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研究

合集下载

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评价

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评价

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评价摘要:本文主要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基本状况包括GDP,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等等进行分析。

计算出主成分得分,再按照地区进行排序。

结果大致与现实相符,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反映出的居民消费水平,职工工资与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明显高于安徽、山东等内陆大省。

而西藏、宁夏和新疆等自治地区经济发展稍微落后,但是广西作为唯一沿海的自治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经济发展状况相比其他自治区而言情况较好。

以上说明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策略实现地比较成功,但我国离“均富”这一社会主义理想仍比较远。

我国仍需继续大力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经济,以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经济增长发展平衡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30 ProvincesAbstract: Our main works are to research 30 provinc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cluding some cardinal index lik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household consumption,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and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and so on. Calculate out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then schedule it according to the region. It approximately match the reality. The economic of the coastal region is rapidly developing ,to reflect that the household consumption, employee’s salary and commodity retail price index of it is obvious surpassed some inland provinces like Shandong and Anhui.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ome autonomous regions like Xizang, Ningxia and Xinjiang slightly lagged. As the only littoral autonomous region, the superiority of geographical exists in Guangxi which economic develop better. From over, we can know that in china the recently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gedy is more or less achieved, but the social ideal about rich era is not with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Our country still need to support the lagged economic area, to improve the whole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increase the sustainably stable growth of the health economy.Keyword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economic growth; development balance·0引言当今世界已步入了全球性经济大协作,资源市场大竞争,经济循环一体化时代。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信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信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
1 4
安徽农学通报 , A n h u i A g r i . S c i . B u l 1 . 2 0 1 3 , 1 9 ( 2 2 )
基 于主成分分析法 的信阳农 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研究
孙 燕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 北京 1 0 0 8 7 1 )

要: 发展农业现代化是河 南省信 阳市农业发展 的客 观需要 。该文从农 业机械化 、 化学化、 水利化 、 生态化 , 以及
s e a r c h t h e p o s i t i o n a n d o r d e r o f Xi n y a n g’ S Ag ri c u l t u r a l Mo d e r n i z a t i o n l e v e l i n He n a n p r o v i n c e , a t t h e s a me t i me,
p l i e d i f v e a s p e c t s , s u c h a s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me c h a n i z a t i o n — c h e mi z a t i o n — i r r i g a t i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i z a t i o n, t h e l e v e l o f a g r i c u l ・ t u r l a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l a b o r f o r c e ,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o mme r c i a l i z a t i o n r a t a a n d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i n v e s t me n t t o d i s c u s s

中国各省份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中国各省份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中国各省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摘要本文通过构建省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化评价和排序,并结合聚类分析对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及探讨。

关键词:省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镇时代。

但显然,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

受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尚存在很大差异。

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从区域角度看,目前四大区域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东部地区最高,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第三,而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已经落到了最后。

目前国际上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在主要指标法的应用中,国内外最为通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是“城市化水平”指数(或称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或非农人口) 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尽管“城市化水平”指数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省域发展的程度, 但考虑到城市化的内涵不仅表现为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 而且还体现为产业结构的转变、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

这种只以人口比例指标来衡量省域发展水平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要全面系统地反映省域发展水平, 应当利用复合指标法, 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从多角度进行测定、评价和分析。

一、省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省域的发展是一个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和人口变动的综合性动态过程。

因此,衡量省域发展水平的标志不是单一的省域人口比重,也不是单一的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其它单项指标,而应综合反映经济、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职能。

15个副省级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15个副省级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1 评价指标
为了能科学、客观、准确、合理 地 衡 量 区 域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选取了 9 个代表性指 标, 建立了相应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 如 : ①A1: 人 均 GDP( 元 ) ; ②A2: 人 均 农 业 总
产 值 ( 元 ) ; ③A3: 人 均 工 业 总 产 值 ( 元 ) ; ④ A4: 人 均 第 三 产 业 总 产 值 ( 元 ) ; ⑤A5: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总 额 ( 亿 元 ) ; ⑥A6: 社 会 消 费 品 零 售 总 额 ( 亿 元 ) ; ⑦A7: 地 方 财 政 一 般 预 算 收 入
第二类包括青岛、 沈阳、济南、成都、武汉。 青 岛 是 山 东 省 的 经 济“龙 头 ”, 全 力 支 持 青 岛 做 大 做 强 , 是 山 东 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的目标。相比青岛, 济 南 的 第 一 、第 二 产 业 实 力 不 强 、农 村 工 业 化 水平落后,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沈 阳是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 基础雄厚, 随 着国家改造、振兴老工 业 基 地 等 宏 观 政 策 的 调整, 迎来了发展良机。成都、武汉分别是华 中地区和西南地区的综合经济中心, 都拥有 比较发达的教育体系, 高校和科研机构众 多, 商务环境竞争力较强, 但人才和企业的
其中, 人均农业产值 A2=农业产值 / 年末 户籍总人口; 人均工业总产值 A3=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 /年末户籍总人口; 人均第三业 总 产 值 A4=第 三 产 业 增 加 值 /年 末 户 籍 总 人 口。
3 评价过程
3.1 指标标准化 评价指标是由多个指标构成, 为了避免
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 必须对数据进行标准
其 中 , Cij 是 主 成 分 荷 载 矩 阵 中 的 载 荷 量 , !j 是 主 成 分 Zj 所 对 应 的 特 征 值 j=1, 2, …, 由此得出, 主成分的表 达式如下: Z1 =0.33A1 +0.09A2 +0.34A3 +0.38A4 + 0.32A5+0.33A6+0.45A7+0.39A8- 0.25A9 Z2 =- 0.35A1 +0.11A2 - 0.48A3 - 0.39A4 + 0.40A5+0.47A6+0.07A7+0.30A8+0.05A9 Z3 =- 0.17A1 +0.87A2 +0.13A3 +0.14A4 - 0.09A5+0.33A6- 0.04A7- 0.03A8+0.41A9 由上述公式 可 计 算 出 15 个 副 省 级 城 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得分, 利用 SCORE=0.53Z1+0.18Z2+0.12Z3 得 到 各 城 市 的 综合得分。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地区专利发展评价研究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地区专利发展评价研究

工矿企业授权量U 3 6
机关团 体授权量U 4 6
价 专利申请
职务发明申请 量U l 3 大专院校申 请量 U1 4 科研单位申 请量u 2 4 工矿企业申请量U3 a
机关团体申请量u “
职务发明申 请代理U l 7 非职务 发明申 请代理U2 7 发明专利国 外申 请量U l 8

实用新型申 请量U 2 归属情况U 非职务 l 5 发明授权量U2 5 外观设计申 请量U l 3 大专院 校授权量U I 6 发明专利 授权量U l 2 专利授权 科研单位授权量u 2 6 实用新型 授权量u 2 2
外观设计 授权量U 3 2
来源U 6 申 请代理 情况U 7
从经济学角度将知识和技 术与传统 的生产 要素并列 为生产 函 数的内生变量 ,并且对包含知识产权 的生产 函数进行 定量分 析 ,探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黎 薇等在 《 o 层次分析
法在评价企业专利竞争力中的应用》 中采用层 次分析法原理 建立 了企业专利竞争力综合评 价的数学模 型 ,描 述了采用这 种方法 的具体流程 ;张伟 波在 《 利竞争力—— 中国制药 专 企业的致命 弱点》 中分析 了 中国制药 企业 的专利 竞争 力 现 状 ,提 出了增强 中国制药企业专利竞 争力 的途径 ;刘 洋等 在 《 专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 利评价指标 体系进行 的地
1 个或少数几个综合 指标来代 表多个变 量的值 ,并尽可 能地 减少信息损失的一种方法 引。 设 = ( , ,… , ) 为由P个指标组成的 P维随即 变量 ,n为样本长度 ,z 由这 P个变量线性组合得到的合成 为 变量 : ‘
: l1 1 2 a +(x +… + , 2 = ()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化发展限制因素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化发展限制因素分析
Absr c t a t:Prn i a o i c p lc mpo e ta l sswa d ft ttsia a ar ltd t r a z to n Chna i h a so 91t 0 O n n nay i sma e o he sa itc ld t ea e o u b nia in i i n t eye r f1 o2 04 S 9 a o f u he r srcie fc os fr t e eo m e f u b nz t n. Ba k r nr sr t r lf clte r o n o b h i st nd o tt e titv a t r o he d v lp nto r a ia i i o c wad ifa tuc u a a ii swe e f u d t e te man i lmiig f co . I s c ncu d t tqu lt fu b n z to h ud b mph s z d i h o I fu ba z to n Chia i tn a t r ti o lde ha aiy o r a iai n s o l e e a ie n t e c use o r niain i n. Ke y wor s:ur a iai d b nz t on; u b nz to e e ;lmiig f co ; p n p lc m p n n n y i r a iain lv l i tn a tr r cia o o e ta a ss i l
Vo . No. 14. 3
S p .0 6 e t2 0
基 于 主 成 分 分析 法 的 城 市 化发 展限 制 因素 分析
宋桂君, 华 刘秀
( 南 大学 资源环境 学院 ,重庆 北碚 西

河南省经济发展差异及区域划分研究

河南省经济发展差异及区域划分研究

( 州 师 范 大 学 , 江 苏 徐 州 2 10 徐 2 09)

要 :河南省经 济发展 水平总体不高 ,而且 区域差距十分明显 ,宁西铁路 贯通后形成的新亚欧 大陆桥西安以
东双 陆桥 经济 带对 河南省区域发展 差异的形成及 其发展 趋势有着十分重要 的影响 , 形成 了沿主要 交通干线分布 的独特空 间结构。研 究这种现状特 点,时制定河南省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 的政 策 ,具有很重要 的指导意义。
在空 间分布上形成 了独特的结构特点 。区域划分 问题
表 2 因子载荷正交旋转矩阵
总量 产业效 城 乡居 民 因子 益 因子 储 蓄 因子
国 内 生产 总值 / 元 亿 0 5 02 1 .3 9 4 —. 4 0 5 0
是政府制定 L域政 策时的 切入点 ,只有对 区域 有 了正 x 二 确的划分 ,并在此基 础 J制定相应 的政策安排 ,才能 二
0 5 .4 2
— .1 0 6 4 01 1 . 4 0 6 . 2
在对河南省经 济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进行分 析时 , 我们采用 S S P S统计 分析 软件 ,选 取河南省县级 以上
利 润 总额 /_ 4 元 r , 地 方 财政 收 入 地 方 财政 支 出
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国内生产总值 、 第二产业增
有效地指导 和推动 区域经济发展 。冈此 ,在对 河南省
第二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0 8 05 9 .4 7 .2 0 7 018 .4 9 .0
—.1 019
—. 9 01 7
第二 产业增加值 占 GD P比重 03 1 08 4 - 3 8
00 6 .5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6期 1 20 0 6年 1 2月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本文 在 评价城 市 基础 设施 水平 时选 取 了若 干 有代表 性 的指标 , 用主 成分 分 析方 法, 出我 国主 要 利 找 城 市基础 设施 建设 水平 的主 成 分评价 指标 ,并进行 聚类 分析 , 以此 说 明评 价模 型和 指标 的应 用 。


城 市基 础 设 施 的作 用
各社会经济要素紧密地聚合在一起,大大提高城市所有部门的经济效益、城市社会效益和城市生态环境 效 益 的有 机整 体的城 市聚集 效 益I 。
城 市基 础设施 建 设的水 平是衡 量城 市发展 的重 要方 面 ,因此 需要 对其 进行 客观 的评价 。
主成分 聚类 分析模型
( )主成分分析 一
中图 分 类 号 : 2 4 F 9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7 X(0 80 —0 70 0 84 2 2 0 )50 2 — 6
收稿 日期 :20 —7 1 0 80 —6 作者简介 :张 哲 (9 O ) 18 一 ,女,天津人 ,天津 大学博士研 究生,研 究方向:战略管理 ,区域经济研究 。 汪 波 (98 ) 14 一 ,男,江苏 吴县 人,天津 大学 管理 学院教授 。 杨 占 民 (9 6 , 男 , 山 西 交城 县人 ,天 津 电 力 公 司城 东供 电公 司 。 17 _ 一)
城 市基础 设施 是城 市经 济正 常运 转 的前提 条件 。 市基 础设 施 中的供 水 、排水 、 路 、交通 、 气 、 城 道 煤 热力 、 电报 、 电话 、 网络 等 设施 ,都是 经 济生产 中不可缺 少 的 因素 。
城市基 础 设施是 城市 居 民生 活质量 的重要制 约 因素 。虽然 城 市居 民生 活质 量 的高低 主要 取 决于 国家 经济 的发展 、综合 国力及 人 均 国民生产 总值 的水 平 ,但城 市基 础 设施 的完 善也对 城 市居 民生 活质 量有 重 要 影 响 。 良好 的城市 基础 设施 ,使 城市 经济 的持 续发 展获 得推 动力 ,其 作用 是 不容 忽视 的 。 城 市基 础 设施是 城市 产生 聚集 效益 的 决定 因素 。城市 聚集 效益 的产 生 是 由于众 多 的社会 经济 单位 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2-02-26

作者简介:王晓丹(1988-),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王晓丹(郑州大学建筑学院,郑州450000)摘要:采用《河南统计年鉴2011》的最新数据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排序,按经济实力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结果做出评价分析,从而认识到城市之间的差异与竞争力,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河南;经济发展水平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28(2012)03-0042-03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GDP总量列全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近年来,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中原经济区的加快建设,河南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往前推进。但是全省在内的18个地级市,无论是在经济结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质量,还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本文通过对其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城市的经济实力评价各城市的发展层次,认识到城市之间竞争力的差异,城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促进全省经济全面、协调、共同发展。一、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降维的方法,由英国的皮尔逊首先提出并使用,之后经过众多统计学家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是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又称主分量分析。在区域经济中,对特定区域的研究往往需要多个指标进行统计,而这些指标又相互关联,指标变量个数太多就会增加研究的难度和复杂度,而选取的指标太少又不能充分证明结果的可靠性。所以为了用较少的指标变量得到较多的信息完成研究项目,这就需要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减少指标变量,用几个关联性不强的综合指标代替,从而使研究过程变得简单而结果保持准确。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不能只考虑国民生产总值这单独的一项,还需要其他相关的经济指标形成一个指标体系,才能做出全面的评价。从多方面考虑,综合其他相关因素,本着可比性、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指标进行筛选,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综合性强,可靠性高的分析结果。本文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选取了以下10个指标的原始数据:X1———国内生产总值(亿元);X2———工业总产值(亿元);X3———建筑业总产值(亿元);X4———人均GDP(元);X5———职工平均工资(元);X6———固定资产投资(亿元);X7———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8———财政一般预

算(亿元);X9———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10———金融机构存款年底余额(亿元)。三、主成分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运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南18个城市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导入SPSS系统。Analyze(分析)→DataReduction(数据简化)

→FactorAnalysis(因子分析),弹出FactorAnalysis(因子分析)对话框。把X1~X18选入Variables(变量)框,分别对Descriptives(描述性)、Extraction(因子提取)、Rotation(因子旋转)、Scores(因子值)进行设置,返回FactorAnalysis(因子分析)对话框,点击“OK”。通过系统的处理分析得到相关数据表格,见表1。表1主成分计算结果表

由上表可知,第一主成分的特征根值为7.696,方差贡献率为76.964%,第二主成分的特征根值为1.347,前两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429%,

表明前两个主成分的数值变化就可以基本代表前述的10个原始变量的变化,同时得到主成分载荷矩阵表,见表2。

主成分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积方差贡献率%17.69676.96476.96421.34713.46590.429

2012年5月第11卷第3期(总第57期)安阳工学院学报Journalof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May2012Vol.11No.3(Gen.No.57)第三期

表2主成分载荷矩阵表由表2可以看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一般预算、金融机构存款年底余额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经济总量指标;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人均经济指标。所以提取两个主成分是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即决定用两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10个变量。计算权重。W1=7.696/(7.696+1.347)=0.85;W2=1.347/(7.696+1.347)=0.15计算综合评价值。F=W1y1+W2y2其中W为权重,y为主成分值,见表3。表3主成分值及综合评价表通过比较综合评价值,得出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名,见表4。表4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排名

四、结论分析从排名来看,处在第一位的是郑州,其次是洛阳,排后两位的是漯河和鹤壁。通过分析综合评价值,可将河南省的18个地级市按照经济实力大致划分为四个等级,见表5。表5经济实力等级表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是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的中心,在18个城市中实力最强,最具优势。郑州市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核心城市。作为国家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的建设,郑州已经成为中原地区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在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中都处在领先位置。同时,郑州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投资环境日益加强,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外影响不断扩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科技文化事业突飞猛进,都奠定了郑州做为河南经济龙头城市的基础。洛阳经济实力仅次于郑州排在第二位。作为新重工业城市和新能源节约型城市,古都洛阳从工业和旅游两方面发展。2010年洛阳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42位,在南昌、太原两省会之前。发展工业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这看似矛盾的两件事情,在这里却得以两全,这也是洛阳经济发展水平排名第二的重要原因。处于第二级的有五个城市,这是河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南阳工业生产总值多年来稳居河南省第3位,拥有一大批国家级重点企业,是豫西南的中心城市。安阳地处豫北,紧邻河北省,位于京广线上,有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为安阳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焦作、平顶山以煤炭资源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资源的减少,焦作也成功的从资源型城市转为旅游型城市。许昌紧邻郑州,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

影响因子组成部分12生产总值(亿元)0.949-0.286工业总产值(亿元)0.968-0.067建筑业总产值(亿元)0.938-0.310人均GDP(元)0.5450.783职工平均工资(元)0.6810.415固定资产投资(亿元)0.924-0.320进出口总额(万美元)0.9280.087财政一般预算(亿元)0.982-0.073人均可支配收入(元)0.8010.477金融机构存款年底余额(亿元)0.946-0.187

城市名称第一主成分值第二主成分值综合评价值1郑州市3.520.413.052洛阳市1.110.501.023南阳市0.46-1.170.224安阳市0.090.270.125焦作市-0.020.730.0936平顶山市-0.050.880.097许昌市-0.050.360.018新乡市0.09-0.59-0.019三门峡市-0.471.29-0.2110信阳市-0.20-1.15-0.3411商丘市-0.26-1.00-0.3712濮阳市-0.500.12-0.4113周口市-0.25-1.49-0.43614济源市-0.902.18-0.43815驻马店市-0.42-1.29-0.5516开封市-0.57-0.57-0.5717漯河市-0.71-0.07-0.6118鹤壁市-0.840.61-0.62

城市名称排名城市名称排名城市名称排名郑州市1许昌市7周口市13洛阳市2新乡市8济源市14南阳市3三门峡市9驻马店市15安阳市4信阳市10开封市16焦作市5商丘市11漯河市17平顶山市6濮阳市12鹤壁市18

等级分值段城市一级F≥1郑州、洛阳二级0≤F<1南阳、安阳、焦作、平顶山、许昌三级-0.3≤F<0新乡、三门峡、信阳、商丘四级F<-0.3濮阳、周口、济源、驻马店、开封、漯河、鹤壁

王晓丹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研究43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

三、四级城市的数量占了河南地级市数量的一半之多。新乡、三门峡、信阳、商丘在经济实力排名上处于中间位置。新乡地处中原,三门峡、信阳、商丘分别处在与山西、湖北、山东三省的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因素。但由于产业结构不明确,城市竞争力较弱,基础设施不太完善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新乡近几年在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方面有着显著成就,信阳以茶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在新型产业的支撑下,新乡、三门峡、信阳、商丘这四个城市的经济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由于地理位置不具优势,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水平低,人口素质差,工业结构单一,使濮阳、周口、驻马店、开封、漯河、鹤壁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处在第四级的位置。排名最后一位的鹤壁,没有重点工业做支撑,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第三产业不发达,虽有煤炭资源但没有像焦作发展成完整的产业体系,近年来虽然倾向于打造淇河文化的旅游业,但也因政策导向不明确,成为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济源于1997年升为地级市,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迅速发展起来,虽然经济综合排名靠后,但是人均DGP处全省前列,并排在开封等老城市之前。济源现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铅锌深加工基地和电力能源基地,相信未来的几年,济源的经济将会突飞猛进。五、结语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应巩固郑州在河南以及中原地区的核心地位,提升辐射带动力,增强洛阳的城市竞争力以及副中心城市地位,发挥省内主要城市的支撑作用,联动其他城市共同发展,实现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

参考文献:[1]程丽英.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分析[J].郑州经济

管理干部学报,2004,19(2):13-15.[2]李玉中.新经济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启示[J].郑州航

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2,21(3):44-47.[3]国家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Z].2011.[4]杨建宁.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西省各地市经济状况分析

[J].商业经济,2009(10):93-94.

TheResearchofHenanProvinceCityEconomicDevelopmentLevelBasedon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WANGXiao-dan(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00,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