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

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中国与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FDI)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不仅促进了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发展,也深化了政治互信和人文交流。
本文旨在全面研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但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发展始于21世纪初。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中国对东盟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方式也日趋多元化。
这些投资不仅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等传统领域,还拓展到金融、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在投资特点方面,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性,主要集中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等经济较为发达或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国家。
同时,投资主体也日益多元化,不仅有大型国有企业,还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积极参与。
随着投资经验的积累和风险意识的提高,中国企业在东盟的投资模式也逐渐从单一的绿地投资转向绿地投资与并购相结合。
影响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因素众多,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层面的因素,也包括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经营能力等微观层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于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东盟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双方政府也将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和协调,推动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此背景下,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现状近年来,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已经成为东盟地区重要的资本来源之一。
我国境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对策

略的实施使我国境外直接投资增长显著。在此背景 下, 分析我 国境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具 有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
一
、
我 国境 外直 接投 资 的发展现 状
(3 0 3 1 . 0 3) 8
都是平稳 的, 明I D 和l F I 说 n P n D都是I ) G O ( ,可以进 1 行协 整分 析 。
2 .协 整 检验 。本 文采 用适 用 于两 个 变量 间关 系分 析 的E g — rne| 步法检 验 ,用普 通最 小二 nl G agrj e  ̄ 乘 法估计 L F I L D 之 间的协 整方 程为 nO D 和 nG P
2 0 年 6月 09
经 济 论 坛
Ec n mi F r m oo c o u
J1 0 9 u .2 0
Ge . 6 No 1 n4 l .3
总第 4 1 6期
第 1 期 3
文 E 丽伟
【 摘
要】 本文分析果检验和协 整方法研 究发现 ,现 阶段 经 r e1 n  ̄
R2 0. 2 4 = 89 2 6
( 48 8 3 _ . 3 9) 9
2 0 年我 国境 外直 接投 资 净额 为2 51 美元 , 07 6. 亿 较 上 年 增 长 2 .%, 计 境 外 直 接 投 资 净 额 达 到 53 累 17 .亿美元 。20 91 1 02~2 0年 我 国境 外直 接 投 资流 07 量平 均增 长速 度 为5 %,境外 直接 投 资存量 平 均增 6
2 .发展具有 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
表1 GDP 与OF I D 单位根检验表
服务业对外投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行 业 分 类 合 计 2 0 年 末 03 2 1钾 ( 4 束  ̄
亿美元
20 矗 0 5 来 所 占 百分 比
6 .% 7 7 0 0% . 6
总额 所 占百 分 比 总额 所 占 百分 比 总 额
6 4 2% 7 1 % 2 65 0 8 4 .% 82 l % 4 8 【 3 1 0 0 . 8
数据来源 : 根据 20 ,04 20 年《 0320 ,05 中国非金 融类对 外直接
维普资讯
E c no t i w o m c R e e v
C I S F EGN E TP ED4 U S d  ̄ NE E OR I N ER
80 . 75 . 19 .
l.% 45 l.% 36 3 .
2 26 4. 94 51 .2
l 栅 8 4. 0 42 % .4
表 2 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存 量行业分布情况表 亿美元
/ ' k 20 0l 2 0 o2 2 0{ oI 2O O4 20 o5 2 0 o6 2 0 o7
量逐年显著增 加 ,在总 的对外直接投资中所 占的 比重
也逐 年上升 , 已经超过 5 %, 为对外 直接投 资 的主 0 成
体 。其 中,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中 , 租赁和商务 服务 业 资环境改善 ,形成较强的区位优势 ,引资规模 不断扩
以及批发和零售业所 占比重相对较高。 从表 2可以看 出 ,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
方面也取得 了很大的进步 。
一
、
中 国服务 业对外 直接 投资 的现状
中国企业 的对外直接投资始于 2 世纪 8 O O年代 ,在 9 O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流出额所占比 发达国家 85.3 84.2 85.6 91.6 发展中国 14.5 15.5 13.7 8.1
中国连续6年(1993—1998)利用外资世界第二位,1999年位于第 三位(英国第二),到2000年又位于第二位。目前全球500强已有300多 家在华投资。
3.FDI 的重点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
表2-1-3
90年代以来的历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
(FDI)总额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单位:亿美元
•
0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值得注意的是: l 1999 年 英 国 成 为 FDI 最 大 国 , 投 资 额 达 1990亿美元。 l 美国仍是FDI最大东道国,吸引投资几近全 球FDI 1/3。 l 1999年位于欧盟的跨国公司FDI总额51美元, 占全球的2/3。 l 2001年,在全球FDI 下降51%的情况下,中 国吸引外资468亿,比上年增长15%。
2.新古典经济理论对跨国行为的最初解释
H—O学说: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手段。 各国间生产要素资源禀赋比例的差异引起要素价格的差异,进而发 生要素分布均衡化的过程,即要素的跨国移动。 俄林从资源配置理论的结论出发,得出的一个推论---要素价格 均等化定理。其含义有二: (1),要素相对价格均等化。即两个原要素价格比例不同的国 家,通过自由贸易使要素价格比例趋于一致; (2),要素绝对价格均等化。即同一种要素的绝对价格在不同 国家不相等,通过自由贸易使不同国家同一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 要素的价格均等途径有二: (1),间接均等。即通过商品的国际移动实现。 (2) ,直接均等。即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实现。 如资本丰缺程度的差异促使资本从底利率的国家流向高利率 的国家。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廖宝志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1年第09期摘要: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了解外商直接投资现状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推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
目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呈现如下状况:总量平稳增长、重点布局第三产业、以外商独资形式为主、资金来源集中与地区分布不均衡。
针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比例下滑、资金来源集中与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9-0132-03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外资流入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初期的资金需求,使我国的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带动了我国内出口制造业的发展;外资引入的先进技术有助于我国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对发达国家实现技术与经济上的追赶;外资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治理结构为本土企业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参考,实现了中外双方在微观层面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基于外资在国内经济发展与世界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始终秉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2019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习近平主席就强调,我国“将在更广领域扩大外资市场准入,积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019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达9 415亿元,连续3年成为外资流入第二大国。
随着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不断构建与成型,外商直接投资势必会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规模与结构上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外商直接投资目前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近5年平均增速为5.85%,金融危机前高增速与高波动并存的局面不再。
与规模变动相伴,微观层面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与分布也有了很大的变动。
中国对韩直接投资分析与展望

中国对韩直接投资分析与展望1. 引言1.1 中国对韩直接投资分析与展望随着中国和韩国之间经济关系的不断加强,中国对韩直接投资也逐渐呈现出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近年来中韩经济关系持续发展、中国对韩直接投资趋势分析、韩国吸引中国投资的优势和劣势、中韩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机遇以及未来中国对韩直接投资的展望进行分析和展望。
在韩国吸引中国投资的优势和劣势方面,韩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营商环境和更多的投资机会。
韩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也制约了中国对韩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中韩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机遇也日益增加,双方在能源、制造业、金融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未来,随着中韩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对韩直接投资的增长势头将继续,双方合作共赢将成为主流,为两国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中韩经济合作前景广阔,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韩经济合作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 正文2.1 近年来中韩经济关系持续发展近年来,中韩两国的经济关系得到了持续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双方在经济合作方面开展了多项实质性的合作项目,不仅加深了双方的互信和合作,也为双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韩两国在贸易领域的合作愈发紧密。
随着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和实施,双方的贸易额不断增长。
中国和韩国是亚洲两大经济体,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在贸易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双方的贸易往来不仅能够促进双方产业的互动和融合,还能够为双方的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中韩经济关系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双方之间还存在一些合作机遇和挑战。
双方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推动中韩经济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韩经济关系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2.2 中国对韩直接投资趋势分析近年来,中国对韩直接投资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在韩国的直接投资规模逐年增加,涉及领域也逐渐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验教训和政策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经验教训和政策建议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是指跨国企业在其他国家设立实体、购买股权或进行合作的行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创造就业机会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新增投资和资金注入,为当地经济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外国企业的进入通常会构建当地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并直接间接创造大量工作岗位,提高就业率。
2. 推动技术升级和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管理和创新经验是发展中国家所需的。
外国企业通常会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提升当地产业水平,推动技术升级,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促进本地企业的竞争力提升。
3. 加速贸易和产业升级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进本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升贸易规模和质量。
外国企业投资建厂或设立研发中心,有助于促进当地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
4. 增加财政收入和国际收支平衡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增加当地财政的税收收入,还能通过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带来的增值,促进国家国际收支平衡。
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进而增加国内的出口和服务贸易收入,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二、经验教训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但也需要认识到一些经验教训,以避免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外商直接投资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监管机制需要包括审批程序、环境保护要求、合规审计等方面内容,以保护本地的生态环境和法律权益。
其次,应注重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仅是为了引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培养本地的自主创新能力,避免过度依赖外资技术。
再次,应避免资源过度外流。
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的现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的现在、问题与对策分析自1996 年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以来,在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中俄两国间经济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一直发展迟缓,且有下降趋势。
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产业结构、地域分布和投资方式的分析,深入剖析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存在的实质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
一、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一)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分析自从1992 年两国关系实现从中苏关系向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以来,俄罗斯开始了对华直接投资进程。
如图1 所示,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从总体上看,起伏较大,进展缓慢。
1992 年底中俄实现两国关系的平稳过渡,1993 年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额达到4194万美元,但之后的几年里投资额开始逐年下降,一直在低处徘徊。
直到1998 年中俄建立面向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额才开始缓慢增长。
2004 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将俄罗斯对华投资推向了高潮,投资额达到了12638万美元。
但此后直至2009 年,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额又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2009 年,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额3177 万美元,仍不及1993-1994 年期间的投资额。
可见,近几年俄罗斯对华投资逐年下降的状况,与持续升温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相比极不协调。
可是,虽然投资额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已经有所趋缓。
随着2010 年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大幅上升,使得依靠能源出口带动的俄罗斯经济逐渐回暖,俄罗斯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也开始将目光瞄准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
根据《中国统计月报》统计,2010 年,俄罗斯对华实际投资额为3497 万美元,同比增长9.2%,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将会有所回升。
(二)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分析根据我国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以及新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俄罗斯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如图2 所示,投资第一产业的比重过小,仅有4 家企业,约占总数的1%,主要投向农业和渔业;投资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有377 家企业,约占总数的71%,主要投向制造业和建筑业;投资第三产业的比重不足,共151家企业,约占总数的28%,主要投向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 1 -
内 容 摘 要 国际投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因素,并日益演化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的一个重要形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具有缓慢增长、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向第三产业倾斜、缔结跨国战略联盟、少数国家和地区炙手可热等特点。并分析了有关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现状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大胆预测,未来高经济增长地区将成为投资的热点、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将会调整、跨国公司将调整其投资区位选择战略、国际直接投资形势将在少数国家和地区继续呈现活跃态势。针对当前国际直接投资风起云涌的形势,我国应该采取调整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提高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水平、警惕和防止外商给我国带来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市场等对策。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 发展现状 展望 对策
- 1 -
目 录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1 (一)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1 (二)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现状的影响因素……………………………………2 二、未来国际直接投资的展望………………………………………………………3 (一)高经济增长地区将成为投资的热点…………………………………………3 (二)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开始调整…………………………………………………3 (三)跨国公司正在调整其投资区位选择战略……………………………………3 (四)国际直接投资形势将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呈现活跃态势……………………4 三、我们的对策………………………………………………………………………4 (一)调整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4 (二)提高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水平…………………………………………………4 (三)警惕和防止外商给我国带来负面影响…………………………………………4 (四)进一步扩大对外投资市场………………………………………………………5 参考文献 ……………………………………………………………………………6
- 1 -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指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通过在东道国设立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合作企业等形式的资本外投。①也就是投资者到国外直接开办工矿企业或经营企业,直接参与所投资的国外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拥有有效的控制权。国际直接投资不是单纯货币形式的资本转移,而是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知识等生产要素由投资国的特定产业部门向东道国的特定产业部门的全方位转移。 国际直接投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因素,并日益演化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国际直接投资活动已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直接投资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转轨和重新配置,提高各国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成为各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途径。国际直接投资自二十世纪初登上历史舞台,经历了资本输出型向对向流动型、经济增长型的转变。了解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历史进程,深刻认识国际直接投资类型的转变,对于认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把握机遇,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一)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际直接投资因对向流动趋势减缓而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主导方向是:在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与市场潜力成为吸引国际投资的重要因素。 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又开始有所下降,但累计总额却在不断扩大。,在经历了连续几年下降之后,近来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终于停止了这种下滑势头而缓慢增长。 1.国际直接投资缓慢增长 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规模在2000年达到1.4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峰后,以后处于下滑状况。导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入规模下降的直接原因,依然是跨国并购活动的低迷。2003年全球企业跨国并购规模仅为2970亿美元。由于统计方法的问题,从统计上尚难以通过并购金额计算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但跨国并购金额的减少还是十分清楚地反映出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总规模的下降。 进入2004年后,国际直接投资持续的下滑趋势终于开始转变,而这一趋势也首先通过跨国并购规模的增加反映出来。根据美国著名的汤姆森金融证券公司的统计数据,可以清楚地说明,仅2004年上半年,全球跨国并购总规模达到1762.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其中作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中最重要的两极,发生在美国和欧盟的跨国并购规模均呈大幅度增长。由于汤姆森金融证券公司的统计数据为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所采用,具有很大权威性。因此,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即全球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正在走出低迷,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势头。 2.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美、日、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是美国,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当时世界全部对外投资额的50%。而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数量很小,日本企业的海外投资更是微不足道。但是,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局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的企业和公司已加强国际直接投资,积极向海外拓展。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了相当快的发展,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已经赶上了美国。预计,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①冼国明,《国际投资概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 2 -
的日本也很快会赶上美国。 3.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向第三产业倾斜 伴随第三产业在发达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生活中作用的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对商业服务业和加工制造业的投资比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金融、物流等服务业领域成为了国际直接投资最为活跃的领域。 在国际直接投资资金的部门流向方面,最引人关注的是金融、物流等服务领域。2004年上半年,发生在全球服务业的跨国并购金额达到99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且为制造业跨国并购金额的1.5倍。在服务领域中,最为活跃的是金融保险业。发生在全球金融保险领域的跨国并购案达到300多件,其活跃程度远高于其他领域。近年来,在美国国内银行业并购浪潮逐步推高的影响下,其他国家(尤其是欧洲)银行间合纵连横的趋势也将不可避免。仅2004年上半年,资产排名第二到第四的美国大银行全都进行了资产收购兼并活动。美国银行业正通过并购迅速组建一批资产超万亿美元的大银行,从而将欧洲同行远远抛在后面。 除金融业外,全球跨国并购另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是物流业。近两年,欧洲运输、物流市场共发生890宗大大小小的收购、结盟的商业活动,平均每日1.22宗,是欧洲历史上物流企业跨国兼并最为活跃的时期。同时,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零售业在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并购活动,同样十分引人关注。 4.缔结跨国战略联盟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相互间广泛缔结国际性战略联盟,这一点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动向。所谓国际战略联盟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里的两个以上的企业,围绕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的互为补充、互相衔接的合作关系。其具体形式有联合研究、联合开发、联合销售和互授特许协议等。国际战略联盟不同于国际合资经营。国际战略联盟广泛发展的主要原因有技术因素、财务因素和市场营销因素。在技术方面,通过联盟可以各显所长,加强技术开发,缩短产品设计和试验周期,早日把新产品投入市场,维持竞争优势。在财务方面,研究和开发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高附加价值的尖端产品所需要的资金数额巨大,单个企业往往无法承担,通过组建国际战略联盟分担相应的费用,可以分散为研制这类产品而承担的投资风险,并可增加市场上的合作伙伴,消除不必要的竞争对手。在市场营销方面,通过战略联盟可以克服保护主义,增加进入新市场的机会,同时,彼此间还可以利用联盟伙伴的网络销售自己的产品。 5.少数国家和地区炙手可热 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快速增长,其中绝大部分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来自发达国家。2000年后,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仍是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向的主流。当然,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区的分布从来都是不平衡的,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亚洲(如中国、越南)及拉美(如巴西)等少数发展中国家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热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外资流入状况,与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作为全球最大新兴市场,我国仍是全球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我国继2003年吸收了530亿美元之后,2004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势头依然强劲。据统计,2004年1月--9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6.92亿美元。仅在2004年一季度,外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增长便达到7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近两倍,反映出跨国公司依然十分看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前景。 (二)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现状的影响因素 1.发展中国家投资地位提高 近年来,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变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的提高,尤其是亚洲、拉美等一些新兴经济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更是如此。发展中国家已日益成为决定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趋势的十分重要因素。尽管以美日欧为首的发达国家依然是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力量,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决定着全球投资资金的主要地区流向与部门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