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汉学家的独到点评为什么汉语如此的难
海外学习汉语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海外学习汉语的主要困难有哪些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汉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开始学习汉语。
然而,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汉语并非易事,面临着诸多困难。
首先,汉语的语音是一大挑战。
汉语的声调系统对于母语非声调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部分。
汉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而且还有轻声。
声调的不同会导致词义的变化,例如“妈”“麻”“马”“骂”,仅仅因为声调的差异,意思就完全不同。
这要求学习者要有敏锐的听觉感知和准确的发音控制,对于习惯了非声调语言的学习者来说,要准确掌握声调的变化并非易事。
其次,汉字的书写是另一个难题。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形态结构与拼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汉字数量众多,结构复杂,笔画繁多。
每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形状和笔画顺序,需要学习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和练习。
而且,汉字中有很多形似字和多音字,容易混淆。
例如“己”“已”“巳”,“喝”和“渴”,这对于学习者的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语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汉语的语法规则与许多其他语言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汉语的语序比较灵活,虚词的使用也较为复杂。
汉语中的量词丰富多样,如“一只猫”“一匹马”“一条鱼”,不同的名词需要搭配不同的量词,这对于母语中没有量词概念的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
此外,汉语中的动词没有时态和人称的变化,而是通过时间状语和词汇来表达,这与很多印欧语系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
词汇的积累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汉语的词汇丰富多样,包含了大量的成语、俗语、惯用语等。
这些词汇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外国学习者来说,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需要对中国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成语,如果不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背景,很难准确理解和运用。
文化差异也会给海外学习者带来困扰。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汉语中很多词汇和表达方式都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等相关。
为什么学习汉语是难的英语作文

为什么学习汉语是难的英语作文Learning Chinese can be quite a challenge for many people. First of all, it's a language with thousands of unique characters, unlike the alphabet-based systems most of us are familiar with. Just remembering these symbols and associating them with the right sounds and meanings is a feat in itself.Another hurdle is the tones. Unlike English, where we just have stress and intonation, Chinese has four distinct tones that change the meaning of words. Get the tone wrong, and you could end up saying something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what you intended.Plus, the grammar and sentence structure in Chinese are often very different from what we're used to in English. There's no subject-verb-object structure in every sentence, and the placement of words can be confusing at first.But that's not all. The vocabulary is vast, and the wayit evolves with regional dialects can be baffling. What might be said in Beijing might sound totally different in Shanghai, even if they're both speaking Mandarin.Oh, and let's not forget the characters again. They're not just for reading and writing; they're also used in everyday life, like in shop signs or on packages. Not being able to recognize these characters can make navigating China quite difficult.In conclusion, learning Chinese is a multi-faceted challenge that requires dedication, patience, and a lot of practice. But with enough effort, it's a rewarding experience that opens up a whole new world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外国朋友学汉语觉得汉语难英语作文

外国朋友学汉语觉得汉语难英语作文Learning a new language can be a challenging and daunting task, especially when it comes to a complex language like Chinese. Learning Chinese requires a lot of time and effort to master the characters, tones, and grammar.学习一个新的语言可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令人望而却步的任务,尤其是当涉及到像汉语这样复杂的语言时。
学习汉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汉字、语调和语法。
For foreign friends who are learning Chinese, it can be overwhelming to grasp the various nuances and complexities of the language. The differences in sentence structure, grammar rules, and cultural context can often pose challenges for learners.对于正在学习汉语的外国朋友来说,要理解这种语言的各种微妙和复杂性可能是令人不知所措的。
句子结构、语法规则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会给学习者带来挑战。
One of the biggest difficulties for English speakers learning Chineseis the tonal aspect of the language. Mandarin Chinese has four distinct tones, each of which can change the meaning of a word. Mastering tones requires a lot of practice and a keen ear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m.对于学习汉语的英语母语者来说,最大的困难之一是语言的声调方面。
外国人中文学习最难的地方在哪?

早安中文整理
外国人中文学习最难的地方在哪?世界各地外国人中文学习的 热潮持续高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面对承载5000年历史的文 化积淀,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学习汉语,因受其母语迁移等多 项因素的干扰而导致学习汉语困难重重。那么外国人中文学习 最难的地方在哪?该怎么解决呢?下面我们来听听早安汉语的 老师的讲解。
那些以拼音文字记录母语的外国人,在他们大脑中本来就已经形 成了一套严密可靠的拼音文字系统,而他们不仅要像学习母语那 样建立“音”与“义”之间的关联,还要建立完全陌生的“形” 与“盲”、“形”与“义”之间的关联,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 程,对于这些外国人来说也的确是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
4
◆ 以上两点是大多是外国人中文学习要面对的难点,但 只要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勇于面对,持之以恒的不 懈努力,必然能取得好的效果。
2
◆ 外国人中文学习的难点二文字 ◆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从最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一 直到现行的楷书,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 现代实际使用汉字的数量达到了六千多个,它是一种表意性的文 字,并且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和多音字。汉字的美丽,无可争议。 作为方块结构的汉字.它的“形 ”与“音”、“义”构 成一个 紧密的结合体,但是三者之问的关系显得比较复杂, 从汉字 “形”与“音”的关系来看,它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是二位一体的。 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不能直接拼渎 它的记音成分是直音,一 个字记一个音节,而且直音是强加的,是用汉字的“形”来表示 的(即使是形声字的字音,也不是注音)。因此,一般说来,汉字 “形”与“音”之间的联系主要靠硬记。
外国人吐槽中文试卷

外国人吐槽中文试卷中文作为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很多外国人的关注。
他们对于中文抱有浓厚的兴趣,不仅希望能够自如地使用中文对话,还希望能够看懂和使用中文试卷。
然而,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中文试卷的难度,有些甚至感到挫败。
作为一种专业语言,中文的文字和语法都有着苛刻的要求。
其中,中文试卷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是需要严谨和准确。
而对于外国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中文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语法难度大。
中文的语法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中文试卷中的语法含义通常非常复杂,需要充分掌握词语的用法和场合。
此外,不同于其他语言,中文的句子结构也要求很严格,对于外国学生来说,是难以掌握的。
第二,词语问题。
中文试卷中的词语对于外国学生来说非常生疏。
因此,他们很难意识到一些词语的含义,甚至重要单词的拼写也可能出现错误。
这种问题在阅读理解中尤为明显,因为它涉及到对语境的理解。
第三,表述不准确。
中文试卷中的表述往往非常准确,并且对细节的描述要求较高。
对于外国学生来说,这可能体现在使用错误的动词形式上,或者在使用语法时出现错误的顺序和语序。
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外国学生在中文试卷上的表现,但是解决方法并不难。
首先,对于语法难度大的问题,外国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中文语法规则来改善,还可以通过与中国友人多加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和交际能力。
其次,对于生疏的单词问题,外国学生可以在练习之前多用在线词汇翻译工具来解决。
最后,在表述不准确的问题上,外国学生需加强写作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中文试卷对于外国学生来说可能是有一些困难的,但是只要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和语言知识,它们就可以很好地通过中文试卷。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外国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中文试卷,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好的成绩和平稳的学习过程。
为什么外国人都说,中文是全世界最难的语言?真的难吗?

为什么外国人都说,中文是全世界最难的语言?真的难吗?
联合国统计过语言难度,汉语第一,日语第五。
中文的偏旁部首共有254个,能组合出来厚厚的字典,字之间又能组合出词典、成语词典、歇后语词典。
再加上63个拼音,阴平阳仄四个音调,就算老外能听懂,会说正确的发音。
但是同一个字,不同的发音还有不同的意思啊。
举个栗子,干和干,内涵完全不一样啊!
更让外国人崩溃的是一模一样的词,却有不同的意思,比如说:方便
我接触过很多老外,有些老外只学了一两年汉语,就能说的比很多中国人都好。
我在沈阳大学中见过很多黑人留学生,一口地道的东北话比小沈阳还溜,闭上眼睛根本想象不出来对方是个外国人。
我在广州还见过很多非法居留的黑人,一口广府粤语一点不比本地人差。
1、汉语与英语、德语之类是不同语系,学另一种语系就意味着另起炉灶。
2、汉语是三维语言,英语之流是二维语言,由低级像高级发展自然不容易。
3、深厚的中华文化,想各类成语、俗话、历史典故。
正如穷则变,变着通。
用学同类型语言的方法学汉语的死板方式自然学不会。
综上,汉语对外国人难只是一个伪命题,乍一看难而已,可能入门困难一点,毕竟语系不同,但只要外国人肯认真学,下功夫,想学好也不是非常难的事。
PS:我问过一个会好几门外语的德国人,你觉得哪门语言最难。
他说日语吧。
欧洲人称日语为“魔鬼的语言”,至今他的日语水平不如汉语。
外国人学中文难点解析

外国人学中文-语感的培养
汉语的语法比英语简单,但汉语却比英语更加复杂,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中国话可以这样说,也可是那样说。不同的表达方式,代表的意思 就不同,达到的效果也就不同。外国人在说中国话的时候,可能不需 要去注意语法上的错误,但是他们却必须培养语感。这样才能在不同 的场合下,用正确的表达方式。
中国汉字有前鼻音后鼻音等特点而其他语言没有进行区外国人学中文书写难度相比较于字母文字汉字书写起来更加困难
外国人学中文难点解析
对很多外国人来说,学习中文是件比 较困难的事情。但具体是哪里比较难, 老外们却又一时之间表达不清楚。下 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外国人中 文都有哪些困难。
发音困难
汉语发音特点:
chinese is difficult to learn -回复

chinese is difficult to learn -回复为什么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并提供一些学习中文的建议和技巧。
第一步:认识中文字学习中文的第一步是认识中文字。
中文是一种象形文字的语言,每个汉字都代表着一种意思或含义。
相比于其他语言的字母系统,中文的汉字数量更多,且字形较为复杂。
初学者可能会觉得中文的字面意思很难理解和记忆。
解决办法:理解基本的字形和意义。
一开始,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基本的汉字和他们的含义来建立基础。
通过划分字形的构造和记忆汉字的常用词义,可以逐渐掌握越来越多的汉字。
第二步:掌握发音和声调中文是一种声调语言,声调在中文中非常重要。
相同的拼音,不同的声调可以表示完全不同的字义,这给初学者带来了困扰。
解决办法:多听,多说。
通过多听中文的发音,尤其是母语为中文的人念出来的发音,能够帮助初学者熟悉常见的音调和声调变化。
此外,尽量多说中文,练习正确的发音和音调,可以帮助提高口语和听力技能。
第三步:了解语法和结构中文的语法和结构与其他语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给初学者带来了困惑。
解决办法:学习语法规则并进行实践。
了解中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如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和动词的变化规律等,对于掌握中文的基本句子结构非常重要。
在实践中使用语法规则,例如通过阅读中文短文和写作练习,可以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四步:积累词汇和表达中文词汇量丰富,每个词汇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法。
初学者可能会觉得记忆这些词汇和短语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解决办法:多读多写。
通过阅读中文文章、书籍和材料,积累词汇和短语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此外,多写中文,练习使用词汇和短语,可以帮助巩固记忆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步: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学习中文需要耐心和恒心,保持学习兴趣和习惯对于持续学习非常重要。
解决办法:创造各种学习中文的机会。
参加中文学习班或找到一个学习中文的伙伴,可以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观看中文电影和听中文音乐也是锻炼听力和理解能力的好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美国汉学家的独到点评为什么汉语如此的难任何一个喜欢思考的人看到这这篇研究文章标题后可能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对谁难?”这是个合乎情理的问题。
毕竟,中国人学起来似乎没问题。
当中国幼童们经历“可怕的两岁”时,正是他们的汉语把他们的父母搞得焦头烂额,而且再等上几年,也正是这些小孩就会真的用那些难到让人没办法的中文字潦草地写情书和购物单了。
那么我说“难”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篇文章的语调会带有很多的牢骚和抱怨,所以我不如直接明确说出我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对我来说难,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在成年时试图学习汉语,经历教科书、录音带、会话伙伴等等这样一整个过程,整个一个语无伦次的过程。
我的意思是对我来说难----对很多其他的西方人来说难,他们耗费人生的一年又一年,用脑袋来撞击中国的长城。
如果这就是我所要表达的全部,那么我的陈述就太空洞了。
汉语对我来讲当然难。
毕竟,任何一门外语对一个非母语的人来说都难,对吧?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如此。
对一个学习者来说,并非所有的外语都同等程度的难。
取决于你的母语是什么。
一个法国人学意大利语通常比一个美国人学起来更容易,而一般美国人学德语比日本人快得多,如此等等。
那么,我现在争辩的是,汉语比你有可能打算去学的任何其它一种语言都难。
我的意思是,汉语不仅仅是对我们(母语为英语者)来说难,而是在绝对程度上难。
也就是说,汉语对中国人他们自己来说都难。
要是你不相信,可以去问一个中国人。
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愉快地告诉你他们的语言很难,可能是全世界最难的。
(很多人甚至以此自豪,就如同一些纽约人事实上会为生活在美国最不适宜居住的城市而自豪一样。
)也许所有的中国人都该因生为中国人而获颁一枚奖章。
无论如何,他们总体上都不同程度地意识到他们的母语所具备的珠穆朗玛峰般的地位,他们站在其“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峰顶上,注视着卤莽愚蠢的老外们呼哧呼哧地沿着陡峭的山坡往上攀爬。
每个人都听说过一个被广泛认定的事实:英语里有句成语----“这对我来说如同希腊文”,如果你在全世界所有语言里寻找这句成语的对等表达,并由此达成一个“哪门语言最难”的共识,那么这一语言学调查的结果是,汉语轻松赢得“标准难以读懂语言”称号。
(比如,法语里有句成语C""""est du chinois,“这是中文啊”,等于是说:“没法看懂”。
其它语言也有类似的表达)。
那么,问题出现了,中国人他们自己又把哪种语言看作是难到没办法的呢?那么,在中文里寻找对等的表达,你就会找到Gēn tiānshū yíyàng 意思是:“跟天书一样”。
这一语言奇谈是有其事实根据的;汉语的难到叫人心碎的名声可说是名至实归。
那些不是因为喜欢享受而选择学这门语言的人会被极其糟糕的付出/效果比例搞得焦头烂额。
而那些恰恰是被这门语言的令人沮丧的复杂和困难所吸引的人则永远不会失望。
不管这些人是因为什么缘故开始的,每一个选择学习汉语的人早迟都会问自己:“我到底是怎么了,干吗在做这个?”那些还能回想起自己最初目的的人,会明智地立刻选择放弃,因为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为其在冗长和乏味中挣扎。
而那些只是说“我已经走到这一步了----现在没法止步”的人,会有一些成功的机会,因为他们有那种莽撞的固执。
好,既然已经解释了一些我的意思,我现在回到我一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汉语如此见鬼般的难?(一)因为书写系统很荒谬漂亮、复杂、神秘----但是荒谬。
我,和很多学汉语的学生一样,最初被汉语所吸引首先就是因为其书写系统,那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令人着迷的符号之一。
你学的汉字越多,汉字也变得越诡秘和令人上瘾。
对汉文字的研究可以令人一辈子全心身投入,而且很快你就会发现你每天从事的任务就是毫无希望地试图用你不断漏水的长期记忆口袋在汉字的汪洋大海里一滴一滴地积累。
汉字的美是无可争辩的,但是当中国人开始意识到普世无文盲的重要性时,这些像形符号乃是一种裹脚这一点就变得清晰起来----某些恋物癖者可能喜欢它们的样子,但是它们对于日常使用来说是不太实用的。
原因之一,要掌握足够的汉字以达到功能上的非文盲简直就是不合情理的难。
有人可能又会问:“和什么相比难?”答案很容易得出:比西班牙语、希腊语、俄语、印地语,或者任何其它理智、“正常”的语言都难,这些语言最多只需要几十个符号就能拼写出本语言中的任何东西。
约翰?德佛兰西思在他的《汉语言:事实与幻想》一书里称,他的中国同事估计,一个母语为普通话的人需要花费七到八年时间来掌握三千个汉字,而他的法国和西班牙同事估计他们各自国家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只需要那个时间的一半。
自然,这种估计多少有些粗糙和凭印象(“同样的程度”到底是什么不清楚),但是总体隐含的东西是明白无误的:汉语书写系统在绝对意义上比字母书写系统更难学习。
即便是中国儿童在大脑处于顶尖吸收状态时,其学习汉字所碰到的麻烦也大于其它国家相应年龄的儿童学习本国文字遇到的麻烦。
只需要想象一下像我这样反应较迟缓的刚过青春期的人在学习本国语言过程中所经历过的困难就知道了。
每个人都听说过汉语之所以难学是因为需要记住大量的汉字,而这是绝对真实的。
一些热门的书和文章将此轻描淡写为:“尽管中文里有[10,000, 25,000, 50,000 你可任选一]个不同的汉字,其实你只需要掌握2,000个左右就可以阅读报纸了。
” 胡说八道。
当初我掌握了2,000个汉字时,我没法顺利阅读报纸。
每一行都有好几个字我得查字典,而且即便是查过了之后,我对文章具体说的什么仍然似懂非懂(我所理解的“阅读”在这一背景下是指“阅读并基本读懂文章而不是非得再去查好几十个汉字”;否则这种宣称就很空洞。
)这一神话得以传播所依据的事实是,如果你看汉字出现频率,任何报纸95%以上的汉字都轻松地被包含在那头2,000个最常用汉字里。
然而,这一统计没有告诉你的是:仍然有大量你不熟悉的单词是由这些熟悉的汉字组成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请注意在英语里,你知道up和tight各自的含义并不等于你就知道uptight的含义。
)而且,正如任何学过任何语言的人都知道,你常常很熟悉一段文字里的每一个词,却仍然没法弄懂在说什么。
阅读理解并非仅仅是知道一大堆词这么简单;你必须能够感觉到词与词之间在大量的上下文里是怎样组合的。
另外,还有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即便你知道在一段给定文字里的95%的汉字,那剩下的5%常常正好是了解文章主要观点所需要知道的最关键的汉字。
一个母语非英语的人在读到一篇标题为“JACUZZIS FOUND EFFECTIVE IN TREATING被发现对静脉炎有疗效”]的文章时如PHLEBITIS” [“JACUZZIS果不知道JACUZZIS和PHLEBITIS[静脉炎]是什么,那么在理解上也走不了多远。
对于那些置身汉学领域的人而言,阅读的问题常常是个足以让人肝火飚升的问题。
我们中间有多少人敢于站在一群同事面前大声朗读任意选出的一段文字?然而,自卑情结或者怕丢面子使得许多教师和学生不自觉地在阴谋般的静默中互相配合,每个人都假装通过四年汉语课,勤奋的学生能够轻松浏览从《论语》到鲁迅的的任何文字,仅仅偶尔停下来查阅(当然是用他们的汉-汉词典啦)某个出现率很低的恼人汉字而已。
当然,其他的人面对困难会更诚实一些。
那天,我的一个学了十年或以上汉语的研究生同学对我说:“我那个研究,阻力真的很大,原因就是我还是没法读汉语。
读两到三页就要花掉好多个钟头,可我又不能用跳过的办法来救自己一命。
”如果这句坦诚话出自一个已学了十年----比如说法国文学----的学生之口,那会把人惊呆的,然而这样的话我却一直不间断地从与我从事相同工作的人口中听到(至少在那种没有什么防备、喝多了一点青岛啤酒后的场合下,开始倾诉论文进展缓慢的苦衷)。
我的一个老师曾经告诉我他和他的同事们有时会玩的一个游戏竞赛:在亚洲语言图书馆,从中国部的书架上任意抽出一本书,然后看谁能最先说出这本书是谈什么的。
任何曾花费时间在东亚语言藏书部做过研究的人都可以证明这样的竞赛的确有足够难度----至于去读那本书,还是别提了吧。
对于那些急不可耐想要开始饱揽海量丰富的中文材料、却又不得不在头几年里依靠教师提供的味道平平的罐头餐、课本例子以及仔细选编的提胃品过活的学生而言,这样的一种状况是很让人灰心丧气的。
反观学习通常的西方语言,对照是惊人的。
学了大约一年法语后,我已经可以大量阅读了。
我阅读了常见类型的小说----萨特的La nausée,伏尔泰的Candide, 加缪的Létranger----外加无数的报纸,杂志,漫画书,等等。
工作量很大但是不怎么费劲;当时所有我真正需要的,是一部好词典和一私家车库摆摊售旧货时我买到的一本磨损了的法语语法。
这种方法用到汉语上面就不行了。
学完三年的汉语之后,我还没有读过一本中文小说。
我发现要读真是太难了,慢得要命,而且没有收获感。
报纸也一样,仍然令人望而却步,读一篇文章,每十个字就得用词典查一个字。
扫描人民日报第一版面时,不能完全读懂单个标题也是常见的事。
就在那时,有人建议我读《红楼梦》,还给了我一套精美的三卷版。
我只有笑了。
那套书至今仍然摆在我的书架上,犹如一个胖胖的佛爷,只有前二十页左右填满了各种潦草写下的定义和问号,其余的书页崭新----未被开垦过的处女地。
学了汉语六年之后,我的程度是依然无法在没有英文翻译对照的陪伴参考下阅读此书。
(说“阅读此书”,我的意思是“为享受而读”。
假如有谁用枪指着我的脑袋,再把一本词典塞进我的手里,我也能这本书看完吧。
)汉语书写系统的另一个荒谬在于有繁体和简体两套文字(幸好部分字是相同的----天降慈悲!)繁体仍然在台湾和香港使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采用了简体。
任何学汉语的外国学生多少都得被迫熟悉两套文字。
(二)因为汉语没有使用字母的常识想象一下一个普通中国成年人决定要学英语。
需要什么样的技巧来掌握其书写系统?很容易:26个字母。
(当然了,大小写,加上手写体和几个变体。
外加一些引号,撇号,顿号,括号,等等,----所有这些汉语书写系统里也有)这些字母怎么写?从左到右,以空白来区分单词。
暂时撇开拼写和用这些字母造词的问题,这个学英语的中国人需要多少时间来掌握英语书写系统的组成部分?大概一两天左右。
再来看一个决定学汉语的美国本科生。
此人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掌握汉语书写系统?没有任何与字母产生对应的东西,尽管有各种反复出现的组成汉字的部分。
有多少这样的组成部分呢?别问了,回答是无法令人满足的一团乱麻。
那取决于你怎样定义“组成部分”(笔画?偏旁部首?),外加很多其它冗长的细节。
可以说,这个数字相当大,大大超过26个罗马字母。
那么这些组成部分怎样组成汉字呢?一些在另一些的左边,一些在另一些的右边,在其它的周围,在其它的里面----几乎任何情况都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