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导论大作业
计算机科学导论(专)_

一、单选(共计100分,每题2.5分)1、云计算有3种服务模式,他们分别是laaS, PasS和()A. LaaSB. DaaSC. MaaSD. Yaas正确【A】2、当前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的主流是()A. 网状模型B. 层次模型C. 关系模型D. 面向对象模型正确【C】3、计算机科学是对描述和变换信息的算法过程的系统研究,()是本学科的基本问题。
A. 什么能自动分析B. 怎么能快速运行C. 什么能有效地自动进行D. 怎么进行设计4、断电后,将丢失信息的是()。
A. RAMB. ROMC. 磁盘D. 光盘正确【A】5、关于计算机存储器,不正确的描述是()。
A. 顺序存储器只能按照顺序存取数据B. 只读存储器中的内容不能修改C. 随机存储器存取时间的长短也是随机的D. 外存中的数据不能直接进入CPU正确【C】6、当鼠标指针位移到工作表中选定区域的填充柄上时,指针变为()光标。
A. 空心十字B. 黑十字C. 空心箭头D. 黑箭头正确【B】7、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A. 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B. 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C. 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D. RAM用来存放计算机本身的监控程序正确【D】8、除()以外,其余都是按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的网络。
A. 局域网B. 校园网C. 广域网D. 城域网正确【B】9、Google是一个()。
A. 搜索引擎B. 压缩/解压软C. 聊天室D. 新闻组正确【A】10、为了解决CPU与主存的速度匹配问题,可采用()。
A. 磁盘存储器B. 高速缓冲存储器C. 通用寄存器D. 光盘存储器正确【B】11、计算机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网络化、智能化和()A. 自动化B. 高性能化C. 绿色节能D. 高效率正确【B】12、计算机能处理的信息一般有5种形态,除了文本和数值外,下面()不是。
A. 声音B. 图像C. 视频D. 网络正确【D】13、y的ASCII是'01111001',则S的ASCII 是()A. 01111110B. 01010011C. 01111000D. 01111010正确【B】14、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不包括()。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新)在线作业及期末考试复习题

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及期末考试复习题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 超越高度一、单选(共计100分,每题2.5分)1、未来计算机将具有图像识别、定理证明、研究学习、探索、联想、启发和理解人的语言功能,这说明了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具有哪一趋势?()。
A.网络化B.智能化C.巨型化D.微型化正确答案:【B】2、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是()程序。
A.汇编语言程序B.高级语言程序C.自然语言程序D.机器语言程序正确答案:【D】8、按模式分类的计算机语言可分为过程式、函数式、说明式和()A.面向功能B.编译C.解释D.面向对象正确答案:【D】13、云计算有3种服务模式,他们分别是laaS,PasS和()aSB.DaaSC.MaaSD.Yaas正确答案:【A】27、一般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A.PANNC.MAND.WAN正确答案:【B】31、从()来分,信息可分为自然信息(声、光、热、电等)、生物信息(生物为繁衍生存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和行为,如遗传信息、生物体内交流信息、动物种群内的交流信息等)、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
A.产生信息的物体的性质B.人类活动领域C.信息所依附的载体D.人类活动的范围14、按模式分类的计算机语言可分为过程式、函数式、说明式和()A.面向功能B.编译C.解释D.面向对象正确答案:【D】27、微机系统与外部交换信息主要通过()A.输入输出设备B.键盘C.光盘D.内存正确答案:【A】34、从()来分,信息可分为自然信息(声、光、热、电等)、生物信息(生物为繁衍生存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形态和行为,如遗传信息、生物体内交流信息、动物种群内的交流信息等)、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
A.产生信息的物体的性质B.人类活动领域C.信息所依附的载体D.人类活动的范围正确答案:【A】40、不属于网络传输介质的是()。
A.光纤B.同轴电缆C.声波D.微波正确答案:【C】一、单选(共计100分,每题2.5分)4、可以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的程序设计语言是()A.机器语言B.结构化语言C.汇编语言D.高级语言正确答案:【A】5、用于完成IP地址与域名地址映射的服务器是()A.IRC服务器B.WWW服务器C.FTP服务器D..DNS服务器正确答案:【D】22、不属于网络传输介质的是()。
计算机科学导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科学导论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内容?A. 算法与数据结构B. 网络与通信技术C. 法律与伦理问题D.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2. 下列哪项不是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A. 主板B. 显卡C. 操作系统D. CPU3. 以下哪种存储介质具有最高的读写速度?A. 硬盘B. 固态硬盘C. 光盘D. U盘4. 在二进制数系统中,1111的十进制表示为:A. 15B. 14C. 13D. 125. 下列哪项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的分类?A. 局域网B. 广域网C. 个人网D. 互联网二. 填空题1. 计算机中的最小存储单位为______。
2. HTML是用于______的标记语言。
3. 在计算机中,1KB等于______字节。
4. 执行一个计算机程序时,计算机首先从______读取指令。
5. OSI模型中,位于物理层之上的是______层。
三. 简答题1. 请简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作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核心程序。
它的主要作用包括:- 硬件管理:操作系统能够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如分配CPU时间片、处理IO请求、管理内存等。
- 软件管理:操作系统可以控制和管理各种软件程序的运行,如进程管理、文件管理、网络管理等。
- 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与用户交互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计算机。
- 错误处理:操作系统可以监控和处理计算机系统中的错误和异常情况,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解释什么是算法,并举例说明。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有限步骤的描述,它可以作为计算机程序的基础。
算法包括输入、输出和执行步骤,用于描述问题的详细解决方法。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编写一个算法实现两个整数的相加。
算法的步骤如下:1. 输入两个整数a和b。
2. 将a和b相加,得到结果c。
3. 输出结果c。
这个算法通过输入两个整数,执行相加操作,最后输出结果,解决了整数相加的问题。
计算机科学导论专科作业资料

一、单选(共计100分,每题2.5分)1、按计算机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划分,可以把各种网络类型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A. 有线网B. 无线网C. 广域网D. 校园网错误:【C】2、关于计算机存储器,不正确的描述是()。
A. 顺序存储器只能按照顺序存取数据B. 只读存储器中的内容不能修改C. 随机存储器存取时间的长短也是随机的D. 外存中的数据不能直接进入CPU错误:【C】3、Word主窗口的标题栏最右边显示的按钮是()按钮。
A. 最小化B. 还原C. 关闭D. 最大化错误:【C】4、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A. 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B. 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C. 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D. RAM用来存放计算机本身的监控程序错误:【D】5、关于计算机存储器,不正确的描述是()。
A. 顺序存储器只能按照顺序存取数据B. 只读存储器中的内容不能修改C. 随机存储器存取时间的长短也是随机的D. 外存中的数据不能直接进入CPU错误:【C】6、关于计算机存储器,不正确的描述是()。
A. 顺序存储器只能按照顺序存取数据B. 只读存储器中的内容不能修改C. 随机存储器存取时间的长短也是随机的D. 外存中的数据不能直接进入CPU错误:【C】7、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是()程序。
A. 汇编语言程序B. 高级语言程序C. 自然语言程序D. 机器语言程序8、在使用Word文本编辑软件时,插入点位置是很重要的,因为文字的增删都将在此处进行,现在要删除一个字,当插入点在该字的前面时,应该按()键。
A. 退格键B. 删除键C. 空格键D. 回车键错误:【B】9、一般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A. PANB. LANC. MAND. WAN错误:【B】10、当鼠标指针位移到工作表中选定区域的填充柄上时,指针变为()光标。
A. 空心十字B. 黑十字C. 空心箭头D. 黑箭头错误:【B】11、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不包括()。
南开14秋学期《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C.监视器
D.主机与显卡的系统总线
?
正确答案:C
16.数据流程图中圆形表示
A.加工
B.数据流
C.文件
D.数据源和数据终端
?
正确答案:A
17. OSI参考模型包括几层
A. 4
B. 5
C. 6
D. 7
?
正确答案:D
18.关系中除含有属性名所在行以外的其他行叫做
A.字段
B.模式
C.域
D.元组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A
2.视频中的一幅图像叫做一帧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B
3.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用助记码表示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A
4.不同数形的两个数字可能表示同等数量的实体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B
5.软件仅指与计算机有关的程序
A.错误
B.正确
?
正确答案:A
C.寄存器
D.存储器
?
正确答案:D
4.列在子程序名后的括号内的标识符叫作
A.实参
B.形参
C.值参
D.引用参数
?
正确答案:B
5.二进制运算1001-110等于十进制的多少
A. 3
B. -3
C. 11
D. -11
?
正确答案:A
6.哪种关系操作不要求参与运算的两个关系具有相同的属性集合
A.并
B.交
C.差
D.笛卡尔积
D. 8
?
正确答案:D
28.二进制数-0001100的补码表示为()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4版)习题答案-第3、4章

第3章程序设计语言习题一、选择题1. A2. A3. D4. A5. AB6. C7.D8.C9.D 10. D11.ABCD 12.B 13.A 14.A二、简答题1.简述程序的概念。
答:一个程序就是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组指令序列的集合。
或者程序=算法+数据结构。
2. 简述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阶段。
经历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个发展阶段。
机器语言又称面向机器的语言,是特定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所固有的语言,是CPU唯一能够真正不经过翻译而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
相比而言,其他任何语言编写的程序都必须最终转换成机器语言以后才能在CPU上执行。
由于二进制编码形式的机器指令不便于记忆和使用,人们很快引入了便于记忆、易于阅读和理解、由英文单词或其缩写符号表示的指令,称为汇编指令,又称符号指令或助记符。
利用汇编指令编写得到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程序。
通过引入汇编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级语言程序设计的问题,之后又出现了程序的“可移植性”问题,即程序员编写的源程序如何从一台计算机方便地转移到另一台计算机上执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引入了高级语言。
高级语言是一种利用意义比较直观的各种“单词”和“公式”,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编写程序的语言,又称为程序设计语言或算法语言。
高级语言之所以“高级”,是因为高级语言把很多硬件上复杂费解的概念抽象化了,从而使得程序员可以绕开复杂的计算机硬件的问题、无需了解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就能完成程序设计的工作。
3. 简述程序设计过程的一般步骤。
程序设计的过程一般有四个步骤。
(1)分析问题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应该通过分析,充分理解问题,明确原始数据、解题要求、需要输出的数据及形式等。
(2)设计算法算法是解题的过程。
首先集中精力于算法的总体规划,然后逐层降低问题的抽象性,逐步充实细节,直到最终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成可用程序语句表达的算法。
这是一个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过程。
(3)编码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算法的过程称为编码。
计算机科学导论 第一次作业-答案

本科第一次作业(第八周课程讲完之后交,用学院统一的作业纸书写,学院文印室有卖,要求抄题。
)1. 列举几个计算机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1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中都能看到计算机的身影。
2. 计算机分为哪几代?每一代的代表性产品和主要特征是什么?(可以上网搜索)2 计算机可以分为四代:第一代1945-1956年,代表机型ENIAC、IBM650等,主要特征是以电子管作为主要逻辑器件。
第二代1956-1963年,代表机型IBM7000、CDC7600 等,主要特征是以晶体管作为主要逻辑器件。
第三代1964-1971年,代表机型IBM360。
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逻辑器件。
第四代1971年—现在,代表机型使用微处理器4004以上的所有机型。
主要特征是以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逻辑器件。
3. 教材44页第6题。
3① (121)10=(1111001)2=(171)8=(79)16② (366.625)10=(101101110.1010)2=(556.5)8=(16E.A)16③ (161.25)10=(10100001.01)2=(241.2)8=(A1.4)16④ (2562.75)10=(101000000010.11)2=(5002.6)8=(A02.C)16⑤ (369)10=(101110001)2=(561)8=(171)16⑥ (65535)10=(1111111111111111)2=(177777)8=(FFFF)16⑦ (512)10=(1000000000)2=(1000)8=(200)16⑧ (490)10=(111101010)2=(752)8=(1EA)164. 教材45页第7题。
4① 34 的原码为:00100010 补码为:00100010 反码为:00100010② -45的原码为:10101101 补码为:11010011 反码为:11010010③ 0 的原码为:00000000 补码为:00000000 反码为:00000000④ -1 的原码为:10000001 补码为:11111111 反码为:11111110⑤ 100的原码为:01100100 补码为:01100100 反码为:01100100⑥ -90的原码为:11011010 补码为:10100110 反码为:10100101⑦ 78 的原码为:01001110 补码为:01001110 反码为:01001110⑧ 88 的原码为:01011000 补码为:01011000 反码为:010110005. 教材45页第8题。
[南开大学]20秋学期《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参考资料
![[南开大学]20秋学期《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129073bec3a87c24028c4e6.png)
[南开大学]20秋学期《计算机科学导论》在线作业一、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1.鼠标的主要部件有[A题].位置采样机构[B题].传感器[C题].专用处理芯片[D题].电荷耦合器件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ABC2.ROM的主要类型包括[A题].ROM[B题].PROM[C题].EPROM[D题].CDROM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ABC3.操作系统的特性包括[A题].并发性[B题].共享性[C题].虚拟性[D题].不确定性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ABCD4.布尔函数最小化的作用有[A题].降低成本[B题].提高电路可靠性[C题].在一块芯片上设计更合适的电路[D题].减少电路计算时间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ABCD5.计算机应用软件可用于[A题].科学计算[B题].文字处理[C题].工程设计[D题].数据处理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参考答案是]:ABCD二、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6.布尔代数提供的是在集合{0,1}上的运算和规则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是]:正确7.稳定排序算法是指占用有限额外空间的算法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是]:错误8.编译器是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机器码的程序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是]:正确9.软件仅指与计算机有关的程序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是]:错误10.如果有三个或更多重复字符出现,适宜使用行程长度编码进行压缩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是]:错误11.机器语言是内置在计算机电路中的指令,用助记码表示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是]:错误12.不同数形的两个数字可能表示同等数量的实体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是]:正确13.视频中的一幅图像叫做一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计算机科学导论 (大作业)
题 目 移动互联 姓 名 周丽 学 号 141007133
2015 年 04 月 03 日 1
摘 要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4G时代的开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凸显必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巨大能量,2015年移动互联网产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飞跃。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具体的介绍移动互联,揭开移动互联神秘的面纱。
关键词 移动互联;智能终端;4G 2
目 录 第一章 移动互联的现状 ..................................................................................................... 1 第二章 移动互联的发展史 ................................................................................................. 2 第三章 移动互联的基本特征 ............................................................................................. 4 3.1相对封闭的网络体系 .................................................................................................................. 4 3.2庞大的自下而上的用户群 .......................................................................................................... 5 3.3广域的泛在网.............................................................................................................................. 5 3.4高便携性与强制性 ...................................................................................................................... 5 3.5永远在线及占用用户时间碎片 .................................................................................................. 6 3.6安全性更加复杂.......................................................................................................................... 7 3.7身份识别系统.............................................................................................................................. 7 3.8定位系统 ..................................................................................................................................... 8 3.9业务管理与计费平台 .................................................................................................................. 8 3.10智能感应的平台........................................................................................................................ 8 第四章移动互联的业务模式 ............................................................................................... 9 第五章移动互联的发展趋势 ............................................................................................. 12 第六章移动互联的中国发展前景 ..................................................................................... 14 6.1中国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用户分析 ............................................................................................ 14 6.2中国移动互联网三大发展趋势 ................................................................................................ 14 第七章移动互联的局限 ..................................................................................................... 16 第八章我的感悟 ................................................................................................................. 17 1
第一章 移动互联的现状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 图1.1
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
第二章 移动互联的发展史 2000年-2003年,智能手机开始逐步增长,移动互联网开始萌芽;2006年,据中国领先商业信息平台易观智库数据统计,移动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已从2003年的29亿增长至69亿,用户规模也增长了近4倍,达到4483万。数据表明 图2-1 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各大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开发商看到这一发展趋势,开始增大力度加大政策监管力度,加快行业市场盘整。同年,大量互联网服务商开始转型进入移动互联网市场;2007年,苹果终端iphone开始推出;受苹果影响,google宣布推出基于Linux的Android系统,并于同年9月推出google手机;同年4月,诺基亚宣布转型为移动互联网服务商。众多厂商的加入迅速扩大了市场和用户规模,提升了智能终端的产业价值。 2008年,苹果公司宣布开放基于iPhone的软件应用商店App Store,向iPhone的用户提供第三方的应用软件服务,这个将网络与手机相融合的经营模式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划时代的创新商业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据易观智库数据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了388亿,用户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514万。继2007年产业盘整后,继2007年产业盘整后,移动互联网内容及应用开始规模化丰富,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厂商、移动互联网厂商以及其他传统内容提供商之间的频繁合作。无线音乐、手机游戏、手机浏览器和移动搜索等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用户渗透率及活跃度得到巨大提升。2010年,据易观智库分析师预测,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633亿,用户数将突破3亿人。2011年,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开始普及,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习惯开始养成。2012年,据艾瑞网数据分析统计,中国将有超过5亿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