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颈天牛的危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日艺 2012年第l 1期 
红颈天牛的危害与防治 
高靖 
(浙江省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 325018) 

摘要: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Faldermann)属鞘翅目天牛科,是一种枝干类害虫,分布于全国,它对桃、李、杏、梅、梨等树种危害 
甚大。本文以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的桃李园为例,阐述了其危害特征、发生特点,并提出了以人工、物理防治为主,辅以化学防治策 
略。 
关键词:红颈天牛;幼虫;防治 

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一种枝干类害虫,近 
年来由于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桃李园管理粗放,肥水 
管理不当,树势衰弱,在发现病虫后没有及时地采取有 效防治措施,加重了虫害的大量发生。短短2年内桃李 受害率达60%,危害轻者树体内有I--3条红颈天牛幼 虫,重者有7~8条。现将其危害特点与防治措施简介如 下。 1 危害特点 1.1蛀食危害 —炱 —壹—奠—J.¨ 炱一 — ,、兔 奠—, — 3.1症状鉴别 此病主要危害山楂花器、幼叶和嫩 梢。叶芽感病后,于芽萌动后展叶4~5天出现症状,幼 叶初现褐色短线条状或点状斑,6~7天可扩展至病叶 1,3~l,2,病斑红褐色至棕褐色,病叶、嫩梢腐烂。花器 染病,引起花腐脱落。幼果染病,多在落花10天后出现 症状,2~3天即可使幼果变暗褐色腐烂,病果僵化形成 菌核。 3.2病原及发病规律 病原分有性态和无性态2 种。有性态为子囊菌门山楂链核盘菌;无性态为半知菌 尖山楂褐腐串珠霉菌。病原以菌丝在病僵果上越冬,翌 年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后从伤口或 皮孔侵入,果实成熟时或贮藏期发病。气温25℃以上, 湿度大易发病,伤口多发病重。 3.3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冬春季节彻底清除山 楂园内病僵果及枯枝落叶,深埋或集中烧毁,并翻耕园 地土壤,消灭越冬菌源;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减少病菌发病机会;合理修剪,减少机械损伤及伤口。 科学采收,轻摘轻放,贮运时尽量避免挤压果实。②及 时防治其它病虫害。③药剂防治:于发芽前在树冠下喷 洒25%乙霉威1000~1500倍液或42%噻菌灵悬浮剂 400~500倍液等。于发病前叶面喷洒15%三唑酮1000 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900倍液、70% 百・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4 山楂白粉病 山楂白粉病又称弯脖子病或花脸病。 4.1症状鉴别 主要为害叶片、新梢及果实。叶片染 ⑩ 红颈天牛的危害,早期一般不被发现,一旦发现有 虫粪排出时,这时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该虫以幼虫蛀 食树木主干和大枝的韧皮部和木质部,蛀成弯曲隧道, 
使树干中空,皮层脱落,每隔一段距离便会向外蛀孔排 
粪,孑L外堆积有木屑状的虫粪,严重时干基堆满虫粪。 
危害轻者树势衰弱,部分树枝枯死,重者树干全部被蛀 
空而死亡,严重影响果树的生长和寿命。 
1.2引发流胶病 
被害树木易引起真菌侵入,是引发流胶病的重要 
— 
夹— .J、 — I_—奠 — L — L~ — —奠 鱼— L — —_. — 
病初期叶两面产生白色粉状斑,严重时白粉覆盖整个 

叶片,表面长出黑色小粒点,即病菌闭囊壳。 
4.2病原及发病规律 有性态属子囊菌亚门叉丝单 
囊壳菌;无性态称山楂粉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 
闭囊壳在病叶或病果上越冬,翌年春释放子囊孢子,侵 
染树冠下部,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 
侵染。春季温暖干旱、夏季多雨凉爽的年份病害流行; 
偏施氮肥,栽植过密的山楂园发病重;实生苗易感病。 
43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 
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水,保持园地内土壤水分 
适宜;合理疏花、疏叶。冬春季彻底清除树上树下枯叶、 
残果,并集中烧毁或深埋,清除越冬菌源。②药剂防治: 
于发芽前喷洒45%晶体石硫合剂3O倍液或2~3。Be 
石硫合剂。落花后和幼果期喷洒62.25%仙生600倍液 
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 
悬浮剂800倍液、50%硫悬浮剂300倍液、20%粉锈宁 
乳油10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2500倍液、47%加 
瑞农500~800倍液等,l5~20天1次,连续防治2~3 
次。 (收稿:2012—02—24) 
参考文献 
[1 J冯玉增,孛永成.山楂病虫害诊治原色图谱【MJ.北京:科学技术文 
献出版社.2010.1 
【2】棘晓安等.河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MJ.河南:黄河水利出版社. 

2o05. 
【3】李勇巩传银等.山楂叶斑痛的防治试验 落叶果树,2002(2) 

作者简介:毛晓宇,女,汉族,1976年8月出生,河南省扶沟县人,本 
科学历,工程师,现工作于河南省扶沟县林技站,从事林业技术推 
广、林木病虫害防治、经济林栽培等工作。 
2012年第1l期 现代园艺 
原因『J1。发病初期在3~4月份,5-6月份最为严重,7-8 月份减缓,枝干发病后从皮孑L或伤口处流出淡黄色透 明、柔软的树胶,后氧化凝结变成褐色至黑色的硬质胶 块。随着树龄增大,流胶量增加,树势不断衰弱,叶片黄 化,严重时枝枯或死亡。 2 发生特点 2.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3~37mm,雄虫触角比体长,雌虫触角 与体长相近。体黑发亮、有光泽,前胸背面棕红色或黑 色,背有4个瘤状突起,两侧各有一刺突。卵长 6 ̄7mm,乳白色,形似大米粒。幼虫体长42~52mm左 右。幼虫乳白色。前胸背板扁平、长方形,前缘黄褐色, 后缘色淡。蛹为裸蛹型,长约35mm。乳白色,后黄褐 色。 2.2发生规律 该虫2年完成1代,以幼龄和老龄幼虫在树干内 越冬,一般在10~1 1月全部越冬[21。幼龄幼虫仅在皮层 下蛀食危害,蛀人部位随着虫体的增大而逐渐加深,蛀 道向下发展,当年入冬时幼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翌年 2—3月幼虫恢复活动,向下继续蛀食木质部,形成不规 则虫道,直至老龄幼虫在树干内越冬。第2年4月初, 老龄幼虫最后向上蛀食心材,4~6月在木质部虫道内 顶端化蛹,6-9月间成虫羽化,7~8月为盛发期。成虫 雨后外出最多,晴天中午成虫多停息在树干上不动。雌 成虫遇惊扰即飞逃,雄成虫则多爬行躲避或自树上坠 下。成虫常于中午在枝条间进行多次交尾,产卵于树皮 裂缝中,以主干为多,产卵期约l周,产卵后成虫几天 内死亡。卵经1O天左右即孵化为幼虫,幼虫孵化后,先 在韧皮部皮层下蛀食,形成弯曲虫道,此时虫粪堆积在 皮下蛀道内,初受害枝干外部无明显症状,随后幼虫会 在树干上隔一定距离向外咬一排粪孔,从孔内向外排 出红褐色木屑状虫粪,干基堆满虫粪木屑,多分布于地 上50em范围主干内。 3 综合防治措施 3.1人工捕杀法 3.1.1杀卵和低龄幼虫。天牛产卵于枝干上,有的种类 刻槽明显易找,低龄幼虫未蛀人木质部前,在枝上危害 处有新鲜树液树脂流出,有粪屑处,用小刀或螺丝刀等 工具刮树皮,可仔细寻找,杀死卵和幼虫,或用锤子等 敲击。 3.1.2杀大龄幼虫。幼虫长大后,一般长30mm左右就 会蛀入木质部,这时如发现部分已经注入木质部,有大 量的木屑和粪便排出,可用铁丝或铜丝伸入孔内,刺杀 大龄幼虫。有时候排粪孑L很多,这时要注意仔细查看排 粪孔木屑和粪便的新鲜程度。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对 虫孔较直,且不弯曲深入情况。不然就会不容易刺杀, 而且费时费力,对树体也伤害大。 
3.1_3捕捉成虫。捕捉成虫是防治红颈天牛的重点,人 
工捕捉速度快,省工省药,不污染环境,可取得较好的 
防治效果。红颈天牛蛹羽化后,一般在6-9月成虫活 
动期问,可在中午到下午3时前,成虫会在枝条上休 
息,可进行人工捕杀。有时也可剧烈摇晃树枝,有的成 
虫就会跌落下来再捕杀。 
3.2涂白树干法 
5月下旬至6月间,即在成虫羽化之前,可在树干 
和主枝上涂刷“白涂剂”。把树皮裂缝、空隙涂实,防止 
成虫产卵。利用红颈天牛惧怕臼色的习性,在成虫发生 
前对桃树主干与主枝进行涂白,使成虫不敢停留在主 
干与主枝上产卵。涂白剂配置生石灰1O份、硫磺粉1 
份、食盐0.2份、动植物油0.2份、水40份【]I,也可用石 
硫合剂结晶按要求配置后进行涂抹以防治,涂白主干 
高度一般1.Om左右。 
3.3药剂防治 
根据害虫的不同时期的形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 
于7-8月间成虫发生盛期和幼虫刚刚孵化期,在树体 
上喷洒77.5%敌敌畏8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 
800~1000倍液,便可防治。再就是虫孔施药,大龄幼虫 
蛀入木质部,喷药对其已无作用,可采取虫孔施药的方 
法除治。清理一下树干上的排粪孔,用一次性医用注射 
器,向蛀孔灌注77.5%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500倍 
液lOml,或者用棉花蘸敌敌畏和氧化乐果500倍液, 
然后塞入孔内,最后用泥封严虫孔口,以便充分发挥药 
物的熏蒸效果,最终熏杀害虫。药剂防治应以果实采收 
后最适,果实收获前30天严禁用药。 
3.4糖醋诱杀法 
红颈天牛成虫对糖醋有趋性,用糖2份,醋1份, 
或糖:醋:酒为1:O.5:1.5,敌百虫(或其它杀虫剂)0-3份 
配成诱杀液,装盆罐中,挂在离地hIl高处诱杀。 
3.5加强管理 
对树木进行精细管护,适时施肥,施有机肥料,不 
偏施氮肥,增强树势,降低危害,及时清理被虫害危害 
干枯的树枝及死亡的树体,对已发生的虫害树木防治 
后要经常检查是否还有再次发生。根据红颈天牛喜欢 
产卵于老树树皮裂缝及粗糙部位,而幼树和树干光洁 
部位不产或很少产卵的特点,应加强树干管理,保持树 
干的光洁。 (收稿:2012—03—07) 
参考文献: 
…段志坤.红颈天牛、流胶病对桃、李的危害及防治U】.果农之友, 
2001(1):1. 
【2]马文会,孙立袢,于利国,王景涛,陈江玉.桃红颈天牛发生及生活 
史的研究U】.华北农学报,2007(22):247—249. 
[31韩文璞,杨秀光,邵巧红,赖玲,宋兆本.红颈天牛对甜樱桃的危害 
与防治Ⅱ】.烟台果树,2007(2):46. 
【4】李国平.桃树红颈天牛综合防治技术卟现代农业科技,2008 
(13):1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