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第二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测试题(答案解析)(1)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第二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测试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则直线的斜率就越大B .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直线的斜率为tan αC .若直线倾斜角2,43ππα⎡⎤∈⎢⎥⎣⎦,则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1,)-∞⋃+∞ D .当直线的倾斜角2,43ππα⎡⎤∈⎢⎥⎣⎦时,直线的斜率在这个区间上单调递增. 2.1m =-是直线(21)10mx m y +-+=和直线390x my ++=垂直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0)A a ,(3,0)B a +,直线1x =上存在唯一一点P ,使得||2||PB PA =,则a 的值为( )A .6-B .2-或6C .2或6-D .2-4.光线从(3,4)A -点射出,到x 轴上的B 点后,被x 轴反射到y 轴上的C 点,又被y 轴反射,这时反射线恰好过点(1,6)D -,则BC 所在直线的方程是( )A .5270x y -+=B .310x y +-=C .3240x y -+=D .230x y --= 5.已知直线1:210l ax y +-=2:820l x ay a ++-=,若12l l //,则a 的值为( ) A .4± B .-4C .4D .2± 6.已知圆C :()()22232++-=x y ,从点()1,3P 发出的光线,经直线1y x =+反射后,光线恰好平分圆C 的周长,则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A .2-B .12-C .4-D .14- 7.过点P (1,2)引直线使两点A (2,3)、B (4,-5)到它的距离相等,则直线方程是( ) A .4x +y -6=0B .x +4y -6=0C .2x +3y -7=0或x +4y -6=0D .4x +y -6=0或3x +2y -7=08.111222(,),(,)P a b P a b 是直线1y kx =+(k 为常数)上两个不同的点,则关于x 和y 的方程组112211a x b y a x b y +=⎧⎨+=⎩的解的情况是( ) A .无论12,,k P P 如何,总是无解B .无论12,,k P P 如何,总有唯一解C .存在12,,k P P ,使12x y =⎧⎨=⎩是方程组的一组解 D .存在12,,k P P ,使之有无穷多解9.直线l :230kx y --=与圆C :()()22124x y -++=交于A 、B 两点,若ABC的周长为4+k 的值为( )A .32B .32-C .32±D .12± 10.曲线214y x 与直线(2)4y k x =-+有两个相异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50,12⎛⎫ ⎪⎝⎭B .13,34⎛⎤⎥⎝⎦ C .53,124 D .5,12⎛⎫+∞⎪⎝⎭ 11.唐代诗人李颀的诗《古从军行》开头两句说:“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中隐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将军饮马”问题,即将军在观望烽火之后从山脚下某处出发,先到河边饮马后再回到军营,怎样走才能使总路程最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军营所在区域为221x y +≤,若将军从点()20A ,处出发,河岸线所在直线方程为4x y +=,并假定将军只要到达军营所在区域即回到军营,则“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 )A 1B .1C .D 12.若圆()2220x y rr +=>上仅有4个点到直线20x y --=的距离为1,则实数r 的取值范围为( )A .)1,+∞B.)1-C .()1-D .()1 二、填空题13.设圆222:()0O x y r r +=>,定点(3,4)A -,若圆O 上存在两点到A 的距离为2,则r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4.设()11,M x y 、()22,N x y 为不同的两点,直线:0l ax by c ++=,1122ax by c ax by cδ++=++,以下命题中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__. (1)存在实数δ,使得点N 在直线l 上;(2)若1δ=,则过M 、N 的直线与直线l 平行;(3)若1δ=-,则直线l 经过MN 的中点;(4)若1δ>,则点M 、N 在直线l 的同侧且直线l 与线段MN 的延长线相交; 15.已知直线l经过点(2,1),且和直线30x --=的夹角等于30,则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_.16.已知点P 是直线:3120l x y +-=上的一点,过P 作圆22(2)1x y -+=的切线,切点为A ,则切线长||P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7.以(1,3)N 为圆心,并且与直线3470x y --=相切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 18.已知圆C 1:x 2+y 2+4ax +4a 2-4=0和圆C 2:x 2+y 2-2by +b 2-1=0只有一条公切线,若a ,b ∈R 且ab≠0,则2211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0,3A -,若圆()()22:21C x a y a -+-+=上存在一点M 满足2=MA MO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20.已知圆C :222x y +=,点P 为直线136x y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 向圆C 作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原点O 到直线AB 距离的最大值是______. 三、解答题21.已知直线方程为()()221340m x m y m -++++=,其中m R ∈.(1)当m 变化时,求点()3,4Q 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2)若直线分别与x 轴、y 轴的负半轴交于A ,B 两点,求AOB 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的直线方程.22.已知圆22:(1)5C x y +-=,直线:10l mx y m -+-=.(1)求证:对任意的m R ∈,直线l 与圆 C 恒有两个交点;(2)设l 与圆 C 相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23.设函数()f z 对一切实数m ,n 都有()()(21)f m n f n m m n +-=++成立,且(1)0f =,(0)f c =,圆C 的方程是22(1)()9x y c +++=.(1)求实数c 的值和()f z 的解析式;(2)若直线220ax by -+=(0a >,0b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6,求4a b ab +的最小值.24.已知直线l :43100x y ++=,半径为2的圆C 与l 相切,圆心C 在x 轴上且在直线l 的右上方.(1)求圆C 的方程;(2)直线4y kx =-与圆C 交于不同的M ,N 两点,且120MCN ∠=︒,求直线l 的斜率;(3)过点()1,0M 的直线与圆C 交于A ,B 两点(A 在x 轴上方),问在x 轴正半轴上是否存在定点N ,使得x 轴平分ANB ∠?若存在,请求出点N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根据所给条件求直线的方程:(1)直线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2;(2)直线m :3260x y --=关于直线l :2310x y -+=的对称直线m '的方程. 26.若过点P 的两直线1l ,2l 斜率之积为()0λλ≠,则称直线1l ,2l 是一组“P λ共轭线对”. (1)若直线1l ,2l 是一组“3O -共轭线对”,当两直线夹角最小时,求两直线倾斜角; (2)若点()0,1A ,()1,0B -,()1,0C 分别是直线PQ ,QR ,RP 上的点(A ,B ,C ,P ,Q ,R 均不重合),且直线PR ,PQ 是一组“1P 共轭线对”,直线QP ,QR 是一组“4Q 共轭线对”,直线RP ,RQ 是一组“9R 共轭线对”,求点P 的坐标;(3)若直线1l ,2l 是一组“2M -共轭线对”,其中点(1,M -,当两直线旋转时,求原点到两直线距离之积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直线斜率与倾斜角存在的关系tan k α=对每个选项逐一分析,需要注意直线有倾斜角但不一定有斜率.【详解】 倾斜角的范围为0,2π⎛⎫ ⎪⎝⎭时,直线斜率0k >,倾斜角的范围为,2ππ⎛⎫ ⎪⎝⎭时,直线斜率0k <,故A 错误;直线的倾斜角=2πα时,直线斜率不存在,故B 错误;直线倾斜角2,43ππα⎡⎤∈⎢⎥⎣⎦,则斜率tan k α=的范围为(,[1,)-∞⋃+∞,故C 正确;斜率tan k α=在,42ππ⎡⎫⎪⎢⎣⎭和2,23ππ⎡⎫⎪⎢⎣⎭上单调递增,故D 错误. 故选:C.【点睛】 关于直线的倾斜角与直线斜率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1)当直线倾斜角为=2πα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2)倾斜角的范围为0,2π⎛⎫ ⎪⎝⎭时,直线斜率0k >,直线斜率随着倾斜角增大而增大;倾斜角的范围为,2ππ⎛⎫ ⎪⎝⎭时,直线斜率0k <,直线斜率随着倾斜角增大而增大; (3)利用倾斜角的范围研究斜率的范围,或者利用斜率的范围研究倾斜角的范围,需要利用函数tan k α=分析定义域与值域的关系.2.A解析:A【分析】因为直线(21)10mx m y +-+=和直线390x my ++=垂直,所以0m =或1m =-,再根据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得解.【详解】因为直线(21)10mx m y +-+=和直线390x my ++=垂直,所以23(21)0,220,0m m m m m m ⨯+-⨯=∴+=∴=或1m =-.当1m =-时,直线(21)10mx m y +-+=和直线390x my ++=垂直;当直线(21)10mx m y +-+=和直线390x my ++=垂直时,1m =-不一定成立. 所以1m =-是直线()2110mx m y +-+=和直线390x my ++=垂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充分必要条件的常用的判断方法有:(1)定义法;(2)集合法;(3)转化法.要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解.3.B解析:B【分析】设(),P x y ,由||2||PB PA =可得()2214x a y -++=,则本题等价于直线1x =与圆()2214x a y -++=相切,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即可求解.【详解】设(),P x y ,由||2||PB PA =可得()()2222344x a y x a y --+=-+, 整理可得()2214x a y -++=,则直线1x +=上存在唯一一点P ,使得||2||PB PA =,等价于直线1x =与圆()2214x a y -++=相切,2=,解得2a =-或6. 故选:B.【点睛】 关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题转化为直线31x y +=与圆()2214x a y -++=相切,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解. 4.A解析:A【分析】根据题意做出光线传播路径,求()3,4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3,4A --,点(1,6)D -关于x 轴的对称点()'1,6D ,进而得BC 所在直线的方程即为''A D 直线方程,再根据两点式求方程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做出如图的光线路径,则点()3,4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3,4A --,点(1,6)D -关于y 轴的对称点()'1,6D ,则BC 所在直线的方程即为''A D 直线方程,由两点是方程得''A D 直线方程为:436413y x ++=++,整理得:5270x y -+= 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做出光线传播路径,将问题转化为求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与D 关于y 轴的对称点'D 所在直线''A D 的方程,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5.B解析:B【分析】由12l l //可得280,a a ⨯-⨯=解得4a =±,然后再检验,得出答案.【详解】因为12l l //,所以280,4a a a ⨯-⨯=∴=±.当4a =时,两直线重合,所以4a =舍去.当4a =-时,符合题意.所以4a =-.故选:B【点睛】易错点睛:已知直线1110a x b y c ++=和直线2220a x b y c ++=平行求参数的值时,除了要计算12210a b a b -=,还一定要把求出的参数值代入原直线方程进行检验,看直线是否重合.本题就是典型例子,否则容易出现错解,属于中档题6.C解析:C【分析】根据光路可逆,易知圆心()2,3C -关于直线1y x =+的对称点M ,在入射光线上,由此可求得结果.【详解】圆C :()()22232++-=x y ,圆心为()2,3C -, 由已知,反射光线经过()2,3C -,故C 点关于直线1y x =+的对称点M 在入射光线上.设(),M a b ,则31232122b a b a -⎧=-⎪⎪+⎨+-⎪=+⎪⎩,解得21a b =⎧⎨=-⎩,即()2,1M -, 且光源()1,3P ,所以入射光线的斜率13421k --==--, 故选:C.【点睛】关键点点睛:(1)由光线恰好平分圆C 的周长,得出所在直线经过圆心;(2)入(反)射光线关于反射面的对称直线即为反(入)射光线. 7.D解析:D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1,不成立;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20kx y k --+=,由此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求出直线方程.【详解】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x =1,不成立;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2(1)y k x -=-,即20kx y k --+=,∵直线l 与两点A (2,3), B (4,-5)的距离相等,=解得4k =-或32k =- .:.直线l 的方程为4420x y --++=或332022x y --++= 整理,得:460x y +-=或3270x y +-= 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要注意设直线方程时,分直线的斜率存在、不存在两种情况讨论,然后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求解.8.B解析:B【分析】由点在直线上,点的坐标代入直线方程,确定1221a b a b -是否为0,不为0,方程组有唯一解,为0时,再讨论是否有无数解.【详解】由题意112211b ka b ka =+⎧⎨=+⎩,则1221122112(1)(1)a b a b a ka a ka a a -=+-+=-, ∵直线1y kx =+的斜率存在,∴12a a ≠,120a a -≠,∴方程组112211a x b y a x b y +=⎧⎨+=⎩总有唯一解.A ,D 错误,B 正确; 若12x y =⎧⎨=⎩是方程组的一组解,则11222121a b a b +=⎧⎨+=⎩,则点1122(,),(,)a b a b 在直线21x y +=,即1122y x =-+上,但已知这两个在直线1y kx =+上,这两条直线不是同一条直线,∴12x y =⎧⎨=⎩不可能是方程组的一组解,C 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直线方程,考查方程组解的个数的判断.掌握直线方程是解题关键.9.A解析:A【分析】先根据半径和周长计算弦长AB =即可.【详解】圆C :()()22124x y -++=中,圆心是()1,2C -,半径是2r ,故ABC的周长为4+24r AB +=+AB =又直线与圆相交后的弦心距d ==, 故由2222AB r d ⎛⎫=+ ⎪⎝⎭得()221434k k +=++,解得32k .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综合应用,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属于中档题.10.C解析:C【分析】 曲线214y x 表示半圆,作出半圆,直线过定点(2,4),由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图形可得结论. 【详解】 曲线214y x 是半圆,圆心是(0,1)C ,圆半径为2,直线(2)4y k x =-+过定点(2,4)P ,作出半圆与过P 的点直线,如图,PD2=,解得512k =,即512PD k =, (2,1)A -,4132(2)4PA k -==--, ∴53,124k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关键,由于题中曲线是半圆,因此作出图形,便于观察得出结论.11.B解析:B【分析】先求出点A 关于直线4x y +=的对称点'A ,点'A 到圆心的距离减去半径即为最短.【详解】解:设点A 关于直线4x y +=的对称点(,)A a b ','2AA b k a =-,AA '的中点为2,22a b +⎛⎫ ⎪⎝⎭,故122422b a a b ⎧=⎪⎪-⎨+⎪+=⎪⎩解得4a =,2b =, 要使从点A 到军营总路程最短,即为点f A 到军营最短的距离,即为点'A 和圆上的点连线的最小值,为点'A 和圆心的距离减半径,“将军饮马”的最短总路程为416125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学文化问题、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等,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问题.12.A解析:A 【分析】到已知直线的距离为1的点的轨迹,是与已知直线平行且到它的距离等于1的两条直线,根据题意可得这两条平行线与222x y r +=有4个公共点,由此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加以计算,可得r 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作出到直线20x y --=的距离为1的点的轨迹,得到与直线20x y --=平行, 且到直线20x y --=的距离等于1的两条直线, 圆222x y r +=的圆心为原点, 原点到直线20x y --=的距离为22d ==,∴两条平行线中与圆心O 距离较远的一条到原点的距离为21d '=+,又圆222(0)x y r r +=>上有4个点到直线20x y --=的距离为1,∴两条平行线与圆222x y r +=有4个公共点,即它们都与圆222x y r +=相交.由此可得圆的半径r d '>, 即21r >+,实数r 的取值范围是()21,++∞.故选:A .【点睛】本题给出已知圆上有四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着重考查了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分析】将问题转化为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为圆与圆相交问题再根据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设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为圆所以圆圆心为半径为则两圆圆心距为:因为圆上存在两点到的距离为2所以 解析:(3,7)【分析】将问题转化为以(3,4)A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为圆A 与圆O 相交问题,再根据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设以(3,4)A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为圆A , 所以圆222:(0),O x y r r +=> 圆心为(0,0),O 半径为r , 则两圆圆心距为 : ||5OA = , 因为圆O 上存在两点到A 的距离为2, 所以圆O 与圆A 相交,所以252,r r -<<+ 解得 :37.r <<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3,7). 故答案为:(3,7). 【点睛】圆与圆位置关系问题的解题策略:(1)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时常用几何法,即利用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与两圆半径之间的关系,一般不采用代数法;(2)若两圆相交,则两圆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可由两圆的方程作差消去22,x y 项得到.14.②③④【分析】①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坐标满足直线方程从而得到进而可判断①不正确②若则进而得到根据两直线斜率的关系即可判断②③若即可得到即可判断③④若则或根据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可判定④【详解】解:若点在解析:②③④ 【分析】①点在直线上,则点的坐标满足直线方程,从而得到220ax bx c ++=,进而可判断①不正确.②若1δ=,则1122ax by c ax by c ++=++,进而得到1221y y ax x b-=--,根据两直线斜率的关系即可判断②.③若1δ=-,即可得到1212()()022x x y y a b c ++++=,即可判断③. ④若1δ>,则11220ax by c ax by c ++>++>,或11220ax by c ax by c ++<++<,根据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即可判定④. 【详解】解:若点N 在直线l 上则220ax bx c ++=,∴不存在实数δ,使点N 在直线l 上,故①不正确;若1δ=,则1122ax by c ax by c ++=++, 即1221y y ax x b-=--, MN l k k ∴=, 即过M 、N 两点的直线与直线l 平行,故②正确; 若1δ=-,则11220ax by c ax by c +++++= 即,1212()()022x x y y a b c ++++=, ∴直线l 经过线段MN 的中点,即③正确;若1δ>,则11220ax by c ax by c ++>++>,或12220ax by c ax by c ++<++<, 即点M 、N 在直线l 的同侧,且直线l 与线段MN 不平行.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②③④. 【点睛】本题考查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若两直线平行则两直线的斜率相等.15.或【分析】分析可得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则直线的倾斜角为或分类讨论并利用点斜式方程求解即可【详解】由已知可得直线的斜率所以倾斜角为因为直线与的夹角为所以直线的倾斜角为或当倾斜角为时直线为即为;当倾斜角为解析:1y =10y --= 【分析】分析可得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30,则直线l 的倾斜角为0或60,分类讨论并利用点斜式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由已知可得直线y x =k =30, 因为直线l与y x =30,所以直线l 的倾斜角为0或60, 当倾斜角为60时,直线l为)12y x -=-10y -+-=; 当倾斜角为0︒时,直线l 为1y =, 故答案为:1y =10y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直线的夹角,关键点是求出直线30x --=的倾斜角得到l 的倾斜角,考查求直线方程,考查分类讨论思想.16.【分析】利用切线长最短时取最小值找点:即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求出垂足点就切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分类讨论结合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得出切线的方程【详解】设切线长为则所以当切线长取最小值时取最小值过圆心作直 解析:3利用切线长最短时,PC 取最小值找点P :即过圆心C 作直线l 的垂线,求出垂足点()3,3P .就切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分类讨论,结合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得出切线的方程. 【详解】设切线长为L ,则21L PC =-,所以当切线长L 取最小值时,PC 取最小值,过圆心()2,0C 作直线l 的垂线,则点P 为垂足点,此时,直线PC 的方程为360x y --=,联立3120360x y x y +-=⎧⎨--=⎩,得33x y =⎧⎨=⎩,点P 的坐标为()3,3.此时22(32)(30)10PC =-+-=,此时,213L PC =-=故答案为:3 【点睛】关键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过点的圆的切线方程的求解,在过点引圆的切线问题时, 将直线与圆相切转化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长,即设切线长为L ,则21L PC =-,问题转变为求PC 的最小值,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17.【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即为半径此题只要求出半径即可试题解析:22256(1)(3)25x y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即为半径,此题只要求出半径即可. 试题 因为点到直线的距离由题意得圆的半径则所求的圆的方程为考点:1.直线与圆的相切的应用;2.圆的方程;18.9【分析】圆C1C2只有一条公切线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内切由此可以得到ab 的等量关系然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的最小值【详解】圆C1:x2+y2+4ax +4a2-4=0标准方程:圆C2:x2+y2-2by +【分析】圆C 1、C 2只有一条公切线,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内切,由此可以得到a 、b 的等量关系,然后利用均值不等式求2211a b +的最小值 【详解】圆C 1:x 2+y 2+4ax +4a 2-4=0 标准方程:22x 2a y 4++=() 圆C 2:x 2+y 2-2by +b 2-1=0标准方程:22x y b 1+-=()因为圆C 1 、C 2内切,1=, 即224a b 1+=, (2211a b +)=2222114a b a b++()() =2222b 4a 59a b++≥()当且仅当224a b =时等号成立.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圆的位置关系和均值不等式求最值;两圆位置关系有:内含、内切、相交、外切、外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也决定了切线的条数,两圆相内切只有一条切线,圆心距和两圆半径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利用该关系可以构造出均值不等式所需要的等式;均值不等式求最值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19.【分析】设点的坐标为根据可得点的轨迹方程为然后将问题转化为两圆有公共点的问题解决根据圆心距和半径的关系可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得圆的圆心为半径为1设点的坐标为∵∴整理得故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解析:[0,3]【分析】设点M 的坐标为(),x y ,根据2MA MO =可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14x y +-=,然后将问题转化为两圆有公共点的问题解决,根据圆心距和半径的关系可得结果. 【详解】由题意得圆()()22:21C x a y a -+-+=的圆心为(),2a a -,半径为1.设点M 的坐标为(),x y , ∵2MA MO =,∴=整理得()2214x y +-=,故点M 的轨迹是以()0,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由题意得圆C 和点M 的轨迹有公共点, ∴13≤≤,解得03a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3. 【点睛】本题考查两圆位置关系的判断和利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到点M 的轨迹方程,然后将问题转化为两圆有公共点的问题出处理,再利用代数法求解可得所求的结果.20.【分析】为使原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则应当最小于是应当最小进而得到应当最小然后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得的最小值利用直角三角形相似求得原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详解】为使原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则应当最小于是【分析】为使原点O 到直线AB 距离的最大,则AOB ∠应当最小,于是AOP ∠应当最小,进而得到OP 应当最小,然后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得OP 的最小值,利用直角三角形相似求得原点O 到直线AB 距离的最大值. 【详解】为使原点O 到直线AB 距离的最大,则AOB ∠应当最小,于是AOP ∠应当最小,∴OA OP应当最大,∴OP 应当最小,当且仅当OP 与直线136x y+=垂直时OP 最小,OP 的最小值为O 到直线136x y +=,即260x y +-=的距离5d ==,设OP 与AB 交于点,Q 则2~,||Rt OQA Rt OAP OQ OP OA ∴⨯=,∴max ||,3OQ ==故答案为:53. 【点睛】本题考查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属中等难度的题目,关键在于转化为OP 最小,同时注意利用三角形相似进行计算.三、解答题21.(1)2132)4,240x y ++= 【分析】(1)求出动直线所过定点(1,2)P --,当m 变化时,PQ ⊥直线l 时,点()3,4Q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2)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0k ≠,因此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2(1)y k x +=+,求出直线在x 轴、y 轴的截距.可得AOB 的面积,利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1)直线方程为(2) (21) 340m x m y m -++++=, 可化为(24)(23)0x y m x y +++-++=对任意m 都成立, 所以230240x y x y -++=⎧⎨++=⎩,解得12x y =-⎧⎨=-⎩,所以直线恒过定点(1,2)--.设定点为(1,2)P --,当m 变化时,PQ ⊥直线l 时,点(3,4)Q 到直线的距离最大,可知点Q 与定点(1,2)P --的连线的距离就是所求最大值, 22(31)(42)213+++=(2)由于直线l 经过定点(1,2)P --.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且0k ≠, 因此可设直线方程为2(1)y k x +=+可得与x 轴、y 轴的负半轴交于21,0A k ⎛⎫- ⎪⎝⎭,(0,2)B k -两点 ∴20kk-<,20k -<,解得0k <. ∴121221|2|1(2)2224222AOBkS k k k k k -⎛⎫=--=--=++≥+= ⎪-⎝⎭当且仅当2k =-时取等号,面积的最小值为4此时直线l 的方程为:22(1)y x +=-+,化为:240x y ++=. 【点睛】关键点点睛:求三角形面积最小时,一般首先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本题利用直线在坐标轴的截距表示可得222k S k -=++-,再根据均值不等式或利用函数求最值,确定最值取得的条件,求解即可.22.(1)证明见解析;(2)2211()(1)(1)24x y x -+-=≠.【分析】(1)确定直线过定点()1,1,计算定点在圆内,得到证明.(2)由已知得点M 在以CP 为直径的圆上,求得圆心和半径可得到答案. 【详解】(1)由已知可得直线 :(1)10l x m y --+=,所以直线l 恒过定点(1,1)P .又()2211115,+-=<所以点P 在圆内,所以对任意的m R ∈,直线l 与圆 C 恒有两个交点.(2)由(1)知,知直线l 恒过定点(1,1)P ,且直线l 的斜率存在. 又M 是AB 的中点,CM MP ∴⊥,所以点M 在以CP 为直径的圆上.又()()0,1,1,1,C P 所以以CP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2211()(1)24x y -+-=,又直线l 的斜率存在,1x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为2211()(1)(1)24x y x -+-=≠.【点睛】方法点睛:求直线恒过点的方法:方法一(换元法):根据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直线的方程变成()y k x a b =-+,将x a =带入原方程之后,所以直线过定点()a b ,;方法二(特殊引路法):因为直线的中的m 是取不同值变化而变化,但是一定是围绕一个点进行旋转,需要将两条直线相交就能得到一个定点.取两个m 的值带入原方程得到两个方程,对两个方程求解可得定点.23.(1)2c =-;2()2f z z z =+-;(2)9. 【分析】(1)令1m =,0n =代入等式中可求得c .再令m n =-代入得()f z 的解析式;(2)由已知求得直线过圆心()12-,,有1a b +=.由均值不等式得4144()5a b a b a b ab a b b a +⎛⎫=++=++ ⎪⎝⎭,可求和4a bab +的最小值. 【详解】(1)令1m =,0n =代入等式中可得,(0)2f =-,即2c =-.再令m n =-得,(0)()(21)f f n n n n -=--++,2()2f n n n =+-, 所以2()2f z z z =+-.(2)因为直线被圆22(1)(2)9x y ++-=截得的弦长为6,所以直线过圆心()12-,,有1a b +=.于是由均值不等式得,414144()559a b a b a b ab a b a b b a +⎛⎫=+=++=++≥+= ⎪⎝⎭,当且仅当4a b b a =,即13a =,23b =时等号成立.故4a b ab +的最小值是9.【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24.(1)224x y +=;(2)k =;(3)(4,0). 【分析】(1)设出圆心(,0)C a ,根据直线与圆C 相切,得到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4,确定圆心坐标,即可得圆C 的方程.(2)根据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由过点(1,1)P 的直线1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等于斜率存在与不存在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出直线1l 的方程.(3)当AB x ⊥轴时,则x 轴平分ANB ∠,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出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结合AN BN k k =-,即可求出点N 的坐标. 【详解】(1)设圆心5(,0)2C a a ⎛⎫>-⎪⎝⎭,则|410|25a , 解得0a =或5a =-(舍). 故圆C 的方程为224x y +=.(2)由题意可知圆心C 到直线1l 的距离为2sin301.1,解得k =.(3)当直线AB x ⊥轴时,对x 轴正半轴上任意一点,N x 轴平分ANB ∠; 当直线AB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122(1)(0),(,0),,,,y k x k N t A x y B x y =-≠, 由224,(1)x y y k x ⎧+=⎨=-⎩得()22221240k x k x k +-+-=, 2212122224,11k k x x x x k k -∴+==++ 若x 轴平分ANB ∠,则AN BN k k =-,即12120y yx t x t+=--, 即()()1212110k x k x x tx t--+=--,即()12122(1)20x x t x x t -+++=,即()2222242(1)2011k k t t k k -+-+=++,解得4t =. 综上,当点N 的坐标为(4,0)时,x 轴平分ANB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第二问解题的关键是得到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第三问解题的关键是由x 轴平分ANB ∠,得AN BN k k =-,进而利用坐标表示斜率求解. 25.(1)4160x y -+=或390x y +-=;(2)9461020x y -+= 【分析】(1)设出截距式方程,由条件列出式子即可求出;(2)在直线m 上取一点,如()2,0M ,求出()2,0M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 ',求出m 与l 的交点,即可求出直线方程. 【详解】(1)由已知得直线不过原点,设直线方程为1x y a b+=, 则可得34112a b a b -⎧+=⎪⎨⎪+=⎩,解得416a b =-⎧⎨=⎩或93a b =⎧⎨=⎩, 则直线方程为1416x y +=-或193x y +=, 整理可得4160x y -+=或390x y +-=; (2)在直线m 上取一点,如()2,0M ,则()2,0M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M '必在直线m '上,设(),M a b ',则2023102202123a b b a ++⎧⨯-⨯+=⎪⎪⎨-⎪⨯=-⎪-⎩,解得630,1313M '⎛⎫ ⎪⎝⎭, 设直线m 与l 的交点为N ,则联立方程32602310x y x y --=⎧⎨-+=⎩可解得()4,3N , 则m '的方程为34306341313y x --=--,即9461020x y -+=. 【点睛】方法点睛:关于轴对称问题:(1)点(),A a b 关于直线0Ax By C ++=的对称点(),A m n ',则有1022n b A m a B a m b n A B C ⎧-⎛⎫⨯-=- ⎪⎪⎪-⎝⎭⎨++⎪⋅+⋅+=⎪⎩;(2)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来解决.26.(1)2,33ππ;(2)()3,3或33,55⎛⎫ ⎪⎝⎭;(3)⎡⎣ 【分析】(1)设1l 的斜率为tan k α=,则2l 的斜率为3tan kβ-=,两直线的夹角为γ, 不妨设0k >,利用两角差的正切公式计算,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2)设直线RP ,PQ ,QR 的斜率分别为123,,k k k ,可得122313149k k k k k k =⎧⎪=⎨⎪=⎩,可解出123,,k k k 的值,进一步求得直线RP 和直线PQ 的方程,联立得点P 的坐标;(3)设()()122:1,:1l y k x l y x k=++=-+,,设原点到两直线距离分别为12,d d ,求出12d d ,然后变形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详解】解:(1)设1l 的斜率为tan k α=,则2l 的斜率为3tan kβ-=,两直线的夹角为γ, 不妨设0k >, 则()()313tan tan 132k k k k γβα--⎛⎫=-==+≥ ⎪+-⎝⎭k = 此时3πα=,23πβ=, 即两直线倾斜角分别为2,33ππ; (2)设直线RP ,PQ ,QR 的斜率分别为123,,k k k ,则122313149k k k k k k =⎧⎪=⎨⎪=⎩,解得12332,,623k k k ===或12332,,623k k k =-=-=-, 当12332,,623k k k ===时, 直线RP 的方程为()312y x =-,直线PQ 的方程为213y x =+, 联立得()3,3P , 当12332,,623k k k =-=-=-时, 直线RP 的方程为()312y x =--,直线PQ 的方程为213y x =-+, 联立得33,55P ⎛⎫⎪⎝⎭, 故所求为()3,3P 或33,55P ⎛⎫ ⎪⎝⎭;(3)设()()122:1,:1l y k x l y x k=++=-+, 设原点到两直线距离分别为12,d d ,则12d d =====,由于22459kk++≥,当且仅当22k=时等号成立,故[)22910,145kk-∈++,12d d⎡∈⎣,即原点到两直线距离之积的取值范围为⎡⎣.【点睛】方法点睛:“新定义”主要是指即时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新运算五种,然后根据此新定义去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用类比的方法去理解新的定义,这样有助于对新定义的透彻理解。

高一数学直线和圆单元测试 试题

高一数学直线和圆单元测试  试题

直线和圆班级_______学号 _______姓名 ________一 填空题1.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01=+y 的倾斜角α的大小是__________弧度. 2.直线0534=+-y x 与直线0568=+-y x 的间隔 为__________.3.假设直线1:(1)3l ax a y +-=与2:(1)(23)2l a x a y -++=互相垂直,那么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__.4.设直线0132=++y x 和圆03222=--+x y x 相交于点,A B ,那么弦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_________. .5.点(4,5)A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为(2,7)B - 那么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6.以)9,4(A ,(6,3)B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直线5120x y a -+=与圆2220x x y -+=相切,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_.8.直线1)0(022=+≠=++y x abc c by ax 与圆相切,那么三条边长分别为||,||,||a b c 的 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__.9.圆C :4)2()(22=-+-y a x 〔0>a 〕及直线l :03=+-y x ,当直线l 被C 截得的弦长为32时,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_.10线段AB ,(1,9)A ,B 在圆22:(3)(1)16C x y -++=,那么AB 中点M 的轨迹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 直线L 经过点P(-4,-3),且被圆22(1)(2)25x y +++=截得的弦长为8,那么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过点(1,2 )P 的直线L 把圆22450x y x +--=分成两个弓形,当其中较小弓形面积最小时,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_.13 .假设方程2222110x y kx y k ++++-=表示的曲线是圆,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假如过点(1,2)总可以作两条直线和圆2222110x y kx y k ++++-=相切,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14 .如右下列图,定圆的半径为a ,圆心为(,)b c , 那么直线0ax by c ++= 与直线 10x y -+= 的交点在第 ______象限。

第二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单元测试卷-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单元测试卷-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直线与圆的方程满分卷-2021-2020人教A (2019)高二(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中的直线1l 、2l 、3l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3k ,则( )A .123k k k <<B .312k k k <<C .321k k k <<D .132k k k <<2.已知直线1:10l ax y -+=,2:420l ax y ++=,则“2a =”是“12l l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经过点(0,1)P -的直线l 与连接(1,2)A -,(2,1)B 两点的线段总有公共点,则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1-,1] B .(-∞,1][1-,)+∞C .3[,]44ππD .3[0,][,)44πππ4.已知圆22:240C x y x y +-+=关于直线32110x ay --=对称,则圆C 中以(,)22a a-为中点的弦长为( ) A .1B .2C .3D .45.两条直线1:20l x y c ++=,2:210l x y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B .垂直C .重合D .不能确定6.已知实数x ,y 满足224x y +=,则函数226825S x y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49,9B .7,3C D .77.已知直线l 经过点(1,2)P -,且与直线231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 ) A .2340x y ++=B .2380x y +-=C .3270x y --=D .3210x y --=8.关于x 、y 的方程210(0)a x ay a --=≠表示的直线(图中实线)可能是( )A .B .C .D .二.多选题(共4小题)9.已知直线:20l kx y k -+=和圆222:O x y r +=,则( ) A .存在k 使得直线l 与直线0:220l x y -+=垂直B .直线l 恒过定点(2,0)C .若4r >,则直线l 与圆O 相交D .若4r =,则直线l 被圆O 截得的弦长的取值范围为 10.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相等,则12//l lB .若直线的斜率121k k ⋅=,则12l l ⊥C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都不存在,则12//l lD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不相等,则1l 与2l 不平行11.已知动直线:0m x y λλ-+=和:320n x y λλ+--=,P 是两直线的交点,A 、B 是两直线m 和n 分别过的定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点的坐标为(3,2)- B .m n ⊥C .P 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 .PA PB ⨯的最大值为1012.已知直线1:40l x y +-=与圆心为(0,1)M 且半径为3的圆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2:22350l mx y m +--=与圆M 交于C ,D 两点,则四边形ACBD 的面积的值可以是()A .B .C .D .1)三.填空题(共4小题)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2,2)A 、(1)B -若过点(1,1)P --的直线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则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14.直线210x y -+=和圆222410x y x y +---=的位置关系是 . 15.直线1:3470l x y +-=与直线2:3410l x y ++=之间的距离为 .16.圆222440x y x y +-++=上的点到3490x y -+=的最大距离是 ,最小距离是 . 四.解答题(共6小题)17.已知圆C 的圆心在x 轴上,且经过点(3,0)A -,(1,2)B -. (Ⅰ)求圆C 的标准方程; (Ⅱ)过点(0,2)P 斜率为34的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M ,N 两点,求弦MN 的长. 18.(1)求直线y x =被圆22(2)4x y +-=截得的弦长;(2)已知圆22:430C x y x +-+=,求过点(3,2)M 的圆的切线方程.19.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40l x --=交x 轴于M ,以O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l 相切.(1)求圆O 的方程;(2)设点0(N x ,0)y 为直线3y x =-+上一动点,若在圆O 上存在点P ,使得45ONP ∠=︒,求0x 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定点S ,对于经过点S 的直线L ,当L 与圆O 交于A ,B 时,恒有AMO BMO ∠=∠?若存在,求点S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已知直线10l y -+=,圆C 的方程为224210x y x y ++-+=. (Ⅰ)判断直线l 与该圆的位置关系;(Ⅱ)若直线与圆相交,求出弦长;否则,求出圆上的点到直线l 的最短距离. 21.已知圆M 过点(4,0)A ,(2,0)B -,(1,3)C . (Ⅰ)求圆M 的标准方程;(Ⅱ)若过点(2,3)P且斜率为k的直线l与圆M相切,求k的值.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20l x y++=和圆22+=,P是直线l上一O x y:1点,过点P作圆C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1)若PA PB⊥,求点P的坐标;(2)求线段PA长的最小值;(3)设线段AB的中点为Q,是否存在点T,使得线段TQ长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如图中的直线1l 、2l 、3l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3k ,则( )A .123k k k <<B .312k k k <<C .321k k k <<D .132k k k <<解:由图象知,直线1l 、2l 、3l 的倾斜角分别为1α,2α,3α, 且1(2πα∈,)π,3202παα<<<;所以对应的斜率分别为10k <,320k k <<, 即132k k k <<. 故选:D .2.已知直线1:10l ax y -+=,2:420l ax y ++=,则“2a =”是“12l l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直线1:10l ax y -+=,2:420l ax y ++=,12l l ⊥, (1)40a a ∴⨯+-⨯=,240a ∴-=,2a ∴=±, 2a ∴=是12l l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3.经过点(0,1)P -的直线l 与连接(1,2)A -,(2,1)B 两点的线段总有公共点,则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1-,1]B .(-∞,1][1-,)+∞C .3[,]44ππD .3[0,][,)44πππ解:如图所示,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0α∈,)π. 12101PA k -+==--,11102PB k --==-. 直线l 与连接(1,2)A -,(2,1)B 的线段总有公共点,1tan 1α∴-.[0α∴∈,3][44ππ,)π. 故选:D .4.已知圆22:240C x y x y +-+=关于直线32110x ay --=对称,则圆C 中以(,)22a a-为中点的弦长为( ) A .1B .2C .3D .4解:依题意可知直线过圆心(1,2)-,即34110a +-=,2a =.故(,)(1,1)22a a-=-.圆方程配方得22(1)(2)5x y -++=,(1,1)-与圆心距离为1,故弦长为4=. 故选:D .5.两条直线1:20l x y c ++=,2:210l x y -+=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B .垂直C .重合D .不能确定解:直线1l 的斜率是:2-, 直线2l 的斜率是:12, 由1212-⨯=-,得直线垂直, 故选:B .6.已知实数x ,y 满足224x y +=,则函数226825S x y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49,9B .7,3CD .7解:22226825(3)(4)S x y x y x y =+--+=-+-, 实数x ,y 满足224x y +=,22(3)(4)S x y ∴=-+-的几何意义为圆224x y +=上的动点与定点(3,4)M 的距离的平方, 如图,||5OM =,2(52)49max S ∴=+=,2(52)9min S =-=.∴函数226825S x y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49,9.故选:A .7.已知直线l 经过点(1,2)P -,且与直线231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 ) A .2340x y ++=B .2380x y +-=C .3270x y --=D .3210x y --=解:直线l 与直线2310x y +-=垂直, 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32, 又直线l 经过点(1,2)P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3(2)(1)2y x --=-,化简得:3270x y --= 故选:C .8.关于x 、y 的方程210(0)a x ay a --=≠表示的直线(图中实线)可能是( )A .B .C .D .解:关于x 、y 的方程210(0)a x ay a --=≠表示的直线,直线的斜率为a ,在y 轴上的截距为1a-,直线的斜率和它在y 轴上的截距的乘积等于1-,图A 中,直线的斜率和它在y 轴上的截距都是正的,这不满足条件,故排除A ;图B 中,直线的斜率小于1,它在y 轴上的截距大于1-小于零,这不满足条件,故排除B ; 图C 中,直线的斜率和它在y 轴上的截距都是负值,这不满足条件,故排除C ;图D 中,直线的斜率小于1-,它在y 轴上的截距大于零小于1,能满足条件,故D 可能成立, 故选:D .二.多选题(共4小题)9.已知直线:20l kx y k -+=和圆222:O x y r +=,则( ) A .存在k 使得直线l 与直线0:220l x y -+=垂直B .直线l 恒过定点(2,0)C .若4r >,则直线l 与圆O 相交D .若4r =,则直线l 被圆O 截得的弦长的取值范围为 解:对于A ,直线0:220l x y -+=的斜率为12,则当2k =-时,满足直线l 与直线0:220l x y -+=垂直,故A 正确;对于B ,由:20l kx y k -+=,得(2)0k x y +-=,令200x y +=⎧⎨-=⎩,解得20x y =-⎧⎨=⎩,∴直线l 恒过定点(2,0)-,故B 错误;对于C ,若4r >,则直线l 所过定点(2,0)-在圆O 内部,则直线l 与圆O 相交,故C 正确;对于D ,若4r =,则直线l 被圆O 截得的弦长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即直线l 被圆O 截得的弦长的取值范围为,8],故D 错误. 故选:AC .10.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相等,则12//l lB .若直线的斜率121k k ⋅=,则12l l ⊥C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都不存在,则12//l lD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不相等,则1l 与2l 不平行 解:若直线1l ,2l 的斜率相等,则12//l l 或重合,A 错误; 若直线的斜率121k k ⋅=-,则12l l ⊥,B 错误;若直线1l ,2l 的斜率都不存在,则12//l l 或重合,C 错误;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不相等,则1l 与2l 一定不平行,D 正确. 故选:ABC .11.已知动直线:0m x y λλ-+=和:320n x y λλ+--=,P 是两直线的交点,A 、B 是两直线m 和n 分别过的定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点的坐标为(3,2)- B .m n ⊥C .P 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 .PA PB ⨯的最大值为10解:对于A ,直线:(2)30n y x λ-+-=,所以直线n 过点(3,2),故A 错误; 对于B ,1(1)0λλ⨯+-⨯=,所以m n ⊥,故B 正确;对于C ,因为PA PB ⊥,所以P 的轨迹是以AB 为直径的圆,故C 错误; 对于D ,222202PA PB AB PA PB +==⨯,所以D 正确. 故选:BD .12.已知直线1:40l x y +-=与圆心为(0,1)M 且半径为3的圆相交于A ,B 两点,直线2:22350l mx y m +--=与圆M 交于C ,D 两点,则四边形ACBD 的面积的值可以是()A .B .C .D .1)解:根据题意,圆M 的圆心为(0,1)M 且半径为3,则圆M 的方程为22(1)9x y +-=,即22280x y y +--=,直线1:40l x y +-=与圆M 相交于A ,B 两点,则有2228040x y y x y ⎧+--=⎨+-=⎩,解可得:31x y =⎧⎨=⎩或04x y =⎧⎨=⎩,即A 、B 的坐标为(3,1),(0,4),则||AB AB 的中点为3(2,5)2,直线2:22350l mx y m +--=,变形可得(23)250m x y -+-=,直线2l 恒过定点3(2,5)2,设3(2N ,5)2,当CD 与AB 垂直时,四边形ACBD 的面积最大, 此时CD 的方程为5322y x -=-,变形可得1y x =+,经过点(0,1)M , 则此时||6CD =,故ACBD S 四边形的最大值162ACB ADB S S ∆∆=+=⨯⨯=故92ACBD S 四边形, 分析选项:BC 符合题意, 故选:BC .三.填空题(共4小题)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2,2)A 、(1)B -若过点(1,1)P --的直线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则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 解:如图,显然点P 在直线AB 下方,直线AP 的斜率为21121AP k +==+,直线BP 的斜率BP k == 所以若过点(1,1)P --的直线l 与线段AB 有公共点, 则直线l 斜率BP k k ,或者AP k k , 所以3k -或者1k ,故答案为:(-∞,[1,)+∞.14.直线210x y -+=和圆222410x y x y +---=的位置关系是 .解:圆222410x y x y +---=化简可得22(1)(2)6x y -+-=,圆心坐标为(1,2),,圆心到直线210x y -+==< ∴直线210x y -+=和圆222410x y x y +---=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答案为:相交.15.直线1:3470l x y +-=与直线2:3410l x y ++=之间的距离为 . 解:直线1:3470l x y +-=与直线2:3410l x y ++=之间的距离85d ==.故答案为:85.16.圆222440x y x y +-++=上的点到3490x y -+=的最大距离是 ,最小距离是 . 解:圆222440x y x y +-++=即22(1)(2)1x y -++=,表示以(1,2)C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由于圆心(1,2)C -到直线3490x y -+=的距离4d ==,故动点P 到直线3490x y -+=的距离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3,5, 故答案为:5,3. 四.解答题(共6小题)17.已知圆C 的圆心在x 轴上,且经过点(3,0)A -,(1,2)B -. (Ⅰ)求圆C 的标准方程;(Ⅱ)过点(0,2)P 斜率为34的直线l 与圆C 相交于M ,N 两点,求弦MN 的长. 解:(Ⅰ)设AB 的中点为D ,则(2,1)D -, 由圆的性质得CD AB ⊥, 所以1CD AB k k ⨯=-,得1CD k =-,所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是1y x =--,设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2()x a y r -+=,其中(,0)C a ,半径为(0)r r >, 由圆的性质,圆心(,0)C a 在直线CD 上,化简得1a =-,所以圆心(1,0)C -,||2r CA ==,所以圆C 的标准方程为22(1)4x y ++=; (Ⅱ)因为直线l 过点(0,2)P 斜率为34, 则直线l 的方程为324y x =+, 圆心(1,0)C -到直线l的距离为3|2|1d -==,所以MN ==18.(1)求直线y x =被圆22(2)4x y +-=截得的弦长;(2)已知圆22:430C x y x +-+=,求过点(3,2)M 的圆的切线方程. 解:(1)根据题意,圆22(2)4x y +-=的圆心为(0,2),半径2r =, 圆心到直线y x =的距离d =则直线y x =被圆截得的弦长2l == 故直线y x =被圆22(2)4x y +-=截得的弦长为(2)圆22:430C x y x +-+=,即22(2)1x y -+=,其圆心为(2,0),半径1r =, 若切线的斜率不存在,则切线的方程为3x =,符合题意;若切线的斜率存在,则设切线的斜率为k ,则切线的方程为2(3)y k x -=-,即320kx y k --+=,则有1d ==,解可得:34k =,此时切线的方程为3410x y --=.综上可得,圆的切线方程为3x =或3410x y --=.19.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40l x --=交x 轴于M ,以O 为圆心的圆与直线l 相切.(1)求圆O 的方程;(2)设点0(N x ,0)y 为直线3y x =-+上一动点,若在圆O 上存在点P ,使得45ONP ∠=︒,求0x 的取值范围;(3)是否存在定点S ,对于经过点S 的直线L ,当L 与圆O 交于A ,B 时,恒有AMO BMO ∠=∠?若存在,求点S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直线:40l x -=交x 轴于(4,0)M ,圆心半径2r ==,所以圆的方程224x y +=.(2)如图,直线NP 与圆相切,设PNO α∠=,则2sin ONα=, 根据图象,N 越靠近O 点,ON 越小,sin α越大,由2sin 452ON ︒==,得ON = 设(,3)N x x -,由距离公式22(3)8x x +-=,解得x =0372x +.(3)AMO BMO ∠=∠,若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显然S 点存在; 当斜率存在时,设:L y kx m =+,L 与圆的交点1(A x ,1)y ,2(B x ,2)y , 根据题意只需0AM BM k k +=,即1212044y yx x +=--, 把11y kx m =+,22y kx m =+带人并化简得12122(4)()80kx x m k x x m +-+-=, 把L 与圆联立解方程224y kx m x y =+⎧⎨+=⎩,得12221kmx x k +=-+,212241m x x k -=+, 带入上式222422(2)8011m kmk m k m k k ----=++,化简得0k m +=,即m k =-,所以:(1)L y k x =-,恒过(1,0)点.20.已知直线10l y -+=,圆C 的方程为224210x y x y ++-+=. (Ⅰ)判断直线l 与该圆的位置关系;(Ⅱ)若直线与圆相交,求出弦长;否则,求出圆上的点到直线l 的最短距离. 解:(Ⅰ)圆的方程为224210x y x y ++-+=,即22(2)(1)4x y ++-=,∴圆心为(2,1)-,半径为2r =,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r =,∴直线与圆相交.(Ⅱ)弦长2l ==. 21.已知圆M 过点(4,0)A ,(2,0)B -,(1,3)C . (Ⅰ)求圆M 的标准方程;(Ⅱ)若过点(2,3)P 且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圆M 相切,求k 的值. 解:(Ⅰ)设圆M 的标准方程为222()()x a y b r -+-=,则有222222222(4)(0)(2)(0)(1)(3)a b r a b r a b r ⎧-+-=⎪--+-=⎨⎪-+-=⎩,解得1a =,0b =,3r =,所以圆M 的标准方程为22(1)9x y -+=; (Ⅱ)因为直线l 过点(2,3)P 且斜率为k ,则直线l 的方程为:3(2)y k x -=-,即230kx y k --+=, 因为直线l 与圆M 相切,所以圆心到直线l3=,解得0k =或34-.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20l x y ++=和圆22:1O x y +=,P 是直线l 上一点,过点P 作圆C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 (1)若PA PB ⊥,求点P 的坐标; (2)求线段PA 长的最小值;(3)设线段AB 的中点为Q ,是否存在点T ,使得线段TQ 长为定值?若存在,求出点T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若PA PB ⊥,则四边形PAOB 为正方形, 则P=P 在直线20x y ++=上,设(,2)P x x --,则||OP =1x =-, 故(1,1)P --;(2)由22||||1PA PO =-,可知当线段PO 长最小时,线段PA 长最小. 线段PO 长的最小值,即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故||min PO ==∴||1min PA ==;(3)设0(P x ,02)x --,则以OP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222200002(2)()()224x x x x x y --+---+-=, 化简得:2200(2)0x x x x y y -+++=,与221x y +=联立, 可得AB 所在直线方程为00(2)1x x x y -+=,联立0022(2)11x x x y x y -+=⎧⎨+=⎩,得22200000(244)2430x x x x x x x ++----=, Q ∴的坐标为002200002(,)244244x x x x x x --++++, 可得Q 点轨迹为22111()()448x y +++=,圆心11(,)44--,半径4R =.故存在点11(,)44T --,使得线段TQ 长为定值.。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选修一第二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测试题(答案解析)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选修一第二单元《直线和圆的方程》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若圆22220x y x y k +---=上的点到直线100x y +-=的最大距离为k 的值是( )A .2-B .2C .2-或2D .2-或02.过点)引直线l 与曲线y =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当AOB 的面积取最大值时,直线l 的斜率等于( )A .B .3±C .D 3.过点()0,0A 、()2,2B 且圆心在直线24y x =-上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 A .()2224x y -+= B .()2224x y ++= C .()()22448x y -+-=D .()()22448x y ++-=4.已知两点()1,2A -、()2,1B ,直线l 过点()0,1P -且与线段AB 有交点,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A .3,44ππ⎡⎤⎢⎥⎣⎦B .30,,424πππ⎡⎤⎡⎤⎢⎥⎢⎥⎣⎦⎣⎦C .30,,44πππ⎡⎤⎡⎫⋃⎪⎢⎥⎢⎣⎦⎣⎭ D .3,,4224ππππ⎡⎫⎛⎤⎪ ⎢⎥⎣⎭⎝⎦5.如果实数x 、y 满足22640x y x +-+=,那么yx的最大值是( )A .23B C .3D 6.已知圆M :22(1)(2)5x y -+-=和点(3,5)P ,过点P 做圆M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则下列命题:①4PA PB k k ⋅=-;②PA =;③AB 所在直线方程为:23130x y +-=;④PAB △外接圆的方程为2247130x y x y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1B .2C .3D .4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1212(,)||||d A B x x y y =-+-为两点11(,)A x y 、22(,)B x y 的“切比雪夫距离”,又设点P 及直线l 上任意一点Q ,称(,)d P Q 的最小值为点P 到直线l 的“切比雪夫距离”,记作(,)d P l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对任意三点A 、B 、C ,都有(,)(,)(,)d C A d C B d A B +≥; ②已知点(3,1)P 和直线:210l x y --=,则4(,)3d P l =; ③定义(0,0)O ,动点(,)P x y 满足(,)1d P O =,则动点P 的轨迹围成平面图形的面积是4;其中真命题的个数( ) A .0 B .1 C .2 D .3 8.若圆x 2+y 2+ax -by =0的圆心在第二象限,则直线x +ay -b =0一定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9.过点(1,2)的直线被圆229x y +=所截弦长最短时的直线方程是( ) A .250x y +-= B .20x y -= C .230x y -+=D .20x y +=10.直线:210l x my m +--=与圆22:(2)4C x y +-=交于A B 、两点,则当弦AB 最短时直线l 的方程为( ) A .2410x y +-= B .2430x y -+= C .2410x y ++=D .2430x y ++=11.若直线220++=ax y 与直线840x ay ++=平行,则a 的值为( ) A .4B .4-C .4-或4D .2-12.若圆()2220x y r r +=>上仅有4个点到直线20x y --=的距离为1,则实数r 的取值范围为( )A .)1,+∞B .)1- C .()1-D .()1二、填空题13.经过点(2,1)M ,并且与圆2268240x y x y +--+=相切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 14.若M 是直线cos sin 10x y θθ++=上到原点的距离最近的点,则当θ在实数范围内变化时,动点M 的轨迹方程是______.15.点(,)P x y 是直线30kx y ++=上一动点,,PA PB 是圆22:430C x y y +-+=的两条切线,,A B 是切点,若四边形PACB 面积的最小值为2,则k 的值为______. 16.已知圆C :()2234x y -+=,线段MN 在直线211y x =-+上运动,点P 是线段MN 上任意一点,若圆C 上存在两点A ,B ,使得PA PB ⊥,则线段MN 长度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17.过点(3,5)A 作圆2248800x y x y +---=的最短弦,则这条弦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18.以圆C 1:x 2+y 2-12x -2y -13=0和圆C 2:x 2+y 2+12x +16y -25=0公共弦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________.19.过点1(,1)2M 的直线l 与圆C :(x ﹣1)2+y 2=4交于A 、B 两点,C 为圆心,当∠ACB 最小时,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20.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C :()222824580x y m x my m m +---+-=,直线l 经过点()2,1,若对任意的实数m ,直线l 被圆C 截得弦长为定值,则直线l 方程为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一圆经过点()3,1A ,()1,3B -,且它的圆心在直线320x y --=上. (1)求此圆的方程;(2)若点D 为所求圆上任意一点,且点()3,0C ,求线段CD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 22.已知ABC 的顶点()5,1A ,B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0x y -=,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20x -=. (1)求BC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 (2)求B .23.如图,圆22():21M x y -+=,点(1,)P t -为直线:1l x =-上一动点,过点P 引圆M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1)若1t =,求两条切线所在的直线方程;(2)求直线AB 的方程,并写出直线AB 所经过的定点的坐标. 24.已知点A (8,0),点B (4,0),动点M (x ,y )满足:|MA |2MB |. (1)求点M 的轨迹方程;(2)点P (0,6),在直线OP (O 为坐标原点)上存在定点E (不同于点P ),满足对于圆M 上任意一点N ,都有NENP为常数,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E 的坐标. 25.已知直线l :240x y +-=,圆C 的圆心在x 2,且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为55. (1)求圆C 的方程;(2)直线l 上是否存在一点Q 作圆C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M N 直线MN 恒过定点,并求定点坐标.26.已知圆C 方程222410x y x y +-++= (1)求圆C 的圆心,半径;(2)直线l 经过(2,0),并且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23l 的方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将圆的方程化成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及半径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则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d r + 【详解】圆22220x y x y k +---=化成标准形式()()22112x y k -+-=+,圆心()1,1,半径r =2k >-;圆心()1,1到直线100x y +-=的距离===d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d r=,解得:2k =或2k =-(舍去) 故选:B 【点睛】结论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求圆上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常用的结论:设圆的半径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 (1)当dr 时,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d r +,最小距离为d r -;(2)当d r ≤时,圆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为d r +,最小距离为0; 2.A解析:A 【分析】由y =221x y +=()0y ≥,由题知直线斜率存在,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10k -<<,设直线l 为0(y k x -=,然后根据圆的弦长公式||AB =以及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d =12AOBSd AB =,进而化简求解即可 【详解】由y =221x y +=()0y ≥,∴曲线y =x 轴上方的部分(含与x 轴的交点),由题知,直线斜率存在,设直线l 的斜率为k若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交点,且直线不与x 轴重合,则10k -<<,∴直线l的方程为:0(y k x -=-,即0kx y --= 则圆心O 到直线l的距离d ==直线l 被半圆所截得的弦长为||AB ===12AOBSd AB ====令211tk =+ 则AOBS=,当3t 4=,即21314k =+时,AOB S 有最大值为12此时,21314k =+ 3k ∴=±又10k -<<,3k ∴=-综上所述,直线l 的斜率是3-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点睛:通过圆的弦长公式||AB =和圆心O 到直线l的距离d =得出12AOBSd AB ==211t k =+,可得2462AOBSt t =-+-,进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属于中档题3.A解析:A 【分析】设圆心的坐标为(),24a a -,根据圆心到点A 、B 的距离相等可得出关于实数a 的等式,求出a 的值,可得出圆心的坐标,并求出圆的半径,由此可得出所求圆的标准方程. 【详解】设圆心为(),24C a a -,由AC BC =可得()()()222224226a a a a +-=-+-,整理可得20a -=,解得2a =,所以圆心()2,0C ,所求圆的半径为2AC =,因此,所求圆的标准方程为()2224x y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求圆的方程常见的思路与方法如下:(1)求圆的轨迹方程,直接设出动点坐标(),x y ,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 、y 的方程即可; (2)根据几何意义直接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即可写出圆的标准方程;(3)待定系数法,可以根据题意设出圆的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再根据所给条件求出参数即可.4.C解析:C 【分析】作出图形,求出直线PA 、PB 的斜率,数形结合可得出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进而可求得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详解】 如下图所示:直线PA 的斜率为21110PA k -+==--,直线PB 的斜率为11120PB k +==-, 由图形可知,当直线l 与线段AB 有交点时,直线l 的斜率[]1,1k ∈-. 因此,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30,,44πππ⎡⎤⎡⎫⋃⎪⎢⎥⎢⎣⎦⎣⎭.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求直线倾斜角的取值范围的关键就是求出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结合图象,利用直线PA 、PB 的斜率可得所要求的斜率的取值范围.5.D解析:D 【分析】本题首先可求出圆的圆心与半径,然后将yx看作圆上一点(),x y 与()0,0连线的斜率,并结合图像得出当过原点的直线与圆相切时斜率最大,最后根据直线与圆相切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22640x y x +-+=,即()2235x y -+=,圆心为()3,0,半径为5,yx的几何意义是圆上一点(),x y 与()0,0连线的斜率, 如图,结合题意绘出图像:结合图像易知,当过原点的直线与圆相切时,斜率最大,即yx最大, 令此时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5tan 2α=,y x 5,故选:D.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的几何意义的应用,考查直线与圆相切的相关性质,能否将yx看作点(),x y 与()0,0连线的斜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6.D解析:D 【分析】设出斜率k ,得出切线方程,利用相切可得2+2440k k -=,即可得出4PA PB k k ⋅=-,判断①;由22PA PM MA =-②;可得,,,P A B M 四点共圆,圆心为PM 中点,即72,2⎛⎫ ⎪⎝⎭,半径为22PM =,写出圆的方程可判断④;两圆相减可得直线AB 方程,判断③. 【详解】可知切线的斜率存在,设斜率为k ,则切线方程为53y k x ,即350kx y k ,=2+2440k k -=,可得,PA PB k k 是该方程的两个根,故4PA PB k k ⋅=-,故①正确; 又PM ==PA MA ⊥,PA ∴==故②正确;,PA MA PB MB ⊥⊥,,,,P A B M ∴四点共圆,且圆心为PM 中点,即72,2⎛⎫⎪⎝⎭,半径为2PM =故PAB △外接圆的方程为22713(2)()24x y -+-=,即2247130x y x y +--+=,故④正确;将两圆方程相减可得23130x y +-=,即直线AB 方程,故③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相切关系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半径,且,,,P A B M 四点共圆.7.B解析:B 【分析】由新定义表示出三点,,A B C 两两之间的“切比雪夫距离”,然后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判断①,由新定义计算出(,)d P l ,判断②,根据新定义求出P 的轨迹方程,确定其轨迹,求得轨迹围成的图形面积判断③. 【详解】①设112233(,),(,),(,)A x y B x y C x y ,则1212(,)d A B x x y y =-+-,13132323(,)(,)d A C d B C x x y y x x y y +=-+-+-+-,显然1323132312()()x x x x x x x x x x -+-≥---=-,同理132312y y y y y y -+-≥-,∴(,)(,)(,)d C A d C B d A B +≥,①正确; ②设(,)P x y 是直线l 上任一点,则21y x =-,(,)31322d P l x y x x =-+-=-+-35,31,1353,1x x x x x x -≥⎧⎪=+≤<⎨⎪-<⎩,易知(,)d P l 在[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1x =时,min (,)13222d P l =-+-=,②错; ③由(,)1d P O =得1x y +=,易知此曲线关于x 轴,y 轴,原点都对称,它是以(1,0),(0,1),(1,0),(0,1)--为顶点的正方形,其转成图形面积为12222S =⨯⨯=,③错.故选:B .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新定义,解题方法是把新概念转化为绝对值的问题,利用绝对值的性质求解.8.C解析:C 【分析】由圆心位置确定a ,b 的正负,再结合一次函数图像即可判断出结果. 【详解】因为圆22+0x y ax by +-=的圆心坐标为,22a b ⎛⎫- ⎪⎝⎭,由圆心在第二象限可得0,0a b >>,所以直线0x ay b +-=的斜率10a -<,y 轴上的截距为0b a>,所以直线不过第三象限. 故选:C9.A解析:A 【分析】分析可得当弦长最短时,该弦所在直线与过点(1,2)的直径垂直,先求出过点(1,2)的直径的斜率,然后再求出所求直线的斜率,最后由点斜式写出直线的方程即可. 【详解】当弦长最短时,该弦所在直线与过点(1,2)的直径垂直, 圆229x y +=的圆心为(0,0),所以过点(1,2)的直径的斜率为20210-=-, 故所求直线为12-,所求直线方程为12(1)2y x ,即250x y +-=.故选:A .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明确当弦与圆的直径垂直时,弦长最短,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属于常考题.10.B解析:B 【分析】先求出直线经过定点1(,1)2P ,圆的圆心为()0,2C ,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知,当CP l ⊥时弦AB 最短,根据1CP l k k ⋅=-求出m 的值,即可求出直线l 的方程.【详解】解:由题得,(21)(1)0x m y -+-=,21010x y -=⎧∴⎨-=⎩,解得:121x y ⎧=⎪⎨⎪=⎩,所以直线l 过定点1(,1)2P ,圆22:(2)4C x y +-=的圆心为()0,2C ,半径为2,当CP l ⊥时,弦AB 最短,此时1CP l k k ⋅=-, 由题得212102CP k -==--,12l k ∴=, 所以212m -=,4m ∴=-,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2430x y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过定点问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以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分析推理和化简运算能力.11.B解析:B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列出方程组,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直线220++=ax y 与直线840x ay ++=平行, 可得2802240a a a ⨯-⨯=⎧⎨-⨯≠⎩,解得4a =-.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两直线的平行的条件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运算与求解能力.12.A解析:A 【分析】到已知直线的距离为1的点的轨迹,是与已知直线平行且到它的距离等于1的两条直线,根据题意可得这两条平行线与222x y r +=有4个公共点,由此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加以计算,可得r 的取值范围. 【详解】解:作出到直线20x y --=的距离为1的点的轨迹,得到与直线20x y --=平行, 且到直线20x y --=的距离等于1的两条直线, 圆222x y r +=的圆心为原点, 原点到直线20x y --=的距离为22d ==,∴两条平行线中与圆心O 距离较远的一条到原点的距离为21d '=+,又圆222(0)x y r r +=>上有4个点到直线20x y --=的距离为1,∴两条平行线与圆222x y r +=有4个公共点,即它们都与圆222x y r +=相交.由此可得圆的半径r d '>, 即21r >+,实数r 的取值范围是()21,++∞.故选:A .【点睛】本题给出已知圆上有四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着重考查了圆的标准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或【分析】求出圆心和半径判断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是否是切线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方程由圆心到切线距离等于半径求得参数值得切线方程【详解】圆标准方程是圆心为半径为1易知直线与圆相切设斜率存在的切线方程为即由解解析:2x =或4350x y --= 【分析】求出圆心和半径,判断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是否是切线,斜率存在时设出直线方程,由圆心到切线距离等于半径求得参数值得切线方程. 【详解】圆标准方程是22(3)(4)1x y -+-=,圆心为(3,4),半径为1. 易知直线2x =与圆相切,设斜率存在的切线方程为1(2)y k x -=-,即210kx y k --+=,1=,解得43k =,切线方程为481033x y --+=,即4350x y --=.故答案为:2x =或4350x y --=. 【点睛】本题考查求圆的切线方程,解题方法是由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解.但解题时要注意过定点斜率不存在的直线是否是切线,否则由方程求不出此直线方程.如果所过的点在圆上,由可由过切点的半径与切线垂直得出切线斜率后得直线方程.14.【分析】直线上到原点的距离最近的点就是过原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即为又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所以可知动点的轨迹【详解】∵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当在实数范围内变化时动点的轨迹为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即其轨 解析:221x y +=【分析】直线cos sin 10x y θθ++=上到原点的距离最近的点,就是过原点作直线的垂线,垂足即为M ,又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定值,所以可知动点M 的轨迹. 【详解】∵原点()0,0到直线cos sin 10x y θθ++=1=,∴当θ在实数范围内变化时,动点M 的轨迹为以原点()0,0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 即其轨迹方程为221x y +=. 故答案为:221x y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轨迹方程,解决与直线有关的轨迹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图形的几何性质,属于中档题.15.【分析】根据圆的切线性质可知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结合最小值可求的值【详解】由于是圆的两条切线是切点所以当最小时四边形的面积最小而的最小值即为到直线的距离又所以故答案为:解析:2±【分析】根据圆的切线性质可知四边形PACB 的面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结合最小值可求k 的值. 【详解】由于,PA PB 是圆()22:21C x y +-=的两条切线,,A B 是切点,所以2222||||2||2||||2||4PACB PAC S S PA AC PA PC AC PC ∆==⋅==-=-, 当||PC 最小时,四边形PACB 的面积最小,而||PC 的最小值即为C 到直线的距离d , 又2,1d k =+所以222424 2.d k k -=⇒=⇒=± 故答案为:2±.16.【分析】题目等同于点P 在已知直线上的轨迹长度考虑边界的情况此时△APC 和△AB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先算出进一步求出答案【详解】题目等同于点P 在已知直线上的轨迹长度考虑边界的情况也就是PAPB 分别与圆 解析:23【分析】题目等同于点P 在已知直线上的轨迹长度,考虑边界的情况,此时△APC 和△AB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先算出2232lPC d =-=,进一步求出答案. 【详解】题目等同于点P 在已知直线上的轨迹长度,考虑边界的情况,也就是PA ,PB 分别与圆相切的情况,此时△APC 和△AB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由题意知,圆心()3,0C ,半径2r线段PC 的长为22r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22301152+1d -⨯-+==,根据图像的对称性可知2232lPC d =-= 所以线段MN 长度的最大值为3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本题的难点是分析何时EF 取到最值.根据考虑边界的情况数形结合得出结论.17.【分析】利用配方法将圆化成标准方程得其圆心为当垂直这条弦时所得到的弦长最短求出直线的斜率后再根据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和点斜式即可得解【详解】解:将圆化成标准形式为圆心为则点A 在圆内当垂直这条弦时所得到 解析:80x y +-=【分析】利用配方法将圆化成标准方程,得其圆心为M ,当AM 垂直这条弦时,所得到的弦长最短,求出直线AM 的斜率AM k 后,再根据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和点斜式即可得解. 【详解】解:将圆2248800x y x y +---=化成标准形式为22(2)(4)100x y -+-=,圆心为(2,4)M ,则点A 在圆内,当AM 垂直这条弦时,所得到的弦长最短,54132AM k -==-, ∴这条弦所在直线的斜率为1-,其方程为5(3)y x -=--,即80x y +-=.故答案为:80x y +-=.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截圆的弦长问题,熟练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与标准方程互化、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等基础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8.x2+y2-4x +4y -17=0【解析】试题分析:解法一:先两圆方程相减得到公共弦方程再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求出公共点坐标进而求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写出圆的方程即可;解法二:先两圆方程相减得到公共弦方程再解析:x 2+y 2-4x +4y -17=0【解析】试题分析:解法一:先两圆方程相减,得到公共弦方程,再联立直线和圆的方程求出公共点坐标,进而求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写出圆的方程即可;解法二:先两圆方程相减,得到公共弦方程,再利用圆系方程进行求解. 试题解法一:联立两圆方程22221221301216250x y x y x y x y ⎧+---=⎨+++-=⎩, 相减得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4x +3y -2=0.再由221221304320x y x y x y ⎧+---=⎨+-=⎩,联立得两圆交点坐标(-1,2)、(5,-6). ∵所求圆以公共弦为直径,∴圆心C 是公共弦的中点(2,-2),半径为221(51)(62)52++--=, ∴圆C 的方程为(x -2)2+(y +2)2=25.解法二:由解法一可知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4x +3y -2=0.设所求圆的方程为x 2+y 2-12x -2y -13+λ(x 2+y 2+12x +16y -25)=0(λ为参数). 可求得圆心1212162(,)2(1)2(1)C λλλλ----++.∵圆心C 在公共弦所在直线上, ∴121216243202(1)2(1)λλλλ---⨯+⨯-=++,解得λ=12. ∴圆C 的方程为x 2+y 2-4x +4y -17=0.19.2x ﹣4y+3=0【分析】要∠ACB 最小则分析可得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此时直线l 与直线垂直即可算出的斜率求得直线l 的方程【详解】由题得当∠ACB 最小时直线l 与直线垂直此时又故又直线l 过点所以即故解析:2x ﹣4y +3=0 【分析】要∠ACB 最小则分析可得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最大,此时直线l 与直线CM 垂直,即可算出CM 的斜率求得直线l 的方程. 【详解】由题得,当∠ACB 最小时,直线l 与直线CM 垂直,此时102112CM k -==-- ,又1CM l k k ⋅=-,故12l k =,又直线l 过点1(,1)2M ,所以11:1()22l y x -=-,即2430x y -+= . 故答案为2430x y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过定点的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求最值的问题一般为圆心到定点与直线垂直时取得最值.同时也考查了线线垂直时斜率之积为-1,以及用点斜式写出直线方程的方法.20.【分析】先将圆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求出圆心和半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若对于任意的实数直线被圆截得弦长为定值可得直线与圆心所在的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圆:化为标准形式可得:所以圆心半径 解析:25x y +=【分析】先将圆的方程化为标准形式,求出圆心和半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若对于任意的实数m ,直线l 被圆C 截得弦长为定值,可得直线l 与圆心所在的直线平行,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圆C :()222824580x y m x my m m +---+-=化为标准形式可得:()()224216x m y m --+-=⎡⎤⎣⎦ ,所以圆心()4,2C m m - ,半径4r =, 令4,2x m y m =-= ,可得28x y += ,所以圆心在28x y +=上,又因为直线l 经过点()2,1,若对任意的实数m ,直线l 被圆C 截得弦长为定值, 所以直线l 与圆心所在的直线平行,, 所以设直线l 的方程为:2x y c +=, 将()2,1代入得:5c =, 所以则直线l 方程为:25x y +=. 故答案为:25x y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21.(1) 22(2)(4)10x y -+-=(2) ()2255222x y ⎛⎫-+-= ⎪⎝⎭【分析】(1)首先设出方程,将点坐标代入得到关于参数的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得到参数值,从而确定其方程;(2)首先设出点M 的坐标,利用中点得到点D 坐标,代入圆的方程整理化简得到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1)由已知可设圆心N (a ,3a -2),又由已知得|NA |=|NB |,=,解得:a =2.于是圆N 的圆心N (2,4),半径r ==所以,圆N 的方程为22(2)(4)10x y -+-=,(2) 设M (x ,y ),D ()11,x y ,则由C (3,0)及M 为线段CD 的中点得:113202x x y y +⎧=⎪⎪⎨+⎪=⎪⎩,解得11232x x y y=-⎧⎨=⎩又点D 在圆N :22(2)(4)10x y -+-=上,所以有()()222322410x y --+-=,化简得:()2255222x y ⎛⎫-+-= ⎪⎝⎭. 故所求的轨迹方程为()2255222x y ⎛⎫-+-= ⎪⎝⎭.【点睛】方法点睛:与圆相关的点的轨迹问题,一般可以考虑转移法(相关点法),设动点的坐标,根据条件,用动点坐标表示圆上点的坐标,再根据圆上点的坐标满足圆的方程求解即可.22.(1)23y x =+;(2)4arccos 5B ∠=. 【分析】(1)求出点()5,1A 关于直线0x y -=和20x -=对称的点,利用两个对称点都在直线BC 上,即可求得BC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2)联立直线方程求出,B C 两点的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ABC 三条边长,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B . 【详解】(1)作点()5,1A 关于B 的平分线0x y -=的对称点()11,5A , 作点()5,1A 关于C ∠的平分线20x -=的对称点()21,1A -, 由题意得B ,1A ,2A ,C 四点共线, 所以直线BC 的方程为511(1)11y x --=++,即23y x =+;(2)由023x y y x -=⎧⎨=+⎩得()3,3B --,由2023x y x -=⎧⎨=+⎩得()2,7C , 又()5,1A , 所以AB ==AC ==BC ==由余弦定理得2224cos 25AB BC AC B AB BC +-===⨯, 所以4arccos 5B ∠=. 【点睛】关键点点睛:根据角的两边所在的直线关于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对称,可得BA 与BC 关于直线0x y -=对称,CB 与CA 关于直线20x -=对称,所以点()5,1A 关于直线0x y -=,20x -=对称的点都在直线BC 上,即可求得BC 边所在的直线方程;第二问求角B 要想到利用余弦定理,因此需要求,B C 两点的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三边长.23.(1) 切线方程为1y =和3410x y +-=;(2) 直线AB 的方程为350x ty --=,恒过定点5,03⎛⎫ ⎪⎝⎭. 【分析】(1) 设切线方程为()1y t k x -=+,由相切可得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结合1t =即可求出切线的斜率,从而可求出切线方程.(2)求出以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圆方程,与圆M 方程联立即可求出直线AB 的方程,进而可求出定点的坐标. 【详解】解:(1)由题意知,切线的斜率一定存在,设切线方程为()1y t k x -=+, 即y kx k t =++,则圆心()2,0到直线的距离1d ===,整理得228610k kt t ++-=.当1t =时,222861860k kt t k k ++-=+=,解得0k =或34-, 则切线方程为1y =和3410x y +-=. (2)由题意知,()()22221209PMt t =--+-=+,所以22228PA PM MA t =-=+,即以P 为圆心,PA 为半径的圆方程为()()22218x y t t ++-=+,与圆M 方程联立得,()()2222218(2)1x y t t x y ⎧++-=+⎪⎨-+=⎪⎩,两式相减整理得350x ty --=,当0y =时,53x =, 所以直线AB 的方程为350x ty --=,恒过定点5,03⎛⎫ ⎪⎝⎭. 【点睛】 方法点睛:直线和圆相切问题的处理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联立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通过0∆=解决问题;二是结合几何意义,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解. 24.(1)2232x y +=;(2)160,3⎛⎫⎪⎝⎭E . 【分析】(1)直接用坐标表示出已知等式,化简后可得方程; (2)点(0,)E m ,(,)N x y ,由NEt NP=t =与圆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去x 后得关于y 的恒等式,由此可求得m ,t . 【详解】解:,==MA MB2232x y ∴+=,即点M 的轨迹方程是2232x y +=.(2)设点(0,)E m ,(,)N x y,,=NEt NP =t又∵2232x y +=②,由①②整理,得222(122)32680-++-=t m y m t ,即2221220,32680,t m m t ⎧-=⎨+-=⎩解得16,63m m ==(舍),3=t ∴满足条件的点E 的坐标为16(0,)3E . 【点睛】本题考查直接法求轨迹方程,考查圆中的定点问题.求定点方法:设定点坐标(0,)E m ,动点坐标(,)N x y ,NENP为常数t ,把常数t 的等式用动点坐标表示,同时结合圆的方程,得出关于变量x 或y 的恒等式,由恒等式知识求得常数及定点坐标.25.(1)22(2)2++=x y ;(2)存在,52,33⎛⎫- ⎪⎝⎭【分析】(1)直接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2)先假设存在,写出以QC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两圆相减得到公共弦MN 的方程, 再求出定点即可. 【详解】解:(1)依题意知:圆心(,0)(0)C a a <,5=, 解得:2a =-或10a =,0a <,2a ∴=-,即圆的方程为22(2)2++=x y ;(2)设存在(2,2)-Q t t ,则,,,M N Q C 四点共圆,即以QC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2)(2)(2)0x x t y y t +-+-+=, 即22(22)(2)40++-+--=x y t x t y t ①22420x y x +++=②由①-②得:直线MN 的方程为:(22)(2)240+--++=t x t y t , 即(24)2220t x y x y -++++=,令2402220x y x y -+=⎧⎨++=⎩, 解得:5323x y ⎧=-⎪⎪⎨⎪=⎪⎩, ∴直线MN 恒过定点的坐标为52(,)33-.【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到,,,M N Q C 四点共圆,写出以QC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利用两圆方程相减得到公共弦方程.26.(1)圆心(1,2)-;半径2;(2)2x =或3460x y --=. 【分析】(1)将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直接求圆心和半径;(2)利用弦长公式,得到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分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求直线方程. 【详解】(1)()()22222410124x y x y x y +-++=⇔-++=圆心(1,2)- 半径2;(2)圆222410x y x y +-++=可化为22(1)(2)4x y -++=. 所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1d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l 的方程为2x =,此时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当直线l 的斜率k 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k x =-,即20kx y k --=1= 解得34k = ∴直线的方程为3460x y --=综上所述,直线l 的方程为2x =或3460x y --=.【点睛】 易错点睛:本题第二问,根据弦长求直线方程时,不要忽略过定点直线,其中包含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否则容易丢根.。

《第3章+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009年单元测试

《第3章+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009年单元测试

《第3章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009年单元测试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5分)(2007•舟山)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5,当这两圆相交时,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5分)如图,AB切⊙O于点B,AB=4 cm,AO=5 cm,则⊙O的半径为_________cm.3.(5分)(2013•长宁区一模)两圆相切,圆心距为2cm,一圆半径为6cm,则另一圆的半径为_________cm.4.(5分)⊙O半径为3,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若直线L与⊙O相交,则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5.(5分)(2007•济宁)如图,从P点引⊙O的两切线PA、PA、PB,A、B为切点,已知⊙O的半径为2,∠P=6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6.(5分)如图,△ABC的内切圆⊙O分别切AB,AC,BC于F,E,D,若∠A=70°,则∠BOC=_________度,∠EDF= _________度.7.(5分)李师傅在建材商店购买了三根外围直径都为10cm的钢管,为了便于携带,他将三根钢管用铁丝紧紧捆住,截面如图所示,则铁丝捆扎一圈的长度为_________cm.8.(5分)(2007•东城区二模)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交x轴,y轴于点A(4,0)与B(0,﹣3),现有一半径为1的动圆的圆心位于原点处,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作平移运动,则经过_________秒后动圆与直线AB相切.9.(5分)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P,面积为S,其内切圆半径r,则r:S=_________.10.(5分)(2011•南漳县模拟)为了测量一个圆铁环的半径,某同学用了如下方法,将铁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进而求出铁环半径,若测得PA=5cm,则铁环的半径是_________cm.二、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6分)11.(4分)(2009•天水)图中,EB为半圆O的直径,点A在EB的延长线上,AD切半圆O于点D,BC⊥AD于点C,AB=2,半圆O的半径为2,则BC的长为()12.(4分)(2007•嘉兴)正方形ABCD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以P为圆心的圆与13.(4分)(2010•大田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在第一象限,⊙P与x轴相切于点Q,与y轴交于M (0,2),N(0,8)两点,则点P的坐标是()16.(4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与⊙O内切于点A,且经过点O,⊙O的弦AE交⊙C于D,则下列关系不成立的是()BE17.(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连接AC,如果O为△ABC的内心,过O作OE⊥AD于E,作OF⊥CD于F,则矩形OFDE的面积与矩形ABCD的面积的比值为().C D18.(4分)(2005•滨州)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圆心距为d,当R>r,且d2+R2﹣r2=2Rd时,那么两圆的19.(4分)如图,已知扇形AOB的半径为12,OA⊥OB,C为OA上一点,以AC为直径的半圆O1和以OB为直径的半圆O2相切,则半圆O1的半径为()20.(4分)(2012•南宁模拟)如图,某商标是由三个半径都为R的圆弧两两外切得到的图形,则三个切点间的弧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1.(2007•台州)如图,△ABC内接于⊙O,点D在半径OB的延长线上,∠BCD=∠A=30°.(1)试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的半径长为1,求由弧BC、线段CD和BD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结果保留π和根号)2.如图,已知⊙O1与⊙O2外切于A,AB是⊙O2的直径,BC切⊙O1于C,若∠B=30°,BC=6.求:(1)∠BCA的度数;(2)⊙O1与⊙O2的半径.3.(2007•泸州)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直线BC与⊙O相切于点B,过A作AD∥OC交⊙O于点D,连接CD.(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AD=2,直径AB=6,求线段BC的长.4.(2003•吉林)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点M是半径OA的中点,点P在线段AM上运动(不与点M重合),点Q在半圆O上运动,且总保持PQ=PO,过点Q作⊙O的切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C.(1)当∠QPA=60°时,请你对△QCP的形状做出猜想,并给予证明;(2)当QP⊥AB时,△QCP的形状是_________三角形;(3)由(1)、(2)得出的结论,请进一步猜想当点P在线段AM上运动到任何位置时,△QCP一定是_________三角形.5.(2007•南充)如图,点M(4,0),以点M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x轴交于点A、B.已知抛物线y=x2+bx+c过点A和B,与y轴交于点C.(1)求点C的坐标,并画出抛物线的大致图象;(2)点Q(8,m)在抛物线y=x2+bx+c上,点P为此抛物线对称轴上一个动点,求PQ+PB的最小值;(3)CE是过点C的⊙M的切线,点E是切点,求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第3章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009年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1.(5分)(2007•舟山)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5,当这两圆相交时,圆心距d的取值范围是2<d<8.2.(5分)如图,AB切⊙O于点B,AB=4 cm,AO=5 cm,则⊙O的半径为3cm.3.(5分)(2013•长宁区一模)两圆相切,圆心距为2cm,一圆半径为6cm,则另一圆的半径为4或8cm.4.(5分)⊙O半径为3,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若直线L与⊙O相交,则d的取值范围是0≤d<3.5.(5分)(2007•济宁)如图,从P点引⊙O的两切线PA、PA、PB,A、B为切点,已知⊙O的半径为2,∠P=6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4.,×=4﹣6.(5分)如图,△ABC的内切圆⊙O分别切AB,AC,BC于F,E,D,若∠A=70°,则∠BOC=125度,∠EDF= 55度.OCB=(∠=7.(5分)李师傅在建材商店购买了三根外围直径都为10cm的钢管,为了便于携带,他将三根钢管用铁丝紧紧捆住,截面如图所示,则铁丝捆扎一圈的长度为30+10πcm.×8.(5分)(2007•东城区二模)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交x轴,y轴于点A(4,0)与B(0,﹣3),现有一半径为1的动圆的圆心位于原点处,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作平移运动,则经过或秒后动圆与直线AB相切.,即,;,即,.或.9.(5分)已知三角形的周长为P,面积为S,其内切圆半径r,则r:S=2:P.S=Pr=OF BC=Pr10.(5分)(2011•南漳县模拟)为了测量一个圆铁环的半径,某同学用了如下方法,将铁环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有一个角为30°的直角三角板和刻度尺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进而求出铁环半径,若测得PA=5cm,则铁环的半径是5cm.=5二、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6分)11.(4分)(2009•天水)图中,EB为半圆O的直径,点A在EB的延长线上,AD切半圆O于点D,BC⊥AD于点C,AB=2,半圆O的半径为2,则BC的长为()BC=12.(4分)(2007•嘉兴)正方形ABCD中,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端点),以P为圆心的圆与13.(4分)(2010•大田县)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在第一象限,⊙P与x轴相切于点Q,与y轴交于M (0,2),N(0,8)两点,则点P的坐标是()16.(4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与⊙O内切于点A,且经过点O,⊙O的弦AE交⊙C于D,则下列关系不成立的是()BEOD=17.(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连接AC,如果O为△ABC的内心,过O作OE⊥AD于E,作OF⊥CD于F,则矩形OFDE的面积与矩形ABCD的面积的比值为().C D=18.(4分)(2005•滨州)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r,圆心距为d,当R>r,且d2+R2﹣r2=2Rd时,那么两圆的19.(4分)如图,已知扇形AOB的半径为12,OA⊥OB,C为OA上一点,以AC为直径的半圆O1和以OB为直径的半圆O2相切,则半圆O1的半径为()20.(4分)(2012•南宁模拟)如图,某商标是由三个半径都为R的圆弧两两外切得到的图形,则三个切点间的弧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0分)1.(2007•台州)如图,△ABC内接于⊙O,点D在半径OB的延长线上,∠BCD=∠A=30°.(1)试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O的半径长为1,求由弧BC、线段CD和BD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结果保留π和根号)CD==CD=,=A=(BC=BC=A=A=AB=33.(2007•泸州)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直线BC与⊙O相切于点B,过A作AD∥OC交⊙O于点D,连接CD.(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AD=2,直径AB=6,求线段BC的长.,∴.BC=64.(2003•吉林)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点M是半径OA的中点,点P在线段AM上运动(不与点M重合),点Q在半圆O上运动,且总保持PQ=PO,过点Q作⊙O的切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C.(1)当∠QPA=60°时,请你对△QCP的形状做出猜想,并给予证明;(2)当QP⊥AB时,△QCP的形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由(1)、(2)得出的结论,请进一步猜想当点P在线段AM上运动到任何位置时,△QCP一定是等腰三角形.5.(2007•南充)如图,点M(4,0),以点M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与x轴交于点A、B.已知抛物线y=x2+bx+c过点A和B,与y轴交于点C.(1)求点C的坐标,并画出抛物线的大致图象;(2)点Q(8,m)在抛物线y=x2+bx+c上,点P为此抛物线对称轴上一个动点,求PQ+PB的最小值;(3)CE是过点C的⊙M的切线,点E是切点,求O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y=﹣AQ=.=AQ=∴x。

六年级上册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A. 正方形B. 长方形C. 三角形D. 所有点到圆心距离相等的图形2. 圆的周长公式是?A. 周长 = 直径× πB. 周长 = 半径× πC. 周长 = 直径÷ πD. 周长 = 半径÷ π3. 圆的面积公式是?A. 面积 = 半径× 半径× πB. 面积 = 直径× 直径× πC. 面积 = 半径× πD. 面积 = 直径× π4.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的对称轴?A. 圆的直径B. 圆的半径C. 圆的周长D. 圆的面积5. 下列哪个图形是圆的内接正方形?A. 四个顶点在圆上的正方形B. 四条边在圆上的正方形C. 四个顶点和四条边都在圆上的正方形D. 四条边的长度等于圆的直径的正方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

()2. 圆的直径是圆周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

()3. 圆的周长是圆的半径的两倍。

()4. 圆的面积是圆的半径的平方。

()5. 圆的对称轴一定是圆的直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圆的周长公式是:周长= _______ × π。

2. 圆的面积公式是:面积= _______ × _______ × π。

3. 圆的半径是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_______。

4. 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周上的_______。

5. 圆的对称轴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周上的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圆的定义。

2. 请简述圆的周长公式。

3. 请简述圆的面积公式。

4. 请简述圆的对称性。

5. 请简述圆的内接正方形的性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是5cm,求这个圆的周长。

圆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圆单元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 小题 ,每题3 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弦是直径C.半圆是弧2.如图,在半径为A. 3cm 5cm 的⊙ O 中,弦B. 4cmB.弧是半圆D.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AB=6cm, OC⊥ AB 于点 C,则C. 5cmOC=(D. 6cm)(2 题图)(3题图)(4 题图)(5 题图)(8 题图)3.一个地道的横截面如下图,它的形状是以点O 为圆心, 5 为半径的圆的一部分,M 是⊙O 中弦 CD的中点, EM 经过圆心 O 交⊙ O 于点 E.若 CD=6,则地道的高( ME 的长)为()A. 4B. 6C. 8D. 94.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 COD=34°,则∠AEO 的度数是()A. 51°B. 56°C. 68°D. 78°5.如图,在⊙ O 中,弦 AC∥半径 OB,∠BOC=50°,则∠ OAB 的度数为()A. 25°B. 50°C. 60°D. 30°6.⊙ O 的半径为 5cm,点 A 到圆心 O 的距离 OA=3cm,则点 A 与圆 O 的地点关系为()A.点 A 在圆上B.点 A在圆内C.点 A 在圆外D.没法确立7.已知⊙ O 的直径是10,圆心 O 到直线 l 的距离是5,则直线 l 和⊙ O 的地点关系是()A.相离B.订交C.相切D.外切8.如图,正六边形 ABCDEF内接于⊙ O,半径为 4,则这个正六边形的边心距OM 和的长分别为()A. 2,B. 2 ,πC.,D.2 ,9.如图,四边形ABCD是⊙O 的内接四边形,⊙ O 的半径为2,∠ B=135°,则的长()A. 2πB.πC.D.10.如图,直径AB 为12 的半圆,绕 A 点逆时针旋转60°,此时点 B 旋转到点B′,则图中暗影部分的面积是()A. 12πB. 24πC. 6πD. 36π二.填空题(共10 小题 ,每题 3 分)11.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 CD 为⊙O 的一条弦, CD⊥ AB 于点 E,已知 CD=4, AE=1,则⊙ O的半径为.(9 题图)(10题图)(11题图)(12 题图)12.如图,在△ABC中,∠ C=90 °,∠ A=25°,以点 C 为圆心,BC 为半径的圆交AB 于点D,交AC 于点E,则的度数为.C 为的中点.若∠ A=40°,则∠ B=____ 13.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 O,AB 为⊙ O 的直径,点( 13 题图)( 14题图)( 15 题图)( 17 题图)14.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半径为 2 的⊙ P 的圆心 P 的坐标为(﹣ 3,0),将⊙ P 沿 x 轴正方向平移,使⊙ P 与 y 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15.如图,点 O 是正五边形 ABCDE的中心,则∠ BAO 的度数为.16.已知一条圆弧所在圆半径为9,弧长为π,则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是.17.如图,在边长为 4 的正方形 ABCD中,先以点 A 为圆心, AD 的长为半径画弧,再以AB 边的中点为圆心, AB 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则两弧之间的暗影部分面积是(结果保存π).18.已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母线长为 5 ,则圆锥的全面积是.19.假如圆柱的母线长为5cm ,底面半径为 2cm,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0.半径为 R 的圆中,有一弦恰巧等于半径,则弦所对的圆心角为.三.解答题(共 5 小题 ,每题 8 分)21.如图,已知圆O 的直径 AB 垂直于弦 CD 于点 E,连结 CO 并延伸交AD 于点 F,且 CF⊥ AD.( 1)请证明: E 是 OB 的中点;(2)若AB=8,求CD的长.22.已知:如图,C, D 是以 AB 为直径的⊙O 上的两点,且OD∥ BC.求证: AD=DC.23.如图,在△ ABC中, AB=AC,以 AB 为直径的⊙ O 分别与 BC,AC 交于点 D, E,过点 D 作⊙O 的切线 DF,交 AC 于点 F.(1)求证: DF⊥ AC;(2)若⊙ O 的半径为 4,∠ CDF=°,求暗影部分的面积.24.如图,△ OAB 中, OA=OB=4,∠ A=30°,AB 与⊙ O 相切于点 C,求图中暗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存π)2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依据图示的数据计算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单元试题参照答案一.选择题(共10 小题)1. C2.B3. D4.A5.A6.B7.C8.D9. B10.B二.填空题(共10 小题)11.12.50°13.7014.1 或 5 15. 54°16. 50°17. 2π218. 24π19.20π cm20. 60°三.解答题(共 5 小题)21.(1)证明:连结AC,如图∵ 直径AB垂直于弦CD于点 E,∴,∴ AC=AD,∵过圆心 O 的线 CF⊥ AD,∴ AF=DF,即 CF 是 AD 的中垂线,∴ AC=CD,∴AC=AD=CD.即:△ ACD是等边三角形,∴ ∠ FCD=30 ,°在 Rt△ COE中,,∴,∴ 点E为OB的中点;( 2)解:在Rt△ OCE中, AB=8,∴,又∵BE=OE,∴ OE=2,∴,∴.(21 题图)(22题图)(23题图)(24题图)22.证明:连结OC,如图,∵OD∥BC,∴ ∠ 1=∠ B,∠ 2 =∠ 3,又∵ OB=OC,∴ ∠ B=∠ 3,∴ ∠1=∠ 2,∴AD=DC.23.( 1)证明:连结OD,∵OB=OD,∴ ∠ ABC=∠ ODB,∵AB=AC,∴ ∠ ABC=∠ACB,∴ ∠ ODB=∠ ACB,∴OD∥ AC,∵DF 是⊙ O 的切线,∴DF⊥ OD,∴ DF⊥ AC.(2)解:连结 OE,∵ DF⊥ AC,∠ CDF=°,∴ ∠ABC=∠ ACB=°,∴ ∠ BAC=45°,∵OA=OE,∴∠ AOE=90 ,°∵⊙ O 的半径为 4,∴ S 扇形AOE=4π, S△AOE=8,∴ S暗影 =4π﹣8.24.解:连结OC,∵ AB 与圆 O 相切,∴ OC⊥ AB,∵OA=OB,∴∠ AOC=∠ BOC,∠ A=∠ B=30 ,°在 Rt△ AOC中,∠ A=30°, OA=4,∴ OC= OA=2,∠ AOC=60°,∴ ∠AOB=120 ,°AC==2,即AB=2AC=4,则 S 暗影 =S△AOB﹣ S扇形 = ×4 ×2﹣=4﹣.故暗影部分面积4﹣.25.解: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圆锥,圆锥的高为12,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5,因此圆锥的母线长 ==13,因此圆锥的表面积2=π5+ 2π 513=90.π。

高二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测试

高二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测试

高二数学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测试班级 学号 姓名一.选择题(3 ⨯12).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必有倾斜角α与它对应 ;B .若直线的倾斜角存在,则必有斜率与它对应;C .直线的斜率为k ,则这条直线的倾斜角为arctan k ;D .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这条直线的斜率为tanα . 2.过点()2,3P 与()1,5Q 的直线PQ 的倾斜角为( ) A .arctan 2 B .()arctan 2- C .2πarctan 2- D .arctan 2π- 3.过点()()2,,,4A m B m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2πarctan 2+,则实数m 的值为( ) A .2 B .10 C .-8 D .0 4.直线023cos =++y x α的倾斜角的范畴是( )A .]65,2()2,6[ππππB .),65[]6,0[πππC .]65,0[πD .]65,6[ππ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点斜式()11y y k x x -=-适用于不垂直于x 轴的任何直线B .斜截式y kx b =+适用于不垂直于x 轴的任何直线C .两点式112121y y x x y y x x --=--适用于不垂直于x 轴和y 轴的任何直线D .截距式1x ya b+=适用于只是原点的任何直线 6.过点()2,1M 的直线与x 、y 轴分别交于P 、Q ,若M 为线段PQ 的中点,则这条直线的方程为 A .230x y --= B .250x y +-= C .240x y +-= D .230x y -+= 7.直线10x y +-=到直线sin cos 10()42x y ππααα⋅+⋅-=<<的角为 ( )A .4πα-B .4πα-C .34πα-D .54πα-8.直线012=++y a x 与直线03)1(2=+-+by x a 互相垂直,∈b a ,R ,则||ab 的最小值为 ( )A .1B .2C .3D .49.已知点(2,-1)和(-3,2)在直线20x y a -+=的异侧,则a 的取值范畴是( )A .(4,7)B .(-4,7)C .(-7,4)D .(-4,4) 10.若点A (4,a )到直线4x -3y -1=0的距离不大于3,则 ( )A .-1<a <9B .0≤a ≤10C .5<a <8D .-2≤a ≤6 11.已知点P (-1,1)、Q (2,2),若直线L :0=++m my x 与线段PQ 的延长线相交,则m 的取值范畴为( )A .)32,3(--B .13(,)32C .)3,32( D .以上都不对12.若动点),(11y x A 、),(22y x B 分别在直线05:07:21=-+=-+y x l y x l 和上移动,则线段AB 的中点M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32B .33C .23D .2413.过点A (4,1)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的方程是 14. 一条直线过点()5,4P -,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5的直线的方程为15.已知实数x 、y 满足1,1,y y x ≤⎧⎪⎨≥-⎪⎩则2x y +的最大值是16.不等式组200360x y x x y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 17.已知两直线1l :y x =,2l :0ax y -=,当这两条直线的夹角在区间0,12π⎛⎫⎪⎝⎭内变化时, a 的取值范畴是 . 三.解答题:18.(9分) 直线:24l y x =-与x 轴的交点为M ,把直线l 绕点M 逆时针方向旋转045,求得到的直线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ax =与y x a =+的图象正确的是……………….( )2. 过点(1,2)且与原点的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 )3. 042=-+y x 052=-+y x 073=-+y x 053=-+y x 若直线10x --=的倾斜角为α,则α的值是……………….( ) A .6πB .4πC .3πD .56π 4. 两直线330x y +-=与610x my ++=平行,则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A .4B D 5. 圆221:(1)(2)1C x y -+-=,圆222:(2)(5)9C x y -+-=,则这两圆公切线的条数为…….( )6. 经过点()1,3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是……………….( )A .4x y +=B .2y x =+C .3y x =或4x y +=D .3y x =或2y x =+7. 直线xsinα+ycosα+1=0与直线xcosα-ysinα+2=0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相交但不垂直C 垂直D 视α的取值而定8. 若过点(3,1)总可以作两条直线和圆22(2)()(0)x k y k k k -+-=>相切,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2).B (1,2).C (2,+∞).D (0,1)∪(2,+∞)9. 圆心为1,32C ⎛⎫- ⎪⎝⎭的圆与直线:230l x y +-=交于P 、Q 两点,O 为坐标原点,且满足0OP OQ ⋅=u u u v u u u v,则圆C 的方程为……………….( )A .2215()(3)22x y -+-=B .2215()(3)22x y -++=C .22125()(3)24x y ++-=D .22125()(3)24x y +++=10. 已知圆22:1,O x y +=点()00,P x y 在直线20x y --=上,O 为坐标原点.若圆上存在点Q 使得30OPQ ∠=o,则0x 的取值范围为……………….( )A .[]1,1-B .[]0,1C .[]0,2D .[]2,2-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P 是直线0843=++y x 上的动点,PA ,PB 是圆012222=+--+y x y x 的切线,A ,B 是切点,C 是圆心,那么四边形PACB 的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12. 若直线()1:4l y k x =-与直线2l 关于点)1,2(对称,则直线2l 恒过定点____________13. 过点(1,)的直线l 将圆(x -2)2+y 2=4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l 的斜率k =14. 若圆222)5()3(r y x =++-上有且只有两个点到直线234=-y x 的距离为1,则半径r 的取值范围是15. 点M(x 0,y 0)是圆x 2+y 2=a 2(a>0)内不为圆心的一点,则直线x 0x+y 0y=a 2与该圆的位置关系是. 16. 已知平面内一点(){}22,P x y xy x y ∈+=+,则满足条件的点P 在平面内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17. 圆C 的方程为22(2)4x y -+=,圆M 的方程为22(25cos )(5sin )1x y θθ--+-=()R θ∈,过圆M 上任意一点P 作圆C 的两条切线PE 、PF ,切点分别为E 、F ,则PF PE •的最小值为____三.解答题(共72分)18. (本题14分)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20)M ,,AB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60x y --=点(11)T -,在AD 边所在直线上.求矩形ABCD 外接圆的方程。

O19. (本题14分)已知圆222:2100(0)C x ax y y a a -+-+=>截直线50x y +-=的弦长为52(1)求a 的值;(2)求过点(10,15)P 的圆的切线所在的直线方程.20.(本题14分)已知圆C 以()0,2,≠∈⎪⎭⎫⎝⎛t R t t t C 为圆心且经过原点O .(1)若直线042=-+y x 与圆C 交于点N M ,,若ON OM =,求圆C 的方程;(2)在(1)的条件下,已知点B 的坐标为(0,2),设Q P ,分别是直线02:=++y x l 和圆C 上的动点,求PQ PB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P 的坐标。

21.(本题15分)已知点(2,0)P 及圆C :226440x y x y +-++=. (Ⅰ)若直线l 过点P 且与圆心C 的距离为1,求直线l 的方程;(Ⅱ)设过点P 的直线1l 与圆C 交于M 、N 两点,当4MN =时,求以线段MN 为直径的圆Q 的方程;(Ⅲ)设直线10ax y -+=与圆C 交于A ,B 两点,是否存在实数a ,使得过点(2,0)P 的直线2l 垂直平分弦AB ?若存在,求出实数a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本题15分)已知圆22:(1)5C x y +-=,直线:10l mx y m -+-=。

(Ⅰ)求证:对m R ∈,直线l 与圆C 总有两个不同交点;(Ⅱ)设l 与圆C 交与不同两点A 、B ,求弦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Ⅲ)若定点P (1,1)分弦AB 为12AP PB =,求此时直线l 的方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CBACBDCDCC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8分),(0,2),22,(4,6),相离,2π+,6, 三、解答题(共72分)18.(本题14分) 解:因为AB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360x y --=,且AD 与AB 垂直,所以直线AD 的斜率为3-又因为点(11)T -,在直线AD 上,所以AD 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3(1)y x -=-+.320x y ++=.由36032=0x y x y --=⎧⎨++⎩,解得点A 的坐标为(02)-,,因为矩形ABCD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20)M ,. 所以M 为矩形ABCD外接圆的圆心.又AM ==从而矩形ABCD 外接圆的方程为22(2)8x y -+=. 19.(本题14分)(1)22:()(5)25C x a y -+-=e ,圆心C 到直线50x y +-=距离d ===5a ∴=,22(5)(5)25x y -+-= (2)若切线斜率不存在,10x =,符合若切线斜率存在,设15(10)y k x -=-,15100kx y k -+-=5d ==34k ∴=∴切线:31542y x =+或10x =20.(本题14分)由题知,圆C 方程为()222242tt t y t x +=⎪⎭⎫ ⎝⎛-+-,化简得04222=-+-y t y tx x (1)ON OM =Θ,则原点O 在MN 的中垂线上,设MN 的中点为H ,则MN CH ⊥.OH C ,,∴三点共线,则直线OC 的斜率221222=⇒===t t t t k 或2-=t ,则圆心()1,2C 或()1,2--C ,所以圆方程为()()51222=-+-y x 或()()51222=+++y x ,由于当圆方程为()()51222=+++y x 时,直线042=-+y x 到圆心的距离r d >,不满足直线和圆相交,故舍去.∴圆C 方程为()()51222=-+-y x .(2)点()2,0B 关于直线02=++y x 的对称点为()2,4/--B ,则PQ PB PQ PB +=+/Q B /≥,又/B 到圆上点Q 的最短距离为()5255353622/=-=-+-=-r C B ,所以PQ PB +的最小值为52,直线C B /的方程为x y 21=,则直线C B /与直线02=++y x 的交点P 的坐标为⎪⎭⎫ ⎝⎛--32,34 21.(本题15分) 解:解:(Ⅰ)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k 存在)则方程为0(2)y k x -=-.又圆C 的圆心为(3,2)-,半径3r =,1=,解得34k =-.所以直线方程为3(2)4y x =--,即3460x y +-=.当l 的斜率不存在时,l 的方程为2x =,经验证2x =也满足条件.(Ⅱ)由于CP =而弦心距d ==所以d =CP =所以P 为MN 的中点.故以MN 为直径的圆Q 的方程为22(2)4x y -+=.(Ⅲ)把直线10ax y --=即1y ax =+.代入圆C 的方程,消去y ,整理得22(1)6(1)90a x a x ++-+=.由于直线10ax y --=交圆C 于,A B 两点,故2236(1)36(1)0a a ∆=--+>,即20a ->,解得0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设符合条件的实数a 存在,由于2l 垂直平分弦AB ,故圆心(3, 2)C -必在2l 上.所以2l 的斜率2PC k =-,而1AB PC k a k ==-,所以12a =.由于1(, 0)2∉-∞, 故不存在实数a ,使得过点(2, 0)P 的直线2l 垂直平分弦AB . .22.(本题15分)解:(Ⅰ)解法一:圆22:(1)5C xy +-=的圆心为(0,1)C ∴圆心C 到直线:10l mx y m-+-=的距离122m d m =≤=<∴直线l 与圆C 相交,即直线l 与圆C 总有两个不同交点;方法二:∵直线:10l mx y m -+-=过定点(1,1)P ,而点(1,1)P 在圆22:(1)5C x y +-=内∴直线l 与圆C 相交,即直线l 与圆C 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Ⅱ)当M 与P 不重合时,连结CM 、CP ,则CM MP ⊥∴222CM MP CP +=设(,)(1)M x y x ≠,则2222(1)(1)(1)1x y x y +-+-+-=, 化简得:22210(1)x y x y x +--+=≠当M 与P 重合时,1,1x y ==也满足上式。

故弦AB 中点的轨迹方程是22210x y x y +--+=。

(Ⅲ)设1122(,),(,)A x y B x y ,由12AP PB =得12AP PB =u u uv u u u v ,∴1211(1)2x x -=-,化简的2132x x =-………………①又由2210(1)5mx y m x y -+-=⎧⎨+-=⎩消去y 得2222(1)250m x m x m +-+-=……………(*) ∴212221m x x m +=+………………………………②由①②解得21231m x m+=+,带入(*)式解得1m =±,∴直线l 的方程为0x y -=或20x y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