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现状
客观来说,我国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况,所以本文所
涉及的数据相对较旧,但个人认为仍能代表一定的现状。
之所以和大家分享交流本文,主要原因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下发的《国家
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城区)的通知》,上海市浦东新区
等6个地级城市(城区)、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等3个县级城市被确定为新一批
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城区),试点时限为2013年12月至2016年11月。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城区)工
作的开展,将进一步强化各试点城市(城区)的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知
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政策体系,持续提升城市知识产权竞争力,实现
知识产权对城市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支撑作用。
所以2014年,个人认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会有一定的突破和亮点,以下为
正文。
1。1 简述
1。1。1 基本概念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以企业拥有的专利、商标、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作为质押
物,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
1。1。2 市场需求
中国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了90%以上,这些企业中较多涉及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国家产业方向
支持的领域,拥有的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在某一地域甚至国内国际处于领先地
位,但拥有的房地产、现金等价物等有形资产却较为缺乏。
当前,中小企业在生存发展方面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融资难,而科技型、文
化产业等行业的中小企业由于研发的需要,更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融资难问
题的解决是其发展的关键。但现实情况是,除少数企业能得到国家政策资金扶持
外,其他大多靠自筹资金,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很少。其根本原因是,这些企业
只拥有技术,没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也没有其他机构可以提供担保,导致许
多中小企业大多由于借贷无门、资金短缺而不能扩大产业规模,痛失市场机遇。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文化产业等国家重点扶持行
业的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成为政策鼓励的融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
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身价值,其市场需求前景相当广阔。
1。2 政策环境及产业发展政策
1。2。1 政策环境
早在1996年lO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中国专利局)即根据我国担保
法、专利法等,制定实施了《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国
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
政策,根据国务院部署,作为配套政策的首批99项具体的实施细则由国务院16
个部门制订,而由银监会负责的促进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是广大企业最为关注的
政策之一。2007年2月,银监会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改善和加强对
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和《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政策性金融政
策的实施细则》。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可以由借款人提供符合规定的企业资产、业主或主
要股东个人财产抵(质)押以及保证担保,采取抵押、质押、保证的组合担保方
式,满足其贷款需求。这意味着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使用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向
银行申请贷款,也标志着科技与金融进入了真正的密合期。
在上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正在逐渐摆脱政府主导的影子,逐步走向真正的
市场化运作。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浦东新区为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试点城区。浦东新区与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合作,探索以银行自行开展质押融资为
主的操作模式。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实
施办法(试行)》和《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技术规范(试行)》,填补了国内
知识产权质押评估领域的制度空白。由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实际运作的上海知识
产权交易中心也已正式揭牌,将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质押物评估、流转等功
能平台体系。
1。2。2 产业发展政策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政府重点支持航天技术、新能源、
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和制药、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海洋勘探和开发技术、
高级制造业和高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在上述行业中,国家、地方也分别出台了各
项政策鼓励行业快速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外发布,
其中新兴文化产业成为亮点。为实现文化产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进一步明确,纲要提出要进一步加
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
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和壮大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广告、演艺、娱乐、
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
新兴文化产业,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
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等九部委也与2010年4月正式发
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力发展多层次
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探索开展文化产业项目的资产证券化
试点,鼓励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风险偏好型投资者积极进入处于初创
阶段、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文化业态。“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新政”有望破解文化
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无形资产评估难、银行创新产品不足、金融配套服务体系
缺失带来的“融资难”问题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久旱渴雨”的文化企业将迎
来“资本春雨”。
软件信息行业:信息产业部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制定《软
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国务院出台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
展的若干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编制的《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
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各项政策明确给予软件企业财税、融资等支
持各类优惠政策。
1。3 行业现状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已在上海、北京、天津、重庆、武汉、广州、长沙、
成都等地试点推行。在北京,自2006年10月交通银行北京分行首推“展业通”
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全新金融产品后,北京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纷纷跟进。
5年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很好地解决了金融机构的疑虑,提高了金融机
构开展此业务的积极性。
在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已经有浦东、闵行、徐汇、杨浦等几个区
成功试点开展了此项业务,逐渐形成了以“上海浦东模式”为代表的上海模式,
解决了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1。4 经验积累
1。4。1 全国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知识
产权与金融资产的有效融合,通过加强专利权质押登记管理,开展知识产权质押
融资试点工作,探索创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信贷模式,有效推动知识产权投融资
工作,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据统计,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全国已累计实现专利权质押3361件,
质押金额达人民币318。5亿(含外汇)。2011年,全国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90
亿元(涉及专利1953件),同比增加28%,创三年来新高。
1。4。2 上海市
在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中,浦东、闵行、徐汇、杨浦等四个区积极
探索,积累了宝贵的试点经验。仅在2010年,四个城区有62家企业就获得了知
识产权质押贷款1。7亿元。其中浦东新区有36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7561万元;徐汇区有14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7000万元;闵行区有9
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750万元;杨浦区有3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
贷款700万元。在62家企业中有6家企业是直接从银行获得了知识产权质押贷
款1921万元。2011年,上述四个区加上闸北区深入开展工作,全年有97家企
业从银行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2亿元。截止到2011年底,全市已有344
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5。64亿元。
同时,为建立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上海市财政
局、市金融办、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了经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授权制定的《上海
市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和《上海市知识产权质押评估技术规范
(试行)》,于201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举填补了国内知识产权质押评估
领域的制度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