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降水量线
高考地理专题1.4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解图释含义含解析

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知识点拨]1. 等降水量线读图方法等降水量线是区域降水量相等的点的连线,它反映了区域降水量的多少和空间差异。
等降水量线图主要用于考查区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在高考题中常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综合题偶有出现。
2.(1)读值大小及递变①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能计算出降水的最大差值。
②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
(2)描延伸方向①若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或季风)。
②若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3)看形状变化①若闭合可能为多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迎风坡)也可能是少雨中心(原因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②若等降水量线弯曲,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4)把握疏密程度①等降水量线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②等降水量线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典题示例](高考浙江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审答流程][标准答案](1)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
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
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对点练习]1. (2014·课标Ⅰ,10)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问题。
干旱与湿润地区分界线

干旱与湿润地区分界线
干湿地区划分:
1. 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
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
2. 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
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
3. 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
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
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其南部边缘的一些地区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平均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中国的“旱极”。
降水与等降水量线.ppt.ppt

降水与等降水量线
1
考纲
(1)根据等降水量线的疏 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2)根据等温线走向特点 分析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3)找出降水量的极值区 域及分析原因。
(4)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分 析干湿状况及对自然、人文 环境的影响等。
考情
世界降水类型,影响降 水时空分布的因素,降水的时 间变化,降水的分布,等降水 量线的判读。
全年 少雨
在极地高气压带的控制下,
全年盛行下沉气流,年降
水量不超过300mm,
是全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
带。但是由于低温,蒸发
量少于降水量,这里仍属
于湿润地区
8
位置
年降水量
成因
特征
南北 回归 线附 近
大陆 降水多(500 东岸 mm以上)
大陆 降水少(500 西岸 mm以下)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 夏季
地
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气流下沉;或受 全年 信风带控制,风从陆 少雨 地吹向海洋
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一般不超过500mm,这里气温高,
蒸发能力很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世
界上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这里,但这里并非到处都少雨,有些地方(主
要是大陆东岸)因受到夏季风或台风等影响,降水也较丰富
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反之 则较小。
17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即 从某地向另一地逐渐减少等。
(3)判断海陆分布。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数值从 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降水多的区域表示沿海,反之表 示内陆。我国由东向西离海洋越远,到达的水汽越少, 降水也相应递减。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理意义
1.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3.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4.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5.400mm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
6.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
秦岭-淮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气温方面:
1、1月份0℃等温线(该线以南温度在0℃以上,以北温度在0℃以下,越往北气温越低)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降水方面:
4、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此线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以北年降水量
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三、气候方面: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四、农业方面:
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五、植被方面:
9、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六、河流方面:
10、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
冰期
11、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七、地形方面:
12、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
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八、区域方面:
13、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
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称之为等降水量线。
有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称之为等降水量线。
一般是指在地图上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
它是研究一个地区同一时段不同地方的降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重要工具。
等降水量线根据反应的时段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分别反应微观,中观,宏观的降水状况。
等降水量线密集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反之,等降水量线稀疏处,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且自沿海向内陆递减,说明降水量受海陆因素影响明显。
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降水量受地形影响大。
山脉迎风坡,降水量大,山脉背风坡,降水量小。
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且降水少,再结合地理位置看,说明地形地势起作用,或者深居内陆位置。
等降水量线

等降水量线的判读1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半湿润地区的一条重要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半干旱。
例1、乙地等值线密集,主要原因是:()A、相对高度变化大B、地势高C、西南季风影响大D、位于背风坡2、等降水量线疏密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降水量线越稀疏,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小,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小,地形地势相对单一,如平原。
而等降水线越密集,表明该区域内的降水量的变化越大,也表明该区域内的地形与地面状况变化较大,地形地势相对复杂,多为山地的迎风坡,如我国西南部的山地迎风坡,降水量丰富且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
3、等降水量线的延伸方向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⑵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一一多雨一侧为迎风坡,少雨一侧为背风坡例4:右图是我国新疆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A地处于伊犁河谷的天山迎风坡;B地则位于地形封闭的吐鲁番盆地,因此A地降水大于B地。
⑶等降水量线呈封闭曲线——地形或城市“雨岛”影响。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成为多雨中心;距海遥远、地形闭塞的内陆盆地成为少雨中心;城市由于城区温度较高,形成上升气流,加上多尘埃,水汽容易凝结,降水较郊区多,有“雨岛效应”;例2中的3个闭合圈就相应的表明三个不同的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有着更为湿润的环境例5:分析右上图400mm等降水量线闭合的原因。
三、等降水量线图的专题练习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3题。
1.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A.>400,>25 B.<400,>25C.>400,<25 D.<400,<252.甲、乙、丙三地分别是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3.图中河流在A河段的水文特征是A.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B.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小、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C.水流平缓、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无凌汛现象D.水流湍急、含沙量较大、有结冰期、有凌汛现象图3是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等温线等降水量线

规律:高温高纬凸,低温低纬凸
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 7月份(夏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南(低纬)凸。
(3)判洋流流向、性质;
120 C 140 C 160 C
160 C 140 C 120 C 160 C 140 C 120 C 120 C 140 C 160 C
A
C
5、判断洋流影响
暖流流经的沿岸地区: 降水增多 寒流流经的沿岸地区: 降水减少
6、判断城市影响
城市有“雨岛”效应,则等降水量线 越往城市中心,数值越大。
城市“雨岛”效应的成因:盛行上升 气流;多凝结核;高大建筑物阻滞天气系 统等。
吐鲁番
烧 寮 季风活动是形成我国降水分布、季节分配和降水年际变化
1、纬度位置 2、海陆分布
3、洋流性质
4、地形起伏 5、其他因素
等温线的走向 ----平行:
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 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海洋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 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地形起伏
等温线的走向----弯曲
如果等温线 →该地气温比 → 同一纬度低 向低纬凸出
北 1、该区域位于____半球,理 气温越向北越低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北 半球,理 1、该区域位于____ 气温越向北越低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一 月份气温分布图, 2、该图为___ 七 月份气温分布图, 2、该图为___ 判断理由是 判断理由是 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海洋 。 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温线向高纬突出
降水分布及等降水量线的判读ppt课件

90 60
30
赤道 0
南纬
30
60 90
请指出7个气压带,6个风带的位置及名称。 请指出哪些气压带多雨,哪些少雨?为什么?
请指出哪些风带多雨,哪些少雨?为什么?
3、降水的空间分布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
降水分布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降水受海 陆位置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表明降水受地形 影响) (3)看等降水量线的疏密:说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 异。
• (密集说明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反之则小) (4)看等降水线闭合:判断地形。
• (等降水量线闭合,数值减小,多为内陆盆地;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地
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洋
流:暖流—降水多、寒流—降水少。
全球变暖—全球性 ●人类活动
植被破坏、修建水库—影响局部地区
探究:日本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其地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 势中间高,四周低。冬季1月份其西北部多暴风雪,分析北海道冬季 多暴风雪的原因?
一、基本知识检查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图书室育人功能
1、基本条件: (1)物质条件:充足的水汽供应 ,足够
的 凝结核 。 (2)动力条
件: 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使空气降温冷却 。 2、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降水量线
一般是指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就是等降水量线图。
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将同一时间里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就称之为等降水量线。
它是研究一个地区同一时段不同地方的降水分布规律和特点的重要工具。
等降水量线根据反应的时段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分别反应微观,中观,宏观的降水状况。
中国情况
在中国年等降水量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三条鲜明的等降水量线,代表了中国特别的地理意义: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它的地理意义是:统意义上南方与北方分界线,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等等。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端
一线,它同时也是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400mm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