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的资料与图片
生物入侵相关资料

我国遭受400余种外来生物入侵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已达400余种,近十年来,新入侵我国的外来入侵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递增1-2种。
我国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的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8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说,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外来生物入侵的压力越来越大,呈现出传入数量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
据统计,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经有50余种。
鉴于严峻的防治形势,中编办于2004年批准成立了“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明确农业部作为外来物种管理的牵头部门。
目前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立法、防治工作进展顺利,灭毒除害行动成效显著。
张宝文介绍说,国家已经建立了由农业部牵头,国家环保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林业局、科技部、海关总署、国家海洋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全国外来生物防治协作组,成立了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
农业部也成立了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提供了组织和技术保障。
此外,农业部已经制定《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条例》和《全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治规划》起草工作。
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介绍,在2003年“一省百县”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试点行动的基础上,2004年灭毒除害行动规模扩大到“十省百县”,防治范围扩大到紫茎泽兰、豚草、水花生、少花蒺藜草和稻水象甲五种外来入侵生物。
统计显示,“十省百县”共印发10万张彩色招贴画,100万张“明白纸”,组织培训2500余期,培训42万余次,动员1200万余人次,集中铲除面积达2000万亩。
张宝文表示,今后我国将按照“广泛发动、除防并举、突出重点、综合防治”的方针尽快建立完善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管理体系,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和机制,启动外来入侵生物的风险评估工作。
初二生物入侵物种的危害及防治

初二生物入侵物种的危害及防治随着现代交通和全球化的发展,生物入侵物种(Invasive Species)已经成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严重威胁。
初二生物学教育应该重点关注生物入侵物种的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以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生物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经济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并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方法。
一、生物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危害生物入侵物种对原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它们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和繁殖力,能够迅速占领新的生态位,并与本地物种竞争资源。
入侵物种可能直接或间接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它们可能改变当地物种的种群结构、降低物种多样性、破坏生物链食物网络,甚至导致本地物种的灭绝。
例如,外来植物物种紫茉莉(Lantana camara)在很多地方成为了入侵物种,在印度洋群岛上已经对本地植物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二、生物入侵物种对经济的危害除了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外,生物入侵物种还对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它们会破坏农作物、园艺作物和林木资源,给农民和农业产业带来巨大损失。
例如,亚洲瓠(Asian Gypsy Moth)是一种来自亚洲的入侵物种,在北美的森林中成为了严重的害虫,对森林经济造成了很大破坏。
此外,生物入侵物种还可能对渔业、旅游和基础设施造成影响,损失几十亿美元。
三、生物入侵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除了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危害外,生物入侵物种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威胁。
一些入侵物种可能携带病原体,传播疾病。
例如,蚊子是脆皮血吸虫的传播媒介,它们会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一些入侵的植物物种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对人类造成中毒风险。
因此,在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方面,保护人类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四、生物入侵物种防治的方法为了应对生物入侵造成的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边境检疫和监测控制,预防入侵物种扩散和传播。
其次,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和社会参与,增强人们对生物入侵的认识,并主动参与控制和清除入侵物种的行动。
生物入侵的案例

生物入侵的案例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被引入到一个非其自然分布区域,并对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经济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现象。
下面将介绍一个关于生物入侵的案例。
美洲斑马贝(Zebra mussels)是一种来自欧洲的外来入侵物种,在20世纪80年代初被意外引入到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
这种贝类以其黑白相间的斑纹而得名,以其快速繁殖和适应力强著称。
美洲斑马贝最初是通过大型船只的贝骨转移而进入五大湖地区,并快速繁殖形成了大量的个体。
它们具有强大的附着力,能够在船只表面、水管、岩石和其他物体上形成致命的堆积物。
这些堆积物不仅会阻塞水源系统,还会导致航行障碍和设备故障。
美洲斑马贝还会吞食水中的藻类和浮游动物,对本地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竞争压力。
它们繁殖能力强,一个个体每年可释放几十万个卵,形成大量的幼体。
这使得它们能够快速占据并占据其他物种的栖息地,破坏本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平衡。
美洲斑马贝还对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它们滋生在渔业设施中,如渔网、水泵和船只上,导致渔业产品品质下降,减少了捕鱼量。
此外,美洲斑马贝还可能成为食物链中的一部分,传播寄生虫和病原体,对鱼类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为了控制美洲斑马贝对五大湖地区的影响,美国和加拿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一项措施是在船只抵达港口之前清洁、排除,并添加杀灭美洲斑马贝的化学物质。
此外,一些地方鼓励人们不要使用五大湖地区的水源进行冲浪、游泳和其他水上活动,以减少外来物种的传播。
然而,由于美洲斑马贝繁殖能力强和其种群广泛分布,对其彻底控制十分困难。
虽然人类通过各种措施已经减缓了其传播速度,但它仍然对五大湖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了持续的威胁。
这个案例展示了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危害。
为了保护生活环境和生态平衡,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对外来物种的监测、防控和管理,以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

《重点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一、福寿螺:福寿螺这东西可真是个大麻烦!它就像一个贪吃的小怪兽,见啥吃啥。
我老家那边的水稻田,以前可干净了,后来不知道从哪来了福寿螺,把水稻苗啃得乱七八糟。
我有个伯伯,本来指望着稻田有个好收成,结果被福寿螺害惨了。
他气呼呼地说:“这福寿螺太可恶了,怎么就跑我们这儿来了!”好多农民都为了消灭它头疼不已。
你说这福寿螺是不是很让人讨厌。
二、红火蚁:红火蚁那可是相当厉害的角色!它们就像一群小恶魔,到处“作恶”。
我有个朋友在公园散步,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红火蚁的窝,瞬间就被一群红火蚁围攻了,被咬得又疼又痒,脚都肿了起来。
他苦着脸跟我说:“哎呀,我这是遭了什么罪呀,这些红火蚁太可怕了!”后来听说好多地方都受到了红火蚁的侵扰,它们不仅会咬人,还会破坏生态环境。
你有没有听说过红火蚁的“恶行”呢!三、豚草:豚草可是个“不速之客”,它就像一个霸道的家伙,在好多地方安营扎寨。
我记得有一次去郊外玩,看到路边长满了豚草,那一片的其他植物都被它欺负得长不好了。
有个搞植物研究的大哥说:“豚草的繁殖能力超强,会和本地植物抢养分、抢阳光,对生态平衡影响可大了。
”你想想,这样下去,那些本地的植物多可怜呀,你身边有没有见过豚草呢?四、加拿大一枝黄花:加拿大一枝黄花长得可漂亮了,但它却是个“美丽的杀手”,它就像一个侵略者,在野外迅速扩张地盘。
我有一次路过一片荒地,看到满是加拿大一枝黄花,黄灿灿的一片。
后来才知道,它会排挤其他植物,让好多本地植物都没法生存。
有个环保志愿者说:“我们得赶紧想办法对付它,不然生态系统都要被它破坏了。
”你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了解多少呢?五、巴西龟:巴西龟看起来萌萌的,其实也是个“小麻烦”。
它就像一个外来的“小霸王”,在一些水域里可嚣张了。
我有个小伙伴,他家里养了一只巴西龟,后来不想养了就放生到河里了。
结果呢,河里的其他小鱼小虾可遭殃了。
有个钓鱼的大叔说:“最近河里的鱼少了好多,估计就是这些巴西龟闹的。
生物入侵实例

生物入侵事例千万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屏障。
然而近几百年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这些屏障渐渐失去它们应有的作用,外来物种们借助人类的帮助,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繁衍扩散,它们到底是朋友还是敌人?2003年初,一个冬日的午后,我们走进北京海洋馆,参观经过处理的食人鲳。
不久前食人鲳曾是人们争相参观的热宠,它们撕扯活鱼的景象不知让多少人心惊胆战,号称“水中狼族“。
但此刻,它们却只有一动不动地躺在冰柜中,睁着无望的双眼。
关于食人鲳的报道随着它们的沉寂渐渐低落。
然而,制造轰动的始作俑者虽已沉寂,关于外来入侵种的思考却不会随之停止。
人们为什么对它们如此敬畏,甚至都不容它们生活在小小的水族箱内,难道仅仅是因为它们生性残暴吗?“因为在中国本土并没有这种鱼”,海洋馆的负责人介绍道,“食人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在我国的自然界中没有天敌。
体质强壮、对水质要求不严格的食人鲳,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很容易找到适宜繁殖生长的水体,一旦流入自然水域,必将打破现有的生物链,威胁土著鱼类的生存,就如同侵略者入侵一样,对生态的破坏不堪设想。
”我曾看过一些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报道,但总觉得微甘菊、紫茎泽兰、空心莲子草、麦穗鱼这些略显柔弱的名字如何能与“入侵“联系起来呢?食人鲳尖牙利齿倒也罢了,太湖银鱼长不盈指,又如何能“造成生态系统毁灭性打击“呢?外来入侵物种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小龙虾就是入侵物种“外来种实际上已经来到我们生活之中,只是我们还不知道罢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吴岷博士是我国贝类研究的专家,谈起贝类入侵种如数家珍。
“比如说,北京人非常爱吃的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墨西哥,后向北美扩散,给美国五大湖泊的渔业生产和堤坝造成了极大威胁。
上世纪20至30年代经日本进入我国南京地区,随后在江浙一带迅速繁衍,对当地的鱼类、甲壳类、水生植物极具威胁。
它们会在水稻田堤坝上挖洞筑穴,现在小龙虾已经在洞庭湖大量繁殖,威胁到堤坝设施。
生物入侵者的例子

生物入侵者的例子简介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进入一个生态系统,繁殖和扩散,对当地生物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这些外来物种通常没有天敌,可以迅速繁殖并占领生态位,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入侵者的例子。
亚洲鲤鱼亚洲鲤鱼(Asian Carp)是一种原产自亚洲的淡水鱼类,最初被引入美国作为池塘鱼。
然而,这些鱼类逃逸并成功定居在密西西比河系统中,对当地鱼类和水生植物造成了严重威胁。
亚洲鲤鱼以大量浮游生物为食,会捕食和竞争当地物种资源,导致当地鱼类减少,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火蚁火蚁(Fire Ants)原产于南美洲,但在20世纪初被引入到美国。
这种蚂蚁具有侵略性,可以迅速建立庞大的巢穴,并对当地的昆虫、小动物和鸟类造成威胁。
火蚁的咬口疼痛,并且会释放有毒的化学物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火蚁还破坏了当地农作物和造成土壤侵蚀问题。
澳洲入侵植物澳洲是一个多生态区域,其许多植物物种在其他地区被认为是入侵者。
例如,龙舌兰(Agave)在许多地方被引入作为观赏植物,但其具有快速的生长速度和适应力,往往会蔓延到当地植物群落中。
龙舌兰的浓密叶片组成的茎叶阻碍了其他植物的生长,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
欧洲鼠类欧洲鼠类(European Rats)是一种常见的入侵者,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分布。
这些鼠类具有快速繁殖能力和强大的嗅觉。
它们会进入人类住宅和商业区,吃掉粮食、咬坏电线,甚至传播疾病。
欧洲鼠类对当地生态系统也有重大影响,例如对当地鸟类的食物竞争和捕食鸟蛋。
非洲鲎非洲鲎(Green Crabs)原产于欧洲,但被引入到北美和澳大利亚,并成为当地的生物入侵者。
这种蟹类具有强大的食欲和竞争力,可以吃掉当地螃蟹、贝类和其他底栖生物。
非洲鲎对海岸线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对当地渔业和水域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应对生物入侵?应对生物入侵是一项全球性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控制和管理生物入侵的方法:1.监测和早期预警:建立监测系统来及早发现外来物种入侵,并迅速采取措施遏制扩散。
物种入侵案例

物种入侵18种典型案例1、亚洲鲤鱼亚洲鲤鱼产于东南亚,包括草鱼、青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
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解决淡水水藻泛滥问题而从中国引进,由于亚洲鲤鱼繁殖能力强,缺少天敌且美国人不爱吃,很快便泛滥成灾危害到当地生态系统,从2009年开始美国政府开始捕杀亚洲鲤鱼,但效果一直不理想。
2、舌头鱼舌头鱼又叫黑鱼、乌鱼、财鱼等是我国名贵淡水鱼,2002年被美国的钓鱼爱好者偶然在鱼塘发现,这是舌头鱼首次在美国被发现,与亚洲鲤鱼一样,在美国也成了影响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不过与亚洲鲤鱼入侵不同的是,舌头鱼是因为养鱼爱好者在鱼塘放养造成的。
3、葛根多年生的豆科类草质藤本植物,根茎叶均可做药材用在我国全身是宝而在美国却成了头疼的入侵物种。
1876年美国人引进葛根用作装饰自己的庭院,后来又因其耐寒耐旱保持水土,变大面积推广种植。
由于美国气候非常适合葛根生长,所以葛根在美国一发不可收拾,破坏了大量农田与森林。
4、野兔以前的澳大利亚本没有野兔,但如今让他们谈兔色变。
1859年墨尔本动物园从英国带来24只兔子,给人观赏。
但后来由于动物园发生火灾,兔子逃逸到草原上,从此灾难便开始降临,由于在澳大利亚兔子没有天敌,而且那里饲草丰美,兔子大量繁殖,数量激增,不仅造成了牧草损失还造成水土流失。
5、八哥1890年纽约的一个莎士比亚崇拜者,因莎士比亚戏剧中提到过八哥,便在中央公园放飞了从欧洲买了的60八哥,次年,又放飞40只。
他想让美国人都能看见这种鸟,但始料不及的是八哥繁殖速度很快,随后就给美国带来很大灾难,据说每年农业因为八哥损失达8亿美元。
6、缅甸蟒蛇原产地位于东南亚,在美国一些人开始把缅甸蟒蛇当宠物养,结果一段时间后蟒蛇的体型超乎其想象,因此他们便将蟒蛇弃养在野外。
2005年,在佛罗里达州的沼泽地发生蟒蛇与鳄鱼生死搏斗事件而进入美国人视野,当时就捕获230多条,数量之多已经给当地造成了威胁。
7、海蟾蜍因为其能消灭甘蔗里的害虫又称甘蔗蟾蜍,1935年时澳大利亚引进120只海蟾蜍用来消灭甘蔗的害虫,但最终由于其毒性大繁殖能力强给澳大利亚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失。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案例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案例外来入侵物种是指非本地生态系统的物种,由人类活动引入到新的地理区域,并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危害的物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外来入侵物种的问题日益严重,对中国的生态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传播和危害,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下面就介绍两个典型案例。
案例一:紫外线灯杀虫防治草蛉虫草蛉虫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源自南美洲,因种群繁殖力强、食物适应性广、嗜好经济作物等特点,在中国南方地区成为重要的害虫。
为了有效控制草蛉虫的传播和大面积的发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利用紫外线灯技术研发出了一种高效灭蛉虫装置,并在草蛉虫的危害重点地区进行实施。
该装置通过紫外线灯的辐射吸引草蛉虫从飞行中被吸引到装置中,进而通过电网进行捕捉和死亡。
紫外线灯具有高能量、波长合适的优点,能够吸引和杀死飞行昆虫,从而有效控制草蛉虫的种群数量。
该装置不仅具有高杀蛉虫效果,而且对环境友好,可以替代传统化学农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案例二:电子标识追踪外来水生生物外来水生生物对中国的水域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精确追踪外来水生生物的活动范围和传播路径,中国的科研人员发展了一种电子标识追踪技术。
通过给外来水生生物植入微型电子芯片,并利用接收装置读取芯片中的信息,科研人员可以追踪记录水生生物的行踪,从而更好地了解其分布范围和传播路径。
这种电子标识追踪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监测手段,不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同时可以提供准确的活动信息。
通过对外来水生生物的追踪,中国科研人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其对当地生态系统和经济的危害。
总结起来,中国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通过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运用创新技术和手段,中国可以更好地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传播和危害,保护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
然而,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中海果蝇
蜥蜴
非洲蜗牛,学名褐云玛 瑙螺,也就是人们常说和 常食用的东风螺、菜螺、 花螺、法国螺。非洲大蜗 牛是一种繁殖很快的大型 陆生贝类,它们危害农作 物、蔬菜,危害生态系统, 而且还是许多人畜寄生虫 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
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
虾,它们的原产地是中、南 美洲,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养 殖,并在野外形成数量巨大 的种群,在我国长江中下游 以及华南分布很广。
椰心叶甲虫
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目前 我国已经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 入侵动物。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 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 生物中,中国已有50余种。我国 因为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直接和间 接损失每年达到1198.76元,据最 新研究表明,在全世界濒危物种名 录中的动植物,大约有35%至46% 是由外来生物入侵引起的,生物入 侵已成为导致物种濒危和灭绝的第 二位因素,次于生存环境的丧失。
“黄花开后百花杀”
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根系分泌物 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并且快速繁殖,若侵入农田会使 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如果不加以控制,“一枝 黄花”极容易形成单一群落。
加拿大一支黄花
美国白蛾也叫秋幕毛虫,1979年从辽宁丹东进入我 国。随后这位不速之客相继在山东、陕西、河北、 上海等地出现。近20年来,美国白蛾对这些地区的 园林绿化和林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它们的四 龄幼虫可危害300多种植物,具有暴食性,成片的 树林常被横扫一光,被称为无烟的火灾。
食人鲳 在中国
2002年左右,食人鲳被带到了中 国,而且有一个冠冕堂皇的身份: 观赏鱼类。食人鲳,又名食人鱼。 原产南美,以凶猛闻名,不能与 其他鱼共养。在亚马孙河流域, 人们过河时,常常要先向河里投 掷牛肉等把食人鲳诱开。在巴西 的一个州里,每年约有1200头牛 被它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 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 人鲳的攻击。
目前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 100亿元,光是打捞费用就高达5至10亿元。
福寿螺卵和受害的农田
薇甘菊
薇甘菊又名小花假 泽兰 。如果听任它 生长,几年间就能 让整座山的植被全 部萎缩甚至死去, 所以它有“植物杀 手”的“美誉”。 20多年前,它作为 护滩植物引入我国。 近几年来,在珠江 三角大肆蔓延。
我国暂停从菲 律宾进口凤梨 香蕉种苗
据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齐中熙)国家质检总局、农 业部、国家林业局日前联合发出布告,宣布暂停从菲律宾 进口凤梨、香蕉种苗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一经发 现,一律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据悉,今年一月,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对菲律 宾进口的凤梨种苗实施检疫时,截获一类危险性有害生 物——香蕉穿孔线虫。为防止疫情传入,保护我国农林业 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决定对菲律宾凤梨、香蕉种苗 等香蕉穿孔线虫寄生植物采取临时紧急检疫措施。 (摘自2002年2月21日《每日新报》)
外来入侵生物资料与图片
富安中学刘瑛
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荡
山间溪水中的鱼虾
日本人入侵中国
凶残的松树杀手
1982年,南京中山陵附近的松树林生 了 一种“怪病”,生病的松树莫名其妙地一 棵接着一棵倒下了。经彻查,发现这些松 树是感染了一种名叫松材线虫的入侵生物。 此后,警报一个接着一个,到2001年,江 苏、安徽、广东等10个省市都发现了这种 凶残的松树杀手。据统计,由于它的入侵, 我国每年都有600多万株松树受害致死, 传播松材线虫 南方的5亿亩松林受到了严重威胁。每年 的松墨天牛 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到25亿元, 间接损失则达到了250亿元。
巴西龟在中国
红耳龟(巴西龟) 的原产地在南美洲, 目前已经被世界自 然保护联盟列为世 界最危险的100个 入侵物种之一。
绿色杀手——紫茎泽兰
一种美丽的植物,开白色的小 花,一年四季常绿,繁殖能力 极强……有它在的地方,任何植 物都不能生长,它就像一个 “绿色杀手”,将所有的植物 “杀死”,所到之处成为一片 “绿色沙漠”。目前由中美洲 入侵的这种可怕植物已经将四 川凉山州800万亩优良草场变成 自己的王国,而且它们正以每 年30公里的速度悄悄向成都逼 近……
牛蛙:原产于北美洲。因食
用而被引入,现遍布于北京以 南的许多地区。它威胁两栖类 生物、昆虫、鱼类的生长。
吞食鱼类
咬断鱼杆
食人鱼,原产于亚马逊河,外表妖艳,性情残暴,能够 在短时间内将大于自己体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吃 掉。2002年左右一些人引进到我国供人观赏,结果流入 了江河鱼塘,大量地“屠杀”水中其他的鱼类,给当地 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危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凉山州草原站站长在向记者 介绍它们在凉山州的疯长
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主要外来杂草 107种,外来害虫32种,外来病原菌23 种……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公布:紫茎 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 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 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 美国白蛾、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斑贝
欧洲大陆的斑贝
斑贝堵塞的管道
天牛
水葫芦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大约于20世纪 初传入我国。水葫芦,降低水产品产量, 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甚至威胁周围居民和 牲畜生活用水。云南昆明市滇池内连绵 1000公顷的水面上全部生长着水葫芦,由 于水质污染和因此而导致的水葫芦的疯长, 滇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已处于灭绝的边缘。 资料记载,60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 有16种,水生动物68种,但到80年代,大 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仅存30 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