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墩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研究一、引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但由于自身的缺陷和外力的影响,其抗震性能存在较大的不足。

因此,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进行研究,对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概述抗震加固是指对建筑结构进行改造或加强,以提高其抗震能力的一种技术措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方法主要包括增加截面抗弯承载力、增加节点刚度、提高纵向抗剪能力等。

针对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抗震要求,具体的加固方法会有所不同。

2. 增加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加固方法增加截面抗弯承载力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体的加固方法包括增加钢筋数量、更换高强度钢筋、增加截面尺寸等。

3. 增加节点刚度的加固方法节点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薄弱环节之一,加固节点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具体的加固方法包括设置钢筋加固筋、设置钢板加固、更换节点构件等。

4. 提高纵向抗剪能力的加固方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纵向抗剪能力较弱,容易发生剪切破坏。

因此,提高纵向抗剪能力也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的重要手段之一。

具体的加固方法包括增加剪力墙、增加剪力筋、加固构件等。

三、案例分析以某高层住宅为例,该建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但由于设计不合理和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该建筑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抗震加固方法:1. 增加截面抗弯承载力通过增加截面尺寸和更换高强度钢筋的方式,提高了结构的截面抗弯承载力,从而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2. 增加节点刚度通过设置钢筋加固筋和更换节点构件的方式,提高了结构的节点刚度,从而减小了节点的变形,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3. 提高纵向抗剪能力通过增加剪力墙和加固构件的方式,提高了结构的纵向抗剪能力,从而减小了结构的剪切破坏风险,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可更换耗能连接的装配式RC梁柱节点及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可更换耗能连接的装配式RC梁柱节点及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可更换耗能连接的装配式RC梁柱节点及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可更换耗能连接的装配式RC梁柱节点及结构抗震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迅速扩张,地震对于建筑结构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因此,研究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成为了工程界的热门话题。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RC)梁柱节点是建筑结构中一个重要的连接部分,对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研究可更换耗能连接的装配式RC梁柱节点,并探讨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二、装配式RC梁柱节点的概述装配式构建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建筑方法,它在抗震性能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装配式RC梁柱节点是装配式结构中的关键节点,其连接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

传统的装配式RC梁柱节点存在着连接刚度不足、承载力不稳定等问题,无法满足地震荷载下的结构要求。

三、可更换耗能连接的装配式RC节点的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要保证装配式节点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在地震作用下能够充分发挥其耗能功能,保护结构的完整性。

2. 抗震性原则:要通过合理的设计,使装配式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减小地震对结构的破坏。

3. 可更换性原则:要确保装配式节点具有可拆卸、可更换的特性,以便在受损或老化时可以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可更换耗能连接的装配式RC节点的设计方法1. 采用钢筋弹塑性设计方法,通过预设的可延性连接件,使节点具有一定的延性,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 钢筋布置合理,保证节点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裂缝能够得到充分的控制和延展,避免节点的脆性破坏。

3. 使用耗能连接件,如可摇摆摆杆、阻尼器等,使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发挥其耗能功能,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

五、可更换耗能连接的装配式RC节点的结构抗震性能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对可更换耗能连接的装配式RC节点进行了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采用可更换耗能连接的装配式RC节点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2024年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范文

《2024年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范文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其高效、环保、快速施工等优点,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了严峻挑战。

因此,研究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结构清晰、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已成为现代建筑领域的重要选择。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严格要求。

因此,研究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研究还可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理论分析:通过对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了解其受力特点和破坏机制,为后续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数值模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数值模型,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破坏过程,分析结构的抗震性能。

3. 实验研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对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地震模拟实验,观察结构的破坏过程和抗震表现,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四、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1. 结构特点分析: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结构清晰、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同时节点连接采用干式连接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2. 抗震性能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发现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有效地抵抗地震作用,减少结构破坏和损失。

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5)0320030202FRP 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收稿日期:2004210227作者简介:李春雷(19732),男,1996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工民建专业,工程师,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广东深圳 518034李春雷摘 要:纤维增强聚合物(FRP )以其轻质、高强、抗腐蚀、耐疲劳及其温度稳定性而受到土木工程界的日益关注,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形式结构的修复和加固。

从结构试验、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对FRP 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FRP 约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FRP 约束混凝土,横向约束,滞回性能,延性,应力应变曲线中图分类号:TU352.1文献标识码:A引言大量研究表明,在框架结构柱或桥墩可能产生塑性铰的部位设计足够的横向约束,将有效地提高核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极限压应变,从而显著改善钢筋混凝土柱的延性。

近年来,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附加约束的抗震加固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

纤维增强聚合物(FRP )以其轻质、高强、抗腐蚀、耐疲劳及其温度稳定性而受到土木工程界的日益关注,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形式结构的修复和加固。

FRP 抗震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多是用纤维布缠绕柱体,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力状态。

由于FRP 材料具有极高的抗拉强度,同时与混凝土可产生较好的粘结,使得FRP 能有效约束混凝土,从而使其承载能力及延性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研究FRP 约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就是研究其在模拟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延性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已对FRP 约束混凝土构件在静力和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

1 FRP 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试验研究现状抗震性能试验主要分三种: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及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

其中以拟静力试验的开展最为广泛,占全部动力性能试验的85%以上。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共3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共3篇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共3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1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建筑设计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类型。

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抗震能力则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设计指标。

因此,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在这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性能基础从抗震设计的角度出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分析最为重要。

对结构的力学性能、破坏机制以及结构稳定性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评估建筑物在地震灾害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制定出更为恰当的设计方案。

二、性能目标性能目标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基础,是设计的关键环节。

目标的设置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如建筑物的重要等级、所处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季节等要素。

根据这些要素,可以适当地设置保护级别,确定抗震设计的目标值。

三、性能参数性能参数包括结构初始刚度、最大变形能力、刚度退化、耗能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性能参数分析是对结构抗震能力的综合评判。

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来选择混凝土强度等设计参数,从而达到优化设计与控制风险的目的。

四、性能评估性能评估是性能基础、目标和参数的综合,对于抗震设计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性能评估中,首先需要选择一定的地震动记录进行分析,并采用易于分析的方法得到相应的结构响应。

然后,结合性能目标和性能参数,进行综合考虑评定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结构的安全边界,从而得出设计合理性的结论。

五、性能控制性能控制是在设计阶段就要考虑的问题。

将结构的性能目标转化成具体的性能参数,再以此为基础确定混凝土质量、钢筋材质和技术方案等构造措施,设计合适的监测方案保证施工的质量。

这些措施均有助于加强钢筋混凝土抗震结构的抗震能力,提高其安全性和耐久性,减小地震灾害的风险。

总之,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分析结构的破坏模式,评估结构的安全性能,并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有效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国内常用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形式综述

国内常用钢管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形式综述

引言
随着钢结构住宅在国内的热度持续上升,钢结构体系在 实际工程和研究领域成为热门,相较于纯钢结构,钢管混凝土 框架结构在住宅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与推广。钢管混凝土结构 同时具备钢材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承载力高,施工方便 等,同时也具备了以往实际工程中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不 具备的优点:无须支混凝土模板。国内学者对钢管混凝土结构 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程,使得钢管混凝土 结构在工程应用中得到发展与进步,其中钢管混凝土柱与H型 钢梁节点形式是运用最为广泛的节点,同时也是构造和受力比 较复杂的节点。
1 国内常用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框架刚接节点形式
H型钢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翼缘连接节点常采用栓焊链接或 是全焊连接,其中栓焊连接是将梁腹板和钢管柱壁通过连接 板、高强螺栓连接,梁翼缘和柱壁通过全熔透坡口焊连接。由 于栓焊连接施工方便并且能保证节点连接的刚度,是工程中常 用连接方式。
1.1 内隔板式节点 内隔板式节点是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连接中运用较为广 泛的节点形式,一般做法是将梁柱连接位置的中部进行截断,将 内隔板焊接在H型钢梁翼缘对应位置,再将钢管柱通过全熔透坡 口焊连接起来。国内规范[1]规定,内隔板厚度应满足规定的宽厚 比限值,且不应小于梁翼缘厚度。 内隔板式节点的优势在于梁翼缘上的拉力由钢管壁和内隔 板传递,传力明确。不足之处在于加工难度大,焊缝位置比较 集中,节点区焊缝易出现裂纹,同时这种节点形式适用于柱截 面尺寸较大的构件,有局限性且焊缝都集中在节点区,焊接热 效应导致的残余应力大,钢梁翼缘连接处内外都是通过焊缝连 接,容易诱发裂纹,在实际受力过程中不利。同时由于混凝土 的浇灌在内隔板焊接完成后进行,内隔板上需设置灌注孔和排 气孔,给加工过程制造了麻烦。 1.2 隔板贯通式节点 隔板贯通式节点中钢梁翼缘的拉力通过贯穿整个柱截面的 隔板传递,这种连接方式需要将钢管柱在节点连接部位进行截 断,并将分段柱节与贯通隔板焊接。梁翼缘通过全熔透焊缝与 隔板连接,若是采用栓焊连接,梁腹板通过高强螺栓、剪切板 与柱壁相连;若是采用全焊连接,则将梁腹板直接焊接在柱壁 上。具体的构造方式和设计要求在《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1]中有具体规定。这种连接方式也是国内建筑抗震规范[2] 与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3]推荐连接形式。 1.3 外隔板式节点 外隔板式节点是将隔板设置在柱外与梁上下翼缘对齐, 采用带衬板的全熔透坡口焊连接。这种节点形式施工简单, 传力明确,不受柱截面尺寸限制,同时不需要设置灌注孔和排 气孔,避免了在柱壁同一位置处内外施焊,焊接热效应影响较 大,给加工和施工提供了便利。但是需要加大外隔板尺寸来保 证节点的刚度,与其他节点形式比较用钢量超出许多,且水平 环板不利于墙板的安装,凸角也会影响室内住户的观感体验。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文献综述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

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

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应用很多。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

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下面介绍下框架结构的基本信息及一些常见的问题[1]。

1.文献综述正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四种承重构件组成的。

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形成空间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时,框架梁应纵横向布置,形成双向抗侧力构件,使之具有较强的空间整体性,以承受任意方向的侧向力。

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造型活泼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

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较长,地震反应较小,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2]。

其缺点就是整体侧向刚度较小,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侧向变形较大,容易使填充墙产生裂缝,并引起建筑装修、玻璃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

不仅地震中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而且震后的修复工作和费用也很大[3]。

同时当建筑层数较多或荷载较大时,要求框架柱截面尺寸较大,既减少了建筑使用面积,又会给室内办公用品或家具的布置带来不便,因此这种结构一般用于非地震区或层数较少的低烈度高层建筑。

另外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构件,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

钢管混凝土结构港口码头的抗震性能研究

钢管混凝土结构港口码头的抗震性能研究

钢管混凝土结构港口码头的抗震性能研究码头是沿海贸易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它承载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

在海上环境的影响下,码头结构需要具备强大的抗风、抗浪、抗冲击力。

但随着地震的频发,码头的抗震性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海上建造和运营的码头结构,对于地震的反应特性有着自身的特点,如何提高其抗震性能,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钢管混凝土结构港口码头的抗震性能研究进行探讨。

1. 钢管混凝土的特点钢管混凝土是由混凝土和钢管两个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稳定性强、施工便捷、美观大方等优点。

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体系,钢管混凝土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比较,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在海上建造结构体系时,钢管混凝土结构可大幅减轻自重,同时提高其空气浮力,增强其抵御海上环境的能力。

而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港口码头,更能有效增强其受地震作用的抵抗能力。

2. 钢管混凝土结构港口码头的抗震性能2.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特点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特点与混凝土结构体系不同,它具有较强的耐震性能和韧性,能有效地吸收能量。

钢管混凝土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主要源于管壁的环向承载力和混凝土的剪切强度。

在地震作用下,管壁的环向承载力能够有效地缓冲结构的运动和变形,而混凝土的剪切强度能延迟结构的破坏过程,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而钢管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和纵向钢筋能够增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2.2 钢管混凝土结构港口码头的抗震性能研究,主要针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和承载能力进行分析。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动力响应分析。

动力响应分析可以模拟钢管混凝土结构港口码头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获取其地震反应特性,并从中提取结构的势能和耗能特性。

通过动力响应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可靠性、韧性和耐久性等参数,进而指导工程设计和加固方案的制定。

(2)承载能力试验。

承载能力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估钢管混凝土结构港口码头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search status and achievements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n CFST laced columns,including test research,f 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d ca l- culation methods of Restoring force model are summarized. The inf luenee r u les of main parameters are analyzed. W ith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of four— tube CFST laced columns of Ganhaizi bridge.the f inite element models of variable cross— sectiona l CFST laced co1. umns are build,the efect of Longitudinal elem ent slope,longitudina l spacing of column limbs and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on the hysteretic behavior of CFST laced columns are investigated. Finally,some suggestions on this individualized studies are put forward.
旦 [4—6]

目前钢 管混 凝 土 柱 式 桥 墩 按 截 面 形 式 可 分 为 单 肢 柱墩 和格 构柱 墩 (以 四肢 格 构柱 为主 ),其 中格 构柱 墩按 截 面是 否变 化 可分 为 等 截 面 格 构 柱 墩 和 变 截 面 格构 柱 墩 。本 文 旨在 对 钢 管 混 凝 土 格 构 柱 墩 抗 震 性 能方 面 的研究 现状 和研 究 成果 作 一个 综 述 ,可 为钢 管 混凝 土 柱墩 的工 程 应 用 和 后 续 理 论 研 究 提 供 参 考 和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51408128) 作者简介 :陈盛富(1992一 ),男 。
E-mail:wutongq@ 163.con
收 稿 日期 :2015—12—02
2 钢管混凝 土格构 柱墩 的应用概况
1879年 建成 的英 国塞 文 铁 路 桥首 次采 用 钢 管 混 凝 土柱墩 J,1966年 英 国 的 阿蒙 兹 伯 里 立 交 桥 也 采 用 了钢管 混 凝 土单 肢 柱 墩 _8 J。此 后 将 钢 管 混 凝 土 结 构用 作桥 梁 柱墩 的创新 设计 开 始 在世 界 范 围 内推广 。 除用 于新 建 桥梁 的柱 墩 ,钢 管 混凝 土 还用 于灾后 桥 墩 的加 固。在 1995年 阪 神 地 震 后 ,日本 工 程 界 采 用 内 填混 凝土 的方 法来 加 固钢桥 墩 J。
摘 要 :简要介绍 了国内外 钢管 混凝 土格构柱墩 的工程 应用 概况 ,总结 了钢管 混凝 土格构柱 抗震性 能 的试 验研究 、有
限元分 析 、恢复力模型计算方法 等研 究现状及其成果 ,分析 了各 主要参 数的影 响规律 ,并 以干海 子大桥 的 四肢 钢管混
凝 土格构墩工程为例 ,建立 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 有 限元 模型 ,分析 、比较 了柱 肢坡度 、柱 高 、轴压 比等参数 对构 件
滞 回性 能影响规律 。最后 ,对该 专项研究提 出若干建议 。
关 键词 :钢管混凝土 ;格构柱 ;抗震 性能 ;延性
中图分 类号 :TU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135(2016)02—0048—05
The Research Summary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Laced Columns CHEN Sheng ̄ 0U Zh ng
Keywords: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CFST);Laced columns;Seismic performance;Ductility
1 概 述
借鉴 。
钢 管 混 凝 土 结 构 具 有 承压 能 力 高 、结 构 刚度 大 、 延 性好 、施 工便 捷 等 优 点 ,广 泛 应 用 于钢 管 混 凝 土拱 桥 的拱 肋 、斜 拉 桥 的 塔 柱 、梁 式 桥 的空 间桁 架 组 合 梁 等 _1 J。随着我 国道 路交 通 的不 断 发 展 ,兴 建 了 大量 的跨 线 桥 、立 交 桥 、山 区公 路 桥 。钢 管 混 凝 土 格 构 柱 式 桥墩 凭借 其截 面 尺寸小 、变 形 能力 和 抗震 性 能 好等 特 性 ,已成 为颇 具 发 展 潜 力 的 理 想 桥 墩 形 式 之 一 ,特 别 在 山区高 墩 、超 高 墩公路 桥 梁 中具 有 广 阔 的应 用 前
2016年 第 02期 总 第 212期
福 建 建 筑
Fuiia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NoO2 ·2016 Vol ·212
钢 管 混凝 土格 构 柱 墩 抗 震 性 能 研 究综 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陈盛 富 欧智 菁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 院 福 建福州 350007)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Fuj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Fuzhou 350007)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CFST)laced columns are briefly introduced.Pres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