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培育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08 一、二年生花卉育种

• 3)杂交育种 • 14.5.4 良种繁育 • 14.6 鸢尾属植物育种 • 鸢尾属(Iris L.)植物种类多,花大、色彩
艳丽,叶丛美观,深受人们青睐。
• 14.6.1 育种目标 • 1)花色育种 • 2)香味育种 • 3)抗性育种
• 14.6.2 种质资源 • (1)鸢尾(I. tectorum Maxim) • (2)蝴蝶花(I. japonica Thunb.) • (3)德国鸢尾(I. germanica L.) • (4)银苞鸢尾(I. pallida Lam) • (5)黄菖蒲(I. pseudacorus L.) • (6)溪荪(I. sanquinea Hornem) • (7)西伯利亚鸢尾(I. Sibirica L.) • (8)花菖蒲(I. ensata Thunb.) • (9)燕子花(I. laevigata Fisch.)
• 4)诱变育种 • 5)组织培养 • 6)基因工程育种 • 14.1.5 良种繁育 • 14.2 兰花育种 • 兰花(Cymbidium spp),又名山兰、幽兰。 • 14.2.1 育种目标 • 1)花型、花色育种 • 2)叶型、叶色、叶姿育种 • 3)抗病、抗虫育种
• 4)花香育种 • 5)株型育种 • 14.2.2 育种材料及分类 • 兰花属于兰科兰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本,
附生、地生或腐生。
• (1)长苞组 • (2)短苞组 • (3)长柱组 • (4)宽叶组 • (5)垂花组
• (6)腐生组 • 14.2.3 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 • 14.2.4 育种方法 • 1)选择育种 • 2)杂交育种 • 3)诱变育种 • 4)基因育种 • 14.2.5 兰花的良来自繁育 • 14.3 香石竹育种
• (1)按用途分 可分为盆花(花坛)香石 竹和切花香石竹两大类。
[园林植物育种学]第1章育种目标
![[园林植物育种学]第1章育种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dc6bade0e009581b6bd9eb32.png)
第一章园林植物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s 要求掌握内容: 一.园林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二.主要目标三.目标制定原则四.实现途径一、园林植物育种目标:园林植物育种目标(概念):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育种手段所达到的对该种植物改良的具体目标。
特点:(1)园林植物的育种目标多样化多样性包括:抗性(抗病、抗虫、抗热、抗寒、抗旱、耐盐碱等)、观赏性状(花色、花型、花期、花量、花香、叶色、叶形、枝姿、株型等)以及其他性状(适应栽培条件、无污染、适宜切花等)。
以菊花为例:用途:盆栽、切花、地栽(切花:产量高、花梗长、花瓣厚、耐贮运等)花型:宽瓣型、球型、卷散型、松针型等 40 余种花期:春菊、夏菊、秋菊、寒菊、四季菊花色:白、橙、红、黄、紫、绿、黑、蓝、灰等抗性:抗热、抗虫、抗病等(2)高产不是必需的(与大田作物比)除球根花卉和切花对产量有一定要求外,多数观赏植物在育种目标上基本不包括高产方面的目标性状。
如案头菊、微型月季、侏儒型仙人掌、碗莲等。
(3)延长供应和利用时期观赏植物产品多以鲜活状态供应市场,生产的季节性与需求的旺季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
( 4 )重视兼用性:好看又好吃,兼美容保健等药赏兼用,如银杏,使君子等赏食兼用,如花果兼用梅观赏兼环保,如吊兰等植物能吸收有毒气体赏花兼美容,如香花植物、花茶等。
二. 主要育种目标观赏性状抗性性状其他性状观赏品质:观赏品质是对花卉的色、香、姿、韵、花期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色、香、姿是花卉的外表美、形态美,而韵寓于色、香、姿之中,是花卉的内在美。
韵又受到人们主观因素的影响,因人的经历、气质、文化修养、心情等而异,是一种抽象的意境美。
植物开花时间长短也是影响其观赏价值的重要因素。
二、主要育种目标(一)优质(观赏性状)花型:重瓣、大花花色:丰富、新奇叶形、叶色:叶形优美、色彩多变株型:株高,分株,枝势芳香:提高香气彩斑:花,叶 1.花型花型是指花朵的形状与大小。
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

第一章
园林应用中的分类
一、依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 1.乔木类 ——通常在5米以上,具明显而高大 主干的树木称为乔木。 依据树木的生长速度分为速生树、中速树、慢 生树等; 依习性可分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 依叶片类型可分为针乔、阔乔等等。
落叶乔木类 1)落叶大乔木 一般树冠高度在5米以上。如: 悬铃木、水杉、鹅掌楸等。 2)落叶小乔木 一般树冠高度在4-5米以下。 如:桃树、梅树、海 棠、月季等。
9.盆栽及造型类: 主要指盆栽用于观赏及制作 成树桩盆景的一类树木。 树桩盆景类植物要求生长缓慢、枝叶细小、耐 修剪、易造型、耐旱瘠、易成活、寿命长。 如:榔榆、银杏、梅、日本五针松、棕竹、榕 树、苏铁等。
10. 室内装饰类:主要指那类耐荫性强、观赏价 值高,常盆栽放于室内观赏的一类树木,如散 尾葵、朱蕉、鹅掌柴等。 木本切花类主要用于室内装饰,故也归于此类, 如蜡梅、银芽柳等。
世界五大公园树种:南洋杉、雪松、金钱松、 日本金松、北美巨杉
2.绿荫树类(庭荫树类) 树体高大,树冠宽阔,枝叶茂盛。 栽种在庭院或公园以取其绿荫为主要目的的树 种。一般多为叶大荫浓的落叶乔木,在冬季人 们需要阳光时落叶。 例如:梧桐、七叶树、槐、栾树、朴树、榉树、 榕树、樟等。
3.行道树类 a、必须具有树冠整齐,冠幅较大,树姿优美, 抗逆性强、耐修剪、主干直、分枝点高、寿 命长,无恶臭或其它凋落物污染环境;适应 性强等特点。 b、是栽植在道路两侧,整齐排列,以遮荫、 美化为目的的乔木树种。落叶或常绿乔木均 可作行道树。
个体发育的概念
某一个体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发育史。 类别: 一年生 草本 二年生 多年生 木本 多年生
个体发育阶段
园林植物育种学——选择育种

第三章选择育种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1.正确理解实生选种、芽变选种的概念及其原理。
2.掌握选种的方法和一般程序。
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实生选种的方法。
2.芽变的特点及细胞学、遗传学基础。
难点:选种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芽变的转化与选择。
教学内容:选种的概念和意义选种的基本原理实生选种:概念、选种方法、选种程序、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加速选种进程的措施芽变选种:芽变的概念、特点、细胞学与遗传学基础、芽变选种的方法和程序第一节选择与选择育种一、选择育种的概念选择( selection ):是指从自然变异群体中选优汰劣。
选择育种( selection breeding ):简称选种,是指对现有植物繁殖的群体所产生的遗传变异,通过选择、提纯以及比较鉴定等手段获得符合育种目标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根据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植物的选种通常被称为实生选种;无性繁殖植物的选种则称为芽变选种。
二、选择与选择育种的意义1 .选择是植物进化和育种的基本途径之一。
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生物进化主要依靠三种力量(三要素)——遗传、变异、选择;变异是进化的动力,遗传是进化的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
选择包括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人工选择又分为无意识选择和有意识选择。
自然选择的作用在于定向地改变种类群体的基因频率,促进生物不断地进化,产生对自然条件高度适应的新的类型、变种乃至新的物种。
适者生存人工选择的作用则是选择合乎人类需要的某些性状的变异,并促进其继续发展成为更加符合于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新型品种。
定向选择2 .选择虽不能创造变异,但具有积极的创造性作用。
生物具有连续变异的特性;如单瓣花 e 重瓣花选优汰劣可排除劣株对优株的干扰,加速有利变异的巩固和纯化。
定向多代选择,有积累变异,加强变异的作用,能得到开始选择时群体内没有的变异类型,因此,选择具有创造性的作用。
3 .选种是人类应用最早的一种改良方法,为丰富我国的园林植物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园林工程建设是一项公益性、民生性工程,做好植物育种工作至关重要。
新时期,传统育种技术逐渐无法满足育种工作需求。
在园林植物育种中应用生物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园林植物育种及绿化需求。
一、生物技术概述生物技术属于新型综合性技术,该技术涵盖了多项技术,包括:发酵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等等。
生物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之上,融合现代技术的所形成的。
传统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种子选育、啤酒发酵等领域,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试管核酸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等。
和传统生物技术相比较而言,现代生物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为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与进步。
二、生物技术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具体应用分析(一)细胞工程育种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凭借自身的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
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生物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体现,利用该技术进行园林植物育种,主要以应用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体细胞融合及杂交技术等为主。
充分结合园林植物的特点,对不同植物细胞进行融合,并借助细胞分子技术来改变植物原有性质,培养新型的植物品种。
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中,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
生物学理论下,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比较而言,具备了细胞壁,会给不同细胞的融合造成一定的影响。
然而借助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则能够将上述阻碍消除掉,融合多种不同植物的细胞,并获得新的植物种类,使得园林植物种类更加丰富。
现阶段,在园林植物育种工作中,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菊花为例,是园林绿化常见植物,具备较高的观赏性,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
借助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展开菊花育种,能够实现组织培养、脱毒苗和大规模繁殖,并且能够更加稳定地遗传菊花的优良特性。
园林植物育种学-绪论

一致性:指每一个品种的不 同单株具有相对整齐一致的 性状,其一致水平能达到不 妨碍使用这个群体所需要的 整齐程度。
稳定性:一个品种在遗传上相对稳 定。在相应的繁殖条件下能保持其 原有优良品质。
品种有着明显的地区性和时间性
品种的地区性:是指一个品种具有 在某种特定的栽培条件、自然环境 条件下表现其品种特性的能力。 品种的时间性:是指优良品种只能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成为良种。
我国每年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国外的优良品种
1.4国内外园林植物育种的发展 动态
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研究 突出抗性育种和适应商品生产的育 种目标 广泛利用杂种优势 促进育种和良种繁育的种苗业规模 化、产业化 加强对野生花卉资源的利用
选择野生花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观赏价值高的种类,列为首选,如 缠枝牡丹,紫花地丁等。 选拔有特殊优点的种类,如蒲公英 可在早春开花,并具有四季开花特 性;沙参秋季能开蓝花。 应选抗逆性很强的类型 选择适于作地被植物的种类:如二 月兰 选择与引种驯化相结合
1.1.1园林植物育种学概念和意义
概念:园林植物育种学是利用各种技术 手段对各类园林植物进行改良并培育出 符合园林建设需求的植物品种的一门综 合性学科。 引种技术 常规育种技术
选择技术 杂交技术
橡 胶
福建农科院果树研究所
沙 斯 塔 雏 菊
意义:园林植物是城市绿化、美化、香 化的主体材料,是园林事业的主要组成 元素和重要内容。
不 同 品 种 的 鸡 进长 化颈 鹿 的
1.2 品种的概念与作用
1.2.1 品种的概念: 植物品种是经人类选择和培育创造的 ,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 产和生活需求的,性状相对整齐一致 的栽培植物群体。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专套本详细整理)

一、名词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和表达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和了解基因本质的科学。
2.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3.变异: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4.表型模写: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变异与某些基因引起的变化相似的现象,有时亦称为饰变。
5.个体发育:生物体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步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过程。
6.细胞分化:在一个生命周期中,性状逐渐发生变化,这是细胞分化过程。
分化的细胞通过遗传控制的形态建成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个体。
所以,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7.系统发育:种群从原有的一种共同形态向另—种共有形态功能过渡的过程。
是生物界共同的进化历程。
8.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观赏植物的泛称,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使用于室内外布置以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
主要包括:园林树木、花卉、草坪草和地被植物。
9.花卉:①狭义花卉:卉,草本植物总称,花卉--开花的草本植物--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②广义花卉:除草本花卉外,包括木本观花植物。
10.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育种是通过引种、选种、杂交或良种繁育等途径改良观赏植物固有类型而创造新品种的一门科学。
是一门应用科学。
11.品种:(1)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DUS :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特异性,稳定性,一致性。
(2)根据特异性(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可以和其它品种相区别的栽培植物群体,不因繁殖(有性或无性)而失去重要特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种子法指南》)。
(3)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景士西)。
12.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代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园林植物的繁殖方法

园林植物的繁殖方法
园林植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繁殖,包括:种子繁殖:这是最常见的繁
殖方法,通常是将植物的种子播种到土壤中,然后等待它们发芽并生
长成为成熟的植物。
分株繁殖: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繁殖同种异株的植物,包括从一棵植物
中分离出的嫩芽或分枝。
原生繁殖:这种方法包括花卉的自然繁殖,例如开花后的种子生长或
植物自身产生的嫩芽。
培养繁殖:这种方法包括使用培养基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植物的组织,例如组织培养或愈伤组织培养。
人工嫁接繁殖:这种方法包括将一棵植物的枝条或果实嫁接到另一棵
植物上,使其生长并形成一个新的植物。
胚胎培养繁殖:这种方法包括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植物的胚胎或幼苗
进行培养,以便在控制的环境中生长新的植物。
克隆繁殖:这种方法包括使用植物的组织或细胞来生长新的植物,例
如通过愈伤组织培养或外源性生长因子培养。
人工繁育繁殖:这种方法包括人为辅助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例如通过
手工授粉或使用人工授粉设备。
小植物繁殖: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繁殖观赏植物,包括苔藓、蕨类植物
和多年生花卉。
这些植物通常可以通过分裂或分段来繁殖。
内生繁殖:这种方法包括通过植物内部的器官进行繁殖,例如通过植
物内部的菌丝体或真菌体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是( )
A. 种子成熟度
B. 种皮结构
C. 含水量
D. 内含物成分
2. 哪一种播种方法最节省种子( )
A. 撒播
B. 条播
C. 点播
D. 混播
3. 下面那种情况不是导致植物花期不遇的直接原因( )
A. 雌雄花花期不同
B. 雌雄株分布不均
C. 雌雄蕊成熟期不一致
D. 雌雄异株
4. 以下哪个概念用以表示种子的杂质含量多少( )
A. 纯度
B. 千粒重
C. 优良度
D. 种子含水量
5. 下面哪一点不是树木的分枝方式( )
A. 单轴分枝
B. 合轴分枝
C. 二叉分枝
D. 假二叉分枝
6. 种子贮藏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哪两类( )
A. 干藏法与湿藏法
B. 干藏法与低温干藏法
C. 湿藏法与密封干藏法
D. 低温干藏法与湿藏法
7. 种子催芽的关键下面哪一种描述是最准确的( )
A. 毁坏种皮
B. 使种子完成后熟
C. 去掉抑制物质
D. 打破休眠
8. 不是用来繁殖而主要用来恢复树势、修补伤口的嫁接方法
是( )
A. 切接
B. 桥接
C. 腹接
D. 劈接
9. 变温催芽高温阶段温度是( )
A. 10—20℃#320—30℃
B. 30—40℃
C. 40℃以上
10. 以下哪个概念用以表示种子的大小和饱满程度( )
A. 纯度
B. 千粒重
C. 优良度
D. 种子含水量
11. 关于实生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指用种子繁殖得到的苗木
B. 根系强大,抗逆性强
C. 可塑性大,植株寿命长
D. 可以保持优良性状
12. 下面哪种冠形不属于单轴分枝式树木的自然冠形( )
A. 塔形
B. 圆锥形
C. 椭圆形
D. 拱枝形
13. 哪种净种方式利用了种子与杂质间密度的差异( )
A. 风选
B. 筛选
C. 水选
D. 手选
14. 以下哪种净种方式利用了种子的杂质间体积的差异( )
A. 风选
B. 筛选
C. 水选
D. 手选
15. 下面关于分株繁殖描述正确的是( )
A. 是由植物体的中下部枝条发育而来的
B. 分株繁殖成活率低
C. 分株繁殖繁殖系数小、规格不整齐
D. 分株繁殖新个体生长较慢
16. 下面关于播种期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春播种子入土时间短,发芽快,不易受低温及鸟虫危害
B. 夏播用于成熟5~6月份成熟,又不耐储藏的种子,随采
随播
C. 秋播适宜于种粒细小及含水量高的种子
D. 冬播一般只在南方温暖湿润地区使用
17. 下面关于压条繁殖描述正确的是( )
A. 枝条离地面较近,容易弯曲的植物适用水平压条
B. 丛生多干型苗木适用单枝压条法
C. 枝条细长柔软的植物适用高压法
D. 枝条硬而不弯,树冠高大树干裸露的植物适用高压法
18. 下面哪类种子适宜于湿藏法储藏( )
A. 标准含水量低的种子
B. 种皮含水量高的种子
C. 标准含水量高的种子
D. 种皮含水量低的种子
19. 下面整形修剪方式中主要利用了植物顶端优势原理的是
( )
A. 截
B. 变
C. 伤
D. 疏
20. 应用激素催根时“ABT”代表什么( )
A. 奈乙酸
B. 吲哚丁酸
C. 生根粉
D. 吲哚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