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药害的预防及补救

合集下载

农作物药害预防措施

农作物药害预防措施

农作物药害预防措施摘要:引见了农作物药害的病症,总结了其预防措施。

1、农作物药害的病症1.1 斑点主要表如今作物叶片上,也可发作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

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几种。

药斑与生理性病害斑点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植株上的散布常常没有规律性,全田表现有轻有重;然后者通常发作普遍,植株呈现病症的部位较分歧。

药斑与真菌性病害的区别是,前者斑点大小、外形变化大;然后者多具有发病中心,斑点外形较分歧。

1.2 黄化多发作在植株茎叶部位,以叶片较多。

药害惹起的黄化与营养缺乏的黄化相比,前者常常由黄叶开展成枯叶,后者常与土壤肥力和施肥程度有关,全田黄苗表现出分歧性;与病毒惹起的黄化相比,后者黄叶表现为系统病症,在田间病株与健株常混生。

1.3 畸形多发作在作物茎叶和根部。

常见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1.4 枯萎整株植物呈现病症,大多因除草剂运用不当形成。

药害的枯萎与侵染性病害所惹起的枯萎病症比拟,前者没有发病中心,而且发病过程较慢,先黄化,后死株,根茎中心无褐变;后者多是根茎部输导组织梗塞,先萎蔫,后失绿死株,根茎内部变褐色。

1.5 停滞生长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多因除草剂药害惹起。

如水稻移栽后喷施丁草胺不当,除呈现褐斑外,还表现出生长迟缓。

药害惹起的生长迟缓与生理性病害的发僵相比,前者常常伴有药斑或其他药害病症;然后者则表现为根系生长差,叶色发黄。

1.6 不孕在作物生殖生长期用药不当,会惹起不孕症。

如在水稻孕穗期错用草甘膦,就会招致秕谷不孕。

药害不孕与气候要素惹起的不孕不育的区别在于前者表现全株不孕有时虽局部坚固,但混有其他药害病症。

1.7 零落果树及局部双子叶植物,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病症。

如桃树受铜制剂药害会惹起落叶,铍尔多液可惹起苹果落花落果。

1.8 劣果果实体积变小,果表异常,质量变劣,影响食用和经济价值。

药害劣果与病害劣果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只要病状,无病征,除劣果外还表现其他药害病症;后者有病状,多有病征。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及补救措施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药的广泛应用成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然而,长期以来,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农药药害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讨论农药药害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相应的补救措施。

一、农药药害问题的原因1.过量使用农药:为了快速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倾向于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过高,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2.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许多农民为了节省成本,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导致农作物中对该农药产生耐药性,对其他农药则失去了杀菌效果。

3.不合理施药技术:农民缺乏农药使用知识和技巧,经常使用错误的农药剂量、喷药方式和时间,造成药物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农药药害问题的影响1.生态环境破坏:农药使用过量和不合理,会导致土壤、水体和空气中的农药残留增多,破坏生态平衡,危害生物多样性。

2.食品安全问题: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如引发慢性病、损害脏器功能和妨碍儿童正常发育。

3.生物种群减少:农药对农田周边的昆虫、鸟类和蜜蜂等有益生物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导致生物种群减少。

三、农药药害问题应对措施1.提高农民培训水平:加强农民农药使用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过量使用和错误施药。

2.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利用天敌和微生物等自然力量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3.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农药销售和使用行为,建立健全农药残留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

4.发展绿色农药:加大对绿色、生态友好的农药研发力度,推动农药行业向环保方向转型,减少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广有机种植和农田复种技术,促进土壤的生态修复,提高作物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结论:农药药害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农民和农药企业等都应该承担起责任,通过加强培训、推广绿色技术和强化监管来控制和减少农药药害的发生,保护农作物的质量和人民的健康。

农药药害及解救方法

农药药害及解救方法

2、作物本身的影响 (1)作物种类和品种。不同作物或同一作
物不同品种对同一种农药敏感性不同。 (2)作物生育期。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药剂
的敏感反应有较大的差异。 (3)植株部位。作物各个部位之间对药剂
敏感性差异较大。 (4)作物长势。作物长势不同,耐药性也
不同
3、环境的影响
(1)温度。气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药的 活性,也关系到作物的安全性。
当季作物不发生药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 剂,对下茬较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如玉米田使 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往往对下茬油菜、豆类等作 物产生药害。多在下茬作物种子发芽阶段出现, 轻者根尖、芽梢等部位变褐或腐烂,影响正常生 长;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完全不出苗。 容易和肥害等混淆。多效唑施用不当也会出现影 响下茬生长药害。
B、慢性型药害
施药后症状不立即表现出来,具有一定的潜伏 性,使作物生长受阻,果实风味变差等。这种药害 往往很难诊断,易和其他生理性病害相混淆。诊断 时,可采用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施药种类、数 量、面积和植株对照的方法诊断。植物生长调节剂、 内吸性除草剂、三唑类杀菌剂易出现慢性药害。
C、残留型药害
(6)生长调节剂最好单独使用,不混用其他药肥;
谢 谢!!

感 谢 阅
读感 谢 阅 读
四、药害的缓解和补救措施
1、喷水洗药 由于喷洒某种农药使植株和叶片发生药害, 可反复喷洒清水2~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 物冲洗掉。同时喷清水增加了作物细胞中的水分, 稀释了作物体内的药液浓度,从而减轻作物药害。
2、喷缓解剂
对造成作物药害的药物,有针对性地喷洒能缓
解该药物的药剂,可以大大减轻药害损失。 例如:氧化乐果、对硫磷等农药对作物产生
药害的常见症状

哈尔滨市主要农作物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缓解措施

哈尔滨市主要农作物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缓解措施

哈尔滨市主要农作物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缓解措施近几年,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除草剂以其成本低、效率高、操作简便、防除杂草效果明显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哈尔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800万亩,农田草害发生面积2188万亩次,化学除草面积2698万亩次,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6.36%,除草剂药害面积约为620万亩次,占化学除草面积的22.98%。

可以说,农田除草剂药害的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也给农民带来很多烦恼。

因此如何科学使用除草剂,避免药害发生,是保障我市粮食生产安全,减少农业损失的必要手段。

一、杂草的含义所谓农田杂草是指农田中非有意识栽培的作物称作杂草。

截止1992年,研究发现和文献报道的农田杂草约:1400种,隶属105科;其中双子叶杂草72科,约930种,单子叶杂草440种,苔藓、藻类和蕨类植物杂草30种。

杂草对农田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主要表现杂草与作物之间争夺有限的环境资源。

首先是地上竞争,即对光、co2的竞争;其次是地下竞争,即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

由于杂草的竞争,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因此,科学有效地防治农田杂草是粮食丰产,农民丰收的基本保障。

二、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除草剂药害发生在除草剂与作物之间,但又发生在一定的环境当中。

即除草剂本身的特性,作物对除草剂的敏感性或耐药性,以及施药时和施药前后作物所处的环境条件。

因此影响除草剂药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除草剂的自身特性与药害的关系。

不同的除草剂的吸收特性、传导特性、选择性机制、作用机制及在环境中降解方式和滞留时间都是不相同的,所以不能正确了解除草剂的相关特性,就容易产生药害。

如以幼芽和幼根吸收为主的除草剂,苗前或苗期施药受害;以茎叶吸收为主的除草剂,茎叶喷洒或飘移受害;以根系吸收为主的除草剂,土壤施药受害;以茎叶和根系均能吸收的除草剂,茎叶或土壤施药均受害。

另外,在土壤中滞留时间较长、又活性极高的除草剂,如广灭灵、豆磺隆、普施特、阔草清等,常会造成后茬作物的残留药害。

浅析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治补救措施

浅析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治补救措施

浅析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治补救措施小麦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而除草剂是一种可以有效去除杂草、提高小麦产量的农药。

除草剂也会带来一定的药害问题,特别是在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浅析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治补救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对农民朋友们的生产实践有所帮助。

一、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1. 不当使用除草剂不当使用除草剂是导致药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小麦生长期间,一些农民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可能会在适宜条件下过量使用除草剂或者在适宜生长时期使用不适宜的除草剂,导致小麦受到药害。

2. 天气条件不利天气条件不利也是导致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的原因之一。

比如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使用除草剂,小麦生长不良,对药剂的敏感性增加,容易出现药害情况。

3. 土壤条件不佳土壤条件不佳也容易导致小麦田除草剂药害发生。

贫瘠的土壤使小麦缺乏养分,生长状况不佳,对药剂的耐受性下降,容易受到药害影响。

1. 合理选择除草剂在选择除草剂时,应该根据小麦生长周期和作物品种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在使用除草剂之前,要认真查看说明书,根据规定的用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严禁擅自调整用药量和用药时期,以防止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2. 控制用药剂量和时期在实际使用中,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时期,不要贪图一时便宜而盲目增加药剂用量,也不要在不适宜的时期进行除草剂的施用。

要根据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用药时期和药剂量,确保小麦免受药害影响。

3. 注意气象条件在使用除草剂时,要关注气象条件,避开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进行用药,减少小麦受到药害的可能性。

4. 土壤管理加强土壤管理,改善小麦生长环境,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耐受性。

合理施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对除草剂的耐受能力,减少药害的发生。

5. 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害在使用除草剂后,及时观察小麦的生长状况,如发现小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排除病虫害等可能的影响,对症处理,减少药害的扩散。

农药药害发生原因与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发生原因与补救措施

农药药害发生原因与补救措施农药药害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不适当使用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那么,农药药害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补救措施呢?1. 不规范使用农药。

不同类型的农作物和农药对应的使用量和时间不同,如果不按照要求使用,就容易造成残留,造成药害。

2. 合理施肥不足。

植物的生长需要养分,如果没有充足的营养,会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提高植物对农药的敏感性,诱发药害。

3. 农民缺乏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选择错误的农药或剂量,或不正确地使用,导致药剂残留过多,水土环境被污染。

4. 农药品质问题。

如果农药质量不合格,会导致使用后出现药害现象,甚至威胁农产品安全。

1. 规范农药使用。

注意农药与作物的匹配使用、正确使用和涂控、施药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施药时机、送风装置的受张向上、纵横错置,合理安排使用时间和方法,以最小的投药量控制农药残留,并减轻污染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3.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学技能,加强农业农村局与农民的联系,普及施肥农药正确地知识,宣传从源头减少药残的做法和观念。

4. 保证农药质量。

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对非法生产出售假劣农药的行为进行打击,并提高农民的质量意识,鼓励使用正规的农药品种。

5. 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技术为核心,不使用或少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合成肥料的低碳、生态农业模式,能够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升农产品品质。

综上所述,农药药害是我们在生产中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大对农药药害治理方面的投入,推广生态农业的思想和技术,加强科学技术和安全生产的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和质量意识,逐渐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

常见农作物药害症状及补救措施一、药害症状1、斑点: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

如丁草胺在水稻本田初期施用造成褐斑,代森锰锌浓度高会引起稻叶边缘枯斑。

2、黄化:黄化的原因是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合成,或阻断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或破坏叶绿素。

如速灭杀丁在西瓜上施用引起新梢发黄。

适用于麦田的苯磺隆飘移到其他作物上出现黄化等。

3、畸形: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药害。

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如番茄喷酒高浓度的萘乙酸会出现卷叶。

2,4一d施用不当出现空心果、畸形果。

纯度不高的三十烷醇易使番茄嫩叶卷曲等。

4、枯萎:这种药害一般全株表现,主要是除草剂药害。

如西瓜苗受绿麦隆药害出现嫩叶黄化、叶缘枯焦、植株萎缩。

豆类喷酒高浓度的杀虫剂出现枯焦、萎蔫、死苗等药害。

5、生长停滞:生长抑制剂、除草剂施用不当出现药害。

如矮壮素用量过大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6、不孕:引起这类药害的原因是花期用药不当。

如在水稻抽穗时施用稻脚清会造成空秕粒。

7、脱落:在果树和其他双子叶植物上常发生,有落花、落叶、落果等。

如桃树施用水胺硫磷造成落叶。

山楂施用乙烯利不当引起落果、落叶。

8、劣果:果实出现药害有时表现为果面异常、品质变劣。

如西瓜受乙烯利药害,瓜瓤暗红色、有异味。

二、补救措施1、喷大量水淋洗或略带碱性水淋洗。

若是由叶面和植株喷酒某种农药后而发生的药害,而且发现较早,可以迅速用大量清水喷酒受药害的作物叶面,反复喷酒清水2一3次,尽量把植株表面上的药物洗刷掉,并增施磷钾肥,中耕松土。

此外,由于目前常用的大多数农药,遇到碱性物质都比较容易分解减效,可在喷酒的清水中加适量O.2%的烧碱液或O.5%、l%的石灰液,进行淋洗或冲涮,以加快药剂的分解。

2、迅速追施速效肥。

在发生药害的农作物上,迅速追施尿素等速效肥料增加养分,以增强作物生长活力,促进早发,加速作物恢复能力,这对受害较轻的种芽、幼苗,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6种常见药害的预防和防治,你知道多少?

6种常见药害的预防和防治,你知道多少?

6种常见药害的预防和防治,你知道多少?在农药的使⽤过程中,稍不谨慎就容易产⽣药害,影响农作物的⽣长,造成⼤⾯积减产,甚⾄严重时会颗粒⽆收。

然⽽,越来越多的作物症状让⼈分不清楚是药害还是病害。

同样都是卷叶、都是畸形、都是黄化、都是不长,到底什么样的症状才是药害呢?今天就带着⼤家了解⼀下常见药害症状。

016种药害常见症状1. 斑点型这种药害主要表现在叶上,有黄斑、褐斑、枯斑等。

药害病斑⼀般在植株上往往呈⽆规律分布,发病轻重不⼀。

斑点⼤⼩、形状变化⼤,不⼀致。

有的表现在叶⽚上,也有的表现在茎秆上,也有表现在果实上的。

2. 黄化型黄化可发⽣在植株茎叶部位,以叶⽚黄化发⽣较多。

主要是由于农药阻碍了叶绿素的正常光合作⽤。

轻度发⽣时表现为叶⽚发黄,重度发⽣则表现为全株发黄。

最后由黄叶变成枯叶,表现常与天⽓状况联系密切。

晴天多,黄化产⽣快,阴⾬天多,黄化产⽣慢。

3. 畸形型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发⽣这种药害。

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4. 枯萎型没有发病中⼼,且⼤多发⽣过程迟缓,先黄化、后死株,根茎输导组织⽆褐变。

这种药害⼀般全株表现,主要是除草剂药害。

5. 抑制型由药害引起的⽣长受抑制往往伴有药斑或其他药害症状。

主要是⽣长抑制剂、除草剂施⽤不当出现的药害。

如矮壮素⽤量过⼤引起作物⽣长停滞。

6. 花果脱落品质下降在果树和其它双⼦叶植物上常发⽣,有落花、落叶、落果等。

果实出现药害有时表现为为果表异常、品质变劣。

02如何避免药害发⽣1. 严防农药乱⽤混⽤农药对症施⽤和正确地混⽤,可以提⾼防治效果病、⾍、草兼治节省⽤药和成本。

但是乱⽤和盲⽬混⽤不仅达不到⽬的,反⽽会使药效降低造成药害。

2. 正确掌握使⽤浓度和施药量对⼀些⾼效农药和植物⽣长调节剂每公顷⽤量很少,取量稍不正确即可发⽣药害。

配药应当使⽤⼆次稀释法,即在配药剂时应先⽤少量⽔配制成母液,再按要求加⼊余量⽔稀释到所需浓度这样可使药液均匀⼀致,提⾼药效,同时不致发⽣药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药害的预防及补救
摘要介绍了农作物药害常见类型及症状,分析了诱发农作物药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预防方法及药害补救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药害类型;预防措施;补救措施
中图分类号s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
02-0112-02
药害是指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病态反应,包括农作物组织损伤、生长发育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绝产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性变化。

1植物药害常见症状
1.1斑点
斑点药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常见的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

如水稻本田初期喷洒丁草胺不当,稻叶会发生不规则褐斑等。

1.2褪绿
褪绿症状可以发生在叶缘、叶尖、叶脉间或叶脉及其近缘,也可使全叶褪绿。

褪绿的色调因农药种类和植物种类的不同而异,有完全黄化、白化,也有仅部分褪绿。

1.3畸形
由农药药害引起的畸形可发生于植物茎叶、根部和果实,常见的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如水稻秧苗受杀草丹药害,出现多蘖、叶片扭曲、矮化症状。

1.4枯萎
农药药害的枯萎症状往往是整株表现,且大多数是由除草剂引起。

如水稻苗期受草甘膦药害,植株表现枯黄死苗。

1.5生长停滞
这类药害抑制了植物的正常生长,使植株生长缓慢,一般除草剂药害均有此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1.6脱落
这种药害大多数表现在果树及部分双子叶植物上,有落叶、落花、落果等症状。

如梨树花期使用甲胺磷会引起落花,苹果树使用波尔多液或石硫合剂会引起落花落果。

1.7劣果
此类药害表现在果实上,使果实体积变小,果表异常,品质变劣,影响食用价值。

如葡萄受增产灵药害后,会表现出果穗松散,果实缩小,表皮粗糙。

2诱发农药药害的主要因素
2.1农作物种类
各种植物对每一种农药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和敏感性;同种作物不同品种间的遗传背景不同,导致对农药的敏感性差异;作物生育期不同对农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一般幼苗期耐药性差,容易产生药害。

2.2 栽培方式
一般保护地栽培的作物施氮量过多,作物营养生长过旺,茎叶较
嫩,农药由茎叶渗入的量也大,且作物解毒能力弱,容易造成药害。

稻田的水层管理与除草剂药害的关系极为明显。

一般除草剂在浅水时接触到水稻根系而造成药害。

2.3环境条件
2.3.1温度。

高温、低温会诱发药害,尤其是气温剧变,更容易诱发药害。

一般温度越高,农药活性和植物代谢作用增强,越容易引起药害。

某些农药在气温低时,虽然降低了活性,但作物对农药的耐药性也相应降低。

2.3.2湿度。

湿度过大、水分过多容易引起药害。

如水稻本田初期施用恶草灵,若大水淹苗会产生药害。

有些农药在干旱条件下施用,容易产生药害。

2.3.3风。

有风的天气使用农药,由于雾滴飘移,造成间作田或下风向田敏感作物药害,如喷施2,4-d丁酯遇到大风,会使下风田的双子叶作物造成药害。

2.3.4光照。

光照强度不仅影响某些农药的药效发挥,同时也影响农药药害的产生和药害发展的快慢。

2.3.5土壤条件。

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对除草剂吸附量大,不容易产生药害;但对一些残效期长的农药,如普施特、氟磺胺草醚等除草剂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被土壤胶体大量吸附而
不易淋失,容易造成对下茬敏感作物的药害。

2.4农药的理化性质
2.4.1农药剂型与药害。

一种农药根据其防治对象和适用作物而
开发成一种和几种剂型。

剂型不同,药剂在作物体上的附着量和渗入植物体内的药量也不同,从而造成药害的程度也不同。

2.4.2农药在水中溶解度与药害。

影响作物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农药的水中溶解度。

水溶性高的农药在植物体内随蒸腾流移动,最终输送到双子叶植物的叶缘、单子叶植物的叶尖,因而在这些部位农药浓度相对高些,药害也最先在此部位发生。

2.4.3农药的挥发性与药害。

一般易挥发的除草剂,产生叶片药害的可能性大,做土壤处理时因药剂挥发而对作物叶片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可以挥发到邻近田造成邻近作物的药害。

2.4.4农药的飘移与药害。

施用农药时,农药的喷雾雾滴、喷粉时的粉尘、烟雾剂熏蒸时的农药气雾会向邻近田块飘散,若邻近田块的作物对该农药敏感性高,或在作物的敏感生育期,都可能造成飘移药害。

2.4.5农药制剂质量与药害。

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一般不是加工单一品种的农药,而是兼容使用,在生产一种农药后由于洗涤不干净,其残留物有可能混入其他农药中,造成农药药害。

2.4.6农药制剂变性与药害。

农药制剂尤其是粉剂、可湿性粉剂、粒剂等,因在长期贮存中吸湿等原因而使施药不匀等,造成对作物的药害。

3农药药害的预防与补救
3.1施药前注意事项
检查长期的适用作物、适宜的施药时期(作物生育期)、使用浓
度及可否与其他农药混用;注意施药前后所用农药是否同本次使用农药产生拮抗反应和药害;确保喷药器具良好;注意天气预报,尤其注意施药期间气温是否剧变。

3.2施药时注意事项
药液要调匀,先用少量水稀释成药,再加足到定量水搅匀喷施;不要在中午高温时或早晨露水未干时施药;喷雾(粉)要均匀,并注意风向,减少药液向周围飘移;残液不可倒入流水中,喷药所用器具用后冲冼干净。

3.3药害的补救措施
3.3.1施肥补救。

产生叶面药害斑、叶缘枯焦或植株黄化等症状药害时,增施肥料可减轻药害程度。

如麦苗出现绿麦隆药害后,可追施人粪尿,根外追施尿素加磷酸二氢钾,促进植株恢复生长。

3.3.2排灌补救。

对一些除草剂引起的药害,适当排灌可减轻药害程度。

3.3.3激素补救。

对于抑制或干扰植物激素合成的除草剂,在药害发生后,喷洒赤霉素可缓解药害程度。

4参考文献
[1] 常广玉,李宜江.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及补救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12):16-1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