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肉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巴氏杆菌和曲霉菌的诊治

1发 病 情 况
大量 的淡 红色 泡 沫状 液 体 , 现红 气 管外 观 。在肺 呈
脏表 面 有 圆形 小结市 某 镇一 养 兔 场 , 养 哈 白 、 饲 比利 时 、 里 加 弗尼 亚 等 肉种 兔 1 0只 , 栏 幼 兔 、 年 兔 10 6 存 青 8 0多 只, 已接 种兔 瘟/ 氏杆菌 病 二 联 苗 ( 了解 疫 苗 已 巴 据 过期 ) 2 0 。 0 7年 9月 2 0日从外 地 购人 8只种公 兔进 场 时未 进 行 检疫 和 隔 离 观察 ,即放 人兔 群 中饲 养 。 到 9月 2 9日. 5只 断奶 幼兔 和 4只青 年 兔 死 亡 。 有 次 日早 晨 发 现 全群 兔 有半 数 以上 发病 , 亡 大 小 兔 死 7 9只 , 亡率 达 4 .%, 2月 龄左 右 的幼 兔 死 亡 8 死 02 以 率 最 高 。发 病 后 采 用 氟 哌 酸 、 霉 素 、 胺 二 甲嘧 土 磺 啶 、 大 霉 素 等 口服 、 射 等 治 疗 , 不 见 效 , 情 庆 注 均 病 还 在不 断蔓 延 , 死亡 兔在 增加 , 能控 制住 病情 。据 未 现场 了解 , 使 用 的兔 瘟/ 所 巴氏 杆 菌病 二联 苗 , 从 是 外 地 药贩 子 手 中低 于 市 场价 买 的疫 苗 , 细看 疫 苗 瓶
流 出带 有 泡沫样 血 液
41 .. 3生化 试验 将 分 离到菌 珠 的纯培 养 物接 种
于生 化 试 验培 养基 上 ,结果 该 菌 能发 酵 葡 萄糖 、 果 糖 , 酸不产气 ; 酵乳糖 、 产 发 鼠李 糖 、 梨 醇 和 水 杨 山
素, 甲基红 和 V P试 验 ( ) 尿素 酶试 验 ( )靛 基质 — +, 一; 试验、 接触 酶 、 化氢 试验 ( ) 不液 化 明胶 。 硫 +;
兔巴氏杆菌病的病因是什么?怎样预防?

兔巴氏杆菌病的病因是什么?怎样预防?你知道兔巴氏杆菌病的病因是什么吗?怎样预防呢?兔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一旦养殖场兔群患上了兔巴氏杆菌病这一疾病,将会严重损害养殖场兔群的正常发育,甚至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及时做好兔巴氏杆菌病疾病防治很有必要,而了解兔巴氏杆菌病的病因及预防措施是防治这一疾病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兔巴氏杆菌病的病因是什么?当饲养管理不善、营养缺乏、饲料突变、过度疲劳、长途运输、寄生虫感染以及寒冷、闷热、潮湿、拥挤、圈舍通风不良、阴雨绵绵等,使兔子抵抗力降低时,病菌易乘机侵入体内,发生内源性感染。
饲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差,兔舍过分拥挤以及长途运输等应激因素作用下,易引起本病的暴发。
怎样预防兔巴氏杆菌病?1.搞好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消除一切应激因素;种兔场要与养鸡场、莽猪场分开,严禁其他畜禽进出兔场,以减步传播机会;种兔坜要定期检疫,引进种兔要隔离观察,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兔群每年要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发现病兔及时隔离治疗,严格淘汰病兔。
兔笼、兔舍、场地用20%石灰乳或3%来苏尔消毒,用具用2%烧碱水洗刷消毒。
2.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改善兔子食欲为主,注意保暖防寒,防治寄生虫病等;定期进行检疫;兔舍、用具要严格消毒。
预防时可用兔巴氏杆菌氢氧化铝菌苗肌肉注射(或禽巴氏杆菌菌苗免疫肌肉注射,或用兔瘟、兔巴氏杆菌二联苗免疫肌肉注射,或者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苗免疫肌肉注射,最好不用三联苗),每年两次,对预防本病有一定效果。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不从疫区引种或购买商品兔,引种兔时要严格检疫并隔离观察30天,无鼻炎临床症状,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确定无病后方可并群。
其实兔巴氏杆菌病这一疾病的防治并不难,养殖户在平常进行养殖场兔群的饲养管理时,一定要参考文中预防措施,做好这一疾病的防治工作,同时也依据该疾病的病因对症下药,针对性进行防治,兔巴氏杆菌病疾病防治关键重在预防,养殖户要牢牢谨记文中介绍的预防知识,从而保障养殖场兔群饲养管理的科学高效。
一例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代农 业科 技 ) 0 8年 第 1 20 6期
动 物科 学
一
例兔 巴氏杆 菌病 的诊治
雷 祥盛 李 世愿 。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昭 平 县 动 物 疫 病 预 防 控 制 中心 , 西 昭 平 5 60 昭 平 县 昭 平 镇 渔 牧 兽 医站 ) 广 4 80;
摘 要 总结 了一例 兔 巴氏杆 茵病的诊 断与 防治情 况 , 以期为 兔场 防治该病 提供 参考 。 关 键词 兔 巴氏杆 茵病 ; 诊断 ; 防治 中图分 类号 ¥ 5 . 1 .十 文 献标 识码 B 8 82 512 9 文 章编 号 1 0 —5 3 ( 0 8 1 — 2 7 1 0 7 7 9 2 0 ) 6 0 5 —0
该 病 为 兔 巴氏杆 菌病 。
5 防治
部分 病 兔未 发 现 任 何 症状 即 突 然 死 亡 。 多 病 兔 精神 大 沉郁 , 动 迟 缓 , 毛 零乱 , 欲 减 弱 或 不食 , 端 被 毛 潮 行 被 食 鼻
湿、 结, 缠 有打 喷 嚏现 象 , 结膜 、 腔黏 膜 充血 、 眼 鼻 出血 , 鼻腔
6 小 结
() 2 将病 料 分别 接 种 于琼 脂 平 板培 养 基 、 清 肉汤 培 养 血 基 、 康凯琼脂平板 培养基 , 于 3℃恒温箱 中培养 2 ̄ 麦 置 7 4 4h后 观察 , 见琼 脂 培 养基 上 菌落 为圆形 隆起 、 8 可 光滑 湿 润 、
小杆 菌 。
县 某 兔场 出现 以 兔体 温 升 高 、 呼吸 急 促 、 有黏 液性 鼻 涕 为 特 征 的疾 病 。 据 其 流行 病 学调 查 、 床 症状 表现 、 根 临 病理 剖 检 、 实验 室检 验 , 断 为兔 巴 氏杆 菌病 。 诊
兔巴氏杆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

共 剖检病 死 兔 5只 , 咽喉部 有 白色稠状 分泌 物 ; 发生 新病 例 。
收稿 日期 :0 80 一8 2 0 —6I 王 先 进 , ,9 9年生 , 科 , 级 兽 医 师 。 男 16 本 高
维普资讯
与饲料 20 0 8年 第 8
我 市某 兔 场 , 养 约 30只 獭 兔 , 20 饲 0 自 08年 5 气 管粘 膜充 、 出血 ; 部 分 死兔 肺 脏 有 出血斑 块 ( 大 有 月 份 以来 , 在兔 群 中间 出现一种 以拉 稀 、 呼吸 急促为 的肺脏 质地 变硬 , 的肺 脏萎 缩 、 脓 )心外 膜有 出 有 化 ; 主要 临床 症 状 , 起 多 只 2月 龄 以上 兔 迅 速 死 亡 血 点 , 的兔 的胸 腔 有 积液 , 者有 纤 维 性 渗 出 ; 引 有 或 肝 的疾病 , 成 了 一 定 的 经 济 损 失 。经 过 实 验 室 诊 脏 颜 色变 淡 , 面 有 出血 斑 , 地 变 脆 , 面 多 汁 ; 造 表 质 切 断 确诊 为 巴 氏杆 菌 与 大 肠 杆 菌 混 合 感 染 , 报 告 胆 囊充 盈 , 汁呈 褐 色 ; 现 胆 胃膨 胀 , 满 液 体 和 气 体 , 充
如下。
胃粘膜 脱 落 , 血 , 暗 红 色 , 溃 疡 灶 , 粘 膜 肿 充 呈 有 肠 胀 充血 、 血 , 腔 积 液 、 气 。全 身 淋 巴结 肿 大 出 肠 积
出血 。
1 发 病 情 况
自 20 建场 饲养 以来 , 持 自繁 自养 原则 , 05年 坚
按免疫程序 已免疫注射兔瘟 、 兔巴氏杆菌 、 氏梭菌 魏
床症状 , 并有个别病兔迅速死亡的疾病 。用青霉素 、
庆 大霉 素 、 磺胺 类 等药 物治疗 时好 时坏 , 没有 控制住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简介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简称ED)是一种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病。
病原菌可引起家兔、野兔、鼠兔等哺乳动物的疾病。
它主要通过摄入被感染的食物、水或肉来传播。
而且,ED在人和非哺乳动物中也有报道,人类和非哺乳动物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烦躁和抽搐等,而且病程短暂,患兔可能会在2-4天内死亡。
在感染ED病原菌后,兔的温度会持续上升,最终接近41°C,然后迅速下降到它们死前的正常体温。
疫情在暖季更容易发生,并且在企业兔饲养中发病率较高。
防治饲养环境1.饲养室的维护兔舍应该定期消毒,以保持其清洁度和卫生条件。
目标是消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建议在饲养室关闭时进行消毒,以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消毒。
2.维持动物饮用水和饲料的质量和良好卫生。
应该每天更新饲料和水,并确保它们始终处于清洁状态。
这将减少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滋生。
此外,兔笼底层的清洁度也需要保持,避免臭味和细菌滋生。
3.饲料和饮用水的选择应尽可能使用高质量的饲料,尤其是有机食品。
有机兔饲料更健康,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此外,应尽量使用自来水,或烧开水和自然澄清凉水,保证水质的安全性和质量。
防疫措施1.注重动物的卫生保健饲养员应该确保每只动物都定期接种疫苗,并进行定期体检。
同时,卫生保健工作人员应该经常与业主交流,以了解疾病的流行情况和建议的预防措施。
2.饲养员的防护饲养员在饲养时应该同时注重自身卫生状况。
应尽可能避免与患病动物接触,并采取必要的个人卫生保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治疗方案1.使用抗生素ED的治疗需要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如氯霉素、圆环霉素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应该依据各自的用药指南进行应用。
2.护理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将带病动物单独放在一个舒适的小笼子中,保持其温度、肥胖度和营养状态。
应及时清洁笼子,更换干净的水和食物。
结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而且致死率极高。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国 VT K全 自动细 菌鉴 定仪 鉴 定为 多杀性 巴氏杆 菌 。 IE 4 药敏 试 验 . 4 取 上述 纯 培养 物做 常 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片药 敏试 验 , 结
果表 明: 卡那霉素 、 庆大霉素 、 磺胺嘧啶 、 链霉素 、 新霉素和
青霉 素 的抑菌 圈 直径分 别 为 2 、5 1 、、 说 明该 菌对 2 1 、350n m。
卡那霉素表现为高敏感性 , 对链霉素 、 新霉素和青霉素表现 为耐药性 , 对其余药物表现为中敏感性 。
45 动 物试 验 .
脂平板上无细菌生长。 取上述培养菌落涂片, 革兰氏染色镜
检 , 两极 着色 的革 兰 氏阴性 卵 圆形 短杆菌 ll 发现 。 2 _ 3 4 生化 试 验 . 3 用 上 述 培 养 菌 株进 行 生 化试 验 ,结 果表 明 , 菌 利用 葡 萄糖 、 糖 产 酸 不 产 气 , 发 酵乳 糖 、 该 蔗 不 鼠李
检一 致 的革 兰 氏阴性 、 两极 浓 染 的球杆 菌 。
质 、 触 酶 、 氢试 验 均为 阳性 ; 液化 明胶 l1 接 硫化 不 2。 . 菌株 经法 3
基金 项 目 河 南省 新 乡市政 府 资 助 。
4 . 健 康兔 接 种 。取 巴 氏杆 菌 2 的 肉汤 培养 物 接种 5 .2 5 4h 只 6 龄 的健康 兔 ,每 只颈 部 皮下 注射 1 l 月 ,发现 注射 后 m 2~ 8 兔全 部发 病死 亡 。 检变 化 同原病 死兔 。 鲜血 涂 4 4 h 剖 取 片 、 或脾触 片 , 肝 经瑞 氏染色 和革 兰 氏染 色 , 检 , 发现 与 镜 均
1 发 病情 况
河 南省 商 丘市 睢 阳 区某獭 兔场 饲 养 6 月龄 幼 兔 30 5 只 ( 均注 射过兔 瘟疫 苗 )于室 内平 养 。20 年 6 , 05 月下 旬 , 该地 阴雨 连 绵 , 成 高温 高湿 环境 , 造 兔群 采 食 、 水减 少 , 外 界 饮 对 刺 激反 应不 灵敏 , 温升 高 。畜 主 怀疑 为兔 受 凉感 冒 , 有 体 没 及 时采 取措 施 , 月初 , 7 个别 兔突 然死 亡 。全 群用 青霉 素 、 链 霉 素治 疗 , 疗效不 佳 , 7 1 但 到 月 5日, 累计死兔 17 , 7 只 死亡
家兔巴氏杆菌病防制

本病 的潜伏 期长短不一 ,少 则
数 小 时 ,多 则 数 1 3或 更 长 。 此 病 由 于 感 染 的 急 缓 程 度 、 发 病 的 部 位 不 同 而 表 现 不 同 的 症 状 ,根 据 发 病 的 临 床 症 状 可 分 为 不 同的 类 型 ,包 括
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春秋两季是
一
.
临床症状
3 . 慢 性 型 。急性 型 和 亚 急 性 型 病 兔 转 变 为 慢 性 型 或 长 时 间的 轻 度 感染发展而来。患病兔 鼻腔里流 出 呈 浆 液 性 鼻 液 ,以 后 逐 渐 变 为 粘 液 性 以至 脓 性 。经 常 打 喷嚏 ,流鼻 涕 , 咳 嗽 ,时 间 较 长 时 ,鼻 液 变 得 更 加 浓 稠 ,形 成 结 痂 ,堵 塞 鼻 孔 ,出 现 呼 吸 轻 度 困难 。 患 兔 经 常 用 前 爪 挠
杆 菌 大 量 繁 殖 ,毒 力 增 强 而 发 病 ,
造成 内源性 感染 引起发 病,也 可继
发于 其 它的 疾病 。
6 8| 投璃 落箱s v . d k 2 0 0 7 @2 6 3 。 n e t
生 殖 型主 要 出现 生殖 器 官的 病变 ,
色露 珠 样 半 透 明小 菌落 。 菌落 湿 润 , 培 养 物 染 色镜 检 ,为 革 兰 氏 阴性 两 或 成 对 排 列 。动物 接种
巴氏杆菌病是 家兔生产 中的一
种 常 见 病 和 多 发 病 。 是 由多 杀 性 巴 氏 杆 菌 引 起 的 急 性 、热 性 、 败 血 症 传 染病 。此病 又称 兔 出血 性 败 血 症 、 传染 性鼻 炎 、免清 水症 。 多杀 性 巴氏 杆 菌 为 革 兰 氏 阴性 细 菌 ,该 病 菌是 条 件 性 致 病 菌 ,本
巴氏杆菌

菌型与荧光的关系
我国兽医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先后从我国 种 我国兽医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先后从我国11种 畜禽的自然病例中分离出25个菌种 个菌种, 畜禽的自然病例中分离出 个菌种,大致可分为两个菌 落类型。一为Fg菌落型 此型菌落在45度折射光线下呈 菌落型, 落类型。一为 菌落型,此型菌落在 度折射光线下呈 蓝绿色而带金光,边缘有窄的红黄色光带, 蓝绿色而带金光,边缘有窄的红黄色光带,对猪等为强 毒菌。二为Fo 菌落型,此型菌落在45度折射光线下呈桔 毒菌。二为 菌落型,此型菌落在 度折射光线下呈桔 红色,对鸡等为强毒菌。 红色,对鸡等为强毒菌。
巴氏杆菌病 (Pasteurellosis)
畜禽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疾病, 畜禽急性、出血性、败血性疾病,又称 出血性败血症( 出血性败血症(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
急性:主要表现败血症变化。 急性:主要表现败血症变化。
慢性:皮下、结缔组织、 慢性: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发生化脓 性病灶。 性病灶。
传染来源
外源性感染是通常的感染方式即可污染的饮水, 外源性感染是通常的感染方式即可污染的饮水, 饲料和器物为媒介,经消化道传入, 饲料和器物为媒介,经消化道传入,也可能由呼吸道 传入。内源性感染, 传入。内源性感染,动物体内原来带有不足致病的弱 毒株,由于畜禽机体抵抗力下降,能引起发病。 毒株,由于畜禽机体抵抗力下降,能引起发病。 人感染巴氏杆菌,被带菌动物咬伤、 人感染巴氏杆菌,被带菌动物咬伤、抓伤或皮肤 粘膜伤口接触污染物,表现局部化脓, 粘膜伤口接触污染物,表现局部化脓,也有转变为脑 膜炎而致死。 膜炎而致死。
病变: 病变:浆、粘膜少量出血点,肿胀部位皮下有水肿, 粘膜少量出血点,肿胀部位皮下有水肿, 肿胀部淋巴结肿胀、出血。 肿胀部淋巴结肿胀、出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8期 吉林畜牧兽医
51
·草食动物·
CaoShi DongWu
兔巴氏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马铁英1,王欣宇2,李昱洁2,邵洪泽2,丁世杰2,任 锐
2*
1.吉林省榆树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榆树 130400;
2.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畜禽(如兔、猪、牛、鸡等)巴氏杆菌病的病原菌,主要引起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症。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症,是严重危害养兔业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
采集疑似病死兔病料进行了兔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1 临床症状
病兔呼吸道症状明显。
表现为咳嗽、打喷嚏,鼻孔流出水样或黏液样分泌物,鼻部被毛湿润;严重者呼吸困难。
病死兔鼻腔、气管充血,气管内有大量白色黏液;肺脏出血、肿大;肝脏、脾脏瘀血、肿大;肾脏瘀血;膀胱充满尿液。
2 细菌分离
采集病兔心血、肝脏、肺脏。
将采集的样品涂布于血琼脂37 ℃培养18 h,挑取单个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结晶紫1 min →碘液1 min →脱色液30 s →复染液10 s),油镜镜检。
结果从病死种兔的心肝肺均分离到基本相似的细菌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为阴性菌。
3 生化鉴定
从新鲜的血琼脂平板上挑取3~5个鉴定为革兰氏阴性菌的菌落,用浊度计调整至0.5 McFarland 标准管。
通过接种仪分别接种在美国赛默飞世尔革兰氏阴性菌鉴定板,37 ℃孵育 24 h。
通过OptiRead 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生化鉴定,结果为FR1:阴性;木糖:阴性;FR3:阳性;麦芽糖:阴性;FR5:阴性;阿拉伯糖:阴性;FR7:阴性;丙二酸:阴性;尿素:阴性;FR12:阴性;海藻糖:阴性;FR4:阴性;果糖:阳性;赖氨酸:阴性;精氨酸:阴性;丙
酮酸:阴性;鸟氨酸:阴性;蔗糖:阳性;FR8:阳性;肌醇:阴性;七叶苷:阴性;TDA:阴性;FR6:阴性;枸橼酸盐:阴性;山梨醇:阳性;FR9:阴性;甘露醇:阳性;FR10:阴性; 阿糖醇:阴性;棉子糖:阴性;纤维二糖:阴性;胍丁胺/鲱精胺:阴性,生化鉴定为多杀巴氏杆菌。
4 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参照农业标准[1]设计引物、样品处理、基因提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凝胶电泳分析等操作步骤进行试验。
上游引物P1:5'- ATC CGC TAT TTA CCC AGT GG- 3'。
下游引物P2:5'-GCT GAT AAC GAA CTC GCC AC- 3'。
实验结果扩增产物电泳后通过凝胶成像系统观察,在460 bp 处有目的条带,证明为巴氏杆菌核酸阳性。
5 讨论
兔巴氏杆菌病临床上可表现为败血症、肺炎、鼻炎、结膜炎、中耳炎、脓肿等多种形式的一种传染病。
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黏膜、伤口感染等多种途径传播,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
幼龄兔多发易发,其它兔在各种不良条件或应激刺激导致兔抵抗力降低时,也可引起发病,给养兔业造成巨大损失,是养兔业最应重视的传染病之一。
吉参考文献:
[1] NYT 563-2016 禽霍乱(禽巴氏杆菌病)
诊断技术。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