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合集下载

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茶叶在中国出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使得各国的茶文化交流加深,茶叶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所喜爱。

近年来,随着各国竞争手段的多元化,中国茶叶出口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文章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其特点主要有出口量波动上升,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出口额持续增长;茶叶出口以绿茶类为主;茶叶出口目的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市场占有率较低;从事茶叶出口的多为中小企业;茶叶出口受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并分析了茶叶出口中存在的中国茶叶出口成本提高;茶叶出口种类单一,供需不匹配;中国茶叶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缺少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差;国内检测标准落后,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茶叶附加值,提高茶叶出口质量;改善茶叶贸易结构,丰富茶叶出口种类;开拓多元化市场;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形象;了解进口国绿色贸易壁垒,提高检测标准的针对性策略,从而改善中国茶叶出口状况,提高茶叶出口水平。

关键词中国;茶叶;出口目录摘要 (1)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研究内容 (5)1.4研究方法 (5)第2章中国茶叶出口的现状特点 (6)2.1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6)2.1.1中国茶叶出口量 (6)2.1.2中国茶叶出口额及均价 (7)2.1.3中国茶叶出口结构 (8)2.1.4中国茶叶出口的市场 (11)2.1.5 中国茶叶品牌现状分析 (14)2.1.6绿色贸易壁垒下中国茶叶出口现状 (15)2.2 中国茶叶出口的特点 (16)2.2.1我国茶叶出口量波动上升,与其他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16)2.2.2出口额持续增长 (16)2.2.3 中国茶叶出口以绿茶类为主 (17)2.2.4 茶叶出口目的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市场占有率较低 (17)2.2.5 从事茶叶出口的多为中小企业 (18)2.2.6中国茶叶出口受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 (19)第3章中国茶叶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20)3.1茶叶出口品质差,附加值低,出口业绩难以突破 (20)3.2茶叶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21)3.3中国茶叶出口市场集中,面临风险大 (22)3.4 缺少龙头企业,品牌效应差 (23)3.5 国内检测标准落后,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大 (23)第4章解决中国茶叶出口问题的对策 (24)4.1提高茶叶附加值,提高茶叶出口质量 (24)4.2改善茶叶贸易结构,丰富茶叶出口种类 (25)4.3开拓多元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25)4.4 培育龙头企业,树立品牌形象 (26)4.5了解进口国绿色贸易壁垒,提高检测标准 (26)结论 (26)参考文献 (27)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茶叶在中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对外贸易历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茶叶生产工艺和国际卫生标准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茶叶进口国对茶叶的要求越来越高。

广东省茶叶经营现状及出口情况分析

广东省茶叶经营现状及出口情况分析

广东省茶叶经营现状及出口情况分析一、产量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是茶类最为齐全的国家,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且产量不断增加,2020年中国茶叶产量为297万吨,较2019年的277.72万吨同比增长6.94%。

名优茶生产与品牌建设并举,使中国茶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茶叶已成为广东当前山区农村和农业经济新亮点,是农业增效和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在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作用下,近10年来,广东茶叶生产在稳固基础上保持价格较快速增长,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量增加,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名优特产品增多的发展特点,广东省茶叶产量由2010年的5.38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12.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06%;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比重也由3.7%增加至4.3%。

二、销售情况据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2020年广东省规模化茶叶基地干茶销售均价为336.9元/公斤,红茶和乌龙茶销售均价分别为336.66元/公斤和313.57元/公斤,绿茶销售均价增长幅度相对较大,销售均价为350.87元/公斤。

2020年广东省规模化基地红茶销售价格主要分布200元/公斤以下,占比为39.76%;绿茶销售价格则主要分布在200-500元/公斤,占比为38.52%;乌龙茶销售价格主要分布在200-500元/公斤,占比为45.23%。

广东省规模化茶叶基地销售渠道主要有自营专卖店、单位团购及代理商,从各销售渠道销售量来看,自营专卖店占比36%,单位团购占比21%,代理商占比20%,电商占比9%,批发市场占比7%。

三、经营情况广东规模化基地茶叶生产成本有所增加,2020年广东省规模化基地茶叶亩均产值为1.25万元/亩,较2019年同比增长4.93%;生产成本为0.87万元/亩,较2019年同比增长8.02%。

由于广东农村劳动力短缺,因此人工成本占比逐渐增大,从2020年广东省规模化基地茶叶生产成本分布来看,人工投入为3963.92元/亩,占总生产成本的45.34%;机械投入1635.75元/亩,占总生产成本的18.71%;肥料投入1499.36元/亩,占总生产成本的17.15%。

中国茶叶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分析

中国茶叶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分析

中国茶叶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分析
中国茶叶市场属于一个高度发展中的行业,其发展迅速,市场收入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茶叶协会2024年发布的数据,在2024年总茶叶市场规模达到了7518.24亿元,同比增长17.9%。

2024年上半年,茶叶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12.3%,经营利润增长8.2%,较去年同期增长11.9%,毛利率达到44.60%。

中国茶叶行业的市场现状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其中的茶叶类型也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和多样性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中国茶叶市场正在向高端茶叶转变,从单一的青茶市场向多种类型的茶叶市场转变。

根据中国茶叶协会预测,2024年中国茶叶市场规模将达到9500亿元,绿茶市场将占茶叶市场的75%,其余25%主要由红茶,乌龙茶等特色茶叶组成。

中国茶叶市场发展的未来仍将充满挑战。

中国消费者对于茶叶的需求将继续增加,但是由于茶叶行业的竞争激烈,市场上的品牌产品种类已经很丰富,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渗透压力。

此外,中国政府正在推行新的农业产业化政策,促进农业产业技术改造,从而提高茶叶产业的标准,同时也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成本,对茶叶行业企业来说,将是一大挑战。

关于目前西湖龙井茶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文献综述

关于目前西湖龙井茶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文献综述

关于目前西湖龙井茶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文献综述选题背景近几年,虽然国际经济形势趋于回升,但仍处于低迷状态。

世界贸易摩擦严重,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逆全球化再次兴起,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属于极其不稳定因素,我国经济也由此遭受严重得冲击。

在2016年至今,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正在经历从低谷的缓慢回升。

茶叶是全球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全球有一半的人口有着饮茶的习惯,已被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的消费者所接受。

世界各地有将近有7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叶,茶叶进口国家普及五大洲百余个国家,每年茶叶的消费量高达数百万吨,无疑成为了世界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中国是茶叶资源颇为丰富的国家,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茶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我国的茶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提升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大力支持茶叶裁培,提升茶叶生产技术,推广中国茶叶出口,对中国茶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改善茶农经济水平,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西湖龙井茶作为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其良好的品质受到了国内外爱茶者的一致好评。

扩大西湖龙井茶的生产规模,提升西湖龙井茶的产品品质,改善西湖龙井茶的出口形势,赶上国际市场的步伐,对中国茶叶行业起到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社会影响。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观早期国内外出口市场多元化的相关性研究,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为减少政治和经济风险,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后,对出口市场多元化的相关探讨开始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

本章梳理出有关国际贸易理论、出口市场结构、出口市场多元化内涵定义、出口市场分布规律、影响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因素、出口市场多元化与经济增长关系以及如何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这七个方面的相关内容,以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和借鉴本源,从而总结出目前研究的缺口。

国际贸易理论是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理论基奠。

古典的贸易理论起源于18世纪中期,主要包括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比较优势理论。

福建茶叶产量及出口情况分析

福建茶叶产量及出口情况分析

福建茶叶产量及出口情况分析一、产量中国是世界级茶叶大国,茶叶是中国庞大农民群体赖以生存的支柱,是攻克“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产业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茶叶产量不断增加,由2011年的160.8万吨增加至2020年的297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7.06%。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有着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及贸易的优越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叶品质有口皆碑,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名列中国十大名茶,故福建有“世界乌龙茶故乡”美誉。

近年来,福建着力优化茶类和茶树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名优茶生产,建设生态茶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积极拓展国内外茶叶市场,使茶产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1-2020年福建省茶叶产量不断增加,2020年福建省茶叶产量为46.1万吨,较2019年同比增长15.5%。

《2021-2027年中国福建省茶叶行业产销情况分析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福建省各地市都有茶叶生产,其中宁德产量最高,泉州、南平、漳州次之,2019年宁德市、泉州市、南平市茶叶产量分别为10.43万吨、8.71万吨、7.55万吨,分别占福建总产量的23.71%、19.81%、17.17%。

迄今福建省县市区中均有产茶,且形成了闽南乌龙茶区(安溪、永春、南安、华安、平和、南靖、诏安、长泰、漳平)、闽北乌龙茶区(武夷山、建瓯、建阳、邵武)、闽东红绿茶区(宁德市所属九个县市区和罗源、松溪及政和)、多茶类区(大田、永安、尤溪、沙县、明溪)和花(福州辖区、政和)白(福鼎、政和、建阳)茶区的优势区域格局,产有青、绿、红、白茶4个茶类和茉莉花茶,安溪铁观音、黄金桂,永春佛手,平和白芽奇兰,武夷大红袍、肉桂、水仙,建瓯矮脚乌龙,宁德天山绿茶、金闽红,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和福鼎白茶等名优茶誉满海内外。

福建茶叶具有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茶文化底蕴深厚、名茶种类众多、品质优异、产业链长、涉茶人口多、品牌认知度高等特点。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

湖南省茶叶出口分析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和出口省份之一、湖南茶叶以其独特的品种和优质的品质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下面是对湖南省茶叶出口的分析。

一、湖南茶叶的品种和特点湖南茶叶品种繁多,主要有信阳毛尖、君山银针、岳阳楚茶等。

其中,信阳毛尖是湖南省最有名的传统茶叶品种之一,以其细嫩的叶尖、鲜爽的口感和浓郁的香气而著名。

君山银针则以其鲜爽的滋味和宜人的香气而受到欢迎。

岳阳楚茶是湘中地区的特产,以其独特的花香和鲜嫩的叶片而备受消费者推崇。

二、湖南茶叶的出口情况湖南茶叶的出口量逐年增加,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湖南茶叶的年出口量超过10万吨,出口金额超过1.5亿美元。

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东南亚国家、欧洲国家和北美洲国家等。

三、湖南茶叶出口的趋势1.品牌建设的重要性:湖南茶叶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来自其他茶叶生产大国的竞争。

因此,加强品牌建设是提高湖南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品牌建设,湖南茶叶可以更好地展示其独特的品种和优质的品质,吸引更多海外消费者。

2.提高质量标准:为了满足国际市场对质量的要求,湖南茶叶企业应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

同时,推行有机种植和绿色生产,提供符合环保要求的茶叶产品,以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3.开拓新兴市场:除了传统的茶叶消费大国外,湖南茶叶企业还可以开拓一些新兴市场。

比如,中东地区由于宗教因素,对清真茶叶的需求较大;非洲地区人口增长快速,茶叶消费也在上升;拉美地区对有机茶叶的需求较高等。

湖南茶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新的市场。

4.加强国际合作:湖南茶叶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其他茶叶生产大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附加值。

可以与国际茶叶产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茶叶推广和培训活动,扩大湖南茶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四、面临的挑战和对策1.市场竞争激烈:湖南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来自其他茶叶生产大国的竞争,包括中国其他省份的茶叶。

我国跨境电商茶叶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措施

我国跨境电商茶叶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措施

2019年第02期基金项目: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19WY081)作者简介:胡璇(1988-),女,湖北咸宁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8年11月10日。

中国作为茶叶发源地,自古以来是茶叶大国,种植和加工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而最早的茶叶出口据史料记载是在汉代。

“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汉代兴起的古代中国语国外贸易的主要通道,出口商品中茶叶就是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茶叶出口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随着之后中国与其它国家贸易的不断发展,茶叶不断地从中国走向世界各地,使得茶叶和饮茶习惯不再只是中国独有。

茶产业发展到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种植茶叶品种、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我国茶产业在出口上反而越走越难,难见汉唐时代盛况。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14年至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量呈增长趋势,2017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55258吨,同比增长8.1%。

2018年中国茶叶出口量维持增长趋势,2018年中国茶叶出口量为364742吨,同比增长2.7%,增长显著放缓。

我茶叶出口至12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万吨的有12个,占全年出口总量的64.8%,排名前五分别是: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俄罗斯、塞内加尔。

中国茶叶在出口方面缺乏大的突破,单价低、利润薄,难以惠及茶产业出口升级发展。

以美国为例,中国茶在美国茶叶消费市场占比不足3%,均价每磅2美金左右。

反观国内市场,好的茶几千甚至上万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为什么茶叶在出口和内销上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茶产业出口具体面临哪些难题,又该如何应对?本文将把跨境电商作为突破口,梳理和分析我国茶叶跨境电商出口现状分析及对策措施。

1我国茶产业跨境电商出口现状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茶叶通常作为大宗商品通过线下国内出口批发商对国外进口批发商交易的方式进行。

传统茶叶贸易方式贸易环节长,涉及的中间商多,在利润上国内出口商在茶叶供应链中占不到优势。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问题与对策分析

逐年增加。

直播电商可以培养主播和商家的私域流量,与公域流量相比,私域流量的显著优势是免费、可以自由反复利用、随时触达消费者。

通过群内用户关系维护,使用户与主播或商家建立起亲密度,提升信任感,在实际销售中主播的推荐可以迅速被认可和接受,从而使销售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和顺畅。

但私域流量的运营可能会使主播绕过电商平台或直播平台与消费者进行线下交易,交易无法监控,增大出现交易风险。

(三)改变上游制造业,推动供应链提速传统制造业,以女装为例,通常为季度或半年推出新款,由代理商订货后进行大规模生产,到实际销售环节,大约经过半年的时间,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制造商才能了解实际的销售效果,从而对生产进行调节。

制造商对销售的反应滞后,使货品积压和供给不足同时存在,无法做到最优配置。

未来,品牌方和厂商可以通过直播电商形式,直接与消费者对接,终端的销售数据通过电商平台直接传递给制造商,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推动供应链提速。

(四)推动直播电商行业法律规范建立随着电商直播迅速起量,线上销售不规范的行为逐渐增加。

出现商品与内容不符的情况,消费者服务仍有待加强,特别是消费者售后维权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和“售后问题”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60.5%和44.8%,有37.3%的消费者在直播购物中遇到过消费问题。

直播电商的快速发展,将推动直播电商列入法制管理范畴,明确主播、平台、商家在销售过程中的法律责任,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直播电商平台要建立畅通的投诉渠道,简化处理流程,切实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履行监督职责,以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五)成为振兴国家经济的手段疫情期间,实体经济受到重创,社会总体消费呈现负增长。

而线上零售行业受到冲击要比线下小很多,在社会尚未完全恢复生产的时候,电商担起了促进消费的重任,电商直播呈现暴发式增长,成为连接商家和消费者的桥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作者:纪慧慧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01期[提要] 中国作为茶叶生产种植大国,拥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茶叶作为我国农作物之一,在农产品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但是,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茶叶质量以及茶叶企业自身等因素制约着中国茶叶出口的持续增长。

本文在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茶叶质量和出口企业建设能力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茶叶;出口;贸易壁垒;质量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7年10月26日一、引言茶叶是一种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健康饮品,深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中国茶叶生产居世界首位,茶叶品类众多,拥有充足的茶叶贸易资源。

近年来,中国茶叶的出口稳步增长,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呈多元化趋势。

但是,中国茶叶出口也面临着国内外质量技术标准的差异和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制约。

因此,本文将对中国茶叶的出口现状以及国内外环境进行剖析,以促进中国茶叶出口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现状(一)中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稳步发展。

茶叶的生产和种植在中国历史悠久。

据统计,2016年我国茶叶产业中面积和产量高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我国茶叶的发展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优势,其中包括饮料、食品以及由茶叶加工出来的其他产品和茶叶综合利用的发展。

根据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来看,2006~2016年中国茶叶的出口一直处于上升阶段,同期出口贸易也明显高于进口贸易。

2006年,我国茶叶进出口量都明显提高,中国茶叶对外贸易长期保持较高的顺差。

(图1)(二)主要出口品种集中于绿茶、红茶和乌龙茶。

目前,在中国茶叶出口中,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为消费量最多的茶品,其中红茶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潜力。

绿茶属不发酵茶叶,寒凉解暑;红茶性温暖胃,属全发酵型茶叶,而乌龙茶属于半发酵型茶叶,不寒不热。

而值得关注的单品就是普洱茶和花茶,其发展较慢,以往不为大众所知。

(图2)(三)主要出口市场及其喜爱的产品种类分析。

在2016年的茶叶出口市场中,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塞内加尔、加纳及美国是我国前五位出口市场。

其中,摩洛哥市场在我国出口的国家中占比较大,而因绿茶在其市场上占比高达99%,所以该市场是绿茶的主要出口地,再加上绿茶是我国主要出口茶品之一,因此该市场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摩洛哥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对我国茶叶出口有很大的影响;塞内加尔和加纳是我国绿茶出口的优势市场,而美国市场是中国绿茶出口的新机遇。

乌兹别克斯坦等独联体市场是我国重点开发的市场,也是世界红茶的主要消费市场。

日本主要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是乌龙茶,该茶品在日本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由于欧盟市场对茶叶的质量要求过于严苛,导致中国向欧盟市场出口的茶叶数量一直偏低,在少数茶叶的出口中,以红茶为主。

(表1)三、中国茶叶出口影响因素分析(一)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茶叶的出口。

目前,中国茶叶出口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进口国规定的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我国茶叶的出口。

摩洛哥自2004年开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绿茶进行农残项目检测,并于2015年要求所有以摩洛哥为进口国的茶叶必须出具由出口国检验检疫部门签发的英文版检验证书。

2006年,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把茶叶的农药残留分成三类进行检测,该制度最主要强调了“最大限量标准”和“一律标准”这两项,如果没有达到指定的要求,将不允许进入日本境内,从2004年到2014年,中国在出口日本的茶叶中其出口量和出口额都有明显的下降,降幅分别为60.96%和27.73%。

据最新数据统计,欧盟对茶叶的农残限量进一步增加,达到493项。

2017年4月,中国出口至捷克的一批绿茶因被检出呋虫胺,遭到RASFF通报并被扣留和拒绝入境。

美国的《茶叶进口法案》对其检测方法和包装认证等做了明确规定,所有进口茶叶不得低于其规定的最低标准样茶,美国虽然对农残检测的项数不多,但部分标准比欧盟还严格,比如硫丹为0.1mg/kg,不能检出三氯杀螨醇含量等。

只要茶叶农残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就能顺利进入美国市场。

(二)茶叶质量标准低。

虽然目前我国对茶叶的质量有了明确规定,也有470多项质量检测项目,但相对于欧洲、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说还比较低。

我国2017年6月18开始实施的《GB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允许茶叶中最大农残限量为15mg/kg,比美国环保局几乎同时发布的关于茶叶中喹螨醚9mg/kg的最大限量还高。

另外,加上我国茶叶从种植到生产,出口企业以及茶叶的进口国和地区存在着不对称的因素,其中政策,标准技术等尤为突出,因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茶叶质量的提高速度方面相对于欧洲、日本等发达地区较为缓慢,制约了茶叶的种植、生产以及出口等,以至于达不到国际市场的要求,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强。

(三)国际竞争激烈带来严峻考验。

红茶是国际市场上的主要成交品种,最高的交易量达到88%以上,红茶类中出口量最多的是红碎茶,占比90%~95%。

因地理环境等影响,我国红茶的品质始终得不到提高,质量相对于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我国茶叶主要出口到亚非两地,占我国茶叶总出口量的80%,由于这些市场太过集中于经济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地区,消费水平也有待提高,这样不仅会增加市场风险,市场的扩张空间也会受到限制。

(四)企业能力不足,影响整体发展。

产业社会唯一的法则是效率,即企业一切行为必须具有生产力,组织化亦不例外。

要想企业实力雄厚就要有清晰的经营战略以及新型的营销模式。

我国茶叶企业组织化程度低,对组织化企业文化基础领悟不够,导致茶叶企业资金的投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短缺,对企业的规模及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质量也达不到国际市场的要求。

另外,还有国内茶叶市场的不规范性、茶叶企业对茶叶品牌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了我国茶叶出口主要是原料的初级产品,产品的附加值不高。

如,日本三得利公司每年从福建凯捷茶业公司进口大量的乌龙茶,其加工的茶叶饮品在日本市场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但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人知道三得利最大的乌龙茶供应商是福建凯捷,其每年对日本的乌龙茶出口量近3,000吨。

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市场的营销模式也有了改变,而我国茶叶的营销模式却没有明显的突破,在国外的宣传也过于低调,使国际上茶叶品牌对我国有较大的冲击,影响茶叶出口的整体形象。

四、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一)了解并合理应用进口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要求。

就目前情况看来,农残问题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改善这一问题,贯彻绿色营销,必须从基本抓起。

从茶园管理来说,改变使用化学原料治疗,注重提前预防。

从茶树生长环境来说,通过引入害虫天敌、有益菌或其代谢产物等手段,改变茶树的生态环境,达到不靠化学原料来放虫、治虫。

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方面都以国际卫生标准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茶叶的质量问题。

同时,制定茶叶标准,向国外客户推荐出口企业,加强沟通,告知进口企业从正规渠道进货,维护市场份额。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联系,扩大交涉力度,积极进行谈判与磋商,更多地利用贸易组织的原则进行交涉,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逐渐减少国际间贸易壁垒的影响,加快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速度。

基于国情,以拍卖的方式代替以往传统的贸易方式,增加出口量,削弱贸易壁垒。

(二)顺应潮流,提高国际竞争力。

海外市场是我国茶叶出口的目标区域,因此真正了解并掌握进口国的消费需求对我国茶叶出口是十分必要的。

茶叶的质量问题应该是企业首先关注的重点,企业想要长久的发展,就必须把茶叶的质量放首位,所以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的质量相关法规。

只有企业自身做到最好,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使茶叶种植户严格按照生产流程,使用国际上认证的标准农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茶叶的质量及出口的数量,从而开发新的茶叶出口市场。

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对市场进行彻底调查,掌握目标市场的真正需求。

通过对国际市场的逐渐开发,茶叶已经普遍应用到各个行业,而不单是作为一种饮品出现,这一做法摆脱了国际市场对我国茶叶市场消费原料的说法,有助于茶叶企业提高利润,同时也提高了出口创汇。

(三)提升企业内力,促进贸易快速发展。

要促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整个行业的表现决定了茶叶在出口市场中的发展。

其中,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才是根本。

近几年,产品价格和质量的低下,导致了我国茶叶出口受到很多约束。

因此,完善出口茶叶的产业链以及促进茶叶企业的进步是茶叶出口的重中之重。

而提升产业链发展的基础是要提高茶叶机器设备和农药化学肥料等行业的发展。

茶叶好,不如广告做得好,从品牌营销角度来看,我国茶叶可以引入新的营销方式——斗茶。

以民间的铁观音大赛、普洱茶大赛等为基础,在国外开展类似的斗茶大会,推广中国茶叶,这一营销模式要比传统的营销方式效果好。

要想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并有立足之地,需要不断地促进营销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四)提高茶叶质量,增强体系建设。

不管是茶叶的种植、生产与加工还是运输、销售,都必须要遵守茶叶出口的标准。

在茶园的管理上,要尽量使用有机肥料或者自然肥料来施肥,并进行防虫制虫,做到减少甚至不用化学肥料,采用综合治理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来制虫防病;在包装材料、物品、运输工具、仓储场所的选用上,要保证环境的卫生;以及在茶叶贮运的过程中,为防止茶叶发生变质等问题,要考虑茶叶存储的一系列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步、国际贸易的发展,茶叶的出口潜力也随之增强。

中国的茶叶企业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会以更好的品质及更合适的营销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茶叶出口前景也会越来越乐观。

在产业链的调整、产业的标准化及国际营销方式的建设等方面,中国茶叶产业会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也会赢得国际的信任,踏上更高的台阶。

主要参考文献:[1]杨波.我国茶叶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竞争力提升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1.[2]齐伟伟.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及对策[J].福建茶叶,2017.39.1.[3]胡炜.中国茶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茶叶,2016.38.11.[4]樊慈.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分析[J].福建茶叶,2016.38.9.[5]乔平平.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之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5.10.[6]张娟.中国茶叶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