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行业分析报告报告材料

合集下载

运输费用年度总结分析(3篇)

运输费用年度总结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运输费用作为物流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控制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年度,我国运输费用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现将运输费用年度总结分析如下。

二、运输费用总体情况1. 运输费用增长:本年度,我国运输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

其中,公路运输费用增长3%,铁路运输费用增长6%,水路运输费用增长7%,航空运输费用增长8%。

2. 运输费用构成:本年度,公路运输费用占比最高,达到60%;其次是铁路运输费用,占比25%;水路运输费用占比10%;航空运输费用占比5%。

三、运输费用影响因素分析1. 原材料价格上涨:本年度,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较大,导致运输成本上升。

此外,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进一步推高了运输费用。

2. 燃油价格波动:燃油价格波动是影响运输费用的重要因素。

本年度,燃油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3. 人工成本上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工成本逐年上升。

运输行业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运输费用有所上升。

4. 运输市场供求关系:本年度,运输市场需求旺盛,部分线路运力紧张,导致运输费用上涨。

5. 政策因素:政府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扶持力度,提高运输费用标准,对运输费用产生一定影响。

四、运输费用控制措施1. 优化运输路线: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

2. 提高运输效率:通过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3. 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优惠政策,降低运输成本。

4. 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运输设备和技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5. 强化成本控制:加强运输费用预算管理,严格控制运输费用支出。

五、总结本年度,我国运输费用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针对运输费用增长的原因,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运输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运输费用变化,不断优化运输管理,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航运行业调研报告国际贸易与物流发展趋势

航运行业调研报告国际贸易与物流发展趋势

航运行业调研报告国际贸易与物流发展趋势航运行业调研报告:国际贸易与物流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航运行业作为物流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国际贸易与物流发展趋势对航运行业的影响,并对行业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分析。

一、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对航运行业的影响1.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大量货物需要进行跨国运输,这为航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运输需求。

航空货运和海洋运输成为满足贸易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增加航线和频次以及提高运力,航运行业能够更好地支持贸易活动的展开。

2. 电子商务崛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

电子商务的兴起增加了航运行业的运力需求,尤其是航空货运。

快速的物流配送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快速到货的需求,航运行业在电商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3. 跨境贸易机遇增加随着国际经济合作的深入,跨境贸易机遇不断增加。

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逐渐降低,国际合作项目不断涌现。

航运行业可通过提供高效、安全的跨境运输服务,为企业扩大市场提供便利,促进经济发展。

二、物流发展趋势对航运行业的影响1. 供应链整合与物流协同随着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深入发展,物流整合和协同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不同物流环节的顺畅衔接和高效运作对于提高物流效率至关重要。

航运行业需要与其他物流环节进行协同配合,提供高效的运输服务,以满足物流供应链的需求。

2. 绿色物流要求日益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绿色物流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航运行业作为大气排放较高的运输方式,需要加大对环保技术和设施的投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探索绿色航运发展模式,提高航空和海洋运输的能源利用效率,符合环保要求。

3. 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物流信息化能够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航运行业应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实时的货物追踪和物流信息管理,提高运输过程的可视化和透明度,促进物流配送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航运板块特性分析报告

航运板块特性分析报告

航运板块特性分析报告航运板块是指涉及国际或国内物流运输的公司集合,包括航空运输、海洋运输和陆路运输。

航运板块的特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航运板块具有高度的周期性特征。

航运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航运板块的发展与国际经济景气程度密切相关。

当全球经济处于增长期时,贸易活动增加,航运需求相应上升;而当经济衰退时,贸易活动减弱,航运需求下降。

因此,航运板块的股票价格及盈利能力也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

其次,航运板块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

航运公司面临一系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天气状况、地缘政治风险、原油价格波动等。

特别是海洋运输,受全球贸易条件、港口运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这些因素使得航运板块的经营环境变化不确定,企业经营风险较大。

另外,航运板块市场竞争激烈。

航运行业市场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新进入者较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航运公司需要通过提高服务品质、降低运营成本来争夺市场份额。

行业内巨头公司的规模优势和高度竞争力使得小型航运公司很难在市场上生存,板块内大公司的竞争优势相对突出。

最后,航运板块具有较高的杠杆率和资本密集性。

航运公司规模较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购买运输工具,如飞机、船只等。

同时,大型航运公司通常会借债进行融资,因此其负债率较高,利息负担也较重。

此外,航运板块还需要面对燃油价格波动等成本压力。

综上所述,航运板块具有周期性强、不确定性高、市场竞争激烈、资本密集等特性。

在投资航运板块时,需要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及贸易条件的变化,同时评估天气、地缘政治等不可控风险对航运公司的影响。

此外,投资者还应关注公司的规模、运力、服务品质等因素,从而选出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进行投资。

航空行业机票销售数据分析报告

航空行业机票销售数据分析报告

航空行业机票销售数据分析报告1. 简介航空行业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票销售数据对航空公司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航空行业机票销售数据进行分析,为航空公司提供有益的市场洞察和决策参考。

2.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本报告所使用的机票销售数据来自多个航空公司的内部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样本的选取考虑了地域、航空公司规模和航线类型等因素,以保证数据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3. 数据分析3.1 航线分析通过分析不同航线的机票销售数据,可以了解航线之间的竞争情况和市场需求。

根据数据统计,国内短途航线的机票销售量相对较高,而国际长途航线的销售量相对较低。

这可能是由于国内旅游市场的扩大和国际旅行限制的影响。

3.2 时间分析通过对不同时间段的机票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季节性需求和旅游热点。

数据表明,寒暑假期间的机票销售量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而节假日和周末也是机票销售的高峰期。

航空公司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推销活动和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旅客。

3.3 客户分析通过对客户群体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类型旅客的需求和偏好。

数据显示,商务旅客和旅游度假客户是机票销售的主要消费群体。

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调整服务和价格策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3.4 销售渠道分析航空机票的销售渠道多样,包括在线平台、航空公司官网、旅行社等。

通过对销售渠道的分析,可以评估不同渠道的销售效果和市场份额。

数据表明,在线平台成为机票销售的主要渠道,其次是航空公司官网和旅行社。

航空公司应重视在线渠道的发展,并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 数据可视化分析除了以上的文字分析,本报告还提供了可视化的图表和表格,以直观地展示机票销售数据的情况。

图表涵盖了不同航线、时间段、客户群体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数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5.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报告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国内短途航线的机票销售潜力较大,航空公司可以加强这一市场的推广和开发。

航空领域的航班准点率分析报告

航空领域的航班准点率分析报告

航空领域的航班准点率分析报告航班的准点率是航空领域中一个关键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计划以及航空公司的声誉。

本篇分析报告旨在探讨航空领域的航班准点率表现,并提供解决方案以提升航空运输行业的准点率水平。

一、背景介绍航班准点率是指航班按照预定计划起飞和抵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准点率的测算通常以飞机起飞和抵达时间与计划时间之间的差异来衡量。

航空公司的准点率是乘客选择航班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以及机票销售量。

二、航班准点率的现状航空领域的航班准点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天气状况、航空交通管制、机械故障以及机场运营效率等等。

根据最近的数据统计,全球航空业整体准点率平均约为80%左右。

然而,不同地区和不同航空公司之间的准点率存在较大差异。

1. 天气状况:恶劣的天气条件是影响航班准点率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例如,强风、暴雨或大雪等极端天气状况会导致航空公司取消或延误航班,从而使准点率降低。

2. 航空交通管制:航空交通管制是为了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和顺畅而设立的一项机制。

然而,当航空交通管制需求增加时,航班的起飞和降落时间可能受到限制,导致准点率下降。

3. 机械故障:航空公司的航班时间表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机械故障。

机械故障会导致航班延误或取消,进而影响航空公司的准点率。

4. 机场运营效率:机场的运营效率也会对航班准点率产生影响。

繁忙的机场通常面临着更多的航班起降任务,如果机场的运营能力不能满足需求,航班的准点率就会下降。

三、提升航班准点率的解决方案为了提升航空领域的航班准点率,航空公司和相关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天气预测和监测:航空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天气预测系统,并与气象部门合作,实时监测天气状况。

准确的天气信息可以帮助航空公司做出合理的航班调度安排,从而增加航班的准点率。

2. 提升航空交通管制效率:航空交通管制部门和航空公司之间应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努力提高航空交通管制的效率。

空中乘务企业分析报告范文

空中乘务企业分析报告范文

空中乘务企业分析报告范文1. 引言空中乘务企业是航空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航班运行和乘客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空中乘务企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行业背景、市场规模、竞争态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旨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 行业背景空中乘务企业是随着航空运输业的迅猛发展而兴起的。

随着人们对出行需求的不断增加,航空运输业成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空中乘务企业主要从事飞机上的乘务服务工作,包括安全指导、餐饮服务以及提供乘客所需的其它服务等。

随着航线网络的不断扩大,空中乘务企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3.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航空运输业的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巨大。

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全球航空运输业的总收入达到了500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还有望进一步增长。

空中乘务企业在整个航空运输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4. 竞争态势空中乘务企业行业竞争激烈。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大型乘务企业,它们拥有自己的航线网络和服务体系,竞争力较强。

同时,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不断发展壮大。

竞争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机票价格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空中乘务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乘务体验。

5. 发展趋势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空中乘务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公司正在推出更智能化的乘务服务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次,环保意识的提高也对空中乘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采取相应的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航空运输业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这也将为空中乘务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6. 结论综上所述,空中乘务企业作为航空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庞大且竞争激烈。

虽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航空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和行业的不断创新,空中乘务企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航空专业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航空专业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航空专业就业形势分析报告航空专业就业形势分析报告导言航空专业作为一个涉及到飞行、航空器设计制造、航空运输、航空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专业,一直以来都备受学生和社会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航空专业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帮助学生和从业者更好地了解该专业的就业前景。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

特别是随着国内外旅游的热潮和商务往来的频繁,航空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对航空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也大幅度上升。

此外,随着民航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航空器研发、制造和维护领域对高素质航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行业形势分析航空产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和技术密集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极高。

中国民航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有209家航空企事业单位,民用航空飞行员总数近2.1万人,航空器机械师近5万人。

然而,随着航空市场的扩大,航空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从业人员供不应求的状况仍然存在。

航空专业就业岗位航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飞行员:飞行员是航空专业中最具代表性的职业之一。

他们在航空公司、航空学院、军队等地就业,主要负责驾驶飞机进行航空运输和航空教育训练工作。

2. 航空器设计和制造工程师:航空器设计和制造工程师主要负责航空器的设计、组装、系统集成等工作,以及航空产品的研发、测试和维护等工作。

这类岗位对工程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3. 航空运输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人员主要负责航空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工作,包括航班调度、乘务员管理、客户服务等。

4. 航空服务人员:航空服务人员主要包括空乘、地勤和机场运营等,他们负责确保乘客舒适安全地旅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支持。

5. 航空维修工程师:航空维修工程师主要负责航空器的维修和记录工作,以确保飞机的安全运行。

就业前景分析航空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航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壮大,对航空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南航简要分析

南航简要分析

南方航空公司分析报告航空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基础产业,是20世纪产生的新兴行业,作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经济实体,航空运输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等基础性设施产业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的提高。

由于于航空运输业投资巨大,资金、技术、风险高度密集,投资回收周期长,对航空运输主体资格限制较严,市场准入门槛高,加之历史的原因,使得航空运输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自然垄断。

目前,在中国的航空运输业现在的整体格局可以概括为“三强为主(南航、东航、国航)、地方为辅、外航渗透”的格局。

而据数据调查显示着三巨头占据着国内超过80%以上的市场份额。

随着航空运输的全球化、产品销售的市场化,航空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研究和制定航空企业适用的旅客运输服务品牌战略,能够及时准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提高,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目前航空运输业的竞争己进入少数大的航空公司、全球性或区域性航空公司联盟瓜分、垄断航空运输市场的新阶段。

应对竞争,国家民航总局以国航、东航、南航为基础,以资产债务重组、机构重组和航线航班重组为重点,实施民航运输企业重组,把11个直属航空公司组建为三大航空运输企业集团。

这不仅将深层次地优化中国民航的资源配置,而且将进一步增强国内民航运输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但与一流的国外航空企业相比,重组后东航无论是资产规模和机队规模,还是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一、航空行业的分析(一)国家的政策大力支持航空行业的发展国家近年来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我国航空行业的发展。

特别是2008年,为了帮助中国航空公司走出困境,民航总局出台了十项确保民航正常运营的措施:理顺航空煤油价格,支持企业联合重组,投入专项基金100亿元,2010年以前不接受新设航空公司申请,严格2009年新增引进运输飞机项目申请审批等。

(二)我国的航空行业发展迅速我国的航空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中国民航运输业分析报告

系部名称: 经济管理系 专业、年级: 13级经济学 同组学生: 房博文、朱楚致、许新狄、马济佳、 韩林苍、宋克林、杨孟帆、徐星星 评定成绩: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民航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整个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交通运输这一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中的一个子部门。在运输业中,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民航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日渐重要,其运输时间短的优势是其他交通工具远远不及的。航空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有快速安全等特点。经济全球化对远距离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物资和人员在世界各地的流动更加频繁,其在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航空运输产业的运输总量增长十分迅速,航空运输服务的种类也愈加丰富,是国际上十分具有朝气的行业。同时,该产业与科技进步联系紧密,产业价值具有很大的成长潜力。 一、行业定义 航空运输业的简称是民航业,其是指以飞机作为运输工具,以民用为宗旨,以航空港为基地,通过一定的空中航线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在航空运输产业之中主要包括:机场、航空公司、通用航空、空管部门和直接服务的部门,按照其业务的性质划分主要有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两大类。其民航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的航空运输业。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 二、行业基本概况

代码 类别名称 定义 门

类 大类 中类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G56 航空运输业

G561 航空客货运输 指亿旅客、货物或邮件为主的航空运输活动

G562 通用航空服务 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除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

G563 航空运输辅助活动 指机场、空中交通管理以及其他未列明的航空运输辅助活动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一)行业需求 我国民航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继续承压,但民航业受出境游需求扩大影响,总体依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主要运输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看,2015年,全行业完场运输总周转量850.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02.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增加2.3个百分点。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进一步回落。宏观经济调整传导到各行各业,民航业也一改前几年迅猛增长的态势,转入温和发展阶段。 航线 统计指标 单位 2014 2015 同比增长 2016年1~2月 全行业 总周转量 亿吨公里 748.1 850.4 13.7 147.3 旅客运输量 万人 39195.0 43564.0 11.1 7634.0 货物运输量 万吨 594.1 625.3 5.2 94.0 国内航线 总周转量 亿吨公里 508.0 558.4 9.9 96.4 旅客运输量 万人 36040.0 39359.0 9.2 6799.0 货物运输量 万吨 425.7 440.4 3.5 67.3 港澳航线 总周转量 亿吨公里 16.2 16.2 0.3 2.7 旅客运输量 万人 1005.0 1019.0 1.4 186.0 货物运输量 万吨 22.3 21.4 -4.2 3.0 国际航线 总周转量 亿吨公里 240.1 292.0 21.6 50.9 旅客运输量 万人 3155.0 4205.0 33.3 854.8 货物运输量 万吨 168.4 184.8 9.7 26.7 (二)行业供给 2015年,我国航空公司的机队规模继续稳步扩大,民航期末在册飞机总数达到4511架,同比增长8.2%;其中运输飞机架数达到2645架,较上年增加275架,增长幅度为11.6%;运力引进速度较上年略有提升;运用飞机数量较上年增加68架,达到1866架。受益于强大出境游客流,国内各大航企开始积极开拓国际航线,我国民航国际航线增长速度远高于国内航线。2014年,我国民航业安全形势平稳,连续实现第十二个空防安全年。但是在航班正常率上,年均下降1.5%。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三)运输效率 2015年,我国民航客运率和载运率总体表现稳中略升,其中正班客座率平均为82.1%,较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正班载运率平均为72.4%,较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 2015年我国民航各类航班正班客座率 航线 2014 2015 同比增加 国内航线 81.7 82.0 0.3 港澳地区航线 75.9 77.2 1.3 国际航线 79.1 79.1 0.0 2015年我国民航各类航班正班载运率 航线 2014 2015 同比增加 国内航线 73.6 73.3 -0.3 港澳地区航线 63.4 64.1 0.7 国际航线 69.2 69.2 0.0 (四)价格走势 2015年我国民航国内航线票价较上年有小幅提升,亚洲及港澳台地区航线和国际航线票价继续下滑。全年国内票价综合指数平均为114.78,亚洲及港澳台地区航线票价指数为51.85,国际航线票价指数为67.93。截止至2016年2月,我国民航各线票价指数在继承上一年低位的基础上基本保持稳定,国内航线较上

88.01% 2.34% 9.65%

0

2015年民航客运量航线结构

国内航线 港澳地区航线 国际航线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年同期呈小幅增加趋势。亚洲及港澳台地区航线指数基本保持稳定,国际航线指数则继续下滑。 三、行业所处状况 (一)2015年,我国机场主要生产指标保持平稳增长。旅客吞吐方面:全国各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9147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增速同比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完成了8289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0%(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280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国内航线完成858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货邮吞吐方面:全国民用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1409.4万吨,同比增长3.9%,增速较上年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完成918.0万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89.8万吨,比上年下降0.7%);国际航线完成491.4万吨,比上年增长4.4%。

2011~2015年我国民用机场运行情况

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同比增长 (%) 货邮吞吐量(万人次) 同比增长 (%) 飞机起降架次(万次) 同比增长 (%)

2001年 14874 11.3 339 -15.0 194.1 105.0 2002年 17137 15.2 402 18.4 211.7 9.1 2003年 17432 1.7 452 12.4 211.9 0.1 2004年 24193 38.8 553 22.3 266.6 25.8 2005年 28435 17.5 633 14.6 305.7 14.6 2006年 33197 16.8 753 19.0 348.6 14.1 2007年 38759 16.8 861 14.3 394.1 13.0 2008年 40576 4.7 883 2.6 422.7 7.3 2009年 48606 19.8 946 7.0 484.1 14.5 2010年 56431 16.1 1129 19.4 553.2 14.3 2011年 62054 10.0 1158 2.5 598.0 8.1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2012年 67977 9.5 1199 3.6 660.3 10.4 2013年 75431 11.0 1259 4.9 731.5 10.8 2014年 83153 10.2 1356 7.8 793.3 8.4 2015年 81477 10.0 1409 3.9 856.6 8.0 (二)基建分布格局,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机场建设不断完善,乘客就近乘机越来越方便,中小机场的运输能力逐步提高,我国机场吞吐量的集中程度呈不断下降趋势,不同地区机场的不均衡性持续改善。2005年,我国的三大城市机场、四大城市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7.3%和43.0%,但其后逐年下降,到2015年已分别降至26.7%和31.1%。2015年,三大城市机场吞吐量保持平稳增长,突破2.4亿人次,但占20位机场、前30位机场和前50位机场的占比同样延续下降趋势。

四、行业风险 (一)政策风险 我国民航业受多种国家政策的制约,如在飞机引进上,航空公司基本无自主选择权。其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国家相关行业政策条件限制;二是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对外汇的严格控制。综合来看,我国航空运输行业遭遇政策风险的概率较低。 (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民航业的增长与GDP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航空运输需求的核心驱动。 1、国际经济

中部 15%

东部 24%

东北 11%

西部 50%

2015年我国民用机场地区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