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2020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考点一 钠的性质与应用1.钠的物理性质 (1)软——质软,硬度小。
(2)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3)轻——ρ(H 2O)>ρ(Na)>ρ(煤油)。
(4)低——熔点低,低于100 ℃。
(5)导——可导电、导热。
[注意] 金属钠要保存在煤油中,不能保存在CCl 4中,因ρCCl 4>ρNa >ρ煤油,故钠浮在CCl 4液面上而沉在煤油底部,钠在煤油中能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
2.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①与O 2反应项目 常温 加热现象 钠的表面变暗 先熔化成小球,片刻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化学方程式 4Na +O 2===2Na 2O2Na +O 2=====△Na 2O 2转移电子 1 mol Na 参加反应时转移1 mol e -②与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l 2=====△2NaCl 。
③与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S=====△Na 2S 。
(2)与水反应①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
②与滴加酚酞的水反应的现象与解释:(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Na +2H +===2Na ++H 2↑。
(4)与盐溶液反应先钠与水反应,再考虑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盐反应是否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钠的制取及用途(1)制取方法:2NaCl(熔融)=====电解2Na +Cl 2↑。
(2)用途:[思考]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提示:碳酸钠;转化过程为考点二 钠的氧化物——氧化钠与过氧化钠1.氧化钠、过氧化钠的性质比较 物质 氧化钠(Na 2O) 过氧化钠(Na 2O 2)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类别 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氧元素化合价 -2 -1化学键类型只有离子键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结构 由Na +与O 2-构成,n (Na +)n (O 2-)=21由Na +与O 2-2构成,n (Na +)n (O 2-2)=21 与水反应 Na 2O +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 +O 2↑ 与CO 2反应 Na 2O +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与盐酸反应 Na 2O +2HCl===2NaCl +H 2O2Na 2O 2+4HCl===4NaCl +2H 2O +O 2↑主要用途 可制烧碱 漂白剂、消毒剂、供氧剂 保存 密封密封、远离易燃物2.Na 2O 2的强氧化性与还原性 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 2O 2的性质(1)Na2O2的强氧化性试剂现象反应原理并解释SO2气体—Na2O2+SO2===Na2SO4FeCl2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4Na2O2+4FeCl2+6H2O===4Fe(OH)3↓+O2↑+8NaClNa2SO3溶液—Na2O2+Na2SO3+H2O===Na2SO4+2NaOH 氢硫酸溶液变浑浊Na2O2+H2S===S↓+2NaOH酚酞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与水反应生成NaOH,Na2O2的强氧化性使之褪色品红溶液溶液红色褪去Na2O2的强氧化性使之褪色(2)遇KMnO4等强氧化剂时,表现出还原性,氧化产物为O2。
高考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复习 -------------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总结一、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1)常温下,除 __ 为液态,其余金属都是固态。
除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等少数金属具有特殊颜色外,大多数金属都呈___________ 色。
金属都是 ____ 透明的,整块金属具有_____________ 光泽,但当金属处于状态时,常显不同的颜色。
2)密度最大的金属是,硬度最大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________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___ 。
大多数金属都有性,可被抽成丝或压成片,其中 __________ 的延展性最好。
金属都是电和热的良 ________ ,其中 _________ 和________ 的传热、导电性能最好。
2、化学性质金属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目,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所以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体现性,做 ______ 剂。
写出常见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阳离子是金属原子 ______ 电子后形成的,所以金属阳离子有性。
写出常见金属阳离子氧化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锌与浓硝酸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镁和浓硫酸共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铁和氯气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镁和氮气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合金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金属(或者金属和非金属)融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性质的物质叫做合金。
高考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解析版)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室温下,Na在空气中反应生成Na2O2B.室温下,Al与4.0 mol﹒L-1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C.室温下,Cu与浓HNO3反应放出NO气体D.室温下,Fe与浓H2SO4反应生成FeSO4【答案】B【解析】A.室温下,钠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A不符合题意;B.室温下,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B符合题意;C.室温下,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D.室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W>X>Y>Z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答案】C【解析】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总趋势为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O>Cl>Na,A不符合题意;B.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越弱,O、F、Cl三种元素中F2的氧化性最强O2的氧化性最弱,故简单离子的还原性O2->Cl->F-,B不符合题意;C.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相同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四种元素中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F->Na+,C符合题意;D.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l元素,则形成氢化物后F原子束缚H原子的能力强于Cl原子,在水溶液中HF不容易发生电离,故HCl的酸性强于HF,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3.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NaCl (aq) →电解Cl 2 (g) →石灰水 漂白粉(s)B. NaCl (aq) →CO 2(g)NaHCO 3 (s) →加热Na 2CO 3 (s) C. NaBr (aq) →Cl 2(g)Br 2 (aq) →Nal(aq)I 2 (aq) D. Mg(OH )2 (s)→HCl(aq) MgCl 2 (aq) →电解Mg (s)【答案】 C 【解析】A .石灰水中Ca(OH)2浓度太小,一般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A 不符合题意;B .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所以二氧化碳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故B 不符合题意;C .氧化性Cl 2>Br 2>I 2 , 所以氯气可以氧化NaBr 得到溴单质,溴单质可以氧化碘化钠得到碘单质,故C 符合题意;D .电解氯化镁溶液无法得到镁单质,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阴极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产生氢气,同时产生大量氢氧根,与镁离子产生沉淀,故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4.氨气与氟气反应得到一种三角锥形分子M 和一种铵盐N 。
最新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知识点总结

铝铁铜=2Na2O2Al Fe2CuO +2Na Na2AlCl2FeCl CuCl 2NaCl2Cu+S Cu 2Na+S Na2Al+3S Al2Fe+S FeSOO Fe+Cu(OH)+3CO 2Fe+3CO CuO+CO Cu+CO 2NaCl 2Na+Cl4Al+3O=2Na2O(变暗+2Na Na2Na+Cl22NaCl2Na+S Na注意:钠保存在煤油中,而不能保存在汽油、+4Na Ti+4NaCl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Na[][]溶解度小)2NaHCO3Na不反应3 NaHCONaOH+CO2=NaHCO2NaHCO32Na37 554Na+O2=2Na 2Na+O2Na 2K+O2=K2K+O2KORb+O2Cs+O2CsO2M+2H=2M+H2↑2MCl2M+Cl Na+KCl K+NaCl2Mg+O22MgO 4Al+3O22Al剧烈反应、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Mg+S MgS 2Al+3S Al2S33Mg+N2MgO Mg(OH)2Al+2NaOH+2H 2Mg+CO22MgO+C O32Fe+Al电缆等Mg+Cl4Al+3OMg(OH)2Mg+H+Al(OH)3Al+NaOH=NaAlO2 MgO+H2Al(OH)3Al图象+H+Al(OH)3AlO32Fe + Al4Al + 3MnO23Mn + 2Al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见价态+2,+3价。
⑵物理性质:纯铁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和导热性,能导电,能被磁铁吸引,密度7.86g/cm3,熔点1535℃,沸点2750℃。
⑶化学性质:铁能与Cl2、Br2、O2、I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与稀硫酸、浓硫酸、硝酸、盐酸等酸反应;与H2O、Fe3+、Cu2+等反应。
①与铁生成+3价的有:Cl2、Br2、浓硫酸、硝酸等。
②与铁生成+2价的有:I2、S、稀硫酸、盐酸、Fe3+、Cu2+等。
③与铁生成Fe3O4的有:O2、H2O等。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合物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金属化合物一、金属的性质及化学反应金属是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的物质。
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以下性质:1. 电离和电导:金属原子容易失去外层电子形成正离子,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离子可以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2. 氧化性:金属原子容易失去电子,与非金属原子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离子。
3. 合金形成:金属原子可以与其他金属原子形成合金,拓宽了金属的物性。
4. 金属的活泼性:金属元素的活泼性随着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锂、钙到银、铜,活泼性逐渐降低。
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与溶解度1. 金属的稳定性:金属离子的稳定性与其价电子层结构有关。
对于d族金属离子,半满的d层或满的d层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2. 金属离子的溶解度:金属盐的溶解度受溶剂性质和温度影响。
通常情况下,金属的溶解度随溶剂中的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1.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金属氧化物是由金属与氧气反应得到的化合物。
金属可以通过氧化反应制备出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2. 金属与非金属的电化学反应: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电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例如,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产生相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四、金属离子的还原性金属离子的还原性以其在还原电位表中表征。
在还原电位表中,还原电位越大,金属离子的还原性越强。
常见金属离子的还原顺序为:铯 > 钡 > 钾 > 钠 > 铝 > 锌 > 铁 > 镍 > 铜 > 银 > 汞 > 铂 > 金五、金属离子的产生与沉积1. 金属离子的产生:金属离子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或电解过程产生。
化学反应中,金属可以与酸、氧化剂等反应,生成金属离子。
在电解过程中,通过在电解槽中施加电压,金属离子可以在电极上电化学沉积。
2. 金属离子的沉积:电极上金属离子的沉积与电极势以及电解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有关。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的性质1. 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导电体和导热体。
金属的导电性是由于其内部原子间的电子迁移,形成了自由电子,使得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金属的导热性也是由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的迁移和传导。
此外,金属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以被拉伸成细丝或者压延成薄片。
金属的延展性和塑性与其晶体结构有关,金属的晶体结构呈“紧密堆积”的排列方式,使得原子之间有很多可移动的空间,从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
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具有一系列特有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的活性以及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金属的活性通常表现为金属与非金属反应,例如金属和氧气、卤素、水等发生化学反应。
不同金属的活性也不同,一般来说,金属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的元素活性较大,而位于右上方的元素活性较小。
金属通常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金属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具有还原性,可以参与还原反应。
二、金属的提取和制备1. 金属的提取金属的提取通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冶炼法,另一种是电解法。
冶炼法主要针对于较活泼的金属,通过加热矿石和还原剂,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电解法主要用于提取贵金属和稀有金属,通过在电解槽中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
在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 金属的制备金属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例如焊接、熔炼、粉末冶金等。
焊接是一种利用热能和压力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的工艺,常用于制造各种结构和设备;熔炼是将金属加热至熔点,然后铸造成所需要的形状;粉末冶金是一种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金属和金属合金的工艺,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粉末的大小和成分比例,以获得理想的金属制品。
三、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1. 铁及其化合物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可塑性。
铁的化合物有氧化铁、铁矿石等,氧化铁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油漆颜料生产中。
铁还可以与碳和其他元素形成不同种类的合金,如碳钢、不锈钢等,这些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腐蚀抗性,在工业和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完整word版)高三一轮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5.18 .金属的通性1.位置: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最外层电子数大部分少于2.物理通性:大部分有延展性、金属光泽,都有导热导电性等。
3.化学性质:易失电子,被氧化,金属表现还原性。
4.钠、铝、铁、铜单质的重要性质二.钠及其化合物1.钠⑵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A:与氧气:4Na+O2 = 2Na2O(变暗);O2+2Na 疊Na2O2(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B:与氯气:2Na+Cl2 ^^2NaCI ;C:与S: 2Na+S -^Na2S②钠与水的反应(水中先滴入酚酞)2Na+2HO=2NaOH+H③钠与酸的反应:= 2④钠与盐溶液的反应:2Na+2H2O+CuSO4= Na2SO4+Cu(OH)2 J +Hf; 6Na+6H 2O+2FeCl3= 6NaCI+2Fe(OH) 3 J +3Hf⑤Na可与某些有机物反应:2CH3COOH+2Nt^2CH 3C00Na+H 2 f; 2CH3CH2OH+2N42CH 3CH2ONa+H2 f;2C6H5OH+2Na^ 2C 6H5ONa+H2f;⑶钠的保存通常钠保存在煤油中,原因是①钠极易与空气中的Q、水蒸气反应;②钠不与煤油反应;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沉于底部。
CCl4中,因汽油易挥发,CCI4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大,起注意:钠保存在煤油中,而不能保存在汽油、不到隔离Q和HhO的作用。
⑷钠的用途:①冶炼金属:TiCI 4+4N^==Ti+4NaCI ;②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③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高压钠灯。
2.钠的重要化合物⑴辱0、Na2O2和NaOH1^知识拓展:N Q Q 的强氧化性:能氧化SQ 、FeCl2、HS NaSQ 、等,因强氧化性而使品红 溶液褪色。
⑵ Na 2CO 3和 NaHCO 3 名称和化学式 碳酸钠(Na 2CO 3) 碳酸氢钠(NaHCQ s )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 颜色和状态 白色晶体 白色粉末水中溶解性 易溶 易溶(比Na 2CQ 3溶解度小)热稳定性 稳定不稳定:2NaHCQQ^Na 2CQ 3+CQ 2f +H 2Q与酸反应 CQ 32—+H += HCQ 3—HCQ 3—+H += H 2Q+CQ 2 tHCQ 3—+H += CQ 2t +HQ与某些碱反应 Ba(QH)2+Na 2CQ 3= BaCQ s J +2NaQH NaHCQ 3+Ca(QH)2= CaCQ 3 +NaQH+h 2Q 2NaHCQ 3+Ca(QH) 2= CaCQ 3 J +N2CQ 3+2H 2Q 与某些盐反应 BaCl 2+Na 2CQ 3= BaCQ s J +2NaCl NaHCQ 3+NaHSQ 4= Na 2SQ 4+H 2Q+CQ 2 t与CQ 2反应 Na 2CQ 3+CQ 2+H 2Q = 2NaHCQ 3不反应相互转化ONa 2CQ 3◎昨如 NaHCQ 3制法NaQH+CQ 2= NaHCQ s2NaHCQ^^2Na 2CQ 3+H 2Q+CQ 2 t NaQH+CQ 2= NaHCQ 3鉴别 加酸产生CQ 2 加热难分解加酸产生CQ 2较Na 2CQ 3快快 加热分解出CQ 2 用途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发酵粉、治胃酸过多①钠在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 Na 2Q7 NaQH7 NaQH(aq) 7 Na z CQ s IOH 2Q7 Na 2CQ 3银白色7变暗7白色固体7溶液7白色块状7白色粉末 ②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2— — — +H +CQ 3 =HCQ 3 ; HCQ 3 +H =H 2Q+CQ 2f 。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3-3铁及其化合物

(4)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①与 CuS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Cu2+===Fe2++Cu
。
②与 FeCl3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Fe3+===3Fe2+
。
9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
10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1)氧化性:Fe2+与 Zn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Zn===Zn2++Fe
。
1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2)还原性: ①与 Cl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
。
②与稀 HNO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2++4H++NO- 3 ===3Fe3++NO↑+2H2O
2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总结提升 数轴法分析铁与稀 HNO3 反应的产物
一是明确哪种物质过量,二是根据两种物质的量分析讨 论判断,根据反应方程式:
HNO3 过量:Fe+4HNO3===Fe(NO3)3+NO↑+2H2O; Fe 过量:Fe+2Fe(NO3)3===3Fe(NO3)2; 两 者 相 加 得 总 方 程 式 : 3Fe + 8HNO3===3Fe(NO3)2 + 2NO↑+4H2O,可以用数轴表示:
。
3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4)将稀 H2SO4 滴入到 Fe(NO3)2 溶液中:
3Fe2++NO- 3 +4H+===3Fe3++NO↑+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总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5.18一.金属的通性1.位置:金属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角,最外层电子数大部分少于4个。
2.物理通性:大部分有延展性、金属光泽,都有导热导电性等。
3.化学性质:易失电子,被氧化,金属表现还原性。
4.钠、铝、铁、铜单质的重要性质钠铝铁铜与非金属单质O24Na+O2=2Na2OO2+2Na Na2O24Al+3O22Al2O33Fe+2O2Fe3O42Cu+O22CuOCl22Na+Cl22NaCl 2Al+3Cl22AlCl32Fe+3Cl22FeCl3Cu+Cl2CuCl2S 2Na+S Na2S 2Al+3S Al2S3Fe+S FeS 2Cu+S Cu2SH2O 2Na+2H2O=2NaOH+H2↑2Al+6H2O2Al(OH)3+3H2↑3Fe+4H2OFe3O4+4H2不反应HCl溶液2Na+2HCl=2NaCl+H2↑2Al+6HCl=2AlCl3+3H2↑Fe+2HCl=FeCl2+H2↑不反应NaOH溶液与水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不反应不反应CuSO4溶液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较复杂较复杂不反应制备2NaCl 2Na+Cl2↑2Al2O34Al+3O2↑Fe2O3+3CO2Fe+3CO2CuO+COCu+CO2二.钠及其化合物1.钠⑴钠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导热性固体银白色较小(比水大)较小(比水小)较低(用酒精灯加热,很快熔化)是电和热的良导体⑵钠的化学性质①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A:与氧气:4Na+O2=2Na2O(变暗);O2+2Na Na2O2(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B:与氯气:2Na+Cl22NaCl;C:与S:2Na+S Na2S②钠与水的反应(水中先滴入酚酞)2Na+2H2O=2NaOH+H2↑现象概述现象描述原因浮浮在水面钠的密度比水小游四处游动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熔融化成银白色小球钠的熔点较低,且该反应放出大量热响发出咝咝的响声钠与水反应剧烈红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生成了碱性物质③钠与酸的反应:2Na+2H+=2Na++H2↑④钠与盐溶液的反应: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6Na+6H2O+2FeCl3=6NaCl+2Fe(OH)3↓+3H2↑⑤Na可与某些有机物反应:2CH3COOH+2Na→2CH3COONa+H2↑;2CH3CH2OH+2Na→2CH3CH2ONa+H2↑;2C6H5OH+2Na→2C6H5ONa+H2↑;⑶钠的保存通常钠保存在煤油中,原因是①钠极易与空气中的O2、水蒸气反应;②钠不与煤油反应;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沉于底部。
注意:钠保存在煤油中,而不能保存在汽油、CCl4中,因汽油易挥发,CCl4的密度比钠的密度大,起不到隔离O2和H2O的作用。
⑷钠的用途:①冶炼金属:TiCl4+4Na Ti+4NaCl;②钠钾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③在电光源上,用钠制高压钠灯。
2.钠的重要化合物⑴Na2O、Na2O2和NaOH名称和化学式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氢氧化钠(NaOH)颜色和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无色固体类别碱性氧化物离子化合物过氧化物离子化合物碱离子化合物电子式Na+[]Na+Na+[]2-Na+Na+[]-氧元素化合价-2 -1 -2化学键离子键离子键非极性键离子键极性键稳定性不稳定比Na2O稳定稳定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不反应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O2↑+2H2ONaOH+HCl=NaCl+H2O与酸酐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2NaOH+CO2=Na2CO3+H2ONaOH+CO2=NaHCO3与盐溶液反应Na2O+2NaHSO4=2Na2SO4+H2ONa2O+H2O+CuSO4=Cu(OH)2↓+Na2SO42Na2O2+4NaHSO4=4Na2SO4+O2↑+2H2O2Na2O2+H2O+CuSO4=Cu(OH)2↓+2Na2SO4+O2NaOH+NaHSO4=Na2SO4+H2O2NaOH+CuSO4=Cu(OH)2↓+Na2SO4用途制氢氧化钠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化工原料、制纸浆、肥皂知识拓展:Na2O2的强氧化性:能氧化SO2、FeCl2、H2S、Na2SO3、等,因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
⑵Na2CO3和NaHCO3名称和化学式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颜色和状态白色晶体白色粉末水中溶解性易溶易溶(比Na2CO3溶解度小)热稳定性稳定不稳定: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HCO3-HCO3-+H+=H2O+CO2↑HCO3-+H+=CO2↑+H2O与某些碱反应Ba(OH)2+Na2CO3=BaCO3↓+2NaOH NaHCO3+Ca(OH)2=CaCO3↓+NaOH+H2O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与某些盐反应BaCl2+Na2CO3=BaCO3↓+2NaCl NaHCO3+NaHSO4=Na2SO4+H2O+CO2↑与CO2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不反应相互转化Na2CO3 NaHCO3制法NaOH+CO2=NaHCO32NaHCO32Na2CO3+H2O+CO2↑NaOH+CO2=NaHCO3鉴别加酸产生CO2加热难分解加酸产生CO2较Na2CO3快加热分解出CO2用途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发酵粉、治胃酸过多知识拓展:①钠在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OH(aq) →Na2CO3·10H2O→Na2CO3银白色→变暗→白色固体→溶液→白色块状→白色粉末②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若将盐酸逐滴缓慢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H++CO32-=HCO3-;HCO3-+H+=H2O+CO2↑。
现象:开始无气体生成,滴加到一定量后出现气体。
若将碳酸钠逐滴缓慢滴加到盐酸中:2H++CO32-=H2O+CO2↑。
现象:立即出现气泡。
(常用来相互鉴别)⑶钠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3.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名称和符号锂(Li)钠(Na)钾(K)铷(Rb)铯(Cs)原子序数 3 11 19 37 55结构原子结构结构简图电子式Li·Na·K·Rb·Cs·主要化合价+1 +1 +1 +1 +1 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个电子不同点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依次增多原子半径依次递增离子半径依次递增金属活动性依次递增质还原性依次递增阳离子氧化性依次递减物理性质颜色和状态银白色固体密度0.534g/cm30.97g/cm30.86g/cm3 1.523g/cm3 1.879g/cm3熔点依次递减沸点依次递减化学性质跟氧气反应4Li+O2=2Li2O4Na+O2=2Na2O2Na+O2Na2O22K+O2=K2O2K+O2KO2Rb+O2RbO2Cs+O2CsO2跟卤素反应2M+X2=2MX(M、X2分别表示碱金属、卤素)跟硫反应2M+S=M2S与水反应2M+2H2O=2MOH+H2↑反应剧烈程度:Li<Na<K<Rb<Cs与酸反应2M+2H+=2M++H2↑与盐溶液反应(CuSO4)制法2MCl2M+Cl2↑(K:Na+KCl K+NaCl)知识拓展:碱金属的特殊性:①Na、K需保存于煤油中,但Li的密度比煤油小,所以Li必须保存在密度更小的石蜡中或密封于石蜡中。
②碱金属中,从Li→Cs,密度呈增大的趋势,但ρ(K) <ρ(Na)③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Na、K等除外。
三.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与铝⑴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镁铝在周期表中位置第3周期第ⅡA族第3周期第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色态较低较低但大于镁熔点较小较小但大于镁密度较小较小但大于镁硬度较小较小但大于镁⑵镁铝的化学性质项目Mg Al与非金属反应O2方程式2Mg+O22MgO 4Al+3O22Al2O3现象剧烈反应、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S Mg+S MgS 2Al+3S Al2S3N23Mg+N2Mg3N2与H2O 方程式Mg+2H2O Mg(OH)2+H2↑2Al+6H2O=2Al(OH)3↓+3H2↑现象冷水慢,沸水快一般不反应,只有氧化膜被破坏后反应与酸反应Mg+2H+=Mg2++H2↑2Al+6H+=2Al3++3H2↑(常温下,在浓H2SO4、浓HNO3中钝化)与NaOH溶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与某些氧化物2Mg+CO22MgO+C 2Al+Fe2O32Fe+Al2O3主要用途镁合金汽车、飞机制造、照明弹等铝合金汽车、船舶、飞机制造、防锈油漆、导线、电缆等工业制备MgCl2Mg+Cl2↑2Al2O34Al+3O2↑2.镁和铝氧化物的对比氧化物MgO Al2O3属类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色态白色粉末、熔点高白色粉末、熔点高化学性质H2O MgO+H2O=Mg(OH)2↓(反应缓慢进行) 不溶解也不反应酸液MgO+2H+=Mg2++H2O Al2O3+6H+=2Al3++3H2O NaOH溶液不溶解也不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重要用途制造耐火、耐高温材料制造耐火、耐高温器材,冶炼铝3.镁和铝的氢氧化物氢氧化物Mg(OH)2Al(OH)3属类碱两性氢氧化物色态白色固体白色固体溶解性难溶难溶电离方程式Mg(OH)2Mg2++2OH-H2O+AlO2-+H+Al(OH)3Al3++3OH-与HCl等酸溶液Mg(OH)2+2HCl=MgCl2+2H2O(可溶于NH4Cl等强酸弱碱盐)Al(OH)3+3HCl=AlCl3+3H2O与NaOH溶液不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 热不稳定性Mg(OH)2 MgO+H2O 2Al(OH)3Al2O3+3H2O实验室制法可溶性镁盐加NaOH溶液Mg2++2OH- =Mg(OH)2↓可溶性铝盐加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4.铝及其化合物间相互转化、铝三角及相关图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图象离子方程式①向可溶性铝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又溶解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②向可溶性铝盐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过量出现白色沉淀Al3++3NH3·H2O=Al(OH)3↓+3N H4+③向NaOH溶液中滴加可溶性铝盐溶液至过量开始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Al3++4OH-=AlO2-+2H2O;3AlO2-+Al3++6H2O=4Al(OH)3↓④向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先沉淀又溶解H++AlO2-+H2O = Al(OH)3↓;Al(OH)3 +3H+=Al3++3H2O⑤向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至过量先无明显变化,后出现沉淀AlO-2+2H2O+CO2(过量)=Al(OH)3↓+HCO-32AlO2-+3H2O+CO2(少量)=Al(OH)3↓+CO2-3⑥向盐酸中滴加可溶性偏铝酸盐溶液至过量出现白色沉淀 4 H++AlO2-=Al3++2H2O;3AlO2-+Al3++6H2O=4Al(OH)3↓知识拓展:⑴Al(OH3)的两性:H2O+AlO2-+H+Al(OH)3Al3++3OH-酸式电离碱式电离当向Al(OH)3中加入酸溶液,平衡向碱式电离方向移动,使Al(OH)3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