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旅游区生活污水的...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p r xd s s o h n r c at h y o p ru i h e oo ia in e o i a e fp a e o h e e c r s s o i m n t e d c l rz to
徐 文东 , 文湘 华 . 生 物 存 含 染 料 废 水 处 理 中 的 应 用 『】环 境 微 J .
始实施 , 理工 艺为人 工 湿地 。 处 经历 了土建 、 物种 植 植 和调 试 , 目前 小试 工 程 出水 稳 定 , 物 生 长状 态 植 良好 。
图 l 小 试 工 程 平 面 布 置 图
1 工 程概 况
表 1 人 工湿 地 设 计 参 数
1 工艺参数[1 . 1 - 2
小 试 工程 位 于皂 河南 岸 滩涂 地 进 行 , 7 长 4 m,
宽 3 占地 2335m , 1 m, 3 . 工程 设 计水 量 为 10m3 0 /
收稿 日期 :00 1—8 2 1— 22
基 金项 目 : 西安市科技局资助项 目
作者简介 : 于慧卿 (9 l )女 , l 海市人 , 18一 , l东威 上 工程 师 , 博士
【】 E w r aa rs.Picpe n rci s o erlu cn l d adJC lbke r ils dPat e rPt em o — n a c f o tm ae olM]Fo d C C P I c 19 . a n t S i[ . lr a: R R ,9 3 d s i L
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0 4 ( )5 — 9 2 0 ,3 :7 5 .
Mih a G,Tr a h s r i t y M.A c i c lr v e o h r a me tf r d — p r i a e iw ft e te t n e t o

水解-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脱氮工艺优化研究

水解-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脱氮工艺优化研究

2013年第39卷第12期工业安全与环保D ecem ber2013I ndust r i al Saf et y a nd Envi r onm e nt al Pr o t ect i on21水解一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脱氮工艺优化研究*苏成西尚宇南侯云洪(普洱学院云南普洱665000)摘要研究水解池一垂直潜流一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C/N等工艺参数和运行条件对C O D、N V i4+一N、N03-一N、T N去除效率的影响,优化水解池、人工湿地结构和运行工艺,建立高效去除C O D、N附一N、N03-一N、T N的好氧/厌氧串联潜流人工湿地。

结果表明,水解池H R T= 3h,垂直潜流湿地H R T=7d,水平潜流湿地Ⅲ汀=5d;浅根植物与深根植物搭配,设置通气管建造垂直潜流湿地;提高水平潜流湿地的C/N,系统的N ng—N、N03-一N、T 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9%、51%、85%,提高了系统的脱氮能力。

关键词水解池潜流湿地脱氮工艺优化P r oce ss O pt i m i za t i on of N i t r ogen R em oval i n H ydr ol yt i c T a nk—-V e r t i c al—-H or i z ont a lS ubsur f ace Fl ow Cons t ruct ed W et l and Syst emSU C he ngxi SH A N G Y unan H O U Y unhong(Puer‰浙A舸,Y t am an665000)A b s t r act A hydrol ydc t ank——ver t i cal..hor i zont al subsur f ac e f l ow cons t m ct ed w et l a nd sys t em f or t r eal i ng r ur al dom es t i cw a s t ew a t er i s st udi e d a nd t he ef f ect s of H R T,D O a nd C/N o n t he r em oval of C O D,N l讨一N,N03-一N,T N ar e di scussed.11圯r e sul t s s h ow t hat t he r em oval r at e of M E—N,N03-一N and T N c an r e ac h89%,51%and85%re spe ct i ve l y and t he ni t r ogen r em oval ca pac i t y C an be i m pr oved under con di t i o ns t hat,t hi s sys t em i s cons t ruct ed w i t h hydrol妒e t a nk m H=3h,ver ti cal subsur f ac e f l oww e t l ands卸朗=7d and hor i z ont al subsui fac e f l ow w et l and卸盯=5d。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添彩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添彩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添彩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湿地建设工程”即将动工。

这个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的奥林匹克公园,总用地约1135公顷,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区域。

北区以自然生态绿色景观为主,面积约300公顷。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满足2008年奥运会比赛和绿色生态带的需要同时,还将作为一个污水处理系统,使清河再生水厂提供的中水经过湿地的处理,达到森林公园用水的标准。

这是近些年来悄然兴起的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又一实例。

这是一项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的环保技术。

“在我国和欧盟合作的所有研究项目中,由中方为主来主持的,只有人工湿地一个。

”主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森林公园方案设计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丘昌强说。

湿地,作为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沉淀、排除、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使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

它以复杂而微妙的方式扮演着自然净化器的角色,显示了地球生态系统的严谨、完善和神奇。

正是认识到湿地的作用,人们根据不同污染物类型以及当地自然条件,有目的地构建起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机理,对各类污水加以有效处理。

人工湿地一般由人工基质(多为碎石)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茳芏等)组成,是一种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

其主要设计参数包括:污水类型、水流负荷、渗滤介质、滞水深度和时间、流路的可控性、植物类型及管理模式等。

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

一般认为,人工湿地成熟以后,填料表面吸附许多微生物,形成大量生物膜,它们协同分布于池中的植物根系,通过物理、化学及生化反应三重作用净化污水。

基于人工湿地独特的优势,人工湿地净化技术也在全国开始应用。

深圳市洪湖公园的人工湿地,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2002年12项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之一。

由于这一项目的成功,深圳正加快推广经验,以较低成本治理更多的污水。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

人工湿地设计方案1 处理工艺1.1 处理工艺流程框图1.2 本方案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本方案预设污水氨氮含量较高,脱氮处理中反硝化作用阶段前充分的硝化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人工湿地前端设置好氧生物塘,增强氮素的转化率。

为提高组合工艺整体的脱氮效率,考虑将垂直流人工湿地放在组合工艺前端,有利于提高湿地系统的输氧能力,从而提高硝化作用的脱氮效率。

好氧生物塘的出水先后进入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组合成的复合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这样利用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填料过滤吸附等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最后达标排放。

相对于其他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具有投资省、效率高、维护简单等优点,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是一种较好的处理技术。

1.3 方案各处理单元功能描述(1)好氧生物塘用于去除原污水中悬浮物及大颗粒杂物,可以防止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堵塞,保护后续人工湿地的运行稳定。

利用太阳能曝气增氧,提高水中的溶解氧,促进氨氮的氧化作用,进而充分的硝化作用,使脱氮处理中反硝化作用阶段可以充分反应,提高了脱氮效率,减轻后续人工湿地的治理负荷。

(2)人工湿地人工湿地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系统成熟后,特种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将由于大量微生物的生长而形成生物膜。

污水流经生物膜时,残余的SS被填料和植物根系有机截留,有机污染物则通过生物膜的吸收、同化及异化作用而被去除。

同时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环境中依次呈现出好氧、厌氧和缺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氮、磷不仅能被植物和微生物作为营养成分而直接吸收,而且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磷的过量积累作用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老化的微生物作为肥料被植物吸收。

人工湿地可按污水在湿地床中流动的方式不同而分为两种类型:表面流人工湿地(SFW)和潜流型人工湿地(SSFW)。

潜流型人工湿地又包括水平潜流人工湿地(SFS)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VCW)。

人工湿地处理旅游景区酒店污水示范工程

人工湿地处理旅游景区酒店污水示范工程
摘 要
工程
4 02 30 2
提 出 了采 用人 工 湿地 处理 洪 湖 蓝 田生 态 园旅 游 区酒 店 污 水的 措 施 , 建 立 了示 范 工程 建 成 后 . 并 在
日处理 量 为 4 m d的 条 件 下 , 工 湿 地 对 T T 0  ̄ 人 N、 P和 C D r O C 的去 除 率 分 别 为 8 .9 6 . %和 5 . % 本 工 程 13 %、 60 7 3 6 6 经过 4个 月的 正 常 运 行 , 态 园酒 店 排 出污 水 经 过 湿 地 处理 后 . 质 有 比较 明 显 的 改善 工 程 有 机 地 将景 观 与人 生 水 工湿 地 相 结 合 . 景观 与 当地 旅 游 区特 点 相 融 合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人 类 活 动 的加 强 .
酒 店 排 出 污 水 的 主 要 分 析 指 标 包 括 后 排 人 洪 湖 复 合 人 工 湿 地 工 艺 流程 见 图
1 。
水 体 污 染 越来 越 严 重 尤 其 是 旅游 风 景 区 T T N、P和 C D r . 采 用 国 家 环 保 总 局 O C等 均 对 风 景 区水 体 的 污 染 较 为 严 重 景 区水 体 四 版《 和 废水 监测 分 析 方 法 》 的 常规 分 水 中 的污 染 将 导 致 水 体 功 能 的 下 降 .破 坏 旅 游 析方 法 测 定
物 的三 重协 同作 用 来 实 现 对 污水 的净 化作 植 物 塘 ( 1 0 宽 9 中 。 长 6 m, m)
用。
水 一 下

人 工 湿 地 系 统 处 理 . 出水 最 后 再 经 过 表 面 流 人 工 湿 地 ( 观水 生植 物塘 ) 一 步 处 理 景 进

人工湿地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工程设计与运行

人工湿地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工程设计与运行

人工湿地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工程设计与运行发布时间:2021-07-01T14:37:20.610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6月下作者:彭辉[导读] 针对村镇(含高速公路服务区与收费站)生活污水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进村镇生活污水治理。

重庆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彭辉 400711摘要:针对村镇(含高速公路服务区与收费站)生活污水实际情况,要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进村镇生活污水治理。

笔者针对村镇生活污水来源和特点等,重点综述了人工湿地技术在村镇生活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以期为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村镇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分散污水处理引言现阶段我国村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很大,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类物质,另外氨、氮、磷等无机盐类普遍超标,相对处理技术比较薄弱,给村镇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

在当前我国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污水处理技术对村镇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我国相关部门和村镇共同关注的问题。

人工湿地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对脱氮、除磷效果明显,BOD5 、CODCr 、SS、重金属等污染物处理收效良好,在提升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改善村镇环境卫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1人工湿地的具体含义人工湿地指的是使用人工手段制造出湿地环境或者对湿地生态环境运行进行人工控制。

人工湿地主要通过土壤、植物、微生物和人工介质处理污水和污泥,给水体输送氧气。

人工湿地技术主要结合物质循环和再生原理进行,其中包括很多环节,主要有吸附环节、滞留环节、过滤环节、氧化还原和沉淀等,这种处理方式比以往的处理方式需要比较小的成本。

人工湿地一般适合在人口比较分散、主要为生活污染物的村镇区域。

某军区生活污水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

某军区生活污水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
单 区生活污水量约为 1 5 0 f d 。
3 . 2处 理 设 施 工 艺 设 计
2 进 水 水 质 和 处 理 目标
水 水 质 如下 表 1 。
各 区的预处理单元分别按 1 5 0 f d 设计 ; 考虑暴雨及洪水等影 响, 各 区的人工湿地处理单元分别按 2 0 0 f d设计。本湿地按南北 该 项 目参照城镇生活污水水质一般 范围 , 本项 目生活污水进 两组设 计 , 各单体构筑物基本相同 , 平面布置根据需要 调整 。以下
垂 直 流 人 工 湿 地 污水 处 理 工 艺 。
和植物 根系阻挡截 留 , 有机 污染物则通 过生物膜 的吸收 、 同化及 本营 区地形 中间高 , 两边低 , 污水管 网分 别 向南 、 北流, 对应 异化作用而被去 除。湿地 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 , 使 设 计南 、 北两个 污水处 理处理系统 , 单 区服务人 口数均为 7 5 0人 。 其周 围的环境 中依次 出现好 氧 、 缺氧 、 厌氧 状态 , 从而通过 硝化 、
3 . 1工艺 流 程
内装弹性填料 , 3 5 m 3 ) 跌 水 曝气 池 ( 2 座) ◇池体设计 : 跌水高度 : 0 . 4 m×3级 尺 寸: 1 4 . 2 m×2 . O m ×1 . 8 5 m
南、 北两 区的人工湿地污水湿元
进水水质 水水质要求 G B 2 8 2 8 2 0 0 2 I I I 类标准 2 2 0 ≤4 O ≤2 0 l 8 0 ≤2 O ≤4 2 2 0 ≤2 0 ≤6 0 2 5 ≤8 ≤1 0 3 ≤1 0 . 2
格栅 : 不锈 钢 , 1 5 8 0×6 0 0 , 栅条 间距 1 2 , 栅条大小 中1 0 , 安装 倾 角为 7 5 。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堵塞问题的探讨与应对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堵塞问题的探讨与应对

污 水 —— I D , l 预处理 l — — I t . 1人工 湿地 l— . . 排放或回 用
人 工湿 地 一般 由防渗 层 、 填料 基质 、 湿地 植 物组 成 , 其 中 填料 基 质部 分 下 部 多 采用 单 层 或多 层 级 配 的碎 石 等 , 顶 部 覆盖 有 约 2 0 c m 厚 的土 壤层 , 总深 度 6 0 — 1 0 0 c m 之 间 。常 见 的人 工湿 地 布水 系 统采 用 打孔 P V c 管。

聚合的土壤, 避免土壤轻易下渗 。 3 、 3常管 理加 强 维护 。湿 地植 物 应 根据 其 生长 周期 、 1 气 候变 化 定 期收 割 栽种, 避免人工湿地杂草丛生的现象。 出水口宜设置为高度可调 , 定期进行人 工 湿地 浸 没 水位 高 度 的调 节 , 通 过 人 工湿 地 内 干湿 变化 , 可 有 效 的促 进厌 氧,
质 的孔 隙率 , 引起 人 工湿 地 系统 的堵 塞 。
1 应 用现 状
1 . 1工 艺 特 征
3 应对 措施
为了应对导致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堵塞的以上因素 , 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的设 计建 设 与 运行 管理 中 , 考虑 采取 以下 的应对 措施 : 1 、 合 理 选择 填 料基 质 。填 料基 质 宜选 用统 一 粒径 , 相 互之 间 粒径 不 能有 过大的差距 , 保证 L 隙率的垂直分布均匀 , 避免物理性因素的影响。 2 、施 工过 程 控制 表 土 。表 土层 所含 的 腐殖 质 是湿 地 植 物生 长 的重 要 保 障, 但 稀 疏 的土 壤 颗粒 也 非 常容 易 导 致 人 工湿 地 堵塞 的堵 塞 , 在人 工 湿 地 填 料 基质 铺 设 中应 注 意逐 层 铺设 , 保 证 孔 隙 率 的均 匀 稳 定 , 选 择 表 土 时 宜选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环科园地】 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旅游区生活污水的研究„„„„杜建强1 陈晓娟2皇甫铮2

许伟2张灿娟1,张瑛1(1.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2.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摘要:利用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旅游区农家乐和旅游服务中心生活污水,水质监测表明,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分析此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的设计参数、工艺分析、社会环境效益分析等,并重点分析了其工艺特点及处理效果。该处理设施用电量低,属于低能耗、低碳水处理方式;且社会环境效益显著,对于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低能耗;可持续发展

随着太湖流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水体污染与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长期以来,我国乡村及偏远地区旅游区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不显著,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1]。旅游区全部通过管网集中收集处理是不现实的,各地区也正在为乡村及偏远地区旅游区生活污水处理寻找科学、环境安全、维护方便、经济可行、生态可持续的手段,世界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应用人工湿地系统是农村旅游区污水处理的有效方法[2]。

1项目概况 本项目引进德国生态工程协会人工湿地技术,消化、吸收后进行一定的改进,采用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和生态景观相结合的方式,处理阳澄湖莲花岛旅游区农家乐和旅游中心生活污水,该设施现已进入正常运营阶段。 莲花岛地处苏州古城区东北20公里处的阳澄湖中心,四面环水,形似莲花,镶嵌湖中。岛上总面积1.64平方公里,家家以蟹为业,以湖为生,是集吃、住、游、乐、购为一体的原生态休闲风情小岛。 莲花岛在临湖建成农家乐及旅游服务中心,日接待能力为4000~5000人。农家乐及旅游服务中心运营后每天将产生20~30吨生活污水。为了保护阳澄湖水质和生态环境,宜建设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

2 工艺设计 2.1 设计进出水水质 考虑到旅游高峰期污水排放量将增加等情况,设计水量30 m3/d。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中的一级A标准,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2

表1 处理系统设计进出水水质 项目 SS/mg·L-1 CODCr/mg·L-1 BOD5/mg·L-1 NH3-N/ mg·L-1 TN/ mg·L-1 TP/mg·L-1 进水 50 333 200 50 50 0.9 出水 ≤10 ≤50 ≤10 ≤5 ≤15 ≤0.5 一级A标准 10 50 10 5 15 0.5 2.2 观测方法 系统运行期间,定期测定系统进水以及各级出水水质,包括进水、预处理出水、垂直流出水和最终出水。测定指标包括COD、BOD5、NH3-N、SS、TN和TP。COD采用酸性重铬酸钾法;BOD5采用稀释接种法;NH3-N采用纳氏比色法;SS采用滤膜法;TN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TP采用钼锑铵分光光度法 [3]。 2.3 工艺流程 针对莲花岛农家乐及旅游服务中心生活污水的特点及当地自然条件,本研究在消化、吸收德国生态工程协会人工湿地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设施处理旅游区生活污水。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主要包括预处理设施、垂 直流生态滤床、水平流生态滤床、污泥干化滤床及湿地湾,总面积约1100m2。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流程 3 主要构筑物及特点 (1)布水系统 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采用2个垂直流生态滤床交替布水,均采用间歇配水方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收集管道,收集的污水先在三格式调节池沉淀预处理后,通过污水泵提升,每2h布水一次,每次布水约3m3,由管道布水喷流系统均匀分布在其中一个垂直流生态滤床表面。两个圆形垂直流滤床面积均为200m2。 这种间歇性布水和出水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床体上层的大气复氧,同时通过布水压力造成污水流喷射,一定程度起到跌水复氧的作用,提高污水中溶解氧含量。另外增加通 3

气管同滤床底部排水管相连接,使得氧气能够通到滤床底部,通过排水管环形切孔,向滤床内部扩散,同时局部区域厌氧反应产生的沼气和硫化氢等气体能够向外界及时散逸。从而改善系统缺氧问题,强化硝化作用,提高氨氮去除效率。 (2)生态滤床 污水在垂直流生态滤床上重力下渗,经过滤床砂层基质和植物根系固定的无数微生物膜处理单元,在底部砾石排水层汇集,由环切孔排水管导流收集。出水通过无压管道,自流进入水平流生态滤床一边,然后横向水平流向另一边,垂直流生态滤床出水在此处得到进一步净化。扇形的水平流生态滤床面积为100m2。 生态滤床所用基质层滤料通过格兰特(Grant)滤料渗透试验和筛分试验的两步实验方法确定,试验表明所用滤料符合标准级配曲线。基质层滤料的严格选用可确保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能够保持相同标准,并长期稳定运行。基质层底层铺设排水层滤料,保证排水通畅,中层铺设过渡层滤料,防止上层处理层滤料下沉堵塞排水管,上层铺设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VF100型处理层滤料,保证氮磷的高效去除。 生态滤床选取根系发达的植物作为滤床植物,如芦苇、美人蕉等。一方面,植物根系能够有效疏通堵塞,防止滤床板结,改善滤床内部结构,大大延长运行寿命;另一方面,通过大量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和有机碳,减少周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温室效应,增加氧气含量,改善周边的生活环境[4],冬季还能形成天然的保温层,减轻反应设施受温度下降的影响。 (3)污泥干化滤床 初沉污泥定期输入污泥干化滤床,沉积稳定处置,成熟后可资源化利用。污泥干化床面积约50 m2,其上种植芦竹。增设的通气管把氧气带到底部,改善厌氧呼吸状况,植物发达的根系保证滤床良好的导水性,保证污泥的良好干化效率;由于植物根系和填料迅速过滤作用,大部分时间污泥层能保持相对干燥,处于好氧状态,卫生状况良好;且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污泥会自然消化,不会堵塞系统,运行期间无需清理。污泥干化床的设置,使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真正安全、环境无害化。 (4)湿地湾 水平流滤床出水流入面积约550 m2的湿地湾,湿地湾与阳澄湖天然衔接。湿地湾不但可以进一步净化水质,构建微生态系统,同时带来一定的景观效应[5]。

4 技术经济分析 4.1 技术分析 系统运行阶段,从2010年3月10日到6月30日每周测定一次出水水质。测定结果表明,COD、TN和TP浓度在各级处理中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图2),尤其潜流型复合人工湿中由于结合了垂直流生态滤床和水平流生态滤床,可加强硝化-反硝化作用,因此相对一般单一人 4

工湿地能够更加高效的去除TN。水平流生态滤床最终出水COD、BOD5、NH3-N、TN和TP等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图3),且去除率均达到85%以上(表2)。由于植物生长状况相对良好,6月份去除率相对于3月份增加,推测由于植物根系的生长有利于向滤床内部输送氧气,进一步促进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以及P的吸附。 表2 不同污染指标去除效率 COD (mg/L) SS (mg/L) TP (mg/L) TN (mg/L) BOD5 (mg/L) NH3-N (mg/L) 粪大肠菌群(个) 进水 191.30 52.28 0.61 14.82 95.02 8.40 5.4×104 出水 10.44 6.90 0.05 1.77 2.48 0.05 65 去除率 95% 87% 92% 88% 97% 99% 99% 注:数据均为2010年3月到6月监测值的平均值。

图2 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各级处理出水的COD、TN和TP浓度变化趋势 图3 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进、出水水质变化 5

4.2 经济分析 本工程无须专人看管,配置一人定期现场巡视即可,并且德国已有工程项目表明,该系统能稳定使用15年以上,无需其他维护费用。此外,目前该系统每天运行耗电约2-3度,污水处理总费用不足0.3元/吨,远低于集中式污水处理厂0.7-1.0元/吨。因此,相对于传统污水处理厂,发展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治污技术可以为社会节约大量资金如能将本研究成果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及偏远地区旅游区得以推广,将产生极大的环境和生态效应;且该设施属于分散处理系统,与自然界更加协调,并且位于旅游区,能够有助于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加强环保事业的公众参与度。 5 总结 对阳澄湖镇莲花岛西咀旅游区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使污水处理全过程运用生态技术成为现实。垂直流生态滤床和水平流生态滤床组合的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既可以有效去除COD、SS等,也能够高效去除TN、TP,因为它使垂直流和水平流优势互补,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不在同一环境下进行,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推广的湿地形式[6]。 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景观效应,即节约资源,低碳环保,又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地面景观,为旅游业锦上添花,造福于民。此外,潜流型复合人工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在防止土壤侵蚀、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7]、降解污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卢小丽, 贾竞波.生态旅游区餐饮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1):46- 48. [2] 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pollution control, processes, design, and operation [M]. London: IWA Publishing, 2000: 198-211. [3] 国家环保总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第四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 张丽,朱晓东,邹家庆.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J].工业水处理,2008,28(1):85-87. [5] 张荣社,李广贺,周琪.潜流湿地中植物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中试研究[J].环境科学, 2005,26(4):83-86. [6] 贺锋,吴振斌,陶菁等.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硝化与反硝化作用[J].环境科学,2005,26 (1):47-50. [7] 崔玉波,董婵,赵立辉等.人工湿地填料吸附氮磷性能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6,23(2):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