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要点课件-32页PPT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虫囊肿在肝内逐渐长大,依所在部位引起邻近脏器的压 迫症状,并可发生感染,破裂播散及空脏器阻塞等并发症。
包虫病诊断标准2019
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包虫病临床研究所,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四川省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肝囊型包虫病腹腔镜包虫摘除术:随着腹腔镜技 术的成熟和发展,其在治疗肝囊型包虫病中取得 了很大的进展。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减少术 后疼痛、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等优点。 手术方式包括完整包虫外囊切除术、内囊摘除术 和肝叶切除术。考虑到包虫病囊液外溢播散种植 的生物学特点,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首选完整 包虫外囊切除术和肝叶切除术。
背景
囊型包虫病,又称细粒棘球蝴病 (ccysticEchinococcosis CE)是由细粒棘球绦虫 的幼虫期感染宿主所致,常见于东欧、北非、地 中海区域、中亚及我国西北牧区的具有地方性特 色的慢性寄生虫传染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我国 包虫病高发地区,农牧区 发病率高达2.7%。肝脏是 细粒棘球蚴感染的常见靶 器官,约占全身器官的 75%。
影像学检查: 1.发现占位性病变 2.下列任一检查发现包虫病的特征性影像。
B超扫描、X线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 检查。 3.实验室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 PVC薄膜快速ELISA、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WB) 4.病原学检查,在手术活检材料、切除的病灶或排出物中发现棘球蚴 囊壁、子囊、原头节或头钩
肝包虫病的成虫,主要是寄生在狗小肠内,它会随着狗的 粪便而排出,也因此,虫卵常会粘附在狗的毛发或牛羊毛 发上,易对环境、食物等造成污染,当人吞食了被虫卵污 染过的食பைடு நூலகம்后,就会感染。
人体是一种中间宿主。当包虫的虫卵与人体肠道内的消液 发生作用后,虫体会脱壳而出,穿过肠粘膜,进入门静脉 系统,而大部分的虫体会被阻留于肝脏内。当虫体在人体 内经过三周的发育后,就会发育为包虫囊了。
手术治疗:彻底清除和杀灭包虫虫体而达到治疗目的,常 用的手术方式有: (1)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术。 (2)肝囊型包虫病外囊完整剥除术。 (3)肝囊型包虫病内囊摘除 +外囊次全切除术。 (4)肝囊型包虫病肝部分切除术。 (5)肝囊型包虫病经皮穿刺引流囊液术。 (6)腹腔镜肝囊型包虫病摘除术。
腹腔镜内囊摘除术
适应证:
位于肝Ⅲ、Ⅳ、Ⅴ、Ⅵ段的单发肝囊型包虫病囊肿。 外囊壁要有一定厚度,一般 >3mm。 靠近边沿的局限在一个肝段或叶内多发性肝囊型包虫病囊 肿。 心肺功能好,能耐受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肝包虫内囊摘除术
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并取“大字”体位。术者站立于双腿中间, 第一助手和器械护士站立于包虫囊肿同侧,扶镜手站立于患者下端并 根据病灶位置选择 TROCAR 位置。如病灶在左侧从右面进、反之亦然。 建立气腹并将气腹压力根据患者的体重控制在 12 ~ 14 mm Hg(1 mm Hg = 0.133 k Pa)。首先将 10 mm TROCAR从脐部进入到腹腔,建立 观察孔,观察腹腔内病变并确定病变位置。根据病变位置再确定其余 TROCAR 进入的位置。置入20%盐水纱条围绕保护病灶周围并留置腹腔 镜吸引器防止囊液外溢导致播散种植。用腹腔镜穿刺针刺破包虫囊肿 并吸走其内容物,并检查是否有胆漏。腹腔镜穿刺未拔出前,用 20% 的氯化钠溶液注入包虫囊内使液体充满囊内并放置 15 min 从而消灭 残余活性物质。其后,用吸引器吸走内容物并再次注入 20 % 氯化钠 溶液进行囊内冲洗。间隔 10 min后再次用吸引器吸走囊内容物。最后 将部分囊壁切除,然后用腹腔镜观察剩余的囊腔内是否有出血及胆漏 现象。
子囊液的密度低于母囊液, 含有子囊时,显示有密度略低的 多个较小的圆形低密度影。过多 的子囊可充满母囊,相互挤压呈 方形、菱形呈蜂房状。钙化的外 囊呈不规则的“蛋壳”状结构, 亦可呈斑块装、条状或整个棘球 蚴囊全部钙化,内囊破裂后,囊 壁塌陷形成各种不规则图像。由 于包虫死亡,囊液吸收浓缩,类 似干酪样变并含有变性的子囊, CT值增高而不均匀,近似实质性 肿瘤影像,但CT增强扫描时不出 现强化。位于肝顶部或边缘的棘 球蚴囊可出现球形或半弧形凸出 的边缘。
典型的囊型包虫病CT可显示大 小不等的类球形囊状占位阴影。内 囊壁光滑,厚度1mm~3mm,囊内充 满液体呈水样密度,外囊壁较厚, 3mm~8mm,可显示双壁征,界线清 楚,加强扫描时周围肝组织密度增 加而棘球蚴囊密度不增加,显示边 界明显,可与血管瘤、肝癌鉴别。
CE鉴别诊断
肝囊肿:影像学检查显示囊壁较薄,无“双层壁”囊的特征,并可借 助包虫病免疫学检查加以区别。
标准主要起草人:伍卫平、温浩、王虎、杨文、童苏祥、江莉。
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有在流行区的居住、工作、旅游或狩猎史,或与犬、牛、 羊等家养动物或狐、狼等野生动物及其皮毛的接触史;在非流行区有 从事对来自流行区的家畜运输、宰杀、畜产品和皮毛产品加工等接触 史。
2.临床表现包虫病病人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多在体检中发现。主要的 临床表现为棘球蚴囊占位所致压迫、刺激、或破裂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囊型包虫病可发生在全身多个脏器,以肝、肺多见。泡型包虫病原发 病灶几乎都位于肝脏,就诊病人多属晚期。
虽然药物和介入治疗肝囊型包虫病取得了一定的 疗效,因其具有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外科手术仍 是肝囊型包虫病的一线治疗方法。
目前,肝包虫内囊摘除术到肝部分切除术等应用 于肝囊型包虫病。近年来,因腹腔镜技术的住院 时间短、术中创伤小、术后疤痕不明显等显著特 点逐渐被应用在肝包虫病手术中。
肝包虫病的传染途径
细菌性肝脓肿:无棘球蚴囊的特征性影像,CT检查可见其脓肿壁外周 有低密度水肿带;全身中毒症状较重,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包虫病免 疫学检查阴性。
右侧肾盂积水和胆囊积液:除无棘球蚴囊的影像学特征外,包虫病免 疫学检查阴性。
CE的治疗
WHO包虫病指导纲要建议肝囊型包虫病以手术为主要治 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