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降水分布及等降水量线的判读讲解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专题1.4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1.4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知识点拨]1. 等降水量线读图方法等降水量线是区域降水量相等的点的连线,它反映了区域降水量的多少和空间差异。

等降水量线图主要用于考查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在高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综合题偶有出现。

2.(1)读值大小及递变①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②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2)描延伸方向①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②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3)看形状变化①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②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①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②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典题示例](高考浙江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审答流程][标准答案](1)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对点练习]1. (2014·课标Ⅰ,10)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问题。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1.观察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模式:“从××向××递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

降水空间差异大(小)。

2.观察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确定影响因素。

⑴若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⑵若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山脉的坡向(多雨一侧为迎风坡,少雨的一侧为背风坡)。

⑶若等降水量线呈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应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原则。

若为大于大的,则为多雨中心,其影响因素可能是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气旋、锋面过境、城市雨岛效应。

若为小于小的,则为少雨中心,其影响因素可能是盆地地形,地形封闭;背风坡,降水少。

(4)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降水减少;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差异大小,分析其原因。

⑴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一般山区或山地的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⑵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典型例题】(2016•XX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在XX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与XX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A.锋面过境频繁B.地处迎风坡C.空气对流旺盛D.多气旋活动(2016•XX卷) 2.据左图、右图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全国百强校】XX省XX三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检测)下左图为“某国城镇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国等高线和油井分布示意图”,回答3-5问题。

3.下列因素中与图示城镇分布相关性最小的是()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资源4.上左图中甲、乙两地等降水量线走向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甲—海陆分布乙—纬度 B.甲—地形乙—海陆分布C.甲—大气环流乙—地形 D.甲—纬度乙—大气环流5.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国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化工等加工工业B.利用热带草原、动物迁徙等景观和现象,发展旅游业C.利用充足的热量,种植天然橡胶、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D.利用地价和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国百强校】XX省XX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下图是非洲南部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6-8题。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影响降水的因素及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一、影响降水因素(一)大气环流1、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气温不断升高,空气越来越干燥,多晴朗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的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南极地区成为少雨带。

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水汽容易凝结降雨,形成对流雨,如赤道地区。

迎风岸常常受到来自海洋或湖泊水面上的风的影响,带来水汽,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湖面,空气干燥,降水很少。

如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_____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_____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则与_____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关键问题:熟悉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和季节移动例题3:下图为北纬60°一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此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地气温在同纬度地区中最高B.B地盛行西风,气压最低C.C地吹西北风,寒冷干燥D.从A地至C地,气温逐步降低(2)关于北纬60°大陆东西两岸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不同,日较差相同B.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C.濒临海洋不同,通航状况相同D.洋流性质不同,大气环流形式相同季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性质________,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_____,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

如东亚季风区,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___ ______季,东北季风控制时候形成_________季。

气旋、锋面气旋控制下,盛行旋转上升气流,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

6降水分布及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6降水分布及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距海远、地形闭塞
6、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 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 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影响气温 的因素
• • • • • 纬度位置 海洋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洋流
影响降水 的因素
• • • • •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洋流 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的 因素
• 纬度位置 • 大气环流 • 海陆位置 • 地形地势 • 洋流 • 人类活动
复习回顾:
1.影响降水的因素?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试从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 位置、季风环流、地形)分析这种分布原因?
• (等降水量线闭合,数值减小,多为内陆盆地; • 数值增加,多为山地。)
1、看疏密---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B
1000 1500
A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等降水量线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2.看延伸—----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①海陆因素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降水 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 地区
暖湿空气前进时 降水强度较大, 地形雨 山地迎风坡 受地形阻挡抬升 历时较长 赤道附近地 强度大,历时短, 区,夏季的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 范围小,常有风 中纬度大陆 热上升 暴、雷电 夏季午后
持续时间长,范 冷暖空气相遇, 锋面雨 中纬度地区 暖湿空气被抬升 围广,强度小 暖湿空气围绕台 强度大,多暴雨,低纬度大陆 台风雨 风中心旋转上升 伴有狂风、雷电 东部
●人类活动
植被破坏、修建水库—影响局部地区
探究:日本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其地 势中间高,四周低。冬季1月份其西北部多暴风雪,分析北海道冬季 多暴风雪的原因?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
1、(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的等级划分: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

(3)、降水量的测量: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以毫米为单位。

(日、月、年降水量)
(4)、通常所说的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这个地方多年的平均降水量。

(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有季节变化,也有年际变化)
2、降水的分布
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接成线。

(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⑵季节变化: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的分布情况。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

⑷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地区(空间)分布:(四多四少)
3.降水的季节变化(时间)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
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
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
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
考点详解
等降水量线是区域降水量相等的点的连线,它反映了区域降水量的多少和空间差异。

等降水量线图主要用于考查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在高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综合题偶有出现。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
判读内容分析解决问题
读数值
大小、
递变规律,
描述分布特征(1) 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2) 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如图1中降水大致自南向北逐渐增多
读降水
数值,
判植被类型一般地,年降水量大于800 mm为森林,400~800 mm为森林草原,200~400 mm为草原,小于200 mm为荒漠
读延伸方向,
析降水成因(1) 若与海岸线平行,则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2) 若与等高线平行,则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3) 若与纬线平行,则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大气环流)
读形状特征,(1) 若闭合,则闭合区内可能为多雨中心,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位于背
析降水
成因
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2) 若等降水量线弯曲,则要根据具体情
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读疏密程度,
析降水成因(1) 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如图2南部地区。

(2) 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_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_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_
1、宏观看趋势:①依据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则较小。

②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

③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示内陆。

2、微观看特殊:①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反之为背风坡。

②闭合的等降水量线: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规律。

③城市降水量由市中心向四周递减,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加之城市中心尘埃多,凝结核多,故降水量多(雨岛效应)。

3、年等降水量线与地形的关系:①内陆盆地一般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为闭合曲线,且由四周向中心数值越来越小。

②迎风坡一般为多雨中心,背风坡为少雨中心,年等降水量线多与等高线平行。

③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反之,比周围地区少。

④降
水的垂直分布规律:在迎风坡,上升气流逐渐凝结形成降水,因此,随高度的增加,降水呈现少多少的分布规律。

(如下图所示)
误区警示等值线判读关键在于技能的运用,在实际考试中必须注意一些理解误区,如几种等值线的相关性分析:①图中给出等高线分布,要求分析某地气温的变化情况,即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如果要求分析年温差,则地势高的地区年温差较小。

②通过图中等降水量线值大小来分析地区温差:降水量多的月份温差小,年降水量多的地区年温差小于年降水量少的地区等。

高考二轮微专题复习 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图判读

高考二轮微专题复习 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图判读

等压线和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一、等压线图的判读要领1.基本概念:气压、等压线气压:大气压强的简称。

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气压大小与高度、温度等条件有关。

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就是等压线。

等压线分布图表示在同一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的状况。

“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2.应用(1)判断气压场①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A 处。

②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B 处。

③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C处。

④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D 处。

(2)判断各种气压场的天气状况①低压中心地区或低压槽:气流以上升为主,多为阴雨天气; ②高压中心地区或高压脊: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 ③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多为温暖湿润; ④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多为寒冷干燥。

(3)判断风向 ①.风向的确定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过该点并垂直于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下图:风向是指风的来向,即风从哪个方向来,就用它的来向命名风向。

例如,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因此说夏季吹东南风;冬季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所以说冬季吹西北风。

②.风力大小的比较风力的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因此,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

但要注意不同的两幅图上的等压线值和比例尺的变化。

规律如下: ①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②比例尺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③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气温 的因素
• • • • • 纬度位置 海洋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洋流
影响降水 的因素
• • • • •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形地势 洋流 人类活动
影响气候的 因素
• 纬度位置 • 大气环流 • 海陆位置 • 地形地势 • 洋流 • 人类活动
复习回顾:
1.影响降水的因素?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试从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 位置、季风环流、地形)分析这种分布原因?
降水 类型 空气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 地区
暖湿空气前进时 降水强度较大, 地形雨 山地迎风坡 受地形阻挡抬升 历时较长 赤道附近地 强度大,历时短, 区,夏季的 对流雨 湿热空气强烈受 范围小,常有风 中纬度大陆 热上升 暴、雷电 夏季午后
持续时间长,范 冷暖空气相遇, 锋面雨 中纬度地区 暖湿空气被抬升 围广,强度小 暖湿空气围绕台 强度大,多暴雨,低纬度大陆 台风雨 风中心旋转上升 伴有狂风、雷电 东部
季风环流:
①夏季风控制,降水多; ②冬季风控制,降水少;若冬季风跨越辽阔的海 洋,并有地形的抬升作用,则降水也可能多。
4、世界年降水时间(季节)分布规律: 季节变化
降水量/毫米
200
150 多雨
100
湿润
5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根据降雨量季节变化程度可分为年雨型、少雨型、夏雨 型、冬雨型、常年湿润性。
• (1)看等降水量线数值大小和递变:判断降水量的多 少及空间分布的总趋势,进而判断影响降水量分布的 主导因素。 (2)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判断影响降水量分布的主 导因素。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降水受海陆位 置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表明降水受地形影响) (3)看等降水量线的疏密:说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 异。 • (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反之则小) (4)看等降水线闭合:判断地形。
●人类活动
植被破坏、修建水库—影响局部地区
探究:日本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其地 势中间高,四周低。冬季1月份其西北部多暴风雪,分析北海道冬季 多暴风雪的原因?
纬度位置高,靠近冬季风发源地,温度低; 来自亚 欧大陆的冬季风,风力强,经日本海,增加大量水汽; 在北海道西北部受到山地抬升,形成迎风坡降水(暴风 雪)。
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距海远、地形闭塞
6、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越往城市 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气流;多 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统等。
冬季受西风影响,夏季受副高控制; 常年受西风影响,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夏季多雨 降水少
冬季多雨\ 常年湿润
两极附近
降水少(白色沙漠)
极地高压,下沉气流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赤道地区多,两极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多,西岸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
①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③大陆西岸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若受地形的 抬升作用,降水更多; ④大陆东岸受信风带控制,若有地形1)物质条件:充足的水汽供应 ,足够 的 凝结核 。 (2)动力条 件: 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使空气降温冷却 。 2、类型: 按照促使暖湿空气上升运动原因 不同,可以 分为以下四类。 (1)对流雨 (2) 地形雨 (3) 锋面雨 (4)气旋 雨(台风雨).
2、大气降水的类型:
冬季多雨
全年湿润
夏季多雨
降水的季节 变化类型
全年多雨 全年少雨
5、影响降水的因素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地 ●洋
低压、西风带影响降水多,高压、信 风带、极地东风带影响降水少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形: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流: 暖流—降水多、寒流—降水少。 全球变暖—全球性
北纬
90
60 30
赤道 0 30
南纬
60
90
请指出7个气压带,6个风带的位置及名称。 请指出哪些气压带多雨,哪些少雨?为什么? 请指出哪些风带多雨,哪些少雨?为什么?
3、降水的空间分布
降水分布 赤道附近 南北回归 线附近 中纬地区 常年多雨 大陆东岸 夏季多雨 大陆西岸 常年少雨 原因分析 赤道低压带控制 夏季风影响 副高或信风控制 夏季风影响 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
• (等降水量线闭合,数值减小,多为内陆盆地; • 数值增加,多为山地。)
1、看疏密---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B
1000 1500
A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 等降水量线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小
2.看延伸—----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①海陆因素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
②地形因素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山脉)影响。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需重点掌握的山脉: 我国——武夷山、天山、大兴安岭、祁连山、太行山、台湾山脉 等; 世界——落基山、安第斯山、大分水岭等;
5、看闭合----判断内陆地形
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
降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