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金匮方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金匮方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 性 盆 腔炎 是 妇 科 中的 常 见 病 , 疗 颇 为 棘 手 , 治 目前 尚
每 日 1剂 ,煎 至 10 药 液 , 渣 二 煎 至 1 0 , 煎 相 混 , 0 ml 翻 0 ml两
无 特 效 药 。严 重 影 响 妇 女 身 心 健 康 。笔 者 结 合 该 病 的病 机 ,
表 】 治疗结果
() r 1
注明: 总有 效 率 ( ) 一痊 愈 ( ) +显 效 ( ) 有 效 ( ) +
3 体 会
瘕 瘕 。有 关研 究表 明 : 腔 炎 患者 存 在 不 同程 度 的 血 液 流 变 盆 学改变 , 即血 液 处 于 浓 、 、 、 的 状 态 『 亦 有 研 究 证 实 : 粘 滞 凝 2 ] 以 活 血 化 瘀 药 为组 方 的 中 药 治 疗 慢 性 盆 腔 炎 的疗 效 优 于 对 照 组 ] 。滞 者 : 气 滞 ; 起 气 滞 原 因主 要 有 三 : 为 肝 气 结 为 引 一 郁 ; 为血 瘀 致 气 阻 , 一 以致 气 滞 ; 有 就 是 病 程 日久 , 及 于 再 累
22 治疗结果 , 表 1 . 见 。
13 治疗方法 : 用 当归芍药散合 桂枝茯苓丸 , 黄芪 、 . 方 加 续
断 为 主 方 。 药 用 : 芍 3 g 当 归 、 芎 、 皮 、 仁 、 芍 各 白 0, 川 丹 桃 赤
1g 5 ,茯苓 、 白术 、 泻 各 1g 桂 枝 1 芪 2 g 续 断 1 g 泽 5, 0g黄 0, 5。
采用 金 匮 方 加 味治 疗 , 小结 如 下 :
1 资 料与 方 法
分两次服。每月经后连 服 1 O剂 , 服 三 月 。腹 痛 明 显 加 延 连
胡 索 1g 香 附 1g 湿 热 明 显 去 桂 枝 、 芪 , 红 藤 3 g 、 0, 0; 黄 加 0 ,败 酱 草 3g 、 翘 1 g 寒 湿 者加 小 茴 香 、 茱 萸 各 1g 兼 有 盆 0 ,连 0; 吴 0; 腔包 块 者 加 昆布 1 g 鳖 甲 1 g 牡 蛎 1 g 腰 痛 明 显 者加 杜 仲 0、 0、 0; 1g 桑 寄 生 1 g 带 下 量 多 加 黄 柏 1 g 薏 苡 仁 3g 0、 0; 0、 0。

中药消炎解毒口服液辅助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药消炎解毒口服液辅助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药消炎解毒口服液辅助治疗盆腔炎疗效观察
倪荣;吴献华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4(021)001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消炎解毒口服液辅助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女性盆腔炎患者2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2例.治疗组: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基础加服中药消炎解毒口服液,每次20 ml,每日3次,连服14 d;对照组:单纯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消失时间,B超、病原体检查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1)治疗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B超、病原体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各为94.64%、74.1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炎解毒口服液对盆腔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能尽快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倪荣;吴献华
【作者单位】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妇产科,湖北,恩施,445000;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妇产科,湖北,恩施,4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33;R242
【相关文献】
1.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57例 [J], 黄俊华;程平
2.消炎解毒口服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J], 侯红英;吴献华
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观察 [J], 彭浦超;许红霞
4.消炎逐瘀汤联合双花解毒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J],
5.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观察 [J], 凌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效果分析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效果分析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58例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共有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参与了治疗,采用益气扶正活血化瘀的中医治疗方法。

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观察,发现这种治疗方法在缓解炎症症状、改善盆腔器官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通过讨论和治疗总结,得出结论认为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本研究为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为慢性盆腔炎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并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益气扶正活血化瘀的治疗效果。

感谢所有参与本研究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支持与配合。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临床资料、临床疗效观察、讨论、治疗总结、临床效果评定、结论、展望、致谢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关于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目前尚未有系统性的研究和报道。

我们开展了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对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有望为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的康复带来希望。

1.2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回顾分析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资料和疗效观察,探讨该方法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及疗效。

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是传统中医药治疗炎症的重要原则,而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盆腔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评估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希望深入了解益气扶正活血化瘀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为中医药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1.3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5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益气活血止痛方配合醪糟食疗治疗慢性盆腔疼痛52例

益气活血止痛方配合醪糟食疗治疗慢性盆腔疼痛52例
意。
主 题 词 盆 腔 瘀 血 综 合 征 / 医 药 疗 法 醪 糟 / 食 疗 法 中 膳
补 气剂/ 疗应 用 治
【 中图分 类号】 R7 1 3 【 献标识码 】 A 1.3 文
【 文章编 号】 1 0 — 3 9 2 1 ) 30 7 — 2 0 07 6 ( 0 0 0 —2 50
情, 解除 患者 因疼 痛 造成 的恐 惧 、 虑 情 绪 , 督 促 患 焦 并
血 , 眼核 可行气 通 络 , 龙 食疗 方温 经养血 , 行气 活血 。 与 辨证 处方 共奏疗 效 。
事 实 上 , 糟 为 发 酵 食 品 , 身 具 有 助 消 化 的 作 醪 本
用, 而慢性 盆腔疼 痛 患者 由于盆腹 腔粘 连 、 激惹综 合 肠 征等 情况 , 存在一 定 的 胃肠 蠕动 障碍 , 用醪糟 后 可促 服 进 胃肠 功 能 , 减轻 疼痛 。 醪糟 食疗在 该病 的治疗 中起 到
主题词子宫附件炎中医药疗法清热祛湿剂治疗应用活血祛瘀荆治疗应用清热利湿化瘀汤直肠投药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69201003027602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以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于劳累性交后月经期加重为主要表现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当机体抵抗力差时可有反复急性发作笔者自2003年2008年采用自拟清热利湿化瘀汤口服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结果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方( 太子参 、 山药 、 淮 白术 、 香等 ) 气活血止 痛 , 木 益 并配合 醪糟食 疗 治疗 5 例 , 2 以患者 对盆
腔疼 痛症 状 的 自身评 价 为疗效 标准观 察 疗效 。结果 : 总有效 率达 9 . 。结论 : 62 中药配合 醪糟食 疗 治疗 本病 , 疗方 温经养 血 , 气活血 与 中药方益 气活血 止 痛相 辅相 成 , 食 行 疗效 满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中药组(56例)和中药加灸组(60例),单纯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中药加灸组在口服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配合艾灸气海、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治疗。

两组均以7 d/疗程,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结果单纯中药组痊愈率46.4%,总有效率为82.1%,中药加灸组痊愈率75.0%,总有效率为9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配合艾灸是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较佳方法。

[关键词] 中药;艾灸;盆腔炎;寒湿凝滞[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138-02慢性盆腔炎(cpid)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因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多在劳累、月经前后、性交后加重,病情较为顽固,缠绵难愈,易复发,是宫外孕、不孕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

为了了解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该研究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5月期间就诊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运用中药配合艾灸进行治疗,显示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该116例到该院妇产科住院和门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单纯中药组56例,年龄21~49岁,平均(34.1±7.5)岁;病程4个月~3.7年,平均(2.3±0.5)年。

中药加灸组60例,年龄20~48岁,平均(34.2±7.9)岁;病程4个月~3.9年,平均(2.4±0.2)年。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中关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①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②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评估

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评估

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评估
慢性盆腔炎是指盆腔内多个器官或组织的慢性炎症,常见症状有下腹部不适、疼痛、
白带异常增多等。

抗生素是慢性盆腔炎的常用治疗药物,而妇科千金片是一种中草药制剂,有调经止痛、改善盆腔循环等作用。

本文旨在评估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
炎的疗效。

方法:
选取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接受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对照组接受单一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口服妇科千金片,
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只接受抗生素治疗,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

观察两
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情况、白细胞计数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而对照组为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白细
胞计数显著下降,达到正常范围,而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和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
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症状,并且降
低白细胞计数,显示出更好的抗炎作用。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说明联合用药并
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风险。

少腹逐瘀汤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

少腹逐瘀汤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

少腹逐瘀汤加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6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

方法:少腹逐瘀汤加减加保留灌肠。

结果:治愈8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9.5%。

结论:该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可靠经济有效。

关键词少腹逐瘀汤慢性盆腔炎治疗资料与方法6年6月~8年6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6例年龄~8岁平均6岁且都有生育史经产妇例初产妇1例。

诊断标准:全身症状多不典型涉及范围较广主要症状为慢性腹痛以下腹为主呈单侧或双侧隐痛、坠痛或胀痛。

部分伴有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或月经前后加剧可伴低热易感疲劳月经失调神经衰弱等症状。

体征可有宫体压痛双侧附件压痛、增厚、附件区包块等。

辅助检查b超提示:附件区包块后穹隆可有少量积液。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b超提示包块或积液消失;②好转:症状完全缓解或部分体征消失b超提示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③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变化b超提示炎性包块及积液无改变。

治疗方法:内服加保留灌肠。

①内服: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为:当归15g赤芍1g川芎1g红花1g桃仁1g五灵脂15g没药15g 蒲黄1g元胡1g干姜15g小茴香1g川楝子15g鱼腥草15g。

脓性白带味腥重者加土茯苓、败酱草各g;少腹痛经量少加附子1g变干姜为炮姜6g;有包块者加红藤g荔核15g;月经量多者加益母草15g地榆炭15g;带下量多、便溏、腹胀者加黄芪15g云苓1g;大便干加大黄1g;腰痛怕冷加杜仲1g菟丝子1g。

用法:每日1剂二煎同前煎兑汁分次口服1日为1疗程连用个疗程。

②保留灌肠:用妇炎灌肠方灌肠方药组成为:地肤子15g蛇床子 15g土茯苓15g红藤15g败酱草15g蒲公英g白鲜皮15g柴胡1g丹参g三棱15g莪术15g。

水煎后除去药渣放凉于月经过后7日开始保留灌肠1~15ml/次每日1次1日为1疗程连用个疗程与内服药同时应用。

结果6例患者痊愈8例(6.9%)有效15例(.6%)无效例(6.1%)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理冲汤加减口服联合少腹逐瘀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理冲汤加减口服联合少腹逐瘀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2020年3月第6期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理冲汤加减口服联合少腹逐瘀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慢性胃炎疗效 分析黄婵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广西 百色 533400【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盆腔炎合并慢性胃炎采用理冲汤加减口服联合少腹逐瘀汤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100例2016.01~2019.06本院慢性盆腔炎合并慢性胃炎患者开展研究,按随机排列法选出50例列为对照组(理冲汤加减口服治疗),剩余50例列为研究组(理冲汤加减口服联合少腹逐瘀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76%(P<0.05);研究组心理、躯体、社会、精神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慢性盆腔炎合并慢性胃炎采用理冲汤加减口服联合少腹逐瘀汤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理冲汤;少腹逐瘀汤;灌肠[中图分类号] R2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0)06-0043-02慢性盆腔炎泛指现代医学上所指的盆腔性疾病后遗症,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盆腔炎延误治疗或治疗效果不佳发展而来[1]。

该病病情顽固,易复发,治疗难度大。

患者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坠胀、疼痛,还可导致不孕和异位妊娠,合并慢性胃炎者胃脘部痛明显,伴有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临床上多采用增强抵抗力、抗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但盆腔位置特殊,用药不确定,易产生耐药性;另外需长期用药,口服药物刺激胃粘膜加重胃炎症状,治疗效果不理想[2]。

为探究理冲汤加减口服联合少腹逐瘀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慢性胃炎的具体疗效,本文将100例该类患者纳入研究,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纳入100例2016.01~2019.06本院慢性盆腔炎合并慢性胃炎患者开展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汤剂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丹栀逍遥散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病例选取为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抗生素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丹栀逍遥散进行辅助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的评定及对比。

结果: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来看,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丹栀逍遥散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结合常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药;丹栀逍遥散;丹红注射液;慢性盆腔炎【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6—0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多表现为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腰骶部及肛门坠胀等,往往迁延不愈,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汤剂辅助治疗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病例选取为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妇产科学》[1]中提出的
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腰骶部及肛门坠胀等,部分患者有不孕史,影像学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恶性肿瘤可能。

患者年龄在21~52岁之间,平均33.1±4.9岁,病程1~4年,平均1.7±0.4年,根据入院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确保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抗生素结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给予患者甲硝唑0.4g及头孢呋辛2g加入250ml 0.9% n.s.进行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给予患者20ml丹红注射液加入150ml 5% g.s.进行静滴,1次/d,两周为一疗程;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栀逍遥散口服,主要方药组成为:柴胡12g 白术12g 黄芩12g 香附12g 当归12g 丹皮15g 栀子15g 茯苓15g 赤芍15g 败酱草20g 忍冬藤20g 蒲公英30g 甘草6g,上药水煎500ml,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同样两周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并对比。

1.3 疗效判定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提出的判定标准[2],将疗效分为三种。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结果显示盆腔正常无包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b超检查结果显示包块减小1cm以上;无效:未能达到以上治疗标准或出现加重者。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数据用x±s形式表示,组间用t检验,率对比用x2检验, p0.05),且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临床的常见慢性病,多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根治或多种因素所致的病情迁延,部分患者无急性病史,此类疾病病情顽固,患者抵抗力差时会出现急性发作期。

常见致病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以及厌氧菌等,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全身症状并不十分明显,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低热或疲惫感,病程较长者或存在神经衰弱症状。

目前在临床常规治疗措施上多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往往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在中医学看来,慢性盆腔炎属于“带下病”、“徵瘕”的范畴,乃是外邪入侵,湿热之毒积郁胞宫,肝气不畅,经行不调,气血瘀滞所致[3]。

丹红注射液是中成药复方制剂,提取丹参、红花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应用,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4],丹参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微循环,促进创面愈合,红花则能够有着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促进炎症吸收,改善血液循行。

丹栀逍遥散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养血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肝郁血虚之证,方中柴胡疏肝理气,香附行气止痛,当归、丹皮、赤芍活血凉血,茯苓、白术燥湿健脾,黄芩清热凉血,蒲公英、忍冬藤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

从两组患者疗效来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治疗组则达到96.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安全性来看,两组均无严重
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丹栀逍遥散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结合常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4~276.
[2] 张桂芬.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2):110~112.
[3] 吴秀娟,张文.物理治疗慢性盆腔炎320例[j].安徽医学,2010,21(4):24~25.
[4] 阳税娣.中药腹部熨烫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观察[j].右江医学,2011,39(3):303~3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