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监护及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重症监护的临床护理分析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重症监护的临床护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重症监护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研究,本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进入icu病房进行治疗和监护,由icu护士加强对患者的生命指标检测和护理工作,对护理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本组116例患者中,经过本院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82例,好转25例,9例死亡。
结论加强对icu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实现良好的预后,值得在临床护理人员重视。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重症监护;护理颅脑外伤是常见的临床疾病,造成颅脑外伤的原因一般包括有建筑施工、交通事故、暴力等。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损伤程度较重,患者的情况复杂,并发症多,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一般需要进行icu 急救处理。
护理是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支撑和关键部分,如何做好icu病房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医疗人员值得注意的问题。
为了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重症监护期间的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了护理分析和总结,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之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16例进行观察,本组患者中,男90例,女26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45岁,gcs评分为4-13分,平均为7分。
其中,脑挫裂伤48例,颅内血肿37例,脑干损伤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挫裂伤伴有颅内血肿12例,其他7例,其中合并其他器官组织损伤11例。
手术治疗60例,非手术治疗31例,气管切开10例,气管插管15例。
1.2方法1.2.1急救期护理及时的对患者口腔和气管内的分泌物及异物进行清除,保证呼吸道畅通;要求患者的头偏向一侧、取侧卧位,出现舌头后缀者需要帮助其拉出;做好术前准备,进行抽血化验、术前脱水、留置尿管和抗生素实验等;进行有效吸氧,氧流量为2-4l ∕min,持续吸氧3-7天,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可以给与高浓度吸氧;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切开,使用吸痰机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清理,确保无菌操作和吸痰操作正确,减少对患者的损伤。
颅脑外伤急救与护理ppt课件

痰鸣音表示气管内有分泌物潴留; 哮鸣音说明是支气管痉挛; 呼吸道完全梗阻时仅有吸气动作,无气
体进出呼吸道。
精选课件
26
呼吸道急救
对有呕吐、呛咳者,及时进行呼吸道清理。
对已发生误吸者,应立即将病人侧卧,头偏 向一侧,及时、反复地经鼻腔或口腔吸引反 流的呕吐物。
在维持循环的前提下,利用脱水剂、利尿剂等 降低颅内压。甘露醇应在15~30min内快速滴 入。另外,再加入西米替丁或泮托拉唑等抗酸 制剂,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精选课件
30
进入病房即时护理
与护送护士作好交接班工作,详阅急诊交接 单并签名。若有疑问,妥善沟通与协调;
即刻向医生报告患者异常情况,及时予脱水 、止血、护脑等对症支持治疗;
精选课件
4
医务人员无法改变由原发性损伤所造成的
结果。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
减轻继发性损伤和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
精选课件
5
积极防治颅内压增高症、休克、呼 吸衰竭,以及伤口继续出血与污染等。 如有手术指征者,应尽快手术治疗。
精选课件
6
院外急救
急诊室诊治
进入病房后护理
精选课件
7
院外急救也称现场急救或初步急救,是指 患者自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这一阶段的 救护,包括厂矿、农村、事故现场或家庭中等 所有出事地点,对患者的初步救护。
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着重宣教 陪护制度、安全防护制度、约束带的使用、 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疾病各阶段注意事项 等。
精选课件
37
一、小脑幕切迹疝
1、临床表现
⑴早期 头痛加剧、呕吐频繁、躁动不安,意识 由清醒逐渐转为嗜睡或昏睡,患侧瞳孔逐渐增 大,对光反射迟钝。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

形 成脑 疝 , 患者病 情 危 重 、 变化快、 病 死 亡 率 和 致 残 率 高 。本 文总 结我 科收 治 的重症 颅脑 外伤 患者 8 9例 , 采 取 完善 细致 的护 理措 施 , 报 告如 下 。
状, 提示 可 能继发 颅 内血 肿 和脑 疝 , 导致 颅 内压 升 高 。
1 . 1 一般 资料
选取 2 0 1 0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2月 我
科 收治 的重 症 颅 脑 外 伤 患 者 8 9例 , 其 中男 6 9例 , 女 2 0例 ; 年龄 l 2~ 7 3岁 , 平 均年 龄 4 3 . 6岁 。损 伤原 因 : 交通 意外 伤 5 5例 、 滑 跌 伤 8例 、 硬物打击伤 l 0例 、 高
1 资料 与方 法
瞳孑 L 、 血压 、 脉 搏等 生命 体征 变化 , 给予 吸 氧 , 减轻 脑 缺 氧, 流 速 2~ 3 L / mi n 。患 者人 院后 护 理人 员 应 详 细询 问病史 , 尤 其是 受伤 原 因 。参 照 G C S评分 系统 通 过 问 话、 睁 眼等 方 面的分 值判 断患 者意 识 障碍严 重程 度 , 对 病情 做 出 初 步 判 断 ¨ J 。若 患 者 突 然 出 现 尿 失 禁 、 头 痛、 喷射 性 呕 吐 、 瞳孔 散 大 、 血压升高、 呼 吸 减 慢 等 症
窒 息 。 昏迷 患者 注意 口腔 护 理 , 护 理 人 员 每 日用 棉 签
蘸 生理 盐水 轻轻擦 拭 口腔 2~3次 , 保 持 口腔 清 洁 , 避 免 呼 吸道炎 症发 生 。高热 患者 采用酒 精 擦拭 等物 理方 法 降温 , 温度 持续 不 降者可 采用 冬 眠疗法 。 1 . 3 . 2 饮 食 护理 : 损 伤发 生 2 4 h内禁 食 , 昏迷 患 者 给 予鼻 饲管 灌 注 流食 , 随 着 消 化 功 能恢 复 , 食 量 逐 渐 增
颅脑外伤的救治ppt课件

并发症
颅脑外伤患者常伴有其他 器官损伤,如骨折、脏器 出血等,治疗需综合考虑 多方面因素。
02 颅脑外伤的症状与体征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
昏迷
颅脑外伤后,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意 识障碍,表现为昏迷、嗜睡、意识模糊等 。
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完全丧失 意识,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表现为呼之不 应、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不稳定等。
04 颅脑外伤的救治原则
现场急救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异物,确保呼吸通畅。
控制出血
对伤口进行止血,防止失血过多。
稳定生命体征
监测并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如血压、心率和呼吸 等。
院前急救
快速转运
尽快将患者转运至附近医院,缩短救治时间。
初步评估和处理
对患者的伤情进行初步评估,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 止血等。
病史采集
实验室检查
了解患者受伤情况、症状出现时间及 病情变化等。
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等常规 检查,了解全身状况。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生命 体征等,检查有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评估方法
GCS评分
根据患者睁眼、语言和运动反应 进行评分,评估颅脑损伤程度。
伤情分级
根据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进行伤 情分级,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微创手术
通过小切口或显微镜下 操作,减少创伤和并发 症。
内镜手术
通过内镜观察和操作, 减少创伤和并发症。
手术后处理
01
02
03
04
监测生命体征
手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
等。
控制颅内压
颅脑外伤后可能出现颅内压升 高,需及时应用药物或引流等
怎样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

怎样救治重症颅脑外伤病人张先生是一名上班族,在开车上班途中,由于遭遇了四车连撞的无妄之灾,头部受到了重击,瞬间失去意识,醒来之时,自己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护理人员告知他基本止血已经完成,稍后可能会进行手术,只需要遵循医护人员的医嘱,好好休息,隔一段时间就能痊愈。
张先生的事情只是一个索引,事实上,我国临床各类型外伤中,颅脑外伤的发生率居高不下,这和当前社会环境下,工业和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水平的提升有较大关联,各种高空作业、交通事故,都会导致相关事故发生率增加,也间接提高了医院收治颅脑外伤的人数。
这就需要医护人员重视颅脑外伤病人的针对性救治,从而保证患者能够转危为安。
1什么是颅脑外伤?颅脑外伤,顾名思义,就是在头颅位置出现的外伤,通常致病原因包含撞伤、跌伤、高空坠落等。
颅脑外伤如果细分,可以分成颅内组织损伤、颅骨损伤和软组织头皮损伤,但是在实际受伤案例中,常会出现三种损伤合并发生的现象。
如果是开放性颅脑外伤,可以通过伤口,令脑组织和外界相通,波及颅脑各个部分,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鉴于脑组织生理功能极其特殊,因此也会相应提高颅脑外伤的死亡率,针对颅脑外伤的急救和治疗,对于患者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
2颅脑外伤患者会有什么临床表现?2.1 急性期精神障碍首先是意识障碍,该症状通常在闭合性脑外伤中较为常见,分析可能和颅腔中,脑组织出现较大幅度的旋转型移动息息相关。
若脑震荡程度较轻,通常会发生在出现外伤的30分钟内,若情况相对严重,可能出现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
另外也包括脑外伤后急性障碍,患者容易感到疲劳,神思困顿,或者出现行为冲动,或整个人处于谵妄状态。
2.2 后期精神障碍首先是脑外伤后综合征。
患者通常会表现为头昏、头晕、头痛,伴有情绪较差、记忆力减退、入睡困难等症状。
这种脑震荡后综合症症状,持续几个月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迁延日久,久治不愈,很可能和患者自身心理素质以及社会因素相关。
其次是脑外伤后神经症。
患者可能会表现为焦虑癔症,也会表现为痉挛、偏瘫、截瘫等病症,并基于心理因素,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脑外伤重症患者的救治与观察:95例临床分析

脑外伤重症患者的救治与观察:95例临床分析一、病例资料本报告共纳入95例脑外伤重症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34例;年龄分布为1075岁,平均年龄43.2岁。
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48例,高空坠落21例,摔伤15例,打击伤11例。
伤后就诊时间范围为0.524小时,平均就诊时间4.3小时。
二、救治策略1. 急救处理: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紧急评估,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症处理创伤出血、骨折等并发症。
2. 神经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颅CT或MRI检查,以评估脑部损伤程度和范围。
3.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采取脱水、降颅压、激素治疗、抗感染等药物治疗。
其中,48例行脑室引流术,32例行去骨瓣减压术。
4. 外科治疗:对于严重脑挫裂伤、脑挫裂合并脑内血肿、脑挫裂合并脑积水等患者,及时开展外科手术治疗。
5. 综合治疗:包括早期康复训练、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等。
三、观察要点1. 意识状态:持续监测患者意识状态,评估意识障碍程度,及时发现意识变化。
2. 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保持稳定。
3. 颅内压:定期监测颅内压,观察有无增高趋势,及时采取措施。
4. 神经功能: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估运动、感觉、言语、视觉等方面功能。
5. 并发症:警惕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四、结果1. 救治效果:经过积极救治,95例患者中,47例恢复正常生活,38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等,10例患者因伤势过重不幸离世。
2. 观察体会:在救治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提高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五、案例分享1. 案例一:患者男性,45岁,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受伤。
伤后就诊时间为3小时,头颅CT检查显示脑挫裂伤、脑内血肿。
立即行脑室引流术,并给予药物治疗。
经过1周治疗,患者意识逐渐恢复,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2. 案例二:患者女性,32岁,因高空坠落致头部受伤。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干预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第二职工医院神经外科(037031)2012年2月22日收稿摘要:目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干预。
方法:对2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给予呼吸道护理干预,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呼吸道护理干预,给予患者拍背、吸痰、充分的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的患者,严格无菌消毒、隔离及预防感染。
尽早科学合理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患者病情稳定。
结果:26例患者中,经治疗其中6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结论:通过呼吸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改善呼吸功能,降低病死率及感染率。
关键词:颅脑外伤;呼吸道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8-0176-02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干预姚俊兰*颅脑外伤是常见的严重创伤,发生率占全身各部位伤的10~20%。
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长期处于昏迷状态,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分泌物及呕吐物容易误吸附积于肺部,造成呼吸道阻塞,肺部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因此,加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8月~2008年11月,我院外神经外科收治的2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35岁,GCS3-4分者10例,GCS5-8分者16例。
气管插入5例,气管切开11例。
1.2方法:26例患者均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严格按照护理计划进行呼吸道护理干预。
2护理干预2.1病情观察。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密切观察呼吸道有无阻塞。
2.2观察意识改变是治疗的重要指标。
有典型“中间清醒”,表示有血肿压迫脑组织,需立即手术取出血肿;若受伤后昏迷并进行性加重,常表示严重脑挫裂或血肿形成速度很快;伤后一段时间突然躁动不安转入昏迷,常表示脑疝发生。
2.3生命体征观察。
应定时测量脉搏、血压、意识、体温;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判断,有呼吸困难及咳嗽反射;观察瞳孔大小、形态及对光反射;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脑脊液生化监测以及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发生异常情况时采取相对措施。
颅脑损伤的护理ppt课件

4、拔管后24—48小时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
长期带管者何时更换气管套管?
长期带管使创面发生溃疡出血、肉
芽组织增生,甚至疤痕,造成拔管困难。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监护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颅脑损伤的概述、发病机理
2、熟悉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诊断 和治疗原则 、掌握临床监测与护理
一、概述
颅脑损伤是指颅脑在外力的作用下所致的损 伤,无论在和平或战争时期都是一类极为常见的
损伤性疾病。发生率次于四肢居第二位,但由于
伤及中枢神经系统,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居第一位。
(1)中枢性体温升高:常见于脑干及体温调节中 枢受损,以物理降温为主 (2)周围性体温升高:感染引起,药物及物理降 温
2、脉搏:评估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区 分异常脉搏。脑疝的早期脉搏有轻微减慢,而 到中期慢而有力,晚期则快而弱 3、呼吸:特别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 形态,判断呼吸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呼吸停顿。 当脑疝发展至中期时,呼吸深而慢,到了晚期 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
(五)特殊监测
1、 CT检查:
动态CT检查有助 于早期发现迟发 性血肿,观察血 肿的变化,有助 于及时制定诊治 方案,判断疗效。
2、颅内压监测:
(1)监测的目的
1)了解颅内压的变化 2)作为手术指征的参考 3)判断预后 (2)监测的方法
六、昏迷病人的护理:
(一)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五)脑脊液漏:颅底骨折所致
(六)外伤癫痫: 1、早期:伤后1个月以内 2、晚期:伤后1个月以上
(七)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5%—10%, 呼吸困难、咳出血性泡沫痰、肺部满布水泡音; 血气分析显示PaO2 降低和PaCO2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监护及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监护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监护及护理方法。
结果本组58例患者治愈38例,好转17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5.17%;术后仅1例出现肺部感染,无其他并发症。
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变化快、预后差,因此临床严密监测、观察患者病情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对提高其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重症颅脑外伤;监测;护理疗效[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0616(2012)22-139-02guardianship and car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wang?sujian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iping city, siping 136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guardianship and care measure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58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the author’s hospital from june 2008 todecember 2011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nursing. results in 58 patients, 38 cases were cured,17cases improved, 3 cases died , the mortality rate was 5.17%.there was only 1 cas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no other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have the features of severe illness,changes quickly and poor prognosis, so clos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and meticulous care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duce mortality.[key words]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guardianship;care efficacy颅脑外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重症患者病情凶险,复杂多变,因此致残致死率较高。
据报道我国由创伤而致命的患者中,有50%以上与颅脑外伤密切相关[1]。
因此提高重症颅脑外伤的救治水平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而严密的病情监测及全面细致的护理在提高临床救治水平中至关重要。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男39例,女19例,年龄19~72岁,平均(45.8±5.2)岁;其中交通事故27例,高处坠落18例,重物击打伤11例,其余2例;其中脑挫裂伤19例,硬膜下血肿16例,硬膜外血肿15例,脑内血肿5例,脑疝3例;患者受伤至就诊时间20 min~12 h,平均(5.2±0.3)h。
上述所有患者均经mri或头颅ct检查确诊。
1.2?治疗方法药物保守治疗患者采用常规脱水、抗感染、止血、降压治疗,应用药物包括甘露醇、皮质醇激素、血管扩张剂、b族维生素、自由基清除剂等,治疗4~5周;手术患者根据病情行开颅清创、血肿清除术(包括硬膜下血肿清除、硬膜外血肿清除、脑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2]。
1.3?疗效评定标准分为3级[3]。
治愈: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善甚至恶化,导致死亡。
2?结果本组5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56例,药物保守治疗2例;结果治愈38例,占65.52%,好转17例,占29.31%,死亡3例,死亡率为5.17%;术后仅1例出现肺部感染,对症治疗后好转,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3?讨论3.1?病情观察3.1.1?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准确监测及报告,是医师制定及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4],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主要包括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及心率等。
本组患者均持续性监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同时要求护理人员24 h不间断监护患者的上述各项生命体征。
对于血压升高且呼吸深而慢者,应考虑是否为颅内压;血压脉搏、呼吸频率不稳者,应高度怀疑脑疝的发生,并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抢救;体温反复者则可能发生了感染,应及时予以对症治疗。
3.1.2?意识状态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是反映患者病情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痛觉刺激、对话、睁眼情况等方式判断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从而判断病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如若发现患者由昏迷转为清醒后,再次出现昏迷,则提示颅脑外伤发生进展;如深度昏迷患者出现躲避动作、吞咽反射或意识较为清醒,则提示病情有所好转。
3.1.3?瞳孔改变观察?瞳孔的变化是意识障碍患者较为客观的指标,不易受他人的主观干扰[5]。
若发现患者双侧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射消失且眼球运动障碍,则提示可能为脑干;若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继而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则提示可能为脑疝。
3.2?护理措施3.2.1?基础护理?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对患者的基础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皮肤护理,保持床褥整洁干燥,1 h翻身1次,及时擦洗患者会阴部,按摩患者受压部位以防止压疮的形成;其次是口腔护理,护理人员应每天帮助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2次,佩戴义齿者将义齿及时取出,加强口腔的清洁护理以及时排出口腔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避免口腔感染;最后是饮食护理,术后1~2 d内应禁食,每日补液1 500~2 000 ml,保证输液速度适宜以免加重水肿,术后3~5 d插管鼻饲,给予患者流质饮食,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
3.2.2?对症护理3.2.2.1?中枢性高热的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往往中枢性体温调节发生障碍,从而产生高热。
机体基础代谢会因体温升高而加强,增加氧耗量,从而加速破坏脑细胞。
因此当体温升至39℃以上时,应及时给与物理降温,如使用冰袋、冬眠低温疗法、静脉滴注低温液体等[6]。
3.2.2.2?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患者因丘脑、脑干损伤,导致其迷走神经发生功能障碍,胃黏膜缺血坏死,胃酸分泌增多,当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更易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保护,使胃酸直接作用于胃黏膜的时间过长,最终导致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前其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及脉搏变化,若发现血压不明原因的下降,则应考虑发生出血,此时应马上插胃管,用750 ml冰盐水+8 mg去甲肾上腺素反复冲洗胃,注入凝血酶、肾上腺素及h2受体拮抗剂等。
留置胃管、观察出血情况,将胃内容物与血液及时抽吸以减轻胃的压力,并有利于止血。
经如上处理后,一般2~4 d即可控制出血。
3.2.2.3?肺部感染的护理?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丘脑受损,可导致肺充血及水肿,加之患者长期昏迷、卧床、咳嗽与吞咽反射能力消退,容易发生误吸,另外脱水剂、利尿剂的反复使用会使呼吸道分泌物黏稠,难以排出,易导致肺炎。
因此为防止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取侧卧位,2 h翻身1次并由外向内拍背,同时鼓励患者自主咳嗽;对昏迷患者行吸痰时要注意动作轻柔,当吸管达到一定深度时,轻微上提并缓慢转动吸管,总吸引时间应在15 s 内,控制压力为40~53 kpa[7-8],吸引过程若患者频繁呛咳,则应立即停止操作,以避免诱发颅高压;若分泌物过于黏稠,可在吸痰前行雾化吸入,每天稀释痰液3~4次;气管切开者,注意无菌操作。
总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伤势重、病情复杂多变,因此护理人员应本着挽救患者生命的原则,在护理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迅速反应,正确评估、预见病情的动态进程,及时作出判断并采取准确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1] 周雪琴,王小平.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神经功能损伤康复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5):151-153.[2] 韦可聪.手术治疗68例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0):1361-1362.[3] 陈立珂.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5):3148-3149.[4] 曹宇辉.105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9:2490-2491.[5] 岳芳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哈尔滨医药,2011,31(1):17-18.[6] 刘麒,韩小岛,赵琳.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a):1020.[7] 刘丹.52例重症颅脑外伤的护理[j].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3,5(3):246-247.[8] 严峻,龚坚,廖兴胜,等.61例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9):39-40.(收稿日期:201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