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十四讲管理会计的主要应用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掌握本-量-利分析的主要内容

2.了解分部报告产生的原因

3.掌握责任中心的主要类型及其考核方式

4.掌握业绩评价的主要方法

5.了解转移价格对内部考核的影响

6.了解预算的主要作用

7.掌握预算控制的主要方法

8.了解预算的分类

9.掌握标准成本的主要内容

10.了解成本差异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基本内容

二、学时安排

会计学专业:0学时;

非会计学专业:6学时

三、授课内容

引子

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吃?

1)一个和尚:责任明确;

2)两个和尚:可能存在卸责行为;

3)三个和尚:卸责不可避免;

没有人承担责任;没有相应的激励;都想搭便车,可谁来开车?

你听说过发生在企业/公司中的类似“三个和尚”的案例/现象吗?请举出几个。

要解决这一问题或与之相类似的其他问题,我们就要准确把握管理会计中有关手段和工具的具体应用

(一)本-量-利分析

1.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CVP)是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和利润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寻找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的措施,同时也是企业进行有关决策、计划和控制的重要分析工具。

(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1)企业变动、固定成本的界定较准确;2)在相关X围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均为常数;3)市场价格可以预测,并且相对较固定;4)保持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销售组合)稳定不变;5)假定产量增加而外购材料成本不变

(2)成本性态的量化

要进行本-量-利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成本性态进行量化。确定固定成本 (a) 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和观察;确定变动成本 (b·x ) 的方法主要是直接分析、通过计算求得等。数据的积累非常重要,常用的计算方法主要有: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回归法。

2.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

若用P代表利润(实际上是“息税前利润”),p代表单位售价,结合成本性态分析的模型,就可建立起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

P = p·x ―(b·x + a)

边际贡献(Contribution Margin)用M表示,是销售收入总额与变动成本总额(包括销售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和变动推销与管理成本)之差,用公式表达即为:

M = p·x―b·x = (p―b)·x

单位边际贡献用m表示,是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之差,即:

m = p―b

此时,本量利分析的模型可以重新表达为:

P = m·x ― a = M ― a

3. 盈亏平衡点(break-even point)

使企业(组织)处于不亏不盈的状态即利润为零(收入等于费用)时的销售量(BEx)或销售金额(BEpx)。由于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我们有:

BEx= a /(p — b)= a / m

BEpx= a /(m/p)

边际贡献率(用mr表示)是贡献毛益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

mr = M /(p·x)= (m·x)/(p·x)= m/p

BEpx= a / mr

没有哪个企业是以保本为目标,一定的目标利润非常重要。此时,我们可以将目标利润视同固定成本,继续应用盈亏平衡点的有关公式。

4. 安全边际(SMx和SMpx)

盈亏平衡点对企业有警示效应,只有当销售量(额)超过盈亏平衡点时,企业才会盈利。销售量(额)超出盈亏平衡点越多,说明企业盈利越多,企业的经营就越安全。我们可以用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超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额)的差额来衡量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

安全边际量:SMx = x -Bex

安全边际额:SMpx = p·x -Bepx,SMpx = p·SMx

5. 经营杠杆

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企业利润P(净损益)的变化率超过企业销售的变化率的现象称作经营杠杆,表示成本结构中运用固定成本的程度。经营杠杆的衡量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经营杠杆系数(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 , DOL)的公式是:

DOL = [(p — b)·x ] / [ (p — b)·x — a ]= M / P

经营杠杆越大,表示进入门槛越高,意味着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比较高。

(二)分部报告、责任中心及业绩评价

1. 分部报告与集团效益

大型企业下的不同分部可以做如下的区分,如业务分部与地域分部。此时,分部报告是内部考核与决策的重要依据。分部报告业绩既包括单纯的财务业绩(此时需要与集团活动结合起来),还要在财务业绩基础上,考核分部对集团的其他贡献

2. 经营管理中永恒难题:集权还是分权?

有许多集权的理由存在,如经营效率高等。但是,集权的弊端表现在:反应慢、员工缺乏参与感等。此时,我们有必要分权并划分责任中心。划分责任中心的成本有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划分责任中心的收益体现在:增强管理的覆盖面、提高反应能力等。

3. 责任会计和责任中心

(1)责任会计

凡是会计制度按照企业组织而设计,使每项成本均归入每一部门,各级主管能从会计报告中获悉其所负的责任者,谓之责任会计。在责任会计下,各部门所负责任,仅以其所控制者为限。

责任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子系统。它是在分权管理的条件下,为适应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责任单位,并对它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考核与业绩评价的一整套会计制度。它实质上是企业为了强化内部经济责任而实施的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是把会计资料同各级主任单位紧密联系起来的信息控制系统。

建立责任会计系统的一般原则包括:1)可控原则;2)目标一致原则;3)责、权、利结合原则;4)及时性原则;5)反馈性原则。

(2)责任中心:费用中心(成本中心)

企业内的各生产车间是典型的成本中心。成本中心的特征是1)能够影响费用开支情况;2)了解与费用开支及节约的专有知识;3)无法影响到收入的赚取。

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是指:1)责任成本:是以具体的责任单位为对象,以其承担的责任X围所归集的成本,也就是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2)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特定责任中心能够直接控制其发生的成本,否则就是不可控成本,可控与不可控是相对的,随条件变化而变化。

成本中心的业绩报告:将成本中心责任成本与预算数比较报告,找差异,并分析差异原因。

(3)责任中心: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是指那些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销售收入的责任单位。利润中心的特征是1)能够影响到收入、费用等流动;2)具有价格、产量及产品组合的专门知识。利润中心可以分为1)自然利润中心;2)人为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的主要考核指标包括: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分部经理贡献毛益=贡献毛益-经理人员可控制的可追溯的固定成本

分部毛益=分部经理贡献毛益-分部经理不可控但高层管理部门可控的可追溯的固定成本

(4)责任中心: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是指那些既能控制成本和收入,又能对投入资金进行控制的责任单位,如控股公司、具有完整权力的企业(上市公司)等。

投资中心的主要考核指标包括:

投资利润率、投资报酬率(Reture on Investment, ROI)=分部经营净利(EBIT)/分部经营资产(用平均占用额计算的经营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总额)

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应计报酬=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本成本(5)责任中心与企业的组织结构

一般而言,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更多地与分权组织相联系,成本中心则较多地与集权组织密切相关。

企业的组织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规模、企业外部环境等条件变化而不断修正,与之相对应的,企业的责任中心与责任报告也要随之予以即时调整。

4. 业绩评价

(1)业绩评价的基本原则

业绩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1)与责任中心的权力及责任相符;2)与责任中心的目标一致;3)合理界定可控与不可控;4)充分考虑责任中心行为的外部性;5)基于全局来考核责任中心。

(2)传统业绩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