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肠炎分级及护理
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便血、里急后重。
1用保护膜的药物:思密达对疗引起的消化道黏膜损伤有
保护和治疗作用。
2、可服用乳酸杆菌制剂如丽珠肠乐,抑制肠道病原菌繁殖,防止蛋白质发酵。
3、并发肠道感染者可选用:氟哌酸、黄连素、新霉素。
4、腹泻者可配合应用易蒙停。
5、部疗对放射性直肠炎有较好疗效:思密达+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维生素B12500ug+生理盐水,保留灌肠。
6、取左侧卧位,插入15-20cm后将药物慢慢注入直肠内,压力要低。
灌肠毕,取膝胸卧位,保持此姿势20-30min,灌肠液尽量在肠内保
持2-4h或过夜。
每晚临睡前灌肠1次。
7天为1疗程。
治疗过程中
可遵医嘱予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并少渣饮食。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与治疗PPT

中度放射性 直肠炎:经 过治疗,症 状可缓解, 但可能遗留 后遗症,如 直肠狭窄、 肛门失禁等
重度放射性 直肠炎:经 过治疗,症 状可缓解, 但可能遗留 后遗症,如 直肠狭窄、 肛门失禁等, 甚至需要手 术治疗
放射性直肠 炎的转归情 况:根据病 情严重程度 和治疗效果, 转归情况有 所不同,预 后和转归情 况有所不同。
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饮食规律、睡眠充足等
避免长时间久坐,适当进 行运动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 并治疗相关疾病
护理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饮食清淡、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 物、戒烟限酒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鉴别诊断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肠道疾病的鉴别: 放射性直肠炎通常表现为直肠的局部症 状,而其他肠道疾病可能表现为全身症
状。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肿瘤的鉴别:放射 性直肠炎通常表现为直肠的局部症状,
而其他肿瘤可能表现为全身症状。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直肠炎的鉴别:放 射性直肠炎通常有明确的放射治疗史,
而其他直肠炎可能没有。
放射性直肠炎与其他肛门疾病的鉴别: 放射性直肠炎通常表现为直肠的局部症 状,而其他肛门疾病可能表现为肛门局
部症状。
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炎药、止痛药等药物缓解症状 饮食调整:增加纤维素摄入,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 休息与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适当进行运动 心理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
研究现状
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放射性损伤、炎症反应、肠道菌 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放射性肠炎100例护理体会

放射性肠炎100例护理体会【关键词】放射性肠炎;护理;饮食保健;情志【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25—01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是由于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线治疗后而引起的肠道损害,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
本病的发生与每次治疗的放射线剂量、每疗程的放射线总量、病人的营养状态、是否有手术治疗及化疗有关。
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根据射线来源放置在体内、外位置的不同又将其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
临床上本病以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并以腹痛、腹泻、脓血便、肠道狭窄、肠梗阻、瘘放射性结肠炎可以发生在放疗的早期,也可以发生在放疗完成之后,甚至可以发生在放疗完成后数月乃至数年[1]。
所以对放射性肠炎患者的护理及饮食保健指导尤为重要。
1 资料及方法1.1资料选择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2013年1月~2013年8月放射性肠炎患者100例。
其中膀胱癌患者2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29例,宫颈癌患者45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42-84岁,平均年龄63岁。
患者临床特点均为病变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
1.2方法中药灌肠,中药采用三黄汤加味,具体方剂黄芩15g黄连15g黄柏15g 败酱草30 g公英20g金银花30 g延胡索15g石榴皮15g地榆15 g马齿苋30 g八味锡类散1g(后下),先将草药加入约1000ml 水浸泡2小时,采用文火双煎法,药液剩100ml时过滤后加八味锡类散2g,保持温度在36℃左右待用。
每晚一次,一周为一疗程,随诊8周[2]。
2 护理2.1 一般护理:和炎症性肠炎相似,要注意季节、饮食及情志三个方面护理。
2.1.1 季节护理:一般放射性肠炎患者易受到季节因素影响,秋冬季是放射性肠炎难治季节,身体受寒易加重病情,所以我们要叮嘱患者要有自身保暖意识,以利于病情恢复。
放射性肠炎的诊断治疗

放射性肠炎的诊断治疗……何谓放射性肠炎【概述】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症。
分别可累及小肠、结肠和直肠,故又称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
根据肠道遭受辐射剂量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发病的缓急,一般将放射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又根据射线来源放置的体内外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外照射放射病和内照射放射病。
在早期肠粘膜细胞更新受到抑制,以后小动脉壁肿胀、闭塞,引起肠壁缺血,粘膜糜烂。
晚期肠壁引起纤维化,肠腔狭窄或穿孔,腹腔内形成脓肿、瘘道和肠粘连等。
【诊断】本病的诊断一般不困难。
有放疗史结合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即可明确诊断。
【临床表现】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症状,一般照射总剂量在3000rad以下者很少发病。
腹腔内放疗总量超过4000rad时发生症状,若达7000rad 以上则发病率高达36%。
症状可出现在治疗早期,疗程结束后不久或治疗后数月至数年。
㈠早期症状:由于神经系统对放射线的反应,早期即可出现胃肠道的症状。
一般多出现在放疗开始后1~2周内。
恶心、呕吐、腹泻、排出粘液或血样便。
累及直肠者伴有里急后重。
持久便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便秘少见。
偶有低热。
痉挛性腹痛则提示小肠受累,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水肿、充血,严重者可有糜烂或溃疡。
㈡晚期症状:急性期的症状迁延不愈或直至放疗结束6个月至数年后始有显著症状者,均提示病变延续,终将发展引起纤维化或狭窄。
此期内的症状,早的可在放疗后半年,晚的可在10年后甚至30年后才发生,多与肠壁血管炎以及扣续病变有关。
1.结肠、直肠炎:常出现于照射后6~18个月。
国内报道发病率为2.7%~20.1%,症状用腹泻、便血、粘液便和里急后重、大便变细和进行性便秘或出现腹痛者提示肠道发生狭窄。
严重的病损与邻近脏器形成瘘管,如直肠阴道瘘,粪便从阴道排出;直肠膀胱妆可出现气尿;直肠小肠瘘可出现食糜混于粪便中排出,也可因肠穿孔引起腹膜炎,腹腔或盆腔脓肿。
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了解直肠直肠的概念在国际国内一直是统一的:直肠是自肛缘起向上15cm的一段大肠。
直肠周围多脂肪、位于膀胱和生殖器官的背侧。
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直肠炎是妇科恶性肿瘤男性前列腺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主要并发症。
它是一种自愈性疾病。
如治疗和护理及时、得当,可缩短其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
饮食护理1.高热能、高蛋白质,如鸡蛋,牛肉,牛奶等以补偿长期腹泻而导致的营养消耗,2.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以补偿腹泻引起的营养丢失,可口服天然维生素或多吃蔬菜水果。
3.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
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
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如橄榄油。
避免食用含刺激性和纤维高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白薯、萝卜、芹菜、生蔬菜、水果以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和粗杂粮、干豆类等。
4.少食多餐:为减轻肠道负担,以少食多餐方式补充营养摄入量。
5.膳食安排:1.急性发作或手术前后采用流食或少渣半流食,食物内容:米汤、蒸蛋、藉粉、牛奶一般不主张采用。
必须禁用蔬菜水果。
可将之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等食用。
少渣半流可选用含优质蛋白的鱼肉、瘦肉、蛋类制成软而少油的食物,如氽鱼丸、芙蓉粥、鸡丝龙须面及面包类;2.对病情严重不能口服者可用静脉营养支持,待营养状况改善后逐渐增加口服自然食物。
疾病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治疗方法一般有保守治疗,西医使用抗炎止血,灌肠或高压氧等。
全身治疗1.西医:减少肠道感染,减轻炎症,给予磺胺类、四环素、黄连素或穿心莲等控制肠道炎症。
腹痛、腹泻可给予复方苯乙哌啶、普鲁本辛、阿托品等,解除痉挛,减轻腹泻。
西药治疗此病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大。
复发率高。
2.中医:中医认为本症是伤及正气,致肠粘膜破溃所引起,治则应以扶正固本,养血益气为主,兼以清热祛湿,以促进溃疡愈合,炎症消退。
中医治疗用药有原药煎汤的理气舒肠方。
局部治疗1.用芍药甘草汤合黄霉液50-100毫升,保留灌肠,每天2次。
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发布时间:2023-02-23T06:10:38.03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2期作者:尹秀辉[导读]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价值。
方法以2020.5-2022.5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放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为对象。
对发生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进行分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尹秀辉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41400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价值。
方法以2020.5-2022.5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放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为对象。
对发生放射性直肠炎患者进行分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
结果 100例直肠癌患者68例(68.00%)患者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其中I级38例(38.00%),患者仅接受健康教育,未进展至Ⅱ级;Ⅱ级18例(18.00%),接受分级护理2周后,转为I级;Ⅲ级12例(12.00%)患者接受分级护理3周后转为I级。
结论给予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分级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有助于患者顺利渡过术后辅助放疗过程。
关键词:直肠癌;放疗;放射性直肠炎;护理直肠癌为肛肠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大肠癌的60~75%[1]。
根治性切除术为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术式,可有效去除病灶,为防止术后复发,需配合放疗干预,保证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然而放疗治疗可引起多项不良反应,其中放射性直肠炎最为常见。
调查显示,接受放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约2~39%发生放射性直肠炎,部分症状严重者需停止治疗[2]。
腹泻、粘液便、直肠疼痛等为急性直肠炎的常见症状,若干预不当,可导致出血,严重者可引起直肠狭窄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需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本文将分级护理用于直肠癌术后放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观察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20.5-2022.5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放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为对象。
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与护理

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与护理李旬;刘迎玫;项亚娟【期刊名称】《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年(卷),期】2007(023)015【摘要】@@ 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是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分为急性和慢性.临床表现为腹痛、黏液血便、肛门坠痛、排便困难、腹泻、里急后重、大小便失禁和尿急.据报道[1],急性RE发生率为50%~75%,最早可在照射后2 d发生[2],一般在治疗开始1~2周后出现,临床表现为肠鸣音增强、腹痛、水样腹泻及里急后重.慢性RE发生率为5%~20%[1],可以从急性阶段继发或经过至少90 d的潜伏期(中位时间8~12个月)后出现,最长可在10年后出现,表现为出血、瘘道形成、直肠溃疡或狭窄.有研究[3]发现,至少有72%的患者以直肠出血为主要并发症.病情轻者症状可耐受并可自行愈合;重者症状可持续很长时间,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痛苦与不便.【总页数】3页(P72-74)【作者】李旬;刘迎玫;项亚娟【作者单位】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相关文献】1.保留灌肠法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J], 尚玉萍;陈程;刘桂荣;陈辉;穆彩霞2.不同时间行固肠方保留灌肠防治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探讨 [J], 陈翠琼;唐美荣;曹结珍;郑作深3.护理干预对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效果 [J], 周华丽;田昌英;郭春玉;张云霞;樊英4.放射性直肠炎的防治与护理 [J], 李旬;刘迎玫;项亚娟5.循证护理在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直肠炎护理中的应用 [J], 卢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射性肠炎

患者 吴秋香 女性 61岁 主诉“解血便2天”于2016年11月17日步行入院。
既往: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糖尿病病史2年余、2014年7月诊断为子宫内膜癌并 腹腔转移。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经过8次化疗。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多次放疗。
2.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病史;否认过敏史病史。
4.非甾体抗炎药 Jahraus 等研究发现5-对氨基水杨酸可减轻放射对直肠及乙状结肠炎症状。
但 kochhar等认为不如硫糖铝。 5.肠道益生菌 大量学者研究其对放射性肠炎引起的腹泻及可预防放射引起肠炎及营养不良。
6.细胞保护剂 阿米福汀是一种抗辐射细胞保护剂。其高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生命体征:体温36.2℃ 脉搏119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45/92mmHg 一般情况:神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眼见无充血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 未及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率119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 杂音。 全腹平,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型及肠蠕动波,腹肌软,无压痛,无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4次/分。 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饮食以无刺激、易消化、营养丰富、多次少餐为原则。限制纤维素摄 入.
1.肠粘膜保护剂 以10%硫糖铝混悬液20ml保留灌肠,2次/天,观察16周后能有效缓解便血症
状(参考文献 作者Seo Cs)。 2.谷氨酰胺
氨酰胺是肠道粘膜细胞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对维持肠道粘膜上皮结构的完整 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内镜治疗止血仅限于局部止血,包括内镜下氩离子电凝、药物止血等。
电凝止血:长期缓解率达89.5%。 (参考文献 作者Car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放射性直肠炎护理
Ⅲ级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一般发生于放疗 4~5 周。 在Ⅰ~Ⅱ级护理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充 足的营养支持可以减轻 放疗副作用,提高机 体对放疗敏感性。腹泻严重者给予静脉营养补 充能 量、电解质本放射性肠炎患者可由营养 师根据患者的病情配置营养液,并增加微量元 素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摄入,纠正贫血和低蛋 白血症状况。
一、放射性直肠炎分级
按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 / 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 (RTOG/EORTC)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分级 0级:无变化 Ⅰ级: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习惯改变,无需用药,直肠不 适,无需止痛治疗 Ⅱ级:腹泻,需用抗交感神经药,粘液分泌增多,无需卫 生垫,腹部疼痛,需止痛药 Ⅲ级:腹泻,需肠胃外支持,重度黏液或血性分泌物增多, 需卫生垫,腹部膨胀(腹部 X 线片显示肠管扩张) Ⅳ级:急性或亚急性肠梗阻肠扭转肠瘘或穿孔;胃肠道出 血需输血;腹痛或里急后重,需置管减压
二、放射性直肠炎护理
Ⅰ级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盆腔器官照射后100% 直肠黏 膜发生改变,一般发生于放疗的 1~2 周 Ⅰ级放射性直肠炎无需用药。每天观察患者肛周情况,指 导患者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洁肛周。每日保持 2500 mL 的 水份摄入,充足的水份摄入可以促进肠道良好运动,减少 机械性刺激。指导患者少吃多餐,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及 富含维生素的低纤维素食物;忌食产气、生、冷、辛辣刺 激、油腻食品。
二、放射性直肠炎护理
Ⅱ级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盆腔放 疗期间出现Ⅱ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 90%~95% ,一般发生于放疗 3 周后。 Ⅰ级护理基础上每天给予患者保留灌 肠 1 次,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 左侧卧位,温度 39~ 41℃,采用无菌 石蜡油充分润滑导尿管及肛周,轻柔插 入肛门 15-20 cm,遵医嘱缓慢注入药液。 每 30 min 变换体位 1 次,灌肠后协助 有便意患者深呼吸,尽量使灌肠液保留6 h以上。
THANKS
感谢观赏
放射性直肠炎分级及护理
王友玲
目录
一、放射性直肠炎分级
二、放射直肠炎护理
放射性直肠炎是指接受盆腔放射 治疗的病人出现腹痛、腹泻、肛门 坠胀、里急后重、黏液便或血便等 临床表现,直肠镜检见直肠黏膜充 血、出 血、糜 烂、溃 疡,未 见 宫颈癌直肠转移。。 其是由于肠上皮细胞在射线作 用下出现变性脱落,肠黏膜变薄, 毛细血管扩 张,肠黏膜充血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