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原则

合集下载

AIDS

AIDS

• 二.避免共用针筒
• 1 远离毒品 。 • 2 切勿共用针筒注射毒品 。 • 3 就是未能戒除毒瘾而要共用针筒 ,亦必须先以漂白水 和清水进行消毒。
• 三.减少血液接触
• 艾滋病、会透过血液传染,因此,但凡处理伤口,你都要: • 1 避免皮肤 、眼睛或口腔接触到别人的血液。 • 2 先戴上用完即弃的胶手套 ,才替别人护理伤口。
中药治疗
• 中成药唐草片【成份】老鹳草、金银花、瓜蒌皮、柴胡、 香薷、石榴皮、黄芪、甘草、木棉花、鸡血藤、红花、糯 稻根、诃子、白花蛇舌草、菱角、银杏叶、马齿苋、胡黄 连、龙葵、全蝎。有抑制病毒HIV-1复制作用
预防
只要针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具体如下。
• 一.谨慎性行为
• 任何与受感染人士发生的性行为都有可能传播HIV。为使 你的家庭免受艾滋病威胁,你应注意下列几点: • 1不要性滥交:性伴侣越多,越容易感染HIV。 • 2若不能确定性伴侣是否已感染病毒,每次发生性行为时 都要使用胶质安全套,更应注意安全套的质量和正确用法, 藉以减低传染的机会。 • 3 避免酗酒或滥用药物:酒精和药物,会使你失去理智 和判断力,以致影响你的性行为
水果治疗
最近国外又传来消息说,美国研究人员在历经3年多时间的深入研 究后发现,石榴汁含有出色的抗HIV(艾滋病毒)作用。美国学者曾对 十几种常见水果果汁的抗HIV作用进行了对比试验。这些水果包括苹 果、黑莓、蓝莓、椰子、越橘、接骨木果、葡萄、葡萄柚、柠檬、酸 橙、波萝、石榴等市场常见果品。美国研究人员将这些果汁一律稀释 2~4倍,然后研究它们对于某种HIV-1 和CXCR4受体相结合的抑制作 用(因为HIV病毒主要通过上述受体侵害人体免疫细胞)。除蓝莓、越 橘、葡萄和酸橙的稀释果汁对HIV-1略有抑制作用外,石榴汁(无论它 产于何地)却显示出强大抑制HIV-1与人体受体结合的作用。 • 为何石榴具有与众不同的抗HIV作用?美国科学家推测,这很可能 与石榴汁含丰富的黄酮类物质有关。因为植物黄酮是一种多效生理活 性物质,它有抗氧化、抗癌、抗菌、抗病毒等多种作用。石榴汁防止 HIV与人体CD-4受体结合与其所含的黄酮成分不无关系(当然也可能 与石榴汁中的未知活性成分有关)。 • 这一实验结果使美国医学界感到振奋。因为石榴在美国是一种产 量极大、且价廉物美的水果。不少美国人都有喝石榴汁的习惯(注: 石榴鲜果含水量高达78%,故榨汁量较多)。美国学者建议,今后可 将新鲜采收的石榴加工成稀释2~3倍的果汁,作为天然艾滋病预防药 在高危人群中加以推广,以防止艾滋病在穷人和青少年中的蔓延,降 低艾滋病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发病率。 •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其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亦称艾滋病病毒。

自1981年发现以来,艾滋病很快在全球肆虐,截至2004年底,估计已造成6900万人感染,其中约2700万人死亡。

艾滋病在1985年传入我国,目前我国的艾滋病已由吸毒、暗娼等高危人群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疫情流行范围广,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病因】HIV 是RNA逆转录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科中的慢病毒亚科中的人类慢病毒组。

呈球型,直径约100~120 nm,由病毒包膜和核心两部分组成。

最外层为膜蛋白。

包膜上有72个刺突(Spike),含糖蛋白gp120,在双脂质层中有gP41。

核心包括两条单股RNA 链、核心结构蛋白和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类,含有逆转录酶(RT,P51/P66),整合酶(INT,P32)和蛋白酶(P1,P10)。

核心外面为病毒的衣壳蛋白(P24,P17)。

HIV可分为HIV-1型和HIV-2型。

目前全球主要流行的HIV-1型至少可以分为13个亚型,归属于M、O和N三个组,其中M组有A、B、C、D、E、F、G、H、I、J和K 11个亚型;O组有O亚型和N组有N亚型。

HIV-2型至少有A、B、C、D、E、F和G 7个亚型。

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已发现的有A、B(欧美B)、B’(泰国B)、C、D、E、F和G 8个亚型。

1999年起发现并证实我国有少数HIV-2型感染者。

HIV是一种变异性很强的病毒,env基因变异率最高。

HIV对外界抵抗力HIV对化学品十分敏感。

常用的漂白粉、6%过氧化氢、2%戊二醛溶液、4%福尔马林溶液、2%氯胺、都能杀死HIV,70%酒精溶液和碳酸溶液对HIV有灭活作用但不稳定。

对热很敏感,60℃以上可被杀死。

医疗用具,注射器经高温消毒、煮沸或蒸气消毒后完全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aids

aids

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特发性CD4+T 淋 巴细胞减少和并发严重机会性感染,各种检查无 HIV-1、HIV-2

继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主要见于肿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化疗后

预 后
● ●
HIV感染者,无症状期可达10年以上
AIDS预后差,平均存活期12-18月
Pathogenosis
HIV侵入人体,直接或间接损害以CD4+T淋巴细胞 为主的多种免疫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最终 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
●直接损伤:HIV核蛋白及RNA进入细胞,大量复制,
细胞溶解破裂。
●间接损伤:膜表达。 ●其他免疫细胞损伤:B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
NK细胞等。

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潜伏期:2-10年 HIV侵入人体后可分为四期: Ⅰ期(急性感染期) Ⅱ期(无症状感染期) Ⅲ期(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 PGL) Ⅳ期(AIDS): 体质消耗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 各种机会性感染 恶性肿瘤
急性感染期

人 感 染 HIV 数 周 后 ,10%-15% 患 者 感 疲乏、发热、头痛、厌食、恶心、肌痛、 关节痛、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类似血 清病的症状。3-12日自行消失。 此期血 液中可检出HIV及p24抗原。
3. 母親對嬰兒的傳染: 嬰兒也會由其已感染病毒的母親在懷孕期、 生產期、或哺乳而得到愛滋病毒。传播率与分娩 时母亲感染HIV的严重度有关。 其他途径(较少见): ⑴ 职业性传播:带HIV的血液或体液污染医疗器械刺 伤或原本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医务人员或病人体 内而传给。感染危险率约为0.3%(单次暴露)。口 腔科的治疗(医疗器械消毒不严)。

艾滋病有哪些症状?

艾滋病有哪些症状?

艾滋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艾滋病症状,尤其是艾滋病的早期症状,艾滋病有什么表现?得了艾滋病会怎样?以及艾滋病有哪些并发病症,艾滋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艾滋病常见症状:典型症状:不明原因发热、免疫力降低、HIV感染、反复感染*一、症状一、症状1.临床上将其分为四期,表现为渐进的和连贯的发展过程。

1).急性感染期:感染HIV后,HIV刺激机体引起免疫反应。

此后,进入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感染期。

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症状。

起病急骤,出现发热出汗、头痛、咽痛、恶心、厌食、全身不适、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

同时可伴有红斑样皮疹、呕吐、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或血小板减少。

有的还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头痛、神经系统症状和脑膜刺激症。

外周血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

淋巴细胞亚群检查CD4/CD8细胞比例可无明显变化。

此期持续一两个星期。

由于此期症状无特征性,且较轻微,常易误诊为感冒而被忽略。

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

2).无症状感染期:此期感染者除血清HIV抗体阳性外,T 细胞数量可进行性减少。

但病毒在持续复制,且感染者已具有传染性。

临床症状:无。

持续时间:个体差异大,现在认为是2~10年,一般6~8年。

这对早期发现患者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前期亦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persistantgeneralizedlymphadenectasissyndrom,PGL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综合征(AIDSrelatedcomplex,ARC)"等。

临床症状: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

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肿大,直径1cm,持续3个月以上,淋巴结肿大多对称发生,触之质地韧、可自由活动,无压痛,对一般治疗无反应。

艾滋病患者早期口腔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患者早期口腔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患者早期口腔的临床表现12 月1 日是世界艾滋日,在非洲一些比较落后的部落,里面有 80%的人都携带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已经逐渐成为男性比较重视的一类疾病,在我国这几年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艾滋病患者口腔会出现哪些症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展为艾滋病之前的很长时间内口腔无症状,其中绝大多数患者本人、家属及社会均不知其患病情况,但他们可以传播艾滋病病毒,如何早期发现和诊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防止该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据国际上的研究和临床经验,在艾滋病发病前1-4 年内,患者可出现各种典型的口腔病损,艾滋病口腔表现被认为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关键症状。

与HIV 感染密切相关的口腔病变有以下几种:一、白色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是艾滋病最常见的口腔表征。

在高危人群中如性乱行为、吸毒、静脉输血史者,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是以后发生艾滋病的先兆;如在无任何诱因的健康年轻人(指无放疗、化疗史,无长期用激素、抗生素史以及无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疾病者)口腔内患有口腔白色念珠菌病,特别是颊部的红斑型白色念珠菌病或咽部、软腭的假膜型白色念珠菌病,应高度警惕为艾滋病的口腔表征。

白色念珠菌病发生于上腭及舌背,在红色区域上有时可见白色斑点或斑块。

据有关专家称艾滋病初期口腔症状可以发生在口腔的任何部位,表现为白色或黄色斑点或斑块,斑块可以擦去,留下红色区域并伴有出血。

有人认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和毛状白斑可作为艾滋病的预测性指标。

关于艾滋病初期口腔症状哈尔滨专家表示毛状白斑是位于舌两侧边缘的白色或灰色病变,病变也可延伸到舌腹部及舌背部,病变不能除去。

它几乎仅见于HIV 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很多流行病学考察表明,口腔念珠菌病在HIV 感染人流中具有特别高的病发率,是HIV感染后免疫遏制的早期迹象二、舌毛状白斑:毛状白斑现已被广泛认同是艾滋病感染者的一种特殊口腔损害,对艾滋病发生有高度提示性,其他疾病很少引起毛状白斑。

外国相关专家在非洲、美国和欧洲的研究显示,口腔念珠菌传染和毛状白斑可作为艾滋病的预测性基准。

艾滋病

艾滋病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本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

HIV主要侵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集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最终并发各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本病传播迅速、发病缓慢、病死率极高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预防病原学HIV是反转录病毒科免疫缺陷病毒属的成员,为RNA病毒HIV对物理因素的抵抗力不强,血液内的病毒室温下可存活15天。

加热56度30分钟和一般消毒剂均可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流行病学一、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都是传染源。

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能传播HIV二、传播途径1.性传播2.血液货血液制品传播3.母婴传播4.三、易感人群四、流行特征发病机制与病理一、发病机制HIV经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后,随即进入血液循环货淋巴系统,侵入CD4+细胞内处于低水平复制的潜伏状态,收到各种因素激活后开始大量复制,以芽生的方式释放病毒,最终致细胞溶解或者死亡随着Th细胞的不断减少,免疫功能障碍逐渐显露,最终整个免疫系统紊乱与功能破坏,出现机会感染与恶性肿瘤二、病理AIDS的病理改变分为两类病毒直接引起的淋巴、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原发病免疫功能障碍引起的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卡波济肉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感染HIV后临床可分为四期:一、急性感染期二、无症状感染期三、艾滋病前期四、艾滋病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急性感染期此期属HIV原发感染,通常在病毒复制开始阶段(感染后5天~3个月),平均2~4周)出现非特异性的急性HIV感染综合征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及全身不适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

个别有头痛、皮疹、脑膜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体检有劲、枕、腋部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热退肿大的淋巴结也缩小此期可持续3~14天临床表现——无症状感染期所有的HIV感染者,均有这一期此期病毒处于低水平复制状态,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但血清中可检出病毒及抗体,有传染性,可持续2~10年或更久临床表现——艾滋病前期又称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淋巴结病相关综合征、持续性淋巴结肿大综合征等表现为:1、淋巴结肿大: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

艾滋病的各期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各期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各期临床表现
• HIV相关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
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部分病人表现为神经精 神症状,如记忆力减退、精神淡漠、性格改变、头痛、癫 痫及痴呆等。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其 特点为①.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 肿大;②.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③持续时 间3个月以上。
• 经过多年积极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5月,法国巴斯 德研究所肿瘤病毒室主任乐克•蒙特尼尔(Luc Montagbier)博士等率先在《SCIENCE》杂志上刊登了他 们的研究成果。他们从一个患淋巴结肿大综合征病人的血 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人类逆转录病毒(retiovirus),将 其称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此后,世界各地不少学者相继 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唾液分离出上述病毒, 1985 年4月,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的国际艾滋病专题会议上, 正式将导致艾滋病的这种逆转录病毒命名为 LAV/HTLA-III。 1985年6月更名为HIV。第39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世界 卫生组织宣布今后艾滋病病毒以HIV命名,即人类免疫缺 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
艾滋病的各期临床表现
(一)急性期: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 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 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多数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 抗体则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 性减少,CD4/CD8比例可倒置。
• 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 制中心(CDC)发布报告:在 1980年10月到1981年5月期间, 先后发现5例病例,经检查确诊 为“卡氏肺囊虫肺炎”,免疫功 能极度衰竭,患者均为男性同性 恋者。

艾滋病

艾滋病

ZHEJIANG
JIANGXI HUNAN GUIZHOU FUJIAN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TAIWAN
发现阳性吸毒者省 未发现阳性吸毒者
YUNNAN GUANGXI
HAINAN
到2000年,26个省报告吸毒者中艾滋病流行
HEILONGJIANG
JILIN XINJIANG LIAONING GANSU NEIMENGGU BEIJING TIANJIN HEBEI NINGXIA QINGHAI SHANXI SHANDONG
从高危人群开始,逐渐向一般人群蔓延
嫖客
卖淫妇女
艾滋病流行规律
家庭妇女
婴儿 注射毒品者 同性恋
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这种新病 毒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的发现
1985年,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 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治愈无效, 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 1993年,我省发现首例HIV感染者。
艾滋病病毒的特点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血液内的 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15天,加热 56℃30分钟 和一般消毒剂均能够灭活,但对0.1%甲醛 溶液、γ射线、紫外线不敏感。 病毒基因变化多样,具有迅速变异能力。 主要攻击机体的T淋巴细胞。 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 道分泌物、唾液、尿液、乳汁、脑脊液等 体液中,其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 中浓度最高。
流行病学
艾滋病病毒的传染源
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 HIV感染者都是传染源。已 从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泪液、乳汁中分 离出HIV 病毒。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均能传播 HIV。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X线胸片示弥漫性间质性浸润;肺组织和 肺泡灌洗液可分离出巨细胞病毒,其中可见特异 的包涵体。
隐球菌肺炎
2.消化系统和肝脏疾病
(1)口腔病变 是艾滋病最常见也是较 早期出现的病变之一,由EB病毒感染引 起的舌缘毛状白斑,可扩展至整个舌背面, 患者无感觉或轻度疼痛。白色念珠病又称 为“鹅口疮”,可在整个口腔和咽部见到 膜状白斑,白斑涂片检查可见念珠菌孢子 和菌丝。单纯疱疹病毒产生的口腔炎常产 生口痛;并常引面部三叉神经或其它感觉 神经分布区的疼痛。
或内脏感染 21.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临床Ⅳ期 22. 任何播散性流行性霉菌病 23. 食道、气管、支气管念珠菌病 24. 非典型分枝杆菌播散性感染或肺部感染 25. 非伤寒沙门氏菌败血症 26. 肺外结核 27. 淋巴瘤 28. 卡波西肉瘤 29. HIV脑病 生活质量评分4级:有上述症状和/或在上一个月
美国CDC的分级和分类标准
A类
1级
CD4+ > 500/ul
A1
2级
CD4+ 200-499/ul A2
3级
CD4+ < 200/ul
A3
B类 C类 B1 C1 B2 C2 B3 C3
WHO对成人和青少年HIV感染疾病分期
临床Ⅰ期
1. 无症状期 2. 全身淋巴结肿大 生活质量评分1级:无症状、活动正常
口腔毛状白斑
口腔念珠菌病
鹅口疮
(2)食道炎主要表现为恶心厌食,胸 骨后不适、吞咽疼痛和困难,病因包 括念珠菌、CMV、HSV感染和胃酸返 流。多发生在CD4+细胞<100个/μl时。 由于念珠菌性食道炎最为常见,专家 推荐所有的食道炎先进行抗念珠菌治 疗,如果治疗3~5天不见好转,再进行 内窥镜检查和组织活检。
每天卧床时间>50%
艾滋病常见的感染
1.呼吸系统疾病
(1)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 PCP)是最常见的艾滋病 机会感染,约70%艾滋病人均可发生。早期发 现和治疗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PCP起病较缓, 初期有发热盗汗和乏力消瘦;几周后出现干咳 气促、胸骨后不适和呼吸困难;血氧分压明显 降低。 20%患者X光胸片无异常,但典型的 PCP胸片为弥漫性或“蝴蝶状”对称阴影,肺 门周围间质性浸润。引流的痰、支气管灌洗液 中查出卡氏肺孢子虫是确诊手段。
PCP 肺切片见肺孢子虫孢囊
(2) HIV感染者的细菌性肺炎发病率比一般 人群高十几倍,常见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肺 炎双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一般起病较急, 常有高热、胸痛、咳痰。75%患者X光胸片 可见广泛性浸润或局灶性、单叶或多叶肺实 变。常规抗菌治疗效果不错,但易于复发。 另一个引起广泛性肺部浸润的原因是淋巴细 胞性间质性肺炎,以儿童HIV感染者多见。
毛囊炎
带状疱疹
5.肿瘤
AIDS常见肿瘤有两种:卡波济肉瘤(KS)和 非何杰金淋巴瘤。KS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有关, 可发生在HIV感染各个阶段, 可侵犯皮肤、粘膜、 内脏(肺、胃肠道)和淋巴结。皮损有多个浅紫 粉红色结节,逐渐加深增大融合成片,表面有 溃疡。KS致局部淋巴结肿大、有些患者出现下 肢水肿。侵犯内脏时可出现占位性病变症状并 出血。非何杰金淋巴瘤与EB病毒有关,可侵犯 中枢神经系统、骨髓、胃肠道、淋巴结。预后 较差,化疗后常复发。
艾滋病的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即艾滋病,是因 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 得病。HIV特异性攻击人体的CD4+ T 细胞和其它免疫细胞,使机体的免疫 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一系列机会感染 和肿瘤发生,而产生致命的后果。
包括急性HIV脑膜脑炎、慢性HIV脑膜炎、 周围神经病变和艾滋病痴呆综合症,弓形体脑 病、病毒、霉菌、结核感染和神经梅毒,原发 性淋巴瘤和代谢性脑病等。
20%~40%的患者有艾滋病相关精神障碍, 出现记忆力减退、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 体检腱反射和肌张力增强、CT和MRI显示脑萎 缩、非特异性脑白质改变。脑脊液检查无特异 性发现。
(5)肺部其它感染包括多种病原,如新型隐球 菌肺炎表现为感冒样症状,X线胸片可见块状阴 影或空洞。白色念珠菌肺炎多表现为低热咳嗽、
气促和紫绀等,X线胸片多见云雾状阴影;痰和 咽拭子涂片可找到真菌菌丝或孢子。组织胞浆菌 肺炎除了肺部炎症外,还常同时引起肝脾、脑和 胃肠道严重感染,血培养或感染脏器中发现组织 胞浆菌可诊断。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常表现为间质 性肺炎综合征,有干咳气促、呼吸困难,听诊无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分类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A﹑B﹑C三类,根据CD4+ T淋巴 细胞和总淋巴细胞数分为1﹑2﹑3级。
A类 包括原发临床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和持续全身淋 巴结肿大综合症。
B类 为HIV相关细胞免疫缺陷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包括 继发细菌性肺炎或脑膜炎,咽部或阴道念珠菌病,颈部 肿瘤,口腔毛状粘膜白斑,复发性带状疱疹,肺结核,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能解释的体质性疾病。
淋巴瘤溃烂
HIV/AIDS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1. HIV感染病原学检测
是对血液和体液中的HIV及其标志 物的测定,包括分离HIV病毒,检测 HIV抗原、HIV抗体和HIV RNA以及HIV DNA等。HIV病原学检测是HIV/AIDS的 确诊依据,在艾滋病诊断中处于首要的 地位。
10,000,000 1,000,000 100,000 10,000 1,000 100
颅内占位性病变常见的病因是弓形体脑病 和原发性淋巴瘤。两者临床表现相似,有神经 系统症状和体征。应先按弓形体脑病治疗(螺 旋霉素+乙胺嘧啶),若治疗14天仍未好转应 进行脑部穿刺活检和MRI。
脑弓型虫
脑淋巴瘤
脑弓形虫活检
4.皮肤病变
艾滋病皮损常为多种形式病变和多种病原 感染。较早出现脂溢性皮炎和带状疮疹,后者表 现为生殖器和肛周的群集水疱;人乳头瘤病毒产 生的扁平疣常分布在肛门外生殖器和阴道子宫颈 等处。细菌性感染常表现为广泛的丘疹、水疱和 脓疱疹,可发生溃烂并产生脓肿或蜂窝织炎。真 菌感染可使用躯干和四肢出现较大面积皮疹、丘 疹和溃烂,和手指和足趾的甲癣。非感染性的皮 肤病常有银屑病、丘疹样皮炎和结节性痒疹等; 卡波济肉瘤或淋巴瘤产生的皮肤丘疹与结节出现 在艾滋病晚期。
HIV初始感染到AIDS终末期,约有 2年-10多年不等的病程,多数为6-10年。 在病程不同时期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依据2001年制定的《HIV/AIDS诊断标 准及处理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试行),将艾滋病的全过程分为急 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艾滋病的临床分期
1.急性期 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
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 的临床症状,持续约1-3周缓解。 表现为发热、 咽痛、盗汗、恶心、腹泻、皮疹、关节痛、淋 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在血液中可检出 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大多在感染612周后才出现。CD4+细胞一过性减少,血浆 HIV病毒载量可升至很高。
2.无症状期
生活质量评分3级:有上述症状或/和在上一 个月每天卧床时间<50%
临床Ⅳ期 14. HIV消耗综合征 15.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16. 弓形虫脑病 17. 隐孢子虫腹泻>1个月 18. 肺外隐球菌病 19. 除外肝、脾或淋巴结的CMV感染(如视网
膜炎) 20.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皮肤粘膜感染>1个月,
约持续6-8年,没有明显的症状, 但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此期长短取 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的 途径,机体的免疫状况、营养条件及 生活习惯等因素。此期血浆病毒载量 保持在104 --107 考贝/ml左右;免疫系 统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 降,CD8+T显著升高。血液和体液具 有明显的传染性。
(拷贝/ 毫升) 10
急性HIV 综合症
急性HIV感染综合症
800
500
月|
HIV感染
临床潜伏期

血清阳性
HIV疾病/艾滋病
20010ຫໍສະໝຸດ 50 0(个 /毫升)(1)HIV抗体检测:分为初筛实验和确认实验。 目前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或其它初筛方法检查 血清、血浆、尿液或脑脊液。初筛实验发现HIV 抗体阳性,应该用同一种方法和另一种实验原 理不同的方法重复检测。结果都为阴性时报告 为HIV抗体阴性;如结果均为阳性或一阴一阳时, 该份标本应送到HIV抗体确认实验室,用蛋白印 迹法或其它确认方法加以确认。确认实验结果 为可疑阳性者应在3个月后复检。如果届时确认 实验结果还不符合阳性判定标准,则报告为HIV 抗体阴性。
临床Ⅱ期
3. 体重下降, <原来体重的10% 4. 轻度皮肤粘膜表现(脂溢性皮炎、痒疹、指甲真菌
感染、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角炎) 5. 在过去5年内出现带状疱疹 6. 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如细菌性鼻窦炎) 生活质量评分2级:有症状,活动正常
临床Ⅲ期
7. 体重下降>原来体重的10% 8. 无原因的慢性腹泻 > 1个月 9. 无原因的长期发热 (间断或持续) > 1个月 10. 口腔念珠菌病 (鹅口疮) 11. 口腔毛状黏膜白斑 12. 肺结核 13. 严重的细菌感染 (如肺炎,脓毒性肌炎)
C类 包括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各种机会性病原体感染, 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及并发的其他疾病。
依据T细胞数量分级
1级 CD4+ T淋巴细胞>500个/μl, 总淋巴细胞数> 2000个/μl 。
2级 CD4+ T淋巴细胞200-499个/μl, 总淋巴细胞数1000--1999个/μl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