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养鱼技术介绍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 -回复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回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养殖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有助于健康的养殖水体维持。
一、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将水体经过一系列处理设施后再次回归养殖用途的循环利用技术。
这种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管理,将饲料残渣、废气、废水等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地处理,使得养殖水体得以循环利用,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二、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具体措施1. 喂食管理:合理调整饲料种类、比例和投喂量,避免过度投喂和喂食残渣积累,以减少养殖水体中的废物。
2. 水质监测与处理:通过安装水质监测设备,监测养殖池塘中的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如果水质异常,可采取措施如增氧、疏通水道、补充活性菌等进行处理。
3. 池塘设计:在建设池塘时,结合养殖品种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水深、水面面积和形状,以提供充足的生活空间和氧气供应,减少病菌滋生和动物代谢废物的积累。
4. 污水处理设施:在养殖场附近建设生物净化池和湿地,用以处理养殖池塘中的废水。
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并回收部分养分供养殖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水体补充:根据池塘水质监测结果,适时补充新水,保持池塘水体的稳定。
补水要注意水源的选择和水质的清洁,以免引入有害物质。
6. 综合利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还可以与其他养殖方式相结合,如河流养殖、土地养殖等,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养殖效益。
三、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 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通过水体循环利用,减少了对地下水和河流水资源的需求。
- 减少废物和废水的排放:通过处理废弃物和废水,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 提高养殖效益:适当调整养殖方式和饲料管理,减少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 挑战:- 技术复杂: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需要综合各种设施和措施,要求养殖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24期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整套系统采取的是“内池养鱼,外塘养水”相对封闭的完备的生物自我修复技术理念,能长期保证鱼塘水体符合水产养殖标准;因为水泵将大池塘的水抽灌到流水养殖渠中并同时纳米微孔充氧,水流像天然的溪河一样流速较快,使鱼的“运动量”自然加大,所以养殖渠流水养的鱼比普通池塘养的鱼肉质更佳;由于高溶氧满足了高密度养殖的要求,全价饲料保证了鱼的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所以池塘流水养殖的产量是池塘传统养殖的3~4倍,实现了产量、产值、效益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都有了新的突破。
重庆市于近两三年相继在北碚、梁平、璧山等区县对低碳、环保的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标准养殖流水沟渠按池塘总容积的29m3/亩·m左右修建,并设立废物集污区,采用水体高效增氧和推进系统,完成池塘水体不断循环流动,并在养殖渠内形成高溶氧区,实现养殖对象的完全可控,养殖渠内高密度养殖吃食性鱼类,在养殖渠外的净水池塘套养滤食性鱼类的生产方式,实现养殖渠内产量100kg/m3,大池塘鲢鳙鱼产量500kg/亩,总产量3300kg/亩以上,同时将养殖对象的粪便集中收集、处理并加以利用。
实现养殖全过程有机质污染物对环境零排放。
一、池塘配套基本建设精养小池(高产精养区)修建要点。
一般选择面积20~30亩,水深2m的池塘为宜(也可以是几个连通的较小池塘)。
首先,对大池塘进行必要的改造,如加固塘埂,清除淤泥,增加池深等;其次,精养流水养殖渠修建于大池塘长边一侧,平行于大池塘埂并列修建两条水泥池堤,形成长12m、宽5m、深2.8m(有效水深2.4m)的多条养殖沟渠,高产精养渠面积占大池塘面积的2%左右。
水泥池堤两端修建垂直插槽,插槽中插上钢丝网,即成精养流水养殖渠。
在每条养殖渠后端留下3m距离,并于尾端修建高于渠底50cm的水泥墙,作为鱼粪及残饵拦截沉降收集区。
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水产养殖的低碳发展

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水产养殖的低碳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于粮食和蛋白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来源方式,因其高效、可持续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然而,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采用现代技术来实现水产养殖的低碳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节能减排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1. 智能温控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水产养殖池塘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避免过度加热或过度冷却,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
2. 光合作用利用利用光合作用进行水产养殖,可以有效减少供氧设备的使用,降低碳排放。
通过合理规划水面的光合作用区域,可不仅有效提高养殖效率,还可以降低碳排放。
3. 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通过循环利用养殖水来减少水的消耗,并降低废水的排放,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此外,该系统还通过过滤技术能够清除水中的废弃物,保证水质的稳定,减少环境污染。
二、利用可再生能源提供能源的方式1. 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可以通过光伏板等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水产养殖提供所需的能源。
相比传统的燃煤或石油发电方式,太阳能发电无排放、无噪音、无消耗等优势,是实现水产养殖低碳发展的重要选择。
2. 生物质能源利用生物质能源是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储存的能量,可以通过燃烧或发酵等方式利用。
利用农作物秸秆、养殖废弃物等生物质能源,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热能和电能,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三、水产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1. 沼气发电利用水产养殖废弃物进行沼气发电,可以有效利用废弃物的能量,同时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沼气发电不仅可以为养殖场提供能源,还可以将余下的电能供应给周边地区,实现资源共享。
2. 养殖废水处理与再利用养殖废水中含有丰富的养分,通过科学的废水处理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养分转化为肥料,用于农田的施肥,实现废水的再利用。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化学肥料的需求,还可以减轻废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27.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模式

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是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3年时间探索创新,总结出的一种新型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
该模式具有节能、节地、节水、简单、灵活、安全、高效、质优等优点,养鱼池塘的漏斗形设计,犹如给养殖的鱼类建造安装了一个“抽水马桶”,能及时收集移除鱼类的粪便,有效净化养殖水体,改善养殖鱼类的“福利待遇”,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品品质,降低饵料系数。
该模式改变了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弊端,通过漏斗形底部的高效集污排污(见图1),将粪便、残饵快速分离出养殖水体,经过发酵处理后用作肥料;养殖尾水通过生物净化再循环利用,实现了创造优美养殖环境、生产优质水产品、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该技术模式的核心简称河南“168”模式,“168”即:1”是1000平方米以内的漏斗形鱼池;“6”是六大模块,即①养鱼设施设备,②尾水集排,③增氧曝气,④生态循环,⑤温控养殖,⑥智能管理;“8”是八大优点,即:①生态理念引领,②尾水集排科学,③养殖环境优美,④提质降本增效,⑤产品质量优良,⑥操作管理方便,⑦节能高效智能,⑧组装配套灵活,能很好解决水产养殖污染、鱼类疾病爆发、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等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图1 漏斗形池塘剖面图(效果图)(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18年河南省千户源农业科技园,利用“168”鱼池+莲藕池养殖草鱼,1000平方米生产商品鱼18160千克,饲料系数1.01,培育鱼种、养殖成鱼过程中水质良好,无鱼病发生,效果显著。
2019年郑州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新乡基地、荥阳富发水产养殖合作社分别在加州鲈、罗非鱼、草鱼、丁桂等品种养殖,平均600平方米,分别达到7500千克、34000千克、21000千克、17000千克。
2020年3月,郑州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又在中牟基地380亩土地再建39座“168”鱼池,进行了加州鲈、丁桂、草鱼、罗非鱼和锦鲤养殖,与莲藕池、稻田结合,形成循环,实现了鱼、莲、稻三丰收。
怀宁县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总结

怀宁县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总结怀宁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水资源丰富,是养鱼的理想地区。
而在怀宁县,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养殖模式。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环境的污染,因此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本文将从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的优点、相关设备和技术以及此种养殖模式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展开阐述。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与传统养鱼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和优点:1.减少水资源浪费:池塘循环流水养鱼通过建立水循环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水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养殖户不再需要频繁更换池塘水,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2.改善养殖环境:水循环系统可以保持水质清洁,减少废水排放,有效改善养殖环境。
这对于保护水质、降低养殖环境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3.提高养殖效益:通过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可以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生产成本。
水循环系统的运行可以为鱼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鱼类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4.宽松的养殖周期:由于水质稳定、饵料充足、环境舒适,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养殖周期。
这使得养殖户在管理上更加方便灵活,可以预防和控制一些养殖疾病。
5.促进可持续发展: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养殖环境的破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后续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的相关设备和技术1.水泵系统:水泵是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系统的核心设备,其作用是将水抽到过滤器进行过滤,再通过管道送回养殖池。
水泵系统需要配备运行稳定、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2.过滤器:过滤器是用来去除池塘中杂质、氨氮等有害物质的装置,一般分为生物过滤器和机械过滤器。
生物过滤器主要利用微生物将废物和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机械过滤器则是将固体颗粒去除。
3.曝气设备:曝气设备可以增氧,提高水中氧气含量,保持水体通气,促进鱼类呼吸代谢,适时增加和维持水中的氧气。
4.定时投饵器:定时投饵器可以根据设定的时间、量投喂饵料,保证鱼类得到充足的营养,促进生长。
池塘养殖水循环利用技术

池塘养殖水循环利用技术池塘养殖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可以实现水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以池塘养殖水循环利用技术为主题,探讨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养殖效益。
一、池塘养殖水循环利用技术的意义池塘养殖水循环利用技术是一种环保、节水的养殖方式,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通过科学管理和循环利用水资源,能够有效防止水质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池塘养殖水循环利用的原理池塘养殖水循环利用的原理是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然后将处理后的水再次循环利用于养殖过程中,达到节水、环保的目的。
1. 使用生态滤池:在养殖池塘的出水口设置生态滤池,利用植物的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
2. 循环水处理:将经过生态滤池处理后的水再次回流到养殖池塘中,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同时,可以通过加氧、增氧等技术手段提高水中溶氧量,改善水质。
3. 合理投喂:根据养殖对象的需求,合理控制投喂量,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降低废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4. 积极管理池塘环境:定期清理池塘底泥,控制水质中悬浮物和有机物的含量,保持水体清洁。
同时,可以合理调节养殖密度,避免过密养殖导致水质恶化。
5. 多种养殖方式的综合利用:可以采用多种养殖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如养鱼养虾、养鱼种田等,实现养殖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四、池塘养殖水循环利用技术的优势1. 节约水资源: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节约水资源,降低养殖成本。
2. 降低污染物排放:通过废水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
3. 提高养殖效益: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养殖收入。
4.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科学管理和循环利用水资源,实现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循环水养殖系统原理

循环水养殖系统原理
《循环水养殖系统原理》
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方式,它通过科学的循环水处理技术,使鱼类或其他水产动物在良好环境下快速生长。
这种养殖系统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养殖效益。
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水源供给、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三个方面。
首先,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源供给是关键。
水通常以地下水或自然水源的方式供给,水质应该符合养殖动物的生长需求,并且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为了避免外界污染物的进入,通常会采用物理屏障或过滤系统进行预处理。
其次,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水质净化来维持水环境的稳定。
水质净化主要包括机械过滤、生化过滤和消毒等步骤。
机械过滤通过过滤器将悬浮物、沉积物和有机物质从水中过滤出去,以保持水的透明度和清洁度。
生化过滤则通过生物过滤器或生物滤塔来利用好水中的有机废物,使其转化成较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最后,消毒是为了杀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以确保养殖动物的健康。
最后,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循环利用水资源,实现高效养殖。
养殖过程中,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会逐渐积累,超过一定浓度会对养殖动物造成伤害。
因此,循环水养殖系统会通过水体循环来清除这些有害物质。
一般来说,循环水养殖系统会根据需要使用生化降解法、光解法、化学药剂等方式来降低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并保持水中的氧气含量适宜。
综上所述,《循环水养殖系统原理》主要介绍了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源供给、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三个方面的原理。
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怀宁县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总结

怀宁县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总结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养殖方式,已经在怀宁县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对这种养鱼方式的总结。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以水的循环利用为基础。
通过合理设置水泵和过滤装置,将鱼池中的废水进行过滤、净化,然后再将净化后的水送回鱼池。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鱼池的水质,保持水体清洁,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给鱼类。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节约水资源。
在传统的养鱼方式中,鱼池中的废水直接排放,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而采用循环流水养鱼方式,废水经过过滤净化后再次利用,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还具有防疫效果。
传统的养鱼方式中,废水直接排放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增加了鱼类患病的风险。
而通过循环流水养鱼,废水经过过滤净化后再次回到鱼池,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降低了鱼类患病的风险。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还可以提高养鱼的效益。
传统的养鱼方式中,由于水质难以控制,鱼类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较低,养殖效益有限。
而采用循环流水养鱼方式,通过对水质进行精确控制,可以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是一种高效、节约水资源、防疫效果好、能够提高养鱼效益、环保的养鱼方式。
在怀宁县的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今后能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养鱼方式,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粪便及废弃物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回收
8、水质管理与病害防治 每月用生石灰全塘消毒一次 每五十天左右用鱼虫灵大塘杀虫一次 全年未换水、未加水、未排水、未发生病害
9、日常管理与捕捞 二十四小时塘口不离人,日常观察,保养机械 做好三项记录 捕捞:9月3日开始,9月30日结束,平均每网捕捞900
9562元 主要技术指标:养殖周期143天,成活率96.7%,草鱼增重3.03倍,饵
料系数1.62,投入产出比1:1.31。
2、低碳高效循环水养鱼是一项节水、节地、节能、节药、减排、高产、高效、 优质、省心的渔业生产技术。
节水。试验塘口商品鱼每吨耗水340方,对比塘每吨鱼耗水1585方,单位节水率为78.5%; 节地。该试验折合池塘亩产3549公斤,比一般精养塘亩产量高出67%,折算节约土地三分之二; 节能。经测算池塘循环水养殖每公斤商品鱼能耗0.3kw/h,同基地内其它精养塘每公斤商品鱼能耗0.389kw/h(10亩水
面,亩产1千公斤,162天能耗量在3888kw/h)节能23%。 节药。试验塘药品使用1500元,吨鱼费用为46元,比其它精养塘主养草鱼吨鱼费用 500元,节约药品费用454元,节
本近十倍; 减排。试验生产期内未排放废水,试验结束清塘排出的水均达到要求,零排放为名符其实; 高产。池水养殖池每立方米产量为139公斤,平均池塘亩产3549公斤,比其它养草鱼精养鱼塘产量高出250%以上; 高效。每个流水养鱼池纯收入为441元,折合每亩池塘纯收入9362元。比正常养殖塘口高出130%以上; 优质。由于水质优良未用药品,鱼一直处逆水游动状态,俗称“健美鱼”。草鱼无土腥味、脂肪少、鱼肉多、肉结实、
氧管道、电线等 功率:3千瓦 安装:推水池前端并串联结合安装,外塘中分别在二
个塘角和拦水坝缺口处各安装一个推水增氧机,共六 套。
简易自动粪便收集设备 为系统的肝脏 构成件:吸粪嘴、吸污泵、移动轨道、排污槽、自动
控制装置、电路系统等组成 吸污原理:利用吸尘器的原理快速吸取粪便污水
流水养殖池底微孔增氧设备 作用:补充应急增氧、静水鱼体消毒、池底清污 构成件:由微孔增氧管、输氧管和风机组成 安装:在每个流水养殖池两侧每隔2米安装一个长为2
鱼体规格(g)
月投饲量(吨) 日平均投饲率
903
1.04 0.8%
1524
4.94 0.9%
1849
6.88 1%
2187
8.95 1.1%
2300
8.00 1%
5、饲养投喂
6、气提式推水增氧与水循环 二十四小时开机推水增氧 流水养殖池水体交换、增氧、循环,水流速度平均0.44
米/分,增加氧67% 外塘水体净化、增氧、循环。试验生产一个月后发现问
二O一五年十月
1、池塘养殖存在问题 养殖水环境恶化 水产品质量堪忧 生态危机凸显 增产增效难
一、由来
★ 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 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
二、内容
1、塘口的选择与布局 面积28亩 三个功能区:流水精养区、外塘净化区、操作平台 2、塘口改造与建设 塘口改造 长200米、宽95米、深2米,水泥护坡 中间土堆积成拦水坝 建一组三个流水养殖池,其中一个推水池,三个养殖
题,才安装增氧机增氧,每二小时循环一次 水体上下循环,上下循环深度为1.5米以上
6、气提式推水增氧
7、粪便及废弃物回收 试验四十天后才设计出并安装设备,6月20日投入使
用 方法:每天开机2-3次,每次14分钟左右 鱼在吃食后三小时开机最佳 污水排放在隔壁池塘专池培养轮虫,培育黄颡鱼种,
集粪池:养殖池尾部建设长4米、宽16米、高为2米的大池, 末端建有80cm的矮墙拦集粪便,池底和养殖池池底为同一 个平面上
3、设备设计、制造、安装 气提式微孔推水增氧机 简易自动粪便收集设备 流水养殖池底微孔增氧设备 拦鱼栅 备用发电机 物联网监测设备 捕捞网等
气提式微孔推水增氧机 为系统的心脏 核心件:曝气管、鼓风机 构成件:包括风机、挡水板、增氧格、支架材料、输
公斤
三、小结
1、养殖草成鱼试验结果 产量:草成鱼27521公斤,外塘花白鲢16800公斤,折合流水养殖池139
公斤/立方米,池塘亩产3459公斤 成本:282077元,包括鱼种、饲料、资金占用费、工人工资、电费、
设施设备折旧费、塘租、药品、管理费、其它费用 产值:369452元,其中:草成鱼330252元,花白鲢39200元(三分之一) 纯收入:87375元,折合流水养殖池每立方米纯利441元,塘口亩纯利
池,一个集粪池;总459平方米,其中养殖池330平方 米
推水池:长2米、宽16米、高2.3米,在推水池口建0.8米高 的挡水墙,推水池中间留有安装提升机预留件,在推水池 底部筑有水泥池面,防止吸出底泥
养殖池:建设净空长为22米、宽为5米、高为2米的养殖池, 两侧挡土墙为37墙体,中内墙为24墙体。整个池建有上下 两道圈梁,墙中砌有构造柱,混凝土地面,以确保水泥池 的稳定安全性。在建设过程要预留底部和池壁微孔增氧的 安装沟槽
米的“T”型微孔增氧管,直接放到池底即可
流水养殖池底微孔增氧设备
拦鱼栅
发电机
渔业物联网
捕捞网
4、鱼种放养 选择1号流水养殖池开展养殖草成鱼 鱼池浸泡、消毒 鱼种质量要求:选择良种,鱼体健康,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鳞片完整,规格
整齐 投放时间:2014年5月5日至10日 投放数量规格:流水养殖池草鱼:760克/尾 1.2万尾 9120公斤
体型健美、浑圆细长、体色金黄发亮。由于鱼味道鲜美卖相好,销售非常抢手,售价最少高出每斤0.5元; 省心。可根据市场需求,选品种、选规格进行养殖,操作、管理、投喂、捕捞、防病都非常方便,可实现物联网监控
外塘花白鲢:800克/尾 7725尾 6180公斤 鱼种下池消毒
5、饲养投喂 定时:九点、十二点、十五点、十七点四次 定质:全价浮性颗粒饲料,本公司生产 定位:设饲料拦网 定量:全年29.91吨
分月投饲情况表
指标 月份(投饲天数)
5(12天) 6(30天) 7(31天) 8(31天) 9(2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