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文献综述】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愈发显著,尤其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冲击愈发明显。
海洋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它不仅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深入了解海洋污染的现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以及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二、海洋污染的现状1. 污染种类:海洋污染主要包括陆源污染、船舶污染、海底开采污染等。
其中,陆源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
2. 污染程度: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大量的污染物被排入海洋,导致海水质量严重下降,海洋生物生存环境恶化。
3. 影响范围:海洋污染的影响范围广泛,不仅涉及到沿海地区,还可能影响到内陆地区甚至全球。
如赤潮、海藻大量繁殖等现象,都是海洋污染的严重后果。
三、海洋污染产生的原因1.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海水质量严重下降。
2.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废水等污染物,通过河流等途径最终流入海洋。
此外,渔业养殖、海底矿产资源开采等人类活动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3. 缺乏监管:部分地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执行不力,导致环境污染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推广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其遵守环保法规。
3. 加强污水处理: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等进行有效处理,防止其直接排入海洋。
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
5. 强化国际合作:海洋污染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海洋环境保护措施,共享环保科技成果,共同推动全球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海洋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海洋污染不仅影响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对渔业资源、沿海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深入探讨海洋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洋污染现状1. 海洋污染的种类海洋污染主要包括油污、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塑料垃圾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其中,油污和塑料垃圾污染是最为常见的污染类型。
2. 海洋污染的程度和范围目前,全球海洋污染程度严重,污染范围不断扩大。
特别是近海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频繁,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各种污染物在海洋中积累,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海洋污染的危害海洋污染对生态系统、渔业资源、沿海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污染物会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导致生物种群数量的减少和物种灭绝。
同时,还会影响渔业资源的繁殖和生长,降低渔业产量。
此外,海洋污染还会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三、海洋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
这些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 农业排放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会通过河流、雨水等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3.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如海上运输、海底开采等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此外,海上油轮泄漏、船舶排放等也是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1. 加强法规制定与执行各国应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提高违法成本,严惩污染行为。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污染问题。
2. 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企业加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3. 农业污染控制推广科学施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前景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前景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覆盖了地球表面70%的面积,拥有着无数的生命和资源。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海洋生态环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各国和国际组织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现状仍然非常严峻。
一、现状1.海洋垃圾严重污染因为人类的不当行为和人为因素,海洋垃圾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着海洋。
垃圾中的塑料以及废渔网等对于海洋环境和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各国逐渐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实行禁渔区、采取组织废物处理等。
2.海洋污染加剧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中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目前,海洋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类工业生产和生活活动排放造成的环境pollution。
污染通过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海洋生物及其资源的枯竭,等多方面问题。
3.底层生物为主的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近年来,底层生物为主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
特别是近年来的海底渔业捕捞等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比如,过度捕捞、底拖捕等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和对环境的影响。
4.气候变化加剧气候变化是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对海洋影响最大的就是全球气温的上升。
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礁死亡,海洋生物迁徙、繁殖周期因而调节等多方面问题。
II、前景1.亟需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底层生物为主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建立海洋垃圾处理设施、推广多气体废气处理等多方面的保护。
2.关注海洋污染问题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海洋污染的应对也日益成为重大课题。
针对海洋污染问题,目前各国已经开始实施行动。
比如说,降低生产工艺中的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污染的法律和管理手段,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和工程实施等。
海洋与环境论文

浅谈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和对策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管1143班罗贤达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了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以20世纪末为例,1990 年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为 447. 4 亿元,1995年则达2463.9 亿元,到2000年又达到了4133.5 亿元。
扣除物价因素,大体上10年翻了三番。
九五期间海洋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9%,快于同期世界总体发展速度,也快于同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低效及环境污染等,不利于海洋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占地球面积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因此,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特点,分析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洋资源概述根据海洋的开发利用情况,可以将海洋资源可以分为六大类:海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的能资源、海洋可再生能资源、海洋生物和基因资源、海洋空间资源。
海水中淡水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其中97%以上是淡水,如果我们能从中把淡水提出来,可以解决人类社会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海水中除了淡水资源外,还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如食盐、钾、碘、溴、镁、铀,都可以从海水里面提取。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目前已发现的多个海底油气田,几乎遍及全球每个大陆的边缘区,产值仅次于石油的是海滨砂矿,其中包括主要的贵重金属及宝石砂矿,如金、铂族金属、金刚石、铁砂、锡砂、金红石、钛铁矿等。
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海洋环境保护问题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
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
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
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
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
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应该指出,在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研究方面,数学模拟无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但不论是何种数学模型,其模型中所需的必要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处理是研究水质模型的技术关键,直接影响到水质模型的科学性和预测能力。
而这些必要的数据是无法从数学模型本身来取得的,有些可以通过现场观测来得到,但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卷数是要通过基本机理的研究才能得到,在这方面物理模型实验研究将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浅谈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海洋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在海洋这片蓝色国土上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局面,各种海事行业随之而来,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环境保护这一重要理念。
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要更好的实现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光靠自我约束是不够的,还需要把海洋环境保护提升到法律的层面。
因此本文主要阐述关于我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体系,以及进一步解决我国海洋环境问题的措施。
标签:海洋环境法律措施一、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的建立和发展过程1.产生背景及现状随着人类社会进步,海洋资源的开采,海洋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海洋污染加重,为了使海洋环境免受污染,这些已是国际社会达成的共识,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仅仅靠个别国家的整治远远不够,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合作,需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法规,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数十年来,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立法以国际与区域协定为主,辅以国际惯例与一般法律原则,最终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整合下,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框架。
同时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都进行相关的环保实践:三个国家都有相对统一的海上环保执法机构,能够统一行使海上行动,都有各自的海洋环保法律体系,注重加强在海洋环境的各方面之间的合作。
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海洋环境方面污染十分严重,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域中,渤海和东海污染程度较重,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入海口污染程度相对严重,近几年的海洋沉淀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淀物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污染较重,我国海洋生态所能承受的范围已经达到极限,因此需要我国进行大力整治,以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2.发展过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海洋事业方面制定了一些法规,只是为了加强海事行政管理,却没有颁布一些关于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总的来说,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海洋环境的作用,为以后制订海洋环保法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经济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探索并应用更好的技术来保护和治理海洋环境的污染。
一、海洋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海洋环境污染对生态、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首先,污染物会直接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其次,经济行为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对渔业、海洋旅游等海洋资源的破坏,损害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污染还会引发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问题,如食品安全、环境健康以及海洋灾害等。
二、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方向为了有效防治海洋环境污染,我们需要探索并应用更好的技术。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质监测技术对于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水质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水质监测技术可以通过对海洋污染物质的监测和考察,发现并实行海洋污染控制措施。
现代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检测和分析各种污染物,以及它们在局部和全局的分布。
常用的水质监测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原子荧光分析法等。
2、海洋垃圾管理技术海洋垃圾管理技术致力于减少和避免海洋垃圾进入海洋生态系统中,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海洋垃圾管理技术可以提供从垃圾的回收利用, 到处理方法的优化、垃圾分类收集及海洋垃圾清理等一条龙服务。
目前,深水监控、漂浮垃圾清除和海洋垃圾收集船等都是应用广泛的技术。
3、海洋生命资源保护技术保护海洋生命资源是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海洋生命资源保护技术可以从微观到宏观进行治理,如保护濒危物种、重要渔业资源养护以及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等。
目前,生态修复和生命保护是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技术。
三、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
具体地,应用技术防治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大环保技术投入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对环保技术的投入,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广新技术应用并帮助企业推动技术升级。
《2024年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范文

《海洋污染现状及其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速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海洋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生态平衡对人类社会及整个地球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海洋污染的严重性不容忽视,本篇范文将深入探讨海洋污染的现状、成因以及解决对策。
二、海洋污染现状目前,海洋污染状况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塑料垃圾污染:海洋中漂浮着大量的塑料垃圾,这些塑料垃圾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还对人类的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2. 油类污染:船舶运输、海上钻井平台等活动中产生的油类污染物,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 化学物质污染:工业废水、农药等化学物质大量排入海洋,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等现象频发。
4. 放射性污染:核废料等放射性物质泄露至海洋,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三、海洋污染成因海洋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类活动: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大量排放至海洋。
2. 法律法规不健全:部分地区缺乏有效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导致污染行为得不到有效制约。
3. 监管不力:部分地区对海洋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4.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海啸、风暴潮等,加剧了海洋污染程度。
四、解决对策为了有效解决海洋污染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污染问题。
通过签订国际协议、共同研究等方式,推动全球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2. 完善法律法规:各国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污染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3. 推广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4. 发展环保科技: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环保科技,推动绿色、可持续的产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行政管理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研究
一、引言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
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为了
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
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
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
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
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主题
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我
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海洋保护方面的论文和书本等资料。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
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
关于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主要参考的是杨守晶的《浅论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与防治的法律
对策》, 李义的《重拳打击污染,守护蓝色国土——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王斌
的《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及其它相关资料,而最重要的是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8、
2009、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在这些资料里,作者们分别阐述了我国海洋环境现
状,其中《浅论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与防治的法律对策》主要侧重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
时随之而来的以追求经济利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象,使海洋的环境现状令人堪忧, 提出
有效保护和防治海洋环境的法律对策,其侧重的是海洋保护法律方面的相关问题。而李义的
《重拳打击污染,守护蓝色国土——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则侧重论述我国海洋污
染严重的相关实例,讨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治理海洋污染方面的措施建议。而2008、2009、
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等资料是最全面的讲述我国近几年来海洋环境现状,当年我
1
国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及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这些资料和其
它相关的资料使我了解我国的海洋污染现状,了解我国海洋保护的现行措施,了解我国海洋
生态现状。所有这些认识对我毕业论文的写作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而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原因等问题,主要参考向友权的《我国海洋环境保护
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黄倩的《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王斌的《中国
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梁亚荣和吴鹏的《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李义的《重拳打击污染,守护蓝色国土——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及其它相关资料。
在这些资料中,作者们阐述的是关于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等问题。
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加上我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我可以了解到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问题的原
因的以下信息:第一,我国海洋污染控制及海洋生态保护不力;第二,现行海洋环保法律法
规不完善;第三,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不足;第四,高污染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我国
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一文对我国海洋污染控制及海洋生态保护不力进行讨论,
王斌的《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对我国海洋污染控制及海洋生态保护不力问题也有
相关的论述。李义的《重拳打击污染,守护蓝色国土——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论
述我现行海洋环保法律法规不完善,加强部门协调,强化监督检查并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推进海洋环境科学研究。梁亚荣和吴鹏的《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和崔
旺来、李百齐和李有绪的《海洋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则论述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
不足。
加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对策方面的有,梁亚荣和吴鹏的《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
与制度的完善》中论述我国应该加强公民的海洋环境保护参与意识和完善海洋保护公民参与
制度,崔旺来、李百齐、李有绪的《海洋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也论述了加强我国海洋保
护公民参与意识。盖玉泉、马兆虎、迟守峰的《如何加大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和Daniel Dudek.
的《中国需要加大环保执法和惩罚力度》论述我国应加强环保执法力度,使惩罚制度能够真
正的在环境保护中起到作用。郝艳萍的《我国海洋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述我国应
加强海洋环保产业建设,提高海洋保护相关技术,布伦特兰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等资料及
其它相关资料也论述了加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对策方面的相关问题。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可以了解到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岸海域水质恶化,自然
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水产资源严重衰退,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不合理、水平低。加强我国海洋
2
环境保护已经迫在眉睫,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不能轻易地将一种理论从一种文化和政
治体系中移植到另一种不同的政治、文化体系中,因此对环境保护不可能全盘照搬,要面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同样重要,通过对国外海洋保护成功案例进
行合理改造,有选择地将其引入到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制改革中。同时,从这些资料中我渐
渐对“ 加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这个问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
看法:第一,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第二,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第三,发展促
进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政策;第四,加强海洋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族的海洋保护
参与意识;第五,调整临海工业布局,严防高污染企业在沿海落户。
[参考文献]
[1] 杨守晶.浅论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与防治的法律对策.沈阳干部学刊第12期.第二卷.
2010.4.
[2] 国家海洋局.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我国水环境概况. 2009.02.17.
[3] 李义. 重拳打击污染,守护蓝色国土——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措施建议.中国期刊全文
数据.2010.02.
[4] 国家海洋局.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2010.6.10.
[5] 向友权.我国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科技论坛.1998.
[6] 黄倩. 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2007.1.30.
[7] 王斌.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2006.
[8] 梁亚荣.吴鹏.论南海海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海南大学法学院.2010.1.
[9] 盖玉泉.马兆虎.迟守峰.如何加大海洋环境保护的力度.中国渔业经济研究.1998.1.
[10] Daniel Dudek.中国需要加大环保执法和惩罚力度.美国环保协会.2007.12.6.
[11] 郝艳萍.我国海洋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中国海洋报.2004.11.4.
[12] ROBERTS N C. Keeping public officials accountable through dialogue : resolving the
paradox [ J ] . Public Administ ration Review ,2002 ,62 (6) :55 - 56.
[13] 崔旺来.李百齐.李有绪.海洋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第27 卷.第3
期.2010.3.
[14] 布伦特兰.我们共同的未来.世界经典环境保护名著精华绘图本丛书.1987.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