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大坝工程概述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大坝工程概述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大坝工程概述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大坝工程概述

01.1工程概况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成都市西北60余KM的都江堰市麻溪乡境内的岷江上游,下游距离都江堰市9km,是一座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环境保护、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由以下主要建筑组成:

(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884.0m,最大坝高156m,坝顶全长663.77m,坝顶宽度12m,上游坡度为1:1.4,下游坡度为1:1.5和1:1.4,大坝趾板和两岸坝肩设帷幕灌浆,右岸条形山脊设排水系统。

(2)位于右坝肩有闸门控制的单孔溢洪道,孔口宽度12m,堰顶高程860.0m,泄槽段宽12m,溢洪道全长523.5m。

(3)位于大坝右岸的装机容量为4×190MW引水发电系统,包括进水塔、引水发电隧洞、地面厂房、升压变电站和副厂房。进水塔长90m,宽28.5m,高91m,设拦污栅、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及其启闭设备,进口底板高程800.00m,地面厂房长127m,宽38.9m,高54.17m。

(4)一条位于引水发电洞以下30m的冲砂放空洞,全长749.94m,直径4.4m,钢筋砼衬砌,进口设检修闸门,出口设工作闸门,进口底板高程770m。

(5)位于右岸的两条钢筋砼衬砌的泄洪排砂洞,利用两条导流洞经龙抬头进口和改造出口消能设施改建而成,长度分别为720.98m和602.47m,进口设置事故检修闸门和工作闸门及启闭设备,1#、2#泄洪排砂洞进口底板高程分别为780.0m和800.0m。

(6)位于右岸的两条导游洞,为10.7×10.7m的马蹄型断面,钢筋砼衬砌,长度分别为793m和702m。导游洞使用完毕后,洞身的下游部分(长度分别为588m和441m)将作为泄洪洞的一部分,1#、2#导流洞进口底板高程分别为748.5m和750.0m。

(7)位于大坝左岸上游的土石填筑的压重体。

01.1.2对外交通条件

本工程所处位置对外交通条件较为方便,有全长为92公里的成灌铁路到都江堰市,同时还有全长为53公里的成灌二级公路及全长为43公里的成灌高速公路至都江堰市,都江堰市至工地有右岸的213国道(三级),左岸的老成阿公路(四级)。

场内道路,本工程开工前,发包人在本标段建设范围内已修建好1#、3#、4#、5#、7#、8#公路及原213国道灰窑沟至猴子坡段共计七条施工道路,并提供沟通左右岸施工区域的紫下大桥。

01.1.3水文气象

本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占岷江上游流域面积的98%,岷江全长750公里,流域面积为13550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为5.01‰,流域地理座标界于东经99。42'~104。50'、北纬28。17'~33。38'之间,流域略呈西北~东南向的长条状形。岷江上游河长341公里,集雨面积23000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7.5‰。岷江上游三面高山环绕,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岷江上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具有高原和山地地貌的特点。茂县以上为松潘高原,地势高亢,海拔高程多在3000~4000米,自映秀湾至都江堰一段,岷江逐渐进入平原,平均比降为 4.9‰。岷江上游水系发育,在镇江关有小姓沟入汇,在两河口有黑水河入汇,经茂县至汶川有杂谷脑河入汇,至映秀、漩口有渔子溪、寿溪入汇,至紫坪铺下游有白沙河入汇,各支流中除白沙河由岷江左岸汇入外,其它支流均由右岸汇入,致使岷江上游左右岸面积极不对称。

岷江上游地处龙门山断裂带,茂县以上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为四川省有名的高地震区。茂县至汶川一带,岩石风化破碎,植被较差,汶川至漩口一带暴雨强度较大,滑坡、崩坍、泥石流运动较为频繁,是岷江上游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岷江上游受地形变化的影响,气候在地域上差异较大,具有川西高

原气候区和川东盆地亚热带气候的特点。

上游北部为寒冷高原区,多年平均气温5~1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00~700mm,5~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2%左右。该区为全流域积雪时间最长的地段,河谷地区积雪期为每年12月~翌年3月,高山地区为10月~翌年5月,多年平均数蒸发量1000~1200mm左右。

东南部映秀至都江堰一带有盆地亚热带气候区的特点,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少,雨日多,降水量大,蒸发量较少,多年平均数气温约15℃,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600,5~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0%,年降水日数约20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600~80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超过80%。

坝址区根据都江堰市气象站提供的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4.0℃,极端最低气温-5.0℃,多年平均降水量1246.8mm,最大、最小年降雨量分别为1605.4mm、713.5mm,平均年蒸发量921.5mm,多年平均数风速1.3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7%,多年平均日照1030小时,霜期96天,霜日26天,无霜期269天。

根据紫坪铺水文站提供的资料,坝址区多年年平均流量为469m3/s,主汛期多年平均流量为813 m3/s,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为143 m3/s。01.1.4地质、地貌

本工程所处位置地质情况复杂,表面主要为坡积和冰积物覆盖层,覆盖层厚度为15-25m,主要由卵砾石的块碎石夹土组成,并有废旧建筑物砼块,粗颗粒粒径大小悬殊,土为中液限的粘土,含水量大,强度低,易在雨季形成不同规模的滑塌体。下卧基岩主要由T33xj13 、T33xj14两大层的含煤、含砾中细粉砂岩、粉砂岩、煤质页岩等韵律互层组成。含煤、含砾中细粉砂岩为中厚层状或厚层块状结构,岩石较为致密坚硬,湿抗压强度在60-80Mpa之间;粉砂岩含有煤块煤屑,中厚层状,岩石较为致密,湿抗压强度为15-45Mpa不等;煤质页岩岩性软弱,强度低。坝址区有F3断层通过,F3断层内瓦斯超标。坝区大小断

层和层间剪切破碎带十分发育,主要有L10、L11、L12、L13、L14等五条,均由软弱的煤质页岩在褶皱变形过程中受挤压剪切错动形成,破碎带宽5-20m不等,由鳞片岩、糜棱角砾岩、断层泥组成,岩性条件较差,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为多层分布,但水量不丰富。

坝址上游左岸有一滑坡体,坝址区还有一表层滑坡体。坝址区右岸山体坡度相对较缓,左岸山体坡度陡峻。

01.1.5天然建筑材料

为满足本工程建设的需要,发包人共提供了五个天然建筑材料料场,即尖尖山堆石料场、青城大桥2#砂砾料场、上庙子坪土料场和猴子坡1#、2#土料场,各个料场储量丰富,足以满足本工程建设的需要。由于青城大桥2#砂砾料场交通运输不方便,且运距较远,因此坝体填筑料和砼骨料均从尖尖山料场开采加工。工程施工所需的粘土料从猴子坡1#、2#土料场开采获取。

01.2 合同项目和工作内容

01.2.1 合同项目

本标段的合同项目为大坝工程(合同编号:ZPP/IC-I),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按招标文件所提供的技术规范的规定,图纸或工程师的要求,提供所有劳务、管理人员、承包的设备和材料,并完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溢洪道,1#和2#泄洪洞进口开挖、灌浆、观测设备、围堰、排水等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的施工所需的全部工作。

01.2.2 工作内容

本合同主要施工项目和工工作内容如下:

(1)通过已建成的导游洞进行施工导游;

(2)截流戗堤的设计和截流;

(3)上、下游围堰的设计、施工与维护;

(4)坝基、溢洪道、1#、2#泄洪洞进口,以及采料场的清理和掘除;

(5)合同期间工程的施工排水;

(6)坝基开挖及边坡保护处理;

(7)料场大坝填筑料的开采运输以及垫层料、反滤料、过渡料、路基、路面所需的材料及混凝土骨料的加工;

(8)永久工程和料场的不分类料的开挖,用于永久性工程堆料场中的堆放,弃料的堆放,坝基中已有混凝土结构等的拆除并运到弃料场;

(9)趾板基础处理与固结灌浆钻孔;

(10)坝基和两岸帷幕灌浆的钻孔和灌浆;

(11)大坝分区料的填筑施工及填筑料的开采;

(12)大坝趾板、面板、防浪墙、电缆沟、路缘石等的混凝土浇筑;

(13)大坝下游护坡块石的砌筑;

(14)观测仪器的提供、检验、率定、安装、埋设以及仪器的维护和施工期观测;

(15)坝顶公路的施工,业主指定的施工道路和桥梁及合同范围内所有的施工交通公路、桥梁的养护和维修;

(16)溢洪道的开挖和边坡保护处理及土石方回填;

(17)溢洪道及交通桥、工作桥混凝土的浇筑、养护;

(18)溢洪道闸门、启闭机械、预埋金属构件的安装;

(19)两岸灌浆洞、排水洞洞室开挖与混凝土衬砌;

(20)排水洞洞内排水孔和溢洪道边坡排水孔钻孔的施工;

(21)大坝上游左岸压重体的填筑;

(22)下游围堰拆除、导流洞进口、出口围堰拆除;

(23)1#、2#泄洪洞进口土石方明挖及边坡保护处理;

(24)坝址区、勘探平洞、废弃煤洞的回填;

(25)接地装置敷设及电气设备安装;

(26)砂石混凝土系统的安装、运行和维护,

(27)施工临时生产、生活、办公用房、辅助工厂、仓库等设施的修建;

(28)施工供风、供水、供电、通讯系统的安装、运行和维护;

(29)其它所有临建工程。

01.2.3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

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表(土建)

电气及金属结构工程主要工程量表

观测仪器主要工程量

其它:公路养护共计892km.月,桥梁(紫下大桥)共计51座月。

01.3 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01.3.1 招标文件第二卷《技术规范》

01.3.2国家、部委和各行业颁布的与本工程建设有关的现行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

工程概况及施工部署

工程概况及施工部署 2.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中国有限公司新桥扩建生产用房项目 建设地点:中国上海市新桥工厂内 建设单位:中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类型:危险品仓库:建筑面积为1550平方米,总高度为10米,单层轻型钢结构库房,防爆墙部分为剪力墙结构;930厂房:建筑面积约13194平方米,总高度18.8米,框架结构,整体二层局部三层生产用房,防爆墙部分为剪力墙结构;厂房辅助设施:地下应急池2个,剪力墙结构。 2.2施工总体部署 2.2.1施工准备工作部署 本工程施工准备的内容包括:技术准备、施工物质资源的准备、施工场内外临时设施的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等。其所需的时间贯穿于从工程开工前准备直至开始施工的全过程。工作内容计划如下:

2.2.2施工现场平面规划 现场平面布置规划的内容,包括设置;1、生产办公区;2、材料设备加工区;3、施工用电用水管线;4、场容场貌总体布置等。

2.2.2.1生活区布置: 根据业主要求,我们不在施工区域内设置生活区,我们将另行安排工人的食宿问题。 2.2.2.2生产办公区布置: 我们根据业主要求及施工需要,为业主提供现场办公室。办公室为彩钢板临时活动房,办公室内的设备及办公家具也按照业主要求进行布置。 2.2.2.3材料设备加工区布置: 根据施工要求,材料加工区布置有钢筋加工棚、木工棚、水泥仓库、安装及管道、铁件加工焊接区等,同时还必须布置材料构件的堆场、混凝土搅拌场所等。基本布置原则是钢筋等重型材料的加工要尽量均衡,材料堆场动态布置,随着施工面的转移而进行跟踪变动,混凝土搅拌棚及砂石料堆场布置相对固定,其他零星加工场所位置设置必须不妨碍正常施工所用场地。具体分布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2.2.2.4施工水电线路布置 本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水从业主提供的现场给水接口接出,施工单位安装计量表具。主干管为 50水管,沿整个施工场区采用敷设,埋地深度不浅于300,沿拟建建筑物四周环形布置,并每隔30米左右设置出水笼头。 临时用电电源根据业主提供的临时电源接出,设临时施工总配电箱,主线路采用埋地电缆沿场地边沿或者建筑物环绕,沿途设置分电箱,其他施工机械用电线路从分电箱引出,采用明拉电缆方式布置。临时用电中将施工用电和办公用电分开,并根据施工临时用电负荷的大小,采用2~3条专用回路,确保施工互不干扰。

(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审计结果精编

(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审计结果

2007年第4号(总第22号):“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审计结果”(07-6-29) 【时间:2007年06月29日】【来源:审计署办公厅】【字号:大中小】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审计结果 (2007年6月29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于2006年对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三峡工程)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建设资金筹集使用、工程建设管理、工程造价及综合效益等情况。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壹、三峡工程的基本情况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建成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 立方米,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工程分为大坝、电站、通航建筑物等几个主要部分。大坝全长2309米,坝顶高程185米。电站设有左、右俩组共26台单机额定容量为70万千瓦的大型水轮发电机组。通航建筑物包括双线五级船闸和垂直升船机,分别可通过万吨级船队和3000吨级客货轮。2003年和2005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三峡建委)又先后批准建设电源电站和右岸地下电站,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880亿千瓦时,主要供应华中和华东地区。 1992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3年,三峡工程开工,至2009年竣工,总工期为17年。工程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壹阶段从1993年至1997年,完成了大江截流。第二阶段从1998年至2003年,先后建成主坝、左岸电站和永久船闸,按期实现水库初期蓄水、首批6台机组发电和通航三大目标。第三阶段从2004年至2009 年,以实现工程基本完工和全面运营为标志。2006年,大坝全线达到185米设计高程,水库蓄水至156米水位目标。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介绍 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几代人的夙愿。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从此,三峡工程由论证阶段走向实施阶段。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 三峡工程的巨大效益 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1.1 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遇千年一遇或类似于1870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毁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0世纪长江洪灾情况表

1.2 发电 三峡电站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1.3 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2 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2.1 坝址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已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坝址区河谷开阔,两岸岸坡较平缓,江中有一小岛(中堡岛),具备良好的分期施工导流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岩石抗压强度约100兆帕;岩体内断层、裂隙不发育,且大多胶结良好、透水性微弱。这些因素构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良地质条件。

某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大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02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02.1平面布置条件 根据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段(大坝工程)的地理位置,招标文件施工总布置图(GE-20)所规定的施工范围和有关本工程的施工场地和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 02.1.1对外交通条件 对外铁路交通有全长为92公里(成都东~都江堰)的成灌铁路。 对外公路交通有全长为53公里的成灌二级公路及全长为43公里的成灌高速公路。 进场交通道路有左岸的老成阿公路(四级)通过坝区,距都江堰约9公里,右岸有213国道(三级)通过坝区,距都江堰约10公里。 02.1.2场内交通条件 发包人在本标段工程建设范围内,开工前已修建好1#、3#、4#、5#、7#、8#及原213国道灰窑沟至猴子坡段共计七条场内施工道路及沟通左右岸施工区域的紫下大桥。 其中3#、4#、5#、7#公路均布置在坝区上游右岸山坡的各高程上,并与改建后的213国道连通。各道路的路基宽度均为10米,路面宽度均为7.5~9米,路面为泥结碎石路面,荷载等级为汽-40,挂-100。 1#公路及原国道位于坝区下游右岸河边,与紫下大桥连通, 1#公路特性同3#公路,老国道为三级公路,荷载等级为汽-20,挂-100。导流洞下游围堰拆除后,1#公路断路,由原国道沟通导流洞出口上下游。 8#公路位于坝区左岸,是沟通尖尖山料场和左岸施工设施及施工区域的主要干道,同时有支线公路和紫下大桥及下游围堰相连接。8#公路路基宽度为12.8米,路面宽度为10.8米,荷载等级为汽-80,挂-120。

02.1.3供电条件 根据招标文件,本标段工程开工前,发包人在工程施工范围内,已做好了110kV供电线路的统一规划、布置和架设。将110kV供电主干线架设至各主要施工区域并设置供电点。本标段区域内共设五个供电点,其中右岸一个,左岸四个。左岸的四个供电点,其中一个设置在尖尖山料场,一个布置在大坝下游附近,一个布置在大坪工作场地,还有一个设在营地及工作场地内。 02.1.4供水条件 本工程的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均从岷江取用,由承包单位自行解决。 02.1.5通讯条件 根据招标文件,发包单位可以提供不超过10对分机线的内部通讯电话,对外通讯和其它通讯设施由承包单位自行解决。 02.1.6施工场地条件 发包人提供本标段的施工营地和工作场地集中在坝区下游左岸的大坪和白沙变电站附近的营地和工作场地。施工营和工作场地的高程约在▽800~▽830M左右。 02.2生活、管理设施 生活、管理设施集中布置在由发包单位指定的营地及工作场地内。该场地位于坝轴线下游约1.5公里处的左岸坡地上,场地平均高程约为▽800米,地势为内高外低,坡向岷江。生活、管理设施主要有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招待所、浴室、娱乐活动室、体育活动场、医务所、商店等构成。 本标段施工高峰期平均人数约为2000人,共安排职工宿舍10400m2,办公用房1200 m2,招待所400 m2,食堂900 m2,其它各类用房610 m2。根据标书要求,住房要求结实美观,办公室和招待所采用二层砖混结构,其它用房均采用单层砖混结构,室内外均作装饰处理。

g紫坪铺水利枢纽震后尾水清淤工程专项施工措施

g紫坪铺水利枢纽震后尾水清淤工程专项施工措施

紫坪铺水利枢纽震后尾水清淤工程专项施工措施 1.1 工程概况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北60余公里的岷江上游、都江堰市麻溪乡。该工程是以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环境保护、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已于2006年底基本完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导致电站尾水渠淤积严重。为了不影响电站出力,需对尾水渠至紫下桥一段进行清理处理,清理深度约2m,清淤总量约为55000m3。 1.2 施工总体规划 1.2.1 施工道路布置 ⑴对外交通 本枢纽工程坝址位于岷江上游映秀至都江堰市沙金坝河段,沿岷江两岸均可进入施工区。 由都江堰市沿岷江右岸的213国道和原213国道灰窑沟~猴次坡段的部分路段,至坝址公路长9Km,为三级公路,沥青路面,荷载标准为汽20/挂100;由都江堰市沿岷江右岸213国道及213国道改线越岭公路,至大坝上游青云坪的猴子坡,该越岭公路长4.7Km,为三级公路,沥青路面,荷载标准为汽20/挂120。由都江堰市沿岷江左岸老成阿公路的龙池旅游公路路段,可与8#公路衔接,进入左岸施工区,龙池旅游公路该路段为四级公路,沥青路面,荷载标准为汽15/挂100。 都江堰市至成都有成灌铁路、成灌高速公路、三级公路相连结,铁路里程92 Km,公路里程53Km。高速公路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超20/挂120。 成都市有铁路中转车站,有西南最大的航空港,并有公路和高速公路与省内外联系。因此,本工程对外交通十分方便,能满足本标工程对外运输的需要。 ⑵场内交通 ①现有道路 施工区内除有原213国道和老成阿公路外,发包方已在工程区内修建8#公路、紫下大桥,可用于进场和施工,各交通设施基本情况见下表。

景观及绿化工程施工方案总部署、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景观及绿化工程施工方案总部署、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第一章施工方案总部署、主要项目的 施工方法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市新城京沪高铁祁连山路景观及绿化工程 建设地点: 工程范围:图纸及工程清单范围内的道路绿化、景观等工程 质量要求:国家验收规范合格 工期要求:计划工期110天(日历天);从发包人通知进场算起 二. 施工组织设计说明 施工组织设计是投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投标工程报价和组织工程施工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本工程我公司施工时将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按山东省及XX市有关规定做到文明施工、规范施工,严格把好各道施工工序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并按合同要求如期完成工程建设,本工程采用项目法管理进行组织施工,为确保工程按时优质完成施工任务,力争提前完成,在施工部署上将分区确立施工重点,按施工总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劳动力、物力、财力,尽量做到综合平衡配套施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本工程分别按以下编制依据和原则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 1)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目标的圆满成功。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技术资料,对原始资料作调查分析 2)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编制种植土、植物、施工机械和机具准备等

材料各种材料的进场计划,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3)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4)做好施工现场准备,“四通一清”,根据施工平面图规定的地点安排材料堆放,同时做好冬、雨季施工安排。 5)本工程涉及绿化专业,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在施工队伍的组织上考虑各种专业队伍同时进场,施工时,以绿化种植组的施工顺序为主线,各专业配合,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具体原则:先植树再乔木,再灌木,后地被;先做种植色块、地被、草坪。 6)加强现场协调工作。坚决执行XX市有关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对所有进场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特殊工程必须持证上岗。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消防器材、安全工具应配全,定时、定员对安全进行全面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把好安全生产这一关。 1.施工指导思想 为“安全、优质、按期、有序”地完成本标段项目工程,确保兑现承包合同,以精品工程回报业主,制定施工指导思想为:精心组织、强化管理、科技引路、技术先行、严控质量、兑现工期、注重环保、安全文明。 精心组织成立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公司上下协调一致,确保合同的兑现。 强化管理以“保工期、保安全、创鲁班”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精心组织,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各生产要素的

三峡工程概况及评价

三峡工程概况及评价 一.三峡工程概况 1.三峡工程简介及工期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1992年4月3日,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正式开工。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6 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已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枢纽建筑物基础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体,岩石抗压强度约100兆帕;岩体内断层、裂隙不发育,且大多胶结良好、透水性微弱。这些因素构成了修建混凝土高坝的优良地质条件。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7年。 一期工程5年(1993――1997年),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等。 二期工程6年(1997―――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等。导流明渠截流是二期工程转向三期工程建设的重要标志。 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2.水利枢纽—世界之最 2.1.枢纽布置 枢纽主要建筑物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两侧为电站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水电站厂房位于两侧电站坝段之后。永久通航建筑物均布置于左岸。 大坝即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设有23个泄洪深孔,底高程90米,深孔尺寸为7×9米,其主要作用是泄洪。电站坝段位于大坝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枢纽最大泄洪能力可达102500立方米/秒。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共安装26台水轮发电机组,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 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可通过万吨级船队。 2.2.枢纽工程量 工程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794万立方米,钢筋制安46.30万吨,金属结构制安25.65万吨,水轮发电机组制安26台套。 2.3.水淹范围 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涉及重庆市、湖北省的20个县(市)。三峡水库淹没涉及城市2座、县城11座、集镇116个;受淹没或淹没影响的工矿企业1599家,水库淹没线以下共有耕地(含柑桔地)2.45万公顷;淹没公路824.25公里,水电站9.22万千瓦;淹没区房屋面积为3459.6万平方米,淹没

紫坪铺、都江堰参观实习报告

紫坪铺、都江堰实习报告 2014年4月22日,在水利水电学院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水利、水电专业全体同学来到了位于成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进行实习考察。 上午,我们参观的是西部大开发的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的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在到达紫坪铺之前,我们看到两边山体有许多金属固定物,那就是用于在山体开发之后防止山体滑坡的锚固。在专业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是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的水源工程,以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和成都市环保用水,是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岷江水资源的水利工程。枢纽位于都江堰市麻溪乡,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2662km2,占岷江干流上游流域面积的98%,控制上游暴雨区的90%,控制上游来沙的98%。在修建紫坪铺之前,岷江上游河段处于暴雨频发区,洪水过程历时短、涨落迅速,多呈尖瘦的双峰或多峰,每年6~9月,暴雨洪水严重威胁成都平原的安全,加之,成都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使都江堰灌区引自岷江的水严重不足,紫坪铺这一调蓄性能较好的大型水库便解决了这些问题。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为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其永久主要建筑物按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可能最大洪水标准校核。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挡水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地面厂房及开关站组成。挡水建筑物是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其防渗系统主要由基础防渗工程、趾板、面板组成,特点是:堆石坝体能直接挡水或过水,简化了施工导流与度汛,枢纽布置紧凑,充分利用了当地材料。面板坝可以分期施工,便于机械化施工,施工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还对地形和地质条件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并且投资省、工期短、运行安全、抗震性好。 中午在川农都江堰校区进行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景区。景区内清幽雅静的环境和浓厚的人文历史氛围使我们忘却了舟车劳顿。我们首先进入的是伏龙观,观因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是纪念李冰的庙宇。树立在正殿中的是东汉李冰圆雕石像,正殿右侧竖立的是堰工石像。据了解,战国秦时成都平原水患成灾,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水患终被平息。后来,李冰派人在岷江岩壁雕刻了三个巨大石人。《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于玉女房下白沙邮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参观了两天之后,都江堰再次出土汉代石像,“三神石人”或两千年后重聚。 接着,我们参观了都江堰无坝引水三大工程宝瓶口(引水口)、飞沙堰(溢洪道)和鱼嘴(分水堤)。记得,以前在农业水利工程概论课上,田奥老师曾给我们放过一个关于都江堰的纪录片,其中就详细讲解了三大工程的精妙之处。金刚堤位于岷江河床上的江心洲,鱼嘴是其顶端,形如鲸鱼的嘴巴,名为鱼嘴。当岷江水流经河床中心的鱼嘴和金刚堤时,由于河流的弯道环流原理,环流的表流流入凹岸(内江流经的部位),把凹岸被侵蚀的和过境的大量泥沙,由环流的底流再搬运到凸岸(外江流经的部位)。鱼嘴的主要作用是“四六分水”,枯水季节,为了保证成都平原的用水需求,将十分之六的水流入内江,十分之四的水流经外江;洪水季节,为了不让成都平原发生洪涝灾害,将十分之四的水流入外江,十分之六的水流经内江,这当然也离不开飞沙堰的功劳。 飞沙堰比金刚堤要矮很多,离内江河床大概是2.15米,这样在洪水季节时,超过2.15米的内江水流就会从飞沙堰上面排到外江,能有效地避免过多的江水流向宝瓶口。飞沙堰不仅能排水,还能排沙,飞沙堰的名字就是由此命名的。在

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外文翻译文献

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外文翻译文献(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s First. The dam site and basic pivot disposal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s is select to be fixed on San Dou Ping in Yichang, located in about 40 kilometers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key water control project of Ge Zhou Ba which was built. River valley, district of dam site, is widen, slope, the two sidesof the bank is relatively gentlely. In the central plains have one island (island, fort of China,), possess the good phased construction water conservancy diversion condition. The foundation of pivot building is the hard and intact body of granite. Have built Yichang and gone to stride bridge that place of 4 kilometers in the about 28 -km-long special-purpose expressway of building site and dam low reaches --West Yangtze Bridge of imperial tomb. Have also built the quay of district of a batch of dams. The dam district possesses the good traffic condition. Two. Importan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buildings 1. dam The dam is a concrete gravity dam, which is 2309 meters long, it’s height is 185

紫坪铺水库未来50年、100年水库淤积形态、淤积平衡形态及有效库容计算

紫坪铺水库水力设计 一、概况 1.1 研究区域概况 紫坪铺水库位于我国四川省成都市,是一个以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发电、防洪、旅游等的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877米,死水位817米,设计洪水位871.1米(P=0.1%),核定洪水位883.1米,最大坝高156米。在校核洪水位下,总库容11.12亿立方米,其中正常蓄水以下库容9.98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之间库容4.247亿立方米,死库容2.24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76万千瓦,保证出力16.8万千瓦,年发电量34.176亿千瓦时,年平均利用小时4496小时,电站建成后可承担西南电网的调峰调频任务和担负一定的事故备用。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2662平方公里,占岷江上游面积的98%,多年平均流量469立方/秒,年径流量总量148亿立方米,占岷江上游总量的97%,控制上游泥沙来量的98%,工程能有效地调节上游水量、洪水和泥沙。紫铺水库建成后,可调节增加枯水期洪水7.75亿立方米,设计枯水年宝瓶口现状多进水量6.86亿立方米,基本满足灌溉、城市工业、生活环境用水要求。 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紫坪铺水库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大工程”之一,被列入四川省水库“一号工程”,于2001年3月29日正式动工兴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开始筹备建设的紫坪铺水库工程,因其坝基地址选在紫坪铺镇(前称白沙)紫坪村而得名,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间被广泛传播为大众熟知。该工程动态投资72亿元,静态投资62亿元,水库正常蓄水位为877米,最大坝高156米,总库容11.26亿立方米,其中调节库容7.74亿立方米,水电站装机容量76万千瓦,建成后除了满足川西灌溉、城市供水、防洪发电外,还将是一个比西湖大100倍的最大“水上公园”。2004年12月1日开始蓄水,2005年5月第一台机组发电,2006年12月整个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是都江堰灌区的水源工程,是岷江上游不可

比较都江堰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比较都江堰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说明中国古代和现代生态思想和运用生态要素方式的区别,评价两个工程的生态效应和效益。 答: 1)都江堰是一个集灌溉、防洪、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以及遍布于成都平原上的自动引流灌溉渠共同构成。都江堰成功地解决了鱼嘴分水,飞沙堰泻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等许多复杂的水利工程问题,使岷江的水利资源充分的得到利用。 鱼嘴:把杩槎固定在江心,然后用竹笼和卵石填充其间,最后在江中形成一条绿色的大鱼,终于把岷江一分为二,分为内外二江。 鱼嘴的灌溉、防洪效应:在修建时,故意使外江的河床稍微高于内江。外江是排洪的河道,内江则是负责成都平原灌溉任务的干渠。枯水季节时水流量不大,水流在经过鱼嘴前面的弯道后,顺应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主流60%的水直接进入内江,这时进入外江的水流量只有40%。这样才能保证平原上灌溉用水的需要。洪水季时,岷江的水位明显升高。巨大的水流来到鱼嘴前的弯道这里形成巨大的旋涡。受离心力的影响,主流约60%的水被甩进外江,此时内外江的进水的比例自动颠倒过来,内江只进入40%的水量。成都平原则不至于受到洪水的威胁。因此,不管是洪水还是枯水季节,都江堰鱼嘴都能象现代化的节制阀一样,起自动调剂水流量的作用。 鱼嘴的排沙效应:鱼嘴建立在大弯道的下 面,外江处于凸岸进水的位置,而内江处 于凹岸进水的位置。当洪水季节来临,水 流是夹带着大量的泥沙到达大弯道时,不 可避免地形成巨大的旋涡。此时含沙量大, 重而沉底的底层水,被离心力甩出,与60% 的主流一起直冲入外江,而轻而浮面的表 层清水进入旋涡后被离心力甩到了下层, 冲向凹岸,也就是内江。这样进入内江的 泥沙已经很少,只有20%左右。 飞沙堰:是内江的泻洪道。它上距鱼嘴700 米,下离宝瓶口200米。高度与宝瓶口进 水刻度13划齐平。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内江 泻洪排沙。 宝瓶口:是玉垒山的末端活生生凿出来的一个梯形引水口,边坡很陡,坡上有进水刻宝瓶口长有40米,底部宽17米,水面宽度枯水季节时是19米,洪水季节时是23米。 飞沙堰和宝瓶口的第二次排沙效益:经过鱼嘴分流后进入内江的岷江水,流到飞沙堰这个位置时,在飞沙堰的对面遇到了第二个弯道,形成又一个弯道环流。加上宝瓶口凿出的离堆阻住水流,一部分水流回涌,夹带大量泥沙的底层重水再度被翻到表层,翻越飞沙堰,泻入外江,内江多余的水和泥沙就在这里被排走。剩下的清水则直接冲向离堆,经宝瓶口流向成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地理研究性学习---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调查研究认识到三峡水利枢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提高了自己搜集资料能力,从地理角度综合分析认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一、基本情况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是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 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 二、地理位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距下游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 —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 库的东端。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全长约2308m,坝高185m,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修建历史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三峡大坝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工程,耗时12年,总投资近1000亿人民币,是国家首批AAAA级风景区,是人

四川省水利工程概况

汶川地震震损水库基本情况及震害分析 第四届国际灾害风险大会 张林 ZHANG Lin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College of Hydraulic and H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2009.07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Earthquake Damage Analysis of the Damaged Reservoirs in Wenchuan Earthquake

内容提要Outline 1、四川省水利工程概况 First, Overview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 Sichuan Province 2、震损水库基本情况 Seco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Damaged Reservoirs 3、震害分析 Third, Earthquake Damage Analysis

1、四川省水利工程概况 First, Overview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 Sichuan Province

1、四川省水利工程概况 First, Overview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in Sichuan Province 四川地处我国西南青藏高原与长江中游平原之间的过渡带,位居长江上游,幅员57万平方公里,分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为四川盆地,西部为高原与山区。境内水系发育,河流众多,地势高差悬殊、雨量丰沛、径流稳定、落差巨大,是我国水能资源极为富集的省区之一,素有“水电王国”之称。

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

顶管工程工程概况施工部署 1.1工程主要情况 东亭污水主管网改造工程(上马墩路-锡沪路-锡山污水处理厂)项目,由无锡市锡山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投资改造。工程位于无锡市锡山区,本工程包括沿上马墩(东亭路-资景路)、资景南路(上马墩路-锡沪路)、锡沪路(资景南路-沪宁高速)、沪宁高速-二泉路、二泉路-锡山污水处理厂,铺设D800-1000钢筋混凝土顶管及D720*10钢管埋管,现状管道修复及道路修复。 1.2工程改造工作内容 根据招标工程量清单,本项目顶管部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施工打钢板桩,土方开挖,顶管工作井、牵引井、倒虹井、接收井施工,井内土方开挖,各工作井、接收井、倒虹井、顶管施工等。钢管埋管施工内容包括:土方开挖、排气、排泥、阀门井、检修井施工,级配碎石回填,管道安装,阀门安装,砂砾石回填、土方回填等。线路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道路修复。建部分挡墙,护坡等。 1.3工程设计情况 (1)管道部分 1)、管道布置 本次设计污水管道主要分为五段布置,分别如下: 上马墩路污水工程

设计起点为东亭路,设计终点为资景南路。本段设计在上马墩路机动车道内新排一段d1000污水管。与东亭路现状d800污水管道相接,具体详见污水管线平面设计图。 资景南路污水工程 设计起点为上马墩路,设计终点为锡沪路。本段设计在资景路机动车道内新排一段d1000污水管。具体详见污水管线平面设计图。 锡沪路污水工程 设计起点为资景南路。设计终点为沪宁高速,本段新排d1000污水管与现状锡沪路及资景南路交叉口现状d800污水管相接,排至312国道与锡沪路的东北角新设置规模为2万m3/d的污水泵站,污水泵站施工图另见第三册设计图纸。资景南路至污水泵站新排d1000污水管主要布置在锡沪路南侧绿化带内;经过污水泵站提升后,D720X10的有压排水管道主要布置在锡沪路北侧绿化带内。具体详见污水管线平面设计图。 沪宁高速至二泉路段污水管 设计起点为锡沪路,终点为二泉路,本段新排的D720X10的有压排水管道主要布置在健鼎围墙西侧与沪宁高速东侧之间绿化带范围内。具体详见污水管线平面设计图。 二泉路至锡山污水处理厂段污水管 设计起点为二泉路,终点为锡山污水处理厂,本段新排的D720X10

2.试述建三峡水利枢纽的利与弊

1、试述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与弊。 答: 防洪 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如遇1954年那样的洪水,在堤防达标的前提下,三峡能减少分洪100—150亿立方米,荆江至武汉段仍需分洪350—400亿立方米。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御。 发电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装机(26+6)×70万(1820万+420万)千瓦,年发电846.8(1000)亿度。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 航运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通航能力可以从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除此以外还有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率。 对库区文物的影响 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在三峡库区蓄水达175米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于是至1996年起,国家按期发放保护资金,三峡工程库区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和发掘开始进行。其中重要的文物古迹有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丁房双阙——无名阙、云阳张飞庙、丰都鬼城、奉节白帝城,此外还有较重要的古栈道5处,石刻、题刻56处,古桥17处;地下文物有较重要的遗址58处,墓群(墓地)45处。其中著名的有奉节县草堂古人类化石点,是三峡水库淹没点唯一一处化石点;云阳县故陵楚墓、北宋的龙脊石题刻,巫山县明清时代的大昌古镇,唐代开始修建的大宁河古栈道等。 将要淹没的地面文物,例如云阳县张飞庙、奉节县的永安宫、巫山县大昌镇的温家大院、秭归县的江渎庙、新滩民居,忠县丁房阙——无名阙,古代桥梁等都按照原工艺、原材料、原形制进行复建(多选址在临近、淹没区以外)。国内外闻名的白鹤梁石刻采取的原址保护方法,即在四十米的水下建设一座博物馆,建成后游人将可到水下参观石刻,摩崖石刻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大坝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大坝工程施工总进 度计划 03.1概述 03.1.1编制依据 1. 根据四川岷江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招标文件(招标编号:CNTIC-J01011)所规定的合同工期及各主要施工节点的工期要求; 2.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以及招标文件所制定的 技术规范要求; 3. 根据本工程投标文件中,施工组织设计所制定的施工程序及方法; 4. 依据我局技术积累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 03.1.2 编制原则 1. 各单项工程施工进度指标立足于国内平均先进水平,采用配套的先进施工机械设备; 2. 力求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对控制工程总工期的工程和关键项目应重点研究,采取有效的技术和安全措施; 3. 各项目施工程序前后兼顾、衔接合理、干扰少、施工均衡。尤其是在导流度汛、坝基开挖、坝体填筑、混凝土浇筑、灌浆等施工中,在工期时段的安排上均应考虑质量、安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 4. 响应本招标文件规定,主要节点控制工期目标和总工期目标控制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范围内; 5. 在确保按期完成关键工序项目工期目标的前提下,非关键工序项目力求做到均衡施工,使资源供应、调配、使用均衡合理,节约施工成

本。 03.1.3 施工进度编制说明 1. 本工程施工准备期安排约为7个月,期间完成必要的风、水、电及通讯系统安装,生产及生活营地建设,场内施工道路修建,砂石料和混凝土拌和系统的建造。 2.导流工程中,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是关键,它直接影响围堰闭气时间。因此在开工后不久,便安排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河床截流后,约用25天的时间完成龙口段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 3.泄洪洞洞口开挖进度安排,主要受制于1#、2#泄洪洞洞口工作面移交时间即2003年3月31日。因此进场后不久,就进行泄洪洞洞口的开挖工作。 4.右岸条形山脊排水洞、灌浆洞进度安排,主要考虑帷幕灌浆结束的节点控制(2004年11月30日)。 5.坝体填筑进度安排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03年10月31日坝体填筑至EL810;第二阶段到2004年7月31日坝体填筑至EL853;第三阶段到2005年9月30日坝体填筑至EL879.4。各阶段混凝土面板浇筑为确保施工质量,均在各阶段坝体填筑完成后1.5~3个月的预沉降期后进行。 6. 溢洪道工程因工期较为宽松,各工序在时段安排上,尽可能创造均衡生产的条件。 03.2 施工总进度 1.本工程分为施工准备工程、导流工程及压重体工程、隧洞开挖及处理工程、大坝工程、溢洪道工程、其它工程。 2.根据标书要求,本工程从2002年8月15日进场准备到2006年10月底结束。 3.主要工程施工进度安排见《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第一标大坝工程

电缆工程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法(doc 20页)

电缆工程施工部署与施工方法(doc 20页)

一、工程概况 地点: 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及必备条件 1、施工人员安排: 项目经理 1人 电工 5人 辅助工 10人 2、技术准备 2·1认真熟识、审核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电缆敷设; 2·2电缆必须报经监理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3针对工程情况,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4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划分施工流水段,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劳动力及材料需用量及施工人数; 3、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3·1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培训操作工人,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三、施工部署 1、工程目标 1·1质量目标: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质量评定等级为优良; 1·2工期目标:在甲方要求的工期内,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1·3安全目标: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杜绝工亡事故的发生; 1·4文明施工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及总包单位关于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定。

四、施工材料和设备保证措施 1、所有进场的工程材料,都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材料采购部门应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及时做好各种材料的抽样检查工作,具体控制如下: 1.1对钢材、水泥等原材料,除有产品合格证外,还应根据规范要求,钢材需做力学性能试验,水泥按厂家生产批号做安定性及强度试验。 1.2砂、石料等地方材料,应按规定做筛分析报告及含泥量、压碎值、级配抗压强度试验,黄砂一律采用中粗砂,碎石应粒径均匀,杂质含量少。 1.3管材、砖块、侧平石、人行道板、铸铁井盖座等成品半成品,选购时,各厂家均应提供相应的产品合格证,并征得甲方及监理同意,材料才可进场,并按规范要求做好相应的试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予以退回。 2、进场机械设备和施工中检测仪器必须进行检查,检测后方可投入施工中。各种测量仪器及材料试验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最新推荐】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介-word范文模板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介 篇一:三峡水利枢纽简介 三峡水利枢纽简介 一、工程概述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简称三峡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距下游葛 洲坝水利枢纽40km。 经国务院审查并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三峡工程建设方案是:“一级开发, 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 三峡工程正常蓄水位175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m,枯季消落最低水位155m,相应的总库容、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分别为393亿m3、221.5亿m3和165亿 m3。工程建成后,可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遭遇大于1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时,辅以分洪措施可防止发生毁灭性灾害。三峡水电站安装单机容量700MW的水轮发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 18200MW,年发电量847亿kW.h;向华东、华中、重庆、广东等地区送电。右 岸还预留有6台单机容量700MW的地下电站。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长江宜昌——重庆660km的航道条件,对促进西南与华中、华东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发展长 江航运事业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还具有巨大的养殖、旅游等方面的效益,是 一个条件优越、效益显著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由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和茅坪溪防护工程等建筑 物组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m,最大 坝高181m。坝顶长度2309.5m,泻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两侧为厂房坝段和非 溢流坝段。泻洪坝段设有22个表孔,23个深孔和22个导流底孔。泻洪坝段左 侧的左导墙坝段和右侧的纵向围堰坝段上各设1个泻洪排漂孔,右岸非溢流坝 段设1个排漂孔。左岸厂房坝段设2个排沙孔,左岸非溢流坝段设1个排沙孔,右岸厂房坝段设4个排沙孔。导流底孔在水库初期蓄水位(156m)运行前封堵。 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厂房,由上游副厂房、主厂房、下游副厂房及尾水渠等建筑 物组成,分别在左岸电站厂房安装14台、右岸电站厂房安装12台700MW的水 轮发电机组,500kV开关站设置在厂坝间的上游副厂房内。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与弊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利与弊 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从构思到践行 在长江三峡建造大坝的设想最早可追溯至中华民国的开创者孙中山先生,他在《建国方略》一书中认为长江“自宜昌以上,入峡行”的这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利”。按此设想,194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与美国垦务局签约,准备利用美国资金建设水电站。萨凡奇在三度实地考察三峡地区后,写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认为三峡工程可行,但后因中国内战,此事无果而终。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口号,要兴建一批骨干工程以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三峡工程于是被再次提上议事日程。1992年4月3日该议案获得通过,标志着三峡工程正式进入建设期。 工程的利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详细可分为以下三点: 一.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 二. 它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非常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电网的广东省。 三. 到三峡工程建成后,该段长江将成为湖泊,水势平缓,万吨轮可从上海通达重庆。而且通过水库的放水,还可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 我们在看到其有利一面的同时,也必须慎重考虑其不利的一面。我们下一步应该做的,就是要做到未雨绸缪,冷静应对,科学决策,采取积极措施。 工程的弊 工程的弊端问题有很多个:移民、泥沙的淤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名胜和文物的影响等等,这些弊端甚至比工程的利益还要多。我就在下面详述这些弊端。 一.移民是三峡工程最大的难点,在工程总投资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经费便占到了45%。当三峡蓄水完成后,将会淹没129座城镇,其中包括万州、涪陵等两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会产生113万移民,在世界工程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