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陶艺课程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陶艺课程计划

泥是大地的元素。泥本身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物,农村孩子有条件可以天天与泥打交道,挖地坑、搓圆子、堆小山、可城市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泥。在五、六十年代幼儿园的美工作业中包括了泥工课,让孩子通过搓团、捏、粘接等技能来造型各种有趣的东西。也不知何时开始就销声匿迹了。以后替代的是各种彩色的橡皮泥,自制的彩色面团,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其实玩泥本身既是孩子喜欢的又有利于幼儿增强脑与手的配合,在制作过程中又能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发展其想像力以及认真态度,幼儿们在玩泥巴的实践中学会参与、合作、克服困难,在良好的艺术熏陶环境中陶冶情操、锻炼性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开心玩耍,增长知识。

每个孩子水平不一样,而且孩子本身有自己独特的饿、思维方式和理解水平,为此可分为年龄的大小来教玩泥,首先中班的孩子他们对泥的特性很难掌握,得一步步来,从最基本的可开始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最基本法:团圆,注意提示什么样的物体是圆形的,如皮球、汤圆、地球、太阳,

作品:小雪人、七星瓢虫、毛毛虫。搓泥条,怎样利用手心把泥条搓长而不断,掌握干湿度,作品:蜗牛、拼装主体图形,几何图形,蛇。

二、手捏法:掌握以学过的基本技能,运用左右手协调动作制作自己所喜欢的作品,如:

小碗、小杯子、小花篮,让孩子充分发挥大脑想像力捏出各种形态生动的动物造型,如:小鸭子、小天鹅、小鱼、小蜘蛛、小蜻蜓、小刺猬等,掌握动物形态结构,泥的分配以及运用,使其作品做的更大,更生动活泼。

三、泥条盘柱法:在前阶段所学过的搓泥条的基础上,掌握运用泥浆粘合技术,使泥条

与泥条之间粘接牢固,平整光滑,做出各种的主体造型,如:花篮、笔筒、小垫子、小竹排、小竹凳。

四、泥板成型法:运用擀面杖把一块泥压扁成一块泥板,厚薄一致,做出形态不一的作

品,如:泥板刻字、刻画,基本圆柱体,小杯、笔筒、小方盒、长方盒、望远镜。

大班:因大班比小班的年龄来的大一点,所做的作品也较难,提高的速度也要快,作品要求较高,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手捏法:小茶壶、高脚杯、恐龙、鲨鱼、海豚、章鱼、企鹅、大象等动物造型。

二、泥条盘柱法:立体笔筒、花瓶、小水缸、茶杯。

三、泥板成型法:花瓶、方形器、简易方盘、组合长方碟、自由形容器、猫头鹰、大嘴鱼、

叶形盘。

四、泥条泥板组合法:脸谱、泥板堆画、花瓶装饰、水果盘、小挂钟、壁饰、动物造型、分

组结合体、人物造型等。

以上每阶段结束举行一次综合练习,通过活动培养兴趣,放手让孩子自己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按成人的想法去强加于幼儿,不要求结果怎样完美,而是在孩子操作中结合必要的目标,肯定、赞扬、适度的帮助。要十分尊重孩子,不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更不能责怪,让孩子在欢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玩的更好更开心,让孩子把你当成自己的伙伴、朋友和指导者。

陶瓷部分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它即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产物,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现代艺术,它的发展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承先启后,其文化内涵不断地扩充。从原始的彩陶到清代的粉古彩,不仅反映了陶瓷发展的过程,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历程。

陶器和瓷器是两种不同的工艺制品,这种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两者的胎体质量不同,前者是用可塑性较好的粘土制胎,后者则是用瓷土或瓷石制胎,然而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即通过一系列工艺手段使其完整成器。

1、由于陶窟的改进和新粘土的使用,在商代便烧了原始瓷器,即我们现在制作工艺品

的瓷土(高岭土),河南省安阳一代发明,它为我国的瓷器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秦汉时代的陶器艺术的重大突破就是能够烧制成熟的青瓷器,由原始陶器发展为瓷

器,是在制瓷原料的工艺改革,窑炉结构的进步、釉的发明与条件下获得的。

3、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得到迅速发展,其中越窑青釉制品闻名于世,同时黑瓷和白

瓷也相继出现。

4、唐代的陶瓷业(南青北白),南方是越窑青瓷,北方是邢窑的白瓷,它们分别代表

当时制瓷业的最高成就,长沙铜官窑的釉下彩装饰工艺也独具特色,唐三彩更代表

了盛唐时期的艺术风貌。

5、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按各地方陶瓷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

的特征,大致分为六大瓷窑体系(定窑、耀窑、均窑、瓷州窑、龙泉窑、景德镇青

白瓷器)景德镇窑因周真宗景***年间,公元1004~1007年,朝廷派官员来此监造

瓷器,底皆需书“景德年制”四字,使其原名昌南镇易名改称景德镇。

6、元代除了继续延续宋代的名瓷外,更大的成就就是青花釉里红瓷器烧制成功。青花

是指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文样所表现出来的品相,它的特点是着色力强,明净素雅,具有中国传统水墨效果。

7、明代社会繁荣,工场手工业大力发展,也使景德镇制瓷业得到大力发展,丰富的制

瓷原料,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景德镇处在全国的瓷业中心,古有中国瓷都之美称。

其中永乐年间和宣德年间的青花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装饰优美而

久负盛名。

8、清代陶瓷艺术产地较广,有宜兴、石湾、德化等,但中心仍在景德镇除元,明以来

青花釉上彩,高温釉及斗彩等品种继续发展外,康、雍、乾三朝代的制瓷工艺又成

为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高峰。中国瓷器发展到明清两代,进入了辉煌时期,

窑瓷器历来受到收藏家,收藏爱好者的青眯,无论是青花,斗彩,五彩,粉彩,单

色釉瓷器,都显示出高贵、成熟、至善至美的境地,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有

目共睹的。

9、民国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最为晦暗时期,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经历一个与明

清两代瓷器生产相同的由恢复,发展,全盛到衰退的全过程,而是一直在低谷中挣

扎直到消亡。民国瓷器大体可分为仿古瓷,日常生活用瓷两大类,仿古瓷以前代青

色,五彩,粉彩器为模式而生产多为达官贵人所定制。日常生活用瓷多为质地粗松

的青花,五彩和粉彩等日常生活器皿,彩绘也较前朝有独到之处,题材有人物、山

水和花鸟类,如字、龙、凤、松鹤、八仙、三国故事,梅兰竹菊,吉祥如意等。

以上所介绍的从东汉晚期瓷器开始,经过宋代时期的繁荣期,明清时代的高峰期,到民国时期的低谷期,从各方面反应了我国陶瓷事业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揉泥是人们做陶前的热身准备活动,是寻找泥感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是陶艺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其目的是使未经真***练过的泥变得更密实,要做到切开后里面没有气泡。揉泥较普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羊头形揉泥法,二是菊花形揉泥法,我们所揉泥的方法是羊头形揉泥法。

1、用双手握住泥的两头;

2、用力均匀地推压泥;

3、双手使泥滚动起来;

4、揉泥过程中,使泥呈羊头形状;

5、最后将泥揉成团。

第二节:拉坯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