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新视角_实验管理学_万迪昉

合集下载

2023版00163管理心理学程正方

2023版00163管理心理学程正方

程正方教授的管理心理学思想
强调以人为本的 管理理念
重视组织行为与 个体行为的互动
提倡运用心理学 原理提高管理效 能
关注员工心理健 康,促进组织和 谐发展
2023版00163管理心理学 课程结构与内容
第四章
课程结构
课程目标:培养学员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2023版00163管理 心理学程正方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管理心理学概述
03 程正方教授的学术背景与贡献
04
2023版00163管理心理学课程结构与 内容
05
程正方教授的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 与特点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 效果
课程评估: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课程特色
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 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 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 训练
强调应用性:注重管理心理 学的应用,帮助学生解决实
课程安排: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具体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课程评价: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实践报告、课堂表现等方面的 评价
课程内容
课程目标: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和领导力
课程内容:包括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力等方面的内容
感谢程教授的耐 心解答:在课程 中,程教授总是 耐心解答我们的 疑问和困惑,帮 助我们更好地理 解和掌握课程内 容。

考虑羊群效应的低碳创新网络搭便车行为演化

考虑羊群效应的低碳创新网络搭便车行为演化

考虑羊群效应的低碳创新网络搭便车行为演化作者:汪熠杰吕宛青张一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01期摘要:低碳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动力与路径,由众多创新主体组成的低碳创新网络则是我国低碳创新的主要力量。

然而,合作网络中的搭便车行为,却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碳创新网络的稳定发展与深度创新。

为此,在相关研究基础上考虑羊群效应理论,并引入Moran过程构建随机博弈模型,对低碳创新网络中搭便车行为的形成演化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首先,当不考虑羊群效应或羊群效应较低时,低碳创新网络仅存在唯一稳定状态。

而当羊群效应作用较强时,创新网络中将存在多重稳定状态;其次,低碳创新网络中搭便车行为羊群效应大小受合作创新成本与收益、制度惩罚实施力度与概率、双重外部性、专利政策及创新成功率等因素影响;最后,根据博弈结果和数值模拟,对我国低碳创新网络中搭便车行为的防治提供政策建议与理论支持。

关键词:低碳创新;碳中和;羊群效应;稳定性;随机博弈作者简介:汪熠杰,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低碳经济、旅游经济(Email:****************;云南昆明 650500)。

吕宛青,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经济、企业管理。

张一,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行为经济、创新研究(四川成都61006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地利益诉求演化机理及适应性机制研究”(71663061);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乡村旅游地居民亲环境行为影响与促进机制研究”(2022Y091);西藏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西藏高校产教融合影响因素及水平提升研究”(xzjykt521001);云南财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复杂网络视阈下新乡贤助力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80059900421)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24)01-0076-17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化与资源环境紧缩问题的加剧,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減排,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张新红、杨静怡:《福建省异质性产业节能减排的绿色技术路径选择》,《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第64—79页。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二章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评论参考(含答案)030

国开作业《管理学基础》管理实训:第二章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评论参考(含答案)030

管理控制和绩效管理关系的文献评论一、管理控制和绩效管理的关系要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分析绩效管理的发展,首先要弄清楚两制定良好的短期计划、按照确定的控制变量记录短期计划的实际完成程度、对出现的偏差进行诊断分析.罗伯特·西蒙斯(Robert Simons,1995)甚至认为,所有有关管理控制系统的文章讨论的都是诊断控制系统,其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实现可预测的目标.西蒙斯认为,要利用诊断控制系统对任意一个流程进行控制,必须能够做到:预先制定标准或者目标;对产出进行测量;根据标准纠正偏差.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绩效管理作为管理控制系统的实施手段再合适不过. 从以上分析可知,狭义的管理控制主要通过三个环节发挥控制作用:制定目标计划,检查执行情况以及通过激励措施强化控制力量.而这正是绩效考核的基本思想.或者可以说,管理控制是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而绩效管理是管理控制的主要实施手段.接下来,本文就从管理控制的角度分析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的演变.二、基于管理控制的绩效管理演变为了厘清基于管理控制思想的绩效管理演变过程,我们不仅要分别分析管理控制和绩效管理的历史发展,更重要的是指出两种演变之间的内在关系.(一)管理控制的历史发展1.工匠控制与管理控制.1974年,哈里-布雷弗曼(Harry Br范文erman)提出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的两种控制方式,即工匠控制与管理控制.工匠控制即企业主通过命令等对工人进行直接控制.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是劳动分工和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是建立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此时,管理者依靠对知识的垄断掌握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权力。

2.直接控制和责任自治.1977年,弗来德曼(A.L_Friedman)提出了“直接控制”和“责任自治”两种管理策略.前者采取强制性的威胁、严密监督、给予工人最少的责任等手段去限制劳动力的变化范围,也即把工人当机器对待.而后者给予工人以地位、权威和责任,努力去赢得工人的忠诚,鼓励他们采取对公司有益的方式去适应变化中的局势.这样做时,高层管理者给予工人以地位、权威和责任,努力去赢得T人的忠诚;在责任自治中,尽管管理控制权力仍然掌握在管理当局手中,但是通过给予工人一定程度的自治,让其参与了管理活动.3.简单控制、技术控制和官僚控制.1979年,爱德华说明控制方式从简单控制(又分为资本家亲自控制和等级控制)转变为技术控制和官僚控制.当企业规模很小时,权力的实际行使集中在资本家手里,称为资本家亲自控制.随着规模的扩大,资本家不得不将某些权力委托给所雇用的经理或工头,出现等级控制.这两者都属于简单控制,由管理当局掌握控制权力并制定规则.技术控制,指将控制机制嵌入公司的技术结构中,不仅要通过机械化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要能够指导工作任务,评估工人的工作、酬劳和惩罚工人.从而通过技术控制把整个公司的劳动力引向由生产技术确定的共同的工作节奏和工作模式之中.官僚控制,指将控制机制嵌入公司的社会和组织结构之中,其控制基础是非个人的“公司规则”或“公司政策”,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将公司内部等级权力的行使制度化.。

824管理学参考书目

824管理学参考书目

824管理学参考书目
1. 《管理学原理》理查德·达夫特 (Richard L. Daft) 薛松、赵
乐乐译
2. 《组织行为学》斯蒂芬·罗宾斯 (Stephen P. Robbins) 张庆义、祖亮、李忠华译
3. 《战略管理》弗雷德·R.戴维斯 (Fred R. David) 何乃彦译
4. 《营销管理》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吴晓波、周宏波、冉飞等译
5. 《人力资源管理》加里·迈克尔 (Gary Dessler) 边广燕、孙军译
6. 《创新管理》彼得·F.德鲁克 (Peter F. Drucker) 李世华、陈
志雄译
7. 《供应链管理》张玉璞 (Yufeng Zhang) 高峰、千青等译
8. 《财务管理》理查德·A·布雷利 (Richard A. Brealey) 施元明、傅红霞、郭秧译
9. 《项目管理实践指南》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中国建
设出版社译
10. 《领导力》约翰·C.马克韦尔 (John C. Maxwell) 周玲译。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7秋管理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一)一、理论分析题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由于该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的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工厂照明试验;第二,继电器装配试验;第三,谈话研究;第四,观察试验。

通过霍桑实验,梅奥等人得出了以下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此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

2. “人际关系学说”是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由梅奥等人创立的。

这种学说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

主要内容有:(1)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谓“经济人”,就是把金钱作为工作的惟一动力。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二、案例分析题1、你同意哪个人的意见?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答:我同意王平的观点。

本案中的四个人物,王平、老张、小乔、赵利由于处在不同的管理岗位,所担负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所以他们都从各自岗位出发来认识管理问题,因而观点与结论迥然不同。

小乔从事销售管理工作,可能更关注产品的信誉,、质量、价格等问题,因而他力图从系统理论中的内外因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观点来考虑销售。

赵利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可能更注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规范性、程序性、纪律性,因而更同意权变理论,即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工艺、时间、批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人员、任务以及生产过程、使生产过程管理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王平从事的是销售工作中的推销工作,直接与各种顾客打交道,因而她认为权变理论更为实用,即根据不同顾客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促销方式。

而老张则也是从事基层生产管理工作的,他就同意赵利的观点,更加认同权变理论。

2、如果你是王平,你如何使老张信服权变理论?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向,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见得绝对有效,也不见得绝对无效,采用哪一种理论和方法,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创新的名词解释管理学

创新的名词解释管理学

创新的名词解释管理学管理学:1、定义:管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旨在通过研究和理解不断发展的基础知识以及对组织内现存环境的深入分析,推动组织有效运作的途径和目标的研究。

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组织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帮助他们满足目标并实现成功。

2、历史:管理学已经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早在18世纪末就已经形成,表现为围绕着各种组织管理问题的理论理论研究,当时已经涉及到“科学管理”的概念。

20世纪早期,管理学的发展加快,美国的著名经验流程学家贝尔西(Frederick W. Taylor)提出了他的整个理论,包括“时间和活动分析”,“精益生产”和“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家和军事战略家赫伯特·穆勒(Herbert Morrison)提出并得到普遍接受,最终形成了管理学的基础理论。

3、理论:管理学涉及一系列理论,其中包括管理员开发者如贝尔西(Frederick W. Taylor),赫伯特·穆勒(Herbert Morrison),罗伯特·斯沃斯(Robert Swos),迈克尔·费尔特和汤姆·史密斯(Michael J. Fels and Tom Smith)。

他们的理论探讨了组织从结构到文化,职业角色,通信,干预和整合如何运作。

4、几个重要观点:a.组织是有害效率的系统,可以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和改善组织效率。

b.理解组织的文化,价值观和功能,以及个体和小组的工作方式对于管理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c.创新是指组织的创新活动,它可以帮助组织拓展服务和产品,以及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d.管理是一种在特定时期实现一定目标的活动。

e.管理包括许多领域,如有效沟通,有效分配资源,预设计划,决策制定,解决问题,激励他人,持久干劲,激发创新,技术落实和责任落实等。

5、应用:管理学原理可以用于组织实践,管理技术可以应用在各种行业中,如金融,制造,公共事务,商业管理,企业管理,法律管理和政府管理等,以提高组织效率,并满足组织的短期和长期目标。

管理学-周三多版本-课件

管理学-周三多版本-课件
3.分权标志 决策频度 决策幅度 决策重要性 对决策的控制程度 4.分权途径 制度分权——组织设计中,规定各工作岗位必要的职能与权限 授权——领导者将部分权力委任给下属
来源渠道
优点
缺点
内部搜寻 广告应征 员工推荐 公共就业机构 学校分配 临时性支援服务
花费少;有利于提高员工士气;候选人了解组织情况 辐射广;可以有目标的针对某一特定群体 可通过现有员工提供对组织的认识;基于推荐者的认真推荐可能产生高素质的候选人 正常费用或者免费 大量、集中的候选人 仅满足临时的需要
2.管理方格理论
3.权变理论
任务取向
关系取向
有利的
中等的
不利的
绩效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类型
领导-成员关系
任务结构
职位权利
案例:友谊卡片公司的激励机制
1986年,迪那创办了友谊卡片公司。至1993年,公司有12名正式员工,年均利润超过10万美元 1993年,迪那决定让员工享受公司的成功,她宣布,周五也做为休息日,但员工仍然可以得到五天工作制的报酬 三周后的一天,一名员工向迪那坦白,他宁可得到加薪而不是额外的休息天 迪那决定听取所有员工的意见,在会上,她提问“你们想得到额外的休息天还是获得加薪?” 结果6人想得到额外的休息天,另外6人想得到加薪
成本控制 采购控制 维护控制 质量控制
订货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管理学原理教案导论:为什么需要学管理●提问:1、在我们的地球上,有什么地方不需要管理?——管理与人类同在2、你所知道的管理是什么?●讲五个问题◐管理与科技是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宏观)◐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实现也有赖于管理(宏观)◐管理是决定企业成败存亡的关键(中观)◐个人为什么需要学管理(微观)◐课程教学特点与学习要求一、管理与科技是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宏观)人们对管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忽视管理到意识到管理、由意识到管理到重视管理的过程。

这种认识发展的结果导致了战后“管理热潮”的兴起。

这股热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它使管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英国曾派一些专家小组去美国考察工业方面的经验。

他们很快就发现,英国在工艺和技术方面并不比美国落后,导致英国工业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管理水平远远落后于美国。

他们由此认识到,管理是可以使经济恢复并能促进其发展和取得成就的一种力量。

●1973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在总结战后管理热潮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指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首先就意味着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早期就明显地显示出,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管理是决定性的因素。

”●杜拉克著有数十部有关管理方面的专著,并被泽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传播。

卓越的学术成就给杜拉克带来了20多个名誉博士学位和无数个奖项。

但是,杜拉克受到的最大赞誉还是来自于企业界。

世界IT巨头美国英特尔公司总裁葛洛夫称:“彼得?杜拉克是一盏指引我们的明灯,他的著作让我们走出迷雾找到方向。

”甚至还有一家著名美国公司的经理写信给杜拉克说,他的经理班子对杜拉克发表的每一篇论文都要进行反复的探讨,并总结本企业可以从中得到的教益。

对于管理学家来说,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奖赏了。

《哈佛商业评论》把他称为“当代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经济学人周刊》更称其为“大师中的大师”。

这样,经济学家原来认为发展是储蓄和资本投资的传统看法已经不适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
图 1 管理实验的分 类
在如何提高效率、 增加产量等日常管理问题上, 如提 高员工积极性、 设计合理的工序等。 总的来讲 , 这一时期的管理实验主要是人群实 验并以人和工作为研究对象 , 大致的思路是通过实 地调研、 分析、 对比研究 , 找到提高工作效率、 员工积 极性、 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 并从中归纳提
[ 6]
。而国外很多管理软
件公司已经推出了基于互联网的模拟软件 , 在一些 公司 或者 机构 的网 站 上 ( 如 : INSEAD、 INCONTROL 等 ) 就推出了一些此类软件 ,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互联 网参加模拟。 1 3 管理实验的运用 从实际的使用状况来讲 , 我们认为, 大致可以将 管理实验分成三大运用领域 : ( 1) 理论研究 这主要表现在早期管理实验还是以心理学、 统 计学等为主要研究方法的阶段里。此时管理实验通 常是学者们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 印证和发现某 一管理原则和管理理论的主要的途径。这种例子可 是说是不胜枚举, 前面提到的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 梅奥的社会人假说、 阿吉里斯的成熟 - 不成熟人理 论等等都属于此类。 ( 2) 教学培训 将管理实验运用于教学和培训可以说是十分广 泛。美国管理学会早在 20 世纪 50、 60 年代的时候 就推荐培训者在培训经理的时候采用模拟 , 并得到 了积极的响应。而今 , 北美多数大学的商学院或管 理学院在 MBA 和企业管理本科的教学中大量采用 了管理实验的手段 , 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效果
乔志林 ( 1973 ) , 男 , 陕西西安人 , 博士生 , 研究方向为实验管理学。
132





第 21 卷
类会 ( 但不一定 ) 运用塑造人类行为的其他知识去改 变自己的行为。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行为越富有意 图, 知识和经验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管理学研 究的对象和载体是由人构成的组织。组织成员对自 身或其他成员行为的预期所影响的组织效率最终决 定组织管理的效果 , 其追求的状态可以归结为创 新与控制关系的权衡。这也是管理学与其他科学的 不同之处。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管理研究可以说是由 来已久。事实上 , 正是通过泰勒、 梅奥等开始的一系 列实验研究 对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等管理学的基 础理论的形成所提供的支持, 才逐步使管理学成为 一门独立的科学领域。在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中 , 特 别是作为构成管理学分析框架的分析工具的形成过 程中 , 实验研究始终是管理科学、 组织行为、 决策或 对策分析、 系统分析等管理学分析工具中的一个重 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采用科学实验手段开展的管 理研究与采用猜想、 预感、 直觉、 经验等为依据的管 理形成鲜明对比 , 前者更加科学、 规范、 有说服力。 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也提示我们 , 现在已经到了 把管理实验方法提升到管理学分析工具之一的高度 的时候了。需要建立一门能够为管理学教学与研究 提供学用结合、 通过实验进行分析的工具; 为管理理 论学习和研究者提供更加贴近现实的、 多状态的、 更 为深刻的理论与实践交互作用的环境; 并通过观察、 分析实验参与者的行为和人机交互的结果, 为修正 由管理学的假定、 状态和着眼点构成的视角以及参 照系 , 完善管理理论实证研究提供科学手段, 进而为 改进、 丰富已有理论, 发现新的、 未知的理论提供支 持的实验管理学。 1 1 管理实验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通过综合归纳和分析比较管理研究所使用的各 种实验方法, 我们认为可以用图 1 来表示。
[ 5] [ 4]
群实验所解决的主要是一些具体的管理问题 , 其面 向的对象主要是人及具体的工作, 因而比较偏重于 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方法。著名的霍桑实验、 勒温 的 领导模式 实验是此类实验的典范。 人机组合实验指的是在准确客观地描述实验对 象的基础之上, 构建反映现实世界的模型 , 现实系统 之间的关系被表示为数学公式, 然后编译成软件系 [ 6] 统 , 再由真人参与开展模拟实验。根据人在实验 中的参与程度可以大致分为以人为主的实验和以机 为主的模拟。以机为主的模拟包括分析模拟和数值 模拟两大类, 分析型模拟与运筹学和管理科学联系 比较紧密, 主要是解决最大利润、 最小成本等结构化 问题。Fudenberg 和 T irole 认为博弈也应列入了此种 类型 。数值型模拟更多地运用系统仿真的思想, 通过对企业生产或 者服务流程、 战略发展、 竞争情 况、 企业资源及其他具体的管理环境和过程的逻辑 思考 , 结合各种变量和参数把真实企业情况与运作 变成具体的模型, 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仿真模拟 , 通 过输入变量和参数的初始值 , 分析输出结果, 不断地 进行反馈调整 , 在低成本无风险的情况下模拟企业 运作, 从而发现问题 , 改进企业管理流程 , 为决策提 供有力借鉴和支持, 实现许多本来不可能的研究方 式。这一点在管理研究中非常有用, 因为很多道德 的和物质的因素通常不允许研究者运用现实的人、 物、 系统和组织进行实验。而以人为主的实验只是 将计算机手段作为一个实验工具, 其核心是对人和 组织的行为研究, 这应该是管理实验的一个主要部 分。 1 2 管理实验的发展历程 考察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管理实验, 按照管理实 验发展的脉络 , 大致可以将其发展历程从时间上划 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 1) 19 世纪末期到 20 世纪 40 年代 这一阶段是管理实验的起步时期 , 在这个时期, 管理实验与管理研究的发展同步, 几乎所有的管理 研究都是以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此阶段管理所 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 , 企业关注的焦点通常放
实验是科学之母 , 这是培根的一句至理名言。 但长期以来, 很多人都认为, 这里的科学仅仅指典型 的自然科学, 如物理学 , 而社会科学并不包括, 非经 典的自然科学无实验可言。持此观点的人忽视了实 验科学在心理学、 经济学、 管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广泛 运用。其实一直以来, 实验手段不仅是经典的自然 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如唯象物理、 实验物理等) , 而 且也逐步成为社会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实验 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就是很好的例证, 它们都是将 实验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引入到本学科 的研究或教学之中 , 结合本学科实际构建适当的实 验方法体系来推动本学科的发展 , 从而形成该学科 [ 1] [ 2] [ 3] 领域重 要的方法论和 分支 。事实上 , 实验 经 济学已成为经济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之一 , 实验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佛农 史密斯获得 2002 年诺 贝尔经济学奖即为明证。既然实验的方法和手段能 够如此广泛和显著地运用于与管理学有着千丝万缕 联系的经济学、 心理学等社会学科 , 发展出了相对独 立的学科门类, 管理学是否也存在着实验的方法和 手段, 是否也能像实验经济学的形成那样派生出管 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论?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人群实验的典型表现是角色扮演 , 其核心思想 是构建一个特定的实验环境, 通过受控组和实验组 在该环境下行为的比较研究, 观察和分析事物内在 的规律, 从而发现和解决具体的问题。一般来讲, 人
第 2期
万迪

刚 乔志林 : 管理 学新视角 : 实验管理学
133
炼出一些管理思想和原则。因此 , 它主要是以生理 学、 心理学、 行为科学、 统计学等学科的手段为基础。 这一阶段比较著名的实验有: 泰勒的铲掘实验、 梅奥 [ 5] 的霍桑实验等等 。 ( 2) 20 世纪 40 年代到 20 世纪 70 年代 这一阶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组织尤其是企 业组织所面临的竞争加剧 , 环境复杂起来, 同时管理 领域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思想 , 管理研究开始 注重企业管理的整体流程和具体的职能管理。计算 机的出现也为管理模拟提供了一些基本的条件。 在这种背景之下 , 管理实验不再只是关注人和 具体的工作。一方面, 前阶段的管理实验研究的方 法和手段在此阶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并从实际 实验中总结出了十分有用的管理原则和理论; 另一 方面 , 作为一种实验模拟的工具, 计算机被初步引入 到管理研究中。此阶段管理实验所涉及的面进一步 拓宽, 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开始被运用起来。在 这个时期比较著名的实验有 : 阿吉里斯的 成熟 不成熟人 实验 ; 韦伯的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绩效研 究比较实验 ; 弗约的社会性动机比较实验 ; 加拿大 萨斯喀钦温大学 C C Potter 教授开发的基于计算机 DOS 系统主要用于教学, 注重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 模拟系统 ( Business Simulation)
( 西安交 通大学管理学院 , 陕西西安
要 : 本文对管理实验的历史、 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深入 的分析研究 , 归纳了管理研究中实验方法的体系与分
类 , 详细分析 了管理实验发展的四阶段与运用领域 , 深入 地讨论了目 前国内外 关于管理实 验的研究 现状及限 制其发展的若干因素 , 最后提出了一个基于方法论的实验管理 学构想 , 指出随 着管理实验 的进一步 发展和人 们对于管理研究中实验手段的日益重视 , 实验管理学必将作为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得到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 管理实验 ; 方法论 ; 实验管理学 中图分类号 : G93 文献标识码 : A
第 21 卷 第 2 期 2003 年 4 月 文章编号 : 1003- 2053( 2003) 02- 0131- 07
科 学 学 研 究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Vol. 21 No. 2 Apr . 2003
管理学新视角: 实验管理学
万迪

,谢
刚, 乔志林
710049)
1
管理实验的发展与作用
管理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 方法
收稿日期 : 2002- 09- 09; 修回日期 : 2002- 12- 12
Hale Waihona Puke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79970013、 70121001) ; 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 A2 9- GL) 作者简介 : 万迪 谢 ( 1953 ) , 男 , 江西南昌人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为企业重组、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 刚 ( 1980 ) , 男 , 湖北天门人 , 博士生 , 研究方向为企业重组与公司金融、 实验管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