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调调度自动化业务接入调度数据网方案说明
某500kV变电站自动化业务接入总调数据网A、B平面

某500kV变电站自动化业务接入总调数据网A、B平面发布时间:2021-01-14T02:44:11.435Z 来源:《中国电业》(发电)》2020年第23期作者:王雨佳[导读]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Operation Smart System,简称:OS2),是由南方电网提出的支撑二次一体化发展的技术体系,可以通过规范二次系统数据源、数据流、数据建模、数据接口、功能要求,整合装置,实现全公司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升电网智能化运行水平。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东莞 523600摘要:本文对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进行了介绍,简析了变电站总调数据网A、B平面运行模式下厂站端自动化业务接入的工作要求,并以某500kV变电站为例提出了监控系统安全区II纵向加密认证及远动业务、PMU业务的改造方案。
关键词:OS2网级主站、智能远动机、纵向加密机、功角测量系统0前言500千伏某变电站主变规模终期为4台100万千伏安、500千伏出线终期6回、220千伏出线终期16回的大型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需处理大量业务数据并将其送至网级主站端。
2017年南网总调调度数据网A、B平面分割工程完成,新建OS2网级主站系统即将投运,原OPEN3000系统将作为总调备用系统运行。
根据《南方电网总调直采厂站接入网级自动化主站技术方案》的要求,接入总调调度数据网的500kV某变电站需同步完成A、B平面接入配置和调试,即完成监控系统安全区II纵向加密认证改造及远动业务、PMU业务接入总调调度数据网工作。
1简析总调数据网OS2系统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Operation Smart System,简称:OS2),是由南方电网提出的支撑二次一体化发展的技术体系,可以通过规范二次系统数据源、数据流、数据建模、数据接口、功能要求,整合装置,实现全公司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升电网智能化运行水平。
其中需要规范的二次系统包括保护、安自、通信、自动化、计量、设备状态监测等各类厂站端和主站端设备与系统。
我国南方电网调度系统自动化管理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管理规定1 总则1.1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是指直接为电力调度服务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包括在此系统运行的应用软件。
调度自动化系统由调度端主站、厂站端子站、传输通道以及相关设备组成。
1.2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确保电网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高电网调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使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根据《中国南方电网调度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调度自动化专业规程、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1.3 本规定适用于南方电网,与南方电网运行有关的各电网调度机构和发、输、变、供电单位以及在南方电网从事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科研、设计、施工、制造等单位,均应遵守本规定。
2 管理机构与职责划分2.1 管理机构2.1.1 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遵循统一调度、分级管理、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
2.1.2 总调设调度自动化管理机构,代表南方电网公司行使调度自动化专业管理职能。
2.1.3 各省(区)中调应设相应的调度自动化管理机构,代表省电网公司行使对本省(区)的调度自动化专业管理职能。
2.1.4 超高压公司应设调度自动化专责或兼职人员,负责超高压公司调度自动化统筹管理工作。
2.1.5 各供电单位(超高压公司各局)应设调度自动化管理机构或专责,负责所辖电网(厂站)调度自动化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2.1.6 与南方电网并网的发电企业,应设专门的管理机构或专责人员负责调度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2.1.7 总调、中调(超高压公司)、供电部门(超高压公司各局)或发电企业的调度自动化管理机构或专责,在专业管理上依次为上下级关系,下级接受上级的业务领导。
各级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机构之间应相互配合、紧密合作。
2.2 总调调度自动化管理机构职责2.2.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电力行业颁发的各项规程、规定、标准和导则;负责南方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管理制度的编制。
2.2.2 负责监督全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调度数据网络设备

九州方园博州新能源博乐30MWp光伏电站项目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技术协议书新疆电力设计院2012年08月目录1 货物供需局部42 总那么53 标准协议64 路由器技术要求84.1 系统概述84.2 网络技术要求84.3 设备技术要求85 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105.1 环境要求105.2 机箱尺寸105.3 接地要求105.4 根本功能106 纵向加密装置技术要求116.1 产品规格116.2 装置技术要求127 电能量远方终端157.1 电能量远方终端功能技术要求157.2 MODEM (17)7.3 通道防雷保护器178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技术协议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1协议性引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使用环境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装置额定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装置功率消耗错误!未定义书签。
8.5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总的技术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验收试验179.1 概述179.2 现场验收试验(SAT) (18)10 质量保证及管理1911 技术效劳2012 备品备件、仪器仪表及专用工具2013 技术资料、图纸和说明书2014 设计联络会及培训2215 图纸资料提交单位2216 工程概况2317 技术差异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货物供需局部表1 货物需求及供货围一览表屏体颜色:冰灰桔纹2 总那么2.1 本技术协议书为九州方园博州新能源博乐30MWp光伏电站项目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电能量远方终端的技术协议和说明,包括设备的功能、性能、结构、硬件、软件、验收、质量保证措施、技术效劳等要求。
2.2本技术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协议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2.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协议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协议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的技术协议专用局部的“卖方技术偏差表〞中加以详细描述。
配电终端NAT方式接入调度数据网

个过程来建立通信双方 的网络连接 , 而通常这 2 ) 无法端到端 的 I P 跟踪。N A T在实现上将
个转 换 的过程 需要 时 间上 的开销 。
;
i 只 珊
精攮
多 个 内部 主 机 发 出 的连 接 复 用 到 一 个 I P上 , 这
就使依赖 I P进行 主机跟踪的机制都失效了。它 可 以隐藏私 网地址 的网络 I P和网络结构 ,使得
随着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 的馈线故 障定位于隔 离和 自动恢 复供电 、 负荷控制 、 远程 自动读表 、 最 低 网损 、 电压 无 功 优 化 、 线损 精 细化 管 理 系统 等
新技术 、 新 系统 , 接人 配 网 自动化 主站 系统 的各 种 配 电终端越 来越 多 。配 网 自动化 主站 系统 在现
2 0 1 3 年第 6 期
上 海 电力
配 电终端 NAT方式接入调度数据 网
高靖 宇 , 李 宏 , 朱 江 , 沈 豪栋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市北供 电公司 , 上海 2 0 0 0 7 2 )
摘
要: 配电网作为输配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 , 其实现 自动化 的程度与供用 电的质量和可靠性密切相关 。配 电 自
庞 大 的内 网主机就不 再需要 公有 I P地址 了。
阶段只接人了各种 K型站 、 P型站远动终端的情 况下, 使用 目 前 的网络配置的 I P 地址池空间已经 用去 6 7 %, 在不久 的将来 随着配网 自 动化 的发展 的深入 , 各种大量的配电终端 的接人 , 将面临 I P 地址 严 重不足 的境 地 ,因此 , I P地址 空 间不 足是 目前 迫切 需要 解决 的 问题 。
个对外的访问请求在到达 目标以后 ,表现为由本
地区调度数据网的建设及应用

随着通 信技术 的快 速发展 , 光纤 通信 已成为 主 要传 输通信 方式 , 区通信 网络 建设 日趋 完 善 , 地 阜 阳供 电公 司所辖 变电站 已全部 实现 光纤 环网通信 , 利用 光纤通 信构建 高速 调 度数 据 网是 建设 电 网的
关键 词 : 度数据 网; 调 网络通信 ; 网络安全 防护
中圈 分 类 号 :N 1 . T 9 92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5— 6 1 2 0 )o一 0 6一 4 10 74 (0 8 s 0 2 O
0 引言
电 网数 据 通信 是 电 网 自动化 水 平及 电 网安 全 稳 定运行 的基 础保 障 , 随着 电 网规 模 的不 断扩 大 ,
据 的问题 , 造成数 据 丢失 或 系统 出错 , 只能 采取 减
少 采集 数据 点 的方 法缩短数 据传 输时 间 , 使得 系统
数据 的实用 性大大 降低 。
入应 用 , 求 电 网数 据 能 以大 容 量 、 速 度 传 送 。 要 高 随着通 信技术 的飞速 发 展 , 纤通 信 已广 泛应 用 , 光
站没 有实现 联 网 , 集控 站 内人 员对变 电站 内的设备 状 态只能 通 过 S A A 系统 监 视 , S A A 系统 CD 而 CD
采集 的信息 并不完 全 , 一些设 备状 态并不 能如 实 对
了解 。
与远 方系统通 信 , 仅传输 速度 、 不 信息 容量 受限 , 而 且每 个设备 需要有 自己单 独 的通道 , 通信设 备维 护
必然 选择 。
随着综 合 自动 化 系 统 的 投 入 运 行 , 电站 内 变 R U采 集 的信 息量 大 大增 加 , 于 大 型 2 0k 变 T 对 2 V 电站 , 在低速 通道 下 主站 数 据 刷新 很 慢 , 些 遥 信 有
调度自动化系统搬迁实施方案

调度自动化系统搬迁实施方案目录1. 内容概括 (2)2. 总体框架与需求分析 (2)2.1 系统评估 (4)2.2 功能需求 (6)2.3 非功能需求 (8)2.4 技术评估 (9)3. 搬迁方案设计 (11)3.1 设计原则 (13)3.2 系统架构设计 (13)3.3 数据迁移方案 (14)3.4 配置迁移方案 (15)3.5 用户迁移方案 (17)4. 实施计划 (18)5. 迁移过程管理 (19)5.1 迁移准备 (21)5.2 迁移操作 (22)5.3 迁移验证 (23)5.4 问题解决流程 (24)6. 系统测试与验证 (25)6.1 测试计划 (27)6.2 测试案例 (28)6.3 测试执行与报告 (30)6.4 性能测试 (30)7. 上线与培训 (31)7.1 上线策略 (32)7.2 用户培训 (34)7.3 文档更新 (35)8. 运营维护 (36)8.1 日常运维 (37)8.2 故障处理 (39)8.3 性能监控 (40)8.4 数据备份与恢复 (41)1. 内容概括本实施方案旨在详细规划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搬迁过程,确保新旧系统顺利过渡,提高生产效率和数据准确性。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内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所有相关设备和软件,包括但不限于等。
本实施将采用分阶段、逐步迁移的方法进行,确保每一步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方案参考了公司内部以往的项目管理经验、技术文档及相关行业标准。
本方案共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负责不同的方面,如背景分析、目标设定、实施步骤、风险评估、资源需求等。
2. 总体框架与需求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首先明确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搬迁工作的总体框架,包括系统搬迁的目标、原则、范围和时间线。
其次,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以确保新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系统搬迁的目标在于提高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效率、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新系统的架构设计应当确保高度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要考虑对现有环境的兼容性,以及对未来潜在的技术升级的准备。
调度自动化概述

调度自动化概述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调度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从最初的简单控制和监视,到现在的全面监测和控制,使得电力系统的调度越来越精细和可靠。
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是将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转化为可以识别的数据信号,再通过通信网络将这些数据信号传输到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包括: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电力系统的各种设备和机组进行调度和控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监测和预警;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进行优化和控制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已经越来越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使得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好地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些技术的应用也使得调度自动化系统能够更好地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进行优化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随着技术的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也将越来越智能化,为电力系统的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化生产线是指通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等手段,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本文将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概述,介绍其特点、组成、应用和发展趋势。
自动化生产线具有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等特点。
与传统的生产线相比,自动化生产线采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技术,能够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人力成本。
同时,自动化生产线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不良率,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是自动化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机器人、自动化机床、传送带等。
电力调度传输解决方案

该方案通常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网 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调度 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具有高效、 稳定、可靠的特点。
解决方案的分类和适用范围
分类
根据不同的技术应用和需求,电力调度传输解决方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光纤 传输、微波传输、电力线载波传输等。
适用范围
该方案适用于各级电力调度机构、变电站、发电厂等电力系统关键节点之间的 数据传输和通信,满足电力调度、运行控制、市场交易等多种业务需求。
通过优化调度策略,电力调度传输系统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 降低能源损耗。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需要电力调度传输系统的支持,能够促进可再生 能源的利用和发展。
02
电力调度传输解决方案概述
解决方案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电力调度传输解决方案是一种针对电 力系统调度传输需求的方案,旨在提 高电力调度效率、保障电力传输安全 和稳定。
高调度效率和准确性。
智能化分析
通过智能化分析工具,对电力调 度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调度决
策提供有力支持。
智能化运维
采用智能化运维技术,实现电力 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监控、故障诊
断和修复,提高运维效率。
自动化发展趋势
自动化调度
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控制, 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调度效率。
自动化运维
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采用自动化运维技术,实现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 化监控、故障诊断和修复,提高运维效率。
自动化决策
通过自动化决策技术,实现电力调度的自动化决 策,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安全性发展趋势
安全性保障
01
加强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性保障措施,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调调度自动化业务接入调度数据网方案说明
一、 系统接入工作说明
各调度数据网地调接入网由A、B双网组成,相互独立,业务通
过双平面网络同时承载,互为备用。主站系统在接入调度数据网时需
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根据调度数据网运行管理办法向市调自动化处提交业务
接入申请,由市调下发统一地址编码规划;
2. 各地调SCADA系统两台前置均需要与地调的调度数据网
A、B网实时业务接入交换机连接,即实现主、备调间数
据同步,又实现对变电站数据采集;
3. 地调两台前置服务器安装新网卡,如槽位不足,可以将
原网卡改为双端口网卡,最终保证每台前置服务器具备
两个空闲网口;
4. 各供电公司备调远程工作站所需主、备用通道需要向信
通公司申请;
5. 当前,具备调度数据网的供电公司有城区、朝阳、海淀、
丰台、石景山、亦庄、房山、怀柔、顺义等9个地区。
其余通州、大兴等7个地区将在11月底前陆续具备;
6. 调度数据网具备条件的各供电公司,厂站远动装置具备
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安排远动业务通过调度数据网承载
的切改工作,开展切改工作前,向市调自动化处上报厂
站切改计划,站端装置需要进行相应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