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师资队伍结构-观测点综述-张延红

2.1.2-师资队伍结构-观测点综述-张延红
2.1.2-师资队伍结构-观测点综述-张延红

2.1.2 队伍结构观测点综述

系目前教师的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同时,不断完善和细化师资队伍的组成,通过人才引进、进修、培训等手段,促使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学缘、专业等主要结构指标达到科学合理,重点专业课、主干课等主要教学队伍的梯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为主、整体结构合理、发展趋势好的教师队伍。

一、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合理

(一)年龄结构

系注意教师年龄结构的配备和构成,为了保证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合理和新老交替、平稳过渡,系按照学科发展和教学梯队建设的总体规划,从引进人才入手,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学历、年龄、专业、技术职务档次、学术、科研、创作能力和成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形成了一支以老教师为学术导师,以中青年教师为教学科研骨干,年龄梯队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

表一教师年龄结构统计表

注:“所占比例”皆为百分比(%),下同。

(二)学位、学历结构

系十分注意教师学位、学历层次的建设,并采取有利措施逐年提高。针对计算机系师资队伍以往学位结构偏低的问题,学院从人才引进和加强培训、提高两个方面入手,加大提高师资队伍学位结构的力度。截止到目前,学院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2人,占师资队伍总数的75%。

(三)职称结构

系重视整体教师职称结构的科学与合理,并把它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我系师资队伍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比例不断提高,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已经达到了26%。

表三教师职称结构统计表

(四)学缘结构

系从加强师资结构的高度,教师来自于全国的各地的30所重点院校,形成了良好的学缘结构。

(五)主干课教师

系重视整体计算机学科主干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与课程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结3个专业的主要专业主干课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确认,对主干课师资队伍建设、认可教师的必备条件、课程建设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以课程负责人为骨干、每门课程不少于3名教师的主干课师资建设格局,在职称、年龄、学历等方面,务求拉开一定距离,形成科学合理的梯队结构。

二、师资队伍发展趋势好

(一)教师队伍整体层次大幅度提高

系极为重视一流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关注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围绕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改革,着眼于师资整体水平的建设和培养,近些年,在培养、引进、创作、学习、提高多方面的发展下,教师队伍业务精湛、数量充分、结构合理、趋势良好,整体层次大幅度提高。在各个专业学系的主干课形成了学术梯队。(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根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加大了教师培训,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培养和培训。并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和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重点培养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继续保持良好的学缘结构,提升整体学术活力。

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超过50%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学院高度重视提高专任教师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数比例,一方面鼓励在职专任教师通过进修培训提高学历(学位);

另一方面引进人才时适当提高学历(学位)要求。近三年来,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逐年提高,其比例已超过了50%。

四、存在的不足

(一)分专业,数媒及信管师资数量不足

从全系来看,师资数量比较合理,但如果分专业,数媒及信管是新办专业,从统计的结果看(2.1.2.1),教师数量不足。

(二)分专业,数媒及信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学术带头人缺乏。

(三)“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

由于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大部分,大学毕业直接任教者所占比例较大,加上办学规模的扩大,专任教师大多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较长时间到生产一线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