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开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城头实验学校潘珊珊

一、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

课题编号:sh2011grkt73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然而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的作业状况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观。“应试教育”背景下所产生的语文作业问题依然根深蒂固,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学生每天的作业除了抄、背、默,就是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学生疲于应付,苦不堪言。作业存在着忽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人的主观作用的弊端,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总量过大,质量偏低,以数量代质量——小学语文作业量与质的这种巨大反差形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效应。它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当前亟待改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作业设计。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学习理应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所蕴含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这一点。眼下语文教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却不难发现,教育教学者们大多关注的是课内改革,对课外语文作业改革的关注程度却远远不够。语文作业这一块从理念上到实践操作都相对滞后。因此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我们认为这是在教育者指导和参与中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显然,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制约着本课题的研究和开展。因此,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教师的综合素质。

(2)如何设计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使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乐趣,承受挫折,提高能力,发展自己。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从国外看,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3)口头、听力作业;(4)表演作业。这些作业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设计作业,而不应该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增长学生知识的角度设计作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应因人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等。

(二)、从国内看,致力于此研究的老师也很多。特别是自从“减负”以后,很多学校对作业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等创新设计也层出不穷,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杨艳辉在《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初步尝试》一文中介绍:以作业改革为突破口,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作业不成为学生的包袱,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即“关注学生兴趣,注重作业多样化”、“鼓励学生创新,注重作业分层”、“拓展学生思维,注重课内外作业相结合”。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的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以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前提,以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因而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1)更新语文作业的观念。

实践性语文作业突破了课本的束缚,深化了语文课程学习,使语文学习从狭小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2)强化学生良好的习惯。

实践性语文作业可培养学生养成在生活中学习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3)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

实践性语文作业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探索问题,挖掘自身潜能,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语文的无限乐趣。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实践性语文作业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归类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等。

(5)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促使广大语文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以及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本课题研究将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

本课题研究将试图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及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形式、类型。

四、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

(一)实践性作业:是开放性作业的一种,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教材知识,深入社会,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来获取知识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它是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点,其目的是通过实践性作业,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是“学以致用”的最好诠释。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实践性作业:是在语文作业领域中融入新课程理念,在对文本资源作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的三维目标”,密切联系学生生活,设计生动活泼、充满智慧与情趣的实践性作业。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能力为目标,所构建的新型作业形式

五、研究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促使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提高课外作业实践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价值。

2.通过研究,促使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优化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与评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自我专业素养。

3.通过研究,使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书本走向生活,由统一走向多元,并在课外作业过程中,内化知识,学以致用,感受乐趣,陶冶情操,进而最终获得积极、主动、全面的发展。

4.通过研究,努力形成一套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实施策略。

(二)研究的内容

课外作业的布置并不是多多益善,而应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作业总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愿做乐学,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体现出课外作业的有效性。鉴于此,根据本市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现状,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从“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