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 使用氢气十条规定

合集下载

化工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

化工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
• c)作业现场可能危及安全的坑、井、沟、孔洞等应采取有效 防护措施,并设警示标志,应间应设警示红灯;需要检修的 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应靠断电,在电源开关处加锁并加挂安全 警示牌;
• d)作业使用的人体防护器具、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 备等应完好;
• e)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 具等各种工器具应符合作业安全要求;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 式、移动式电动工器具应逐个配置漏电保护器和电源开关。

(气体扩散性强于液体挥发扩散性)
• 5.2.8铁路沿线25m以内的动火作业,如遇装有危险化学品 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应立即停止。
•5.2.9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瓶应直立 放置,氧气瓶与之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作业地 点间距不应小于10m,并应设置防晒设备。
•5.2.10作业完毕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 离开。
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的可靠性,熟悉 应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及分布。
• 4.4作业前,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及作业涉及的设备、设施、 工器具等进行检查,并使之符合如下要求:(物的措施)
• a)作业现场消防通道、行车通道应保持畅通;影响作业安全 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 b)作业现场的梯子、栏杆、平台、箅子板、盖板等设备应完 整、牢固,采用的临时设施应确保安全;

责任到人
• 同一作业涉及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 高处作业、吊装、临时用电、动土、断路中的两
种或两种以上时,除应同时执行相应的作业要求 外,还应同时办理相应的作业审批手续。

登高、动火;入罐、动火
• 作业的审批手续应齐全、安全措施应全部落实、 作业环境应符合安全要求。作业审批手续的相关 内容参见附录A或附录B。

工业用气标准

工业用气标准

工业用气标准
工业用气标准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气体的规格和质量要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业用气标准:
1. 氧气标准:氧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气体,其标准通常包括氧气的纯度、含水量、含油量、含氮量等指标。

例如,国际标准ISO 9809规定了氧气的纯度应不低于99.5%,含水量应不超过50ppm,含油量应不超过5mg/m3。

2. 氮气标准:氮气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气体,其标准通常包括氮气的纯度、含氧量、含水量等指标。

例如,美国标准ASTM G141规定了氮气的纯度应不低于99.995%,含氧量应不超过10ppm,含水量应不超过5ppm。

3. 氢气标准:氢气是一种常用于化工、石油等行业的气体,其标准通常包括氢气的纯度、含氧量、含水量等指标。

例如,欧洲标准EN ISO 14687规定了氢气的纯度应不低于99.999%,含氧量应不超过5ppm,含水量应不超过5ppm。

4. 甲烷标准:甲烷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燃气、化工等行业的气体,其标准通常包括甲烷的纯度、含杂质量等指标。

例如,中国标准GB/T 13611规定了甲烷的纯度应不低于98%,含杂质量应不超过2%。

5. 氦气标准:氦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核能等行业的气体,其标准通常
包括氦气的纯度、含杂质量等指标。

例如,美国标准ASTM G141规定了氦气的纯度应不低于99.995%,含杂质量应不超过5ppm。

这些工业用气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保证工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制氢、储氢装置的安全管(二篇)

制氢、储氢装置的安全管(二篇)

制氢、储氢装置的安全管1、储氢罐应装压力表、安全阀,每年应校验一次,确保灵敏有效,制氢系统设备的表计应定期校验,保证其准确性。

2、制氢站内和其它装有氢气的设备附近,必须严禁烟火,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并应设“严禁烟火”“氢气危险”的标示牌。

3、储氢罐周围10米外应设有围栏,在制氢站和发电机的附近,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

4、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员进入制氢站。

5、一般情况下,禁止在氢站或氢冷发电机与储氢罐10米之内进行明火作业或做能产生火花的工作,工作需要时必须使用一级动火工作票。

6、进入氢站的所有人员不得穿化纤服,不准穿带铁钉的鞋,不准携带火种和其它危险品。

7、氢站及其系统动火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动火设备必须与其它管道全部分离,用氮气吹扫(包括弯头、死角)在适当位置加堵板,现场应有两台防爆仪进行监视。

(2)制氢站应进行通风换气,空气中的含量应控制在0.3%以下。

(3)站内其它制氢设备必须停止运行,不能停止运行时,应确保证运行设备的严密,并用毡布等物品临时隔开。

(4)使用电、气焊时,电焊设备的地线不准接在氢气设备上,氧气瓶、乙炔瓶,应放在制氢站外。

(5)现场应配备轻便灭火器材,作业人员应熟悉器材的使用方法。

(6)工作结束,清理现场,防止火种遗留。

8、制氢站内的管道、阀门及其它设备发生冻结时,应用蒸汽或热水解冻,禁止用灯用火烘烤。

9、储氢设备(包括管道系统)和发电机氢冷系统进行检修前,拆开与其它设备连接的管道,应先加好堵板或关紧连接阀门,将氢气放空,并用氮气置换,只有在所停设备和空气中氢气含量在0.3%以下时,方能开始拆卸。

10、排出带有压力的氢气或进行储氢时,应均匀缓慢地打开阀门,使气体缓慢地流动和放出,以防因摩擦引起燃烧。

11、制氢着火应立即停止电气设备运行,切断电源,对系统泄压,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由于漏氢气而着火时,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并用石棉布密封漏氢处或采用其它方法隔绝气源。

12、制氢站、氢冷设备、储氢罐进行检修工作时,应使用铜制工具或铝合金制做工具,以防发生火花。

氢气的使用压力

氢气的使用压力

氢气的使用压力
氢气的使用压力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氢气可以在不同的压力下使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氢气使用压力范围:
1.工业氢气:在工业生产中,氢气通常以高压气体
形式存储和使用。

工业氢气的典型使用压力范围为200 bar至350 bar。

高压氢气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半导体制造和其他工业过程。

2.燃料电池应用:在燃料电池中,氢气作为燃料供
给电池产生电能。

燃料电池系统中使用的氢气压力通常在350 bar至700 bar之间,取决于具体的燃料电池设计和要求。

3.实验室和研究:在实验室和研究中,氢气可以在
较低的压力下使用。

通常,实验室中的氢气压力可以从几十psi(磅力/平方英寸)到几百psi不等。

4.氢气储存和运输:对于氢气储存和运输,常见的
储存压力包括200 bar、350 bar和700 bar。

更高压力的氢气储存可以实现更大的氢气储存密度,但也需要更强的容器和更高的安全标准。

总体而言,氢气的使用压力因其应用而异。

在选择氢气压力时,需要考虑安全性、能源密度、成本等因素,
以确保符合特定应用的要求。

氢气使用的正确流程

氢气使用的正确流程

氢气使用的正确流程 1. 确定使用目的 在使用氢气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使用的目的。氢气可以用于多种用途,如实验室实验、工业生产、能源储存等。确定使用目的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氢气源,并确保在相应环境下安全使用。

2. 选择适当的氢气源 根据使用目的选择适当的氢气源。氢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产生,如电解水、化石燃料重整、生物发酵等。不同的氢气源具有不同的纯度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

3. 进行氢气质量检测 在使用氢气之前,需要对氢气进行质量检测。质量检测可以确保氢气的纯度和适用性。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气体色谱法、质谱法等。如果氢气的纯度不符合要求,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纯度或选择其他氢气源。

4. 准备氢气使用装置 根据使用目的准备氢气使用装置。氢气使用装置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如氢气燃料电池、氢气气体瓶等。在选择氢气使用装置时,需要考虑使用环境、安全要求和操作便利性等因素。

5. 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在使用氢气之前,需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安全操作培训可以帮助操作人员了解氢气的特性、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培训内容通常包括氢气的燃烧特性、氢气泄漏的危害、氢气使用装置的使用方法等。

6. 进行氢气使用操作 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可以进行氢气的使用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产生氢气泄漏、燃烧等安全风险。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可能需要进行定量供氢、控制氢气流量等操作。 7. 监测氢气使用过程 在使用氢气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以确保安全运行。监测可以包括氢气流量监测、氢气压力监测、氢气质量监测等。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如停止供氢、排放氢气等。

8. 进行安全关闭和清理 在使用完毕后,需要进行安全关闭和清理。安全关闭包括停止供氢、关闭氢气使用装置等操作,确保氢气不会继续泄漏。清理包括清除氢气储存设备的残余氢气以及清理使用现场,以防止氢气积累导致安全隐患。

9. 定期维护和检修 为了确保氢气使用的长期稳定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维护包括对氢气使用装置的检查、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检修包括对氢气质量、安全设备以及氢气使用流程的评估和调整。

氢气瓶使用注意事项

氢气瓶使用注意事项

氢气瓶使用注意事项氢气瓶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储存装置,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

然而,由于氢气具有高压、易燃易爆等特性,使用氢气瓶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事项。

以下是关于氢气瓶使用的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1. 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在使用氢气瓶之前,必须了解和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包括国家、地方和行业相关的标准和安全规定。

例如,在中国使用氢气瓶需要符合《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法规。

2. 储存和运输:氢气瓶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首先,氢气瓶应该存放在气密、干燥和防火的场所,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环境。

其次,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氢气瓶的固定和稳定,防止碰撞和摩擦。

3. 氢气瓶的标识和标签:进行氢气瓶使用之前,在瓶体上应清晰标注氢气的识别标志(黄色)、压力(MPa)和容积(L),以便使用者能够准确识别和使用。

4. 气瓶质量检测:在使用氢气瓶之前,要对气瓶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主要包括外观和瓶体的检查、阀门状态的检查,以及气瓶的内部压力和温度的检测。

只有通过检测合格的气瓶才能投入使用。

5. 定期检测和养护:氢气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和养护,确保其安全性能。

检测内容包括瓶体的腐蚀、热膨胀和泄漏等情况,阀门的开关灵活性和泄漏情况。

检测周期一般为1-2年,具体根据使用情况和相关法规规定进行。

6. 氢气通风:在使用氢气瓶的场所应进行充分的通风,以防止氢气积聚形成爆炸危险。

应当注意避免在密闭、潮湿或可燃物较多的环境中使用氢气瓶。

7. 防火和泄漏处理:使用氢气瓶时应注意防火和泄漏处理。

氢气是易燃易爆的,与火源和静电相遇可能引发爆炸。

因此,在使用氢气瓶时要远离明火和高温场所,并避免使用易产生静电的设备。

若发现氢气瓶泄漏、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如迅速关闭阀门、采取安全疏散等。

8. 使用器材的选择:在使用氢气瓶时,应选择与氢气相适应的器材和设备。

例如,用于连接氢气瓶的管道和接头应具有耐压、耐腐蚀和耐高温的特性。

氢气瓶使用注意事项(二篇)

氢气瓶使用注意事项(二篇)

氢气瓶使用注意事项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现场(室内)使用气瓶,其数量不得超过5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比)。

建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窗或排气孔。

排气孔应朝向安全地带,室内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得少于三次,局部通风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得少于七次。

2.氢气瓶与盛有易燃、易爆物质及氧化性气体的容器和气瓶的间距不应小于8米。

3.与明火或普通电气设备的间距不应小于10米。

4.与空调装置、空气压缩机和通风设备等吸风口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5.与其他可燃性气体贮存地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米。

6.设有固定气瓶的支架。

7.多层建筑内使用气瓶,除生产特殊需要外,一般宜布置在顶层靠外墙处。

8.使用气瓶,禁止敲击、碰撞;气瓶不得靠近热源;夏季应防止曝晒。

9.必须使用专用的减压器,开启气瓶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10.阀门或减压器泄漏时,不得继续使用;阀门损坏时,严禁在瓶内有压力的情况下更换阀门。

11.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应保留5千帕以上的余压。

典型事故xx年4月26日,山东省某县化肥厂合成塔后废热锅炉进口管突然爆裂断开,大量高压合成气喷出起火,将正在调度室内开会的7人当场烧死。

事故原因是锅炉进口管管材选用了20号碳钢,因氢脆裂发生事故。

xx年10月25日,辽宁省某市化肥厂铜洗岗位油分离器上盖的垫片突然破裂,大量氢氮混合气泄出,爆炸起火,将在化验室工作的3人烧伤致死。

原因是由于油分离器密封材质不符合标准,又因循环氢量低,压力波动,引发事故。

xx年2月13日,河北省某县化肥厂脱碳工段冷却器被挖孔部位焊缝突然整体脱落,致使大量碳酸丙烯酯脱碳液和含大量氢气的脱碳气瞬间外泄,与空气混合并且直接喷向脱碳厂房内,因使用了非防爆电器等多种因素,引起空间爆炸,造成4人死亡,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80余万元。

xx年8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县氮肥厂碳化车间工人在拆卸碳化固定副塔顶部水箱盖时,塔内突然发生化学爆炸,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的重大事故。

氢气安全操作规程

氢气安全操作规程

氢气安全操作章程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氢气混合或氢气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比例,形成爆炸气体,遇到微火源(含静电和撞击打火),就会引起严重的爆炸。

确保制氢、用氢安全是头等大事,特制定本安全制度,必须严格遵守。

1、制氢、用氢人员,必须强化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认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2、电解水制氢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应真正了解掌握电解水制氢设备原理、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3、任何人员不得携带火种进入制氢室。

制氢和充灌气人员工作时,不可穿戴易产生静电的化纤服装(如尼龙、睛纶、丙纶……等)及带钉的鞋作业,以免产生静电和撞击起火。

4、制氢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电解水制氢规程制氢,开机后不得远离制氢室,应当注意巡视制氢设备工作情况,做到严密监视和控制各运转参数,如有异常立即处理,不允许带故障运转。

5、每次开机必须做氢气纯度分析,纯度达不到99.5%,应当立即停机巡检检测、修理。

6、使用压缩氢灌球时,钢瓶内氢气不得全部用完,瓶内气压应不低于0.05MPa,以防空气进入瓶内。

新购氢气瓶、长期存放的钢瓶和放空氢气瓶,必须经过抽真空或充氮气置换后方可使用。

应当定期进行氢气瓶技术检验,每三年检验一次。

7、连续开机制氢,使用氢气开展有偿服务时,必须以保证业务使用的前提下开展,不得超负荷长时间运转。

一般应停留在一档(电流不超过100A)。

8、必须严格按照电解水制氢管理办法和操作章程,对设备进行随机维护和定期检测、修理,做到日检查,月维护,年检测、修理,并建立维护检测、修理档案。

9、制氢室及其周围必须严格防范烟火,并设“严禁烟火”醒目标志,配备灭火器材。

制氢室必须通风良好,以防泄漏出的氢气滞留室内形成爆炸气体。

室内灯具、电源线和开关必须符合防爆要求。

10、制氢室处在雷暴多发地区、高地或不在避雷保护范围的应设避雷装置。

11、为了防止静电,设备必须接地良好,定期检查接地线,确保接地牢固可靠,每年测试一次接地电阻,其阻值不大于4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使用氢气十条规定
1、生产使用氢气,应根据生产工艺特性和安全生产的实际需要,建立健全“氢气生产
安全技术规程”,制定压缩机、管道以及放空过程中防静电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防止空气
进入设备及生产系统以及高压氢气串入压缩机、氮气等公用工程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经有
关技术负责人、主管部门领导审批后,严格实施。
2、切实加强临氢系统的设备管理,对高压临氢部位设备的氢腐蚀、氢脆等情况,定期
进行技术分析和系统检漏。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确保完好、达标。
3、装置、系统引氢、充氢前,须用氮气等惰性气体或注水排气法进行吹扫置换,直至
系统采样分析合格为止。
4、严禁在装置、厂房内排放氢气。吹扫置换及放空降压时,须通过系统火炬管网放空。
当氢气大量泄漏、积聚时,应立即切断氢源,开蒸汽掩护或进行通风,不应进行可能产生火
花的一切操作。
5、使用氢气,应执行GB4962《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健全定期夜间闭灯检查氢
气泄漏等的制度。
6、外购氢气的单位,应严格氢气进厂质量检查制度,按3%~5%随瓶抽样分析。发现质
量问题,须100%采样分析。
7、充氢作业,应设岗专管或明确相关岗位兼管。上岗作业前,须对作业人员进行氢气
易燃易爆特性及相关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8、充灌氢气瓶接口管,须采用铜管和铜接头,严禁用橡胶制品代替。接电解氢瓶的接
口阀,应与一次充氢接上的瓶相符,且不应超过五瓶,如有多余的接口阀,应加丝堵,并检
漏合格。
9、充灌氢气作业过程严禁碰撞、敲击,氢气瓶不应靠近热源,夏季应防止日晒。
10、在充氢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应暂时停止充灌氢气时,应停用氢压机,关闭进出口
阀或封闭缓冲罐,保持一定压力。重新充灌氢气作业前,对充氢接口阀(管)用氮气吹扫,
如缓冲罐不能保持正压,也应对该罐进行吹扫置换,直至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