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的判读详解
【公开课课件】高三等温线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②地形因素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需重点掌握的山脉: 我国——武夷山、天山、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 脉等; 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 纳维亚山脉等; 岛屿上的山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
(4)如果图中黑线表示洋流,请标出其流动方向。
海
陆 24℃
22℃
20℃
例:说明F处等温 线弯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主要应用: 1、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2.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判读等温线图
B
E
A
C D
清除
低温中心 高温中心
温差大 温差小
等温线专题
1、等温线的判读
(1)等温线的疏密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着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等 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
等温线专题
1、等温线的判读 (2)等温线的走向:
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较低处,即由低纬流向高纬,
24:
洋流由温度低处流向温度
20℃
较高处,即由高纬流向低纬,
为寒流。
下图所示某区域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a>b>c,据此回答
假如E所在的区域为陆地,F所在的区域为海洋,等值线为等温线,则(A)
A、 此图为冬季等温线 B、此图为夏季等温线 C 、此时,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风 D、 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等温线与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C
G>3OC,E>28C H<30C,F<28C F>28C,E<28C H>30C,G<30C
A B
2、判断南北半球
14
10
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南半球
3、利用等温线的疏密判定温差
密集—温差大 稀疏—温差小
等温线冬季 密集 ,夏季 稀疏; 等温线温带 密集 ,热带、寒带 稀疏 ; 等温线陆地 密集 ,海洋 稀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4℃
8℃
⑶B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说 明B处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温 度要_ 高 (高或低),请简 要说明其原因:①B处北部可 山脉 能有_ ,②B处地 形可能是_ 盆地 。 ⑷图中中心部分地形可能是 我国的( C ) A.塔里木盆地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⑸B处北部的山地可能是 ( C ) A.阴山 B.天山 C.秦岭、大巴山D.大兴安岭
3、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6.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据等温线形态判断影响因素。
等温线与纬线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 行:
影响因素:受地形的影响
下图为山东丘陵地区等温线图,造成这种分 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锋面雨
台风雨
降水的空间分布
•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 2.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 大陆西岸降水少。 • 3.在中纬度(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 4.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 5.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一轮第二章第3讲1.3.4 影响降水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2) 等年降水量线c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 影响的因素是 D A. 河流 B. 湖泊 C. 城市 D. 山脉
2、下图是某地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甲地附近降水量 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B A. 锋面活动频繁 B. 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水汽,多地形雨 C. 受台风活动影响,多暴雨 D. 受西风带影响,多地形雨
2、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1、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甲地和乙地的 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C
A.>400,>25 C.>400,<25
B.<400,>25 D.<400,<25
2、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等值线的数 值是 C A.50 B.200 C.400 D.800
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
年雨型 夏雨型 年雨型
冬雨型
少雨型
一、降水的形成条件及类型
物质条件
充足水汽 有凝结核 气流上升运动 导致空气中水汽 达过饱和且继续降温。
动力条件
低纬流向高纬
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大气降水的形成过程,就是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
或冰雹的过程。
降水 类型 对流雨
图示
暖湿空气 上升原因
A地处于伊犁河谷的天山迎风坡;B地则位于地 形封闭的吐鲁番盆地,因此A地降水大于B地
(3)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
影响因素:地形或城市“雨岛”影响
地形:等降水量线闭合,数值外高内低,多为内 陆盆地;数值外低内高,多为山地。
祈连山的影响
吐鲁番盆地的影响
海南岛地形的影响
城市“雨岛”效应: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 值越大。
高中地理PPT课件等温线与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应用(1)

一、影响等温线分布因素
⑴纬度
14
10
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向南等温线数值降低→南半球
南半球
⑵海陆分布
1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陆地
A
赤
道
C
海洋
⑵海陆分布
7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陆地
B
赤
道
D
海洋
下图所示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a>b>c,据此回答
3.海洋的调节
西 洋 大
调节作用使等温线与海岸线一致
丁
丙 甲
乙
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
地形地势:与山脉走向高原盆地边缘平行:高高低低;等温线呈
闭合曲线地区,
洋
………
流: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 高 纬度凸出,寒流经过的 海区等温线向 低 纬度凸出。
习题分析 1.简析图中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④
2.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寒带
70°
70° 60°
亚寒带
55°
季 节 移 动
50°
40°
全年湿润 700-1000 mm
全年少雨
温带
400-800mm 温带
35° > 800-mm 亚热带 亚热带 25°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一、降水的影响因素(一)海陆位置一般来说,距海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______;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
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____,内陆____。
如我国:从________向到达,降水__________________递减;西北地区从____向______降水逐渐减少。
(二)地形1. 山脉走向与降水。
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或引导作用。
?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______.如北美大陆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_________纵列,与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的______风气流垂直,阻挡了______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______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它的影响了。
?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一致,会引导水汽进入内陆。
如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脉______走向,与______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_________,_________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______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需重点掌握的山脉:(结合地图册,熟悉这些山脉的位置和走向)我国——武夷山、天山、泰山、长白山、大兴安岭、南岭、祁连山、太行山、喜马拉雅山、台湾山脉等;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大分水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海南岛、日本群岛、斯里兰卡岛等岛屿上的山脉2.坡向(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
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的阻挡,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形成______雨;气流越过山顶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______,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例题1: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A.大体相等B.北坡较多C.南坡较多D.难以判断(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3500米B.南坡2000米C.北坡3500米D.北坡2000米3.地形与降水。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高2016级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013编写人:程君审阅:何爱琼班级: 学生姓名: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第2课时等降水量线和气候类型判读考点分析:1、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2、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形语言解读及应用。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知识链接】1、等温线的判读方法——2、山地等温线向弯曲;盆地等温线向弯曲。
3、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4、 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7月份相反。
即:一陆南,七陆北。
5、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闭合等温线内的值——。
6、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冬季夏季 ;陆地海洋,山地与高原边缘,平原与高原内部。
7、温线分布特点分析: 。
、气温的特点分布特点分析: 8考点一: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应用【自主学习】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物质条件——、。
动力条件——、。
2、降水类型:类型暖湿空气上升原因主要分布地区上升运动形式赤道地区对流雨强烈受热上升热力对流我国夏季午后地形雨受地形阻挡爬升山区迎风坡动力抬升中纬地区锋面雨沿锋面抬升动力抬升我国东部夏秋季节降水低纬大陆东部热力对流台风雨辐合旋转上升夏秋季节的台闽粤动力抬升3、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人类活动等。
4、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附近地区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大陆东岸降水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探究学习一】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1(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3)迎风坡和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 (4)内陆地形——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内陆山地——多雨中心: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内陆盆地——少雨中心:距海远、地形闭塞 (5)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6)城市影响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等高线、等温线、等压降水量线的判读课件

-6℃ <乙地温度< -4 ℃
∴ 8℃ <甲乙温差< 12 ℃
丙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
等温线
概念 形状:一般为曲线(闭合或不闭合) 大小表示温度高低 数值 等温距:两条等温线间的数值差(相等或为零) 疏密:反映水平方向上的气温差异大小 走向 与纬线大致平行:东西方向延伸(影响因素:纬度位置) 与海岸线大致平行:一般南北方向延伸(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与等高线大致平行:一般与山脉走向或高原边缘平行 (影响因素:地形) 规律:高高低低(同面) 陆地:影响因素→地形(山脉走向和高原边缘、盆地和 山峰、河谷与山地等) 海洋:影响因素→洋流(寒流和暖流) 海陆间:影响因素→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季节 内陆或岛屿:影响因素→地形(山脉、盆地一般为闭合曲线) 城市:影响因素→热岛效应及人类活动(一般为闭合曲线) 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000 A
1005 1010
1015
D
丁 丙
C 1020
甲
乙
B
(6)锋面气旋的判读:
① 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区(气旋),锋面多形成在低压槽处, 如下图中AB和CD线处。 ②确定锋面附近风向: ③判断冷暖空气(气团): ④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
【例】(2001年天津、山西文综卷)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 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 (1)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 A) A Pa>Pb>Pc B Pa< Pb <Pc C P b > P c> P a D P b< P c < P a (2)当图所示天气系统影响 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 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C) A 沙尘暴 B 干旱 C 泥石流 D 暴雪 (3)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 B 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 太阳耀斑爆发 C 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 于6∶00升起 D 太阳直射北半球
2020版高考总复习地理练习: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七)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 Word版含解析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七)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判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
判读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经典高考题)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图形解码]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判读技巧1.宏观看趋势(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一般来说,若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则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
2.微观看特殊(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多;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边地区少。
(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则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
3.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2017·江西上高模拟)如图示意西西里岛1月份等降水量线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图示信息推断,岛上的甲地为()A.湖泊B.城市C.山地D.盆地2.1月份,影响该岛降水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盛行西风B.地形格局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流向大多从东北流向西南,说明该地海拔高,从等降水量线分布看,甲地降水量较多,可推测甲地为山地,在山地西侧,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侧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湖泊和城市对于降水有影响,但是在空间分布上不会如此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高2016级地理学科导学案编号013编写人:程君审阅:何爱琼班级:学生姓名: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第2课时等降水量线和气候类型判读考点分析:1、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
2、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图形语言解读及应用。
3、世界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知识链接】1、等温线的判读方法——2、山地等温线向弯曲;盆地等温线向弯曲。
3、洋流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4、1月份: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弯曲。
7月份相反。
即:一陆南,七陆北。
5、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闭合等温线内的值——。
6、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冬季夏季;陆地海洋,山地与高原边缘,平原与高原内部。
7、温线分布特点分析:。
8、气温的特点分布特点分析:考点一:等降水量线的判读与应用【自主学习】1、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物质条件——、。
动力条件——、。
2、降水类型:34、降水的空间分布:赤道附近地区降水;两极地区降水;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大陆东岸降水;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探究学习一】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3)迎风坡和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4)内陆地形——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内陆山地——多雨中心: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内陆盆地——少雨中心:距海远、地形闭塞(5)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6)城市影响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归纳总结】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1)看等降水量线数值大小和递变:描述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
(2)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判断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导因素。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降水受海陆位置影响;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表明降水受地形影响)(3)看等降水量线的疏密:说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反之则小)(4)看等降水线闭合:判断地形。
(等降水量线闭合,数值减小,多为内陆盆地;数值增加,多为山地。
)【典型例题】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等值线为年降水量线,a、b、c之间的关系为()A. a<b B.b < cC. a=b D.b=c2.c等降水量线在酒泉南部弯曲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山脉 B.湖泊C.河流 D.城市右图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①地降水丰富的原因是()A.位于沿海地区,且有暖流经过B.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C.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D.冷暖气团长期在此地交汇,多锋面雨4.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和该地地形,判断A等值线的数值是()A.50 B.200 C.400 D.800考点二:气候类型的判读1、以温定带:2、以水定型:【典型例题】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和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量较多,其主要原因是()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4.读南美洲某月近地面20℃气温曲线分布图,及利马、萨尔瓦多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时间为月(1月或7月),判断的理是。
(2分)年雨型热带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夏雨型热带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mm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mm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300mm温带季风气候500~600mm冬雨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少雨型热带热带沙漠气候<200mm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mm(2)比较利马和萨尔瓦多两地的气候差异。
(8分)(3)利马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向北延伸到4°S附近,呈南北狭长分布,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知识拓展】一、易混淆的气候类型(1)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判读两种气候的异同:相似点:不同点:(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异同点判读两种气候的异同:相似点:不同点:二、特殊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一)热带雨林气候1、四个特殊地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大陆东北、巴西东南沿海和中美洲东北。
形成原因:2.亚马孙平原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二)热带草原气候1、赤道经过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3、澳大利亚北部,东部、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三)地中海气候1、南北美洲分布面积小的原因:2、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四)温带海洋性气候1.在西欧分布面积最广(比同纬度地区偏北、东西向分布较宽)的原因:2. 在南北美洲狭长分布的原因:3.非洲由于海陆分布缺失温带海洋气候4.注意澳大利亚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东南角5.新西兰的气候类型:气候(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
特征:。
2、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降水相对均匀而且较多。
其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中部和北部有温带季风气候分布。
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最北界限是一线,但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依次更偏北。
(六)温带季风气候北美缺少温带季风气候的原因:(七)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八)热带沙漠气候1、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南、北延伸的原因:2、南亚塔尔沙漠的成因:3、南美洲西侧秘鲁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直抵赤道,呈狭长分布,主要原因是:(九)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三、常见的气候类型图(看图并判读气候类型)1、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2、气温和降水点状图:3、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4、气温和降水折线图5、气温和降水单元格图6、气温和降水立体图7、气温和降水雷达图或玫瑰图8、气温和降水等值线图: 9、气温和降水“工”形图10、降水量和蒸发量组合图11、气温和降水曲线图: 12、气温和降水条形图四、气候特征的比较和描述主要关键点抓住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
气温:根据月均温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气温特征的主要点是:整体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是大还是小(是终年高温、还是终年严寒、还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是哪月气温高(夏)、哪月气温低(冬)。
降水:根据月降水量具体数值或相关资料,描述或比较降水特征主要点在于:全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年变化是大还是小;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情况(是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还是夏雨型、冬雨型);在进行两种气候数值的比较时,得分点主要在以上这六个方面。
在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比较时,尤其要抓住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变化的特征。
而关于气候特征的描述,往往针对特殊区域还要抓住另外一些气候要素:还有光照(太阳辐射)、风、云等。
如在描述青藏高原的气候特征时,抓住“高寒”这个关键词,具体描述为:终年气温低、降水少、太阳辐射强。
如在描述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时,抓住的三个核心词是:严寒、干燥、烈风。
等降水量线和气候类型判读参考答案2、特殊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一)热带雨林气候1、纬度较低;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丰沛的水汽;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纬度、地形、风带、洋流)2、(地形、风带、洋流)a、赤道低气压控制;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二)热带草原气候1、赤道经过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
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
3、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
由于处在亚洲热带季风环流范围内,气候特点的形成深受南亚季风的影响。
夏季盛行西北季风,风从赤道附近的洋面吹向澳大利亚北部,给该地带来丰沛降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形成炎热多雨的湿季。
冬季盛行东南信风,由于是从澳大利亚内部吹向赤道附近的离岸风,因此降水少为旱季。
澳大利亚东部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大分水岭西侧,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与东侧相比降水量明显减少,年降水量1000mm左右,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1月副高南移,控制该地区,降水少,形成干季;7月西风带北移控制该地,降水多,形成湿季。
(三)地中海气候1、南北美洲分布面积小的原因:纵贯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来的水汽,使得地中海气候呈狭长状分布,且面积较小。
(地形)2、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海陆分布的影响。
(四)温带海洋性气候1.在西欧分布面积最广(比同纬度地区偏北、东西向分布较宽)的原因:(大陆轮廓、地形、洋流)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
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2. 在南北美洲狭长分布的原因:纵贯南北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了来自海洋的西风带来的水汽。
(地形)南北美洲西海岸各种气候:这些气候的发布范围仅局限在沿岸地带,形成了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点,这些气候区之所以南北延伸,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挡,各气候不能向东深入,局限于沿海一带,从而形成了上述分布特点。
3.由于海陆分布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气候4.注意澳大利亚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地区。
东南角5.新西兰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五)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分布: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沿海。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影响,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降水相对均匀而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