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杆知识
铜杆市场需求分析

铜杆市场需求分析一、市场概况铜杆是一种重要的铜制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建造、交通等领域。
在现代工业中,铜杆具有导电性好、耐腐蚀、可塑性强等优点,因此市场需求量较大。
本文将对铜杆市场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铜杆市场需求量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以中国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中国铜杆市场总需求量达到XXX吨,比上一年增长了X%。
估计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铜杆市场的需求量将继续保持增长。
三、市场需求结构1. 行业需求铜杆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电力、通信、建造、交通等行业。
其中,电力行业是铜杆市场的主要需求方,用于输电、变压器、发机电等电力设备。
通信行业也对铜杆有较大需求,用于创造通信电缆、光纤等。
建造行业则需要铜杆用于创造管道、暖气设备等。
交通行业则主要用于创造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电气设备。
2. 地区需求铜杆市场的需求在各个地区分布不均。
普通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需求量较大,如华东地区、华南地区等。
这些地区的工业发展较为成熟,对铜杆的需求量较高。
此外,一些新兴经济体地区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对铜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四、市场需求趋势1. 绿色环保需求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市场对绿色环保型铜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绿色环保型铜杆具有低铅、低镍等优点,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消费者的青睐。
2.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铜杆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新能源汽车的电气设备中需要大量的铜杆,如电动机、电池等。
估计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将进一步推动铜杆市场的需求增长。
3. 5G通信技术的推广随着5G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广,对铜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5G通信设备中需要大量的铜杆用于创造通信电缆、天线等。
随着5G技术的普及,铜杆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五、市场竞争格局铜杆市场竞争格局较为激烈,主要有国内外大型铜杆生产企业竞争。
铜杆市场需求分析

铜杆市场需求分析铜杆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被广泛用于电力传输、建筑、汽车制造等领域。
对于铜杆市场需求的分析是了解市场走势、制定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铜杆市场进行分析。
一、国内铜杆市场需求概况1.1 电力行业需求在电力行业,铜杆主要用于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制造。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网升级改造,电力行业对铜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1.2 建筑行业需求建筑行业是铜杆的另一个主要需求领域,铜杆被用于建筑装饰、管道等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建筑行业对铜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1.3 汽车制造需求在汽车制造领域,铜杆主要用于汽车电气系统、散热器等部件。
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和汽车电子化的发展,汽车制造对铜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二、国际铜杆市场需求趋势2.1 亚洲市场需求增长亚洲地区是铜杆需求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特别是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
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对铜杆的需求持续增加。
2.2 欧美市场需求稳定相比亚洲市场,欧美市场对铜杆的需求相对稳定。
这些地区的工业结构已经相对成熟,对铜杆的需求主要受到经济周期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2.3 非洲拉美市场潜力巨大非洲和拉美地区是铜资源丰富的地区,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铜杆需求潜力巨大。
这些地区成为未来铜杆市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铜杆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3.1 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铜杆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政策支持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市场需求的表现。
3.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铜杆市场需求也有重要影响,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铜杆的利用率和性能,从而促进市场需求的增长。
3.3 竞争对手行为竞争对手的行为也会对铜杆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价格竞争、市场份额争夺等因素都会对市场需求造成一定程度的波动。
四、铜杆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4.1 智能化需求增长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高性能、高导电性能的铜杆需求将逐渐增加,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对铜杆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铜产业链从业者必须了解的知识

铜产业链从业者必须了解的知识导读:铜对人类文明历史的重大影响是任何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铜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金属,它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致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两个阶段以它的合金命名:青铜时代和亚青铜时代。
如今铜依然是世界上第三个用量最大的金属,仅次于铁、铝。
如果没有铜,现代生活将难以想象。
从工业、日用品、建筑装饰乃至艺术领域,铜的身影在人们身边可谓无处不在。
本文从矿藏、生产、消费、下游应用、价格影响因素等方面详细剖析铜产业链,是铜产业人士的研究必备材料。
一、铜有多重要?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最好的纯金属之一,稍硬、极坚韧、耐磨损,还有很好的延展性,同时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可型性好易加工。
相比于铁和铝,铜是相对稀有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为0.005%,而铁和铝的含量分别达到5%和8%。
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
金属铜,原子序数29,原子量63.54,比重8.9(铝2.7、铁7.9、铅11.3,金19.3),熔点1083℃(铅327、铝660、铁1536)。
元素符号Cu,是其拉丁名称cuprum的缩写。
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
最主要的一点是其电导率远高于其他基础金属及铁,只有银超过它。
同样,其热导率亦大大超过除银之外的其他金属。
通常铜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几千年来其在建筑和雕塑上的应用足以证明这一点。
铜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经过氧化,表面会形成淡绿色铜膜,一旦薄膜形成,对内部金属将起到永久性保护作用。
铜具有抗有机酸及碱(氨水除外)的特性,因此可以埋入地下或浸入水中而不受腐蚀。
此外,铜的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有极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易于铸造、辗轧、挤压,甚至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
铜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具有各种特性及广泛用途的合金。
它有良好的电反应特性,不具磁性。
最后一点,它的色彩丰富,无论是纯铜还是合金,均适合在建筑、艺术及装饰上应用。
人类应用铜己有数千年的历史。
铜杆市场需求分析

铜杆市场需求分析一、市场概述铜杆是一种重要的铜制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信、建造、交通等行业。
本文将对铜杆市场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以匡助企业了解市场趋势和发展方向。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铜杆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截至目前,全球铜杆市场规模已达到XX万吨,估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平稳增长。
三、市场需求分析1. 电力行业需求: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铜杆的需求。
铜杆在电力传输和变压器创造中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因此在电力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电子行业需求: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对铜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铜杆在电子电路中作为导线和连接器使用,其导电性能和可靠性对于电子产品的性能至关重要。
3. 建造行业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造行业对铜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铜杆在建造中常用于电气设备的安装、接地和导电等方面,其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使其成为建造行业的重要材料。
4. 交通行业需求:随着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对铜杆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铜杆在汽车、火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电气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导电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使其成为交通行业不可或者缺的材料。
5. 其他行业需求:除了上述行业外,铜杆还广泛应用于通信、化工、航天等领域,对铜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四、市场竞争分析当前,铜杆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铜杆生产企业。
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仍需加强自身实力。
同时,国际市场上的铜杆生产企业也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五、市场趋势分析1. 环保要求增加: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对环保型铜杆的需求也在增加。
未来,铜杆生产企业需要加大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
2. 新能源行业需求增长: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铜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新能源行业对高性能铜杆的需求较高,未来铜杆市场将受到新能源行业的推动。
铜杆、铜丝标准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3952--200X代替GB/T 3952-1998电工用铜线坯Copper drawing stock for electrical purpose200X—X—XX发布 200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言本标准代替GB/T3952—1998《电工用铜线坯》。
本标准修订时参照ASTM(美国材料试验协会) B49—1998《电气用铜线杆盘条标准规范1》,与GB/T3952—1998相比,本标准主要有如下变化∶——本标准保留了原GB/T3952—1998标准中对不同牌号铜线坯的表示方法,其所对应的化学成分除氧外,完全采用了ASTM B49—98E2标准中的化学成分要求,标出了相对应的牌号,并就等同于我国标准中不同牌号的各类铜作了说明。
进一步强调了电工用铜线坯等级按原料化学成分区分的规定,提高了T牌号铜线坯氧含量的标准,并把用废杂铜生产的连铸连轧和上引法铜线坯纳入标准规定之中。
——对原标准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修改,把标准中的正反10转扭转试验改为扭断值试验及相应的等级规定。
——对电工用铜线坯的可拉制性能按等级不同作了要求说明。
对退火性能、铜粉量、氢脆如需方有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及合格标准。
——明确规定了电工用铜线坯产品是不需再次酸洗、扒皮供电线电缆行业直接使用的唯一标准原料。
对用废杂铜生产的连铸连轧铜线坯拉制电线电缆的成品线表面质量作了明确的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是本标准推荐性测量铜粉量的试验方法(包括本标准推荐引用的评价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B,是本标准引用ASTM B49—98E 2无氧铜线坯氢脆试验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C,是本标准引用ASTM B49—98E 2退火性能试验方法(包括本标准推荐引用的评价方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铜杆行业分析

铜杆行业分析铜杆行业是指以铜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杆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业。
铜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通讯、交通、机械制造等领域,具有导电性能好、耐腐蚀性强、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好等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铜杆的需求逐渐增加,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首先,铜杆行业市场规模庞大。
铜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在电力、建筑、电子和交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电力、建筑和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铜杆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庞大,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铜杆行业技术水平较高。
铜杆的制造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高精度设备和先进技术进行生产。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和生产高精铜杆的能力,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铜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有望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铜杆的需求。
再次,铜杆行业存在一定的环保压力。
铜杆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渣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法规的加强,铜杆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环保处理,提高生产的环保性,以满足社会对环保的要求。
最后,铜杆行业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
目前国内的铜杆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激烈。
一些大型企业凭借规模经济和技术实力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则面临着市场份额的压力。
因此,企业在产品质量、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需要下更大的功夫,提高竞争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铜杆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改进和环保压力的挑战。
铜杆企业需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性,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来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铜杆市场需求分析

铜杆市场需求分析一、市场概述铜杆是一种重要的铜材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通信、建造、交通等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铜杆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趋势、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二、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铜杆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以2022年为例,全球铜杆市场规模达到XX万吨,较2022年增长了XX%。
其中,中国市场占领了铜杆市场的重要份额,占全球市场的XX%。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领域对铜杆的大量需求。
三、市场趋势1. 行业应用拓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崛起,铜杆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目前,电动汽车、新能源等领域对铜杆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此外,随着5G建设的推进,通信行业对铜杆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
2. 环保意识增强: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铜杆行业也不例外,未来将面临更严格的环保要求。
因此,铜杆生产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3. 价格波动:铜杆市场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原材料价格、供需关系、国际经济形势等。
市场需求的波动和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铜杆市场的价格。
因此,企业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便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
四、市场竞争铜杆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内外大型铜杆生产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参预竞争。
国内市场上,一些知名企业在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占领了市场份额。
同时,一些中小型企业也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定位的差异化来寻求突破。
国际市场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在技术和品牌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因此,铜杆生产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五、市场前景铜杆市场的前景看好。
随着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铜杆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此外,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也将提振铜杆市场的需求。
铜线拉丝工艺理论知识

抽气嘴
井式炉
真空罐
电缆盘
加热丝
地面
图1 真空退火炉结构示意图
热电偶
1 真空退火炉
1.1优点:技术简单,设备简陋,设备投资 低,对操作 人员要求低。 1.2缺点:耗电量大,退火一吨铜丝耗电在230度电以上;生产工艺不稳定,一旦漏气全炉均会氧化变色;真空炉内的上下、左右温度不均匀,会出现内外电线软硬不均,更有甚者,还会出现电线粘连现象;不能在线连续退火,且退一罐线的周期太长。 1.3 建议:由于真空退火炉工艺落后,能耗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低,建议尽快淘汰真空退火炉。
二、模具
1、模具的作用 拉线的主要工模具是线模,线模的工作部分是模孔,拉线时线材通过模孔受力而变形. 2、模具分类: 2.1按材质分: 1.硬质合金模;2.钻石模;3. 聚晶模(人造金刚石);4.钢模 2.2按孔型分: 圆模和型模 2.3按在拉线过程的作用分:成品模和过渡模 从成本考虑,一般使用的钻石模和聚晶模两种线模.
退火的解释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退火工艺随目的之不同而有多种,如等温退火、均匀化退火、球化退火、去除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以及稳定化退火、磁场退火等等。准确的说,退火是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而且新材料的退火目的也与传统金属退火存在异同。
E、 铜刺或裂片(主要是铜才原因所致) 铜刺的发生与夹杂物相似,在延扎或铸造时产生,因此可以分为铸成(CAST-IN SLIVER)及扎成(ROLLED-IN SLIVER)两种,铸成铜刺发生于铸造时冷却不当或铜水中含氧量过高;扎成铜刺来自延扎过程中,修边机未调整好,或扎轮间隙调整不当,导致刮伤等。 一般来讲,铜刺或长条裂片与铸造或延扎时所发生的氧化亚铜粒子有关,因为氧化亚铜的存在阻止铜杆在加工时裂痕闭合,因此在拉伸后铜线表面产生刺或长条裂片,严重时造成断线。 F、 张力断线 张力断线是拉伸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断线,其断线特征是断头呈杯锥状或尖锥状,由于拉力大于铜线本身的抗拉强度,造成断线。 产生原因:铜线拉伸过程中润滑不良,眼模角度不当,眼模前堆积铜粉,减面率过大及速度匹配不当均可能造成张力断线。 G、 铜粉断线 拉丝润滑液中有相当量的铜粉,拉丝时铜粉会在眼模进角处堆积,使铜线卡紧在眼模内造成断线;另外铜刺剥落堆积在眼模前也会造成断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杆知识1)关于氧的吸入和脱去以及它的存在状态生产铜杆的阴极铜的含氧量一般在10—50ppm,在常温下氧在铜中的固溶度约2ppm。
低氧铜杆的含氧量一般在200(175)—400(450)ppm,因此氧的进入是在铜的液态下吸入的,而上引法无氧铜杆则相反,氧在液态铜下保持相当时间后,被还原而脱去,通常这种杆的含氧量都在10—50ppm以下,最低可达1-2ppm,从组织上看,低氧铜中的氧,以氧化铜状态,存在于晶粒边界附近,这对低氧铜杆而言可以说是常见的但对无氧铜杆则很少见。
氧化铜以夹杂形式在晶界出现对材料的韧性产生负面影响。
而无氧铜中的氧很低,所以这种铜的组织是均匀的单相组织对韧性有利。
在无氧铜杆中的多孔性是不常见的,而在低氧铜杆中则是常见的一种缺陷。
2)热轧组织和铸造组织的区别低氧铜杆由于经过热轧,所以其组织属热加工组织,原来的铸造组织已经破碎,在8mm的杆时已有再结晶的形式出现,而无氧铜杆属铸造组织,晶粒粗大,这是为什么,无氧铜的再结晶温度较高,需要较高退火温度的固有原因。
这是因为,再结晶发生在晶粒边界附近,无氧铜杆组织晶粒粗大,晶粒尺寸甚至能达几个毫米,因而晶粒边界少,即使通过拉制变形,但晶粒边界相对低氧铜杆还是较少,所以需要较高的退火功率。
对无氧铜成功的退火要求是:由杆经拉制,但尚未铸造组织的线时的第一次退火,其退火功率应比同样情况的低氧铜高10——15%。
经继续拉制,在以后阶段的退火功率应留有足够的余量和对低氧铜和无氧铜切实区别执行不同的退火工艺,以保证在制品和成品导线的柔软性。
3)夹杂,氧含量波动,表面氧化物和可能存在的热轧缺陷的差别无氧铜杆的可拉性在所有线径里与低氧铜杆相比都是优越的,除上述组织原因外,无氧铜杆夹杂少,含氧量稳定,无热轧可能产生的缺陷,杆表氧化物厚度可达≤15A。
在连铸连轧生产过程中如果工艺不稳定,对氧监控不严,含氧量不稳定将直接影响杆的性能。
如果杆的表面氧化物能在后工序的连续清洗中得以弥补外,但比较麻烦的是有相当多的氧化物存在于“皮下”,对拉线断线影响更直接,故而在拉制微细线,超微细线时,为了减少断线,有时要对铜杆采取不得已的办法——剥皮,甚至二次剥皮的原因所在,目的要除去皮下氧化物。
4)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的韧性有差别两者都可以拉到0.015mm,但在低温超导线中的低温级无氧铜,其细丝间的间距只有0.001mm.5)从制杆的原材料到制线的经济性有差别。
制造无氧铜杆要求质量较高的原材料。
一般,拉制直径>1mm的铜线时,低氧铜杆的优点比较明显,而无氧铜杆显得更为优越的是拉制直径<0.5mm的铜线。
6)低氧铜杆的制线工艺与无氧铜杆的有所不同。
低氧铜杆的制线工艺不能照搬到无氧铜杆的制线工艺上来,至少两者的退火工艺是不同的。
因为线的柔软性深受材料成份和制杆、制线和退火工艺的影响,不能简单地说低氧铜或无氧铜谁软谁硬。
(摘自《金属导体及其应用》)利用紫杂铜和国产连铸连轧设备生产低氧光亮铜杆1.1 概述采用传统热轧法生产黑铜线杆工艺在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进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发了SCR法、properzi法、Contirod法、Secor法、Dip 法、Upcast法等光亮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从而使世界铜线杆的生产发生了重大变革。
所谓传统热轧法就是把电解铜加到阴极反射炉中加热熔化,做铜,铸成船形锭。
船形锭每根重80~90kg,然后再经加热炉加热,进入到横列式轧机中轧制,一般横列式轧机有十二或者十四座机架,才能轧成¢8~¢6mm的铜杆,由于此种铜杆表面氧化厉害,所以称黑杆,需经酸洗或者扒皮后再拉丝。
连铸连轧法与传统热轧法生产的铜线杆相比,具有长度长、节省能量,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均一、表面光亮等特点。
目前,传统的热轧法已经被连铸连轧所取代。
比较连铸连轧与热轧法,其优缺点是很明显的:1)横列式轧机,由电解铜到线杆,消耗燃料油130kg/t,(相当于热能1300Mka/t)电力180kwh/t,合计消耗热能3023Mka/t;连铸连轧工艺只消耗806 Mka/t;两种工艺热能相差2217 Mka/t。
2)黑杆导电率比光亮杆低,因为黑杆含氧量高。
3)黑杆圈重小,一般只有80kg左右,而光亮杆一般在3~5 t,因此拉丝时接头少。
黑杆需要酸洗或扒皮,有三废污染,光亮铜线杆不需要酸洗或扒皮,,没有污染。
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掀起了连铸连轧引进高潮,最早引进的是哈尔滨电缆厂,1982年签约,83年安装调试,84年投入生产,历时15月。
投资费用2400万人民币(其中外汇400万美元)。
该生产线为浸渍法(DFP),炉子是美国GE公司的,轧机是日本昭利公司,一年就收回全部投资。
自1984年以后,全国又引进了八条生产线和十几条上引法。
方法主要性能建造地点 SCR法 Contirod法 Proerzi法云南冶炼厂上海钢材厂北京钢厂常州冶炼厂湘潭冶炼厂芜湖冶炼厂太原钢厂四川电缆厂铸轮直径(毫米) 1676 模腔长2280 1400铸机四轮双带二轮生产能力(吨/时) 6.5 13 8-10 7.0年生产能力(万吨/年) 3.0 6.5 4.5 3.5扎机型式三辊(平、立) 二辊(平、立)三辊(互成120℃)机架数(个) 9 10 9 10线杆直径(毫米) φ8 φ8 φ8-22 φ8引进国别和公司美国南方线材公司西德克虏伯公司意大利康梯纽斯公司投产时间(年) 1988 1990 1987 1987 1988 1987 1987 1986国内分布 2 3 3不管是哪种生产方法,他们都要求用1#电解铜作原料(如果是A级铜更好),在竖炉或电炉中熔化,然后铜液在一定温度下进入铸机,强制水冷结晶成坯进入连轧机组轧制成杆,杆经过乳化液冷却绕圈。
1981年10月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冶金局给上海冶炼厂下达了反射炉连铸连轧新工艺实验任务,历时8个月,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数据,但不能代替引进的连铸连轧机组,他也为今天所讲的利用紫杂铜生产光亮铜杆打下了基础。
1.2、用紫杂铜生产光亮铜杆的工艺原理当时上海冶炼厂是用电解铜作原料,在10吨反射炉中熔化,做铜。
该反射炉炉床面积4.16m2,熔池3040×1500mm,熔池最大深度350mm。
每炉冶炼时间6小时,还原结束时炉内铜水温度1170℃~1190℃。
现在我们认为该炉设计太小,熔池太浅,铜液的氧含量不宜控制,前面引杆剪坯需要一、二吨,后面二、三吨铜液在炉子放不出,中间只剩四、五吨铜水很难正常生产。
当初该阳极炉如设计五十吨左右,也许能实验成功。
在火法精练过程中,要脱除的杂质可分五大类,第一类是在氧化过程中易除去的杂质,第二类是在氧化过程中一般能脱除的杂质,第三类为难于脱除的杂质,第四类是较少脱除的杂质,第五类是不能脱除的杂质。
在生产实践中主要杂质是Pb、Sn、Ni、Fe、O、S等。
应该说S、Zn属于第一类,Fe属于第二类,pb、Sn是第三类,Ni则是第四类,而O必须在还原中脱除。
实践证明,在氧化造渣过程中,杂质脱除率高达90%,但还有10%左右的锡会给生产带来麻烦。
从理论上讲,铜与锡在液态时互溶,精练炉中的锡主要来自锡青铜,镀锡铜废料。
在精炼过程中锡被氧化成亚锡和二氧化锡,前者呈碱性,后者呈酸性。
Sn+Cu2O=SnO+2Cu (1)SnO+Cu2O=SnO2+2Cu (2)SnO+SiO2=SnSiO3 (3)酸性SnO2在造酸性渣不易与反应,所以只能靠造碱性渣来除去:SnO2+Na2CO3=Na2SnO3+CO2 (4)或者SnO2+CaO=CaSnO3 (5)铅虽然容易造渣除去,PbO+SiO2=pbSiO3工艺原理图:油、蒸汽电解铜风↓反射炉熔炼↓ ↓ ↓返鼓风炉处理渣铜液炉气→ 烟囱放空↓浇包↓冷却水铜液↓水循环系统连续铸造↓回水铸坯↓牵引↓铸坯↓铣角→ 铜屑→ 回炉↓铸坯↓剪切↓铸坯堆放但是铅比重比铜大得多,一般熔化后,PbO就容易沉到炉底,所以在氧化时,不易被搅起,因此除铅时,要想法把沉在炉底的PbO(比重9.2)除去。
我们曾在停炉时对炉底没有放净的铜采样,发现铅高出标准数倍到数十倍。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每次加料前适当向炉底撒入一些石英砂,使沉在炉底的PbO熔化后能与SiO2形成pbSiO3漂浮到铜液表面被扒除。
而镍是和铜互熔的金属,很难将铜镍用火法精练方法分离,一般镍是在湿法冶炼时以NiSO4蒸发溶液时脱除,只有极少数NiO+SiO2=NiSiO3造渣脱除。
因为同样的道理,CuO+SiO2=CuSiO3,这就造成铜的损失。
镍在铜熔液中结晶,造成脆性,使铜杆的抗拉强度延伸率降低明显,且使铜坯断坯,铜杆产生麻烦,必须在铜料分拣时尽量清除干净。
锌是较易脱除的杂质,一般采用加焦碳吹风蒸锌,在这个过程中锌被除去90%,剩下熔入铜液的ZnO+SiO2=ZnSiO3扒渣除去。
铁基本上都是造渣除去,FeO+SiO2=FeSiO3Fe2O3+3SiO2=Fe2(SiO3)3硫则是氧化时生成SO2随烟气除去,S+O2=SO2脱除氧则在还原阶段完成,铜熔化后极易与氧反应,4Cn+O2=2Cu2O (7)2Cu2O+O2=4CnO (8)在还原阶段,还原木(或重油)与高温铜水接触后,立即裂解产生甲烷,氢气来夺取铜水中的氧:Cu2O+H2=2Cn+H2O3Cu2O+CH4= 6Cn+H2O+CO2既使用电解铜作原料,在反射炉中,由于电解铜自身含氧量高,也必须设法降低氧含量。
为了降低铜液中的氧含量,将电解铜熔化后直接进入还原阶段行不行呢?事实证明不行,生产黑杆时,电解铜在反射炉中还是要经过熔化氧化还原出铜这几个阶段,而且还得出了“氧化要完全,还原要彻底”的经验,这就是利用紫杂铜进行连铸连轧的基础。
对于不同等级的紫杂铜,采用不同的精练方法,这是紫杂铜料生产光亮铜杆的关键。
1.3、原料的选择和处理现在杂铜分级的标准已经制定,但工厂很难按标准分级来购买杂铜,只能大致分为特紫铜、1#杂铜、2#杂铜和等外杂铜。
由于铜的价格高,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许多不法商人不是严格分拣,而是人工造假,结果给杂铜火法精练带来极大困难。
一般造假的方法是:1、向管中灌铅,铜管两头砸扁2、用水泥做漆包线的盘,外围绕上漆包线3、用铁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浸泡,外表看是铜丝4、用红糖熬成糖汁,泼在废铜丝上,将使砂屑牢牢粘在上面,外表好看。
5、打包中放铁块等其他杂物以增加重量。
检查方法:1、用吸铁石吸以分铁2、用手掂量铜管以知是否灌铅3、拆开漆包线盘4、分拣时扣除灰、砂重量1.4、利用紫杂铜连铸连轧生产线简介国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机组是在铝杆连铸连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四川德阳东方电工厂是生产铝杆丫型轧机的老厂,后来合肥神马机械厂亦开始生产,现在生产的厂家有河南巩义海绵设备制造厂、徐州冶金机械厂、成都蜀红机械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