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脱氮

合集下载

离子液体在海水淡化装备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离子液体在海水淡化装备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离子液体在海水淡化装备中的应用效果评估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使之变成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

这项技术对于解决世界上缺水问题和提供日常用水至关重要。

目前,海水淡化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溶剂在海水淡化装备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离子液体是一种无色、无毒、环保的溶剂,由离子组成,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蒸汽压,可以减少能量消耗。

这意味着在海水淡化装备中使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可以有效降低加热能量的需求。

其次,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选择性,可以有效地与盐分和其他杂质分离。

这样,离子液体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溶剂,帮助海水淡化过程中实现高盐分离效果。

在离子液体的选择方面,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评估。

最常用的离子液体类型是含氮离子的碱性离子液体和含磷离子的酸性离子液体。

这些离子液体具有较好的盐溶解能力和选择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装备中。

此外,一些功能化离子液体也被设计出来,以提高其在海水淡化过程中的效能。

例如,一种具有多种离子种类的功能化离子液体可以增强对于矿物盐的亲和力,从而提高盐分离效果。

离子液体在海水淡化装备中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评估。

许多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在海水淡化中展现出更高的盐分离效果和更低的能量消耗。

一项研究发现,使用含氮离子的碱性离子液体作为溶剂,可以获得高达99%的盐分除去率,同时能量消耗仅为传统方法的一半左右。

此外,离子液体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再生性,可以多次使用而不降低性能。

然而,离子液体在海水淡化装备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离子液体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这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制备技术,以降低离子液体的成本。

其次,离子液体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大量使用和排放的情况下。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离子液体的生态风险。

离子液体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化工领域的应用

离子液体在化工领域的应用离子液体(Ionic Liquid)是一种特殊的液态物质,其主要特征是它是有机盐,并具有非常低的凝固点和融点。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离子液体在化工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催化剂离子液体可以被用作催化剂,尤其在石油化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一种叫做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物质可以用于将脂肪酸甲酯转化成生物柴油。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促进醇和糖的氧化过程,提高反应速率。

2. 提取剂由于离子液体具有非常好的溶解性,所以它可以被用作提取剂,从而分离化合物和混合物。

在化工生产中,离子液体可以用于提取不同化学物质,比如从农村里提取精油,或者从化工废水中提取杂质。

3. 分离剂离子液体的独特化学和物理特性,使得它可以在不同的化学物质中进行分离。

比如,离子液体已被使用在制备纯净甲烷的过程中。

此外,离子液体还可以被用作分离杂质和异构体,以及从化合物中分离烯烃、烷基烃等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

4. 离子液体电解质相对于常规的盐酸电解质,使用离子液体可以在电池和电解质方面包挽数种好处。

首先,它们能够承受更高的电位,因此它们可以用于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中。

第二,它们有更广的电化学窗口,从而可以被用于制备更多种类的化学物质。

5. 离子液体储能离子液体与电池联系的野心在于利用这种液体将能量储存下来,并随后输出电力。

发展中的离子液体储能技术使用类似于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

当太阳出现后,化学反应在液体中进行,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随后再将这种化学能转化为电力。

离子液体,在其相对较短的研究历史中就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今天成为当今化学领域的前沿领域之一。

尽管其中大部分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这种新兴技术的发展势头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希望和兴奋。

随着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离子液体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为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贡献。

离子液体催化芳烃硝化反应研究进展

离子液体催化芳烃硝化反应研究进展

煤炭与化工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第43卷第12期2020年12月Vol.43 No. 12Dec. 2020化工工艺与工程离子液体催化芳煙硝化反应研究进展刘岳明1,刘晨1,2,刘 冉1,张珂1,张娟1,赵地顺1(1.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南非大学”新能源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18;2.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产物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传统硝化工艺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虽然操作条件成熟,但有强烈的腐蚀性,处理困难。

近年来,随着对绿色催化剂的深入研究,可替代传统混酸硝化体系的绿色催化硝化体系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其中将新型绿色功能化离子液体作为硝化反应催化剂,实现硝化反应绿色清洁生产成为研究热点。

通过 对离子液体应用于芳婕硝化反应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表明离子液体具有较为理想的绿色催 化前景。

关键词:离子液体;芳香族化合物;催化;硝化;绿色化学中图分类号:TQ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79 ( 2020 ) 12-0111-07Research progress on nitrification of aromaticcompounds catalyzed by ionic liquidsLiu Yueming 1, Liu Chen 1,2, Liu Ran 1, Zhang Ke 1, Zhang Juan 1, Zhao Di s hun 1(1. He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New Energy 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y of H e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wersity- South AfricaUnw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8, China; 2. Shijiazhuang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VocationalCollege, Shyiazhuang 050000, China )Abstract : The nitrification products of aromatic compounds are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The traditional nitrification reaction process was using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s catalyst. Although the operation condition is mature, it has strong corrosivity and is difficult to treat. In recent years, as the study of green catalysts, the green catalytic nitrification systemwhich could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nitrification system of mixed acid has attracted wide research interests. So, using new green functional ionic liquids as environment —friendly nitrification catalyst for realizing green and clean nitrificationreaction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onic liquids used in aromatics nitration reaction was reviewed, and the ionic liquids showed an ideal green catalytic prospect.Key words : ionic liquid; aromatic compounds; catalyze; nitration0引 言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大气中有机气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不 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同时也是公认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前驱体,随着经济的发展,VOCs 气体的年排放量持续增长,如何有效控制并处理VOCs 气体成为研究热点。

脱氮的原理

脱氮的原理

脱氮原理
脱氮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氮气(N2)从气体或溶液中去除的过程。

脱氮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和农业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脱氮原理:
1. 放空法:将含氮气体或溶液的容器与空气或其他不含氮气体的容器连接,通过空气扩散效应,氮气会逐渐从高浓度区域转移到低浓度区域,从而实现脱氮。

2. 吸附法:利用一些特定材料或吸附剂,如活性炭、分子筛等,将氮气吸附并分离出来。

这些吸附剂具有较强的亲合力,可以选择性地吸附氮气,从而实现脱氮。

3. 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半透膜,将氮气和其他气体或溶液分离开来。

这种膜通常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允许某些分子通过而阻止其他分子通过,从而实现脱氮。

4. 化学反应法:通过一些化学反应,将氮气转化为其他物质,进而实现脱氮。

例如,氮氧化物可以通过与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5. 生物脱氮法:利用某些特殊的细菌、藻类或其他微生物,将氮气转化为氮化物或其他无害物质。

这些微生物通常具有脱氮的特殊代谢途径或酶系统。

这些脱氮原理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
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脱氮技术的发展对于减少氮气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离子液体可循环利用要点

离子液体可循环利用要点

离子液体可循环利用要点离子液体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它具有较低的蒸汽压和较宽的液相温度范围,这使得离子液体在许多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离子液体的制备和回收利用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离子液体的制备是一个复杂而耗能的过程。

通常的方法是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合成离子液体,这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和昂贵的催化剂。

而且,离子液体的制备过程中还会生成大量的废水和化学废料,给环境造成负担。

因此,为了实现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有必要开发出一种高效的离子液体制备方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离子液体的可循环利用问题,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调整离子液体的结构和组成,可以改善其循环利用性能。

例如,合理设计离子液体的碳链长度、取代基和离子对类型等参数,可以提高其热力学稳定性和可循环利用性。

其次,一些新型的离子液体制备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离子液体的离子交换纳米颗粒法可以实现高效快速的离子液体制备,并具有废液回收的潜力。

此外,采用超临界流体技术也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离子液体,并且可以连续大规模生产。

在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方面,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方法。

例如,通过蒸馏和萃取等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回收和再利用离子液体。

此外,还可以采用电化学方法将离子液体中的离子回收到电解质溶液中,从而实现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

另外,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离子液体可以作为载体和催化剂的组分,参与各种化学反应。

通过调节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实现对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和活性的调控。

这为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总的来说,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特殊的液体,在可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通过合理设计离子液体的结构和组成,采用新型的制备方法和回收技术,以及开发离子液体的催化性能,可以更好地实现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然而,离子液体的可循环利用问题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离子液体的分离纯化技术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的分离纯化技术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离子液体的分离纯化技术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随着人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石油化工成为重要的工业基础,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离子液体则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型溶剂,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成为石油化工中新的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介绍离子液体的特性及其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情况。

一、离子液体的定义及特性离子液体是由含离子的小分子或大分子组成的液体,在室温下可呈液态存在。

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离子液体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延展性、较低的蒸汽压、无挥发性、宽广的溶解性和极高的电导率。

离子液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其离子结构、种类与数量有关。

离子液体一般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不同离子组合可以用来调节溶解能力、选择性和离子电导率,从而实现对物质的分离提纯。

二、离子液体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情况及优势离子液体在石油化工中已广泛应用于提高分离纯化效率、促进催化反应、减少废弃物和改善产品质量等方面。

1.离子液体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离子液体能够有效分离CO2和H2S等有害气体,从而减少废物排放和对环境的污染。

常用的离子液体有 [BMIM][PF6]、[BMIM][NTf2]等。

离子液体的选择性较高,可据此实现干式气提纯,减少对热能的消耗和产生CO2等有害气体。

2.离子液体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在催化控制反应和分离产物中有重要作用。

例如,[BMIM][BF4]可以作为稳定催化剂,催化某些酯化反应;[EMIM][CH3SO4]可以作为反应介质来促进化学反应的产生。

离子液体的选择性和溶解度对反应选择和纯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3.离子液体在油品分析和提纯中的应用离子液体高的选择性和延展性使它成为油品分离中的理想溶剂。

常用于分离石油中的苯、环己烷等组分,提高燃料质量。

4.离子液体在催化剂生产中的应用离子液体可以被制成高效催化剂,具有高的催化性能和耐热性。

通过改变离子液体结构,可以使催化剂更具特异性和选择性。

中石化 离子液体催化剂

中石化 离子液体催化剂

中石化离子液体催化剂中石化离子液体催化剂:突破传统,引领能源革命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能源的供应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石化率先引进离子液体催化剂技术,开创了能源领域的新篇章。

离子液体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

与传统的催化剂相比,离子液体催化剂不仅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还具有更好的回收性能。

通过合理设计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成分,中石化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催化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易失活和难回收的问题。

离子液体催化剂在能源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通过离子液体催化剂,中石化成功开发出了高效的煤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和液体燃料,实现了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离子液体催化剂还能够提高石油加工过程中的产率和质量,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引入不仅在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还在化工、医药等领域展现了巨大潜力。

通过调控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成分,中石化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系列高效的催化反应体系,实现了对有机合成和功能材料的精确控制。

这些创新性的成果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石化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突破不仅为我国能源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能源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石化将继续加大对离子液体催化剂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引入不仅在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还在化工、医药等领域展现了巨大潜力。

通过调控离子液体的结构和成分,中石化成功地开发出了一系列高效的催化反应体系,实现了对有机合成和功能材料的精确控制。

这些创新性的成果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石化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突破不仅为我国能源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球能源革命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石化将继续加大对离子液体催化剂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能源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脱除硝基氮的方法

脱除硝基氮的方法

废水总氮超标是目前很多企业面临要解决的问题,硝态氮是总氮难以达标的主要原因,由于硝态氮是较稳定的化合物,硝态氮处理是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为氮气,而这个过程是分布进行的,一些厂因为水质复杂或者脱氮工艺不完善等原因,导致硝态氮处理不完全而无法达到总氮处理达标的效果。

现有的脱氮方法有化学脱氮法和生物脱氮法,目前,工业生产废水处理最常用、最彻底的方法就是生化处理法,可高效率、低成本的处理含氮废水。

总氮高怎么办?总氮去除剂使用步骤说明
1. 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是指硝酸盐氮废水通过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硝酸根离子与氯离子发生交换,从而去除废水中的硝态氮。

2. 反渗透法
反渗透法是硝态氮废水通过半透膜,水通过而硝酸根和其他离子被截留而达到去除硝酸盐氮的目的。

3. 化学还原法
化学还原法是利用易被氧化的金属或化合物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4. 富增集成装备IDN-BMP法
富增集成装备IDN-BMP法是专门针对废水硝态氮处理的一种经济、高效、耐受的深度去除废水中高浓度硝态氮的系统,是湛清环保基于原有池体功能失调及高浓度总氮处理推出的集成化脱氮菌落富增装备系统。

通过强化池体内部的流态传质,调理菌落环境条件,引入优势脱氮菌群的方式迅速启动/恢复原有系统的脱氮功能。

5. 生物脱氮法
生物脱氮主要利用生物硝化与反硝化,将废水中的有机氮和氨氮转化为氮气排放出去,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生物脱氮法中碳源的投加、及微生物反硝化菌都是脱氮的因素,目前常用的碳源有甲醇、乙醇、乙酸、葡萄糖等低碳有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 综述

1.1.油品中的氮化物 1.1.1.油品中氮化物 石油产品中含有苯胺类、吡啶类、吲哚类等非理想的氮化物组分。这些氮化物在石油中的质量含量通常在0.02%~0.8%内波动,我国原油的含氮量偏高, 通常在0.1%~0.5%。其中大庆原油含氮量较低, 而孤岛原油较高。近年来随着大批新油田的开采, 已发现个别原油的氮含量高达2%。 1.1.2.碱性氮化物 石油组分中碱性氮是指石油加工过程中能被10%的硫酸抽提出来的氮化物,这些氮化物有一定的碱性,与强酸结合能形成盐,溶于酸中,因此从油层提取到酸层。非碱性氮的另一种划分方法是:在冰醋酸溶液中能被高氯酸滴定的含氮化合物称为碱性氮化物,不能被滴定的称为非碱性氮化物。 碱性氮化物的主要结构单元是吡啶、喹啉、氮杂蒽、氮杂菲等。碱性氮化物包括:苯胺、吡啶、喹啉氮杂蒽、氮杂菲及其同系物。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会导致油品在储运过程中胶质快速增加、颜色急剧加深、安定性变差,从而严重影响柴油的催化加工和使用性能。 1.1.3.非碱性氮化物 石油产品中的氮化物除了碱性氮化物,另外的一类就是非碱性氮化物,非碱性氮化物的主要结构单元是吡咯、吲哚、咔唑等,包括吡咯、吲哚、咔唑及其同系物。非碱性氮的存在使得油品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氮氧化物NOx ,从而给环境带来危害。 1.1.4.氮化物在油品中的危害 (1)氮化物的存在, 会影响油品的颜色、抗氧化性、粘度等品质。在催化裂化、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等工艺过程中, 即使原料中含有极其微量的氮化物也会使贵金属催化剂中毒,从而导致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变短。 (2)石油产品中的氮化物在燃烧时会产生氮氧化物NOx ,众所周知,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最终会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硝酸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它与其他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造成雾霾天气。

论文题目 2 1.2.常规脱氮方法 1.2.1.加氢脱氮 近年来,催化裂化装置的原料变重、变差,特别是碱氮含量增加,造成了不利影响,如催化剂活性下降,干气、焦炭产率上升,轻质油收率下降,产品质量下降等恶劣。油品脱氮工艺主要分为加氢脱氮和非加氢脱氮。 加氢脱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脱氮的方法之一, 对石油产品用加氢改质工艺,在一定压力、温度及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完成脱氮反应、达到降低氮含量、改善其稳定性的目的,最终获得石脑油和优质燃料油,其产品质量可以达到柴油、汽油、调和油指标。煤焦油经加氢处理后,其中所含氮杂原子转化为氨。加氢产物经分离纯化等后续工艺处理后,可得到含氮低的柴油、汽油和轻燃料油等环境友好型燃料。此种方法工艺比较成熟 ,在节约能源角度上也有优势。虽然加氢脱氮能有效地除去油品中的氮化物 ,提高油品质量 ,且具有操作方便、工艺简单、油品收率高等优点。传统的加氢脱氮其催化剂活性组分多为Co-Mo、Ni-Mo、Ni-W和Co-W。随着催化剂的研究发展,金属组分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催化剂生产,如Mo、Ni、P、MoP、SiW12、WN和WMoNi等。同时,大量的过渡金属与其他非金属元素相结合的新型催化剂也得到开发。[王彦刚,邵凤琴,沈健. 加氢脱氮催化剂研究进展. 工业催化[J]2007,18(7),27—32]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磷化物具有比传统硫化物催化剂更优异的HDN活性和稳定性。无负载的Ni2P比表面积小于1 m2/g,因此,需将Ni2P负载在比表面积较大的载体上[JuliusS,DennisPM.Testsshoweffectsofnitrogencom—poundsoncommercialfluidcrackingcatalysts[J].OilandGas,1986,84(43):76-82.]。文献中报道过以活性炭、MCM-41、SiO2、Al2O3、TiO2为载体制备负载型Ni2P催化剂,

但复合载体在磷化物加氢精制中的应用报道较少。TiO2-Al2O3复合载体应用较广泛,并具有较大的孔体积、比表面积和较集中的孔分布,其脱氮效果较好。 虽然加氢脱氮有一定的优点,但加氢精制所需的设备投资比较大 ,操作条件苛刻 ,操作费用较高,而且深度加氢可使油品安定性下降、油品品质变差,浅度加氢其脱氮率较低。此外 ,这种工艺需要有足够的氢源 ,所以价格比较昂贵 ,中小炼厂难以承担。 1.2.2.非加氢脱氮 非加氢脱氮包括:酸精制、络合萃取精制、溶剂精制、生物脱氮、组合法精制和微波脱氮等,主要特点是操作简单,但存在吸附与交换容量有限,劳动强度大,不能连续操作, 脱氮率较低等缺点,难以满足炼油厂要求,非加氢脱氮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1.2.2.1.酸碱精制 青岛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 催化裂化石油产品在储存过程中胶质很快增加,颜色急剧加深,严重影响油品的使用。导致催化裂化石油产品氧化安定性差的原因是它含有大量的碱性及非碱性氮化物。基于可逆络合反应的萃取分离方法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催柴中氮杂原子化合物具有孤对电子,为电子对给予(Lewis碱),可与电子对接受体(Lewis酸)产生络合作用力。在此原理基础上建立了复合溶剂络合萃取结合碱洗的方法精制催化裂化石油产品。但在该方法中,催化裂化石油产品中酸性化合物经络合萃取未能得到有效脱除,而且,残留的酸性萃取剂不能通过蒸馏或汽提得以脱除。故采用了碱洗,既可除去萃取剂,又可除去催化裂化石油产品中原有的酸性化合物。简而言之,酸碱精制就是是根据石油中杂原子(N ,S)类化合物多数呈酸性或碱性 ,利用酸碱中和的方法将其脱除 。 酸碱精制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等特点 ,但同存在着污染环境、腐蚀设备等问题。 1.2.2.2.溶剂精制 溶剂精制是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部分相溶的液体间分配性质的不同来实现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在选择溶剂时 ,应综合考虑溶剂的溶解能力和选择性。溶剂脱氮广泛应用于石油炼制中。其具有生产量大、设备简单、便于自动控制、操作安全快速、成本低、溶剂及被萃物可回收利用等优点 ,因此 ,目前溶剂脱氮的研究非常活跃。但溶剂脱氮的设备投资相对较大 ,而且脱氮后油收率相对较低 ,脱氮成本较高。 1.2.2.3.络合萃取精制 络合萃取精制是有机稀溶液分离的重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lewis 酸与 lewis 碱的相互作用力使络合剂和碱性氮化合物形成络合物 ,分离出油相 ,达到分离碱性氮化物的目的。络合剂应具有相应的官能团 ,与待分离物质的缔合键能具有一定大小 ,便于形成络合物 ,实现相转移。但是这种缔合键能也不能过高 ,过高使络合物不容易完成第二步逆向反应 ,络合剂不容易再生。 1.2.2.4.微波脱氮法 柴油中主要成分是烃类化合物,大部分为非极性物质;而柴油中的氮化物具有孤电子对,是极性物质。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溶剂可萃取分离柴油中的氮化物。而微波对极性物质具有选择性加热作用,从而提高了分子运动速度,形成的局部高温和高压使油品粘度降低,促使碱性氮化物快速溶于溶剂相,达到脱氮目的。采用微波辐射对碱氮化物进行脱除,与常规脱氮相比,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时间短、效率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郭文玲,李萍,张起凯等. 微波辐射脱除柴油中碱性氮化物实验研究[J]化工科技.2006,14(2):32—35) 1.2.2.5.微生物脱氮 论文题目 4 经过培养的微生物可以选择性地脱除油品中的氮杂环化合物,每一种培养物对它分解的化合物具有高效选择性。油品中的氮杂环馏分中的喹啉、甲基喹啉和异喹啉都可以被微生物脱除,微生物在脱除氮杂环化合物时,不降解脂肪烃和芳烃。目前已经发明了利用微生物脱除油品中的喹啉类和咔唑类氮化物的方法。 Kurane Rynichiro等发明了1种常温常压下可用于石油精制和煤精制的生物脱氮专利。采用可降解芳香性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产物连续排出,可脱除的含氮化合物有咔唑类和喹啉类。 Gibbs等选用了一些微生物菌种,在十六烷溶液和1-甲基萘溶液中研究了咔唑的生物脱氮。由于石油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如醛、酚、卤代烃、烯烃、多环芳烃、重金属离子等。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石油中毒物对微生物的影响和培养抗毒能力强的微生物,成为石油生物脱氨技术开发应用的关键。(王兆军,李颖,蔡婷婷. 石油和石油产品中氮化合物的脱除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炼油与化工2011,22(2):1-3) 近几年来,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溶剂和新型催化体系广泛地受到关注。室温离子液体本身具有优异的化学和热力学稳定性,对许多材料均有良好的溶解力,而且在室温下几乎不存在蒸汽压,这使其应用在催化反应中兼有了便于产物分离和催化剂回收循环使用的特性。利用离子液体结构的可设计性,可将一些具有催化活性中心的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引入到离子液体的结构中,制得功能化离子液体,使其兼备催化剂溶剂双重性能,且能循环使用。因此,将离子液体应用于石油产品脱氮中,具备传统催化剂不可比拟的优越性。[Kilbane. Microorganisms useful for cleavage of organic C—N bonds[P]. US: 6204048, 2001-03-20]

1.3.离子液体 1.3.1. 离子液体的概念 离子液体( ionic liquids), 又称室温离子液体或室温熔融盐, 也称非水离子液体, 有机离子液体等。离子液体是完全由一种含氮或磷杂环的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呈液态的物质 目前,作为一种值得研究和发展的软功能材料或介质,离子液体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广泛重视。 1.3.2.离子液体的发展史 离子液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14年,当时Walden报道了(EtNH3)+ HNO3-的合成。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