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体义齿修复近中倾斜30°基牙的牙周组织应力分析

合集下载

游离端半精密附着体义齿的支持骨表面应力分析

游离端半精密附着体义齿的支持骨表面应力分析

游离端半精密附着体义齿的支持骨表面应力分析
王焱;米乃元;覃峰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年(卷),期】2000(021)003
【摘要】目的:研究双侧游离缺失活动义齿使用不同类型的半精密附着体时周围支持骨组织的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在人体下颌骨标本上测量基牙冠数目分别为1,2,3单位的冠内及冠外半精密附着体式双侧游离缺失活动-固定联合修复体的表面应力值,并做统计分析。

结果:基牙数目从1个增至2个,支持骨组织应力分布明显变均匀,但基牙数目从2个增至3个时,应力值的改变无显著差异;冠内附着体在基牙周围牙槽骨上产生的总
【总页数】1页(P219)
【作者】王焱;米乃元;覃峰
【作者单位】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6
【相关文献】
1.两种不同结构的用于下颌单侧游离缺失精密附着体义齿摘戴过程中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J], 夏勇;于丹;邹波
2.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附着体及其基牙、支持组织的应力分析 [J], 肖艳;曾剑玉
3.两种游离端半精密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的应力分析 [J], 王焱;米乃元;覃峰;刘关平;陈锦安
4.三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天然牙—游离端种植体联合支持的固定义齿集中载荷应力分析 [J], 白雪芹;周延民;周振平;许力强
5.Bredent锁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式义齿修复后牙游离端缺失的临床效果比较[J], 张瑛;武利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颌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上颌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上颌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冯剑桥;李美华;张天夫【期刊名称】《口腔医学研究》【年(卷),期】2004(20)1【摘要】目的 :本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元动态分析法 ,对上颌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双尖牙基牙进行应力分析。

方法 :利用工程扫描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有限元程序 ,模拟天然牙齿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根据基牙的受力情况制作 7种实验模型 ,并结合牙合支托的不同设计 ,常规载荷下 ,对基牙在近远中、颊舌向和咬合方向进行应力分析。

结果 :1)游离末端基牙远中牙颈部为最大应力区。

2 )远中牙合支托对基牙的损伤较近中牙合支托大 ,牙合支托设计位置越向近中移动 ,其对基牙的损伤越小。

3)颊舌向外力和近远中方向外力对基牙造成的损害比来自咬合方向明显大。

结论 :上颌游离可摘局部义齿 ,使用近中牙合支托。

【总页数】5页(P45-49)【关键词】义齿;修复;基牙;三维有限元;应力【作者】冯剑桥;李美华;张天夫【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科;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6【相关文献】1.两种不同固位结构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缺失基牙及缺牙区牙槽嵴应力分布的比较 [J], 李慧;王伟;曹振;刘英2.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附着体及其基牙、支持组织的应力分析 [J], 肖艳;曾剑玉3.SD附着体固位远中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J], 肖艳;曾剑玉;张振庭;温颖4.前部基牙he(切)垫用于下颌双侧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 [J], 王国平;周瑞雪5.两种义齿修复下颌单侧游离端缺失基牙及缺牙区牙槽嵴应力分布的比较 [J], 王伟;张天夫;刘英;秦绪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定义齿工艺技术

固定义齿工艺技术

固定义齿工艺技术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口腔修复学概论一、口腔修复学的定义是研究和采用符合人体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

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生物医学工程的范畴。

二、口腔修复学的任务是以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为出发点,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即“人工器官”,以恢复、重建由各类缺损或异常的口腔颌面系统疾病所造成的形态和功能缺陷,以促进患者的健康。

三、口腔修复学的基础理论它是以医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学、材料力学、工艺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应用科学。

四、口腔修复学的临床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周疾患的修复治疗;颞下颌关节疾患及牙合异常等的预防和修复治疗。

五、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治疗过程病史+ 临床检查初步诊断复制模型+ 检查结果诊断和设计修复体试戴调整完成六、口腔修复学的基本技术包括:牙体预备技术、印模技术、支架弯制技术、排牙技术、熔模制作技术、包埋与铸造技术、焊接技术、研磨技术等。

第二节固定修复学概论一、定义是研究牙体缺损和牙列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专门学科。

是利用人工材料及工艺技术制作出符合生理,并能恢复、重建口颌系统正常形态、功能及审美要求的各种固定修复体以促进患者的健康。

二、固定修复体的特点1.义齿所接受的牙合力通过基牙传导至牙周支持组织,其牙合力传导方式接近天然牙;2.支持良好,稳固,咀嚼效率高;3.体积小,近似原缺失牙,异物感小,舒适,不影响发音,容易适应;4.牙体组织切割较多;5.不能取出清洁,故设计上自洁功能要求较高;6.修理困难。

7.对基牙要求高,适应症窄。

第二章固定修复学实用基础理论第一节固定修复体的修复原则与固位原理一、修复原则修复的全过程,即修复体的选择、设计、牙体制备,修复体的制作,试戴、粘固等均应符合生物学、机械力学和美学的原则。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可摘局部义齿⼯艺技术试题库及答案可摘局部义齿⼯艺技术第⼀章总论(前两章约占总成绩的70%-80%)第⼀节概述1、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艺技术是研究⽛列缺损和颌⾯部缺损畸形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及可摘修复体制作技术的⼀门科学。

2、(牢记)可摘局部义齿⼯艺内容包括:常⽤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艺;套筒冠义齿修复⼯艺;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艺;覆盖义齿修复⼯艺;颌⾯部缺损修复⼯艺;⽛周夹板修复⼯艺及垫制作⼯艺。

第⼆节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和作⽤(牢记)可摘局部义齿⼀般是由⼈⼯⽛、基托、固位体和连接体组成,按照部件所起的作⽤,可以归纳为三部分,即修复缺损部分、固位稳定部分和连接传⼒部分。

⼀、⼈⼯⽛(牢记)(名释)⼈⼯⽛是义齿代替缺失⽛建⽴咬合关系,恢复咀嚼功能和外形的部分。

(⼀)⼈⼯⽛的种类按⾯形态不同可分(牢记)(1)解剖式⽛:⽛尖斜度为33°或30°(2)⾮解剖式⽛:⼜称⽆尖⽛,⽛尖斜度为0°。

(3)半解剖式⽛:⽛尖斜度较⼩,约20°左右。

(⼆)⼈⼯⽛的选择1、前⽛选择的原则(1)形态:前⽛应选形态与⼝腔余留⽛近似的⼈⼯⽛。

⼈⼯⽛的唇⾯应与⾯部的侧⾯外形弧度相称。

(2)⼤⼩:参考⼝腔余留⽛或同名⽛。

(3)颜⾊:颜⾊应与患者的肤⾊、年龄相称,选择颜⾊时要综合考虑⼈⼯⽛的颜⾊的⾊调、彩度、光亮度和透明度。

2、后⽛选择的原则(1)⼈⼯后⽛的颊、⾆侧宽度,应⽐天然⽛的颊、⾆侧宽度要⼩,以减少⽀持组织的负荷。

(2)后⽛颊⾯的长度,应根据⽛⼸后部的间隙和前⽛的唇⾯长度来选⽛,使前⽛和后⽛和谐⼀致。

⼆、基托(名释)基托⼜称基板,是可摘局部义齿主要组成部分之⼀,它覆盖在⼝腔粘膜及⽛槽嵴上,将义齿的各部分连成⼀个整体,是排列⼈⼯⽛的基地。

(⼀)基托的功能(⼤题、牢记)1、将义齿各部分连接成⼀整体。

2、承受义齿在⽣理限度范围内的⼒,将其分散传导到⼝腔组织。

3、修复缺损的⽛槽⾻、颌⾻和软组织,恢复外观和功能。

附 着 体 义 齿教义

附 着 体 义 齿教义

附着体义齿概述•定义:附着体义齿(denture retained by attachment)是一类以附着体为主要固位形式的可摘局部义齿或固定-活动义齿,附着体义齿的某些设计中兼有固定义齿和可摘义齿修复方式的重新组合,具有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的某些特点。

发展历史19世纪末:Carr, Pesseo, Roch和Alexander等即开始使用附着体制作义齿。

1906年:Herman Chayes插销式冠内附着体与此同时,研磨装置(Milling Machine)的出现为附着体的精确应用和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到20世纪后期,随着种植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附着体被大大应用于种植体的上部结构。

国内:1995年,冯海兰首先在国内报道在临床使用杆式附着体覆盖义齿的情况。

贾安琦(1993)、张德贵(1994)、骆小平(1996) 等人先后在他们的研究论文中评价了某些附着体美容修复的生物力学特性2000年8月,“全国附着体义齿专题讨论会”分类根据附着体的加工精度,将附着体分为:•精密附着体(precision attachments)•半精密附着体(semi-precision attachments)1.精密附着体▪采用特殊的合金经机械精加工而成▪精度极高▪各部件均采用标准件尺寸,部件之间可以互换,一旦发生损坏较易更换▪价格较为昂贵2.半精密附着体▪采用塑料预成件或蜡型直接铸造而成▪价格便宜▪易于加工制作,能够采用普通合金铸造▪经过铸造过程,故精度比精密附着体低根据附着体在基牙上位置分类1. 冠内附着体(intracoronal attachment)基牙的阴性结构镶嵌在基牙牙冠内,不突出牙冠外。

优点:牙合力作用于基牙上时,可沿牙体长轴传导,基牙所受杠杆力较小。

缺点:▪基牙牙冠较小时,难以预备出足够的空间以放置附着体▪若基牙预备不足,则使附着体突出于牙冠外形高点,导致其下方的牙龈和粘膜发炎2. 冠外附着体(extracoronal attachment)基牙的阴性结构部分或全部突出于牙冠外。

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的牙周膜应力分析

牙冠延长术后冠修复的牙周膜应力分析
distribution on periodontal ligament of the fracture 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 af ter restoration at diferent degrees of crown—root fract ure having done CLS.M ethods Two—dimensional images of the mandibular second prem olar acquired by thin—layer CT were transferred into m imics sof tware to obmin the models ofthe fracture mandibular second premolar af ter restoration at diferent degrees of crown—root fract ure having done CLS.The Ansys software was adopted to analyze stress distr ibution ofpef iodont al ligament in the models.Results W hen crown was lengl:hened f rom 1 to 2 mlTl,the values of stress on periodontal ligament increased gradually.W hen crown was lengthened from 3 to 5 m m .the values of st ress on periodontal ligam ent changed a li ̄le.The values of st ress Of per iodontal ligam ent were not beyond the tolerance threshold when crown was lengthened no more than 5 111111.Conclusions The values of st ress on per iodontal ligament are within t he range ofthe tolerance threshold when crown is lengthened no m ore tha n 5 mm.The 2 rnrn per iodontal ligament wrapping the dental cervix poses a signif icant efect on the support capacity ofthe periodontal tissue,and it should be conser v ed clinically.

不同形态种植体在两种骨质内以不同角度植入的应力分析

不同形态种植体在两种骨质内以不同角度植入的应力分析

不同形态种植体在两种骨质内以不同角度植入的应力分析周宏志;张可;王学玲;王文洁;王闻天【期刊名称】《口腔医学研究》【年(卷),期】2022(38)2【摘要】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对比研究不同骨质条件下种植体的形态和植入角度对种植义齿各个部件及周围骨质应力的影响。

方法:本实验利用相关软件建立柱形和锥形种植体几何模型,分别以0°、10°、20°、30°角植入到Ⅱ类和Ⅲ类颌骨模型,并以对应角度的两段式个性化基台修复,通过模拟前牙的3种受力状态对模型进行加载,观察各组模型的应力峰值以及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种植义齿各部件及周围骨质的应力随种植体植入角度的增加而增大;相同载荷条件下种植体周围骨质应力峰值为Ⅱ类骨明显小于Ⅲ类骨;柱状种植体组种植体自身的应力峰值小于锥柱状种植体组,而其周围骨质以及上部的Ti-base的应力峰值则相对较大。

结论:行种植手术时应尽量使种植体方向与天然牙轴向一致以降低侧向力的不良影响;Ⅱ类骨相较Ⅲ类骨更有利于种植义齿应力的分散;锥形种植体有利于应力的分散,但其本身较柱形种植体更易发生机械并发症。

【总页数】6页(P138-143)【作者】周宏志;张可;王学玲;王文洁;王闻天【作者单位】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相关文献】1.不同植入角度nFA/PEEK微种植体支抗的有限元应力分析2.全下颌牙种植固定义齿及支持骨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种植体植入不同深度应力的比较3.不同植入角度及载荷方向对微种植体稳定性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4.种植体不同植入角度及不同骨皮质厚度对其稳定性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5.基于“The all-on-3 concept”以不同角度植入远中倾斜种植体的种植固定全口义齿修复模型各部件应力峰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环

卡环

②RPI卡环组:
组成:近中牙合支托,邻面板,I杆,常用于远中游离 端义齿
近中牙合支托: 1.受力时基牙受到近中倾斜的力,由于有近中 邻牙支靠,可使基牙不致倾斜,防止义齿向远中移 位; 2.受力时I杆下沉,脱离基牙,对基牙少产生扭 力作用;
3.支点远,转动半径大,基托下组织受力加
大但较均匀; 4.小连接体有对抗义齿向远中脱位的作用 。
he支托与基牙的关系: 观点1 :凹底与基牙长轴呈20°(磨牙)关 系 观点2: 凹底与基牙长轴呈90°关系

牙合支托的角度
支托形状和大小:
1)形态:前窄后宽、前薄后厚。“匙”形。
2)大小:原则上尽量宽大,同时尽量少磨牙

支托形状和大小:

牙—颊舌径的1/3、近远中径的1/4
5 卡环的种类
• 按制作方法分:弯制卡环 、铸造卡环 • 按与导线的关系分:Ⅰ、Ⅱ、Ⅲ型卡环
按卡环臂数目分:
单臂卡环:如隙卡,不能单独使用,要有对抗
双臂卡环:固位臂、对抗臂,无牙合支托 三臂卡环:牙合支托、固位臂、对抗臂
6、临床常用的卡环 (1)圆环形卡环:
适用于健康的、外形好的 基牙。固位、支持、稳定 作用较好,临床上应用较 多。
间接固位体的种类 合支托、指支托、连续卡环。 设计 间接固位体到支撑线的垂直距离等于或大 于鞍基远端到支撑线的垂直距离。
冠内固位体:利用牙体制备型与精密附着体 获得固位的固位体
冠外固位体:利用牙体表面形态产生固位力
(三)卡

卡抱在基牙上的金属部分,起固位、支持、 稳定义齿的作用,可作为直接或间接固位体
典型卡环组成: 卡环臂 卡环体 牙合支托 连接体
1、卡环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1)卡环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着 体义齿修复 近 中倾斜 3 。 O基牙 的 牙周 组织应力分析
郑 美华 林 苑 云 韦佩 伶 钟志海 佘松 钦
【 摘要 】 目的 研 究两种附着体义齿 ( 栓道附着体义齿 和套 简冠 固定义齿 ) 修复下颌第 一磨牙
缺 失伴下颌 第二 磨牙 近 中倾 斜 3 o 0 的基 牙 的牙 周组 织应 力分 布 方法 在 已经建 立 的下颌 第一 磨牙 缺失伴 下颌第二磨 牙近 中倾斜 3 。 复前及 两种 附着 体义齿 修复后 的三 维有 限元模 型上 . 0修 将 2 0N垂 直负荷 和斜 向负荷分别模 拟加 载于下颌 第二磨 牙 .计算 分析基牙 牙周组织 的应力 情况 0 结果 在下颌第 二磨 牙近 中倾 斜 3 o . 种附着体 义齿修 复后倾 斜基 牙应力 主要集 中在其 颈部 0时 两 在 下颌 牙槽 骨或根分叉 区 斜 向加载下 . 道附着体 义齿 修复后 倾斜基 牙牙周组 织应力 小于套筒冠 义齿 栓 修复 。斜 向加 载下 , 下颌 第二前磨 牙和第 二磨牙牙 周组织应 力远远 大于垂直 加载 。结论 齿修复 。斜 向加 载时 . 下颌第 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牙 周组 织中产生较大的应力集 中 第二磨牙 近中倾斜 3 。 . 0 时 栓道附着体义齿修复在 改善倾斜 基牙牙周组织应力方 面更优 于套筒冠义
a a h e t ea e e tr ( e — ew ya a h n d nu ea d t ec pcco nd nue s di e t c m n— ti dd nue k yk y a t c me t e t n lso i rw e tr )u e t t r n t r e nh
【 关键 词 】 精密 附着体义 齿 ; 栓道 附着体 ; 套简冠 ; 倾斜基牙 ; 有限元方法
St e s an yss f pe i ont is s of30。 m e i it oar r s al i o rod altsue saitled m l wih t c m e - e i e de ur t at h a ntr t n d nt e a
Co r s n n a t r ZH ENG e — ua, Ema l g z e gm @sn .om repo dig uho : M ih i:zh n iac
【 bta t Obet e T o aeteaumet e ootl t s ds b t no otpso A src】 jc v ocmpr h b t n pr dna s es i r ui ft e f i s i r t i o w y
t a d b a e o p e l r nd t s c n moa r o he m n i ulr s c nd r mo a a he e o d lr we e c mpaed r .Re uls Afe e t r d wi t s t t rr so e t he h
t o t p s o t c me t d n u e ,sr s i l o c nr t d a o n h e vx o h le lr b n r w y e f a t h n e t r s t s man y c n e tae r u d t e c r i f t e av oa o e o a e
2 4
中华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电子版)2 1 年 8月第 4卷第 4期 C i JSo ao R sEet n dtn , uut 0 0V 1 , 0 00 hn t t e(lcoi E i0 )A gs 21 , 0. N . m l r c i 4 4Biblioteka .基 础 研 究 .
c s o si g ma d b lr f s moa n 0 me i l t e e o d a e f misn n i u a rt i lr a d 3 。 sa i d s c n moa .M e h d B s d n t e h lr to s a e o h t re d me s n l f i lme t mo es o si g ma d b lr f s mo a n 0 h e — i n i a n t e e n d l f misn n i ua rt o i e i l r a d 3 。me i lt t d s c n s ie e o d a l mo a i r w t o t at c me t d n u e r so ai n 2 0 N et a n b iu la s we e a p id lr w t o i u t h n e t r e t rt , 0 v ri l a d o l e o d r p l h h a o c q e r s e t ey t h e o d mo a o s lt o t r rc n a t T e s e s s i h u r u dn is e f e p c i l o t e s c n l rt i ae a p se o o t c . h t s e n t e s ro n i g t u s o v mu i r s
Z E i u ,LN Y a—u , H NG Me h a — I u nyn
—n ,Z N h—a,S ogq . D p r eto l g HO G Z i l HE Sn -i eat n f i h n m
So a l y S n Y t e m r l opt S nY t e nvri , un zo 1 1 0 hn tm t o , u a— nMe oi si o u a snU i sy G agh u5 0 2 ,C ia og S aH l af — e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