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杆知识

铜杆知识
铜杆知识

铜杆知识

1)关于氧的吸入和脱去以及它的存在状态

生产铜杆的阴极铜的含氧量一般在10—50ppm,在常温下氧在铜中的固溶度约2ppm。低氧铜杆的含氧量一般在200(175)—400(450)ppm,因此氧的进入是在铜的液态下吸入的,而上引法无氧铜杆则相反,氧在液态铜下保持相当时间后,被还原而脱去,通常这种杆的含氧量都在10—50ppm以下,最低可达1-2ppm,从组织上看,低氧铜中的氧,以氧化铜状态,存在于晶粒边界附近,这对低氧铜杆而言可以说是常见的但对无氧铜杆则很少见。氧化铜以夹杂形式在晶界出现对材料的韧性产生负面影响。而无氧铜中的氧很低,所以这种铜的组织是均匀的单相组织对韧性有利。在无氧铜杆中的多孔性是不常见的,而在低氧铜杆中则是常见的一种缺陷。

2)热轧组织和铸造组织的区别

低氧铜杆由于经过热轧,所以其组织属热加工组织,原来的铸造组织已经破碎,在8mm的杆时已有再结晶的形式出现,而无氧铜杆属铸造组织,晶粒粗大,这是为什么,无氧铜的再结晶温度较高,需要较高退火温度的固有原因。这是因为,再结晶发生在晶粒边界附近,无氧铜杆组织晶粒粗大,晶粒尺寸甚至能达几个毫米,因而晶粒边界少,即使通过拉制变形,但晶粒边界相对低氧铜杆还是较少,所以需要较高的退火功率。对无氧铜成功的退火要求是:由杆经拉制,但尚未铸造组织的线时的第一次退火,其退火功率应比同样情况的低氧铜高10——15%。经继续拉制,在以后阶段的退火功率应留有足够的余量和对低氧铜和无氧铜切实区别执行不同的退火工艺,以保证在制品和成品导线的柔软性。

3)夹杂,氧含量波动,表面氧化物和可能存在的热轧缺陷的差别

无氧铜杆的可拉性在所有线径里与低氧铜杆相比都是优越的,除上述组织原因外,无氧铜杆夹杂少,含氧量稳定,无热轧可能产生的缺陷,杆表氧化物厚度可达≤15A。在连铸连轧生产过程中如果工艺不稳定,对氧监控不严,含氧量不稳定将直接影响杆的性能。如果杆的表面氧化物能在后工序的连续清洗中得以弥补外,但比较麻烦的是有相当多的氧化物存在于“皮下”,对拉线断线影响更直接,故而在拉制微细线,超微细线时,为了减少断线,有时要对铜杆采取不得已的办法——剥皮,甚至二次剥皮的原因所在,目的要除去皮下氧化物。

4)低氧铜杆和无氧铜杆的韧性有差别

两者都可以拉到0.015mm,但在低温超导线中的低温级无氧铜,其细丝间的间距只有0.001mm.

5)从制杆的原材料到制线的经济性有差别。

制造无氧铜杆要求质量较高的原材料。一般,拉制直径>1mm的铜线时,低氧铜杆的优点比较明显,而无氧铜杆显得更为优越的是拉制直径<0.5mm的铜线。6)低氧铜杆的制线工艺与无氧铜杆的有所不同。

低氧铜杆的制线工艺不能照搬到无氧铜杆的制线工艺上来,至少两者的退火工艺是不同的。因为线的柔软性深受材料成份和制杆、制线和退火工艺的影响,不能简单地说低氧铜或无氧铜谁软谁硬。(摘自《金属导体及其应用》)

利用紫杂铜和国产连铸连轧设备生产低氧光亮铜杆

1.1 概述

采用传统热轧法生产黑铜线杆工艺在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进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发了SCR法、properzi法、Contirod法、Secor法、Dip 法、Upcast法等光亮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从而使世界铜线杆的生产发生了重大变革。

所谓传统热轧法就是把电解铜加到阴极反射炉中加热熔化,做铜,铸成船形锭。船形锭每根重80~90kg,然后再经加热炉加热,进入到横列式轧机中轧制,一般横列式轧机有十二或者十四座机架,才能轧成¢8~¢6mm的铜杆,由于此种铜杆表面氧化厉害,所以称黑杆,需经酸洗或者扒皮后再拉丝。

连铸连轧法与传统热轧法生产的铜线杆相比,具有长度长、节省能量,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均一、表面光亮等特点。目前,传统的热轧法已经被连铸连轧所取代。

比较连铸连轧与热轧法,其优缺点是很明显的

1)横列式轧机,由电解铜到线杆,消耗燃料油130kg/t,(相当于热能1300Mka/t)电力180kwh/t,合计消耗热能3023Mka/t;

连铸连轧工艺只消耗806 Mka/t;

两种工艺热能相差2217 Mka/t。

2)黑杆导电率比光亮杆低,因为黑杆含氧量高。

3)黑杆圈重小,一般只有80kg左右,而光亮杆一般在3~5 t,因此拉丝时接头少。

黑杆需要酸洗或扒皮,有三废污染,光亮铜线杆不需要酸洗或扒皮,,没有污染。

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掀起了连铸连轧引进高潮,最早引进的是哈尔滨电缆厂,1982年签约,83年安装调试,84年投入生产,历时15月。投资费用2400万人民币(其中外汇400万美元)。该生产线为浸渍法(DFP),炉子是美国GE公司的,轧机是日本昭利公司,一年就收回全部投资。

自1984年以后,全国又引进了八条生产线和十几条上引法。

方法主要性能建造地点 SCR法 Contirod法 Proerzi法

云南冶炼厂上海钢材厂北京钢厂常州冶炼厂湘潭冶炼厂芜湖冶炼厂太原钢厂四川电缆厂

铸轮直径(毫米) 1676 模腔长2280 1400

铸机四轮双带二轮

生产能力(吨/时) 6.5 13 8-10 7.0

年生产能力(万吨/年) 3.0 6.5 4.5 3.5

扎机型式三辊(平、立) 二辊(平、立)三辊(互成120℃)

机架数(个) 9 10 9 10

线杆直径(毫米) φ8 φ8 φ8-22 φ8

引进国别和公司美国南方线材公司西德克虏伯公司意大利康梯纽斯公司

投产时间(年) 1988 1990 1987 1987 1988 1987 1987 1986

国内分布 2 3 3

不管是哪种生产方法,他们都要求用1#电解铜作原料(如果是A级铜更好),在竖炉或电炉中熔化,然后铜液在一定温度下进入铸机,强制水冷结晶成坯进入连轧机组轧制成杆,杆经过乳化液冷却绕圈。

1981年10月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冶金局给上海冶炼厂下达了反射炉连铸连轧新工艺实验任务,历时8个月,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数据,但不能代替引进的连铸连轧机组,他也为今天所讲的利用紫杂铜生产光亮铜杆打下了基础。

1.2、用紫杂铜生产光亮铜杆的工艺原理

当时上海冶炼厂是用电解铜作原料,在10吨反射炉中熔化,做铜。该反射炉炉床面积4.16m2,熔池3040×1500mm,熔池最大深度350mm。每炉冶炼时间6小时,还原结束时炉内铜水温度1170℃~1190℃。

现在我们认为该炉设计太小,熔池太浅,铜液的氧含量不宜控制,前面引杆剪坯需要一、二吨,后面二、三吨铜液在炉子放不出,中间只剩四、五吨铜水很难正常生产。当初该阳极炉如设计五十吨左右,也许能实验成功。

在火法精练过程中,要脱除的杂质可分五大类,第一类是在氧化过程中易除去的杂质,第二类是在氧化过程中一般能脱除的杂质,第三类为难于脱除的杂质,第四类是较少脱除的杂质,第五类是不能脱除的杂质。在生产实践中主要杂质是Pb、Sn、Ni、Fe、O、S等。应该说S、Zn属于第一类,Fe属于第二类,pb、Sn是第三类,Ni则是第四类,而O必须在还原中脱除。

实践证明,在氧化造渣过程中,杂质脱除率高达90%,但还有10%左右的锡会给生产带来麻烦。从理论上讲,铜与锡在液态时互溶,精练炉中的锡主要来自锡青铜,镀锡铜废料。在精炼过程中锡被氧化成亚锡和二氧化锡,前者呈碱性,后者呈酸性。

Sn+Cu2O=SnO+2Cu (1)

SnO+Cu2O=SnO2+2Cu (2)

SnO+SiO2=SnSiO3 (3)

酸性SnO2在造酸性渣不易与反应,所以只能靠造碱性渣来除去:

SnO2+Na2CO3=Na2SnO3+CO2 (4)

或者SnO2+CaO=CaSnO3 (5)

铅虽然容易造渣除去,PbO+SiO2=pbSiO3

工艺原理图:

油、蒸汽电解铜风

反射炉熔炼

↓ ↓ ↓

返鼓风炉处理渣铜液炉气→ 烟囱放空

浇包

冷却水铜液

水循环系统连续铸造

回水铸坯

牵引

铸坯

铣角→ 铜屑→ 回炉

铸坯

剪切

铸坯堆放

但是铅比重比铜大得多,一般熔化后,PbO就容易沉到炉底,所以在氧化时,不易被搅起,因此除铅时,要想法把沉在炉底的PbO(比重9.2)除去。我们曾在停炉时对炉底没有放净的铜采样,发现铅高出标准数倍到数十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每次加料前适当向炉底撒入一些石英砂,使沉在炉底的PbO熔化后能与SiO2形成pbSiO3漂浮到铜液表面被扒除。

而镍是和铜互熔的金属,很难将铜镍用火法精练方法分离,一般镍是在湿法冶炼时以NiSO4蒸发溶液时脱除,只有极少数NiO+SiO2=NiSiO3造渣脱除。因为同样的道理,CuO+SiO2=CuSiO3,这就造成铜的损失。

镍在铜熔液中结晶,造成脆性,使铜杆的抗拉强度延伸率降低明显,且使铜坯断坯,铜杆产生麻烦,必须在铜料分拣时尽量清除干净。

锌是较易脱除的杂质,一般采用加焦碳吹风蒸锌,在这个过程中锌被除去90%,剩下熔入铜液的ZnO+SiO2=ZnSiO3扒渣除去。

铁基本上都是造渣除去,

FeO+SiO2=FeSiO3

Fe2O3+3SiO2=Fe2(SiO3)3

硫则是氧化时生成SO2随烟气除去,

S+O2=SO2

脱除氧则在还原阶段完成,铜熔化后极易与氧反应,

4Cn+O2=2Cu2O (7)

2Cu2O+O2=4CnO (8)

在还原阶段,还原木(或重油)与高温铜水接触后,立即裂解产生甲烷,氢气来夺取铜水中的氧:

Cu2O+H2=2Cn+H2O

3Cu2O+CH4= 6Cn+H2O+CO2

既使用电解铜作原料,在反射炉中,由于电解铜自身含氧量高,也必须设法降低氧含量。为了降低铜液中的氧含量,将电解铜熔化后直接进入还原阶段行不行呢?事实证明不行,生产黑杆时,电解铜在反射炉中还是要经过熔化氧化还原出铜这几个阶段,而且还得出了“氧化要完全,还原要彻底”的经验,这就是利用紫杂铜进行连铸连轧的基础。

对于不同等级的紫杂铜,采用不同的精练方法,这是紫杂铜料生产光亮铜杆的关键。

1.3、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现在杂铜分级的标准已经制定,但工厂很难按标准分级来购买杂铜,只能大致分为特紫铜、1#杂铜、2#杂铜和等外杂铜。由于铜的价格高,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许多不法商人不是严格分拣,而是人工造假,结果给杂铜火法精练带来极大困难。

一般造假的方法是:

1、向管中灌铅,铜管两头砸扁

2、用水泥做漆包线的盘,外围绕上漆包线

3、用铁丝放在硫酸铜溶液中浸泡,外表看是铜丝

4、用红糖熬成糖汁,泼在废铜丝上,将使砂屑牢牢粘在上面,外表好看。

5、打包中放铁块等其他杂物以增加重量。

检查方法:

1、用吸铁石吸以分铁

2、用手掂量铜管以知是否灌铅

3、拆开漆包线盘

4、分拣时扣除灰、砂重量

1.4、利用紫杂铜连铸连轧生产线简介

国产铜杆连铸连轧生产机组是在铝杆连铸连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四川德阳东方电工厂是生产铝杆丫型轧机的老厂,后来合肥神马机械厂亦开始生产,现在生产的厂家有河南巩义海绵设备制造厂、徐州冶金机械厂、成都蜀红机械厂。

该生产线的铸机是仿造SCR的,虽然有所改进,铸轮采用¢1.8m,而熔铜的炉子,有采用自制竖炉的,如吴江桦都电缆厂,宜兴林峰,采用竖炉只能以电解铜为原料。

大部分民营企业家都采用反射炉,吃紫杂铜,炉子的容量有大有小,大的100吨小的40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60吨、70吨的,搞的比较好的浙江永康芝瑛镇应时雨先生的工厂,吨杆成本在600元,且质量稳定。

芜湖市高智达新技术公司专为德阳电工配套,他们负责设备电气的安装调试,我们负责炉子的设计、砌筑、做铜,并帮助厂家进行技术培训,制定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企业内控标准,等于交钥匙工程。

反射炉一般一年大修(有的中修一次),小修按季度进行。室外烟囱30 m高,烟道30~50 m长,同时还要建筑,循环水池,乳化液池和酒精池。

反射炉自出铜口通过溜槽和浇包与铸机相连接,溜槽长度不得大于50 m,溜槽上盖满木炭防止铜液与空气接触,浇包的控制铜液流量的闸板周围用液化气烧嘴来控制铜液的还原性气氛和铜液温度,防止因溜槽过长降温而到浇嘴时冻结。

反射炉因做铜一炉一个周期,炉子里的铜水放完了,铜杆也就轧完了,因此有些厂家建两台炉子,交替作业。

利用紫杂铜连铸连轧生产光亮铜杆的主要技术一是做铜,二是浇铸,三是轧机的工艺和维护。

首先谈做铜,做铜分为五个步骤:一是加料,有手工加料和落地式加料机加料,加料机加料不但节省劳动力,还缩短加料时间。

二是熔化,熔化要彻底,炉底不能存有冷料,且熔化结束一定要扒一次渣,然后,再插风管氧化。

三是氧化,氧化要彻底,氧化结束要取样看样。

对氧化严重的再生铜原料,应在加料时配入一定的还原剂并在熔化过程中插入还原木进行搅动还原,即将工艺改为还原——氧化——还原。

在氧化阶段,复盖焦炭吹风蒸锌,加石英砂造酸性渣,加石灰造碱性渣,每次造渣都要扒净。

四是插木还原,还原一定要准确,即控制铜液中含氧量小于200PPm。

五是出铜,铜液面上复盖一层木炭,以防铜水吃氧。

在从事再生铜的生产时,一定要将每一道工序彻底分清,特别是氧化还原交叉作业时,避免相互影响,我们总结了九个字“深氧化、准还原,扒渣净”。

其二谈浇涛

浇铸一定要有一名熟练地浇铸手,我们芜湖高智达公司有一位王师傅,人称江南第一浇,可见其技艺之精湛。

浇铸是手控底浇,浇位10点钟。

浇包铜液温度1120℃±10℃

浇包移动机构:要求可分别作升降、横向、纵向移动,其运行速度为2mm/s

连铸机:

1)铸轮外缘直径¢1800 mm,用铜银合金铸造碾压加工而成,现在有用铜铬锆合金。U 型槽,宽×高=150×110 mm

2)铸坯截面积2100 mm2

3)铸模温度~150℃

4)铸坯脱模温度~900℃

5)铸轮转速1.7~17m/分无级调速,其速度不均匀变≯1%

6)水冷却系统

最大水冷却量~200m3/时,流量90 m3/时,扬程108 m喷嘴呈扇形,使水均匀喷射在铸轮内,外侧及两边,其中:内冷却嘴设三排,每隔5°一只,侧冷喷嘴每侧一排,每隔5°一只,外冷喷嘴设两排,每隔5°一只。

7)钢带:冷轧低碳钢带,钢带张力700-900kg,钢带厚~2 mm,宽5 mm,长~12.8 m

最后谈轧机

四川德阳东方电工的机架14架,一、二号机架为二辊,其余为三辊,丫型排列。

1.5、产品质量的比较

产品适应市场性能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技术指标装机水平

国际先进生产线产品能满足各种规格、各种需求的电线电缆,各种规格电磁线,尤其能满足线径<0.18mm铜线生产,适合高速拉丝机生产要求。 10~20万吨/年导电率>101IACS(s/m)扭转>55N含氧量200~300ppm铜含量>99.95%延伸率42~44%可生产最小线

径:¢0.05mm全面达到德国DIN标准要求现在都向大铸坯、高速度、大加工率、一专多能、节能型推进。

国内引进生产线 1982~1990引进生产线以常州冶炼厂最为成功,1997年常州又引进一条10万吨,南京华兴一条10万吨,21世纪初,江西铜业引进15万吨与国外水平一样 5~10万吨/年导电率>101IACS扭转>45N含氧量300~500ppm延伸率40~50%可生产最小线径:¢0.10mm部分达到美国ASTM标准要求具有中等铸坯、中小加工率,部分只能应中高速拉丝机,好的适应高速拉丝机

基本生产线生产单一光亮铜杆,产品仅能满足¢0.3mm以上(少数满足¢0.1mm)线径的要求,只能在低速拉丝上拉丝 1~5万吨/年导电率>100IACS扭转>40N含氧量200~500ppm延伸率38~45%可生产最小线径:¢0.3mm达到国际3542-98要求具有中等铸坯,中小加工率,适应低速拉丝。

我国光亮铜杆连铸连轧设备浅析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有色金属冶炼铸造技术的发展,国内相继引进了多条光亮铜杆连铸连轧生产线。

目前,除少数生产线因管理和经营不善停产外,大部分都还在正常运转。连铸连轧生产技术的引进推动了我国铜线杆生产的发展和技术革新。但由于历史局限性,这些生产线产能普遍偏低,另外,在引进这些设备的同时,没有配套引进过程检测技术,致使生产的铜杆在性能、质量上波动较大。总的来说,这些生产线铸坯规格普遍偏小,总变形率小,致使产能上不去,能耗降不下来,产品质量也欠佳。

近年来,借着资产重组和异地搬迁的机会,这些生产线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电线电缆行业迅速发展,铜线杆的需求急剧增长。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信息中心统计,1999年,我国圆铜杆的实际产量仅为40万吨,而消费量为65万吨左右,缺口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另外随着电磁线、通讯电缆及其他特种用途电线电缆的迅速发展,多线多模高速拉丝机的出现,对铜杆的要求越来越高。小规格铸坯生产的铜杆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于是在20世纪末,我国又先后引进或搬迁改造了多条连铸连轧生产线。

这些生产线装备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具有能耗低、工艺过程连续、计算机监控程度高、产品质量优良稳定等特点,代表着当今世界先进的“SCR”和“Contirod”光亮铜杆生产技术。同步引进的SpectroLabS大型多通道光谱分析仪、在线涡流探伤仪等设备,为保证生产优质低氧光亮铜杆提供了更加迅速、准确的检测手段。它们依赖先进的工艺装备、较高的生产效率、低能耗和优良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产品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而且还出口世界各地。

目前,我国铜杆的总加工能力已有280万~300万吨,是需求量的3倍左右。对现有生产线来讲,提高设备的使用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是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根本保证。

国产连铸连轧生产装备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成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条铜线杆连铸连轧生产线以来,至今已有10余条年产几万吨级的国产铜连铸连轧生产线投放市场。这些生产线设备投资较低,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但由于行业的开发能力、技术设计力量还很薄弱,应用高新技术、在线检测手段也比较缺乏,设备制造的内在精度和外部质量与先进国家的技术水平还有相当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竖炉的制造和控制还不成熟,生产线多配套反射炉,各炉次成本和氧含量不均匀,即使是同一炉次,也很难保证成分和氧含量始终均一,连铸连轧工艺的质量稳定、性能均一和节能等特点很难得到充分体现。

铜的基本知识

铜 第一部分:铜的基本知识介绍 一、铜的发展史 铜是一种传统而又现代的重要金属材料。在人类使用的所有材料中,铜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最显著。从人类文明的初期直到当今进入公元第三个千年,铜对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业已做出并将继续做出重大贡献。 铜是人类最早认识和使用的金属,也是人类用以制造工具的第一种金属。考古资料证实,远在一万年以前,在西亚就用铜来制作装饰件等物品。古埃及人在象形文字中,用带圈的十字架表示铜,含义是“永恒的生命”,赞誉了它经久耐用和可以重复再生使用的特性。人类从居无所定到定居,以及到从事农业生产和饲养牲畜,一直在使用铜。随着铜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日益广泛应用,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步入了铜器时代。据记载,在阿纳托尼亚发现了公元前5000多年前人类社会最早的铜器,公元前3000-4000年,西班牙韦尔瓦地区的工匠们就在提炼铜。在中东地区的西奈荒漠中出土了公元前3500年前的最早的铜炉。在埃及,公元前2750年的基厄普斯金字塔内发现了铜水管,说明当时铜在工程上已得到重要应用。约在公元前2500年,发现了铜与锡形成的合金,生产出比纯铜更坚硬耐用的青铜器和青铜工具,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开始使用铜与锌的合金——黄铜,扩大了铜合金的品种和应用范围。 在中国,40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就有了青铜器。距今3000-3500年的商、周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青铜器的种类、数量和制造水平远远超过了世界其它地区的任何文明。它们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达程度和中华民族先辈的高度智慧。例如,铸钟技术起源于当时的中国,从设计到制作工艺都很精细,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水平。此后,该技术逐步传入西方,最后到达英国。英国的考古发现,铸钟出现在公元1000年左右。同时,中国也是使用金属货币最早的国家,而金属货币中,历代又以铜币为主。所以,中国古代的货币史,实际上就是铜币史。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发现了电和磁,利用了铜的优异导电性能,使电的应用得以实现,促进了工业革命,并推动铜进入了一个新纪元。随着人类社会向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迈进,铜在生产建设、人民生活以及高新技术上的重要作用日益明显。当前微电子工业中“铜芯片”革命的兴起,以及采用xDSL (数字用户专线)技术使标准铜电话线同时运载高速数据得以实现,就是很好的例证。确实,铜不仅是一种传统的非常有用的金属,而且还是重要的现代高新技术材料。 二、铜的自然属性及特性 1、铜的自然属性 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 铜冶炼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 1)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一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梳熔炼,产出的熔梳(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该流程简短、适应性强,铜的回收率可达95%,但因矿石中的硫在造铣和吹炼两阶段作为二氧化硫废气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近年来出现如白银法、诺兰达法等熔池熔炼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炼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发展。 2)现代湿法冶炼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浸出--->萃取--->电积,细菌浸出等法,适于低品位复矿、氧化铜矿、含铜废矿石的堆浸、槽浸选用或就地浸出。湿法冶炼技术正在逐步推广,预计本世纪末可达总产量的20%,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2、铜的特性

最新钻石基本专业知识培训资料资料

一,钻石的定义和成分: 钻石的来源:钻石又名金刚石,矿物名称为金刚石,英文:Diamond。源于古稀腊语Adamant.意思是坚硬不可侵犯的物质。 钻石是金刚石的一种。自然界出金刚石因其品质的优劣不同,只有20%可作为钻石镶嵌,其余大部分只能用于:切割玻璃或航空用途等工业上。 钻石的成份:钻石是一种单晶体矿石,含99.95%纯碳和微量的氮、硼、氢等元素。 钻石含氮多,颜色会发黄;钻石含硼多,颜色会发兰;钻石含氢多,暂时无纪录。 钻石被寓意爱情的象征。钻石的纯度能达9999像万足金一样的纯度 钻石是世界上最纯、最坚硬的天然物质(纯净、纯洁、坚石无比)二,钻石的形成 形成的地点:钻石一般形成地点是在地球地表底下150公里---200公里 形成的时间:(1)最古老的钻石年龄是33亿年至40亿年(地球年龄大约46亿年)。 (2)最年轻的钻石年龄是3500万年。 (3)大部分钻石形成于33亿年和12--17亿年这两个时期。 形成的条件:(1)那个地方必须含纯碳物质; (2)那个地方必须具有高压条件; (3)那个地方必须具有高温条件。 只有以上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结晶而成钻石,所以钻石是很稀少, 很有升值的空间。 三,钻石发现过程、开采和产地 产地:金伯利岩---地震、火山喷发出来的含有钻石的岩浆到达地表,冷却后,就形成金伯利岩。 冲击矿藏:矿山经过风化,雨水的冲击,流进地表区域,沉积下来,形成的冲击矿藏。 备注:平均约每250吨含金刚石的矿石才能获得1克拉的钻石原胚(原胚:就是还没有经过切割,形状就像普通的石头钻石结晶体),其中达到宝石级的(就是可以用于镶嵌的)大约为20%,其中20分钻石只能出品总量的2%。这个数据也在显示着钻石的稀有和它的保值升值的价值。 四,钻石的发现和主要的产地及产量: 第一颗钻石发现于印度,大约3000年前; 18世纪初巴西也发现了钻石; 19世纪晚期南非也发现了钻石(产质最高、库利南钻石的发现地); 现在澳大利亚(产量最高)。 世界上前五名钻石产地及产量: 澳大利亚:3700万ct 扎伊尔:2000万ct(刚果民主共和国)非洲中西部 博茨瓦纳:1500万ct(南部非洲国家)

铜牌知识

铜牌知识

高低压开关柜基本知识问答211题 高低压配电知识问答 1.电是什么? 答:有负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电是一种和重要的能源。 2.什么叫电场? 答:带电体形成的场,能传递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什么叫电荷? 答: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的正电或负电。 4.什么叫电位? 答:单位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叫做该点的电位。 5.:什么叫电压?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它的基本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 6.什么叫电流? 答: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运动叫作电流。 7.什么叫电阻?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要受到一定的阻力,,这种阻力称之为导体的电阻。 它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表示为?,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 k? ),兆欧(m? ) 8.什么是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答:很容易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为导体。在常态下几乎不能传导电流的物体称之为

绝缘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称之为半导体。 9.什么叫电容?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电容器在一定电压下储存电荷能力的大小叫做电容。它的基本单位是法拉,符号为F,常用符号还有微法(MF),微微法拉(PF),1F=106MF=1012MMf(PF) 。 10.什么叫电容器? 答: 储存电荷和电能(电位能)的容器的电路元件。 11.什么是电感? 它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答:在通过一定数量变化电流的情况下,线圈产生自感电势的能力,称为线圈的电感量。简称为电感。 它的常用单位为毫利,符号表示为H,常用单位还有毫亨(MH) 。1H=103MH 12.电感有什么作用? 答:电感在直流电路中不起什么作用,对突变负载和交流电路起抗拒电流变化的作用。 13.什么是容抗?什么是感抗?什么是电抗?什么是阻抗?他们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答:电容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 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 电阻, 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阻抗。 他们的基本单位都是欧姆( ? ) 。 14.什么叫电路? 答:电流在电器装置中的通路。电路通常由电源,开关,负载和直接导线四部分组

铜冶炼基础知识

冶金概论讲义 1 冶金基本知识 1.1 冶金的概念及冶金方法分类 冶金就是从矿石或二次金属资源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 冶金的技术主要包括火法冶金、湿法冶金以及电冶金, 根据冶炼金属的不同,冶金工业又了可以分黑色冶金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黑色冶金主要指包括生铁、钢和铁合金(如铬铁、锰铁等)的生产,有色冶金指后者包括其余所有各种金属的生产。 1.2 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冶金过程。矿石或精矿中的部分或全部矿物在高温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生成另一种形态的化合物或单质,分别富集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中,达到所要捉取的金属与脉石及其它杂质分离的目的。实现火法冶金过程所需热能,通常是依靠燃料燃烧来供给,也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来供给的,比如,硫化矿的氧化焙烧和熔炼就无需由燃料供热;金属热还原过程也是自热进行的。火法治金过程没有水溶液参加,所以又称为干法冶金。火法冶金是提取金属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生产成本一般低于湿法治金。 火法冶金包括:干燥、焙解、焙烧、熔炼,精炼,蒸馏等过程。 1.3 湿法冶金 湿法冶金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冶金过程。湿法冶金温度不高,一般低于100℃,现代湿法冶金中的高温高压过程,温度也不过473K左右,极个别情况温度可达573K。 湿法冶金包括:浸出、净化、制备金属等过程。 (1)浸出用适当的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要提取的金属成某种离子(阳离子或络阴离子)形态进入溶液,而脉石及其它杂质则不溶解,这样的过程叫浸出。浸出后经沉清和过滤,得到含金属(离子)的浸出液和由脉石矿物绢成的不溶残渣(浸出渣)。对某些难浸出的矿石或精矿,在浸出前常常需要进行预备处理,使被提取的金属转变为易于浸出的某种化合物或盐类。例如,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盐而进行的硫酸化焙烧等,都是常用的预备处理方法。 (2)净化在浸出过程中,常常有部分金属或非金属杂质与被提取金属一道进入溶液,从溶液中除去这些杂质的过程叫做净化。

钻石基础知识教学内容

钻石基础知识

钻石知识 钻石的矿物质名称为“金刚石”,是公认的宝石之王。钻石的化学成分有99.98%的碳。也就是说,钻石其实是一种密度相当高的碳结晶体。钻石的摩氏硬度是10,是天然矿物中的最高硬度。但千万别认为钻石硬度高,就永不破损。其实钻石的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仍会碎裂。钻石是依据其原石的外形,来切割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钻石。钻石属天然矿物,主要产地是南非、澳大利亚、印度;而美国、荷兰、比利时则是钻石加工切割的基地。尤其是比利时,是全球公认的雕琢钻石贸易中心。 钻石是人类目前所知最坚硬的天然物质,比地球上硬度仅次于她的矿物质还要硬58倍。而且钻石具有高度的抗酸碱腐蚀性、不怕刻划,永不磨损!“钻石”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damas”,意为不可征服的,一如人类的爱情:历经磨难依然痴心不改,两情相悦。 钻石能够代表爱情,还因为钻石的独一无二:钻石分布范围小,产量低。加之开采困难,自然钻石就更显弥足珍贵了。最年轻的钻石,都有九亿年的故事,它们形成于高温高压的地球深处,直到强大的力量把它们和火山熔岩一起送上地表,这地表之旅充满危险,它们可能被岩浆湮没,亦可能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受水流冲刷,被埋没于泥沙之中,等待被人类发现的那一天。一颗钻石,从孕育于地壳岩浆之中至佩戴于您的手上,经过划线,辟开,打磨和切割,天然的璀璨光芒才能破茧而出,辗转周游万里,途经数百人之手,个中开采、加工艰辛复杂,做成精致的饰品更是艺术的创造,最后又经您慧眼上识,佩戴,才能为你们见证永恒,所以每一颗钻石,都是跨越艰难才来到主人手中,那璀璨光芒中闪烁着缘分与天意。

1.切工 钻石的切磨工艺对钻石的明亮度有着最大的影响。即使这颗钻石拥有完美的色彩和净度,但是蹩脚的琢工也会使它失去美丽色彩。专业的厂家需要拥有一流的钻石切磨工艺,使钻石发出最亮的光彩。 钻石的切工-它的圆度、深度、宽度以及琢面的均匀度都决定着钻石的光度。许多宝石学家认为钻石的切磨工艺是最重要的钻石特性。因为即使一颗钻石拥有完美的颜色(color)和净度(clarity),但是拙劣的切磨也会使一颗钻石失去其耀眼的光彩。 理想切工:代表只有3%的一流高质量钻石才能达到的标准。这种切工使钻石几乎反射了所有进入钻石的光线。一种高雅且杰出的切工。理想抛光,理想对称性,仅有1%的好的切工钻石能达到此标准,最高级的抛光和对称使我们的钻石拥有最好的火彩,并展现出八箭八心。 一般切工:代表粗糙度为35%的钻石切工,仍然是优质钻石,但是一般切工加工的钻石反射的光线不及G级切工。 切磨太浅:光线由底部逸出导致钻石的亮度受损。

塔设备理论知识

塔设备 第一节概述 一、塔设备的基本功能与基本性能指标要求: 1.基本功能: 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传质、传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并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用以实现蒸馏操作的塔设备称为蒸馏塔。 2. 基本性能指标要求: 除特定的工艺要求外,还需考虑下列设备要求: (1)生产能力大,即单位塔截面上单位时间的物料处理量大。 (2)分离效率高,即气、液两相能充分接触。 (3)适应能力强及操作弹性大,即对各种物料性质的适应性强并且在负荷波动时能维持操作稳定,保持较高的分离效率。 (4)流体阻力小,即气相通过每层塔板或单位高度填料层的压降小。 二、塔设备的分类及工作原理与适用场合: 1. 分类: 按照塔设备内部构件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2. 工作原理与适用场合: (1)板式塔: 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蒸馏操作的规模较大,故采用板式塔。 (2)填料塔: 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性的变化。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 三、板式塔的结构组成: 1. 主体部分:由塔体和裙座组成。塔体多采用钢板焊制。裙座上端与塔体底封头焊接在一 起,下端按要求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基础上。 2.内件:由塔盘、降液管、溢流堰、紧固件、支承件及除沫装置等组成。这是塔设备进行 化工过程和操作的主要部分。 3.设备接管口:包括用于安装、检修塔盘的人孔,用于气体和物料进出的接管以及安装化

初中化学与铜相关知识汇总

铜 铜是一种较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典型的性质,可以与氧气反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可以与排在它后面的金属盐溶液反生置换反应。 1.铜在空气中加热 化学方程式:2Cu+O22CuO;实验现象:红色铜片表面逐渐变黑。 2.铜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 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实验现象:铜表面慢慢生成了银白色金属。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实验现象:铁片逐渐消失,并有红色金属生成。 4.氢气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H2+CuO Cu+H2O;实验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 生成。 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CuO+CO Cu+CO2;实验现象: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6.碳还原氧化铜 化学方程式:2CuO+C 2Cu+CO2↑;实验现象: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五水硫酸铜加热 CuSO4.5H2O CuSO4+5H2O↑;实验现象: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注意该变化属于化 学变化)。 8.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 化学方程式:Cu2(OH)2CO3 2CuO+H2O+CO2↑;实验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 色,同时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氧化铜与硫酸(盐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CuO+2HCl=CuCl2+H2O;实验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10.氢氧化铜与(硫酸)盐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Cu(OH)2+H2SO4=CuSO4+2H2O;Cu(OH)2+2HCl=CuCl2+2H2O;实验现象:蓝色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 11.氯化铜与氢氧化钠反应 CuCl2+2NaOH=Cu(OH)2↓+2NaCl;实验现象:生成了蓝色絮状沉淀。 补充反应: 铜在氯气中燃烧:Cu+Cl2 CuCl2;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铜材知识大全

铜材知识大全 一、H62黄铜 H62黄铜表示平均含铜量为62%的普通黄铜,在普通黄铜的基础上加入其它元素的铜合金称特殊黄铜,仍以"H"表示,后面会跟其它添加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平均成份,如H62为含铜量为60.5%~63.5%,余量为锌含量;而HAl59-3-2则表示其铜含量57%~60%,铝含量为2.5%~3.5%,镍含量为2%~3%, 其余为锌含量.黄铜分为普通黄铜,特殊黄铜及铸造黄铜三种,铸造黄铜以ZCu开头后面跟其它元素的符号及其平均含量. 特性:普通黄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态下塑性好,冷态下塑性也可以,切削性好,易钎焊和焊接,耐蚀,但易产生腐蚀破裂。此外价格便宜,是应用广泛的一个普通黄铜品种。H62(即四六黄铜)。在室温下β相较α相硬得多,因而可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α+β两相黄铜可在600℃以上进行热加工。α+β两相黄铜显微组织:α为亮白色的固溶体,β是CuZn为基的有序固溶体。用途:可做各种深拉深和弯折制造的受力零件,如销钉、铆钉、垫圈、螺母、导管、、气压表弹簧、筛网、散热器零件等。机械性能:抗拉强度(Rm N/mm2):385.0 延伸率(A%):15.0 二、H65黄铜 标准:GB/T 4423-1992 H65黄铜特性及适用范围: H65黄铜性能介于H68和H62之间,价格比H68便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也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能良好地承受冷、热压力加工,有腐蚀破裂倾向。H65黄铜用于制作小五金,日用品,螺钉等制件。 H65黄铜H65黄铜化学成份: 铜Cu :63.5~68.0 锌Zn:余量铅Pb:≤0.03 磷P:≤0.01 铁Fe:≤0.10 锑Sb :≤0.005 铋Bi:≤0.005 注:≤0.3(杂质) H65黄铜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390 注:棒材的纵向室温拉伸力学性能试样尺寸:直径或对边距离5~40 三、H68黄铜 材料名称:普通黄铜拉制棒(半硬,5~12mm) 牌号:H68 标准:GB/T 4423-1992 H68黄铜特性及适用范围:H68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常安定,但易产生腐蚀开裂。为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H68黄铜性能与H70极相似,但冷作时有,“季裂”倾向,用作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波纹管。 H68黄铜H68黄铜化学成份: 铜Cu :67.0~70.0 锌Zn:余量铅Pb:≤0.03 磷P:≤0.01 铁Fe:≤0.10 锑Sb :≤0.005 铋Bi:≤0.005 注:≤0.3(杂质) H68黄铜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370 伸长率δ10 (%):≥15 伸长率δ5 (%):≥18 注:棒材的纵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铁和铜及其化合物知识 点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

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一.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4Fe+3O 2 2Fe 3O 4 2Fe+3Cl 2(Br 2) 2FeCl 3 2.与水反应 3Fe + 4H 2O(g) Fe 3O 4 + 4 H 2 ↑(置换) 3 与酸反应 1)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 +2H +== Fe 2+ + H 2 2)与氧化性酸反应 a )常温下,铁在冷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与浓硫酸反应:2Fe +6 H 2SO 4(浓) Fe 2(SO 4)3 +3SO 2 +6 H2O 4.与盐反应 2Fe 3++ Cu = 2Fe 2++ Cu 2 Fe + 2Fe 3+ = 3 Fe 2+ Fe + Cu 2+ = Fe 2+ + Cu 二、铁的化合物 1、铁的氧化物 FeO Fe 2O 3 Fe 3O 4 铁的化合价 +2 +3 +2、+3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俗名 铁红 磁性氧化铁 水溶性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氧化物类 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别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O+2H + =Fe2+ +H 2 O Fe 2 O 3 +6H + =2Fe3+ +3H 2 O Fe 3 O 4 +8H + =2Fe3+ + Fe2++4H 2 O 与还原剂反应(H 2 、CO、Al 等)FeO+CO Fe+CO 2 Fe 2 O 3 +3CO2Fe+3CO 2 3Fe 3 O 4 +8Al9Fe+4Al 2 O 3 用途用作红色油漆和涂 料;赤铁矿是炼铁原 料 2、铁的氢氧化物 (1)Fe(OH) 2 的制备 Fe(OH) 2易被氧化,在制备时应注意:⑴ FeS O 4 晶体中不能有 Fe3+;⑵配制 后的FeSO 4 溶液中要加入少量铁粉;⑶配制溶液的蒸馏水以及所用NaOH溶液均 须煮沸以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 实验:FeSO 4 溶液中加NaOH. ①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后又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 ③为了防止滴加NaOH时带入空气,可将吸收NaOH的长滴管伸入FeSO 4 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 ④为了防止Fe2+被氧化,还可以向盛有FeSO 4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煤油或其它密度比水小但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以隔绝空气.

钻石基本知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钻石基本知识 文章来源: SYB全球钻石批发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d817258733.html, 钻石的物理特性 钻石是由纯碳(像铅笔芯的石墨)在极高温及高压下结晶而成的一种透明宝石,也是最耀目的矿物。要了解钻石恒久的美丽及它与其他宝石价值上的差异,就必须明白钻石的物理特性。 硬度 钻石是人类所知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亦是宝石中最持久耐磨的。它比次一级坚硬的刚石要硬上许多倍。 在十九世纪初,宝石学家一直依赖莫氏硬度级制来测量物质的硬度。此级制仅显示较高硬度值所代表的矿物可刮损较低硬度值的矿物。 钻石高居莫氏硬度级制的首位,其硬度值为10,而刚石是9,吐柏斯石(黄玉)为8,水晶(石英)则为7。 莫氏硬度级制没有说明矿物之间的相对硬度,因为起硬度值的编定并非是按照比例的。对珠宝商而言,硬度通常是指一件宝石可能遭刮损的程度及其持久耐磨性。 由于钻石的质地坚硬,故能非常准确地将其切割,获得最佳的折射及反射光线的效果,此外坚硬的质地亦使钻石表面较任何其他宝石为光亮,并使钻石能真正永恒不朽。 强韧度 许多人以为硬度即强韧度或抗裂度,因而相信钻石是不会破裂的,但这并不正确。钻石的晶体结构,像木块的纹理一般,有“硬”和“软”的方向。对正钻石的纹理方向施以重击,能够令钻石出现裂痕或削口,甚至可使其裂开或破碎。这项特性对钻石的切割相当重要。故此,在从事粗重工作时,不应穿戴钻石指环。

折射率 折射率显示当光线由一个介体进入另一个介体时折曲的程度。例如将半支铅笔插入水里,整支铅笔看似折曲了,这是由于水的折射率为1.333。钻石的折射率为2.417,乃所有宝石中最高的。折射率越高,其色散能力,亦即将光线分为光谱内各种颜色的能力则越大。红宝石的折射率为1.770,而祖母绿的折射率则为1.583。 比重 钻石的比重为3.52,这是由于钻石比重较其他体积的水重三倍半有多。这表示钻石是质量结构紧密的宝石。红宝石的比重为4.03,而祖母绿的比重则为2.72。这项特性对把钻石,从其他在自然界同时的矿物中,分隔出来的过程极为重要。 热膨胀 许多矿物遇热膨胀,遇冷收缩。钻石对温度的反应极微,故此不易因温度的聚变而产生裂痕。在摄氏875度左右,钻石会燃烧起来,当温度达到3700度时,钻石开始会熔解。 传导率 钻石是极佳的导热体,所以接触钻石时会感到它的冰冷。大多数钻石是非导电体,但亦有些是半导电体,几乎全部是在南非Premier钻矿场内发现,原因是此种钻石内含有硼的杂质,而硼是导电体。 钻石的美丽 钻石迷人之处在于它对光所产生的独特效果,光其实是由无数从不同方向照射的光线组合而成。要了解光如何能令钻石发出美丽的光芒,我们便要将光线视作个别射线来看。当射线照射在钻石表面时,部分从表面反射出来。其余部分再射进钻石内部时,向钻石中部折曲,这称为折射作用。射线在钻石内部的反射面,再反射回钻石顶部,当射线在在表层经折射出来时,便分散为光谱内各种不同的颜色。 光泽 钻石的光泽,光彩(火)及闪光常被混淆。 严格来说,光泽是白色光线从钻石表面反射出来所见到的强度。钻石的光泽来自内反射及外反射。

铜材料知识

铜材料知识 序号牌号特性及应用 1 H59 普通黄铜;价格最便宜,强度、硬度高而塑性差,但在热态下仍能很好地承受压力加工,耐蚀性一般,其他性能和H62相近。用于一般机器零件、焊接件、热冲及热扎零件。 2 H62 普通黄铜;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热态下塑性好,冷态下塑性也可以,切削性好,易钎焊和焊接,耐蚀,但易产生腐蚀破裂。此外价格便宜,是应用惯犯的一个普通黄铜品种。用于各种深引伸和弯折制造的受礼零件,如销钉、铆钉、垫圈、螺母、导管、气压表弹簧、筛网、散热器零件等。 3 H63 普通黄铜;适用于冷态下压力加工,宜于进行焊接和钎焊。易抛光,是进行拉丝、扎制、弯曲等成型地主要合金。用于螺钉、酸洗用的圆辊等。 4 H6 5 普通黄铜;性能介于H68和H62之间,价格比H68便宜,也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能良好地承受冷、热压力加工,有腐蚀破裂倾向。用于小五金、日用品、小弹簧、螺钉、铆钉和机械零件。 5 H68 普通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承安定,但易产生开裂。是普通黄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个品种。用于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散热器外壳、导管、波纹管、弹壳、垫片、雷管等。 6 H70 普通黄铜;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对一般腐蚀非承安定,但易产生开裂。用于复杂的冷冲件和深冲件,如散热器外壳、导管、波纹管、弹壳、垫片、雷管等。 7 H75 普通黄铜;有相当好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耐蚀性能。能很好地在热态和冷态下压力加工。在性能和经济上居于H80、H70之间。用于低载荷耐蚀弹簧。 8 H80 普通黄铜;性能和H85相似,但强度较高,塑性也较好,在大气、淡水及海水中有较高的耐蚀性。用于造纸网、薄壁管、波纹管及房屋建筑用品。 9 H85 普通黄铜;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好,能很好地承受冷、热压力加工,焊接和耐蚀性能也都。用于冷凝和散热用管、虹吸管、蛇形管、冷却设备制件。 10 H90 普通黄铜;性能和H96相似,但强度较H96稍高,可镀金属挤途敷珐琅。用于供水及排水管、奖章、艺术品、水箱带以及双金属片。 11 H96 普通黄铜;强度比紫铜高(但在普通黄铜中,她是最低的),导热、导电性好,在大气和但是中有高的耐蚀性,且有良好的塑性,易于冷、热压力加工,易于焊接、锻造和镀锡,无应力腐蚀破裂倾向。在一般机械制造中用作导管、冷凝管、散热器管、散热片、汽车水箱带以及导电零件等。 12 HA159-3-2 铝黄铜;具有高的强度;耐蚀性是所有黄铜中最好的,腐蚀破裂倾向不大,冷态下塑性低,热态下压力加工性好。用于发动机和船舶业以及其它在常温下工作的高强度耐蚀件。 13 HA160-0-1 铝黄铜;具有高地强度,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蚀性好,但对腐蚀破裂敏感,在热态下压力加工性好,冷态下可塑性低。用于要求耐蚀地结构零件,如齿轮、蜗轮、衬套、轴等。 14 HA166-6-3-2 铝黄铜;为耐磨合金,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耐蚀性也较好,但有腐蚀破裂倾向,塑性较差。为铸造黄铜的移植品种。用于重负荷下工作重固定螺钉的螺母及大型蜗杆;可作铝青铜QA110-4-4的代用品。 15 HA167-2.5 铝黄铜;在冷态、热态下能良好地承受压力加工,耐磨性好,对海水地耐蚀性尚可,对腐蚀破裂敏感,钎焊和镀锡性能不好。用于船舶抗蚀零件。

常见铜矿知识培训

赤铜矿( Cuprite)

化学成分 Cu2O, 可能有时含有铁硅混合物。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针状、致密块状、粒状、土状集合体。针状或纤毛状红色集合体称为毛赤铜矿CHALCOTRICHITE。红色至近于黑色,表面有时为铅灰色。条痕为深浅不同的棕红色。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硬度3.5-4.5 ,比重5.85-6.15,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至不平坦。透明至半透明,均质体。条痕加盐酸产生白色氯化铜沉淀一般是黝铜矿、黄铜矿及其他铜的硫化物的次生产物,多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与自然铜密切共生,常与蓝铜矿、辉铜矿、黑铜矿伴生或共生。炼铜的重要矿物。原生铜矿的找矿标志。

赤铜矿cuprite 化学成分为氧化亚铜(Cu2O)的矿物。虽含铜量高达88.82%,但因分布少,只作为次要的铜矿石利用。 晶体属等轴晶系的氧化物矿物,无解理。呈立方体或8面体晶形,或与菱形12面体形成聚形,晶形沿立方体棱的方向生长形成毛发状或交织成毛绒状形态,也包括长条形、闪闪发亮的晶体,称毛赤铜矿[1]。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土状。新鲜面洋红色,光泽为金刚光泽或半金属光泽,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即呈暗红色而光泽暗淡,条痕棕红色。端口贝壳状或不规则状。莫氏硬度3.5~4. 0,比重6.14。有时可作宝石,但易碎。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常与自然铜、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褐铁矿共生。法国、智利、玻利维亚、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有世界主要矿区。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和江西、甘肃等地铜矿区也有产出。 赤铜矿是一种红色氧化物矿物,它比较软却很重。一般它是由铜的硫化物经风化后而形成的,这样形成的矿物叫作次生矿物。赤铜矿含铜量高达88.8%,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矿物。但由于它的分布很少,就利用而言只能算作次要的铜矿石。呈明亮晶体状的赤铜矿很美丽,鲜红的颜色发出类似金刚石般的光泽。但它们如果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稍长,就会变得暗淡而成暗红色了。有的赤铜矿则成粒状或土状,样子没有那么好看了。有的赤铜矿在形成晶体时成为松散的毛发交织状态,这就称为毛赤铜矿,毛铜矿是赤铜矿不多见的变种。 [编辑本段] 赤铜矿-产地分布 赤铜矿产于铜矿床氧化带中,常与自然铜、孔雀石、蓝铜矿、硅孔雀石、褐铁矿共生。法国、智利、玻利维亚、南澳大利亚、美国等地有世界主要矿区。中国云南东川铜矿和江西、甘肃等地铜矿区也有产出。 中国是世界上赤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位。探明储量中富铜矿占35%。铜矿分布广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庆、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区)皆有产出。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0处。江西铜储量位居全国榜首,占20.8%,西藏次之,占15%;再次为云南、甘肃、安徽、内蒙古、山西、湖北等省,各省铜储量均在300万吨以上。 从矿床类型看,以斑岩型铜矿为最重要,如江西德兴特大型斑岩铜矿和西藏玉龙大型斑岩铜矿;其次为铜镍硫化物矿床(如甘肃自家嘴子铜镍矿),夕卡岩型铜矿(如湖北铜绿山铜矿、安徽铜官山铜矿),火山岩型铜矿(如甘肃白银厂铜矿等);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如山西中条山铜矿、云南东川式铜矿),陆相砂岩型铜矿(云南六直铜矿)以及少量热液脉状铜矿等。从铜矿形成时代来看,从太古宙至第三纪皆有铜矿形成。但从储量规模和矿床数量来看,则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和元古宙。中生

铜知识

铜的基本情况 一、铜与铜工业基本概况 (1) (一) 铜的自然属性 (1) (二) 铜及铜产品的分类 (2) (三)铜的主要用途 (3) (四)、铜矿资源的储量类型及分布 (10) (五)、铜的生产流程及主要工艺14一、铜与铜工业基本概况 铜对人类文明历史的重大影响是任何材料所无法比拟的。铜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金属,它的作用如此之大以致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两个阶段以它的合金命名:青铜时代和亚青铜时代。如今铜依然是世界上第三个用量最大的金属,仅次于铁、铝。如果没有铜,现代生活将难以想象。 (一) 铜的自然属性 相比于铁和铝,铜是相对稀有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为 0.005%,而铁和铝的含量分别达到5%和8%。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金属铜,原子序数29,原子量63.54,比重8.9(铝2.7、铁7.9、铅11.3,金19.3),熔点1083℃(铅327、铝660、铁1536)。元素符号Cu,是其拉丁名称cuprum的缩写。 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最主要的一点是其电导率远高于其他基础金属及铁,只有银超过它。同样,其热导率亦大大超过除银之外的其他金属。 通常铜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几千年来其在建筑和雕塑上的应用足以证明这一点。铜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经过氧化,表面会形成淡绿色铜膜,一旦薄膜形成,对内部金属将起到永久性保护作用。铜具有抗有机酸及碱(氨水除外)的特性,因此可以埋入地下或浸入水中而不受腐蚀。 此外,铜的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有极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易于铸造、辗轧、挤压,甚至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铜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具有各种特性及广泛用途的合金。它有良好的电反应特性,不具磁性。最后一点,它的色彩丰富,无论是纯铜还是合金,均适合在建筑、艺术及装饰上应用。 金属的电导率及热导率(铜=100)

钻戒基础知识

钻石评定标准 所谓“ 4C”即克拉重量(Carat weight)、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四个标准缺一不可,无论哪个方面不足或有缺陷,都对钻石的价值打折扣。颜色、净度及克拉重量均与钻石的本质有关,只有切工取决于珠宝匠的工艺技术。下面我们以标准圆钻为例述说4C标准。 钻石4C: 重量:钻石重量的国际标准计量单位是克拉,英文carat,通常缩写成ct,1克拉=0.2克=100分,则0.35克拉的钻石即等于35分。钻石以克拉为单位时,保留至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第3位逢9进1,其他忽略不计。未镶嵌的钻石可用电子天平直接测重,已镶嵌的钻石仅能从金料上所打钢印做参考。 颜色:钻石的颜色是其评价标准中首要因素,国际上把无色至黄色系列的钻石颜色,分为由英文字母 D、E、F、…、V、W至Z共23个等级,D、E、F三个级别属于无色范围,G、H、I、J四个级别属于接近无色范围,K、L、M为微黄色,N以下为浅黄色,在无色至黄色系列中,钻石越接近无色,价值越高;而反之,越接近黄色,则价值越低,而黄钻除外,黄钻低于Z级以下,其属于彩钻系列,色调越深价值越高,非常昴贵。

D级:完全无色。最高色级,极其稀有。 E级:无色。仅仅只有宝石鉴定专家能够检测到微量颜色。是非常稀有的钻石。 F级:无色。少量的颜色只有珠宝专家可以检测到,但是仍然被认为是无色级。属于高品质钻石。 G—H级:接近无色。当和较高色级钻石比较时,有轻微的颜色。但是这种色级的钻石仍然拥有很高的价值。 I—J级:接近无色。可检测到轻微的颜色。价值较高。 K—M级:颜色较深,火彩差,所以OCA搜宝不提供,也建议客户不使用。 N—Z级:颜色较深,火彩差,所以OCA搜宝不提供,也建议客户不使用。 哪种颜色级别最好 对于理想主义者,寻求拥有D—F级的无色钻石和强”、“中”、“弱”、“无”四个荧光等级的钻石为最佳。 对于想购买价值很高并且拥有用肉眼无法看到颜色的钻石,你可以购买色级为G—I接近无色且荧光级为中级或蓝白色的钻石。 再者,如果你不想再颜色上妥协但是又不想超出预算,你可以

铜材知识

纯铜:中国俗称‘紫铜’,日本与台湾俗称‘红铜’常见牌号:T1、T2、T3、TU1、TU2 特性:导电用 常见用途:电器开关、电机线圈、电子零件、空调管路、软焊枪头 黄铜:含锌常见牌号:H59、H62、H65、H68、HPb59-1(易切削黄铜) 特性:强度较高、耐磨、耐水汽腐蚀 常见用途:建筑五金、热交换器管、泵、动力汽缸与衬套、军需品 白铜:含镍常见牌号:B19、B25、BFe10-1-1、BZn15-20、BA13-3 特性:室温下物理性能稳定 常见用途:医疗器具、精密仪器、热电偶、钟表零件、眼镜架 青铜:定义:旧名称:即锡青铜,如古代的钟、鼎、酒器 新定义:紫、黄、白铜三类以外的统称 名称: 铬青铜:QCr 0.5、QCr 0.6-0.4-0.05 锡青铜:QSn 4-3、QSn 6.5-0.4、QSn 7-0.2 铝青铜:QAl 5、QAl 9-2、QAl 10-4-4 铍青铜:QSi 3-1、QSi 3.5-3-1.5 锰青铜:QMn 1.5、QMn 5 镉青铜:QCd 1 等等 根据实用的物理化学指标,如硬度、强度、弹性、耐高温导电、导热等等的工程综合指数,而有不同配方。用途: 例:锡磷青铜:弹性佳、作灯具弹簧片、开关弹簧片。电阻焊电极材料(滚焊机、对焊机、碰焊机、铆焊机)铬锆铜、铍钴铜。适用范围极广、极杂。 电火花专用铜:亦称电蚀铜 1940年左右,前苏联科学院因插头开合冒出火花烧毛表面的现象,由抗电腐蚀办法,转而利用电腐 蚀现象对金属材料进行尺寸加工,1943年,研制第一台电火花加工机,可加工60HRC的钢材。 红铜比较: 1.新桥 XQ-2# 铜市面锻打铜 Cu ≥99.95% Cu:99.7 —99.85% O < 0. 0013% O:0.05 —0.08% 事实上,更多的市售锻打铜,由于铜的来源混乱,含铜量低于此,杂质含量极高 2.表示方法: 中国:电阻率ρ≤0.0017771 Ω. mm2 / m (20℃) 欧盟:电导率1/ρ≥56.27 MS / m 美.日:导电率56.27 X 1.73 = 97.34 % IACS 3.脱氧方法:磷氮气保护添加合金 4.成本:影响价格 原料选材冶炼工艺生产工艺简介: 真空铸造红铜:原料1# 电解铜半连续铸造(# 式铸棒)锻造(四面、单面锻)铣面 剥皮真空时效热处理(去除内应力)脱皮挤压拉制 超音波探伤探伤X光探伤去头尾料头光谱分析 电导率 青铜: 各种不同要求: 硬度高、导热性好(导电成比例)、韧性好、成本低、绿色环保 真空冶炼:挤压真空浇铸(炉内铸造)剥皮压制二次加工(锻、拉拔)锻造 二次剥皮(车、铣)热处理(固溶+ 时效(QBe:硬度36-42HRC)) 焊接材料简介:

(完整版)新版铁塔基础知识

第一章铁塔概述 第一节基本概念 1. 为实现承受某一空中载荷或通讯功能而架设的独立式的钢结构物通称为铁塔。现在的 铁塔一般都采用角钢、钢板部件制做,用螺栓连接组合而成,只是局部采用少量的焊接件(如挂线角钢加强板等),基础座板一般都采用电焊焊接,塔上部件一般都采用热浸镀锌防腐。 2. 输电线路 输电线路通常是由基础、杆塔(包括拉线)、绝缘子、金具、导线、地线(也称避雷线)和接地装置等部分组成。 3. 铁塔的呼称高度 输电线路铁塔的呼称高度一般是指从地面到铁塔最低导线悬挂点的高度,500KV 铁塔到最低导线吊架挂线点处,一般铁塔也可以是到最低导线横担下弦杆的准线处。 4. 多接腿铁塔 受地形地物地段的影响,铁塔的四条腿的高度在标准塔腿高度上进行了全加长、全减短和部分腿加长或部分腿减短。塔型中出现的这些长短级别不同的接腿称为多接腿铁塔。 5. 档距 两杆塔之间的距离称为两杆塔的档距。 第二节输电线路铁塔分类 1. 按铁塔在线路中的位置和作用分类(重要) 1.1 直线塔:用“Z”表示,直线塔位于线路直线段的中间部分,由于绝缘子串是悬垂式 故称悬垂式铁塔。在一条输电线路中,直线塔占了很大的比重,一般约占全线路铁塔总数的80%左右。这种塔只有在安装、事故断线和大风工况下承受着不平衡较大张力。 平时只承受导、地线、覆冰、金具、绝缘子串、塔上操作人员(包括工具)和塔的自重等垂直载荷。直线塔的绝缘子串有单联悬垂、双联悬垂和“V”形悬垂三种。直线塔总体要比同线路的承力塔较高,塔身坡度较小,塔材较小,节点螺栓较少,塔体较轻。 典型的塔型有:ZGU51、ZGU52、ZGU53、ZGU54、SZ52、ZB15、ZB24、ZB34、ZB45等。 1.2 跨越塔:跨越塔用“K”表示,跨越塔也是直线塔的一种特殊型,这种塔一般都是成 对地设立在江、河的两岸或用来跨越较大的沟谷或跨越铁路、公路及其他级别的中小型电力线路。通常用于线路出现较大档距或要求跨越段具有较高的安全度,这种塔比一般直线塔要高得多,一般塔高都在50米~250米之间,构造也比较复杂。塔的重量都在50~200吨左右,这种塔的挂线方式和荷载情况与一般直线塔类似,只是荷载量大了。 典型的塔型有:SKTY、JK712等。 1.3 耐张塔:耐张塔是承力塔的一种,该塔在线路中把整个较长的直线段分成若干个小的 直线段,起着锚固直线段中塔上导、地线的作用,可以限制线路在本塔前后区段安装和检修紧线的不平衡张力和线路事故断线的影响范围。这种塔的塔身坡度较大,整体高度较矮,部件材料规格较大,节点螺栓用量较多,单塔比直线塔重,绝缘子串呈下斜式,接近水平而不是水平,这种塔在线路中用量较少。 典型的塔型有:JG系列、JT系列、YJ系列、JK系列是耐张塔的典型塔型。 1.4 转角塔:转角塔用“J”表示,转角塔也是承力塔的一种,转角塔设在线路的转角处。 典型设计中按转角的大小分0°~20°、20°~40°、40°~60°、60°~90°个角度系

铜和铜合金的基础知识

铜和铜合金的基础知识 铜合金(copper alloy )以纯铜为基体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所构成的合金。纯铜呈紫红色﹐又称紫铜。纯铜密度为8.96﹐熔点为1083℃﹐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发电机﹑母线﹑电缆﹑开关装置﹑变压器等电工器材和热交换器﹑管道﹑太阳能加热装置的平板集热器等导热器材。常用的铜合金分为黄铜﹑青铜﹑白铜3大类。 黄铜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具有美观的黄色﹐统称黄铜。铜锌二元合金称普通黄铜或称简单黄铜。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含锌低於36%的黄铜合金由固溶体组成﹐具有良好的冷加工性能﹐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为了改善普通黄铜的性能﹐常添加其他元素﹐如铝﹑镍﹑锰﹑锡﹑硅﹑铅等。铝能提高黄铜的强度﹑硬度和耐蚀性﹐但使塑性降低﹐适合作海轮冷凝管及其他耐蚀零件。锡能提高黄铜的强度和对海水的耐腐性﹐故称海军黄铜﹐用作船舶热工设备和螺旋桨等。铅能改善黄铜的切削性能﹔这种易切削黄铜常用作钟表零件。黄铜铸件常用来制作阀门和管道配件等。 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并常在青铜名字前冠以第一主要添加元素的名。锡青铜的铸造性能﹑减摩性能好和机械性能好﹐适合於制造轴承﹑蜗轮﹑齿轮等。铅青铜是现代发动机和磨床广泛使用的轴承材料。铝青铜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蚀性好﹐用於铸造高载荷的齿轮﹑轴套﹑船用螺旋桨等。铍青铜和磷青铜的弹性极限高﹐导电性好﹐适於制造精密弹簧和电接触元件﹐铍青铜还用来制造煤矿﹑油库等使用的无火花工具。 白铜以镍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铜镍二元合金称普通白铜﹔加有锰﹑铁﹑锌﹑铝等元素的白铜合金称复杂白铜。工业用白铜分为结构白铜和电工白铜两大类。结构白铜的特点是机械性能和耐蚀性好﹐色泽美观。这种白铜广泛用於制造精密机械﹑化工机械和船舶构件。电工白铜一般有良好的热电性能。锰铜﹑康铜﹑考铜是含锰量不同的锰白铜﹐是制造精密电工仪器﹑变阻器﹑精密电阻﹑应变片﹑热电偶等用的材料。 [编辑本段] 铜合金的分类 铜合金的分类方法有三种: ①按合金系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