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内循环流水槽示意图、养殖模式技术图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基本原理(六)

技术交流1002019年第5期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专栏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基本原理(六)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IPA/IPRS)是一项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技术,最早在美国兴起。
在渔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和IPRS逐渐得到国内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重视,近年来,浙江、安徽、江苏等地修建了多条IPRS系统,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为增进读者对IPRS的了解,本刊将对IPRS的建造和技术管理进行连续介绍,供学习参考。
池水的充气与交换充气和水流装置——增氧推水设备安置在流水槽的上游。
通常还要用一个连接法兰,以便可以调节增氧推水设备在水中的位置。
有些养殖场会用铝合金在流水槽上游端悬挂增氧推水设备。
该铝合金挂壁安装在流水槽墙的顶部,且用木垫片调整其位置。
支撑臂也有不同的调节孔,使增氧推水设备的上沿部分保持高出池水面至少2cm ~3cm 。
鼓风机可以安装在紧邻跑道流水槽的墙体顶部,上有顶棚保护;也可建在防风雨工棚内。
如果是安装在跑道旁边的工棚内,需要选择适当大小的输气管,以防止气流减少,确保其能正常通向每组曝气管。
从一个鼓风机引出的输气管通常要配套使用6cm ~7.5cm 的PVC 管。
增氧推水设备示意图技术交流1012019年第5期系统中有配电设备或供电线路,为驱动IPRS 系统的鼓风机或其他设备提供电力。
全天候照明系统对于系统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设计IPRS 系统时就应事先规划好鼓风机的线路布设和照明系统。
在流水槽的上下游端分别铺设工作跑道或平台。
这些跑道通常要延伸穿越所有流水养殖,这对于IPRS 系统的有效管理是非常关键的。
在这些工作平台上可以进行投饲或执行各种管理任务。
这些平台一般宽1m ~1.2m ,可建成混凝土、木质或钢架结构,其能跨越5m 宽的跑道,中央部分要能承重250kg ~500kg 。
导流设施连接在流水槽下游的外墙,从水面一直延伸至池塘底部。
如前所述,该设施的作用是帮助引导水流绕着整个池塘流动。
池塘内循环水槽关键技术创新应用

2021.1池塘内循环水槽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开展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新进展,截至目前已在全国10多个省(区、市)示范应用流水养殖槽2000多条,覆盖池塘3万多亩。
但是在示范应用中也暴露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一、池塘内循环水槽的技术要点池塘内循环水槽养殖系统由曝气推水区、养殖区、集污区及水槽外的净化区组成。
养殖水槽占池塘面积的3%~5%,一般每10亩池塘配备1~2条水槽。
水槽的标准规格为长25米左右、宽5米左右、高2~2.5米,其中养殖区的长度为22米、集污区的长度为3米。
曝气推水区的气提式推水装置由鼓风机、微孔曝气管和挡板组成。
工作原理是利用鼓风机向微孔曝气管进气,气体向上运动带动水流向上运动,当遇到角度为60°或1/4圆弧角度的挡板后,溶氧饱和的水流向养殖单元后端运动,在水槽内形成一定的水流。
养殖区底部均匀分布有微孔增氧管,增氧管沿推水方向排列。
集污区设置在水槽的后端,主要由集污区和吸污装置组成。
二、曝气推水设备的改进改进微孔增氧盘与水槽底部距离:对于固定式池塘内循环水槽,水槽高度在2.5米左右,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
气提推水装置中的微孔增氧管离水槽底部的距离最好0.4~0.6米,微孔增氧管离底部距离过小,受水压的作用,气体向上运动带动水流运动的力量会削弱;微孔增氧管离底部距离过大,则会导致水槽的上、中、下层流速不均匀,上层流速大,下层则静止不动。
改进微孔增氧盘的朝向:将曝气盘的曝气管沿着水槽的水流方向排布,避免推水过程中形成扰流。
三、养殖区辅助增氧改进增加潜水泵冲污装置:在防回流墙90°夹角处横向布置一根管道,在管道上每隔50厘米开一个直径1厘米的孔洞。
管道的一端与潜水泵相连,利用潜水泵与管道形成的水压,在小孔处形成射流,将水槽底部的粪便和残饵等废弃物冲到流水槽后端(图1)。
为测试该装置的冲污效果,2020年5月9-11日,测定冲污前后的水质变化。
测定结果见表1。
池塘内循环流水槽示意图、养殖模式技术图

配图
图 B.1 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技术图
DB33/T XXXX—2020
拦鱼设施 在推水设备下游和集污区上下游安装不锈钢
网片拦鱼栅,网孔大小根据养殖品种和规格确定。 养殖前期,可在养殖水槽前端拦鱼网后增加一道与 拦鱼网网目相同的聚乙烯软网。
监测报警 配备在线水质监测、监控系统和压力感应系
统,异常时报警。
坚持科学养殖、预防为主。养殖期间可每半 个月在净化区泼洒微生物制剂,适时使用益生 菌、VC 等拌料投喂水槽中鱼类。微生物制剂使用 参考 SC/T 1137 的要求。
以药浴方式预防与治疗时,宜先关停推水设 备,开启底部增氧,封闭水槽两端拦鱼栅。
捕捞上市 根据生长情况和市场行情等适时捕捞上市
图 B.1 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技术图(续)
图A.1 流水槽养殖示意图
图A.2 流水槽结构示意图
6
DB33/T XXXX—2020
附录B
(资料性) 养殖模式技术图
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模式技术图见图B.1。
生产流程 池塘改造
主要生产技术措施
环境要求 养殖场地需水源充足,无污染,交通与电力设
施便利。 淡水池塘以长方形为宜,面积不低于20亩,东1:1.5~1:3.0,池塘深度1.8 m~3.0 m。
或漩涡风机,以并联方式连接。固定于流水槽前端 的螺旋提升机上,或安装于浮床上。 增氧设施
配置功率为2.2 kW以上的罗茨鼓风机;应配备 制氧设备或液氧,与鼓风机充气管道三通连接。沿 水槽内长边的前三分之二部位底部设置微孔或纳 米曝气管2排。
配套设备
集污系统 在集污区安装集污装置,每3条流水槽配套建
设20 m3互通集污池。
并根据养殖阶段、天气状况等调整投饲量。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基本原理(十二)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淡水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要点

2020.11江新华1荣仕屿2(1.玉林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玉林537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530022)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分为养殖区水槽建造和槽内养殖管理、外塘净化区水质管控和养殖尾水净化3个部分。
总技术要点是槽内养鱼、外塘养水、尾水处理、内外循环。
为了便于人工操作,现制定出养殖技术操作要点如下。
一、养殖区水槽建造和槽内养殖管理1.水槽建造(1)池塘要求:面积在20亩以上,常年水位不低于1.5米。
(2)流水槽建造要求流水槽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2%~3%,其中单槽养殖区110米2(长22米、宽5米、深2~2.5米),吸污区15~30米2(长3~6米、宽5米、深2~2.5米)。
配套设施:推水系统每槽1套,功率2.2千瓦;增氧系统每3槽1套,功率3千瓦;吸污系统每3槽1套,功率3千瓦。
配备有足额功率备用发电机组,物联网远程控制系统呼叫控制中心。
2.槽内养殖管理要求(1)养殖品种、规格和数量(表1)表1跑道养鱼放养品种、规格和密度(单槽)(2)鱼苗下槽前的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检查推水系统、增氧系统和吸污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检查拦鱼栅是否牢固、到位,并填写好设备安全检查表格(内容包括检查时间、检查项目、运行情况、整改项目和检查人等信息)。
加装防撞网:放苗后的前15天是各品种鱼苗在流水环境下养殖的训练和适应期,容易在推水系统前端发生顶水和撞网现象,造成鱼体损伤。
因此必须加装防撞网。
防撞网的网材选用普通涤陵山坳地,分区建设高标准养殖车间,解决了设施渔业用地难问题,提高了闲杂地的利用价值。
2.节约用水利用分级用水、分级养殖、分级排污的设计,使有限的水源得到最大利用,达到节水目的。
3.减少耗电利用上下级鱼池间的跌水,以及水面的射流和水底涌流,使养殖水体溶氧达标,基本不用机械增氧,达到节电目的。
4.减轻污染通过污物集中处理以及水生动植物的自净,减轻了养殖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达到环保的目的。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基本原理(八)

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IPA/IPRS)是一项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技术,最早在美国兴起。
在渔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和IPRS逐渐得到国内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重视,流水槽水深标尺注意:1.在给流水槽的鱼用药前需把药物充分溶解或稀释。
由于养殖空间相对较小,避免把药物用在鱼类密集处,以防灼伤鱼类。
2.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所有用于IPRS系统的药物都会对鱼类产生一定的胁迫作用,所以必须郑重强调,在给流水槽鱼类进行药物预防处理期间,负责人员不能离开现场。
这些药物所采用的浓度,主要用于对付外部寄生虫,但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处理外部细菌,但必须要有一定的处理时间。
例如,有时候由于鱼类被大量寄生虫寄生,它们对药物处理就会变得更加敏感。
基于这些原因,负责人员要留在现场直到药物处理终止,流水槽中的水被更换好,才能离开现场。
水槽的数量和大小是由池塘的水体积决定的,而不是取决于池塘表面积。
所以,在确定了池塘中所要兴建流水槽的大小和数量后,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IPRS流水槽中鱼类的合理放养密度问题。
流水槽设计能生产的鱼类数量,是与其所在大池塘的水体积相匹配的。
鉴于这一事实,我们在流水槽中放养的鱼类数量和规格要最适合于IPRS系统的总容积。
为了给新的管理人员取得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的经验,我们推荐设定一个每立方米的目标生物量作为起始目标(以草鱼为例),这个每立方米目标生物量设定在150kg左右。
当管理人员对池塘循环殖流水槽来生产,其放养的规格是25g~30g或更小的鱼种。
正如前几节中提到的,多级养殖技术比所有流水槽都养殖同一规格商品鱼的方法更有优势,后者会限制鱼类的生长和年产量,加大各个层面上的风险。
我们推荐经营者采用多级养殖技术来增加产品上市的机会和降低经营的风险。
多级养殖技术能确保在每年的不同时间销售产品的机会,这从资金周转而言也是一个很吸引人的经营策略。
流水槽鱼类的捕捞因为所有养殖的鱼类已经在限制IPRS双插槽,第二个拦鱼栅网目较小,用于养殖小规格鱼种。
27.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模式

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漏斗形池塘循环水高效养殖技术,是郑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河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河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过3年时间探索创新,总结出的一种新型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
该模式具有节能、节地、节水、简单、灵活、安全、高效、质优等优点,养鱼池塘的漏斗形设计,犹如给养殖的鱼类建造安装了一个“抽水马桶”,能及时收集移除鱼类的粪便,有效净化养殖水体,改善养殖鱼类的“福利待遇”,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品品质,降低饵料系数。
该模式改变了传统池塘养殖模式的弊端,通过漏斗形底部的高效集污排污(见图1),将粪便、残饵快速分离出养殖水体,经过发酵处理后用作肥料;养殖尾水通过生物净化再循环利用,实现了创造优美养殖环境、生产优质水产品、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该技术模式的核心简称河南“168”模式,“168”即:1”是1000平方米以内的漏斗形鱼池;“6”是六大模块,即①养鱼设施设备,②尾水集排,③增氧曝气,④生态循环,⑤温控养殖,⑥智能管理;“8”是八大优点,即:①生态理念引领,②尾水集排科学,③养殖环境优美,④提质降本增效,⑤产品质量优良,⑥操作管理方便,⑦节能高效智能,⑧组装配套灵活,能很好解决水产养殖污染、鱼类疾病爆发、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等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图1 漏斗形池塘剖面图(效果图)(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2018年河南省千户源农业科技园,利用“168”鱼池+莲藕池养殖草鱼,1000平方米生产商品鱼18160千克,饲料系数1.01,培育鱼种、养殖成鱼过程中水质良好,无鱼病发生,效果显著。
2019年郑州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新乡基地、荥阳富发水产养殖合作社分别在加州鲈、罗非鱼、草鱼、丁桂等品种养殖,平均600平方米,分别达到7500千克、34000千克、21000千克、17000千克。
2020年3月,郑州龙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又在中牟基地380亩土地再建39座“168”鱼池,进行了加州鲈、丁桂、草鱼、罗非鱼和锦鲤养殖,与莲藕池、稻田结合,形成循环,实现了鱼、莲、稻三丰收。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基本原理(五)

技术交流1012019年第4期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专栏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基本原理(五)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和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系统(IPA/IPRS)是一项现代化的水产养殖技术,最早在美国兴起。
在渔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池塘集约化养殖技术和IPRS逐渐得到国内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重视,近年来,浙江、安徽、江苏等地修建了多条IPRS系统,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为增进读者对IPRS的了解,本刊将对IPRS的建造和技术管理进行连续介绍,供学习参考。
增氧推水设备(WWU)—水体交换和池塘水体流动IPRS技术的核心是要让整个养殖池塘的水体保持更有效和不停的充气与混合,并且让这些经充分充气的池水不断地流经每条流水槽。
要使大量水体流动,传统方法通常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但是,新型的增氧推水设备采用低压力、大风量的鼓风机为一组安装在水下限定区域的曝气管输气,其运行效率非常高。
因为空气被导入曝气管,它们能把小气泡释放在水体中,并与水体充分接触。
这个理念实际上就是用了一种大规模的气提式增氧方法。
这一举措产生的混合气水被限制在底部的导流罩中,从而使上升的气水团在其作用下形成很强的定向水流。
这种水的运动很大,从而产生了大的水流和惯性,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能使整个池塘的水在池塘内形成环流。
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增氧推水设备的功能来不断地将水体流经每条养殖流水槽和在池塘内大循环。
这个作用越大,其驱动的水循环和水的混合速率就越大。
定向的水流运动也提供了一种收集大量固体废弃物的好方法,能把由鱼类产生的粪便等集中于流水槽下游的集污区(也称滞留区QZ)。
集污区在最下游部分形成(一般在流水槽下游的3m~5m处),此处作为废弃物沉淀收集区域。
鼓风机对推水设备和曝气混合的参数需求:(1)鼓风机必须经久耐用;(2)最小指标是170m3/h气体输出;(3)鼓风机的输出功率因型号大小和曝气管在水下的深度而变化;(4)一个IPRS系统需要至少3个~4个鼓风机。
推水设备的关键部分——曝气管:(1)建议采用带有Aero-tube商标和蓝彩条的曝气管;(2)该曝气管的效率为2.25m3/m/h;(3)该操作要求适用于特定的曝气管水下深度,最好是1m~1.2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管理
净化塘生物种养 淡水生态净化塘可适量放养鲢、鳙等滤食性鱼
类,套养河蟹、青虾、螺蛳、中华鳖,吊养河蚌。 海水生态净化塘可放养贝类,不超过塘面积的
40%,并可少量套养凡纳滨对虾、脊尾白虾等虾类。 淡水生态净化区可种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
浮水植物,种植面积占塘面积10%~20%,需及时清 除过量或死亡的水生植物。
饲料 饲料应符合GB 13078、NY 5072的要求,投喂
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原则,宜投喂浮 性膨化配合饲料。
在鱼种放养1 天~3 天后首次投喂,日投喂1 次~3次,投喂比例为每千克鱼体重的0.5%~3%,
并根据养殖阶段、天气状况等调整投饲量。
图 B.1 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技术图(续)
8
DB33/T XXXX—2020
污物清除
投喂饲料约1小时后吸污,一般每天2次~4
次,根据载鱼量大小、水温高低适当调整吸污频 率和时长;以吸出的污水颜色与池水相近即可。
不定期清洗流水养殖槽的过滤网、微孔增氧 管、风机进风口过滤器和吸污设备的吸头。养殖 结束后彻底清洗槽壁、槽底。 病害防治
拦鱼设施 在推水设备下游和集污区上下游安装不锈钢
网片拦鱼栅,网孔大小根据养殖品种和规格确定。 养殖前期,可在养殖水槽前端拦鱼网后增加一道与 拦鱼网网目相同的聚乙烯软网。
监测报警 配备在线水质监测、监控系统和压力感应系
统,异常时报警。
供料设备 在流水槽前端配置喷洒式投饵机或风送式集
中供料设备。
养殖品种 可摄食配合饲料,适应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鱼
坚持科学养殖、预防为主。养殖期间可每半 个月在净化区泼洒微生物制剂,适时使用益生 菌、VC 等拌料投喂水槽中鱼类。微生物制剂使用 参考 SC/T 1137 的要求。
以药浴方式预防与治疗时,宜先关停推水设 备,开启底部增氧,封闭水槽两端拦鱼栅。
捕捞上市 根据生长情况和市场行情等适时捕捞上市
图 B.1 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技术图(续)
配置功率为2.2 kW以上的罗茨鼓风机;应配备 制氧设备或液氧,与鼓风机充气管道三通连接。沿 水槽内长边的前三分之二部位底部设置微孔或纳 米曝气管2排。
配套设备
集污系统 在集污区安装集污装置,每3条流水槽配套建
设20 m3互通集污池。
配图
图 B.1 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技术图
DB33/T XXXX—2.1 流水槽养殖 流水槽养殖示意见图 A.1。
附录A (资料性) 池塘内循环流水槽示意图
A.2 流水槽结构 流水槽结构示意见图A.2。
图A.1 流水槽养殖示意图
图A.2 流水槽结构示意图
6
DB33/T XXXX—2020
附录B
(资料性) 养殖模式技术图
池塘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模式技术图见图B.1。
生产流程 池塘改造
主要生产技术措施
环境要求 养殖场地需水源充足,无污染,交通与电力设
施便利。 淡水池塘以长方形为宜,面积不低于20亩,东
西走向;塘埂顶面宽3 m~5 m,建立护坡,坡比 1:1.5~1:3.0,池塘深度1.8 m~3.0 m。
海水池塘面积不低于20 亩;滩面的设置应适 应循环水流向,占比不超过40%;环沟水深以1.2
m~1.5 m为宜。
流水养殖水槽 应综合考虑池塘形状、风力走向等,宜在池塘
长边一侧,与塘埂平行。宜选用砖混、玻璃钢、不
锈钢等材料。流水槽总面积占池塘面积比例以2%~
3%为宜。
推水设施
每条流水槽各配1台2 kW~2.5 kW罗茨鼓风机
或漩涡风机,以并联方式连接。固定于流水槽前端 的螺旋提升机上,或安装于浮床上。 增氧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