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合集下载

对输血和手术前患者进行血源性传染病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对输血和手术前患者进行血源性传染病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对输血和手术前患者进行血源性传染病四项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目的:研究对于输血和手术前患者进行血源性传染病四项指标检测的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1日~2014年10月30日收治的需要输血或是手术的患者458例进行血源性传染病的四项指标检查,分别是艾滋病抗体(抗-HI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和梅毒抗体检查,检测其阳性率。

结果:检测阳性例数为98例,阳性率为21.3,其中HBsAg的阳性率为8.5%,抗-HCV的阳性率为6.7%,抗-HIV的阳性率为0.65%,梅毒抗体的阳性率为5.4%,结论:在输血和手术前进行血源性传染病四项指标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很好的避免血液感染的情况出现,减少院内感染风险,对于预防血源性传染病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输血;手术前;血源性传染病;四项指标检测;临床意义手术是临床必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手术会导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出现,造成院内感染的情况,输血也是很多治疗中的必要手段,但是输血也会有一定的治疗风险,会使患者感染输血疾病,比如患者输入带有病原体血液或是血液提到品而感染的疾病,并且患者在感染后疾病后会带有一定的临床症状反应,主要的疾病有艾滋病、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疾病、梅毒、黄热病等。

在患者进行手术或是输血之前进行血源性传染病的测定[1],对于疾病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了输血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血源性传染病四项指标检测,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1日~2014年10月30日收治的需要输血或是手术的患者458例进行血源性传染病的四项指标检查。

患者中男性患者297例,女性患者161例,患者的年龄在18~70岁之间。

在患者输血和手术前进行血样检测,并且患者不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等可能影响本次研究检测的疾病。

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类型等不纳入本次研究的数据统计中,并且P>0.05表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6725例患者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

6725例患者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

6725例患者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摘要】目的了解患者输血前相关传染病的感染情况。

方法采用ELISA对该院6725例拟输血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

结果HBsAg阳性888例(13.20%)、抗-HCV阳性43例(0.64%)、抗-HIV阳性18例(0.27%)、抗-TP阳性138例(2.05%)。

结论该院输血前患者HBsAg、抗-HCV呈逐年下降趋势,抗-HIV和抗-TP呈逐年上升趋势;4项指标的感染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

【关键词】输血;感染;HBsAg;抗-HCV;抗-HIV;抗-TP【中图分类号】R4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54-01输血是临床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手术前、输血前患者进行四项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感染状况,对于减少医源性感染和医疗性纠纷,保护医护人员都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我院近几年来6725例输血前患者HBSAg、HCV、HIV、及梅毒螺旋RPR体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院2006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术前和输血前6725例血清标本。

男性3843例,女性2882例,平均年龄44.5岁。

1.2方法:受血者于输血前空腹采血5ml,离心后取血清进行乙型肝炎HBsAg、anti-HCV、anti-HIV、梅毒螺旋体检测。

其中HBsAg、anti-HCV、anti-HIV采用ELISA法,试剂由上海科华公司生产。

梅毒螺旋体检测采用快速血浆环状卡片反应素试验法(RPR), 试剂由上海荣盛公司生产。

质控血清采用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所有检测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结果统计采用VISUAL FOXPRO6.0数据库统计。

2结果2..1检测结果:6725例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时间从2009-2014年,结果HBsAg、抗-HCV略呈下降趋势,抗-HIV和抗-TP略有上升趋势,见表1。

输血前及术前4项检查必要性的探讨

输血前及术前4项检查必要性的探讨

输血前及术前4项检查必要性的探讨
彭文
【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1(032)016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输血前、术前(含产前、血液透析前)4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探讨其意义与必要性.方法采用ELISA法对7 261例输血前、术前患者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7 261例患者4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高达12.57%,其中HBsAg阳性率达10.34%、抗-HIV阳性率达0.22%、抗-HCV阳性率达0.92%、抗-TP阳性率达1.09%.结论在输血前、术前检测HBsAg、抗-HIV、抗-HCV、抗-TP对避免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止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各医院开展这些检查非常必要.
【总页数】2页(P1890-1891)
【作者】彭文
【作者单位】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检验科,40246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行MRCP检查的必要性探讨
2.患者输血前检查结果分析及
检查必要性探讨3.“输血前检查”重要性及必要性的探讨4.患者输血前检查结果
分析及检查必要性探讨5.输血前和术前血清感染性指标、RhE及C抗原检查的临
床意义及必要性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分析

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分析

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分析发表时间:2017-07-06T15:47:56.86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7期作者:刘芳王雷(通讯作者)[导读] 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长沙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 410004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LIA)对我院6213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TP-Ab)、丙肝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HIV-Ag/Ab)检测,并对这些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6213例患者中,HBsAg(+)性535例(8.61%)、TP-Ab(+)163例(2.62%)、HCV-Ab(+)53例(0.85%)、HIV-Ag/Ab(+)19例(0.31%)。

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测指标的联合检测,可充分了解受血者输血前感染状况,减少医院感染风险。

关键词:输血前四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特异性抗体;丙肝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输血也有可能传染乙肝、梅毒、丙肝、艾滋等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对有输血可能的患者进行上述传染性疾病病原体抗体检测,才能明确所致感染是入院前已经感染还是医源性感染,这对于避免和预防医院内感染、防止出现医疗纠纷、保证医疗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1-2]。

笔者统计了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测的数据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通过检验科Lis系统,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用CLIA法检测的输血前四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6213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53例,年龄1天~98岁,平均(31.8±21.9)岁;女性3060例,年龄1天~94岁,平均(33.2±20.3)岁。

输血前患者血清HBsAg、抗HCV、抗HIV和r梅毒抗体检测意义

输血前患者血清HBsAg、抗HCV、抗HIV和r梅毒抗体检测意义

输血前患者血清HBsAg、抗HCV、抗HIV和r梅毒抗体检测意义郝迎军【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患者血清HBsAg、梅毒抗体、抗HCV和抗HIV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例输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治疗前进行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体、抗HCV(丙肝抗体)和抗HIV(艾滋病抗体)水平测定,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2000例输血患者检出血清HBsAg阳性400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28例,抗HIV阳性3例,抗HCV阳性35例共566例,感染病例主要分布于消化内科、普外科与肿瘤科;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血清HBsAg、抗HIV、抗HCV感染多出现在18~40岁年龄段,梅毒螺旋体抗体感染多发生于>60岁年龄段.结论: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清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抗HCV和抗HIV指标测定,主要以血清HBsAg感染为主,且感染病例多集中在消化内科及普外科,男性感染病例多于女性.【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8(030)007【总页数】3页(P100-102)【关键词】血清HbsAg;输血;梅毒抗体;抗HCV;抗HIV【作者】郝迎军【作者单位】新乡市中心医院,河南新乡 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1;R446.62输血为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但因传染性疾病可经血液二次传播病原体,威胁患者安全,故输血治疗前应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的检测[1]。

此外,对输血治疗者进行传染性疾病检测,还有利于减少院内感染,保护医师安全与健康。

本文探讨输血前患者行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CV(丙肝抗体)、抗HIV(艾滋病抗体)等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 000例输血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精神障碍、合并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者。

其中,男1 200例,女800例;年龄18~76岁,平均(52.38±6.1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900例,大专及以上1 100例;18~40岁700例,41~60岁750例,>60岁550例。

受血者输血前4项传染病检测的必要性

受血者输血前4项传染病检测的必要性

受血者输血前4项传染病检测的必要性林正明;吴丽;唐军;江建锋;杨园园;梁晓浏;董兴华;陈玲;卫明珠【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09)005【摘要】目的:探讨受血者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需要输血的患者静脉血标本2453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4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的检测.结果:2453例患者4项标志物中HBsAg阳性率7.8%、抗-HCV阳性率为1.4%、抗-HIV阳性率0.04%、TP-Ab阳性率1.5%,总阳性率为10.74%.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4项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对于传染病感染的辅助诊断、区分责任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总页数】2页(P98,100)【作者】林正明;吴丽;唐军;江建锋;杨园园;梁晓浏;董兴华;陈玲;卫明珠【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2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9【相关文献】1.鹿邑县受血者输血前4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 [J], 冯雪梅2.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J], 王从刚;陈靖;胡义忠;吴芬3.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病5项指标检测分析 [J], 古国荣;郁昌木4.探究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J], 严珺5.探究受血者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价值 [J], 严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血前 四项检测有利 于患者的治疗及 医院 内感染的预 防, 减少因输血 而引起的 医疗纠纷及 医疗事故。通过 比较分析 , 本地 区艾滋
病 毒 感 染者 明显 高 于其 他 地 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 数 字… 。
关键词 : H B s A g 抗一 HC V 抗一 HI V 1 + 2 T P — A b
2结 果
1 9 3 6 6例 受血 者 中检 出 HB s A g阳性 1 0 1 4例 , 阳性 率 5 . 2 3 %; 抗一 HC V阳性 1 9 2例 , 阳性率 0 . 9 9 %; 抗一 H I V阳性 2 5 8 例, 阳性 率 1 . 3 3 %; T R U S T阳性 8 5例 , 阳性 率 0 . 4 3 9 %。统 计 显 示本地区人群 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体( 抗一 H I V) 者明显高于 其 他 地 区统 计 数 字 旧 。
3讨 论
本地 区人群 中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抗 体( 抗一 HI V) 者 明显高 于其他地 区统计数 字l 1 】 , 可能是 因为我市地处 云南边疆 , 吸毒 1 44. 人员较多所致 。 输血治疗对 于受伤严重 、 出血过多 、 血液病患者来 说是十 『 2 】 林 甲进 , 朱碎永 , 张瑛 . 患者 输 血 前 血 液 传播 性 疾 病检 测 意 义 分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 献血法 》 、 《 血液制品管理条 例》 的探讨『 J 1 . 中华医院感染 学杂志 , 2 0 0 1 , 1 I ( 5 ) : 3 6 5 . 3 . 4就医环境包括视觉 、 听觉、 嗅觉环境 。营造宽松 的就医环境 是最大限度为患者就 医提供便利 的基础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 门诊服务环境满意仅排第 四位 , 该 医院在 门诊推行“ 一站式 ” 服 务, 开展的导 医、 咨询和便 民服务工作得到患者认可 。但从 Ⅱ级 维度 中可发现 , 门诊是否有饮水装 置并 提供一次性水杯 以及卫 生问的清洁卫生无异 味这两项得分仅为 3 . 9 9和 3 . 9 8 , 从调查 中 了解到 ,部分患者对医院饮水装置 以及供给纸杯方位不清楚 , 导致误解 。 这表明门诊部分指示标志有缺失。 另外 , 由于医院门 诊楼 为 8 0年代建设 , 改 造受到条件限制 , 通风效 果不理想 , 影 响患者 嗅觉H 。成为影响 门诊病人满意度的因素之一 。 3 . 5从 Ⅱ级维度各项得分情况分析 , 影 响该 医院 门诊病人 满意 度 的主要 因素 是患者等候时间过长 、门诊服务环境 清洁舒适 度和 医患 沟通欠 缺。这 些因素都与综合性医院 门诊服务 供小 于求有关 , 在短期 内患者需求无法减少 的前提 下 , 医院要 加强

输血前及术前4项检查必要性的探讨

输血前及术前4项检查必要性的探讨
度 潜 在 危 险 性E , 施 产 前 检 查 有 助 于 患 者 、 侣 特 别 是 新 生 实 伴
限 公 司 试 剂 复 检 后 , 重 庆 市 永 川 区疾 控 中 心 检 测 。 送
13 仪 器 . 洗 板 机 : 京 天 石 公 司 生 产 ; 号 : MX 8 B 酶 北 型 Z 98  ̄
呈 逐 年 上 升 的趋 势 l 。 _ 9 ]
E IA 法 , 格 按 照 试 剂 盒 操 作 说 明 书 及 S LS 严 OP文 件 进 行 检 测 。 其 中 HB Ag 抗 HC 抗 T s 、 V、 P试 剂 由 上 海 科 华 生 物 工 程 股 份
有限公司提 供 ; 一 V 试 剂 由北 京万 泰 生 物药 业 提 供。抗一 抗 HI HI V初 筛 阳 性 者 另 抽 取 标 本 , 标 本 用 上 海 荣 盛 生 物 药 业 有 2份
性 , 表 2 见 。
复方 新 诺 明 、 孢 呋 辛 、 卡 西林 , 用 以上 药 物 一 定 要 根 据 药 头 替 使 敏试 验 , 感 率 最 高 的 是 亚 胺 培 南 。 因 此 , 胺 培 南 是 治 疗 敏 亚 这 三 种 病 原 菌 最 常 用 的 药 物 。但 是 , 着 亚 胺 培 南 的 广 泛 使 随 用 , 院 已发 现 耐 亚 胺 培 南 的铜 绿 假 单 胞 菌 , 加 以高 度 重 视 。 本 应
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 2 1 年 1 01 O月第 3 2卷第 1 期 6
I t a d ( tb r 0 1Vo 3 , . 6 n JL bMe , c e 1 , 1 2No 1 )o 2 .
2 2 医院 感 染 18例 主要 病 原 菌 中 , 有 菌 株 均 产 生 多 耐 药 . 2 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主讲:孟繁兴
时间:八月份
签名:
输血前四项的检测

目的:分析受血者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
4项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择自2012 ̄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输血的患
者共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
结果:352例受血者中前4项血清学指标阳性检出165例,
检出率为12.20%。
结论:输血前4项检 测在临床输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
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和尽早做好隔离治疗措施工作。
【关键词】输血前4项;检测;分析探讨
输血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抢救措施之一.也是许多病症转危为
安的重 要保证,但输血的同时也要承担者相关传染病传染的危
险,为此,临床上输 血前4项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输血前4
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
炎病毒抗体(抗--HCV)、HIV抗体(抗一mⅥ和梅 毒密
螺旋体抗体(TP)。现就我院2012—2013年需要临床输血的
患者共 1352例,对受血者检测输血前4项血清学指标,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12~2013年我院需要临床
输血的患者共 352例,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88例,年龄
范围从2岁一79岁之间,平均 年龄为45.8岁。
1.2检测项目:输血前4项传染病标志物为(乙肝病毒表面
抗原 (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Ⅵ、HI
V抗体(抗--HIV)和梅毒密螺旋 体抗体(TP)。
I.3检测试剂:试剂均购自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4检测方法:以上检测均按照试剂使用说明严格操作执
行,完成检测 后记录检测结果。
2.结果 352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
3.讨论 在临床上除了要确保输血的血型配合外,还特别需
要注意输血传染病 的发生.1临床上常见的输血传染病包括:
3.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分五型:甲、乙、丙、丁、
戊。其中甲与戊型 往往经过粪一121途径传播,乙、丙、丁型
肝炎均以血液为传播途径,因而可 发生输血后肝炎。输血相关肝
炎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国外资料显示输血 相关肝炎发生占受血
者14.8%,其中丙肝占84%一100%。美国约有23万
人因输血而得丙肝,占输血后肝炎的90%;在日本占7
1.6%。我国输血相关 肝炎发生占受血者20%左右,其中丙
肝占6.8%一l7.7%.乙肝病毒在微小 剂量下仍有传染的
可能性,而且病毒携带者抗体水平不高时,即目前测定 的方法如
放射免疫测定法可测定l一2纳克/毫升.酶联免疫吸附法可测定
O.2—O.5纳克/毫升,即带毒者抗体水平在上述方法可测定
水平以下时.乙 肝发生率仍较高。
3.2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 引
起的一种进展较 慢的病毒性传染病,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病死率较高。法国报道, 1997年有1800人死亡与发生丙
肝有关。HCV主要经血液与血制品传播。 欧美国家75%~9
0%输血后肝炎为丙肝,输血后丙肝的发病率为2%~2O%。
在我国,丙肝占输血后肝炎中的60%--80%。输血后丙肝的
发病率为2%一 表1 1352例血液标本输血前4项检测结果
3.4%。输血及血制品引起的丙肝与输血次数、输血量以及供血
员HCV携带 率有关。接受输血3次以上者。丙肝发病率可增高
2—6倍。接受职业供血 员血的受血者丙肝发病率比接受志愿献
血的高5一l0倍。据报道.美国职 业供血员抗一HcV阳性率
为10.08%,埃及为2O%,印度西部为86%一 92%。
我国供血员抗一HCV阳性率为13.9%。
3.3梅毒。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性传播疾病。
几乎可侵 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也可以
很多年无症状而呈 潜伏状态。梅毒的传染源是梅毒患者,其传播
途径有:①性接触,此为主要 的传染途径。②胎传,即患梅毒的
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染。③输血致 成感染等。
受血者在接受输血前进行4项常见传染病的标志 物检测是很
有必要的,一旦发现经血清传播的疾病感染,可明确是输血前 已
感染还是因输血而感染.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医疗纠纷的发
生. 保护患者及院方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对受血者做的输血
前4项感染病 标志物检查可以使医护工作者早些作出必要的隔离
和治疗措施.以免感染 扩散。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