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4.4《世界的气候》课件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24)4.4《世界的气候》课件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每个大 洲都有,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从海陆位置找亚欧大陆气候分布的规律2: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垂直分布规律3:
典型地区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热带季风 气候
全年高温,分 旱、雨两季
南、北纬10°至南 北回归线之间的大
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分布规律
撒哈拉 沙漠
典型地区
热带沙漠 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 纬30°之间的大陆内
部和西岸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 漠、阿拉伯半岛、澳 大利亚中西部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第二部分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极圈N以内 回归线到极圈之间
南北回归线之间
S
纬度位置找气候分布规律1:
分布地区 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以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为例
观察高原山地气候的分布, 主要分布有什么规律?
高 热带 / 温带 / 寒带
世界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海陆位置分布规律 陆东岸 / 陆西岸 / 内陆
(以温带亚欧大陆为例)
垂直分布规律 高原山地气候
70°
70°

人教版(新教材)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PPT精品推荐

人教版(新教材)初中地理《世界的气候》PPT精品推荐

经典名题
【例】每年农历立春前后,我国北方松江平原还是冰天雪地的时节,南方
海南岛却已经春意盎然,南北季节差异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
B.降水
C.海拔
D.季风
【解析】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差异大,获得 热量差异大,南北温差明显。
【答案】A
规律总结 影响气候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一是各因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如我国的秦 岭,在分析气候时既要考虑到纬度位置的影响,又要考虑到地形因素的影 响;二是影响气候的各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相互代替的,如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的作用都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
1.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降水不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只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低纬度比较明显
D.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热相同,气温完全一致
2.下列哪个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C )
A.海陆位置
B.地形因素
放( A )
A.温室气体
B.核污染物
C.工业废气
D.重金属污染物
8.横断山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点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纬度
B.经度
C.海陆
D.地形
9.由表可知,形成那曲与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
地名
纬度 海拔(米) 1月均温 7月均温
那曲(西藏) 31°12′N 4808 -12.6℃ 9.0℃

3.寻 找 诗 词 中 的标 志性语 言。如 在以时 空为序 的诗词 中要注 意寻找 表示时 空转换 的词语 ,句子 ;写景 抒情或 托物言 志的诗 词中要 注意末 尾卒章 显志的 抒情议 论句。

中考地理复习作业课件 世界地理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2课时 世界的气候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中考地理复习作业课件 世界地理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2课时 世界的气候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 C)
10.★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地区位于北半球沿海 B.甲、乙、丙三地中,甲地气温最低 C.乙地为迎风坡,降水多 D.甲、乙两地都属于温带气候
(C )
11.下图中降水量甲坡大于乙坡的影响因素是
( D)
某因素对降水影响示意图 A.人类活动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地势
(3)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在山脉的
背背风风坡(选填“迎风坡”或“背风坡”)形成了巴塔哥尼亚沙漠。 坡
第2课时 世界的气候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选择题 (2022·贺州)读“某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 1~ 2 题。
1.该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D)
2.该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二、非选择题 12.(2022·陕西)读世界部分沙漠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大陆北部,被北北回回归归线(填重要纬线名称)穿过; 卡拉库姆沙漠位于亚亚欧欧大陆内部;巴线塔哥尼亚沙漠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东
(填方位)侧。
(2)下图为三个沙漠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地 降水量都较较少少,能够表示撒哈拉沙漠、卡拉库姆沙漠、巴塔哥尼亚沙漠 三地气候的序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次是②②③③①①。
(C )
(2022·福建)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 3~4 题。
3.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多雨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B)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2课时
冬季盛行从亚欧大陆 内部吹来的偏北风, 寒冷干燥,加剧了我 国北方的严寒,使南
北温差加大。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海陆因素
降水量最少的地方: 新疆的托克逊,年平均降水
量仅5.9毫米
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 湾的火烧寮,年平均降 水量达6558毫米 我 国年 降中水国年量降水分量的布分布图
我国东西跨 经度大,自 东南向西北, 离海越来越 远,受夏季 风的影响越 来越小,降 水量越来越 少。海陆因 素
季风气候显著: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课堂巩固
C 1.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雨热同期 C.海洋性气候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
C 2.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气候 第二课时
中国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拉亚萨 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地域辽阔,地
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 湿地区,使气候具有 复杂多样的特点,我 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 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地形因素
高大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 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我国 有很多高大山地,其气温、 降水量的垂直变化造成了山 地气候的垂直变化。青藏高 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 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使我 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海陆因素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 风、太平洋的东南风, 温暖湿润,带来丰富水 气,雨热同期,形成我 国的雨季。

第二讲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第二讲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4、人类活动
温度升高)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如兴修水库、
植树造林
各气候因子是相互关联的,共同影响气候的形成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夏至日
北寒带 北温带
热带
冬至日
太阳辐射分布差异
南温带
南寒带
不同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2、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
赤道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信风带
酒泉教育在线教学——学科拓展课程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学科
第一章 世界地理概况 第二讲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主讲人:甘肃省酒泉中学 张鑫 2020年2月28日
一、形成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
3、 地面状①况、海陆分布 (下垫面②)、洋流 ③、地形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海参崴 哈尔滨
降水量/毫米 气温/℃
600
北海道
500
30° 15°
400

300
-15°
200
-30°
100
-45°
0 1 4 7 10 -60°
分布:中国北方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北部,俄罗
斯太平洋沿岸(只分布在亚洲)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气候特征 终年温和湿润
最冷月气温在 -15℃~0℃之间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最热月气温<-15℃
寒带
以“水”定型
年雨型
热带雨林、温带海洋
夏雨型
热带草原热带、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
冬雨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习题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习题课件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14.在狭长的南美洲南部地区,东西两侧都濒临海洋,却形成了不同的
气候类型(如上面右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植被
B.海陆位置
C.地形
D.纬度位置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15.“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 B )
( B)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4.下图中的 A、B 两点,在气温和降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的影
响因素是
(B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其他因素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读下图,完成第 5~6 题。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影片《一路向南》中,故事主人公于阿拉斯加附近会合,开始了他们的 美洲穿越计划。他们从北极圈附近(a)出发,一路向南,以阿根廷最南端 (b)为目的地。读“世界等温线分布局部图”,完成第 13~14 题。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七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气温
降水
纬度低,气温高高 ; 纬度 纬度高,气温 低 低
低纬度,降水多; 高纬度,降水少
距海近,气温变化幅度小; 距海近,降水多多 ;

《世界的气候》第1、2、3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世界的气候》第1、2、3课时示范课教案【六年级地理上册鲁教版】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气候是由于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造成的。

3.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

【教学难点】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气候特征,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气候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把握基础,适时适度的安排运用各种图表、数据分析气候事物和现象的练习,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气候的地区差异”,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降水的地区差异,导致了气候的地区差异。

这节课将从现象出发,概括出世界上各地有冷热、干湿不同的组合,定性说明有多种气候类型。

四、教学流程柱状图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判读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来分析气候的特征。

1. 读气温曲线图,分析冷热状况2. 读降水柱状图,分析干湿状况3. 综合冷热干湿,归纳气候特征图,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锻炼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环节三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慧眼识图】阅读四幅不同景观图片,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是有规律的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 观察图中一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2.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并填在表格中。

3.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问题:学习在地图中找到有效信息,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阅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概括明确: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2.温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寒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4《世界的气候》(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4《世界的气候》(课件)
欧洲西部
主要分布在40°--60°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 全年降水稀少



对比温带气候的特点
全年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干燥
冬冷夏热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多雨 全年降水稀少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二、气候分布 寒带气候类型
北冰洋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南方
北美洲东南部
南美洲东南部
冬季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
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南北美洲东南部等地
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沿岸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分布在30°-40°大陆西岸
温带季风气候
中国北方地区
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格陵兰岛
南极洲
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终年严寒,降水少
二、气候分布 高原山地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气温日较差大 年较差小
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高山地区。
知识小结
纬度 位置
热带(4种) 温带(5种) 寒带(1种)
海陆 位置
大陆西岸
大陆内部 大陆东岸
地形 高原山地气候
三、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对气温影响很大
雨或干燥。
综合该地的气候特征: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一、认识气候
冷热 状况
干湿 状况
气候 特征
甲 地
冬季温和 冬季湿润 全年温和湿润
夏季温和 夏季湿润
乙 冬季寒冷 冬季少雨 冬季寒冷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示例2
——“世界的气候”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2.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
亚欧大陆由西向东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地形雨动画,中国南北方景观图片,中国东西
部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意图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训练,同学们学会了从图上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对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有了基本的了解。在课程结束时我们曾经提出了一个问题:影响气候的要素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复习旧知识] 我们在本章前两节课中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同学们回忆一下,都有哪些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产生了影响? [总结]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提问] 气候主要由哪两个要素组成? [小结]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也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布置活动]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教材提供的活动1、2、3、4,看一看每一种气候特征都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 (图片展示)亚欧大陆东西部景观图片 [简要总结] (展示动画)地形雨 [承转]气候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能否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设问式导入

前后知识的衔接 以旧带新,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学会地理概念的比较,进而分析出地理概念的差异性。 复习巩固旧知识 师生互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总结讲述学习内容。 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 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 翻阅以前所学知
识,讨论总结回答
(略)

思考并回答
(气温和降水)

回顾、总结、讲述
答:(略)

思考
记忆

学生分组讨论回
答。
[小结]
[巩固知识]
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教材提供的活动。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用已经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巩固所学知识 思考、问题探究
答:(略)

组织学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三、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