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bái zhòu juàn liàn shuǐtǒng máo dùn

zuòdiàn líng dāng jùn mǎzhàng ài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瞄(_______)矛(_______)钩(_______)讥(_______)欧(_______)喵(_______)予(_______)构(_______)饥(_______)鸥(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夜(____)降(____)心(____)神(____)成(____)结(____)(____)(____)细雨应接(____)(____)面面(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如果……就……无论……都……虽然……可是……

1. (______)对别人说了,您(______)会变成一块石头。

2.(______)动物说了什么话,(______)不要对别人说。

3.牛好像全了解,(______)没说话,(______)眉开眼笑的。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浪花跳跃。(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六中午,都去了参观烈士纪念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让我看“文摘”这本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温暖明媚的阳光……(仿句)

如果你是________,那快乐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对孩子说

你必须吃很多粮食、蔬菜、水果,饮很多水和奶,才渐渐增长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记住,是土地供给你营养让你渐渐高出土地,你不要忘了随时低下头来,甚至要全身心匍匐在地面上,看看土地的面容和伤痕,为了你站起来,土地一直谦卑地匍匐着,在伟大的土地面前,你一定要学会谦卑。

为了生长,你不得不多吃一些东西,这就不得不请求别的生命的帮助,这就难以避免地伤害了它们,憨厚的猪、忠实的牛、活泼的鱼、诚恳的鸡……都帮助了你的生长,多少牺牲构成了生命的庙宇。看似理所当然的过程,实际却充满着疼痛和伤害。为此,感恩和忏悔,应该成为你一生的功课,这样或许沉重了些,但沉重之后,你将获得真正的美德。

你将吃很多的盐,然后渐渐汇成内心的深海,并体会那种咸的感情。

你将翻过许多山,很可能你找不到通向峰顶的路径,那么继续攀援吧,许

多迂回重复的路,使你的记忆弯曲并有了深度;而当你终于到达一座山顶,你会看到更远处那积雪的山峰,于是你知道,你必须不停地出发,生命就是不停地开始,只有过程,没有顶点。

你必须经历很多个夜晚,为此,你应该多准备一些灯盏。学会把灯高高地举起,不仅照亮了自己的夜晚,也为远处的另一位夜行者提示了路的存在。

永远向高处、向远处敞开胸怀,你将获得辽阔的胸怀和源源不竭的激情。

但是孩子,你必须随时把目光从高处远处收回,看看低处,学会尊重和热爱低处吧,热爱低处的人,热爱低处的劳动,热爱低处的水域。化作一滴水汇入低处吧。最低处的海,最低处的水,养活着这个世界。

当然,孩子,我仍然没有说清楚什么;真理的金子是隐藏在黑夜的泥沙里的。为此,你必须走向你的河流,深入你的波涛,淘洗和寻觅吧,当整整一条河流都从你的手指间漫过,或许你会发现一些闪光的颗粒。

即使注定不会有什么发现,你也必须走向河流,与它一同发源,一同奔流,一同历险,一同化入苍茫。孩子,向自己的河流走去吧……

1.这是一位长者给我们的谆谆教诲,他对我们说了些什么?请你加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憨厚的猪、忠实的牛、活泼的鱼、诚恳的鸡……”作者为什么给这些家禽、家畜用上这么好的修饰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此,你必须走向你的河流……”“你也必须走向河流……”“向自己的河流走去吧……”这里的“河流”、“你的河流”指的是什么?该怎么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那些话是你的父母或者老师不曾对你说的?又有哪些话是你耳熟能详的?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句,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谈谈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20分)

我们常会从生活中获得启示,一件小事,一句格言,一幅漫画,一次不经

意的观察和发现,都有可能会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你以“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注意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写出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和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白昼眷恋水桶矛盾坐垫铃铛骏马障碍

瞄准矛盾钩住讥讽欧洲喵喵给予构件讥饿海鸥

幕临旷怡群队蒙蒙不暇相觑四

1.如果就

2. 无论都

3.虽然可是

1.雪亮的浪花在蔚蓝的海面上欢快地跳跃。

2.雅鲁藏布大峡谷难道不是地球上最后一块秘境吗?

3.星期六中午,我们都去参观了烈士纪念馆。

4.老师让我看《文摘》这本书。

5.花朵一滴清澈的露珠

1.作者告诫我们要学会谦卑,学会感恩和忏悔,要不停地出发,永远向高处、向远处敞开胸怀,并且随时把目光从高处远处收回,看看低处,学会尊重和热爱,必须走向自己的河流。

2.作者认为我们的生命得到了它们的帮助,它们的牺牲构成我们生命的庙宇,它们值得敬重,我们得感恩、得忏悔。

3.“河流”、“你的河流”指的是人生的旅途、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体验,生活的真理往往不是言语所能传授的,只有将自己投到生活的河流中去,才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和认识。

4.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