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煤矿水泵房自动化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一、引言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煤矿井下排水效率,降低煤矿事故风险,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工作流程。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矿工造成伤害,同时保证排水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高效性原则:提高排水效率,缩短排水时间,减少煤矿生产中的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益。

3. 省能性原则:通过优化系统设计,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可维护性原则:设计方便维护、检修和更换排水设备,减少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

三、主要组成部分1. 井下水位监测系统:通过安装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水位,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

2. 自动排水泵站:根据井下水位变化,自动启动、停止和调节排水泵的工作,确保井下水位始终在安全范围内。

3. 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井下主排水管道和支管,通过合理布置管道,将井下积水迅速排出矿井。

4. 控制中心:集中监控和控制整个自动化排水系统,实时接收井下水位数据,发出控制指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工作流程1. 水位监测与数据传输:水位传感器安装在井下关键位置,实时监测井下水位,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

2. 控制中心数据处理:控制中心接收到井下水位数据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井下是否需要排水。

3. 自动排水泵控制: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自动排水泵站启动、停止和调节排水泵的工作,以控制井下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4. 排水管道系统运行:排水泵将井下积水抽出,通过排水管道系统迅速排出矿井,确保井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5. 故障报警与维护:系统设有故障报警装置,一旦发生故障,控制中心将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并派遣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五、系统优势1. 提高矿井安全性:通过自动化排水系统,及时控制井下水位,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一、引言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然而,煤矿井下排水向来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人工排水方式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为了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标准格式。

二、系统概述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是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实现煤矿井下排水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该系统主要包括水位监测、排水泵控制、管道网络管理和数据监控等子系统。

1. 水位监测子系统水位监测子系统通过安装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煤矿井下各个水池的水位情况。

当水位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并触发排水泵的启动。

2. 排水泵控制子系统排水泵控制子系统负责控制排水泵的启停和运行状态监测。

系统根据水位监测子系统的信号,自动控制排水泵的启停,并实时监测排水泵的运行状态,如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以确保排水泵的正常工作。

3. 管道网络管理子系统管道网络管理子系统用于管理煤矿井下的排水管道网络。

系统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计,实时监测管道的压力和流量,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管道的运行状态分析和故障诊断。

4. 数据监控子系统数据监控子系统是整个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核心部份。

系统通过安装数据采集设备,实时采集和存储煤矿井下排水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水位、水压、流量、温度等。

同时,系统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匡助矿工监控煤矿井下排水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三、系统特点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性:自动化控制和监测能够提高排水效率,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2. 安全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煤矿井下的水位、压力等参数,及时发出报警信号,保障矿工的安全。

3. 稳定性:系统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4. 可扩展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满足不同煤矿的需求。

选煤厂底流泵房自动化的设计

选煤厂底流泵房自动化的设计
Ab ta t h s t x i s a h p c a h t t e p r h o e h o l f c o y b t o o f o h u p h u e sr c :T i e t a m t t e s e i l t a h a t c o s s t e c a a t r o t m t l w t e p m o s

c os ho e a mou t n of t co l a o 一 一 c al nd t y g u f r t c oo t c al act ry ot om t f w n ai he a f ct ry o i us r ro p a m o h se he o f o b t o lo t p mp ou as an xa he u h se e mpl e, i ro ce t ch ose nt du d o o th co fa or b e al ct y ott m o to fl t pu h se r ow he mp ou p odu i n ct o

要: 本文针对部分选煤厂底流泵房所处地理位 置的特 殊性,以年产精煤 3 0万吨 的大型选煤厂 一一平顶 山煤业集团 0

田庄 选 煤 厂 底 流 泵 房 的 自动 化设 计 为 例 ,介 绍 了选煤 厂底 流 泵房 生产 自动 化实 现 的 一 种经 济适 用 设 计 方 案 在建设 节约型社 会 的原则下,该设计方法在大中型选煤厂底流泵房 自动化实现过 程中,有着较好的经 济效 益,具有推广价值和 意义 。本设计
以实用控制技术为主,节约投资,实现简单,系统功能齐全,生产安全可靠,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应用选煤工业中。具有
较高 的适用性和较 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控制:自动化: 水位检测: 信号指示:声光报警 中图分类号 :T 2 P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l 7 — 7 2 (0 64 0 7 — 2 1 4 9一2 0)— 0 7 0 6

煤矿水泵自动控制系统

煤矿水泵自动控制系统

煤矿水泵自动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一、概述煤矿水泵自动控制系统是根据煤矿矿井的实际情况,在原来的设施基础上进行自动化改造,以使设备在无人干涉的情况下自动运行和自我诊断的一套系统。

通过工业计算机的决策控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控制,使设备达到最佳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有效地节约能源、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运行成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目的。

系统综合了工业控制技术和现代软件技术,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可与全煤矿自动化系统进行联网,作为全煤矿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二、系统功能和特点1、无需人为干预,由工业计算机控制,根据水位自动启、停水泵,自动实现水泵的轮换工作,做出合理调度;2、系统具有过载、欠压、泄漏、超温、轴温等保护功能,当出现以上状况或电机出现故障,系统自动停止该水泵的工作,同时启用备用水泵;3、现场控制中心将采集的数据和调度策略传至地面指挥中心,使地面指挥中心同步显示水泵运行工况,地面指挥中心可以发出指令给现场控制中心,实现远端指挥;4、通过摄像机将水泵工况画面传输到现场控制中心和地面指挥中心,使现场控制中心和地面指挥中心能够直观的看到水泵现场的具体情况;5、本系统保留了设备原先手动控制方式,手动控制具有优先控制权,保证了即使系统出现故障,也可以在手动控制下实现水泵的正常工作;6、系统的实时性好,对各设备的运行工况能够实时监测、实时控制;7、可以随时查询、打印实时趋势及任意时间段的历史趋势;8、人机界面显示的内容丰富、形象、直观,操作简单、易懂;9、软件中嵌入了大量的控制策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决策,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程度;10、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可以对软件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以适应复杂的情况,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11、系统能够进行远距离监控,并可无限扩展;12、软件对操作权限进行了划分,不同的值班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并能够对值班人员进行考勤。

矿井排水泵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矿井排水泵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矿井排水泵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矿井排水泵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旨在提高矿井排水过程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系统利用传感器、自动化控制器和智能算法,实现了对矿井排水泵的远程监测、控制和优化。

文章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以及其在实际矿井排水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显著减少运营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并降低了事故风险,为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矿井排水泵;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设计;引言:矿井排水是矿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关系到矿井工作面的安全和正常生产。

传统的矿井排水操作通常依赖于人工干预,这可能导致效率低下、运行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矿井排水泵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高排水过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一、系统架构1.1传感器子系统:传感器子系统是该控制系统的基础,负责实时监测和采集与矿井排水相关的各种数据。

这包括水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水位深度;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排水压力;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体温度等。

这些传感器通过将物理参数转换为电子信号,将关键数据引入系统。

1.2控制器子系统:控制器子系统是系统的大脑,它接收传感器子系统采集到的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这包括自动控制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微控制器等。

通过与传感器和执行器(排水泵)的连接,控制器实现对排水泵的启停、调速和运行状态的实时控制。

同时,控制器还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以便执行智能算法和存储历史数据。

1.3数据通信子系统:数据通信子系统负责将从传感器子系统和控制器子系统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网络通信技术,例如以太网、Wi-Fi、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数据通信子系统的设计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保障远程监测的可靠性。

1.4数据存储和处理子系统:数据存储和处理子系统负责接收、存储和分析传感器数据以及系统运行日志。

这部分数据对于系统的长期性能监测、问题分析和优化至关重要。

智慧水泵房施工方案设计

智慧水泵房施工方案设计

智慧水泵房施工方案设计1. 引言智慧水泵房是一种通过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水泵房运行效率和管理效果的新型水泵房。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套智慧水泵房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科学、高效、安全。

2.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开始智慧水泵房的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2.1 确定施工地点根据项目需求和周边环境,合理选择施工地点,并进行必要的土地规划和准备工作。

2.2 水泵房设计在施工前,需要进行水泵房的设计工作,包括建筑结构设计、设备选型和布局设计等。

2.3 物联网技术选型根据项目需求,选择适合的物联网技术和设备类型,用于实现智慧水泵房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2.4 施工人员培训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智慧水泵房的施工流程和工作要求。

3.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设计智慧水泵房的施工方案。

3.1 工程招标根据项目需求,制定招标文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进行投标,并经过评标程序确定最终中标单位。

3.2 施工流程根据水泵房设计图纸,确定施工流程,并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3.3 施工组织建立施工组织体系,明确各个施工工种的职责和任务,并进行必要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3.4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提高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3.5 质量管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验收。

3.6 环境保护制定环境保护方案,遵循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3.7 施工材料和设备采购根据施工需要,制定材料和设备采购计划,并选择可靠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4. 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致的管理,确保施工按照方案进行。

4.1 现场施工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包括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监控、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工人的安全和卫生等。

4.2 质量验收根据质量管理计划,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质量验收,确保施工的质量符合要求。

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现代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现代水力工程设计中,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重点介绍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概述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将自动化技术与现代水力工程相结合,实现对水泵房运行过程的全方位监控和自主控制,以达到自动化和高效节能的效果。

二、系统组成1.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由主控计算机、监控软件、传感器等组成。

通过实时监控水泵房的水位、水压等数据,实现对水泵房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2.水泵策略控制系统水泵策略控制系统根据不同情况,自动调整水泵的运行策略,实现自动启动和停机,以及自动调节水泵的流量和压力等参数。

通过准确的调整,实现高效节能和稳定运行。

3.通信网络系统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

这个网络系统需要满足高速传输、高可靠性等要求。

三、系统特点1.可靠性高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多层次的数据备份、设备互锁等技术,能够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和数据的正确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运行效率高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监控和调控,快速诊断和解决故障,提高运行效率和水泵的使用寿命。

3.节能环保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自动调整泵的运行策略,实现了高效节能,能够减少泵站的能耗和维护成本,同时还能够实现节能环保。

四、系统优势1.运行稳定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全面的监控和调控,从而确保泵房的运行稳定,提高供水的质量和可靠性。

2.节能高效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自动调整泵的运行策略,实现高效节能,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操作简便多级水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图形化的人机界面设计,操作简便,易于学习和掌握,降低了操作门槛。

中央泵房自动化设计

中央泵房自动化设计

中央泵房自动化设计摘要文章进行了排水设备的选型设计,然后根据排水控制的要求,进行自动控制方面的设计。

本系统采用SIEMENS的S7-300系列PLC,并结合各种传感器(主要为水位传感器、负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完成系统设计中要实现的控制功能。

本系统采用水泵及管路的“自动轮换”工作制。

又根据“避峰填谷”的原则确定开启水泵台数,以达到节省用电的目的。

在就地PC端,采用易控组态监控系统监视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各个运行参数,做到有故障及时发现并尽早处理。

S7-300通过CP340通讯模块,采用RS-232C通信标准与就地PC建立联系。

关键词PLC; 排水系统; 自动控制目录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 排水系统概述 (1)1.1.1 矿井生产过程中排水的重要性 (1)1.1.2 矿井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 (1)1.2 井下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3)第2章矿井自动排水系统的各种参数与检测 (4)2.1 水仓水位的检测 (5)2.1.1 液位传感器介绍 (5)2.1.2 液位检测装置的选择 (8)第3章基于PLC的井下自动排水系统总体设计 (10)3.1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10)3.2 基于PLC的矿井主排水控制系统设计 (10)3.2.1 PLC的主要特点 (11)3.2.2 PL C的基本工作原理 (14)第4章排水泵的控制原理和流程图 (17)4.1 主电路的设计 (18)4.2 I/O口接线的设计 (19)4.2.1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19)结论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第1章绪论井下排水系统是煤矿生产中四大系统之一,担负着井下积水排除的重要任务。

然而,目前我国的井下排水系统仍由很多依靠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

本章分析这种排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为井下主排水系统自动控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1.1排水系统概述1.1.1矿井生产过程中排水的重要性在煤矿地下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地层中含水的涌出,雨水和江河中水的渗透,水砂充填和水力采煤矿井的井下供水,将要有大量的水昼夜不停地汇集于井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一、技术方案 1. 概述 煤炭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煤炭行业高产高效的发展,矿井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炭生产的关键因素涌水是危及矿井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透水事故,不仅影响生产,甚至会使矿井淹没,危及生产工人生命水泵房排水系统担负着整个矿井积水排除的任务,其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矿井生产的效率和安全目前。 我国大多矿井水泵房仍然普遍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排水系统这种排水系统由于自动化程度低,应急能力差,还做不到根据水位或其它参数自动开停水泵,这将严重影响主排水泵房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排水系统自动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从XXXXXX煤矿自动化生产实际出发,针对现有排水系统存在的弊病,结合现代工业技术和控制理论,开发适于煤矿使用的自动排水系统利用工业专用测控保护器和液位检测装置,组成自动监控系统,根据水仓水位变化情况,实现自动排水。 自动排水系统解决了排水系统自动控制的难题,利用现代最优控制理论,分析矿井涌水情况和用电情况,建立了排水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根据最优性原理,用动态规划法,对排水系统进行分段决策控制,并提出通过递推算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出获取最优控制策略的一般方法。 自动排水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水位实时在线检测与显示水泵自动启动与停止多台水泵实行“轮班工作制”,提高水泵使用寿命根据涌水量大小和用电“避峰就谷”原则,自动控制投入运行的水泵台数与矿井监控系统联网,便于集中控制。

2. 系统介绍 2.1系统建设意义 随着全球网络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已广泛受到各级领导的-- -- 重视,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对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现,也对煤矿企业减员增效的实施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煤矿水泵是煤矿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实现泵房的远程控制与监测,是综合自动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矿井泵房的排水系统设计中 ,一般设置多台多级离心水泵,二组工作、一组备用,并设置了用于轮换检修的水泵。这些水泵电压高、功率大、运行工况复杂,人工很难做到实时监控。另外,对于水泵启动前吸水管路的充水(抽真空)、水仓水位监测、泵房内设备的运行与管理等工作,普遍采用人工操作方式。传统模式操作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人为因素多、启泵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矿井管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使泵房水泵实现自动化控制。 系统设计以系统安全、可靠、先进为原则,系统实现在安全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对排水系统泵房的所有设备进行网络监视和控制,做到泵房无人值守、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2.2系统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的总方针是立足信息化大前提,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简单,将XXXXXX煤矿主排水泵配套集控系统建设成为技术先进、稳定可靠、利用率高的煤矿排水监控系统,为矿井安全、高效、节能生产做好基础。

系统设计目标如下:  将PLC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排水控制系统结合,实现以“集中控制为主,远程监测为辅”的控制模式,保证系统技术方面的先进性。  保证自动排水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系统连续可靠运转时间达到360天/年以上。  系统立足建设无人值守泵房的总目标,同时提高节能效率和管理水平,减少操作人员和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今后矿井生产综合自动化打下良好基础。  实现地面对主排水系统设备的多点位信息传输和集中监测监控。具有在-- -- 线监测、分析及完善的保护和报警功能。  调度监测中心计算机可以对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事故跟踪与处理、打印各种运转日志报表。  采用国际流行的组态软件,动态画面美观,修改灵活,数据保存时间长。历史数据可以长期保存(3~5年)。  排水系统自身具备标准的以太网接口,提供标准TCP/IP协议数据。系统采用B/S结构,运行的主要参数可以通过矿局域网络,在矿上和矿调度室浏览。

2.3 系统设计依据 1 《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设计规范》 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要求》GB 3836.4-83 3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1-83 4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 12173-90 5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09-90

2.4 总体技术要求 XXXXXX煤矿排水系统是综合生产自动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信号传输和控制系统框架应满足信息化的整体设计,具体要求为: 1、实现排水泵房无人值守自动控制运行。 2、具备远程测控功能。 3、系统具备网络控制、就地自动控制、就地手动控制、启动柜面板控制几种操作方式。 4、在水仓水位满足条件的前提下,系统能按避峰填谷的原则进行 5、水泵的启停控制;按连续运转的时间长短控制倒机运行。 6、按操作规程要求的顺序进行水泵的启动和停止操作。 7、对电机和水泵的运行参数及保护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测和传送,这些参数包括:电机温度、实时流量、水位、真空度、电压、电流、水泵出水口压力、-- -- 各种闸阀、电动球阀的位置信号、过转矩信号等。 8、整个系统做到可靠运行、维护方便、修改灵活。

3.系统设计方案 3.1中央泵房现状 1、 泵房设备基本情况表 水泵型号 MD600-60×9 水泵单台电机功率 1400kW/10kV 水泵数量 7台 扬程(m) 水泵出水口管径(mm) DN250 流量(m3/h)

电动闸阀数量 MZ941H-64 DN250 35台 主排水管 4趟 抽真空 射流泵 泵房控制电源 AC660V 射流泵 SBSIII 电动球阀 MGQ系列21台 信号传输 以太网或光纤传输 电控装置就地显示 人机界面

七台水泵改造完成后形成一个独立的排水系统,整个网络建成双环型工业以太网,实时监测水泵的运行情况、水文参数及故障信息等。

3.2系统设计 3.2.1系统组成 井下泵房自动化监控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地面自动化控制中心 地面监控站设置在地面自动化控制中心,通过工作站对井下泵房相关设施进行集控和监视。主要设备、设施包括工作站、22”显示器、不间断电源等。 2、信息传输通道 利用工业以太环网作为井下泵房监控系统的主干网,实现泵房相关设备的数据的实时传输。 3、泵房监控单元 井下监控单元由井下监控主控站及信号采集装置、传感器等组成,主控制站作为井下控制部分的通信核心,完成分站监控信息与地面控制中心的监控信-- -- 息交互传递。同时,通过在现场的操作显示屏,为井下巡检人员提供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井下监控单元结构如图所示: 系统网络通信结构如下:

3.2.2泵房监控单元 1、泵房监控单元概述 泵房监控单元由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设备PLC控制柜、就地控制和显示设备操作台、抽真空系统、闸阀控制系统和各种传感器组成。 2、泵房监控单元系统实施 -- -- 针对XXXXXX煤矿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泵房内配备本安控制箱,完成泵、电动闸阀和电动球阀的就地控制,将每台泵的出水口处的手动闸阀更换为电动闸阀,改造引水方式,将原来的手动射流阀更换为手动电动一体的电动球阀以达到电控的要求,同时配备水位、流量、温度、压力、负压等传感器。

使用PLC控制柜制作井下水泵房电控系统,在PLC控制柜上加装以太网模块,通过工业以太环网将数据传输到地面调度室,通过软件编程,在调度中心能发布控制命令,并能监视该系统所需运行参数和该系统设备运行画面情况。井下监控单元由井下监控主控站及信号采集装置、传感器、显示单元等组成,主控站作为井下控制部分的核心,完成PLC分站监控信息与地面控制中心的信息交互传送、设备的自动控制及工况参数的就地显示功能。通过PLC的通信接口,把所要监控的数据传送到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进行远程监控。主控站本身也具备对中央泵房的监控功能。

泵房监控单元结构如下图所示: --

-- 泵房系统原理图 泵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具体设计如下: ➢ 电控设计 1)、每台泵配备三台电动球阀,其中两台DN25阀,一台DN20阀,将原来的手动球阀更换为电动球阀。

2)、每台泵配备2台手动阀门,1台射流泵。 3)、中央泵房配备7台矿用本安型控制箱完成泵、电动闸阀和电动球阀的就地控制。

4)、中央泵房配备2台KJ164-F监控分站完成泵、电动闸阀和电动球阀等设备的控制和数据采集。

➢ 传感器设计 1)、每趟管路配置一台流量计,完成对泵房排水流量的统计和计算。 2)、每个水仓配备一个水位传感器完成对水仓水位的实时监测。 3)、每台泵配备一个压力传感器和一个负压传感器完成对泵的正压和负压的监测。

➢ 数据传输 1)、泵房内PLC控制站配置以太网模块,通过井上下工业以太环网将PLC数据传输到地面集控室,视频图像也通过工业以太环网实现数据传输。

3.2.3操作过程 单台水泵自动启动的过程为:启动射流系统、检测真空度、启泵、检测水泵出水口压力、打开水泵出水口电动阀。

停机过程则为先关水泵出口电动阀,后通过启动柜停止水泵。 1、运行前状态检测 开泵前必须检查待开水泵的高压柜、直流柜、直流接触器柜、低压柜及电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