在于简单明确,生动鲜明,又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且含有强烈的装饰性,形成单纯、明快又简洁的特殊风格。

【关键词】剪纸表现技法风格特色剪纸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朴实天真的精神特点。

中外剪纸的不同,就是中国剪纸重穿剪,配置景物不受时空限制,命题常采用弦外之音。

在本研究中,作者将中国传统剪纸的常见表现技法、表现形式及图案视觉重新归纳整理如下。

一、剪纸的表现手法1、阳刻剪纸。

阳刻剪纸又称单色剪纸或黑白剪纸,即是用一种大红色或黑色或其他颜色纸剪出来的单色剪纸,它是最具剪纸特色的一种形式,也是最为普遍。

2、阴刻剪纸。

阴刻剪纸又称线刻剪纸,正是同阳刻相反,阳刻就是镂空多,留住线条,刻去块面,阴刻是在人物的形体上把线条刻去,留住块面。

3、套色剪纸。

套色剪纸和单色剪纸稍有不同,套色剪纸需要多剪空,即时多留线,多用阳刻处理,正稿是用黑色纸或用金色纸,刻好以后套上各种颜色的纸。

4、点色剪纸。

即染色剪纸,是刻在画国画的宣纸上,刻好以后用毛笔点上各种颜色。

5、分色剪纸。

这种表现方法近似剪贴,如在一个画面上,人是黑的,狮子是红的,叶子是绿的,话是红的等等。

在刻的时候,可以用几种色彩纸拼起来刻,也可以分开来刻,刻好以后,依照原画的构图、布局、贴成一个画面。

二、剪纸的表现形式1、对折法。

对折法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论我们怎样去折这一张纸,在每一个过程中折出来的角度都是直角,这种方法我们就称之为对折法。

2、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

所谓二方连续就是指上下对称或左右对称而又连续的图案,而四方连续则是指上下左右都对称而连续的图案。

3、循环连续法。

所谓循环连续就是图形的连续对称图案。

4、不规则法。

有些剪纸是有规则的,如花边,有些剪纸是没有过则的,如花草,人物、鸟兽等等。

满族剪纸在通化县的发现、发展及发挥

满族剪纸在通化县的发现、发展及发挥

浅谈满族剪纸在通化县的发现、发展及发挥巍巍长白山,幽幽黑土地,莽莽大森林,皑皑的冰雪,在这片美丽富饶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是满族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

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造就了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民性格大都粗犷、豪放、勤劳、质朴。

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满族人民留下了一些优美的传说、故事,如《女真定水》、《满族始祖布库里雍顺的传说》、《凤丹和石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故事》等。

在收获着丰富物产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满族剪纸就是满族文化中一朵秀丽的奇葩。

一、满族剪纸的发现1983年通化县文化馆要筹备一次美展。

时任文化馆的佟万有馆长对负责这次美展的老师张世新说,咱们举办这次美展,不能光局限于绘画、书法,剪纸也属美术范畴,也可以参展。

其实佟万有馆长也有私意,他爱人喜爱剪纸,没事时经常剪纸,作品大都是些满族民间故事。

佟万有馆长意在让他爱人的剪纸作品在这次美展中参展。

因此才对张世新说让剪纸也参展这件事。

张世新接到旨意后,深入通化县的各个乡镇,大小村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收集上千件剪纸作品。

这些作品用材多样,有用大红纸,有用窗户纸,有桦树皮、玉米皮,有用烟熏的,也有用香火点的。

作品题材广泛,作品内容大都表现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日习俗、婚丧习俗。

开展那天,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王纯信教授应邀参见开幕活动。

在展室里,他发现了那些奇特的剪纸,有些剪纸剪的是头对头的龟与蛙,线条粗犷,眼睛是用香火烧出来的,还有些作者的剪纸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王纯信教授很惊奇,认为这不是汉族的剪纸。

王纯信教授在张世新的陪同下,采访了这位剪纸作者——佟有才馆长的爱人倪友芝,经了解倪友芝是满族人,她的剪纸是跟她姥姥学的。

而她的姥姥也是满族人。

她从小受她姥姥影响,爱好剪纸。

随后王教授又采访了几位作者,金雅贞、侯玉梅等,而她们都要是满族。

这次采访活动拉开了满族剪纸文化的神秘面纱的序幕。

此后,王纯信教授不辞辛苦,深入民间访问、调查,终于发现了许多满族民间剪纸艺人。

民间生活的写照——剪纸艺术

民间生活的写照——剪纸艺术

第五课民间生活的写照——剪纸艺术第1课时给春节加点年味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工艺》教材中第五课:《民间生活的写照——剪纸艺术》。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

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

本课的设置是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的艺术美、造型特征,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制作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会认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课涉及工艺设计领域,学生对剪纸制作有浓厚的兴趣,但对剪纸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知之甚少,且动手实践能力较差。

本课教学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的关键。

三.设计理念根据《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形成必备的美术核心素养。

在平等理念的指引下,实施交往教学,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本之间,以语言为主要交往方式,以师生内在的、自觉地共生共长以及文化的理解生成为旨趣的双重构建教育活动,各种学习都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中进行和收获;课堂上创设任务情景,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运用多媒体手段扩大知识的外延与内涵,使学生深入了解全课要点达到掌握新知的目的。

四.技术准备1、师生在课前搜集剪纸艺术相关的知识。

2、学生会制作图案纹样简单的剪纸作品。

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和方法,增加对民间艺术的认知,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表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制作剪纸的技艺(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参与资料收集、分析资料以及任务驱动等方式,使学生尝试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接触到更多的剪纸作品,了解剪纸艺术,通过设计制作剪纸作品使学生知道剪纸的制作过程。

民间剪纸艺术思路(共4653字)

民间剪纸艺术思路(共4653字)

民间剪纸艺术思路(共4653字)一、剪纸图形中的审美情感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从传统习俗中提炼的大量文化符号样式被广泛运用于剪纸艺术。

如“鱼”的形象就是寓意丰富而且运用十分广泛的个例子。

自然界中鱼多子。

是繁殖能力最强的一种生物。

因此就出现在剪纸图形中,用它来寓意多子多福。

而在婚俗中出现的“鱼戏莲”“鱼咬莲”一类组合,则另有寓意。

是通过对自然界鱼莲形象的借用。

是人类生命繁衍的艺术化和审美化的升华。

在这种艺术反映中,鱼和莲分别象征了人类的两性。

最早以瓜果来表现多子、象征人类繁衍的是葫芦。

中华民族葫芦文化渊源久远.据闻一多考证,伏羲,女娲就是葫芦的化生。

民间剪纸中葫芦代表多子,人从瓜出的创世观。

又使该图形代表着母体崇拜和祖先崇拜,表达了人们对母亲的敬仰以及对生命繁衍的向往。

在剪纸图形中“鸡”的图形也是得到广泛运用的。

在古代中国民俗中,一直都有驱邪的传统习俗。

“鸡”与作为太阳象征的金鸟一样,都是作为阳性的象征、生命的代表。

金鸡报晓,光明来临,万物复苏。

鬼怪横行的长夜过去,生命重新开始了。

除此之外还有体现长生不老和灵魂不死,生命永生意识的万字太阳、月中玉兔等民间剪纸图形。

剪纸图形种类繁多,寓意丰富。

它从劳动人民生活中来,并广泛运用到生活中去。

丰富的图形有用意地组合,无不反映出民间劳动者多彩的情感生活。

表达出他们对生命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剪纸艺术中总是主张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所以图形的组合运用总是要有积极向上的含义。

无论是作者与观者都能从中体会出一种文化意蕴,这是人们在长期生存过程中所达成的思想共识。

二、剪纸的审美情感与生活民间剪纸题材在劳动中产生。

现实生活中老鼠鱼等现象,汉字谐音的巧妙运用共同形成了剪纸内容的来源。

人们就用把朴实的剪刀在薄薄的彩纸上剪出自己的美好生活,无论是人生礼仪还是岁时节令,总是有剪纸一路相伴。

旧习俗以多子为福,求子就成了剪纸的一个重要题材。

五个小孩攀登一棵大树。

名为“五子登科”表示不但多子,而且个个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剪纸研学课题研究报告总结

剪纸研学课题研究报告总结

剪纸研学课题探究报告总结一、引言剪纸作为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进步,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本次剪纸研学课题旨在通过深度了解剪纸的历史、制作技巧及相关文化内涵,使同砚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奇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二、背景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逐渐被忘却。

剪纸作为一种纸质艺术形式,也面临着被其他娱乐方式取代的风险。

为了保卫和传承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加深同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识,本课题选择了剪纸作为探究对象,通过研学方式加深同砚对剪纸的了解。

三、探究目标1. 深度了解剪纸的历史渊源及进步过程。

通过探究剪纸的历史变迁,精通剪纸的起源、进步及其代表性的样式和技法,以及剪纸在不同地区的特色和表现形式。

2. 探究剪纸的制作技巧及其艺术实践。

探究剪纸的制作工艺及技巧,了解剪纸所表达的艺术特点和意蕴,培育同砚的创设力和手工技能。

3. 开掘剪纸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干系。

通过探究剪纸作品的图案、构图及象征意义,深度开掘剪纸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加强同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四、探究方法1. 实地考察走进剪纸的发源地和传统剪纸大省,亲自参观观摩剪纸制作工艺、技巧、沟通,感受剪纸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

2. 专家讲座邀请剪纸艺术家和文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为同砚普及剪纸的历史、技法和艺术内涵,深度解读剪纸的文化意义。

3. 制作实践通过进修剪纸的制作技巧,同砚亲自动手制作剪纸作品,理解剪纸的手工艺术之美,并实践剪纸的创设过程。

五、主要探究结果及分析在本次探究中,我们深度探究了剪纸的历史渊源、制作技巧及文化内涵,并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究与进修。

我们的探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剪纸的历史渊源通过探究发现,剪纸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

起初,剪纸是用来增添庆典气氛的装饰品,后来逐渐进步成为一门奇特的艺术形式。

2. 剪纸的制作技巧剪纸的制作技巧分外复杂,需要手工艺人具备独到的剪刀技法、绘画技巧和构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图 4 以吸烟题材招贴为例,该图由两片树叶构成肺的图 形为主题,暗喻闻风而“洞”,吸烟者如再不加以重视,最终会危害 生命。
的“天道”和“人道”的合一。
在图 1 这幅剪纸图案以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鱼戏莲纹样
组成,形成一个统一完整的形象。图案迎合了远古民族的文化气
息,又反映了萨满 人 对 动 物 的 崇 拜,昭 示 了 生 活 幸 福、婚 姻 美 满。
第 38 卷 第 34 期 2012年12 月
山西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 38 No. 34
Dec. 2012 ·243·
·装饰与装潢·
文章编号: 1009-6825( 2012) 34-0243-02
满族民间剪纸图案表现技法探究
刘艾莹 赵俊学 王宁宁
(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收稿日期: 2012-09-21 作者简介: 刘艾莹(1986- ) ,女,在读硕士; 赵俊学(1969- ) ,男,副教授; 王宁宁(1988- ) ,女,在读硕士
第 38 卷 第 34 期
·244· 2 0 1 2 年 1 2 月
山西建筑
2 满族民间剪纸图案的色彩技法
1) 对比与统一。 约翰内斯·伊顿在《色彩艺术》一书中认为: “色相对比是七 种对比中最简单 的 一 种,它 对 色 彩 视 觉 要 求 不 高,因 为 它 是 由 未 经掺和的色彩以其最强烈的明亮度来显示的”[3]。满族剪纸图案 用色对比强烈,给人的视觉极具强烈的色彩冲击力与跃动感。正 如民间画诀所讲: “红要红的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以及 “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等口诀。这种高纯度强对比 的用色理念,鲜明 的 表 现 出 满 族 民 间 剪 纸 艺 术 色 彩 的 审 美 取 向 , 给人以饱满的感觉。满族剪纸的色彩在表现夸张刺激、鲜艳夺目 时,还注重色彩的和谐统一。正所谓“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能 托色少不了”,这就说明这个道理。在现代的平面设计中,我们并 非要所有作品颜色像满族剪纸一样“大红大绿”,而是要设计时借 鉴满族剪纸色彩的对比、统一,以及鲜艳映入眼帘的特征。在图 7 汇源果汁包装设计中,大面积的绿色与黄色统一到一起,此外,由 于绿与黄的饱和 度 不 高,使 红 色 的 字 体 和 谐 的 融 入 到 画 面 中,主 题一目了然,色彩对比鲜明而毫不刺眼,使顾客记忆深刻。
摘 要: 满族剪纸是中国民俗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的应用价值为出发点,通过揭示
其图案造型与色彩的表现技法,再结合平面设计案例加以分析,从而有助于满族民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满族 TU-80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剪纸艺术是一种独具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活态的生活文 化史,具有 深 厚 而 丰 富 的 审 美 意 蕴。就 目 前 我 国 的 研 究 现 状 来 看,几乎所有学者都将研究的视角局限在剪纸的“艺术内涵”“文 化内涵”等方面,既对其艺术表现手法缺乏理性归纳,也对其与现 代平面设计的关系缺乏深入思考。
个不同肤色的手紧握在一起,映衬在“红十字”上,寓意全球人类
图 1 坐帐花
图 2 中国移动 2008 年招贴
万众一心,用医学科技抗击 SARS。该招贴打破了传统运用文字
2) 抽象性造型。
或色彩的设 计 方 法,使 人 们 的 爱 心 无 国 界,增 强 了 全 人 类 战 胜
民间艺人在形象的塑造上,多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不假虚 SARS 的决心与信心。
本文就是通过对满族剪纸的艺术形态的价值进而揭示出剪 纸图案造型与色彩的表现技法。
1 满族民间剪纸图案的造型技法
1) 时空综合造型。 所谓时空综合造 型,就 是 满 足 先 民 将 自 然 中 不 同 时 间、不 同 空间的异类物体,有 机 的 进 行 拼 贴 组 合,最 终 形 成 完 整 的 艺 术 形 象。这种思维创造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超越精神
“以形造型”不仅仅停留在静态的平面图形中,可以借助静态的平
面化去表现三维、四维甚至更多的空间事物。在现代设计中我们
应 汲 取 满 族 剪 纸 以 形 造 型 这 一 特 征,运 用 这 种 造 形 法 的 设 计 手
法,借此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图 6 设计的 2003 全球人类抗击 SARS 招贴为例,画面中四
它不仅打破了时 空 观 念,而 多 瞬 间 场 景 的 组 合,表 现 了 时 间 的 延
续,拓展了空间的范围,破除了客观自然逻辑对造型的束缚,从而 成为超越客观 时 间、超 越 自 然 逻 辑 的 自 由 创 造[1]。可 见,这 种 跨
图 3 龟与蛙
图 4 吸烟有害健康
越空间的组合看似简单,实则却蕴含了远古民族的生活阅历。对
饰,以抽象的手 法 表 现 出 物 象 自 然、质 朴 的 本 来 面 貌[2]。 剪 纸 的 抽象装饰纹样抛开现实形象的细节,用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 形象。
以图 3《龟与蛙》为例,其表现技法十分独特,作者运用极为 概括、粗拙的 技 法,形 象 地 表 现 龟 与 蛙 的 内 在 象 征 与 外 部 特 征。 以圆中见方、方中见圆的表现技法,充分表现出龟的威武、蛙的跃 动,其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心灵上,都给观者极大的完美感。总之, 满族剪纸艺人善于将生活中的要素巧妙地再创造。巧借满族剪 纸图案抽象性造 型 的 表 现 形 式 和 表 现 效 果 ,融 入 现 代 艺 术 设 计, 作品必将凸显出无穷的魅力。
3) 以形造型。
于现代艺术设计,设计师不妨应用满族剪纸这种纵横时空的造型
以形造型的观念在满族民间剪纸的图案设计中是应用最广
法,通过综合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形象有机的进行交叉组合,使 物体原本的造型变得优美和新奇,营造出极具创造力的形象。
如图 2 所示这幅是中国移动 2008 年推出的招贴,画面将中国 传统纹样元素赋予移动手机信号的形象,既传达出直接的商业信 息,又凸显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虽然两者在时间上矛 盾,但在表现效果上相辅相成。
的一种造型方法。民间艺人在设计剪纸图案时,善于以物质生活 需要为目的,在这 种 条 件 限 制 画 面 的 范 围 内,发 挥 自 己 极 其 丰 富 的想象力,创作出形与形之间互动关系并能构成一种新的形象。
如图 5 所示的鞋花剪纸图案,鞋花在未做之前只是个平面造 型,将鞋面外部造型为“山字形”,左右布局对称,内部图案为牵牛 花和盘长纹样的 组 合,图 案 象 征 福 寿 情 长,万 事 如 意。 剪 纸 造 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