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金银铜知识点整合
7.21-镁铝铁铜知识点总结

镁铝铁铜知识点总结高考命题方向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Na 2O 和Na 2O 2的对比,Na 2CO 3与NaHCO 3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Mg 、Al 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试题在高考中不断增多,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书写及其正误判断、物质鉴别和推断、实验和化学计算不断出现。
3. Al 3+ 、Al(OH)3 、AlO 2-的相互转化及图像分析时,一是要明确反应原理,掌握反应规律;二是要弄清图像中的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及水平线的意义;三是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充分结合起来。
4.复习铁及其化合物性质时,要将铁的变价性质、Fe(OH)2的颜色变化、Fe 3+的检验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第一部分:铝 一、铝(Al )1、铝的制备(了解:选修2中继续学习)铝土矿(Al 2O 3 、Fe 2O 3等)NaOH溶解:Al 2O 3 + 2NaOH = 2NaAlO 2 + H 2O过滤:除杂,得到NaAlO 2提 CO 2酸化:NaAlO 2 + CO 2 + 2H 2O = Al(OH)3↓ + NaHCO 3纯过滤:得到Al(OH)3↓灼烧:2Al(OH)3 ==========Al 2O 3+3H 2O 电解:2Al 2O 3======4Al+3O 2↑2、物理性质:高温通电 冰晶石(过量)3、化学性质: 原子结构:铝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三个电子,这三个电子很容易失去变成铝离子,因此铝很活泼 (1)与非金属单质(O 2)4Al+3O 2====2Al 2O 3 (现象: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2) 铝能与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
2Al+6HCl = 2AlCl 3+3H 2↑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3)常温下,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4)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3Cu+Al 2(SO 4)3 (5)铝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 2Al + Fe 2O 3====2Fe + Al 2O 3 4、用途易加工成各种形状,包装、装饰工艺,铝箔、铝丝、银粉涂料,铝锅、铝壶等,加热器具铝芯电线、电缆 5、铝与人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体每天的摄铝量不应超过每千克体重1毫克,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每天摄取的铝量绝不会超过这个量,但是,经常喝铝盐净化过的水,吃含铝盐的食物,如油条、粉丝、凉粉、油饼、易位罐装的软饮料等,或是经常食用铝制炊具炒出的饭莱,都会使人的摄铝量增加,从而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
金属及金属材料知识梳理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总结
一、知识梳理
纯金属:例如铁、铝、铜、金、银等
金属材料
合金:例如钢铁、黄铜、青铜等
共性: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金属的特性:状态,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固体,但金属汞(Hg)是液体
物理性质颜色,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但铜(Cu)是紫红色,金(Au)是黄色
磁性,金属铁能被磁铁吸引
金属之最:记忆内容
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合金生铁:含碳量为2%~4.3%
种类:钢:含碳量为0.03%~2%
合金其他合金: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
性质: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金属大,抗腐蚀性更好
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低
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的与酸的反应
化学性质
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内容: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的1、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活动性顺序应用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
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矿石的种类
利用
金属资源的铁的冶炼
利用和保护
铁生锈的条件:铁、水、氧气缺一不可
1、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保护2、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
防锈的措施3、在金属制品表面镀锌、铬、锡等
4、在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
5、将金属制成合金
除铁锈的方法:用盐酸和稀硫酸除铁锈。
金银铜铝热导率

金银铜铝热导率
1热导率
热导率是一种物理性质,指物体传递热量所要耗费的时间跟物体的温度分布有关,是衡量物质对热流的敏感程度的量。
一般来说,热传导的各种材料的热导率也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及气体的热导率有所不同。
尤其是对金属材料,往往不同的材料的热导率有很大的区别。
2金银铜铝的热导率
金:金具有很高的热传导率,它的热导率是316.2W/(m·K),超出其他常见的金属明显;
银:它的热导率是401.6W/(m·K),比一般的金属高出很多;
铜:它的热导率是401.5W/(m·K),刚刚比银少一点;
铝:它的热导率是237W/(m·K),明显比金银铜的热导率要低很多。
3热导率的表现
热导率的表现是,更大的热导率代表热能更容易在材料间流动,表明材料更容易传播热量;而低介电常数意味着电磁水在材料中能够更高效地传播,也可以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金、银、铜、铝是四种常见金属,其热导率也有所不同,这代表着它们在
传播热量方面也有不同的特点;如果要传播热量,可以按热导率大小决定材料的选用。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金属和金属材料(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金属和金属材料(含解析)知识点一、常见金属金属材料:一般分为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1.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2)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3)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4)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2.金属之最:(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知识点二、合金1.定义: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注意事项:(①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②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特点: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3.举例:(1)铁的合金:生铁(含碳量2%~4.3%)和钢(含碳量0.03%~2%)。
区别:含碳量不同(2)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青铜:铜、锡的合金,它人类使用最早的合金。
(3)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优点:I、熔点高、密度小;II、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III、抗腐蚀性能好;用途:广泛用于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4)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形成合金。
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
知识点三、金属资源(一)金属矿物(1)金属在自然界在的存在形式:大部分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形式存在,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金。
(2)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钾长石(主要成分是KAlSi3O8);明矾石(主要成分是kAl3(SO4)2(OH)6);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金属和金属材料

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金属和金属材料鉴于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性,小编为您提供了这篇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金属和金属资料,希望对您在化学方面的学习有所协助。
一、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二、金属资料1.纯金属铜铁铝钛2.合金定义:在金属中加热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3.罕见合金: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
三、金属性质1.物理性质: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延展性,弯曲性2.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反响4Al+3O2==2Al2O33Fe+2O2==Fe3O42Mg+O2==2MgO2Cu+O2==2CuO金属与酸反响Mg+ 2HCl==MgCl2+H2 Mg+ H2SO4==MgSO4+H2 2Al+6 HCl== 2AlCl3+3H22Al+3H2SO4==2Al2(SO4)3+3H2Zn+2HCl==ZnCl2+H2 Zn+2H2SO4==ZnSO4+H2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金属与溶液反响2Al+3CuSO4==Al2(SO4)3+3Cu四、金属资源的应用1.铁的冶炼:(1)原料: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2)原理:Fe2O3+3CO==2Fe+3CO2(3)设备:高炉2.金属的腐蚀和防护:(1)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和水蒸气等发作化学变化(2)防止铁生锈地方法:a.枯燥 b.加一层维护膜 c.改动其外部结构3.金属资源维护措施:(1)防止金属腐蚀;(2)金属的回收应用;(3)有方案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觅金属的替代品这篇人教版初三化学知识点:金属和金属资料是小编精心为同窗们预备的,希望大家仔细阅读!。
初中活泼金属知识点总结

初中活泼金属知识点总结1. 金属的特点金属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传递电子,形成电流。
- 导热性:金属能够迅速传递热量,是优良的导热材料。
- 延展性:金属具有很强的延展性,可以制成薄片或细丝。
- 弹性:金属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变形后恢复原状。
- 钝化性:金属的表面容易生成一层氧化物薄膜,从而保护金属的内部不受腐蚀。
- 光泽: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能够反射光线。
2. 常见的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金属有铁、铝、铜、锌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 铁: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广泛用于制造建筑、机械设备等。
- 铝:具有较轻的密度和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常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等。
-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制作电缆、导线等。
- 锌: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常用于镀锌钢材。
3. 金属的提炼和加工金属一般以矿石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需要经过提炼过程才能得到纯净的金属。
常见的提炼方式包括火法提炼、电解法提炼等。
提炼后的金属可以通过锻造、压延、挤压等加工方法,制成各种形状的制品,如零件、器具、建筑材料等。
4. 金属的利用金属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钢材、铝合金等金属被广泛用于建筑结构、桥梁、管道等。
- 交通:铁路、公路、航空器、航天器等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
- 电子设备:电缆、导线、电子零件等需要金属材料。
- 化工:各种化工设备、管道、容器等大多采用金属材料。
-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手术工具等大多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
5. 金属的环境保护金属的采矿和提炼过程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环境保护。
例如,降低煤炭的使用量、改进冶炼技术、加强废弃金属的回收利用等,都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活泼金属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对金属的特点、常见金属、金属的提炼和加工、金属的利用以及金属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了解,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金属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大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初中金属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金属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金属的性质和特点1. 导电性和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自由移动,从而形成电流和传递热量。
2. 可塑性和延展性:金属可以被锻打或压延成各种形状,并能够不断延展成细丝,这是由于金属中的阳离子可以在受力作用下进行滑移和变形。
3. 色泽和光泽:大部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和良好的色彩,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吸收并反射光线。
4. 非金属元素:金属通常会与非金属元素发生化合,形成金属的氧化物、硫化物、盐等化合物。
二、金属的结构和成分1. 金属元素:金属元素包括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两大类。
有色金属主要有铜、铝、镍、铅、锌等,而黑色金属主要有铁、铬、铸铁、合金钢等。
2. 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呈现出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等结构,这些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稳定性。
3. 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通过合金可以改变金属的硬度、强度、耐腐蚀性能等特点。
三、金属的制备和提纯1. 金属的制备方法:金属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冶炼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等。
其中,冶炼法是通过对含有金属化合物的矿石进行加热,将金属化合物还原为金属的方法。
2. 金属的提纯方法:金属的提纯方法主要有电解法、溶剂提取法和气相提纯法等。
以电解法为例,可以通过溶解含有杂质的金属在电解液中,利用电流使得金属沉积在电极上,从而实现金属的提纯。
四、金属的应用和利用1. 建筑和制造业:金属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机械设备、汽车、船舶等制造业领域,如钢筋混凝土、合金钢结构等。
2. 电子和通讯领域:金属在电子元器件、通讯设备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铜导线、铝电解电容等。
3. 医疗和医药领域:金属在医疗器械、手术设备、药物制剂等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如不锈钢手术器械、铁剂药物等。
总而言之,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和学习金属的性质、结构、制备和应用,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金属的认识,还可以启发我们对金属的创新应用,推动金属材料的发展和进步。
金属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金属的基本性质1.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原子结构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在金属内部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电流的传导。
2. 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快速将热量传导到周围环境中,因此常用于制造散热器和导热器等产品。
3. 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锻造、轧制等方式形成各种形状的产品。
4. 良好的机械性能: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可以满足不同工程领域的需要。
二、金属的分类1. 基本金属:包括铁、铜、铝、镁、锌等,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金属材料。
2. 合金:由两种或更多种金属或非金属混合而成,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钢、铜合金、铝合金等。
3. 贵金属:如黄金、铂、银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珠宝、电子器件等领域。
三、常见金属材料1. 铁:是最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铁、钢和铸铁等,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2. 铝:具有良好的轻量化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材料等领域。
3.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常用于电子器件、建筑材料等领域。
4. 钛: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常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
四、金属加工和制造1. 铸造:将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冷却后得到所需的形状。
2. 锻造:通过对金属进行加热后进行锻打,使其得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3. 冷拔:通过在室温下拉制金属材料,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4. 焊接:将两个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或施加压力,使其相互连接。
5. 切削加工:通过旋转刀具等方式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实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1. 建筑领域: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建筑结构、门窗、屋顶等部件。
2. 机械制造: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机床、轴承、齿轮等机械零部件。
3. 电子设备: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电子器件、电路板、散热器等产品。
4. 汽车制造:金属材料是汽车制造的主要材料,常用于制造车身、发动机零部件等。
六、金属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 循环利用:金属材料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金银铜知识点整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铝的还原性
(2)认识铝、金、银、铜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上的异同
(3)能列举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分类、比较、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来研究铝的还原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金属在生产、生活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重、难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
一、铝与铝合金
1、镁、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2、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铝粉与四氧化三铁
②铝与稀硫酸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
③铝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⑤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制备氢氧化铝:氯化铝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出下列反应的图像
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图像(将NaOH溶液加入AlCl3溶液中)
Na[Al(OH)4]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像(将盐酸加入Na[Al(OH)4]溶液中)
二、金银铜
1、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方程式
②铜与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氧化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④银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⑤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冶金工业将金属材料分为黑色金属材料与两大类,其中黑色金属材
料通常包括、、及其
3、不锈钢是在普通钢的基础上加入铬镍等多种元素练成的材料,铬元素的加入能使
镍元素的加入能使
基础过关练习:
1、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下列场合需加以控制的是①制铝锭②制易拉罐③制电线、电缆④制牙膏皮
⑤用明矾净水⑥制炊具⑦用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
A、②④⑤⑥⑦
B、②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
2、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可用Al2O3这种材料制成
B、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保护膜
C、氧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
3、铝热剂中铝的作用是()
A、催化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填充剂
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色金属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铝合金 C 、生铁 D 、钛合金
5、下列关于不锈钢和普通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元素相同
B、耐腐蚀性能不同
C、都属于钢,因此物理性质相同
D、构成的主要元素都是铁,因此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6、下列对金、银、铜的描述错误的是()
A、金在电子工业中的用量占金在工业用量的90%以上
B、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可用物理方法提取
C、银在有机合成、能源开发、材料制造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D、因为铜的导电、导热性不如金和银,故制造电线电缆的材料绝大部分换成了金或银
7、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NH4)2SO4
B、Al(OH)3
C、NaHSO4
D、NaHCO3
8、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实现的是()
A、Al(OH)3→Al2O3
B、Al2O3→A l(O H)3
C、Al3+→Al(OH)3
D、Al→[Al(OH)4]—
9、向一金属铝的易拉罐内充满CO2,然后向罐内注入足量的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封
严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
解释上述实验现象:(1)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罐壁重新鼓起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科技人员研究得到一种新型材料——泡沫铝。
它是把发泡剂加到熔融或固体粉末的铝合金中而制成的,其优点是硬度高,密度小,比木材还轻,可浮于水面,又有很大刚性,且隔音、保温,是一种良好的建筑材料和轻质材料,可大批量投放市场。
(1)铝制成铝箔作食品包装,是利用它的哪一性质()
A、金属光泽
B、延展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2)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对铝起保护作用,但这层氧化膜遇到强酸或强碱都会溶解,请写出:其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题:
1、将5.4gAl投入200mL2.0mol·L—1的某溶液A中,有氢气生产,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
该
溶液可能为()
A、HNO3溶液
B、Ba(OH)2溶液
C、H2SO4溶液
D、HCl溶液
2、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
3、FeSO
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
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沉淀消失,丁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
3、等量的铝分别加入0.3L1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加
入的Al的质量为()
A、2.7g
B、5.4g
C、8.1g
D、10g
4、(08广东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C.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Al3++3H2O
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Cu=Fe2++Cu2+
5、(广东理科基础2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中:NH4+、Na+、Cl-、H+
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
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2-、Cl-
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K+、I-、Cl-、NO3-
6、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7、有200mLMgCl2、AlCl3的混合液,其中c(Mg2+)为0.2 mol·L—1,c(Cl—)为1.3 mol·L—1,要使
Mg2+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1的NaOH的体积为()
A、40mL
B、72mL
C、80mL
D、128mL
8、右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
反应条件已略去)。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
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5mL0.10mol·L—1的E溶液与1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9、将钠、铝各2mol投入到同一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求反应生成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
10、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g白色沉淀,
在所得的悬浊液中逐滴加入1mol/L HCl溶液,
加入HCl溶液的体积V与生成沉淀的质量m的关系
如图所示。
试完成下列问题:
(1)A点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B点沉淀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的Mg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AlCl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