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除湿与传统空调对比(1)

合集下载

基于溶液除湿的地源热泵毛细管顶板空调系统

基于溶液除湿的地源热泵毛细管顶板空调系统

z s is a va a e f e r —a i nd m a i c m f r a e e vionme t Con i r t t e t d nt g s o ne gy s v ng a k ng o o t bl n r n. sde s ha
t s n w i—on to n y t m ilbe br a y u e hi e a rc dii ni g s s e w l o dl s d. K EY O RDS e e g — a i g; om f r ; o W n r ys vn c o t gr und s our e he tp c a um p; i i sc a t c p la y l qu d de i c n ; a il r t e r di n e l a la rc nd to n y t m ub a a tc ii ng p ne i— o ii ni g s s e
的却是 : 源 紧张 问题 日益 加 剧 , 调 广 泛使 用 的 能 空
C C 和 HC C 对 大 气 臭 氧 层 造 成 破 坏 , 内空 F s F s 室
气 粉 尘 、 湿 表 面 带 来 霉 菌 和 危 害 气 体 等 引 发 空 潮
内的热 湿负 荷都 以 空 气 为 传 输 介 质 ; 空 气一 系 而 水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 4 期
制 冷 与 空 调
REFRI ERA TI N N D R —CO NDI I G O A AI T ON I G N
2 0 0 8 年 8 月
基 于溶液 除湿 的地 源 热泵 毛 细 管顶 板 空调 系统 *
马 玉奇 刘 学 来 李 永安 薛 红 香 张 红 瑞

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工厂的应用分析

太阳能溶液除湿空调系统在工厂的应用分析

总 J 第I l 35 期8 o


18l 2l t ,
维普资讯
仅 不 父 况
因, 往往不能使用传统的空调 。即使可使用 , 工厂也往 往 由于造价 和运行 成 本太 高 而不 采 用 。相 比而 下 , 太
阳能 溶 液 除湿 空调 的低 造 价 、 成本 、 使 用 低 品位 低 可
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降温 , 并送入空调房间 , 达到空统 : 为除湿溶液提供 冷 却, 保证除湿过程 的顺利进行 , 可使用冷却塔提供的冷
热、 可在敞开空间使用 、 可全新风运行等特点决定了其 可以使用在这样的场合。因此 , 在工厂推广太阳能溶 液除湿空调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和重大的社会意义 。 同时, 由于中国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 工厂的占 地面积一般都较大 , 因而采光面积也相应较大 , 从而可 以获得足够的太 阳能来驱动空调运行 。因此 , 工厂使 用太 阳能溶 液 除湿 空调 也有 着显 著 的优势 。 在技术方面, 该系统 的核心部分是溶液除湿和再 生部分 , 而太 阳能集热和水蒸发冷却部分 的技术则相 对简单得多 , 已经比较成熟。 目 , 前 国内外已经出现了
对于工厂 , 尤其是制造性工厂的生产车间 , 由于 自 及控制器运行 , 该种空调使用十分节能。 而且可方便地
身的特点 ,无法使用传统 的空调或者使用传统空调代
价太高,从而导致车间内空气环境十分恶劣。而太阳
实现高密度的储能 将多余的太阳能存储起来 , , 在太
阳能不够的时候使用。 () 3 环保健康 。该种空调可提供全新风 , 同时 可 调节房间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并且空调使用的除湿用 水溶液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 还可除尘杀菌 , 同时避免了
1 太阳能溶液 除湿 空调的特点

浅谈通风空调几项新技术的应用

浅谈通风空调几项新技术的应用

浅谈通风空调几项新技术的应用近10年来,采暖、通风、空调技术的发展很快,变化很大,如置换通风,一场泵变流量系统,温湿度独立压制空调系统,蓄冰空调,水、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在国内已有很多应用和成功的工程实例。

本文主要就置换通风作一浅叙,并简介一场泵变流量系统和温湿度独立压制空调系统。

1置换通风置换通风是借助空气浮力作用的机械通风方式。

空气以低风(0.25m/s左右)、高送风温度(≥18。

C)的状态送入房间下部,在送风及室内热源形成的上升气流的作用下,将提升污浊空气提升至顶部排掉。

1.置换通风的工作原理置换通风是借助于密度差所产生产生的压差为动力来实现室内空气的置换。

置换通风的送风分布靠近地板,送风速度一般为0.25m/s 左右,送风动量低,以至于对室内主导流无任何实际的影响,使得送来风气与室内空气的掺混量很小,送风温差一般为2~4℃。

送入的较冷新鲜空气因密度大在重力带往作用下先是下沉,随后慢慢扩散,像水一样笼罩到整个房间的底部,在湖地板上某一高度内形成一个洁净的空气湖和,当遇到热源时,它被加热,以自然总之对流的形式慢慢升起。

室内热污染源释放出的热浊气流在浮升浊气力作用下上升,并不断卷吸周围空气,在热浊气流上升过程中的卷吸作用和后续新风的“推动”作用以及排风口的“抽吸”作用下,覆盖在地板上方的新鲜空气也缓慢向上移动,形成类似向上的活塞飘流。

同时污染物也被携带向房间的上部或侧半圆形上部移动,脱离人的停留区,最后将余热和污染物由排风口直接排出。

在这种情况下,排风的空气温度高于室内工作温度。

置换通风的主导气流是由室内热源所控制。

2.置换通风系统的适用范围(1)室内通风一须建余燃为主,显热负荷q≤120w/m2。

(2)污染物的温度比周围温度高,密度比周围水汽小,浓度不大且稳定;送风温度比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废气低。

(3)地面至平顶的高度大于3m的高大房间。

峰值负荷适中(<40w/m2)的大空间建筑,如体育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展览馆、建筑物中庭等。

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Ab t a t A e v p rt e arc n i o i gr f g rt n s s m sn i ud d sc a tw sp e e t d o  ̄e i h o — sr c : n w e a o ai i o d t n n e r e ai y t u i g l i e i c n a r s n e .C mp d w t te c n v — i i o e q h v n in ll u d d sc a tarc n i o ig rfie ai n s se ,t e n w s se d p se a o ai e c o i g t c n lg" n i c e t a i i e ic n i— o d t nn er r t y tm o q i g o h e y t m a o t v p r t o ln e h oo a d d r t v y e mi ig h a r n frtc n lg n s sr f g r n ah rt a a e sc oi g me i m f h y l y tm ,t u h o l gwa xn e tt s e h oo y a d u e e r e a t te h n w tra o l d u o e c c e s se a e i r n t h st ec oi — n tru a e w sr d c d O h t e a d h e y tm n r a e h i e e t lc n e t t n o g n r td s lt n b a — e s g a e u e . n t e oh rh n ,te n w s se i c e s st e d f r n i o c nr i f e e e ae oui y r i f a ao r o sn e e ea in tmp rt r r p ry wh c e u e h s a eo g n r td s lt n frh rt rd c h e e e ain h a i g r g n rt o e e au e p o e l , i h rd c st e ma sr t f e e e ae ou i at e e u e te r g n rt e t r o o o i ag r p r o .T e n w s se a t a i st e g o th b t e n a s r i g a i t n e e e a ig a i t .T ea a yia n a l re p o o i n h e y t m cu l e h o d mac e w e b o b n b l ya d rg n r t b l y h n lt l t z i n i c r s l h w ta h e y tm a h e trp ro ma c n w o e p r r n e t a o v n in ls s m. e u t s o h tte n w s se h st e b t e r n e i h l e f ma c h n c n e t a y t s e f o o e Ke r s y wo d : l u d d s c t ;e a o ai e c oig;t e mac i go a a i t i i e i al v p r t o l q c t v n i th n f p b l y l c i

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系统在厦门地区的节能潜力

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系统在厦门地区的节能潜力

rl e hrc r tso t q i d s cn a o t ecoi s m ( D C )w r o p e i aioa ar odt nn e tdcaat ii fh l ud ei at vpr i ot gs t a e sc e i c e av n y e L E S e cm a dwt t d i l icn ioig e r h r tn i
21 第4 02年 0卷第 5期
文章编号 : lO 0 2 ( 02 0 06 0 O 5— 3 9 2 1 )5— 0 7— 4


机械 ຫໍສະໝຸດ 6 7溶液除湿蒸发冷却 系统在 厦门地 区的节能潜力
王玉 刚 。 加平 黄 刘 , 翔。杨 绍辉 ,
(. 1 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 , 陕西西安 70 5 ;. 105 2 集美 大学 , 福建厦 门 3 12 ;. 6 0 13 西安工程大学 , 陕西西安 7 04 ) 10 8


要 : 根据厦 门地 区的气候条件 和相关空调设计参数 , 将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系统 ( D C ) L E S 的能耗及相关特性 与传 统
次 回风空调系统进行 了对 比。结果 表明 ,D C 较传统 一次 回风 系统 可节约 2 . %的运行 能耗 , LES 11 并且环保 及送风 空
气品质好 , 在厦 门地 区应用该系统具有较大 的节能潜力 。 关键 词 : 蒸发冷却 ; 液除湿 ; 溶 空调系统 ; 节能 中图分类号 : T 8 U3 文献标识 码 : A di1.9 9 ji n 10 0 2 .02 0 . 1 o:0 3 6/.s .0 5— 3 9 2 1 .50 5 s

( . inU i r t o rht tr T c nlg , i n70 5 C ia 2 J i nvrt, 1 X h n esy f c ic e& eh o y X 105,hn ; .i i sy v i A eu o a me u e i

溶液除湿

溶液除湿

影响吸湿的主要因素 (1)除湿器的结构 (2)除湿剂的选择
除湿器
绝热型除湿器
内冷型除湿器
除湿剂的选择
(1)表面蒸汽压:在相同的冷却温度下,为了增 强除湿溶液的效果,宜选择表面蒸汽压较低 的除湿剂 (2)溶液的吸收热:溶液在除湿过程中,会不断 发出吸收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会 使溶液温度不断升高,影响除湿效果,故应该 选择吸收热小的除湿剂
溶液除湿
常用的溶液除湿剂 三甘醇溶液 溴化锂溶液 氯化锂溶液 氯化钙溶液
三甘醇 无色无臭有吸湿性的粘稠液体 有机溶剂 易挥发 微毒 具有很高的限制性的除湿溶液
溴化锂
性状 白色立方晶系结晶或粒状粉末。 熔点 550℃ 沸点 1265℃ 优点:稳定,不变质,不挥发 ,不分解,极易溶于水,吸水能力 好 缺点:腐蚀性较强,需要缓蚀剂 ,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中 枢系统 结晶浓度:60%~70%
30~40
45~65 80~90

无 微

中 小
稳定
稳定 稳定
空调,杀菌,低温干 燥 空气调节,除湿
空调,一般气体除湿
卤盐溶液性质的分析
1,沸点高 2,表面蒸汽压会受温度和浓度 的影响 3,溶解度有限 4,腐蚀性,尤其对金属
吸湿-再生过程
吸湿-再生过程
吸湿过程1-2
2-3 再生过程 3-4
冷却过程4-1
特性:无机盐,无水氯化 钙白色,多孔,菱形结晶块 ,略 带苦咸味 熔点:772 ℃ 沸点:1600 ℃ 优点:价格低廉,来源丰富,安 全,吸收水分时不会放出有毒 气体 缺点:溶液对金属有腐蚀性,且 溶液吸湿量远比其固体小
氯化钙溶液表面蒸汽压
常用除湿剂的对比
除湿剂 氯化钙溶 液 氯化锂溶 液 溴化锂溶 液 三甘醇 浓度(%) 40~50 毒性 腐蚀 性 无 中 稳定性 用途 稳定 城市燃气除湿

溶液除湿

溶液除湿

再一种除湿方式是空气直接与具有吸湿的盐溶液接触(如溴化锂溶液、氯化锂溶液等),空气中的水蒸气被盐溶液吸收,从而实现空气的除湿,吸湿后的盐溶液需要浓缩再生才能重新使用。

因此,溶液式除湿与转轮式除湿机理相同,仅由吸湿溶液代替了固体转轮。

由于可以改变溶液的浓度、温度和气液比,因此与转轮相比,这一方式还可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加湿、降温、除湿等各种处理过程。

改善吸湿式空气处理方式的关键就是变等焓过程为等温过程,吸收或补充空气与吸湿介质间传质产生的相变潜热,从而减少这一过程的不可逆损失。

由于转轮是运动部件,很难在转轮内部接入能够吸收热量或提供热量的换热装置,这种方法实现起来在工艺上有很大困难。

采用溶液吸湿,可以使空气溶液接触表面同时作为换热表面,在表面的另一侧接入冷水或热水,实现吸收或补充相变热的目的,从而实现接近等温的吸湿和再生过程;还可以采用带有中间换热器的溶液空气热湿交换单元,参见图5。

由溶液泵作为动力使溶液循环喷洒在塔板上与空气进行湿交换,同时溶液的循环回路中还串联一个中间换热器,吸收湿交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或冷量。

通过控制调节中间换热器另一侧的水温水量,就可使空气在接近等温状态下减湿或加湿。

溶液和水之间是交叉流,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逆流,但如果单元内溶液的循环量足够大,空气通过这样一个单元的湿度变化量又较小时,其不可逆损失可大大减少。

图5 热湿交换单元模块润图6 自带热泵的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可以将图5所示的多个单元模块构建各种不同的空气处理流程,图6为热泵驱动的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1],热泵的制冷量用于降低除湿溶液的温度从而提高其除湿性能,热泵的排热量用于溶液的浓缩再生。

图7给出了一种以热源作为驱动能源的溶液除湿新风处理系统[2],由再生器统一制备的浓溶液送入各个新风机组中,利用溶液的吸湿性能实现新风的处理处理过程。

溶液的蓄能密度很大(高于冰蓄冷),从而降低了对于持续热源的需求,除湿与再生可以分别运行。

与蒸发冷却复合的三种除湿空调系统对比分析

与蒸发冷却复合的三种除湿空调系统对比分析

与蒸发冷却 复合 的三种 除湿 空调 系统对 比分析
徐方成 黄翔 武俊梅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 院

要: 蒸发冷却适 用于西北地区等干热气候条件 , 于非干燥地 区 , 但对 单靠蒸 发冷却无法得 到满意 的送风状态 ,
还需与除湿技术相结合 。文章分析 比较 了与蒸发冷却相 结合的冷却除湿 、转 轮除湿及溶液 除湿三种不 同空调 系 统, 提出 了蒸发冷却技术与机械冷却除湿相结合 的空调系统方案 , 并分析 了其 节能潜 力 。 关键词 : 蒸发冷却 机 械制冷 冷却 除湿 转轮 除湿 溶液 除湿 节 能
第2 7卷 第 6期
20 0 8年 1 2月
建 筑 热 能 通 风 空 调
B i ig E eg u t n n r y& E vr n n d n i me t o
V01 7 No6 . . 2
De . 0 84 — 9 C 2 0 .7 4
文章编号 :0 304 ( 0 80 —4 . 10 .3 4 2 0 )60 74
t ee e g -a i gp tn il fn w y tm sb e n lz d h n r s v n o e t e s se ha e n a ay e . y ao
Ke wo d : vp rt ecoig mehncle ieao , eu dfi yc oi ,oa eu df a o ,o t n y r s e aoav o l , c aia rfgrt n dh mii n b o l g rt ydh miict n sl i i n r i y g n r i i uo
Com parson o i fThr ee Dehu i f ng Ai m diyi rCondi i toni g st n Sy em Com b n i ed w i h Ev t ap atv Coolng or i e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空调与传统空调对比
传统空调系统按照冷热源的不同,分为风冷与水冷两种,这两种空调系统与溶液空调系统的对比如图所示。

三种空调系统对比
水冷式传统空调系统 风冷式传统空调系统 溶液空调系统 系统构成
冷水机组、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蒸汽锅炉、净化空调
风冷热泵、冷冻水系统、净化
空调箱、排风机
溶液式空调机组 (内置热泵系统)
分区控制 不能实现 不能实现 可以实现 夏季除湿方式 冷凝除湿 冷凝除湿
溶液除湿
夏季再热量 高 高 低 冬季加湿方式 电/蒸汽加湿
电/蒸汽加湿
溶液加湿 全热回收装置 无 无 溶液式全热回收
运行能耗
较高
最高

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本项目采用的溶液式空调系统优缺点如下: 1)传统空调系统设备较多,需要设置风冷热泵机组、冷冻水泵、净化空调机组、排风机等,系统较复杂,运行管理灵活性相对较差,不利于实现分区控制;溶液空调机组自带热泵系统,集传统空调设备于一体,独立运行即可实现冷却、除湿、加热、加湿等功能,利于实现分区控制、独立启停,便于运行管理并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2)传统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原理为冷凝除湿,需要把空气降低至露点以下才能达到除湿效果,除湿后空气相对湿度为90%~95%,而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空调系统所需的送风相对湿度为60%~70%,因此冷凝除湿后需要配置电或蒸汽再热以满足送风相对湿度要求,因再热带来的冷热抵消,是传统空调系统能耗高的重要原因;溶液式空调系统利用盐溶液(氯化钙)吸湿和放湿的特性来处理空气,而溶液有一个显著特性,即溶液浓度与送风相对湿度一一对应,因此通过调
节溶液浓度可将送风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这与实验动物屏障环境的使用要求非常契合,能够大幅减少空调系统过度冷却和再热带来的能源浪费。

3)传统空调系统冬季一般采用电/蒸汽加湿方式,电、蒸汽属于高品位能源,电加湿COP小于1,加湿能耗较大;溶液空调系统利用热泵制热加热溶液,再通过热溶液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加湿COP可达5~6,远高于电加湿方式,能大幅节省加湿能耗。

4)实验动物室采用全新风系统,传统空调系统由于担心交叉污染,通常不设置全热回收装置,新风能耗巨大;溶液空调系统新风、排风不直接接触,溶液本身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因此可设置溶液式全热回收装置,有效回收排风中能量,大幅降低新风处理能耗而不会造成交叉污染。

综合上述因素,溶液空调系统相比传统空调系统而言,系统更简单,运行更便捷,可实现节能35%以上。

但是,溶液式空调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空调形式,其不足之处在于:溶液空调机组集传统空调功能为一体,机组尺寸、重量相对较大,比传统空调对机房的要求高;溶液空调机组相对于传统空调机组造价高,设备投资费用高,但是运行成本低很多。

适合全新风系统等能耗高,温湿度要求比较高的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